第二章 衣食住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57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衣食住行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5
页码: 624-628
摘要: 官桥镇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务介绍。
关键词: 衣服 食物 住宿 出行

内容

第二章衣食住行
  第一节饮食
  传统上,居民日常生活每天实行两餐制,称“两顿饭”。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每日两餐改为三餐。
  主食
  传统上主食是煎饼,其次是卷子、饼、馍馍、窝窝等。
  煎饼
  煎饼作为主食,特点是耐贮蔵,且种类繁多。凡粮食均可单独磨浆做成煎饼,如麦子煎饼、高梁煎饼、玉米煎饼、地瓜煎饼等,两种粮食合成的有粮豆煎饼、粮薯煎饼、粮蔬煎饼、粮糠煎饼,三种粮食合成的叫“三碰头”煎饼,小麦、高粱、豆子合成的煎饼又称“足亘煎饼”,直接由细面烙的叫面煎饼、鸡蛋煎饼、芝麻煎饼、花椒煎饼,各种菜馅做成的俗谓菜煎饼。
  稀饭
  稀饭俗称“糊涂”,如高粱糊涂、瓜干糊涂、玉米糊涂等,两种以上粮食混合,如绿亘小米糊涂、高粱豆钱糊涂等,混合面加入白菜、萝卜丝、菠菜叶等制作又叫“咸糊涂”,加入南瓜叫“南瓜糊涂”,加地瓜叫“地瓜糊涂”,加榆树花的叫“榆钱糊涂”,加入豆扁的叫“豆钱糊涂”,加入麦扁的叫“麦钱糊涂”等。
  副实
  烹制方法做菜有炒、炖、炝、煎、熬、炸、烀、焯、烹、燎等方法。
  副食品种青菜类,春天有菠菜、苔菜、韭菜、蒜苗、蒜蟇等;夏秋两季有土亘、茄子、辣椒、西红柿、豆角、眉豆、黄瓜、丝瓜、南瓜等;冬天有白菜、萝卜、山药、大葱等。佐料有姜、芫荽、花椒、大小茴等。传统菜均以辣、咸为主,后随生活水平提高,餐饮讲究营养,鸡鱼肉蛋进入日常生活。肉以猪肉为主,蛋以鸡蛋为主,豆制品除豆腐外,还有豆腐干、豆腐皮、腐竹、蛋白肉、亘芽等。淀粉类有粉丝、粉条、粉皮、凉粉等。食用油以大亘油为主,另有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菜籽油。
  餐饮具
  锅和勺
  过去使用的都是生铁铸的锅,锅的大小用“张子”和“印”来区分,最小的是耳朵锅,稍大一点的叫“张子”,五张子以上称为“印”;到了20世纪80年代有了钢精锅,后来有了电饭锅、微波炉、电磁炉等现代化炊具。过去舀饭用的勺子有铜勺和木勺,后来有铁勺、铝勺和钢精勺;舀水有马勺、葫芦瓢。
  碗和盘
  吃饭用碗盛,有瓷碗、木碗、铁碗、钢精碗、塑料碗,体积较大的碗叫“海碗”。盘子大的称盘子,小的称碟子,浅的叫平盘,深的叫汤盘;碟子有陶瓷、搪瓷、铝制、钢精、塑料等,最小的叫醋浅。
  筷和匙
  农家吃饭大都用竹筷子,过去富有之家用乌木筷子、银筷子、象牙筷子。汤匙也称调羹、汤勺,一般为儿童用,酒席桌上为必备品。
  茶具
  茶具20世纪50年代前有顺茶壶、烧茶壶。烧茶壶是黑沙壶,60年代改为铁皮壶,70年代为钢精壶取代,至20世纪已用电热壶;冲茶壶有砂壶和白瓷壶,还有土陶“茶罐”;暖水壶,由竹皮到铁皮、塑料皮,20世纪90年代后多为不锈钢。
  酒具
  20世纪50年代前后大都使用锡酒壶、铜酒壶、瓷酒壶,后逐被弃。酒杯有瓷杯和玻璃杯。
  盛具
  盆
  按大小分为窝盆、二盆和大盆,+按材质分为泥盆、沙盆、瓷盆、搪瓷盆、铝盆、塑料盆等。
  桶和罐
  20世纪50年代打水用,陶罐又称瓦罐,有二舁罐、四鼻罐,后用木梢水桶,如今有塑料水桶、铁皮水桶等。
  缸
  有土陶缸、沙缸、泥缸、水泥缸等。沙缸最小的叫“顶腚帽”,最大的叫“鲸缸腿”;土陶缸最大的叫“典缸”,其余的按盛粮多少叫“斗缸”“五升缸”等。
  其他盛具有簸箕、箩筐、簸篮、箢子、篮子等。
  锅灶
  锅灶
  地灶俗称“地锅子”,由泥锅墙到有灶台,到了20世纪60年代大都用风箱灶,风箱灶既可以烧柴草,也可以烧煤炭;70年代推行一种节能灶;到了80年代,改用炉子烧水做饭;至20世纪初大部分家庭都用煤气灶、电饭锅做饭,既卫生又便捷。
  粮食加工 磨
  石磨有大磨和小磨(拐磨>。大磨能磨面粉和煎饼糊子,人使用棍子叫推磨,套上牲口叫拉磨;拐磨以手转动,把泡好的粮食加工成糊糊,烧稀饭或豆汁。
  碾
  石碾有磙碾和槽碾,碾一般用来碾轧各类粮食。
  石碓
  又叫石臼、碓窝,少数粮食不需要用磨、碾,就用碓窝捣碎。
  自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打面机、粉碎机的问世,磨、碾、碓就很少再使用。
  特色风味
  除居民日常生活所需主食和副食之外,在集市和庙会期间还流行由民间作坊和饭馆经营的一些风味小吃。面食有吊炉烧饼(又叫“火烧”)、挎包火烧、缸贴、锅饼、单饼;菜有辣仔鸡、辣椒卤鱼、酥菜丸子;汤有羊肉汤、辣汤、糁汤、豆沫子、豆腐脑、粥。
  第二节服饰
  服装上衣古代称衣服上为“衣”,下为“裳”,长衫称袍,短衫称褂。晚清后,本地区有身份的人流行“长袍马褂”,而普通民众则是大衿褂子、对衿褂子、汗衫。民间称大衣为“大氅”。夹袄为一表一里两层布做成;大襟棉袄,多在老年人中流行,老年妇女50岁以上多穿大红扶,外罩单褂称“笼扶褂子”。皮袄旧时只有富裕之家有,还有棉大氅,对襟棉袄,小孩的虎头袖棉袄。辛亥革命起,国人上流社会流行中山装制服。20世纪初,西服进入中国。进入80年代以后,西服很快成为城乡各界人士的普通装。此外还有风衣、雨天披的蓑衣,夏天穿的背心,春秋天穿的坎肩。其他还有围裙、套袖、披肩等。儿童有兜肚,也有“葛拉围嘴”。
  下衣裤子,从前农村流行一种宽裆、镶白腰的单裤或夹裤,俗称“大裆裤子”。短裤又称“裤衩子”,男子夏季穿用,或作男女常年内裤。小孩穿开裆裤,周岁里的小孩则穿不露脚的“连袜裤”。过去,老年人习惯用扎腿带子。
  裙子旧社会,富足人家女孩穿百褶裙、绣花裙。20世纪80年代以后,女裙有连衣裙、裤裙、长裙、短裙、超短裙。围裙多流行于工匠间,如铁匠常用帆布裙,屠户卖肉多系油布裙,厨师与饮食小贩多系下身围裙,而女子炊事时有的也系围裙。
  布料新中国建立前主要衣料多为民间纺棉花织的老粗布,通称为“土布”,而富裕之家则穿绫罗绸锻。大工厂生产的布匹,早年统称为“洋布”。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化纤布流行。进入20世纪80年代,人们又倾向于穿棉料,高档的有毛料、丝绸等。
  缝纫家庭缝纫又称“针线活”,家家都有针线筐,内装针头线脑、裁尺剪子、碎布料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缝纫机的普及,家中女孩出嫁基本上都掌握缝纫技术。进入90年代,几乎都是买成品服装,缝纫机遂多被搁置。
  鞋子及饰物帽有身份的人多戴瓜皮帽,而广大劳动者多戴毡帽,还有“漫头撸”的线帽。20世纪初至50年代,乡坤和商人多戴礼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制服帽一直为城乡青年所欢迎。90年代,鸭舌帽也多被中老年人接受。另外,还有夏天遮阳的草帽,雨天戴的席夹子和斗篷.过去小孩戴虎头帽,小女孩有莲花帽。50一70年代,农村妁女广泛流行方头巾;头饰华丽的有花冠,简单的有发卡、各式蝴蝶结等。
  鞋袜20世纪50年代之前,布鞋大都为家庭妇女所做。做鞋先纳鞋底,后绱鞋帮,后来被机制商品鞋取代。布鞋有圆口鞋、方口鞋。为儿童专做的鞋有猪头鞋、猫头鞋。20世纪60年代,农村盛行穿解放初期的军用球鞋。80年代后,皮鞋遍及城乡。雨天穿胶鞋或胶靴。 冬天穿棉鞋、棉軏枨和毡靴.还有一种用芦花编做的“猫窝”。至20世纪末,无论男女老少皆穿塑料凉鞋、拖鞋,出门穿皮凉鞋。抹子从前多是棉布做成,有单、夹、棉之分。20世纪70年代前后有尼龙袜,后多为混纺、丝袜、线袜等。
  发饰20世纪50年代前,乡间通常剃光头。之后,农村青年渐有莆发,发式有平头、分头两种。女子沿习清代,幼时挽双髻,长大未婚时梳一长辫垂背后。一旦结婚,挽一圆窖于脑后,叫做“窝网子”,然后插簪子绾住。20世纪60年代,农村青年妇女普遍剪短发,后又时兴起长辫、单辫、双辫,各取所好。至21世纪则流行披肩发、烫发、染发,城乡已无多少差别。
  饰物20世纪80年代后,佩带饰物者渐多,特别是女青年,饰物多为戒指、耳环、手表、手镯、项链等。小孩多带有长命锁、银项圈、手镯。青年男女多带荷包。手帕是男女老少必备物件。20世纪50年代前,老年男性有的腰别烟袋;六七十年代后,多数人抽卷烟,再没有人用烟袋抽烟。扇子有折扇、巴蕉扇、蒲扇等。
  第三节居住村落
  村落多数开始由一个姓氏建村,后来迁入其他姓氏移民,便形成杂姓村。多数村庄建于明清两代,其中包括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形成的村庄。
  旧时,为防匪乱,不少大村建有水寨、土寨、炮楼等。很多村中有一大块场地,作为集会场所。村中公共办公场所,新中国成立后相继称为村公所、大队、村委会办公室。集体生产时,生产队有牲口院、仓库、场院等。旧时,多数村头建有寺庙、土地庙等宗教祭祀场所。大村一般有纵或横的几条街道,又有若干条由居民区通向街道的小巷,各住宅区都有公共水井。至1985年,全镇各村用上了深井自来水。
  房M建造房屋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农村基本上都是茅草屋,有钱的大户人家建有瓦屋楼房。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半草半瓦的“马褂子屋”,70年代是半砖墙、半土墙的瓦屋,80年代为“四檐青”瓦屋,90年代的水泥板或现浇制楼顶的平楼,到20世纪兴起两层楼、三层楼。
  房基屋墙打墙盖屋,关键在基础,过去绝大多数百姓人家都是土墙屋,20世纪80年代发展到“八八”到一米的石硷,砖垒至四檐齐,土墙多为和泥加麦穰挑的墙,用木夹板填黄潮土夯打的墙,山墙多用土坯垒成。有钱人家的屋墙,有混青的砖墙,有“里生外熟”(里面是泥挑或坯垒,外面是砖砌)的墙。
  建房程序建新房要选择吉日良辰“插地工",由泥瓦匠放线施工,先挖地槽行夯,然后打基础。传统上盖房子找泥瓦匠,挑墙脱坯找亲邻帮忙,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生产队统一出工和成立过“盖屋会”建房。80年代盖房实行包工。盖房在动工、上梁和齐工时都要放鞭炮,收工后设宴招待。上梁和安门窗分别要贴“上梁逢黄道”“安门大吉”等红纸条。
  宅院格局院落布局坐北朝南的院落一般为正方形四合院。靠北面建三间主房,门东旁安放香台子,厕所安在西南角或东南角,并留有下水道,俗称“阳沟”。农户有“篱笆门”、单扇门、带闸板的双扇门,门上建有担挑门楼。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户大门多是特宽“双扇铁大门”,门楼用瓷瓦装饰。
  房屋布局堂屋大多数是座北朝南三间,中间一间是明间作客厅,两暗室为卧室。也有的西间留外门,供儿孙结婚用。有的盖东西配房供儿孙结婚用或用作锅屋、磨房。20世纪70年代以后,住房条件有了改善,儿孙结婚大多数是另建独院。
  采光、照明20世纪50年代前后,草房只有两暗间前墙各留一个木制格子窗,采光效能很差。80年代前后,房屋门窗均为玻璃。照明用豆油灯,后来用煤油灯,外出照明用马灯或玻璃罩灯。60年代后,室内外用电灯照明,外出用手电照明。
  20世纪90年代前取火用“火镰家什”,包括“火镰”“火堳”“火筒”。之后,火柴代替了火镰家什。至20世纪初,火柴已被“打火机”取代。
  室内陈设正厅室内布S,传统上一般家庭都在堂屋正墙上挂中堂,两边挂对联和四条屏。下面靠墙摆条几,迎门是八仙桌,两边放太师椅,桌下面放一张小方桌,叫“地八仙”。20世纪80年代之后,多数家庭正厅配H沙发、茶几、组合橱等。进入21世纪,客厅多数由一间扩至二间,高档沙发和电视、音响组合柜取代了旧陈设。
  卧室卧室的床过去是木床,富贵之家有顶子床,一般家庭有面子床。床上用品主要有褥子、床单、单被、棉被,被罩、床罩。枕头,夏天有凉席枕头,春秋冬有布枕头。过去盛放衣服有箱柜,改革开放后有大衣橱、衣帽架等。
  坐具坐具有椅子、马杌子、条凳、方凳、小板凳、蒲墩,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各种式样的沙发。
  第四节出行
  出行旧时,境内各村农民外出的极少,通常在亲友间来往和赶集上店时走动。商贾行贩行程也仅在省内和邻省间。旧时外出必择吉日启程,选定良辰回家。境内通行以农历三六九为外出吉曰,二五八为归里良辰,俗语有“三六九,出门走;二五八,好回家”。20世纪90年代后,名胜旅游景区、景点相继开发,民间旅游热潮兴起。特别是国家设立的节假日和年薪假日,为民间外出旅游创造了条件。
  行具至20世纪50年代,人们出行全靠步行,少数有骑驴的。手推车是木制的独轮车,也有畜力双轮大车。南下经商远行也有坐船走水路的。70年代后,大部分家庭人员出行都骑自行车,载重用地排车。80年代后,出行坐公共汽车,同时不少家庭买了摩托车、电动车,少数人家买了小轿车、农用三轮车和面包车、拖拉机和大汽车。21世纪,小汽车逐渐走入家庭,出行愈加方便快捷。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