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53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体育
分类号: G812.7
页数: 4
页码: 558-561
摘要: 官桥镇体育组织机构、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及民间武术等体育事业发展介绍。
关键词: 官桥镇体育 体育事业

内容

第二章体育
  第一节组织机构
  官桥镇境内的体育活动以民间武术和娱乐体育为主,且起源较早,清朝中叶即有拳房出现。娱乐体育多在春节前后进行,属小型社团活动。学校体育自民国二年(1913年)轩辕庄初等学堂成立始,正式纳入学校课程。新中国成立之前,官桥镇境内的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为主,主要是自发性和娱乐性。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活动由中心校、教育工会具体领导,社会体育仅厲自发性活动。自毛泽东主席作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示后,群众体育活动日趋活跃起来。1950一1975年,民兵冬训结合军事科目,练操习武,并进行球类、田径、拔河比赛。参加者多以退伍军人和回乡知识青年为主。每年春季举行一次农民田径运动会,“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1967年,滕县体委在官桥举行了武术分区赛;1972年,公社组织代表队参加了全县举行的全民运动会。
  1975年,官桥人民公社正式成立体育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裴志太任组长,专职体育干事孙开成和3名委员负贵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1981年后,全公社的体育工作交由文化站管理。自此,官桥镇体育事业得到逐步发展。1992年被山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山东省体育先进镇”。
  第二节群众体育
  官桥镇农民历来就有习文尚武的优良传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体育比赛,20世纪50一70年代,大韩村、官桥、时店、后管庄、坝上均有以民兵为主体的篮球队,曾多次跟矿区职工、驻军、邻社进行友谊比赛。1971年,正式组建官桥公社农民篮球队,队长侯宗礼,队员杨家聘、孙宝兴、徐传信等20余人,曾蝉联全县农民篮球赛冠军,并于1972年代表滕县农民篮球队参加济宁地区篮球选拔赛。上世纪70年代,官桥农民体育非常活跃,各村经常举行各种体育活动。1976年春节,苏疃大队举办农民拔河赛;倪楼大队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单双杠等体育设施的体育场地;是年三八妇女节,由县妇联在官桥镇五中体育场主持并举办妇女篮球赛、拔河赛,滕县电视台录像并做了报道。1967年,滕县体委在官桥举办有官桥、张汪、柴胡店、羊庄4个公社8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武术分区赛。1980年后,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体育活动蓬勃展开,多数村庄建立起体育场所,篮球场一般和学校共用,群众自发性体育活动蔚然兴起。每年在冬春季农闲时节经常举办篮球、乒乓球、田径、棋类等体育比赛。1985年大韩村农民篮球队代表官桥镇一行14人参加县篮球比赛,获得滕县农村篮球比赛第五名和比赛风格奖。官桥镇自1987年至1999年共举办13届农民文化夜市,夜市上各种球类比赛、武术表演、杂技表演等体育竞技活动丰富多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体育事业的繁荣,镇文化站在坚持建好“青年之家”和“文化大院”的同时,着重抓了较大村庄的篮球场地、乒乓球室和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加活跃。
  至2018年,全镇建有各种活动健身场所150多处,篮球场19个,乒乓球台200多副,各种体育器材3386套(件 >,经常参加活动的人数达38000余人,其中坝上、轩辕庄、说楼、前莱村、太平庄、前公桥等38个村建有标准体育健身活动广场,体育设施齐全。人民群众利用节假日、农闲时间开展篮球、羽毛球、拔河、乒乓球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跑步、打拳、跳广场舞、蹬自行车等锻炼活动随处可见,自发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已逐步形成。
  官桥镇职工体育以教职工体育队为最早。1954年官桥教育工会组织“钟声”篮球队,开展校际和社会比赛活动。公社机关单位、各厂、矿、企业在院内空地安设篮球架,镰刀厂、供销社、八一矿、铁路维修队、救护队、医院均组建篮球队参加社会性比赛。自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官桥镇教育系统每年均在春秋两季举行教职工运动会,设置球类、棋类、田径等比赛项目,或夹球跑,推铁环、踢毽子、跳绳等趣味运动会。
  截至2016年底,镇政府及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多建起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健身活动场所,为广大职工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环境,并经常举办职工运动会。
  第三节学校体育
  在封建社会,私垫教育不设体育课程,学生一天到晚只是读书习字。民国初年,初等学堂(时俗称洋学)兴起,学校开始设S体育课程,但一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缺少体育教材和器材,学生只做一些简单的赛跑、练操、游戏等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官桥公社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并把体育作为主要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培训和选配专职体育教师。1%8年,成立由党委、政府领导任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体育工作从1950年起逐步加强,中、小学毎周设体育课两节,课外活动两节,后改为小学生体育课每周三节。从1955年起设课间操、眼保健操。1951年至2011年,60年间先后推行了9套广播体操。1965年,国家颁布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1980年至1985年,全镇中学生体育达标率为85%。滕县五中、官桥农业中学、四处联办中学、中心小学和5个学区小学均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后来各中、小学按标准逐步配备专职体育教师。1983年,开始注重幼儿体育的教学。随着体育工作的蓬勃开展,体育器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年增加。1970年以后,又增加一些军事体育器材,如木枪、气枪、手榴弹等。1975年,开始推行《国家体育标准条例》,各中小学规定在评定“三好”学生时,体育成绩要在优秀等级;并坚持学生升学的体育考试制度。1980年始,学校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测,小学阶段跟踪监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全镇中小学毎年春季举行田径运动会。镇教育工会毎年在春季或秋季都要举行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棋类等项目的教职工运动会。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评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官桥中学、中心小学被滕州市体育局列为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在官桥镇中心中学设男篮、女篮、跳跃等传统项目训练点,在中心中学和中心小学设中长跑传统项目训练点。
  官桥镇中、小学每年均组建体育代表队参加市体育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1986年,在滕州市秋季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农村小学组团体第二名,农村中学组团体第二名;1990年,获得滕州市春季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第三名,中学组团体第六名;1995年,获得滕州市春季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一名;19%年,获得滕州市秋季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第三名;1997年,获得滕州市春季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第六名;1998年,获得滕州市春季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第五名;1999年,获得滕州市春季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第五名。2001一2006年,官桥学校体育代表队连续6年在市运动会上创佳绩,官桥为市体育队输送体育人才名。
  到2018年,官桥镇所辖中小学、幼教、成教均建有标准的体育场地,配有齐全的体育设施。毎年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0%以上。
  第四节民间武术
  官桥境内素有习武之风,民间武术历史悠久,早在清朝中叶便有拳房5处。拳房多设在庙宇,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民国初期有所发展。建国后,习武者渐多。上世纪70年代,八一煤矿附近村民就有过自发性练武强身活动,由外地拳师在晚间传授拳法。仅八一矿区周围十余村及煤矿职工就有习武者400多人,武术队17个。
  官桥武术属嵩山武学正宗,精于少林武功者有北韩村村民张传宪、李德平和前莱村人张宗善。张传宪13岁师从大山口始祖庙道士郭平安,学习“小武功”3年,继跟江苏省沛县胡寨乡武师张宗钦习“中乘功”6年,后自励修炼“上乘功"。张传宪曾任滕县武术协会教练,1975一1982年,开馆授徒160多人,其中徒弟6人晋升县武术协会教练员,又先后在安徽灵璧武馆培养武术教师30多人。张传宪还积极发掘武林遗产,撰写《梅花拳谱》1部。
  张宗善于1968年拜少林正宗弟子杨德友为师,后参加省体工大队的校场培训,得到3位国家级武术教练的真传,同时又系统学习了中国武术发展史、武术裁判法。莱村学校少年武术队成立于1971年,张宗善任教练,共培养少年武术队2批,30余人。莱村少年武术队驰名乡里,对群众体育队普及和发展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清末民初,气功在官桥境内庙堂僧人、中医界有不成套路的散功。20世纪60年代,官桥西王庄村村民王新科在南京拜嵩山少林坛清掌门人李南北学艺,精于内气功法,主要用来疏通关节、脉络。王新科收徒2届,徒弟20多人。后在临沂、费县马庄等地做教练,率领气功表演队获县武术表演一等奖。曾在浙江7739看守部队、黑龙江穆岭县穆岭镇林业局公安刑箬 P人传授擒拿功夫。
  李德平20岁时拜张宗钦为师,通过五年勤学苦练,精通50余套拳路,于1970年开门授徒,招收本村及周边村武术爱好者40余名成立“北韩村武术队”,利用农闲时间习武强身。1978年,率队参加江苏沛县体委组织的武术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本人被沛县体委授予一级教练员。1993年,率领武术队代表官桥镇参加了滕州市武术协会组织的有17个乡镇参加的武术表演赛活动,夺取两金一银及团体第三名的成绩,个人荣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