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561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卫生
分类号: R19
页数: 20
页码: 593-612
摘要: 官桥镇医疗事业发展历程介绍。
关键词: 官桥镇卫生事业 卫生组织

内容

第五章卫生
  第一节概览
  官桥镇医史悠久,源远流长,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20世纪70年代在北辛遗址出土的砭石、骨针等器具,经放射性同位素碳十四测定,北辛先民早在石器时代便会使用简单的器具治疗疾病,殷商时期的青铜盥洗用具“盘”和“匝”表明官桥境内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卫生习惯。汤液醪醴也已用于医疗,既可强身,又可治病。几千年来总结出的把脉、问诊、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医术世代相传,名医辈出,悬壶济世,治病救人。1840年后,因战祸连绵,医务瀕于中断,清朝末年官桥只有一家“保婴堂”中药铺坐诊行医,主要为小儿种花(痘医),民国三十年官桥境内“中草药铺”发展到十余家,行医者仅有十余人。时因霍乱、麻疹、丝虫病、黑热病、疟疾等传染病的流行,病亡者甚多。1947年,始有西医传入境内,1949年前后散居于民间的中西医诊所有14家。这些中草药铺医生分布在乡村民间,或坐堂行医,或走乡串户,多是以医带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极为重视,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免费治疗各种疾病,使许多疫情得以迅速扑灭或及时控制。1951年,始建中西医联合诊所,实行联合经营,吸纳社会中的医务人员,增置医疗器械,培养医务人员,推广新法接生,加强预防措施,全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逐渐组建成一支庞大的医疗队伍。1958年,官桥公社卫生院建成使用,大型官桥露天煤矿总院(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前身)兴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了局、院、所级别,医疗卫生事业遭到破坏。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恢复,重新走上正轨。截止到1985年底官桥镇境内设有镇级医院一处,农村卫生室50处,矿务局(县级)医院1处,工程处(对外)医务所1处,拥有病床292张,大、中、小型髙精医疗器械设备齐全,兼有院办制药厂、中草药种植基地。官桥医疗水平在滕南一带较高,能治疑难危病症患,能做大面积烧伤、剖腹、切胃、开胸、断肢再植手术。各种地方病、急性传染病(如天花、丝虫病、疟病、霍乱、黑热病、小儿破伤风、白喉、婴儿瘫、乙型脑炎、肝炎等)基本消灭。农村、工矿区环境、农民住房、饮水基本达到卫生标准。1994年,官桥镇卫生院在医院分级管理中被定为级乙等”医院。进入21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14年底全镇共有37处村级卫生室,纳入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86名,其中女乡村医生29名。
  2013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行后,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逐年增多,2017年全镇参合率为100%,从常见病的治疗到危重病的抢救与治疗有了保证,地方病、急性传染病基本绝迹。妇幼保健有保障,婴儿成活率达99%,中青年身体强壮、老年健康长寿,全镇居民平均寿命由1949年的40多岁提高到2017年底的76岁。
  第二节医疗机构
  私营药铺官桥境内的中医,在1949年前没有官办医疗机构,只有民间中医,在较大的村庄开设中药堂铺,个人经营、坐堂行医。有以行医为主兼开药铺的,有以经营药物为主附带行医的。清朝末年,官桥村人苏云杰开设的“保婴堂”,专治痘疹。民国三十年又增加5处中药铺,即:西郑庄人王问荣开设的“天宝堂”、官桥村人孙景丰开设的“同春堂”、后管庄人朱干英开设的“生春堂”、官桥村人王慎思开设的“济众堂”、苏疃村人徐绍清开设的“永春堂”,而以“永春堂”声誉为高。1949年,中药铺发展到13家,资金雄厚、药品齐全、经营时间长、范围广的有“保婴堂”“怀德堂” “永春堂”“义和堂”4家,各中药堂铺兼营中草药及自采自制的丸散裔丹。1949年后,又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中药铺诊所相继开张,这些药铺诊所分布于时店、前公桥、后莱村、大韩村、时村、西康留、志门、金马庄、太平庄等村,皆有中医先生坐堂行医。1950年中西医结合,建立医协组织。1955年,农村医疗走上集体化道路。1975年,允许中医带徒行医,每位中医可带四4名学生。1977一1979年,官桥乡先后选派17人到县中医院进修学习,后来成为官桥医生中的中坚力量。1976一1985年间,国家分配到官桥卫生院中医大夫4名,至此官桥中医人才济济,医术精湛,救死扶伤,造福一方。21世纪末,原中医多改学西医,从事中医者寥寥,后继乏人,此后中医在官桥境内逐渐凋敝,民间延续多年的中药堂铺、坐堂行医的行医形式不复存在。
  联合诊所与保雔站1951年,由临城县卫生协会组织,以小乡为单位成立联合诊所,股东自带药物,自负盈亏,分片包干防治疾病。
  1958年8月,成立官桥人民公社卫生院,公社卫生院与各联合诊所实行院所合一,联合诊所改称保健站,隶属于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由公社卫生院统一调配,药品、财物由院统一核算。
  1963年10月,公社卫生院下放中西医14人,建立官桥、轩辕庄、苏疃、柴胡店,4处联合保健站。1973年,根据省文件精神,所有下放保健站人员调回卫生院工作。
  村级卫生室20世纪50年代,农村卫生室较少,部分村仅有保健箱等简单医疗设备,只能治小伤小病。1950年3月,官桥医学协会成立,1951年建联合诊所,1956年11月,滕县卫生科派苗凤柱等5人,组建第一个官办卫生所,时称“歇马亭卫生所”(现官桥中学校园内)。
  1963年农村开始建卫生室,公社卫生院下放中西医14人,建立官桥、轩辕庄、苏疃、柴胡店4处联合保健站。1966年12月15日一1967年2月1曰,实行45天的免费医疗。1968年赤脚医生兴起。1970年实行合作医疗。公社成立合作医疗委员会,在卫生院设立合作医疗办公室,每个大队设立1个卫生室,毎个卫生室配备1至4名赤脚医生,时官桥境内共有51个行政村,服务人口43012人,全公社有卫生室51个,赤脚医生95名。公社卫生院人员下放保健站后,村办保健站迅速增加,就诊病人增多。经济条件好的村,对本村社员治病开始减收药费。1972年,实行社、队两级合作医疗,1974年8月,全公社48个大队建立了合作医疗卫生室,23个实行两级管理,占47%;25个实行一级管理,占53%。两级管理就是实行社、队、个人三方集资合作医疗的办法,毎人毎年2元,交卫生院0.5元,留大队1.5元,就医者在本队就医不要付现金,其经费由大队解决,社员免费看病。全社合作医疗,经费由各大队按人数交公社管理,社员看病需住院者须由大队卫生室介绍,经公社合作医疗办公室同意,来院治疗记账,给予免费治疗,愈后回队结算,超支部分由公社补给。一级管理的一律现金就诊。
  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合作医疗卫生室解体,卫生室大多相继转为个体经营,原赤脚医生大部分自开诊所,部分卫生室由队办转向个体承包,单独经营,自负盈亏,形成个体诊所与集体卫生室共存的局面。是年,滕县卫生局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考试、考核,全公社有67名医生经考核成绩合格,县卫生局向其中57名颁发乡村医生证书,其余10名颁发赤脚医生证书。他们在防病治病、计划生育等农村卫生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村一部分卫生室由大队拨给资金铺底周转,实行保本经营,一部分自筹资金经营。1984年,滕县卫生局组织考核验收,达标者发给营业执照,当时全镇有50个卫生室领到营业执照。到1987年,官桥有51个行政村,村或群众集体办医疗点24处,乡村医生或卫生员联合办医疗点12处,个体办医疗点25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8人,其中女乡村医生25人,服务人口达6.5万人。
  1992年,官桥镇卫生院建立“药品代购分发部”,统一卫生室的购药渠道,制订了采购药品的审批和验收制度。
  1997年7月,实行了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2006年,设立村卫生室51个,乡村医生120名,其中女乡医21名,中医药人员5名。2011年,根据滕州市卫生局文件精神,村卫生室缩减为33个标准化卫生室,纳入管理乡医119名,村卫生室药品由卫生院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_配送。2012年11月始,官桥卫生院及辖区内村卫生室药品皆由枣庄银海公司托管供应。卫生院积极探索乡村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2013年5月,制定《官桥镇乡医签约式服务工作方案>,主要是通过工作台账的形式来反映乡医的工作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即时管理、量化管理,以便严格落实乡医的公共卫生经费,从而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真实性,规范性。2014年,全镇有37处村级卫生室,纳入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86人,其中女乡医29人。
  官桥镇医疗卫生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服务功能逐渐增强,管理形式不断规范,形成了覆盖全镇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农民群众看病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多发病、常见病不出镇”,真正使农民得到了有效、便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1年起,镇乡医根据基本药物执行情况、执业情况及公共卫生考核情况,给予基本药物补助,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
  官桥镇生院
  1950年3月官桥医学会成立,1955年建联合诊所,1956年滕县卫生科派苗凤柱等5人组建官桥第一个官办卫生所,称歇马亭(官桥村北)卫生所。1958年8月,由张泽河与联合诊所的王明训、苏义泉等19人成立官桥人民公社卫生院(辖柴胡店),院址设官桥太平庄村(孙长泰老宅),服务于91个自然村,7.8万人。1961年分为官桥、柴胡店2处。官桥卫生院占地9亩,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房屋1〇8间,其中门诊楼35间,宿舍47间。设有中医、西医、外科、护理、化验、放射、理疗、妇幼、防疫、中药、西药、收款等13个科室。可以做x线透视拍片、镜检、气、鞘膜积液、阑尾,腋臭、男扎等多种手术。有病床40张,达到中型防病治病的需要。官桥卫生院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迁往宫桥村内(镇政府东),1975年卫生院建党、团支部,1979年成立工会组织,时有中医士4人,西医师4人,西医士10人,化验员2人,放射员3人,行管3人,收款2人,其他14人,共计47人,管辖乡村医生67人(包括赤脚医生10人)。1984年6月,官桥人民公社卫生院改名为官桥镇卫生院,1985年滕县人民政府授予官桥卫生院“文明单位”称号。
  1992年11月由官桥村内迁至官桥村西首。新院占地面积3840平方米,建筑面积2841平方米,病床25张,同年11月增设五官科。1994年官桥镇卫生院在医院分级管理中定为 “一级乙等”医院。1995年卫生院有职工54人,专业技术人员49人,副主任医师2人。2006年,卫生院占地面积6350平方米,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2418平方米,开放床位25张,全院固定资产170.7万元。全院职工人数为7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人. 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3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9人,本科2人,专科25人,中专50人。2011年5月,建病房楼1座,占地面积830平方米,建筑面积2430平方米,医院总资产835.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11.5万元。2012年4月,住院部设立,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就医模式。2013年9月1日起,妇产科不在接生,改为妇科。2014年4月,设立健康扶贫门诊。
  2〇口年,卫生院占地面积71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4500平方米,共开设病床80张,万元以上设备丨5台,固定资产达665万元。职工7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9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3人,本科16人,专科35人,中专21人。卫生院设24个科室,医疗设备齐全,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医疗机构。理疗科是重点建设的特色专科。2017年全年门诊量8.2万人次,住院3399人次。
  枣庄旷务局官桥医院
  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建于1958年10月,时称官桥露天煤矿总院,院部设在木石村北,搭临时草棚18间,借用民房20间,占地1500平方米。在木石化石沟、魏庄、谷山、韩村设4个分院。人员设备由山东省立医院、济宁专区医院、滕县医院、北坛医院等20多个单位抽调组成,为参加开发官桥露天煤矿会战的30万民工提供医疗服务。建院初期职工79人,其中管理人员8名,医务人员55人,工勤人员16人。分内外2个大科,内科由张福生主持,外科由韩传笃负责,大夫12人。1959年官桥露天煤矿下马,总院下属4个分院合并后迁于韩村,后又迁到八一煤矿家厲宿舍,称“官桥矿务局中心医院”,医院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职工297人,其中医务人员46人,行政设置:院部、总务科、人事科;医疗科室设置:内科(含儿科)、外科、中医科、西药房、化验室、供应室、放射科,病床80张。1%1年5月,官桥矿务局与枣庄矿务局合并,医院改称“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1%2年搬进原官桥矿务局大楼。为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几经扩建,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建有门诊楼,内外科、儿科、妇产科楼,外科病房楼,化验楼,手术楼,制剂楼,药库,集体及家属宿舍,总建筑面积12646平方米,总占地面积63773平方米。医院职工344人,其中医务人员135名,主治医师14人,医师43人,医士92人。1972年,建党委,书记朱翠岗,院长肖敬之。1984年机构改革,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内科、外科、产科、儿科等15个医疗、后勤单位实行贵任承包。改革后行政设党委、院部、行政科、人事科、政工科、工会、团委;医疗科室设急诊室、儿科、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皮肤科、放射科、化验室、手术室等30个科室,病床200张,具有县级医院规模,高于一般县级医院医疗水平,成为拥有两百万固定资金的大型综合医院,担负着枣庄矿务局西部矿区职工、家属及附近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主要医疗设备有B型超声波诊断仪、脑电图机、超声心动仪、微波电疗机、电动呼吸机、万能骨科床、综合产床等,是一所技术力量较强、设备较完善的医院。至1993年,医院拥有临床、医技、党群科室35个,职工425人,定编床位200张。开设11个病区。时医疗技术力置较雄厚,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深受矿区职工、家属及周边广大人民群众赞誉。曾获得市局级科技成果40多项,撰写论文600余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55篇,市局级发表论文215篇。1993年6月,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迁往田陈矿区。
  建筑公司第二工程处医务所
  枣庄矿务局建筑工程公司第二工程处医务所原为莱村煤矿保健站,建于1960年10月,1961年9月更名为“莱村煤矿医务所”,担负职工、家属及驻地群众的医疗防治工作。1962年,上级分配大中专毕业生6人,调入医士6人,护士5人,全所职工32人,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防疫科、化验科、药房,实行挂号就诊,开方取药,建立病历档案,有病床12张。1985年,为公司二处直属单位,所长蒋传君。同年机构改革,设主治医师1人,医师5人,药师1人,医士2人,药剂师、护理员、卫生工11人。能收治常见病、危重病患者。1978年,医务所并入八一矿务局官桥医院,医师、医士、药剂师共10人随着调入。
  第三节医疗
  中保眹疗清末至民国期间,官桥地区没有官办医疗机构.只有民间中医药人员,以较大村庄和集口为中心开设中药堂铺,坐堂行医,时而也有摇铃串街的游医。有以行医为主,兼开中药铺的,有以经营药铺为主,附带行医或聘请大夫坐诊的。清朝咸丰年间,中医先生苏臣璧精于痘渗科,1853年将种痘医术传入官桥,于清朝末年创设中药堂铺“保婴堂”,以种痘为主行医治病、求医者络绎不绝。西康留孙岱纯清同治年间人,三代行医,精于妇科,专治妇女生育后的产后风,其自家秘方研制的“夏枯膏”传世。清朝末期马庄人马德佩,祖传接骨术,远近闻名,其后人马从信、马宗英亦精于此术。苏疃村老中医徐殿臣善种牛痘,号脉抓药无一不精。时村人时树邦生于清同治年间,光绪年间庠生,抱长妇科医治,传其子时耿峤。
  清末至民国年间又增加5处中药堂铺,即“天宝堂”“回春堂”“生春堂”“济众堂”“永春堂”,而以苏疃人徐绍清的“永春堂”声誉为高。中医药堂铺,伴随着中医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现有资料记载,清末至民国年间,官桥镇的中医药堂铺多属个体经营,有堂铺名称的先后共12家。1936年(民国25年)中共枣庄临时特委书记郭子化为了开辟滕县的革命工作,以行医为掩护,曾在当时的滕县徐庄开设乾元堂药店,在官桥镇北辛村开乾德堂药店,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后随形势的变化而撤销。
  解放后,郭子化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至1949年,官桥全境中药堂铺发展到13家,资金雄厚,药品齐全,经营时间长、范一广的有“保婴堂”“怀德堂”“永春堂”“义和堂”4家,兼营自采自制的丸、散、裔、丹。1950年中西医结合,建立医协组织。1955年,走上集体化道路。1965年,全县开办针灸推拿师资训练班,掀起了学习针灸推拿高潮,官桥公社部分医务人员经过针灸推拿培训,借助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发掘普及针灸医术,逐渐开展了辨病分型治疗的研究,从而提高了中医诊断和治疗技术。尤其对过敏性哮喘、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等,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及发病季节辩证施治,疗效尤为明显。1975年,老中医带徒行医,以老带新,培养中医人才。1977一1979年,到区县中医院进修17人次。1976一1985年,国家分配中医大夫4名,至此官桥中医人才济济,中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进入21世纪,原中医多改为西医,仍从事中医者寥寥。乡间仍有极少数中医坐诊行医,并出售中草药,较有名气的中医大夫还有车站村的杜宜峰,中韩村顾克信。
  官桥镇卫生院设立综合理疗科,中医大夫姜德友继承祖传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医术枯湛,精于针灸、拔罐、小儿推拿、按摩、理疗康复等疗法,利用针灸、熏蒸、推拿、拔罐等传统中医方法治疗疾病,在治疗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面神经麻痹、急性乳腺炎、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儿腹泻遗尿、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小儿眼疾类等疾病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求医者络绎不绝。
  苏氏疳医苏臣璧,字汉文(1819一1894年),原系安徽省宁国府太平县岭上村人。1853年为避战祸徙居官桥。苏氏檀长种痘,并善书能文。子连庆,字捷三(1870一1936年)亦以医显。传至意泉先生专业种痘已4世。汉文翁家叔仁寿公业医种痘,居北京,号称苏半仙。据传清朝同治帝胞兄出天花,经太医院医治无效,曾诏公诊视。种痘术由苏氏于1853年引入官桥,除一方之死患。苏氐重医德,扶贫困,享有一定声誉,每遇小儿发渗,登H求治者络绎不绝。
  西医医疗
  19世纪末,西医传入滕县境内,农村诊所中仅官桥、大坞有西医。官桥西郑庄村人郑培申,官桥村人苗荣轩住滕县华北神学院,跟教主学习西医,于1947年回到官桥,合开西医诊所。1949年孙景阳、孙开振2名官桥箱西医人员从部队转业;1958年,滕县卫生科向官桥派西医人员苗凤柱、张泽河、张冷3人。至此,官桥憧西医人员有7人,当时西医医疗水平较低,内科只能收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外科能切除缝合包扎小肿瘤、鸡眼、脓包等一些小伤小病。随着西医医疗队伍的不断壮大,医疗水平的不断加强和提高,到1985年官桥卫生院有西医师4人,西医士3人,西药调剂师3人,助产士1人,中专护士4人,护理4人,化验员2人,放射员2人,防疫士2人,连同乡村医生全镇从事西医者共89人。2017年卫生院职工数7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9人,本科学历16人,连同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118人,全镇共有西医190人。镇卫生院除对常见病、多发病、妇科、儿科等病皆能收治外,还能做阑尾炎切除、卵巢肿瘤切除、剖腹产、静脉曲张、疝气、甲状腺、痔疮、四肢骨折固定等手术。在诊疗项目检査上,能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肝功能、脑神经、胸片透视等检查,能收治导尿、洗胃、灌肠、人工呼吸等各种需紧急护理救治的病人,操作规程均达到技术要求。使用的药物由原来的50多种增加到390多种,全年门诊量达8.2万人次,住院治疗患者达3300多人次。
  医疗教育
  为了扩大医疗队伍,提髙医疗水平,官桥公社及公社卫生院十分重视医疗队伍建设,1%5年经县卫生局批准,主办三年制初级卫校1处,招收学员53名,公社书记祝永堂任校长,凌元江任副校长,张涛、汤永春、徐凤舞组成卫校领导小组,张涛、汤永春、刘振、孔祥忠任教师。学员毕业考核合格率达98.5%,学员毕业后分到各大队卫生室,很好地充实了大队的卫生室的医疗力量。举办医生训练班25期(含外出学习),1952年公社卫生院开办新法接生培训班,由张景新主讲,培训接生员40名。1刃8一1980年,3次派医生去滕县中医院进修25人次,在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培训深造13次,学制半年,参加学习人员35人次。
  I979一I985年镇卫生院主办短期(三个月)培训班8期。20年间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多达2650人次。卫生院自20世纪90年代起,毎年均多次派医务人员外出学习或学术交流,整体医疗水平明显地提高。
  第四节地方病防治 I949年前,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原因,有碘缺乏病、麻风病、黑热病、丝虫病、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大骨节病、克山病,以及布鲁氏菌病等在官桥境内常出现的地方病。这些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患病而死亡或病情严重丧失劳动能力者不乏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地方病防治方面,投入大置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普査,患者实行免费治疗。广泛开展食盐加碘加砸、“除四害”、农村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运动,地方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疟疾
  疟疾曾于1960年、1971年两次在滕县境内暴发流行。1957年,连降暴雨(年降雨量达1276奄米)洪水泛滥成灾,致使蚊子大量滋生,持续2一3年后,酿成了1960年疟疾大流行。全县平均发病率达13.11%。西部沿微山湖地区发病率达15%一20%。在秋收、秋种繁忙季节,农民因患疟疾不能参加劳动,出现了家家患疟疾、人人病在床的局面。虽有金鸡纳霜等药物仍不能根治。1970年以来,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发动了一场消灭疟疾的人民战争,广泛消灭蚊虫,全民服药预防。1971年痕疾流行,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混乱中,医防工作无人领导,卫生局、防疫站被“砸烂”,专业人员下放,疟疾防治措施无人落实,这一次疟疾发病率为9.4%。1973年,疟疾发病人数达738人,经服药预防,其后逐年减少。1974年12月,卫生部决定在发病率高的黄淮平原五省(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北)开展疟疾联防会战。官桥公社也相应成立疟疾联防会战领导小组,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可谓“广播一响,必讲疟防”“标语上街,字画上墙”,把宣传单及药剂表贴到社员门上,各村有专项卫生员。1977年,县抽调50名赤脚医生组成疟防专业队,开展疟疾休止期根治。赤脚医生提着开水,送药到户到人,药不服下去坚决不走。全民服药率达95%以上,受到省、市、县表扬。当时曾普遍流行的歌诀是: “疟疾蚊子传,吃药不要钱,得丫疟疾病,快找卫生员”,达到妇孺皆知,“送药到手,看服到口,药不咽下,坚决不走”这亦是会战前后卫生员熟记的歌诀,对保证服药质M作用明显。通过群策群力防治数年,1984年只有8人发病,至1985年全镇疟疾发病率在万分之一以下,已达到消灭疟疾的准。此后,官桥境内无一例虐疾病例发生。
  丝虫病
  1949年前,丝虫病患者随处可见。有的病人拖着几十斤重的大肿瘤不能行走,下肢皮肿比水桶还粗,当地曾流行“十人九疝”之说。20世纪50年代初,丝虫病仍然普遍流行,发病率高达18%。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加大防治力度,先后进行了6次普查,在1958年初次普査中,査出阳性患者3000余人,1960年、1963年又进行了2次普査,1971年3月至1973年春又进行了3次普查。经过反复的海群生及海盐等药物治疗,效果显著。1971年,县“丝防队”在全社共査出550名患者,对重点人群进行药物治疗。1974年,全社普遍食用为期6个月的“海盐”来防治丝虫病。至1979年9月,以上患者经复查治愈532人,治愈率达96.7%,对其余患者维持服药,后全部康复。1981年,县地方病防治科又组织考核验收,该病在全公社完全消灭,至今未发现丝虫病患者。
  皮肤病
  俗称“麻风病”,1949年前即在城乡流行蔓延,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了麻风病就像被判死刑,家人厌恶,全村恐惧,社会上受歧视,不少人上吊自杀或沿街乞讨,颠沛流离,致使疾病传播蔓延。群众中流行着“南京到北京,没有治好的大麻风”的民谣,人人谈虎色变。1949年后,党中央把防治麻风病列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内容之一,县人民政府积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开展防治工作。1956年,成立滕县麻风病防治站。1955年至1985年,境内累计发病87人,治愈54人,死亡33人。为了控制传染,患者经劝说住进县麻风病医院隔离治疗。对病人家属进行定期查体,对观察病人一年两次查体,巩固治疗送药査体。1979年,官桥卫生院抽医务人员6人,配合乡村医生53人,组成12个专业调查队,对全社5个管区3.6万人进行筛査,査出可疑患者35人,经县皮肤防治站确诊3人,在县麻风病防治站收治后治愈出院。以后每年在县皮防站指导下开展全民普査和线索调査,对治愈病人及病人家属每年査体1至2次。经过多年的防治,皮肤病患者甚少。
  结核病
  俗称“痨病”。1976年3月,在王开结核病院直接配合指导下,对全社2.5万人进行胸透检査,査出结核菌携带者62人,对査出的病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指导治疗,多数患者恢复健康。自1983年开始,毎年对一年级及五年级小学生和一周岁以内的儿童进行卡介苗接种,有效地控制了结核病的发生。
  精神病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无此类病患者专门的调査材料,然各村均有此类病患者出现,轻者于当地治疗,重型患者送由戴庄、东郭、级索或济宁地区等专科医院治疗,现此类病鲜有发生。
  其他地方病防治
  地甲病
  即碘缺乏症,患病者长成“瘿脖子”。1949年前后,此类病患者较多,民间曾流传“一代粗、二代傻、三代连根拔”之说。1979年,官桥公社曾组织25人的专业医疗队对地甲病进行普査,对査出513例地甲病患者进行集中治理,服用碘化钾、碘盐,防治结合,通过多年的预防和治疗,地甲病的发病率极低。
  狂犬病
  俗称“疯狗病”,其发病急、病死率高。1981年11月28日,县政府发出“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布告,公社号召居民对家犬统_注射狂犬疫苗。1983年,全社进行狂犬免疫,使狂犬病发病率极大下降。其间全社先后多次进行灭犬,然屡禁不绝。据材料统计,自1961年至1985年间,被狂犬咬伤的累计1123人。由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无一例病发。倡导文明养犬,保障居民安全。
  流行性出血热
  20世纪80年代初,官桥公社出现出血热病人,后发病人数逐年增多。1986年,全镇开展“灭鼠一疫”达标活动,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1990年后,取消“灭鼠一疫”达标活动,疫情又呈上升趋势。1996年后,采取灭鼠、出血热疫苗接种等综合控制措施,发病率得到控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1967年,流脑病大流行,死亡率达10%,有的发病后即死亡。上世纪70年代,县防疫站派人协助防治,并在一些村中设防治点,全公社形成防治网,及时控制了感染。以后各年虽有零散的流脑发病,但经及时治疗均无大碍。
  麻疹
  麻疹对儿童构成了极大的咸胁,过去曾有“孩子出疹子,离不开杆草捆子”之说。1955年至1967年,境内有4次流行。1967年,对麻疹易感儿童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此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天花
  天花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染病,旧社会接种牛痘价格吊贵,接种1人最低需1至2块银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免费接种牛痘。1950年,实行全民性种痘,以后毎年春季接种,后来就很快消灭了这一烈性传染病。
  肠道寄生虫病
  蛔虫、钩虫、蛲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病是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青少年儿童中蛔虫、钩虫患病者极为普遍。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镇青少年儿童开展査治工作,连续3年对全镇学生服用驱虫药,使学生的肠道寄生虫病发病率逐年下降。2009年,在全镇范围内对中、小学生又一次进行服药驱虫。至2017年,此类病少有发生。
  白喉
  20世纪60年代在官桥境内时有发生,死亡率在0.95%,后来毎年进行接种白喉类疫苗,发病得到控制。1%8年至今,基本无疫情发生。
  第五节妇幼保健
  妇产保健1951年以前,旧法接生是妇女生育时的一个“鬼门关”,许多孕妇因此丧命,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讲卫生、不懂科学,再加上缺少器具或器具消毒处理不当。那时妇女生育一般都找“接生婆”助产,破布烂棉花乱用,遇到难产、怪胎、大出血,就束手无策,没有急救措施,只好眼睁睁看着孕妇丧命。“接生婆”采用秫秸蔑子给婴儿截脐带,不涂药、不扎结,因此,婴儿极易患破伤风,俗称“七天风”或“绝口风”,农村有“七天风、八天扔,三个命,不顶用”之说。很多家庭生孩子不少,但能全部存活下来的不多。因此,卜卦算命迷信盛行,说是命中注定、命中无子等,于是有的迁坟,有的改门。因婴儿死亡较多,几乎每个村都有一块公地作为“乱死岗子”,专埋夭折的孩子。据统计,新生婴儿破伤风死亡率约占新生婴儿的15%一20%,产妇因大出血死亡也不在少数,会阴达三度裂伤的达15%一18%。1951年始,国家倡导新法接生,接生婆及保健站人员集中到县医院参加培训学习。官桥张景新等3人受指派赴县接受培训,并购买了简易产包、器具,从此新法接生在官桥境内得以逐步推广实施。1965年,官桥公社卫生院增设妇产科开展新法接生,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破伤风的发病率,婴儿成活率明显提高,同时较大程度保证产妇的身体健康。
  1970年,全社实行合作医疗时培训一批赤脚医生,为全社半数村配备了女接生员,并制定了女接生员例会制度,进行培训及业务指导。1981年,推行孕妇“五期保护与围产期保健”。为确保母婴健康,达到优生优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的,从1983年起,妇产科专职医生到附近村庄走家串户,对妇女“经、孕、产、褥、更年期”进行五期保护,给产妇登记建卡,定期检査,住院分娩、产后访视,对“围产期”妇女及时做产前査胎位、测血压、计算预产期、检査妊娠期合并症(水肿.肾炎、高血压、羊水过多等>,产后复查恶露、宫缩、体温、乳头凹陷及皴裂等项。
  通过新法接生的普及,基本确保了母婴生命安全。全镇产妇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婴儿死亡率降到了千分之零点八以下。
  妇幼保健
  1972年8月至1987年,官桥卫生院在县妇幼保健站的指导下,对全社(镇)所辖村已婚妇女进行了健康普查。1987年,在普査的1623人中,查出妇科病患者527人,其中宫颈糜烂患者245人,阴道炎患者251人,附件炎患者21人,盆腔炎患者3人,子宫脱垂者7人,发病率达30%以上。后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全部康复。1979年在公社妇联领导下,医院抽调9人配合乡村医生,对全社48个大队4560个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查体。1983一1985年,累计査出佝偻病及其他病患儿3210人,占应查儿童的65%;先天性心脏病21人,占应査儿童的0.4%。
  自1984年起,镇卫生院配合镇妇联及村级医务人员,每年对全镇学龄儿童及独生子女进行健康查体,给每位儿童建立健康档案,查体率在95%以上,查出患有疾病的儿童及时给予治疗或指导建议去专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实施了相应的保健措施,为每位儿童建立了健康档案。对1至12岁儿童,列入计划免疫、接种,有效地降低了儿童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等常见病的发病率。同时,对通过系统化管理筛选的体弱儿童实行建卡建档.进行方案管理。
  镇医院及村级卫生所每年按季节对麻渗、百日咳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进行预防接种。
  2000年始,滕州市妇幼保健站每两年均来官桥镇为妇女健康查体,对查出的妇科病进行及时治疗,镇医院为孕妇建立了孕产妇女保健手册,对毎个孕产妇至少7次产前排查和4次产后访视,主要是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査及孕期营养、心理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第六节卫生防疫
  爱国卫生运动
  1949年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疾病防治工作,为改变农村卫生面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区公所建立爱国卫生委员会,各乡、村卫生所都成立爱国卫生领导小组,负责卫生防疫工作,爱国卫生运动在20世纪50年代没有常设领导机构,1963一1985年间均由公社副书记兼任爱国卫生委员会领导小组组长,派出所所长、武装部部长、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
  官桥境内流传久而且流传广的传统卫生习俗,端阳节插艾草、烧艾叶熏蚊虫,农历六月六晒衣服被褥防霉、防虫蛀,腊月二十三打扫灶房。爱国卫生委员会成立后,在农村重点向群众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意义,宣传卫生知识,号召人民除害灭病,订立爱国卫生公约,结合节曰进行大规模的卫生大扫除活动,同时发动群众改造厕所和畜禽栏圈、清除垃圾、填臭水沟、挖蛆蛹。1953年,全国开展以消灭“苍蝇、蚊子、跳蚤、臭虫”为中心的除“四害”讲卫生爱国卫生运动,当时宣传声势浩大,响应人数多,全民动手,清除垃圾、杂草、污水、投放毒饵、喷洒药物、人力扑捉多措并举,取得了显著效果。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又发出“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的号召,1957年开始 “广泛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1958年大规模群众灭鼠运动后,除“四害”活动常年坚持,乡政府要求全乡基本达到“五洁”(室内、厨房、庭院、厕院、街道清洁),“四无”(无蚊绳、鼠,幢、麻雀)。1963年,全社掀起学日照以积肥、卫生相结合的“五改造”(改造厕所、改水井、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六统_”(人粪尿、牛粪、猪圈肥、鸡粪、草木灰,由生产队统一管理)活动高潮,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当时毎个生产队都成立了积肥专业队,改造了厕所鸡舍,加高了井台,井口加盖,提倡使用压水井,家家户户做到禽有栏、畜有圈、粪便有人管。1978年,官桥公社卫生院组织成立了“两管五改”办公室,组织专人抓点带面。到1985年全社建配套自来水塔23座,多村共用水柜蒿水,使用压水井的有1105户,粪便日产日封,进行无害化处理。政府鼓励家庭自建沼气池,同时改造炉灶,减少污染。1973年成立灭鼠领导小组,每年至少两次进行全民性灭鼠活动。政府发放灭鼠药具,毎次灭鼠都在万只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也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坚持不懈抓灭蝇、灭蚊工作。凡各村坑塘、下水道等滋生蚊虫之处及住宅中都进行药物喷洒,有效地控制了肠道疾病及疟疾、脑炎的发生。1980一1998年,实行“三长”(乡长、社长、队长)负责制,全镇开展统一组织、统一投放药饵、统一灭鼠环境卫生突击运动多达5次。1982年至1985年,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和“两个文明建设”。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官桥镇把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年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村庄规划,加强村容村貌建设,将村容“整、齐、美”作为创建文明村庄的重要条件之一,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不再开展长期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但每年都开展突击灭蝇、灭鼠运动,“爱国卫生突击周”或“爱国卫生突击月”活动,通过组织检查评比的办法,促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20世纪未,镇级不再设爱国卫生委员会组织。2003年,全国抗击“非典”期间,官桥镇成立防治“非典”指挥部,带领全镇人民为抗击、战胜“非典”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4年,面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威胁,在全镇开展了关于“禽流感病毒”的防治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镇农村全面进行旱厕改造,粪便进入封闭罐,安装水冲设备,有效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环境。到2017年底,农村卫生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社会防疫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防疫无人过问,病疫不断流行,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工作,1952年滕县成立了防疫机构,区卫生院设立了防疫股,配备专人负责管理此项工作。对各自然村、厂矿提出防止环境污染,增添防尘、除污设备,对职工按照不同岗位要求配备防护服,夏季降温防暑,冬季防寒保暖,控制季节病和职业病的发病率。2011年,防疫股改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站,管理站有防疫师、防疫员,慢性病管理人员等公共卫生服务人员10余名,组建了以乡村医生为主的村级防疫队伍,定期开展对辖区内居民,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健康査体、慢性病随访、预防接种,建立健康档案等公共卫生管理服务工作。2012年,配罝1辆公共卫生服务大篷车,每年免费为村民及学生进行1次健康査体,建立健康档案。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每年对饮食服务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管理和食品卫生法的学习培训,健康査体,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对集市摊贩进行饮食卫生检査。
  预防接种是防治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1949年后,政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颁布了传染病防治条例,特别是对甲、乙类28种法定传染病,以预防、报告、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做出具体规定,通过综合治理各种传染病,效果非常显著。在社会流行的几大地方性传染病和常见性得到很好的遏制,至2017年各类传染病均未再大面积发生。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官桥镇成立防治“非典”指挥部,带领全镇人民为战胜“非典”。2004年,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全镇开展“禽流感”病毒的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卫生
  新中国建立以前,官桥学校卫生室建设是一片空白。1963年,滕县卫生防疫站配有学校卫生兼职人员,学校卫生工作开始起步。“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卫生工作中断。1974年初,县卫生防疫站开始配专职人员管理学校卫生工作,学校卫生工作正式开展。1975年始,官桥各中学设立了学校卫生室。1978年起,每年对中小学视力定期进行检测并采取防治措施。1979年,政府部门印发了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通知,并对教室采光照明情况进行调査。1980年,国家卫生部门对全公社中小学学生沙眼、龋齿、蛔虫及脊柱弯曲等少年儿童常见病调查和防治。1985年起,每年给中小学生进行集体服药驱虫,到1990年,通过五年的防治,少年儿童蛔虫的发病率下降至12.5%。
  1980一2000年,公社(镇)卫生院协同教委办为中学及小学的毕业生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健康卡。2000一2017年,镇卫生院防疫股与镇教委办联合,组织医疗人员,于每年春季对全镇中小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学生参加体检率达100%。对检查出的学生常见病通过学校反馈给学生家长,督促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健康档案。
  第七节药品及医疗器械
  官桥药物来源主要靠县药材公司供应,辅之以自产、自采、自制。1973年3月,官桥医院筹办制药厂,先后生产过山楂丸、感冒片、马钱子片、土霉素片、四环素片,烧伤散,离子汽水、黄连素针、柴胡针、大青叶针共计10种,后停止制造。
  官桥域内出产中药材植物类芦根、茅根、花粉、大葱、解白、大枣、瓜娄、卜子、蓖麻仁、二丑、王不留、冬瓜仁、苍耳子、蒺藜、槐角、赤小豆、绿豆、柿蒂、花椒、车前子、苡仁、苟药、枸杞、苏叶、薄荷、麦冬、菟丝子、益母草、香附子、牡丹、红花、菊花、凤仙、木槿、马齿苋、萝卜籽、藕节、半夏、牛子、地丁、莲子、香椿子、甜瓜子、芡实、麦芽、茴香、核桃、荷梗、蒲公英、莲须、玉米须、生姜、石榴皮、艾叶、桑叶、側柏叶、皂角、鸡冠花、月季花、荆芥、茵陈、青蒿、坤草、椿树根皮、冬瓜皮、生地等。其中,野生的药材160余种,种植的药材300种。1976年,在药材部门建议指导下,在前管庄建有中草药基地,大面积种菊花、牛子、川连、草决明、黄芪、梗桔、苏子、双花、白芍、丹皮、元胡,计11种。大康留村大面积种植该仁,直到药材部门停止收购为止。
  动物类水蛭、蜂蜜、蝉蜕、蛇蜕、胎盘、土元、鸡内金、壁虎、狗肾、牛膝、沙参、蟾蜍、蜂房、紫河车、虫退、全虫、僵蚕、蚕砂等。
  西药
  19世纪80年代,西药传入本地,始为教会中的外国人所用,后逐渐用于教徒,由于群众不相信洋药,故西药销售量不大。至1952年,临床使用的西药,仅有ABC磺胺类药物及甘草片等简单药品十19种。1954年,使用的西药种类有所增加,如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解热消炎的药物增至百余种,并有输液用的 “大输液”等。1958年,公社卫生院药品库存值4000元,1985年度库存值2万元,2016年药品库存,西药达400余种,价值30万元。
  为促进药品生产和医疗需要的平衡,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国家对药品价格多次进行调整,较大幅度调整有:1969年8月部分中成药降价;1970年7月,74种中成药平均降价12%。1982年秋,西药降价,并规定部分药品停止生产。1984年6月有127种西药价格下调。2010年4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阳光网上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价销售。2011年6月,镇辖区内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2年8月实行“药物委托运营管理”,使药品的管理、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医疗器械
  1949年前,官桥境内只有十几家中医药铺,所用器械多为药碾、药勺、捣筒、坛、瓶,称药用的戥子、针灸用的银针等。1958年,卫生院由于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所限,医疗器械简陋,医疗配备很少,只有针管、镊子、显微镜等一般常用器械。乙种、丙种手术包各1个,大型医疗器械均由上级卫生部门和政府拨款购罝,1970年后,卫生院逐步配备了X光机1部,心电图机1台、洗胃机1台,综合手术床、无影灯1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院医疗器械配备逐步齐全。
  1993年3月,卫生院购HB超机,1台,1997年11月购a尿五项分析仪。1998年5月,购H全自动洗胃机及半自动电子心电图机各1台。2006年,医疗设备有日本东芝B超机2台,300毫安X光机1台,心电图机3台,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台,生化分析仪及尿十项尿液分析仪各1台。万元以上设备有9件,共计设备总额12万元。2011年,购进33万元彩超机1台;2012年7月,昀置价值33.5万元的新东方1000BX光机;同时重新调整局域网软件,门诊、病房、科室配备电脑,实行电子处方,就诊“一卡通”服务,方便了群众的就医。2013年,卫生局统一配置公共卫生服务大篷车,是年昀置胫颅多普勒机1台,7月购进动态心电图机1台;2014年,建成中心供氧和呼叫系统;2015年,购g黄疸治疗仪;2016年,购买胎心监护治疗仪。截至2017年底,共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5台,其中10一49万元设备9台(套),总价值204万元。
  第八节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
  1953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治病实行免费。享受国家公费医疗的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以及二等乙级以上的荣誉军人等。医疗费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支付。自财政经费公开后,公费医疗分两种情况,镇直机关人员就诊费用由财政支付;教育、工商、税务人员就诊费用实行包干,每人每月发医疗费5元,对需住市(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药费,原则上由其工作单位支付,以后公费医疗数额有所增力口。2005年,实行大病住院报销制度。2007年,全镇干部、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补贴,重大疾病住院治疗,按比例报销。
  合作医疗 I958年I2月5日开始实行45天的免费医疗,1959年2月1日恢复收费。1%9年开始兴办合作医疗,由社员每人每年交0.3元至3元不等,有的大队补助一些资金,看病部分免费或全免费。1972年,村村办起了合作医疗站,生产大队从公益金中提取款交付医疗站管理使用,为队办合作医疗。1977年,队办合作医疗升级为社办合作医疗,把部分款交到公社卫生院,实行队、社看病全免费的两级管理合作医疗,社员到县城、外地及大城市看病花百元、千元全部报销。由于合作费用过多,队里无力提供资金。至1978年,合作医疗站陆续解体。
  自2003年底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全镇共设有1个中心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站,33个合作医疗定点卫生室。2006年,全镇共有40012人次参合农民受益,全镇共报销医药费123万元。2013年,全镇共有49861人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筹集资金349027元,全镇共报销医药费669万元,受益人口达9.2万人次。合作医疗资金筹集与支付暂定为: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缴纳15元,省、枣庄、滕州和镇各级财政朴助分别为5元、3元、5元、7元,以户缴纳的资金可由村集体和农户各支付一部分,也可由农户个人支付等形式。依据规定,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在一体化管理的卫生所和市卫生局批准的社区服务站就诊的医药费报销10%,在镇(街)卫生院就诊的医药费报销20%;住院医药费按比例报销。2005年,报销比例又有提高,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毎年每人200元提高到每年毎人240元,农民个人缴费提高到每年每人60元,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享受门诊报销50%,住院报销扣除150元起付线后,按90%的比例报销,农民参合率达100%。官桥镇2014一2016每年参保人数5万余,2014年门诊报销141万元,住院报销16万元;2015年门诊报销216万元,住院报销266万元;2016年门诊报销264万元,住院报销483万元。
  医保新政策,重病患者,大病最多可报销30万,基本医保报销15万,全年共可以报销45万元。2016年,省内异地就医实现了联网结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医疗保障,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彻底解决了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7年度,新农合筹资个人自筹标准为160元/人。
  附:201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摘要)
  1.2017年新农合收费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本着“政府主导、集体扶持、自愿参合、整户参合、谁交款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建立,每年的收费标准及筹资起止时间均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制定。2017年度新农合筹资个人自筹标准为160元/人。
  2.特殊慢性病种分为以下四类: I类为:1尿毒症三期肾透析;2恶性肿瘤放、化疗;3各类器官移植后用药;4白血病;5肝硬化(失代偿期);6血友病。
  Ⅱ类为:1重性精神病;2再生障碍性贫血;3系统性红斑狼疮;4残疾人部分康复项目治疗(包括运动疗法、偏瘫肢体总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9类)。
  Ⅲ类为1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康复期);2糖尿病(并发症>;3类风湿性关节炎。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耐药性肺结核辅助用药。
  VI类为:1高血压病(2级高危组以上);2冠心病。
  3.特殊慢性病补助标准:
  I类特殊慢性病年最高报销限额为25000元/人;
  II类特殊慢性病年最高报销限额为3000元/人。
  Ⅲ类特殊慢性病年最高报销限额为2000元/人。
  VI类特殊慢性病年最高报销限额为1000元/人。
  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为70%。若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的特殊慢性病,报销限额按最高的一种计算。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