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5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概览
分类号: G127
页数: 2
页码: 562-563
摘要: 官桥镇历史文化悠久,长期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名哲先贤。官桥自古交通便利,南北先进文化的在此交融,对官桥地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官桥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出新的篇章。
关键词: 历史文化 文化艺术

内容

官桥镇历史文化悠久。早在7300年前,母系社会时期的北辛先民,在薛水两岸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是原始农耕文明的先行者,创造了灿烂的北辛文化。北辛出土的石器和窖穴中炭化的谷物,表明原始农业已具雏形。从出土的猪骨架来看,动物驯化已完成,开始家畜饲养。当时的捕鱼、缝纫技术已较为先进。特别是在一件陶器的底部,发现了最早的刻划符号,被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誉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曙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以及秦汉时期的汉画像石文物大量出土,国内罕见,充分说明官桥地区科技、文化已非常发达。大量的考古资料显示,古薛先民在薛河流域创造了璀璨的古薛文化,形成中国史前文化体系,即后李文化一北辛文化一大汶口文化一龙山文化一岳石文化的完整序列,成为中国东夷文化先进地区的代表。
  长期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名哲先贤。夏时造车始祖奚仲,发明舟车,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养士三千,能人贤士聚于麾下,成为一代名相,留下千秋佳话。薛人叔孙通、公孙弘为汉室江山巩固和发展,制定礼法,振纲立纪,遂有大汉王朝的崛起。元朝礼部尚书任居敬,为官清正廉明。明代抗倭名将薛士杰献身海疆,名垂千古。
  官桥自古交通便利,南北先进文化的在此交融,对官桥地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官桥地区文化艺术种类繁多,各种流派民间游艺杂糅并存,从古至今历代不衰。近代更是名家辈出,后掌大村徐家振、徐家伦柳琴世家,吕楼村吕克宜柳琴说逗演唱,名闻遐迩;良里村李明才的山东快书脍炙人口;前管庄村皮影戏惟妙惟肖、别具一格;北官庄村张家唢呐享誉苏鲁豫皖。新中国成立后,全区学校、机关等单位成立业余剧团和宣传队,包括歌唱队、腰鼓队、俱乐部、电影放映队等,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柳琴、梆子、豫剧、京剧、歌剧、话剧、快板、相声、舞蹈、唢呐演奏等,各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蓬勃开展起来。1958年各业余剧团停止活动,1962年以后逐渐有所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立四新”,批判一些传统戏剧和歌曲,大唱语录歌。1967年,各单位、村、学校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大唱大演《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八大样板戏”。1977年以后,人们从“文化大革命”的文化桎酷中解放出来,优秀的传统剧目,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杂耍等各种文艺表演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官桥影剧院落成使用后,各地文艺团体不断来此演出,还经常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汇演、节日庆典等文化活动。90年代琴棋书画爱好者大批涌现,1993年5月成立“毛遂故里书画社”,吸引周边乡镇民间及厂矿企事业单位书画人才的加入,定期举办书画作品汇报展览,参加国内书画评选并屡获大奖。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等多种媒体迅速普及,通过这些文化载体,礼赞改革开放,讴歌文明盛世,把“国”与“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艺术在工作、生产、生活中起到娱乐宣传作用。加之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官桥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出新的篇章。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