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编教育体育文化旅游卫生
第一章教育
第一节概览
官桥地处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历史上教育兴盛,文化繁荣,贤哲荟萃,名儒辈出。辖区教育,源远流长。始于五帝,兴于春秋战秦代衍行,汉武兴学,光武始试,重学置师,盛极一时。魏晋以后,战乱频生,教育逐渐衰落,而后重儒学,以致懦学推行2000余年。陏朝开科举选才之端,盛极于唐宋,沿袭至明清。
明清以来设社学,后兴私垫。时有私塾的村有大康留、轩辕庄、时店、中洪林、马庄、北韩村、官桥、后掌大、西康留、善庄、东郑庄、北辛、前莱村、坝上、东王公、时村、后管庄等。清末,受戊戍变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科考制度渐衰落,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私垫教育体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取消“八股”取士制;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将所有书院改为学堂,次年,清政府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壬寅学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又颁布“癸卯学制”。但大学堂的学子完业后仍仿科举,授以“进士”学位。1908年,清政府明令废科举、兴学堂,但官桥地区仍沿袭旧的尊孔学的教育体制。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国民政府将“学堂”改称“学校”。轩辕庄小学时为官桥境内最早创办的学校。民国二年(1913年),实行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废除尊孔读经,规定了妇女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有些村受传统私垫教育的影响,不具备设立学校的条件,一度形成私塾教育和学校教育并存的局面。
1937年,官桥境内有初级小学7处,在校学生423人,教师16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日军侵占滕县城和官桥一带,多数学校停办,有些学校时办时停,有的村又办起了私塾。
1940年,日伪政府在原有学校的基础上办起了学校。日军投降后,多数村小学得以恢复,至1945年有初级小学10处,高级小学2处,在校学生880人,教师37人。这个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极为缓慢。解放战争期间,官桥区内学校暂时停办。1948年冬,局势稍稳定,各级政府进行复学动员,对教师进行培训,基本上恢复了小学教育。1949年,为了加强对学校教育的领导,区公所始设文教助理,负责全区的文化教育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官桥教育的恢复和发展较快。至1952年,时有小学14处,在校学生2388人,教职工76人。同时期,推行“速成识字法”,形成群众学文化的热潮,学校重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在学生中建立了少年儿童队组织,后改为少年先锋队。并在招生工作中提出“学校向工农大众开门”的口号,优先吸收工农子女入学。1953年以后,学习前苏联经验,贯彻执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 的方针,在学校抓好文化知识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并在社会上掀起尊师运动,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受到全社会的尊敬。1955年,教育部颁发《小学生守则》,使学校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秩序稳定,教育质量逐步提高。这一时期,存在着对以前的教育经验缺乏总结、片面否定旧中国教育合理的因素、机械照搬苏联教育经验、以及对教师思想改造简单化等问题。1956年至1965年,按照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并逐步推行半工半读的教宵方式,加强和完善小学教育,扩大发展初中和业余教育,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格局。
1958年,滕县在官桥建第五中学。同年前掌大成立工读师范1处,招2个初师班,1960年停办。1958年6月,在官桥村北歌马亭建“官桥红专大学”,1958年秋,因刮“大跃进”风学校被迫停课,1959年改为“官桥农业中学”,学校办工厂搞生产。是年冬,全国上下大力宣扬“共产主义”,小学办起食堂,集体吃住。1959年学校秩序混乱,劳动时间多于学习时间,从而导致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直接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直到1962年底,滕县对各类教育进行了调整,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了各科教学研究,使教育方针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1966年8月底“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均被废除。由于1971年4月炮制的“两个估计”的论断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实行“开门办学”,学校办工厂、农场,推广“吕坡式”农中办学经验,学习“语录”,大讲“政治”,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不抓教学等因素,致使学生学业荒废,道德水平下降。尤其是“两个估计”和“读书无用论”的精神枷锁,严重禁锢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使其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思想认识极度混乱,“欲教不能、欲罢不忍”反映了当时教师的真实心态,官桥教育事业遭到史上最严重的破坏。
1969年,官桥、苏疃、时店等14处村皮小学附设初中班,也称“戴帽”中学。1974年,坝上、轩辕庄、史庄、前掌大村相继成立农业中学,后又将4处农业中学改称“吕坡式”农业中学,毎处农中均有试验田,实行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大搞农业生产技术实验。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年,撤销轩辕庄、坝上、史庄、前掌大村4处农业中学。1978年,官桥公社进行设学布点调整,将14处“戴帽”初中合并为10处,至1983年重新凋整了设学点,又将10处“戴帽”中学撤销,保留官桥农业中学和苏_、公桥、管庄、官桥4处联办中学。
1984年后,官桥公社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正本清源;全面贯彻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教育方针,开展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消灭了“黑屋子”“土台子”“危房子”等,实现小学五年制教育普及。到1986年,全镇中小学校基本上达到“六配套”的要求,教育逐步走向正规化,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1985年,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多措并举,开始开展“普九”工作。同时,在农村青壮年中进一步开展扫除文盲,成人技术教育,恢复和发展幼儿教育。
1988年12月,滕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全镇共有384名公民办教师参加了职称评定。
1994年9月,官桥第二中学建成使用。同时,实施中学调整。管庄、公桥两处联中合并到官桥第二中学;官桥联中合并到官桥中心中学;苏疃联中扩建并改名为官桥第三中学。至此,官桥镇设中学3处,小学22处,教职工623人,在校生9380人。
1996年官桥镇顺利通过省“普九”工作验收。1999一2000年,全镇小学生源达到历史高峰,2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275人。2000一2001年,利用2年的时间,把小学学制由五年改为六年,简称“五改六”。2005年后,学校生源减少,中、小学校重新进行规划布局调整。2009年,官桥第三中学撤并至官桥中心中学。2010年,官桥第二中学合并至官桥中心中学,官桥中心中学更名为官桥中学。同年,官桥第二中学改建为官桥镇轩辕小学。2001一2014年,先后合并了史庄、望良、马庄、北韩、轩辕庄、北辛、坝上、公桥、大韩、莱村、渠村、时店、苏疃、管庄、康太、掌大等16处小学。
至2017年,全镇共有小学6处(即:中心小学、轩辕小学、王公小学、西郑小学、善庄小学、苏疃小学),6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72人;公办幼儿园6所,私立园6处,在园幼儿1458人;中学1处,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39人;成教中心1处。全镇共有在职教职工384人(其中:男性216人,女性168人)。中共党员100人。初中教师155人,专任教师96人;小学教师216人,专任教师175人;幼儿教师57人(正式幼儿教师13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具有高级教师职称25人,一级教师职称155人,二级教师职称197人。2018年,全镇有各类学校7处,班级77个,学生2299人,在职教师323人,其中专任教师280人,占地209亩,建筑面积30480平方米。
2009年始,进行校舍改建、新建及学校设施配套建设。至2017年底,全镇共改建、新建校舍面积68920平方米,总投资达4070万元,并完成校园“六配套”“三园三化”式的标准化建设。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和信息技术设备的配备力度,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程度,2010年全镇课任教师实现毎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学生用计算机209台,多媒体87套,全部班级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校园安全建设官桥镇教委重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于2007年3月在全市率先成立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配专职主任1人,陈秀文任办公室主任。组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各中小学、幼儿园配专职校园安保人员2名,购置配备安保器校安全管理制度,全面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械,安装视频监控及红外线报箬系统,制定学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节社学与私塾
据有关史料记载,社学为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小学,始创于元代,元制50家为1社,每社设社学1处,择通晓经书者为师,施引教化,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并以教劝农桑为主要任务。清初令各直省的府、州、县置社学,每乡置社学1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宜谨厚”者充之。凡近乡子弟,年12岁以上、20岁以下有志学文者,皆可入学肄业,入学者得免差役。明清两代,社学成为乡村公众办学的形式,带有义学性质,多设于当地文庙。当时,官桥境内即有社学,明代沿袭元制,正统年间(1436一1450年),实行乡、社制,滕县时有9乡87社,那时官桥名为礼教乡康留社,清因明制,清康熙年间县令任巩定保甲法,按八卦名分八方统七十二保(即社),光绪年间官桥为巽七保、孝七保,每保(社〉有社学,后私垫逐步出现,社学渐被取代。
私垫是我国封建社会民间办学的主要形式,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私塾一般设在家中,称“家馆”,也称“家塾”。由几家集资请师设馆,称“公延馆”,1处私垫一般只有1位垫师,五六个或十几个学生,学生多为士绅、富户子女。塾师会因材施教,个别授课,没有统一的教学进度和固定的学习年限。辛亥革命后境内私塾渐少,民国初期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努力兴办新型学校,称“洋学”,力图改良或取缔私塾,但守旧思想和顽固势力颇大,在农村私塾依然有不少,随着办学人士及广大群众对办“洋学”的认识逐步提高,学校日趋兴起,部分私塾合并到短期小学或普通小学。抗战时期,多数学校和私垫停办,后又恢复。1945年官桥地区私垫逐渐被学校所取代。据调査,清末民初官桥境内有私垫16处,塾师18人,学生约130人。
一、私热的分类
(一)散馆垫师自己设学招生,称散馆,也称门馆,毎年向学生收取一定的束脩(学费)。
(二)公延馆由几家共同延师设塾,称公延馆,全年应交束脩由各家共出,塾师饮食和居住由各家轮流承担,饮食由塾师自理者,束脩则略高些。
(三)家馆城乡士绅、富户为子弟延师设馆于家中,谓之家馆,亦称家塾,束脩由其一家承担,垫师的饮食亦由其供应。可以吸收旁门近支和亲戚的子弟入垫学文。
二、塾师垫师是由富户士绅牵头,联合各学生家长,推荐有威望且有才学的老学究、秀才、贡生等担任,也有不少有才学人自当塾师,自办私塾。一般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开学叫“开馆”,至翌年八月十五日放学,亦叫“解馆”。塾师每年可得束脩(工资)500至1000千克小麦或其他粮食。毎年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节等节日以折款或实物付给,折款每个学生每年5吊到15吊钱,逢年过节学生家长还买礼品送给塾师,或者宴请,以示敬意,并希望塾师教好自己的子女。_般农历正月十六开学,清明放假3天 “踏青”,农忙时放假几天,其他时间一律学习,无论冬夏,黎明即起。
三、课程设置私垫学校按课程分启蒙馆和经馆,合二为一的较多。
1.启蒙馆初入学的门生先读启蒙课本以识字为主,教材浅。初学《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习用杂字>《治家格言》《幼学琼林》,再学《中庸》《大学》《论语》《孟子》等课程,启蒙馆塾师只教学生识字读书,多不予讲解,直至学生背熟课文。
2.经馆即读经书课本,经馆的垫师学问高,面对科举考试的大学生,给学生讲解《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左传》等,指导学生读名家馆阁之陚、《昭明文选》及名家骈文、古文等,有的私塾增加《论说文苑》《尺牍》及珠算等课程。
四、教学内容
1.启蒙馆除教学生读书、识字外,重视习毛笔字,塾师讲执笔、姿势、笔画、间架结构等,先“描红”、写“仿影”、再“跳格”(影写一字再仿写一遍)、“临帖”,稍有基础再写大字(楷),后学写小字(楷)。
2.经馆主要教学生读、背、诵“四书”“五经”,讲礼仪、学史实,让门生掌握丰富的词汇、典句后,指导写论文、八股文,讲解对仗、工稳。“会文期”,由垫师命题,仿八股文格式作文,塾师批改,一般采取循序渐进的教法,从“破题” “承题”开始,依次练习,达到会写满篇的“八股文”,以应科考,此外学生还要练习联诗和作对。
五、教学方法1.启蒙馆主要是注入式教学,每天逐人传授,因材施教,强调死记硬背,每天3次新授(新授1次为1号),大都不解其意。学生每天晨读后必须携书到塾师面前背诵头一天所读的生书,再从头逐课分段背塾书,早饭后写大仿或小楷,再念3段新书。在熟练地背诵以后,再回过头来“开讲”,多从《论语》讲起。私垫的学规甚严,垫师可对学生实行体罚,用“戒尺”打手心或罚跪。体罚时往往打学生的左手心,据情节的轻重,打若干戒尺。2.经馆教学方式同启蒙馆,垫师因人施教,选读“四书”“五经”的文章。会文期写的文章经塾师批改,择定优劣,范文传阅,主要为童试、乡试做准备。
六.私热改民国三十年(1941年),日伪政府提出私垫改良,教学方式、方法、内容都有较大改变,当堂教学,约束不太严,有课外活动。
附:清代科举制度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分童子试、乡试、会试、殿试,其立法之苛,科律之繁,远超过明代。县试每年举行1次,录取者为童生,童生第一名为案首。府考在兖州府举行,凡隶属州、府、县的童生均可应考,录取者为府学生员,俗称秀才。乡试3年举行1次,全省秀才在省城参加考试,录取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正额叫举人,副额叫副榜。会试于乡试后次年春天在北京贡院举行,考中者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廷试又叫殿试,在太和殿由皇帝亲自主持,取得贡士资格的人参加,殿试一甲三名,賜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甲均賜进士出身,三甲均賜同进士出身,除科甲出身外,还有用钱捐的功名叫监生,捐贡亦称贡生,称捐班出身。
第三节学前教育
官桥幼儿教育始办于1978年。是年,坝上村创办幼儿园,1个班,入园儿童56人,幼儿教师1人。1984年幼儿教育在全镇普及,至1985年底全镇创办幼儿园32处,入园幼儿1550人,幼儿教师62人。幼儿教师分级按月给予补助,一级7人,毎月30元;二级49人,毎月25元;三级6人,毎月20元。镇教委组织幼儿教师集体培训,为幼儿园订阅报刊杂志7种120份,购置大型玩具,经费全部巾镇解决。时官桥镇幼教工作受到市、县表彰,受市县表彰的幼儿园有坝上、前莱村、西郑庄幼儿园,优秀幼儿教师有坝上幼儿园的王广凤,前莱村幼儿园的张福伟,官桥幼儿园的孙开秀。
1986年底,幼儿教育列入镇的四个层次教育之一。1991年5月,按规定将幼儿教育工作由镇妁联主管移交给教育部门主管,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范畴。1991年,官桥镇教委成立托幼领导机构,设幼教中心专职主任1名,实行村镇一体化管理,幼教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96年,全镇有幼儿园49处,教职工90余人。1999年底,镇投入16万元,购置更新课桌凳900套,大中型玩具60件,幼儿图书8〇〇〇余册,桌面玩具2400余件。2000年,全镇幼儿园调整为34处,大中小42个班,在园幼儿1281人,幼儿园普及率100%,3一5周岁幼儿入园率98%,学前一年教育率100%, 幼儿教师83人,学历达标率96%。此后,幼儿园布点进一步调整,到2018年全镇有幼儿园6处,BP:中心、八一矿、善庄、苏疃、坝上、大韩村。保教点3处,即掌大、王公、郑庄。六一幼儿园等私立园6处。全镇幼儿园共36个班,在园幼儿1458人,幼儿教师111名。其中省级幼儿园1处,枣庄市示范园2处,枣庄市一类园1处,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卫生保健和体疗活动官桥镇幼儿教育按照教育部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办园,设有卫生室、隔离室,便于开展感冒、痢疾、红眼病、手足口等疾病的预防工作。定期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建立幼儿健康记录卡和生长发育统计资料档案。幼儿园常年坚持晨检制度,对学生开展养成教育,培养早晚洗脸、洗手、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洗澡、洗头、洗脚,经常剪指甲、趾甲等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管理幼儿的饮食,按不同季节安排食谱,幼儿园食堂配备消毒灯、消毒柜,餐具一餐一消毒,一人一巾一杯,每天一消毐,确保儿童的健康安全。
坚持开展课间操活动和适合幼儿年龄、生理特点的体育活动,做到每天户外活动不低干2小时,并通过活动、游戏锻炼幼儿的走、跑、跳、窣登、爬行等运动技能、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增强幼儿体质。
教学与游戏1978年开始,境内幼儿园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幼儿教育规程》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同时提倡教师实施多元化课程改革模式,实行综合型教学,使每学科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2006年,山东省教育厅学前教育处将幼儿教材改为“山东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幼儿用书”,又称“小四本”,这四本教材里面整合了幼儿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健康领域、艺术领域、社会领域五大内容。
幼儿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注重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开设语言、唱歌、计算、常识、体育等多门课程,并增设英语教学。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对幼儿实施特色教育,发展幼儿的个性特长,还开办珠脑速算、舞蹈、美术、电子琴等课程。
游戏游戏是幼儿教师主要教学活动,也是幼儿园体现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幼儿园根据幼儿特点确定游戏的内容和活动M,注重游戏的联系和配合,普遍开展创造性游戏、建筑游戏、表演游戏和教学游戏活动,除集体游戏外,允许幼儿在指定的时间内三五成群或个别进行游戏,幼儿园按游戏教学的要求,配备玩具、教具、大型游戏器械,使幼儿的游戏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1978年以后,幼儿园注重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请战斗英雄、模范人物给幼儿讲故車,组织幼儿参观工人、农民的劳动场景等,教育幼儿热爱劳动,尊老敬老,培养幼儿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诚实、勇敢、团结、友爱和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爱劳动习惯,教育儿童自己叠被子、穿衣服、系鞋带、洗手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热爱花草树木、爱护玩具、图书、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挑穿戴的良好品质。 幼儿园一般只招收3一5周岁的学龄儿童,按幼儿年龄编班,分为大、中、小班。入园幼儿实行收费制,2016年幼儿园执行市财政局核定收费标准,省级示范幼儿园每位幼儿收320元/月,市级示范幼儿园收220元/月,市一类闶180元/月,县级一类幼儿园收150元/月。
教学筲珅为提高幼教质一是建立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学前教育研究组,教研组制定了教研活动制度,定期开展教学活动,做到教研计划、内容、时间、地点四落实,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教学能手、教学骨干、优秀论文及教具制作等评选活动。
教师队伍建设官桥镇长期以来把园长及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让有能力、学历高、有经验、会管理、热爱幼教事业的人员走上领导岗位。通过函授、电大、自学等形式对幼儿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教水平。同时,镇教委注重把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幼教岗位。自2009年起,全镇幼儿教师通过参加在职进修学习,全部达到幼师资格标准。在幼儿教师中开展“正师徳、树师表”等师德教育活动,增强教师从教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安全保卫工作加强了幼儿园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定《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2010年,所有幼儿园增设保安,建安全管理台账,每季度进行大型安全工作检查。规范办园行为,依法取缔未经注册擅自举办的幼儿园,自2008年以来,共取缔非法幼儿园3处。
官桥镇中心幼儿园官桥镇中心幼儿园坐落在官桥影剧院南侧镇家属院内,1986年10月28日建成开班,原名官桥镇机关幼儿园,隶属镇妇联管理。同年招生2个班,入园儿童52人,教师2人,园长1人。1991年幼儿园从镇妇联脱离,归属教委管理。幼儿园占地2800平方米,有房舍15间,设有办公室、游艺室、教室和宿舍。有简单和少垦的教学设备、儿啻玩具和活动器材。1999年,有3个班,在园儿童116人,教师9人,文化程度均为中师。2009年,中心幼儿园迁入原康太小学(康泰小学并入中心小学),中心园占地3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各功能教室齐全。2015年,在中心小学院内新建一所标准化的镇中心幼儿园,建筑面积2506平方米,可容纳300名儿童入园学习,MIS年暑假后使用。2017年,全园有教职工名,大班、中班、小班各2个,在园幼儿226名。第四节小学教育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倡办小学,原学堂改称学校。1911年6月,史庄孙贵恒在县城办劝学所。官桥小学教育始于1913年(民国二年),是年,轩辕庄首办初级小学1处,2个班,学生60人,教师2人,创办人张永朴、张继善。1914年(民国三年),大康留村任声昂创办初级小学1处,1个班,学生30余人。1915年(民国四年),东郑庄创办初级小学1处,2个班,学生70余人,筹办人马孝廉。相继东康留村、官桥村、前掌大村、时店等村亦办起了初级小学。1931年,官桥村人孙景隆创建官桥中心小学前身薛北小学,校址在村内狄家胡同巷口南,聘用孙开第为校长,设2个初级班,学生50人,教员2人。至1935年,官桥境内共有初级小学7处,14个班,学生243人,教师16人。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大部分私垫逐步被学校所代替,小学教育呈全面发展趋势。1943年,东公孙桥村杨传云在自家住宅筹办初级小学1处。1938年秋,官桥天主堂教会协助办起高级小学1处(即官桥明德小学,官桥街北首天主教堂内),5个班,教师7人;1939年春,官桥乡办高级小学1处,教师6人。这时期,共有初级小学10处,高级小学2处,教师32人,学生880人。
1938年3月,□军侵占滕县城,学校基本停办。人们为了让孩子学点文化,又自发地办起了私塾。不久,日伪政府在原来学校基础上也办起了学校。此时是私塾、学堂、学校并存的局面。1948年冬季,国内局势渐稳,政府加强师资培训,小学教育逐渐恢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官桥小学教育恢复发展很快。1953年,有小学15处,其中高级小学5处,教师72人,在校学生2388人。自1958年始,公办小学发展迅速。20世纪60年代,全公社有公办小学19处,其中初级小学10处,高级小学9处(设在官桥、掌大、轩辕庄、大韩村、北辛、马庄、时店、善庄、东洪林等村。,在校学生6821人,部分学校办半工半读小学,其中工读小学56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0%。1966年上半年,有各类小学73处,在校学生593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教育受到严重破坏,尤其1%8年推行嘉祥县两名小学教师“关于公办小学下放大队来办,公办教师全部回原籍任教,生产队供口粮记工分”的建议,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各类小学陷入混乱之中,学龄儿童入学率大大降低,教育质量下滑。20世纪70年代初期,官桥公社根据上级要求,拨乱反正使小学教育重新走向正规。1970年提倡村村办小学,1973年5月有小学S1处,几乎村村有学校,在校学生7876人。至1976年,小学有44处,在校学生9560人。1978年,有小学42处,在校学生9588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小学教育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1984年,结合学校“改貌”,逐步调整学校布局,减少学校处数,扩大学校规模,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全镇小学合并为22处,即:官桥、掌大、史庄、康太、管庄、轩辕庄、北辛、坝上、洪林、良里、王公、莱村、东公桥、大韩、北韩、西郑庄、东郑庄、善庄、苏疃、马庄、渠村、时店学校。198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凡够入学年龄的儿童全部入学,全面实现小学五年制教育的普及。1989年,有小学22处,在校学生6624人。
20世纪90年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大兴捐资助学之风,扩建学校场地,新建改建校舍,充实内部教学设施。1993年,新成立西郑庄学区小学,同时把东郑庄小学合并到西郑学区小学。至此全镇有学区7个,小学21处,即掌大学区包括前掌大小学、康太小学、史庄小学;管庄学区包括管庄小学、轩辕庄小学、北辛小学;坝上学区包括坝上小学、洪林小学、王公小学、望良小学;莱村学区包括莱村小学、公桥小学、大韩小学、北韩小学;西郑学区包括西郑小学、善庄小学;苏疃学区包括苏疃小学、渠村小学、马庄小学、时店小学;中心小学为一个学区。1996年,顺利地通过了“普九”验收。1999年,全镇有小学21处,226个班,在校学生9275人。
进入新世纪,生源迎来历史峰值后逐年开始下降,为整合教育资源,对个别规模较小的学校逐步开始撤并,先后撤并的学校有:2001年9月,撤史庄小学至康太小学,同年撤望良小学至洪林小学。2002年9月,撤北韩小学至大韩小学,撤马庄小学到苏疃小学。至2002年底,全镇有小学17处。2006年秋,轩庄小学属中心小学管理。2007年秋,渠村小学并入中心小学。根据《滕州市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从2008年开始了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工作。2008年,公桥小学并入大韩小学。2009年,莱村小学并入大韩小学,时店小学并入苏疃小学,康太小学并入中心小学。2010年,在原官桥二中校址建轩辕小学,同时把管庄、北辛、大韩、坝上、洪林等5处小学合并到轩辕小学,设洪林、大韩2个教学点,2013年9月,洪林教学点并入轩辕小学。2014年秋,掌大小学合并到中心小学。至此,官桥镇完成学校布局调整工作,保留6处小学,即:中心小学、轩辕小学、王公小学、西郑小学、善庄小学、苏曈小学。教学点1处,即大韩村教学点。学校通过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
民国初小学课程均实行“四二”制,即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初小设国文(后改国语)、算术、习字、唱歌、手工、体育等科目。1931年,设国语算术、常识、唱歌、体育等科;高小设国文、算术、地理、历史、公民、卫生、写字等科。日伪时期,仍沿用“四二制”,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唱歌、手工、习字、体育等科。1947年秋到1948年夏,国民政府仍遵循“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在课本中列有“三民主义、主权宪法”条文,以礼、义、廉、耻作为校训,并把“四维”“八德”归纳为十二条。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仍实行“四二制”,秋季始业,使用省编教材。19S2年开始,曾推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后暂缓实行,仍实行六年制。1958年,小学教育发展很快,同时过分强调劳动,忽视课堂教学,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质量下降。1%1年开始调整,使教育逐步纳入正规。1968年,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全部实行五年制,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四、五年级设常识课。1970年改为春季始业,1973年又改为秋季始业至今。
1986年,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实行草案)》,小学全年教学时间为37周,课程设置有: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体育、音乐、美术(1_4年级);五年级增加地理、历史、劳动,毎节课时40分钟。1992年8月,官桥镇小学开始执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实行)》,小学全年上课34周,周课时总tt为:一年级30节,二年级M节,三年级32节,四至六年级33节,每周上五天半课。1995年秋,开始执行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后调整全日制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意见》,小学教学实行每周5天制,教时为26课时,周活动总量为30课时以下。1997年春季,增加地方课和活动课。1999年12月,遵照国家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二年级无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可留30分钟作业,五、六年级可布置1小时的家庭作业。五、六年级全日制小学课程将一、二年级思想品德与社会,自然改为科学,设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外语。2001年,小学五年制改为六年制教学。2003年以后,增设了信息、安全、校本等课程。小学课程的设罝体现了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三大特点。适应少年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
1956年,使用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一套教材理论性强,特别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课,出现了多种学科的改革试验。教材内容杂乱,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教育受到重大冲击,经历了一场灾难,教材大多是地方教材。1976年后,重新制订了全国统一要求的“三教”,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使学校教育进一步规范化。1986年至1993年春,使用全国通编教材。期间,曾使用省编全套小学劳动课教材。2001年至2003年,六年级学生语文和数学使用枣庄市编过渡教材。2003年秋,开始使用新课改实验教材,使用苏教版和青教版教材,自2017年秋季起,开始使用部编教材。
上世纪80年代,全镇22处小学,设置6个学区,分别是中心小学;掌大学区包括康太小学、史庄小学;管庄学区包括轩辕庄小学、北辛小学;坝上学区包括洪林小学、王公小学、良里小学;莱村学区包括公桥小学、大韩小学、北韩小学;苏疃学区包括渠村小学、马庄小学、时店小学、西郑小学、东郑小学、善庄小学。1993年,增设西郑学区,把东郑小学并入西郑小学,辖善庄小学。此时,全镇21处小学。中心小学设正、副校长各1名,正、副教导主任各1名,其余各学区设学区校长1名、教导主任1名、大队辅导员〗名,总务主任1名。至2016年,全镇小学经过布局调整,保留6处,即:中心小学、轩辕小学、王公小学、西郑小学、善庄小学、苏疃小学,不再设置学区,直接属镇教委管理。
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官桥镇教委十分重视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于2007年3月成立官桥镇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督査全镇教育的安全工作。2010年起,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配置了安全保卫人员2名,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安保人员经常参加安保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统一着装。各校、园配备了各种安保器械,包括:钢盔、防割手套、电赘棍、催泪瓦斯、钢叉、强光手电、防暴盾等。各学校还安装了红外线报繁系统和监控系统。官桥中学、中心小学创建成枣庄市级平安和谐校园,轩辕小学、中心幼儿园、苏曈小学、善庄小学先后创建成滕州市平安和谐校园。
官桥镇中心小学
官桥镇中心小学创建于1931年(民国廿年),原名为薛北小学,由官桥村人孙景隆创办,校长孙开第,校址在狄家胡同巷口南,2个初级班,学生50人,费以清、孙利遇2人为教员,经费由地方自筹。课程设有国语、算数、公民、美工、体操、写字等。至1937年,发展到4个班,学生120人。是年秋,抗日战争开始,学校停办,历时6年。1938年秋,由地方绅士孙桂真出面联合天主教堂的神甫,创办了私立明德小学,校址设在村北首天主教堂内,教室、教具等设施多由教会供给。到1944年,有5个班(初小3个班,高小2个班),学生190人,教师有王永良、堵洪运、李正瑞等6人。1939年春,由官桥乡创办另一处小学一一官桥乡办小学,校址设在村内东西街路北孙家大院内,经费由乡公所拨付。时有4个班,2个初级班,2个髙级班,学生120人,教师5人,至1947年,因战争两校同时停办。1948年官桥解放,10月官桥小学复学,校址设在原乡办小学内,有6个教学班,186名学生,教师8人。1949年秋,滕县文教科任命王慎敏为官桥中心校长,从此,官桥小学为中心学校,领导全区小学,校址仍设在村内东西街路北,有7个班,学生340人,教职工9人。1951年,全区小学有东公桥、东康留、轩辕庄、大韩村、莱村、北辛、东洪林、王公、谷山、木石、化石沟等11处小学(时店、马庄、西郑庄、善庄4处小学属十一区,前掌大小学属薛城县六区)。学校教室系没收地主民房,课桌多为条几和三联桌,教学设备简陋。1952年底,校址被军队康复医院借用,4个高级班迁至东公桥村,低级班迁至官桥天主堂内上课。1953年底,4个高级班由东公桥迁至西王庄上课,1954年秋由西王庄迁至太平庄。19S5年康复医院从官桥村迁走,低、中、髙8个班均迁回官桥村原校址上课,进而校址向东与北扩展,计占地面积12亩,校舍30余间,同时学校更名为滕县官桥人民公社中心小学(注:存有一个此名公章,日期为1958年9月文件,疑为1955年迁回原校址时更名)。
1984年,在官桥村西南建官桥中心小学新校,新建教学楼,教室66间,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可容18个教学班。是年秋,学生迁入新校上课,同年车站小学、西王庄小学并入。1988年4月,更名为“滕州市官桥镇中心小学”,1990年学校对教学楼和操场进行了扩建。1996年学校二次扩建,扩地28.5亩,总建筑面积458〇平方米。1999年有24个教学班,学生达1259人,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学历达标率100%。2009年康太小学并入,2013年前掌大小学并入。2011年,中心小学与滕州市第五中学的操场进行置换,滕州市财政拨款1200万元建新校,2014年2月建成并完成学校的搬迁,同时在校园北部建有镇中心幼儿园教学办公综合楼1栋。官桥镇中心小学占地19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98平方米,建综合楼1栋,建筑面积6278平方米,普通教室24间,行政办公室15间,学校设置党支部、校长室、少工委、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会计室、安全办等科室。设综合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科学实验室、科技活动室、信息技术教室、仪器室、音美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会议室等功能室。学生食堂1025平方米,可容1000名学生同时就餐。学校整体布局分区合理、规范。学校有24个班,学生968人,教职工86人,专任教师51人,中共党员M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72人,专科学历12人;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11人,二级教师38人。
官桥镇中心小学先后荣获国家、省、市教育教学奖励286次。教师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42篇,40篇教学论文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位教师的教育科研课题获省级一等奖,各种比(竞)赛获市级以上奖励898人次,210多名学生作品(节目)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奖。中心校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学校,荣获全国青少年学生法制知识网络大赛优秀组织奖,2008年3月被命名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2008年12月创建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2009年被评为枣庄市平安和谐校园。
第五节中学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官桥境内始有中学教育。1958年春,滕县在官桥建立第五中学,是年招收初中4个班,学生208人。同年在前掌大成立工读师范学校1处,招两个初师班,学生110人,教师5人,1960年停办。1958年6月在官桥村北歇马亭建官桥“红专大学”,2个班,学生120人,教师6人,1959年改为官桥农业中学。1964年轩辕庄成立农业中学,2个班,教师4人。1969年8月教育大发展,官桥、苏疃、时店、善庄、前掌大、大韩村、轩辕庄、后公桥、管庄联校、东洪林、西郑庄、东王公、渠村等14处完、高小附设初中班,亦称“戴帽”中学,1978年附设初中的小学曾达到20处。1974年,坝上、史庄、掌大等村相继成立农业中学,后将4处农中改称“吕坡式” 农中,实行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每处农中均有试验田,半天劳动半天上课,大搞农业生产技术试验。1976年,轩辕庄、史庄、坝上、前掌大4处农业中学撤销。1978年,将14处“戴帽”初中合并为10处。至1983年,逐步取消了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创办了4处联办中学,即:官桥联中、管庄联中、苏疃联中、公桥联中,计16个班,在校学生67S人。至1989年,全镇有4处联办中学和1处官桥农中,共5处中学,在校学生1027人。1994年,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按1.5万至2万辖区人口设罝1处规模为12至24个班的初级中学,使小学毕业生达到98%升学率的规定,对规模较小的官桥联中、管庄联中、公孙桥联中进行了合并,对苏疃中学进行了扩建,全镇中学3处,B卩:官桥中心中学、官桥二中、官桥三中(原苏疃联中)。官桥二中始建于1992年春,校址在原官桥镇轩辕车站毛纺厂,1994年8月正式使用,占地55亩,建筑面积6870平方米,设计规模24个教学班,校长姜德训。
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官桥镇首先实现了小学五年、初中三年即八年的义务教育。1995年至1998年底,经过,3年的努力,全镇基本普及了初级中学(三年)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率达98.7%,校舍及内部设施基本达到省规定标准。控制中学生流失是保证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镇政府下发了《关于禁止使用童工的通知》,建立了辍学报告制度,严格控制学生随意退学,成立了《官桥镇教育发展基金会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采取救助和减免杂费的措施,从而有效的控制了学生的辍学。1999年底,全镇3处中学在校学生3436人,59个教学班。中学生巩固率99.05%,毕业率99.1%,17周岁少年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5.7%。
2004年,全镇中学在校生进入高峰期,各中学校舍一度非常紧张,班额较大。
官桥农业中学(1958一1986)校名沿革官桥农业中学简称官桥农中,始创于1958年6月,最初名为“官桥红专大学”,位于官桥镇官桥村北,校址原是“南北古驿歇马亭,泰山行官一古庙”,故称“北庙学校”。这里原有1座四合院的旧寺庙,庙名泰山行宫,庙院中有3棵古柏,寺庙由于年久失修,大殿已倒塌,东西廊房破烂欲坠,唯3间“善门” 较为完整,师生搬走残破塑像,垒砌土台,在仅有的3处庙房里上课,在茅棚草庵里住宿。
1959年8月,改名为“官桥公社农业中学”。1969年,官桥农业中学一度与滕县五中合办,改名官桥“五七”中学,1980年两校分开。1985年8月,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在校内设滕县官桥农业技术中学。1987年,按省统一规定改名为滕县官桥职业高中。1988年8月,更名为官桥中心中学,与原职业高中合二为一。2009年8月,滕州市教育局对乡镇中心中学统一更名,官桥中心中学更名为“滕州市官桥镇官桥中学”。
办学历程初建时,学校占地总面积76亩,其中校园25亩,农场51亩。当时在原“红专大学”的基础上招收2个初中班,82名学生,实行半耕半读,学制3年。开设语文、政治、数学、物理、化学、和体育等基础课,多是使用省编普通中学教材。专业课设有农作物栽培和植物保护等,使用校内自编的乡土教材。学生学业期满时,基础学科能达到初中毕业文化水平,并能掌握初级农业生产技术,部分学生能升学深造,多数学生回队就业。官桥农业中学从建校初就坚持走自力更生、勤俭办学的道路,坚持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采取长、短期相结合的办学形式,建立了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的教学体制,为农村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有技术、爱劳动的新型农民。同时也为农村传递科学信息,辐射农业技术,培育大量的优良品种.为本地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振兴、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了解决办学经费,全校师生在原有的20亩薄地的基础上平坟开荒,拓建近50亩的农场,师生扯犁拉耙,肩挑手抬,把荒地变成良田。庙西农场土质硬薄,耕作非常困难,为了种好试验田,学生把地搞过两次深翻,并利用人粪尿造土肥、沤绿肥、积圈肥、攒灰肥,加上连年秸秆还田,土质得到改良。学校打了2眼机井,配套灌溉机械,农用机具齐全,旱涝均能保收,亩产近双千斤。
为了扩大收益,改善办学条件,农中相继开展多种勤工俭学活动。曾去柴胡店果园剪枝,去火车站和铁路维修队包活干,拉板车搞运输,用小磨加工过面粉,脱坯烧窑,开山起石,拉炭烧焦,预制过机井管、水泥电线杆。靠勤工俭学的收入,于1960年建起3间标准教室,继而发展到4个教学班,购置了部分教学仪器,初步改善了教学条件;到1965年扩大到5个教学班,有学生250人,教职工21人,学校初具规模。
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农中的教学和生产,农场减产,生产项目中断,学校发展停滞。1976年建良种推广站,而后扩大为农业咨询服务站,每年兑换玉米、小麦优良品种近10万斤,还经营农药和农作物刺激素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发展得以恢复,农中勤工俭学的路子越走越宽,1978年办起化工厂,生产瓶口胶套、乙醚、木工乳胶等,后又不断扩大生产,到1983年底,学校化工厂建厂房20间,买汽车丨部,固定资产3万元。1985年又添置2万元的化工设备,开始生产树脂胶。到1986年,官桥农中靠勤工俭学的收入扩建校院25亩,新建平房146间,建教学楼30间,总建筑面积达4600平方米,添置课桌凳250套,床200张,购买图书、教学仪器和多种体育器材,学校各个功能教室设施配套齐全,成为滕南一处有名的中学。
官桥农中坚持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培养适用农村的劳动人才的办学思想。以办初、高中为主,兼办短期职业培训班,培训时间长短不一,长则一年、半年,短则一月或几天。建校初期办初中,1964年农中办第一期农技班,以后又在农技站、卫生院、兽医站等单位的协助下,相继开办了农技员、农机手、电工、乡村医生、会计、木工、缝纫、音乐、幼师、蘑菇等各类短期培训班,共办班52期,培训学员3700多人次。1971年办高中,1981年高中停办,又改办初中,1986年又招收高中班。
教科研成果自建校至1986年,共办初中班12期,22个教学班,培养学生1428名;共办高中8期,15个教学班,培养学生810名。1983年至1986年,共有21名高中毕业生考入农林技校,29人考入中等专业学校,47人考入普通高中,其余大部分学生回到农村,在农业建设中充当主力军。1984年队改村时,全镇新选51名村长中,有农中毕业生27人,镇经联社51名成员中,有农中毕业生26名。为官桥镇培养初、高级技术员242名,农机手31名,电工25名,另外还有会计、兽医、农民业余技术教师、法制辅导员等。
官桥农中自创办以来逐步形成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的教学体制,不断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使学校出人才、出产品、出科研成果。为使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农中在校内开辟实习车间,或跟校外厂矿挂钩,给学生创造实习条件。校内农场里有试验田、育种苗圃和高产田,让学生学习农作物栽培、植物保护、遗传育种等,随时到农场里进行实践操作。1982年,学校购买木工器械、20台缝纫机,同年招收木工、缝纫学员。举办机电学习班,不仅在校内开辟修理车间,还跟八一、机厂、镇农机站挂钩,让学生实习电气维修和拖拉机驾驶技术。
农中把农场作为重要课堂。当年曾承担多项科研项目: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主持的作物研究所负责组织的“全国小麦生态研究”;有省种子公司和省农业科学院主持的“山东省冬小麦联合区域试验”和“小麦新品种的生产试验”;还承担了市、县组织的多个试验项目。学校自己研究的课题有:1.冬小麦的育种。在育种圃里进行“单倍体育种”“辐射育种”和“杂交育种”试验。2.冬小麦攻关试验。3.玉米杂交育种的高产实验。1983年至1986年,官桥农中向中国农科院小麦生态研究组提供了两万多个科学数据。1984年8月官桥农中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中国农科院在北京香山召开的 “小麦生态研究”学术会议。农中培育出的“滕官75一1” “滕官75一3” “滕官75一7”三个小麦品种,在全省中肥水地区推广。1978年“单倍体育种”试验成功,填补了枣庄市的空白,培育出的“花一4”小麦品系,1984年参加枣庄市“小麦区域高肥”组的试验;杂交培育的 “78一8”“官农345”,参加枣庄市小麦区域试验。
官桥农中常年坚持小麦和玉米的品比、播种期、密度、肥、水试验,根据不同品种的反应总结出丰产经验,及时推广给农民群众。发现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便及时繁育推广。建校以来,先后繁育“泰山一号”“辐六三”“济南十三”“鲁麦1”“鲁麦3”“鲁麦5”等十几个小麦优良品种,曾6次更新过全镇的小麦品种,每更换1次,便可增产1至2成。在“品比”试验中,发现玉米优良品种,便协助育种点及时配制,先后配制“中单二”“鲁玉三” “丹玉十一”和“掖单二”。农中建立了良种站,负责推广和收购,群众到农中兑换种子,可领取《新品种栽培技术》,及时推广农业科技。
官桥农中办学方向对头,路子新颖,成绩显著,贏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称赞,曾多次受到中央、省、市、县、镇各级政府的表彰,同时出现一批先进模范人物。I960年5月,官桥农中校长时维敬出席“山东省半耕半读经验交流会”和“全国文教群英会”。同年山东省济宁地区在官桥农中S开农业中学现场会。1965年参加山东省在肥城召开的“农业中学经验交流会”。1983年,枣庄市教育局、财政局、经委、计委授予官桥农中“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称号。自1983年以来,连年被滕县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滕县教育局授予农中“文明学校”称号。1984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香山召开的“小麦生态研究”学术会议,官桥农中的时维敬校长被特邀参加。1985年全国少年“创造杯”竞赛活动.农中的《看不见的新农药》获得最佳奖。并派学生代表倪文文参加全国少年夏令营活动。1986年,官桥农中被评为“省级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官桥农中的办学经验,在中央电台、省电台和《大众日报》均做过宣传报道,外省、外校人员多次来校参观、学习、访问。
官桥镇中学(1986一2018)
官桥中学,即原官桥农中。地处滕州南部,薛故城北,东临丰山,西靠滕官公路,南接344省道。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管理规范,属中等规模农村乡镇初级中学。学校占地446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860平方米。
20世纪80年代学校校舍简陋,办学条件较差。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991年5月,投资81万元,建起可容纳24个教学班的标准教学楼,基本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办公使用。1993年3月,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多方筹措资金27万元,建948平方米试验办公楼1座,保障学生正常开展分组实验和行政办公使用。1996年,为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学校维修校舍66间,建起围墙369米,投资充实内部设施,为实现“普九”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年底,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政府对“普九”工作的检査验收。2004年11月,学校投资21万元建面积876平方米的教工宿舍,解决了教职工居住困难。2008年以来,学校设施不断完善。2008年11月,为解决学生住宿难问题,投资88万元,建起1600平方米标准学生宿舍楼。 每层设有卫生间、洗刷间。2009年7月,学校投资28万元新建建筑面积280平方米的水冲厕所,结束了50多年的旱厕历史。2010年10月,又投资134.6万元建餐厅1座,解决师生800余人的就餐问题。2012年10月,学校新建综合实验楼3050平方米,达到省实验均衡县的标准,实验楼各功能室齐全: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微机室、舞蹈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仪器室等。并建立了校园网,每个教室均配置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有力保障。2013年8月,学校改建学校大门和传达室,校门设计气派雄伟,简洁美观。2016年春,学校建女生宿舍楼。
2008年,学校成立安全管理办公室,有专职安保人员,配备了各种安保器械,学校安装校园监控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学习生活环境。
1988年8月,官桥中心中学成立时共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27人,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9人,中专及高中学历17人。1996年,学校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学历合格率98.2%,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5人,二级教师68人。2006年9月,全校教职工86人,这一时期教师新老更替较快,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平均年龄29岁左右。男教师47人,女教师39人,中共党员16人。到2010年9月,由于原官桥三中、官桥二中先后撤并合校到官桥中学,教职工人数达到144人,其中本科(含后续学历)142人,专任教师78人,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52人,二级教师81人。教职工中有中共党员3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3.9%。至2017年底,共有教职工135人,其中女教师72人。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58人,二级教师75人。学历达标、率100%,中共党员36人。在校生513人,其中女生244人,16个教学班。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选调或接收优秀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重视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师德建设,采取多种渠道、多形式、多层次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毎年开学初,学校组织教师举行师德宣言、师德承诺签字活动;开展师德演讲竞赛活动;每年进行“三十”佳(十佳师德标兵、十佳青年教师、十佳班主任)评选活动;组织法律知识讲座,举办法制教育竞赛;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育工作评价制度,落实优级优岗、优劳优酬激励机制。学校支持教师参加学历培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并制定多种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参加脱产进修、卫电高师、函授、电大、自学考试等形式的培训,领导干部须参加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
至2017年,在学校教学岗位上涌现大批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1名,山东省优秀教师1名,枣庄市优秀教师12名,滕州市明星教师4人,滕州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70余人。官桥中学1997年被评为“車庄市规范化学校”;1998年评为枣庄市“德育工作规范化学校”;2008年评为“枣庄市教育工作示范学校”;2015年评为“枣庄市优质教学资源评选活动先进单位”“卑庄市红旗团委”。
滕州市第五中学滕县第五中学创建于1958年春,位于官桥村西。1969年称滕县官桥“五七”中学,1972年改为滕县官桥中学,1978年恢复原名滕县第五中学,1988年5月改称今名。正科级单位,隶属于滕州市教育局,党组织关系隶属于官桥镇党委。
1958年3月4日,由县文化科的孔祥同和滕县二中职员张兆谦2人领受建校任务,山东省拨款4万元,购地98亩,建教室2排,教师学生宿舍各2排,伙房1排和传达室1间。暑假后招收初中新生4个班,208人,时有教职工20人。1959年招收4个初中班,学生208人。学校路北是农场,学生边劳动边上课,学校组织学生拉沙运土建校,到东部山区割草变卖,自筹伙食费。
1960年,招2个高中班,学生88人,4个初中班,208人,办成完全中学。1961年,又招了1个高中班34人,2个初中班112人。是年,第一届初中毕业208人。1961年暑假后,初、高中共有13个班,在校学生621人,共有教职工48人,其中初中教师21人,高中教师5人,职员13人,工人9人,其中女教职工6人。教职工中党员5人,团员16人,同年建党支部,吴克华任支部书记。五中建校后,体育场地较小,只有250米的跑道,后把操场移到学校东边。1962年,没招高中班,只招了2个初中班,教职工由原来的48人精简为42人。同年,分配8名大学生到校任教。1963年,五中首届高中毕业生87人毕业,木石公社的李朝中考上山东大学数学系。1963年把第二届一个高中班44人合并到滕县一中,1965年又招收了一个工读高中班,45人,学制二年。在这期间师生烧石灰建起学校院墙。1977年,招收3个高中班,全校共有学生336人,教职工28人。1978一1981年,每年招收二年制的高中班,每届学生200人。这个时期党支部和官桥农中分开,吸收5名教师入党,1978年,县教育局举行模拟髙考,滕县五中的物理学科的成绩居全县第4名。1978年学校操场被公社农具厂占用,官桥大队在学校墙西面划拨土地作为学校操场。1980年,在张传章校长主持下,拆除原来的3排危房教室,重建3排教室,同时建家属宿舍。1981年底,学校勤工俭学办起了经销店和饭店,承包给本校职工经营。1981年暑假后,全县学校布局调整,五中被批准为滕南唯一一所完全高中,学制由二年改为三年,学校规模为12个班编制,从初一到高三毎届2个班,髙中招生范围为滕南各乡镇,同年成立五中团委,张士光任团委书记。自1981年以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82年升入大学37人,1983年无毕业班,1984年升入大学58人,1985年升入大学44人,在农村普通高中同类学校中居前列。学校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形成“作风严谨、学习勤奋、行为文明、校容整洁”的校风。1984年至1986年连续3年被滕县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学校”。在阎宪文校长主持工作期间,拆旧盖新,建教师宿舍27间,伙房10间、女生宿舍10间、教学实验楼1座20间、5个家属院12间。1984年孟庆江任校长,继续改造学校危房,重建家属院15户,女生宿舍12间,教师宿舍2排19间,建图书室、阅览室、资料室、游艺室、会议室,解决了学校多年没有阅览室和学生、教职工的住房紧张问题。1986年,五中有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79人,其中女生274人,住校生683人,非农业学生141人,教职工76人(其中教师48人、职员15人、工人13人)。校舍242间,仪器1036套,图书2500册。滕县五中的体育工作名列县较前名次,屡次在市、县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1961年,学生时钧才、魏以真、庞仰兰、黄孝启等人参加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跳高运动员倪峰,1986年在省运动会上跳过1.97米,获少年组第三名,输送到省体工队专门培养。建校60年间为省、市县体育队输送大置的体育人才。1985年,被枣庄市政府授予“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1990年校改,学校建设力度较大,先后建起了男生宿舍楼1幢,教工宿舍楼2幛,新建了花园、假山、长廊、凉亭和雕塑等景点、绿化面积的达1万平方米。学校教职工78人,中青年教师占70%,具有本科学历的占80%。1991年,学校停止招收初中班。21世纪初,教职工达到130多人,其中中青年教师占90%,具有本科学历的占90%。2010年起,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人数不断增加。至2017年,有山东雀特级教师1人,枣庄市特级教师1人,率庄名师2人,滕州名师2人,学历达标率100%,硕士研究生占10%。
2011年,经滕州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批准,把五中原来的校外操场和官桥中心小学校址进行置换,在原中心小学校园建成有300米塑胶跑道的运动场,并新建排球场、篮球场、足球场,购置了大量的体育器材。学校先后建起标准的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录播室、礼堂、阶梯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功能室和2000多平方米的学生餐厅。把校园文化同官桥历史文化相融合,校内建固本桥,把校园和运动场连接起来。为把学校提出的诚融文化显性化,建诚容门,校园各功能区分布合理,文化育人氛围浓郁。
20世纪80~90年代,学校每年的本科升学率都在8%左右,处在农村同类学校之首。先后有20多位同学考入西安交大、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哈工大、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
进入21世纪后,学校调整备考策略,注重艺体科教学,取得丰硕成果,本科上线率远超同类学校。其中学生张华、戚振飞因艺术特长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被清华大学录取。2013届学生关继茹荣获“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之星”称号,2014届学生王超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2016届学生朱家正设计的《火箭助推器与遥感测绘》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创新作品大赛中获得金奖。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新课程写作示范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中小学特色课程培育示范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基地、山东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第六节成人教育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选有小学的村庄兴办民众学校,组织青壮年农民识字并接受“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教育,县派督学巡回检查,抗日战争爆发停办。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扫盲工作,要求各村利用冬闲的时间组织农民学习文化。1952年全国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用国音字母认识汉字)。
解放初期,官桥各村开始办冬学,也称“灯学”,利用农闲时间,掀起“冬学运动”。开展扫除文盲工作。各村儿童团、姊妹团、文教委员配合教师发动农民学习文化。1949年冬,区公所发给各村民校豆油、花生油用来照明,民校较广泛普及,形成扫肓高潮。前管庄、大韩村为速成识字法重点班试点,组织15一45岁的男女文盲、半文盲参加学习。1953年春,冬学改为常年民校,坚持常年学习。利用小学教师晚上上课,没有学校的村就用炕烟屋上课,民校设民校校长、民校教师,小学教师在业务上进行辅导。是年底,参加民校学习的人数达1550人,脱盲480人,占文盲总数的32%。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各村又办起了扫盲班,进一步开展扫盲活动,由县统一编写或本地教师编写“记工识字教材”,让学员学习地名、人名、工具名、活落名及简单记工办法。这期间,农民学习文化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除常年民校有早班、晚班和田间地头学习外,还组织回乡的知识青年和在校学生成立扫盲队,利用空闲时间送字上门,小学生为小先生,带字回家,包教包学;在社会上全民发动学习文化,在村口或路口设有“识字过岗”小黑板,不识字的农民必须学会几个字才让过去;不识字的男女青年,不给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当时,共办扫言班128个,学员5000余人,经过学习、考试能识字1500个以上的,公社发给脱盲证书。1%8年。在前掌大成立工读师范学校1处,招2个初师班,学生110人,教师5人,1960年停办。毕业学生大多走向了教师岗位。1970年,官桥开始办政治夜校198处,学员6900人。为了鼓励社员参加学习,采取凡参加学习的给记工报训班,重点开展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种植、养酬奖励办法。1974年开始办业余教育班,进行殖、加工、维修服务技术的培训,农村劳动力技术教育,经考试合格发给合格证书。党的三转移等工作。自2006年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全会后,各村没脱盲的青少年,均参加业余正确引导广大农民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科技学习,1985年后由扫盲转向重点抓技术培训。发展创新上来。为官桥的经济有效、持续、快1990年,全国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官桥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镇共有青壮年39948人,其中文盲4291人。2008一2010年,成教学校通过深入农村调1W1年至i"4年,为认真_实国务院《扫除查了解,调整实验项目,以镇蔬菜基地为依托,文盲工作条例》,把扫除文i工作列入重要议引种优质、高产、早熟杏新品种金太阳杏、凯事曰程,先后召开多次扫盲工作会议,部署扫特杏以及日本次郎柿,获得成功,现已大范围窗工作,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镇、村推广。在农科教示范推广上,走典型引路,一级抓一级,全镇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扫盲网络。示范带动,辐射传播”的途径,并充分利用现村、镇建立了文化档案,将文盲、半文盲登记代教育技术手段,按照“产前信息化,产中科造册,层层签订扫盲责任书,做到场所、教师、学化,产后市场化”的服务思路,传播科技信息,教材学员四落实。在扫盲工作中坚持“五结合”搞好技术服务,使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学知识,的原则:集中学习和分散辅导相结合,扫盲和学技术,得实惠。2010一2016年,官桥成教和堵盲相结合,学文化和学技术相结合,扫盲和枣庄经济学校联合办学,帮助广大农民增产增提高相结合,自愿学习和动员相结合,推动扫收,脱贫致富,先后举办种植、养殖新技术培盲工作深入开展,共扫除青壮年文盲414S人,训班60余期,培训农村妇女干部4期,参加培非文盲率达的.6%,复盲率控制在0.7%以内。训人员206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3800多人。
同时举办各类脱盲巩固提髙班263期,4066人同时,成人学校积极配合官桥镇新农村建设和参加了农业技术培训,占脱盲的97.9%,1994小城镇建设工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群众莒年被率庄市评为“扫除文盲先进单位”。1996年,闻乐见的社区教育活动,如讲科学、反邪教活动;扫盲工作结束,成人教育工作走向常规。移风易俗修订村规民约活动;四德教育活动;1998年始,每年举办农业技术中、短期培城乡环卫一体化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
官桥镇职业成人教中心学校
官桥镇职业成人教育中心始建于1986年8月,其前身是官桥农民技术学校,简称农技校,农技校之前是官桥公社农民业余教育办公室,隶属公社政府和教革组双层领导。1986年7月底,由王崇友(镇长)、刘允锡(镇教委办主任)、张善国(镇成教主任)、宋思均(教育团委书记)、李宪珍、堵庚华、马宗武等人筹备建校。
1986年8月,李宪珍、堵庚华参加枣庄市教委举办的85个乡镇农民技术教育专职教师培训。1986年9月官桥镇农民技术学校建成,校址设在原官桥农中西南角,有教室2间,办公室2间,由张善国任主任,李宪珍、堵庚华为专职教师,建校时市教委规定:各乡镇农技校长由镇长担任,李宪珍为总务兼会计,校内曰常工作由总务负责管理。1987年,农技校迁文化大楼办公,后校址先后迁至东郑庄和马庄学校院内,2004年校址迁到镇南煤井办公楼,2005年又迁回原文化站的2间办公室内办公,2007年搬迁到原轩辕庄小学内办公。1988年,官桥镇农民技术学校更名为“官桥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1998年,官桥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又更名为“官桥镇职业成人教育中心学校”。
1986年建校后,学校除受镇政府委托办一些农业季节性短训班(如村级干部短训班、农村青壮年农技班、妇女干部培训班、农机培训班、畜牧培训班等)之外,1986一1997年,还开办了三年制农技班、果树栽培班、蔬菜栽培班,2个一年制养殖班,每期每班40人,学员来自镇所辖区村庄,代课教师除本校教师外,还聘请农中的李文远、王立堂、常正运老师,农广校的杨传太、李程亮等老师授课。1987一1989年,学校开办九期食用菌栽培种植班,主要传授平菇、黑木耳及猴头菇的种植技术,每期学员30至40人,由农中的王立堂老师和马庄村复员军人马延峰任教,学员来自滕州市各乡镇及周边的山亭区和微山县的农村青年。1988一1989年,学校开办了6期缝纫班,缝纫班每3个月1期,毎期40人,由本校教师王明云任专业教师。1989年后,全国第二次扫除文盲工作开始,学校除承办镇政府委托的季节性短训班外,主要工作全部用在扫盲工作上。1990年秋,滕州市续表全市扫除文盲工作会议在官桥镇召开。19%年,学校与镇党校合办,党校先后由党委的孙景铨等同志负责。1992年后于毎年三秋、三夏前举办为期1周的农机短训班,王明峰任教。1994年,官桥镇被車庄、滕州两级市委、市政府评为“扫盲工作先进乡镇”。1996年,扫盲工作完成后,成人学校始终坚持毎年至少开一个长班和各种季节性、实用性短班。
八一煤矿教胄及职工子弟学校机构设置1963年,中共八一矿委业余教育委员会成立,设办公室,负责扫盲。1979年,成立教育委员会,成员7人。1982年9月,设教育办公室,统管职工和中小学教育。1983年11月7日,据枣局煤职字10号文件,职工学校成立。1984年,教育办公室撤销,学校由宣教科管理。1985年后,教育培训科成立,统管职工和中小学教育。
幼儿教育1965年10月21日,八一矿托儿所建成,招收八一矿、官桥机厂和官桥医院职工的婴幼儿,半托,管理2人,保育员14人,当年招收婴幼儿60人,办托经费按各单位入托幼儿数分摊。1976年,改联办为矿办,主要招收本矿职工子女。入托费,本矿职工子女全免,单职工子女3元,外单位子女6元。1979年12月1日,改为幼儿园,同月9日迁新址。房屋29间,建筑面积1201平方米,活动场地2200平方米,职工38人,其中管理8人,教师6人,保育员24人。按山东省教材教学,学具自制,设食堂。1985年,幼儿园有员工44人,其中管理9人,教师10人,保育员25人。入园189人,其中大班38人,中班53人,小班33人,小小班40人,婴儿25人。
购置大型儿童玩具一宗。执行枣庄矿务局托幼教育小组制定的收费标准:3一4周岁幼儿10元/人,4一5周岁11元/人,5岁以上12元 /人。1987年,矿投资53.2万元,修建幼儿园2295平方米,被枣庄市命名为“一类幼儿园”。职工49人,幼儿250人。1999年9月,更名为“八一煤电化有限公司幼儿园”。2017年,八一煤电化有限公司幼儿园有4个班,招幼儿113人,收费标准280元/人。
中小学教育滕州市八一矿区学校,原名八一煤矿职工子弟学校,坐落在八一煤矿生活区西南角,原隶属于枣庄矿业集团八一煤电化公司,2008年12月整建制划归滕州市教育局管理,学校占地面积55261平方米,建筑面积13479平方米。
学校始建于1959年9月,占地9.3亩,教学楼4座,150间。当时设初小2个班,复式教学,教师3人,学制6年。借宫桥八一煤矿医院食堂房屋6间作为教室,时名为官桥矿务局小学。1960年3月迁入现址,学校教室21间。由马窻琴(女)任校长。1961年4月23曰,经鲁煤人字第26号文和煤炭部批准,官桥矿务局并入枣庄矿务局,小学托管于官桥医院。1962年7月1日,根据枣庄矿务局煤干教第43号文,交矿技术监督站管理,改名称“枣庄矿务局八一煤矿职工子弟学校”,简称八一煤矿学校。有教师16人,6个班,学生264人,学制6年。1971年始设初中班2个,学制三年,学生96人。1973年始设高中班2个,学制三年,学生86人。197S年9月,初、高中学制改为二年。1978年后,学校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先后建成办公楼、教学楼、图书室、广播室等。是年,李爱军为学校党支部书记.郭永廉任校长。1981年9月,学校开设了木工、电工、财会3个职业班。1985年,矿校分为小学、中学2个级部,小学部有16个教学班,学生750人;中学部有16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0个班,学生550人,高中6个班,学生265人。全校共有教职工76人,其中小学专职教师36人,中学专职教师40人。共有女教师26人,党员25人,团员15人。学校设党支部、团总支、少先队、工会、女工委员会等组织。实行校长负责制,设中学部教导处、小学部教导处、总务处。学校有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教学楼3座,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占地13.6亩。各科室、教学设备齐全,为八一矿区文明单位。1987年,为解决“农转非"矿工子女就学,据局煤字第108号文件,矿务局建筑公司学校划入,称八一矿二校,占地25亩,小学1085人,23个班,教师54人;中学675人,12个班,教师47人;高中200人,5个班,教师20人。中小学教育经费由矿财务部门根据学校财务计划划拨。1991年9月,髙中部撤销。1999年9月,更名为“八一煤电化公司学校”。2002年9月,八一矿第二学校合并到一校,形成南北2个校区,在校学生1076人。2006年6月,八一矿学校被枣庄市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2008年12月,根据山东省2004第43号文,整建制移交滕州市教育局直属管理,更名为“滕州市八一矿区学校”。2009年9月,学校初中部撤销。2013年7月,学校改大门朝西。至2017年底,全校有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581人,教职工99人,其中高级教师16人,一级教师55人,女教师49人,党员21人。
八一矿区学校,校园布局合理,绿化环境优美。建有校园宽带网、标准型微机室、科学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实现班班通多媒体,班级、办公室配备空调。
1966年4月,始建莱村矿职工子弟中学,校址在莱村煤矿北、铁路西侧。是年7月,招收2个初中班,学生108人,教职工27人。1968年初中发展到7个班,学生300人。1970年增设2个高中班,学生62人。1981年莱村矿停办,矿址交莱村建筑工程公司,同时学校也由莱村建筑公司接管。是年学校有初中班6个,学生189人;高中班2个,学生44人,共有教职工32人,其中专职教师26人。
1983年秋,中、小学统一领导,小学有6个教学班,学生200人,教师13人。同年,撤掉高中班。1985年,建教学楼1座,总面积2132平方米,操场5000平方米。孟凡玉任校长,程建东任教导主任。1988年莱村建筑公司学校合并至八一矿二校。
第七节教师队伍教师来源清末民初,官桥一带多数乡村有塾师,较大的村庄3至5人,大都由读过私塾的乡里秀才担任,由学董推荐聘请,很多垫师其声望和教道至今仍令人难忘。1917年学堂大兴,塾师成为新学堂教员,小学教师多为师范讲习毕业的改良垫师,时称教员。官立学校教员由政府委任,私立小学教员大多为创办人聘用。1928年后,以校长聘任为主。1948年夏,滕县全县解放,学校亟待恢复,需要大批教师,从社会上招收一批知识分子,经过短期培训后分配任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教师统称为人民教师。教师的主要来源:1.由政府从社会知识分子中招考,考取后即行分配。2.由冬学民师转化过来的民办教师,1952年8月,民办教师经考试合格后转为公办教师。3.由师范学校毕业生分配而来。4.从1958年后,采取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除国家分配的公办教师外,再由公社、大队从农村知识青年中推荐、选拔、招聘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小学教师除师范学校毕业生外,多是县主办的短期师范班毕业生或从机关干部和部队转业、退伍军人中选调部分人员作教师,中学教师是从小学教师中选拔或由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的,也有从知识分子中招考的。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生逐年增多,仅靠上级分配的公办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教师队伍中民办教师逐年增加。20世纪60年代后,民办教师多从初、高中毕业生中选任。1958年,民办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0%,1963年又增长了15%。1964年以来,大办简易小学和工读小学,民办教师大增,至1966年全区有民办教师120人,占全公社小学教师总数的50%。1971年至1979年教育大普及,民办教师激增,全公社民办教师365人,占教师总数的75%,至此民办教师队伍发展到顶峰。
1979年后,实行离退休教师子女顶替(接班)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将合格的民办教师分期分批转为公办教师。1980年起,不再增加民办教师,应届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小学中任教,同时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整顿,通过统一考试与教学考核,精简了民办教师队伍,按编制调整,在公社内统一调动工作,并将不合格的调任其他工作,到1984年全镇有民办教师350人,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到1985年民办教师有所减少。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滕县师范学校开始招收民师班,国家允许民办教师通过考试进入师范学习,学制二年,毕业后为公办教师,继续从教。1992年始,山东省对民办教师开始执行国家“关、招、转、辞、退”的政策。关:不在招代课教师。招:师范类院校招收部分民办教师入校深造,毕业后转为公办,继续从教;转:由省制定统一标准,经考核,合格者转为公办教师;辞:经考核不合格不能转正又不符合退养条件的予以辞退;退:对超过转正年龄的和参加竞岗未被聘任的予以退养,对退养的民办教师国家给予相应待遇。至2001年,全镇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80年代中期,为弥补学校师资紧缺,在社会上招收一些优秀初、高中毕业生充实到教师岗位,在小学任教的居多。1986年12月以后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的教师称为临时代课教师,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前后任过代课教师的人员达400余人。2005年和2008年对代课教师进行2次清退,代课教师队伍基本消除。
2001年后,大、中专毕业生停止分配。对于缺编的教师采取统一招考的形式进行招录。至2016年,全镇共招录本科毕业生25人,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更趋于合理和稳定。
2017年底,全镇在职在岗教师384人,其中女教师168人,专业技术人员379人,管理人员3人,工勤人员2人。中共党员100人,团员7人。离退休教师208人,其中退休女教师37人。
1949年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给予教师以“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享受国家干部的一切待遇,同时又获得“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20世纪50年代初,广大人民教师在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下,积极参加了爱国卫生、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农业手工业合作化运动,密切配合区、乡村的广大干部从事办黑板报、演讲、写墙字标语等宣传活动,组织学生游行,参加群众大会,办识字班,办夜校,文艺节目演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教师的社会地位有了提高。1951年建立教师工会。1952年,党和人民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发起尊师运动,教师和群众关系进一步加强,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尊师风气。1953年起,教师和党政干部同样享受公费医疗。
1956年,教师参加“肃反运动”,一部分从旧社会过来的教师主动交代了自己的政治历史问题。1957年,官桥的公办教师参加“整风”“反右”学习班,历时2个月,有少数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冬,教师又集中到县里进行“交心”“反右整风”补课。1964年1月,在教师中开展了“四清”运动(“四清”即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集中到县里学习“二十三条”,自下而上自觉清查“四清”问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造老师的反,大批“师道尊严”,学校领导和教师被揪斗,把教师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批判,有的受到了严重的人身摧残。在此期间教师被视为“臭老九”。1968年,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公办小学教师全部回原籍,一时教师的地位低下,在社会上备受歧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首先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甄别右派教师,为其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是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将毎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镇政府毎年均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走访慰问、表彰在教育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社会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尊师重教活动,吸收先进分子入党,提高教师参政议政权利,市、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都有教师的代表。先后有吕思海、姜德训、颜拓、刘崇锋、胡晓立、李瑞芳等教师或教育领导干部当选市、镇人大代表,真正恢复了教师应有的政治地位。至2017年,40年间先后有53位教育工作者获得过枣庄市级以上荣誉称号。1983年,李瑞芳老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常正运评为“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先进个人”。1989年,中学教师任世淦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0年评为“感动山东新闻人物”“山东省教育世家”。1991年,公桥小学教师李德凤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班主任”;教师杨启政、杨崇玲被省教育厅、省人事厅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995年,渠怀爱老师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获“曾宪梓全国教育基金会”奖励。2009年,教委主任刘崇锋被评为“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教师屯活待遇清末,垫师的薪金全靠学生缴纳的学费。因塾师所教的学生多少不一,贫富不等,故垫师的待遇也各不相同,一般每人每年可得粮食(折小麦>500千克至750千克上下,塾师的收入较少,生活比较清苦,一人的收入养不了三口之家。
民国初期,私立小学教员的薪金靠学田、庙田地租和商人富户捐资及学费,待遇略低于官办小学教员。1932年至1936年,官办小学教员的薪金由区、乡发给。高级小学教员一般毎人18至25元(银元),初级小学教员每月16至18元(银元),临时小学教员毎月仅8元(银元)。
日伪时期,官桥乡办小学,学生不交学费,由乡公所从群众中征收粮食支付,其他小学学生缴纳学费。小学高级专任教员平均月薪40元(伪币),初级专任教员35元,校长60元左右。折粮食(小麦)一般教师待遇每月毎人60至100千克(一半小麦,一般高粱)。
1947年2月,国民政府对教员实行薪粮制(以小麦计),由田粮科拨给乡公所,最低者毎月50千克(小麦),最高者为150千克。小学教员90一125千克,中学教员100一150千克。由县教育科批条,各区、乡、保长派人据条逐户收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师待遇逐步提高。1948年至1951年,教师待遇仍实行薪粮制,以小麦为标准供给。初小教师毎人每月35一60千克,高小教师毎人毎月4(^70千克,最高达85千克。1951年后,每人每月增加小米20千克。
1952年7月,教师工资改为工分制,毎人每月工分70至165分,平均100至120分左右。毎个工分约值2400(旧币)元左右(约折合人民币2角4分>。时工资低,物价稳定,教师生活基本得到保障。1955年工资增加到110至160分,合人民币25一36元。
1956年秋,国家进行工资改革。国民经济处于恢复发展阶段,教师实行月薪现金制。中、小学教职工按照学历、教龄、工作量等评定级别,分为行政和中、小学教师级,改革后平均月工资达到37.9元,人均月增加11.54元。一般教师月工资34至39元,校长及教导主任45至57元。
196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评定和提升全日制中小学教师工资级别的暂行规定》对教师的工资进行提升。
1970年,农村小学教师待遇改为“工分加补贴”。1971年停止试行。1985年,中小学教师普调一级工资,人均增14.99元,人均月工资76.46元,已略高于资历相同的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
1987年10月起,教师的基本工资增加10%后,公办教师的月工资平均达到93.07元。
从1988年起,开始执行职务技术工资。1989年,中师毕业参加工作工资114元。
1996年,根据省人事厅、教育厅、财政厅[鲁人薪〔1996〕20号]文件梢神,给在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和成教任教的国家支付工资的教师,在本人现职务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向上浮动一级工资,是年,全镇公办教师月平均工资达到493.1元。
1997年至1999年,对教师的工资进行调整,1997年又增加地方生活补贴,毎人毎月125元,1999年底全镇公办教师月平均工资达627.17元。
自2000年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工资和国家公务员基本相等,并统一发放。
2006年下半年,教师工资进行大幅调整,人均增资600元。当年,取暖费标准提高,高级职称1700元,中级职称1300元,初级职称1100元。
2016年起,在农村工作的在职教师发放农岗补贴,补贴金额=(教龄一3) X10+100, 按月发放。
民办教师的待遇民办教师在1958年除由生产队记同等工分外,每年按季度由国家发给生活补贴6元,1978年增至15元,1981年24元。1983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除承包一份责任田外,教师每月工资20元至30元,1990年为80元,1997年200余元。同时,把具备市级先进工作者、自学成才(电大、函大毕业)或1966年以前毕业的民办、代课教师办理了转正手续。1992年、1994年、1996年、1998年,分4批把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2002年底,全镇剩下的老民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超龄、不符合条件转正的老民师给予相应的退休待遇。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1953年1月,开始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后逐渐增加了福利费、取暖费、防暑费、副食品补贴费、洗理费、书报费、班主任津贴等。50年代初,女教师的产假初为2个月,后定为46天,1955年全国统一规定为56天,难产、双生则增加14天,小产或人工流产假期为30天。1979年以来,持独生子女优待证者产假为半年,产假期间工资和福利照发,每月独生子女费5元。2014年6月,按照山东省政府文件,对全镇老民办教师、上世纪60年代下放的公办教师、代课教师、幼儿教师进行摸底登记,全镇符合条件的共有732人,按文件规定,自2015年1月起,这部分人员年满60周岁后,可享受政府发放的教龄补助,每年20元,按月领取。
教师离退怵制度1956年起,教师实行退休、退职、病休制度。退休金为原来的70%。1975年,教师退休实行新的规定,即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教师,每月的退休金为原来的80%,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工作的退休金为原来的75%。1978年,除按以上规定执行外,可以让一个子女顶替接班。退休教师每人发放安家费500元,再加发5个月工资。1981年至1983年,对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7人按离休办理手续,离休后,工资全额发放,并发离休费1300元。1984年8月起,取消子女顶替政策。1995年12月,根据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鲁人退〔1996〕3号〕文件,对连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30年的教师,由省教育厅发给三十年教龄《教师荣誉证书》,退休金按原工资的100%发给。1996年1月,滕州市政府对1978年以前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每人每月不超过60元。年龄在75周岁以上享受高龄补贴。对亡故教师,除发丧葬费和抚恤金外,对其遗属中不满16周岁的子女、50岁以上的配偶,以及无固定收入的父母,每月发给遗属补助费,标准随最低生活保障线及时调整。
师资培训1919年,滕、峄县政府为促使私垫改办学堂,要求私垫教师参加县办师范讲习所培训,经考察合格者方可在新办学堂中任教。新中国成立初期,师资缺乏,政府对社会录用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后,安排学校任教。1954年官桥教师参加了薛城县举办的推广普通话训练班。
教师培训工作主要分为学历培训、基本功培训和学科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以及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等。20世纪80年代,对民办教师进行了重点培训,让一大批学历低的民办教师取得了中师学历。1984年,全镇87名中小学教师次参加了滕县中师函授学习,至1986年有84名教师取得了中师毕业证书。1986年11月,镇政府购买放像机1台,彩电1台,从全镇教师中招收中师学员86名,卫星高师学员7名,1987年又招收教师48名,进行中师函授培训学习。1987年12月,镇政府在中心小学内建起了卫星地面接收站,收看中国教育台的节目。卫星地面接收站建成后,不仅能为教育事业培养师资,还能为工企业和其他节业单位培训人才,成为培养人才的中心。
1991年,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普通话培训。1991年,市教委对在职校长进行了岗位培训和岗位提高培训,后又对教导主任岗位培训。1993年,市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按职称、分学科的教师岗位培训。1994年起.对新分配的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1996年小学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全镇教师参加了“口语表达”“写字”“简笔画”三项基本功培训,后来又进行了“三字一画”的培训。1998年丨0月,山东省开通了教育助学自考渠道。是年,在初中教师和幼儿教师中开展了通用基本功的培训。学历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函授、电大、音像教学、卫星电视、自学考试等。同时,镇教委经常选派年轻教师参加音乐、体育、美术等单科培训,以便加强薄弱科教学。
通过各类培训,全镇教师学历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文化水平、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普遍提高。到2017年底,全镇中小学干部、教师全部参加过不同类别的培训,学历达标率100%。
第八节教育经费
清末,教育经费自筹,皆是学童所交学费。民国时期,兴办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种教育附捐及国民政府拨款,其次是民众自筹和学田、庙田地租。抗曰战争时期,日伪占领区,有伪政府核定教育经费,但入不敷出。国民党统治区由地方政府核定教育经费。抗日民主政府的教育经费,本着自力更生的原则,由村政权自行筹划,教员待遇享受供给制。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经费按粮折算,县政府批条,让学校自己下乡去收,经费无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国办教育经费均由人民政府承担,集体办学经费以集体筹资为主,学生交纳学费为辅,国家酌情给予补助。1969年后,联办中学除公办教师的工资、福利和民办教师的补贴外,所需办学经费全由生产大队给付。
1951年,开始向学生征收学费,数额较小。1959年征收学杂费,初小每学期每生1元,高小1.5元,初中2.8元,高中3.4元。学杂费学校自留10%,剩余的上交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主要用于中学的大型房屋修缮和购买教学设备;按班给小学拨付办公经费和取暖费。“文化大革命”时,取消学杂费,1978年后恢复。1981年至1998年,先后几次调整了学杂费的收费标准。这部分的收入,主要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的缺口。1986年始,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年建立乡镇财政专管账户,开征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主要用于全镇包干教育经费的缺额,如中小学办公费、教育设施的购置、成人教育等。1994年7月,农村教育附加费由镇自征、自管、自支,后改为乡征、县管、乡用的办法执行。2004年秋,统一向学生收取杂费、课本费和作业费,其他费用由学生自愿自选,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其他费用。2005年始,国家和地方财政向农村和城市家庭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倾斜,实行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试点。2007年春始,免除学生杂费,到秋季对所有的农村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标准按“一费制”规定执行:即农村初中每生毎年300元,小学210元。政府负担免杂费所需资金的同时,并落实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农村初中毎生毎年不低于400元,小学不低于300元。另外,对贫困低保家庭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2010年起,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又提髙100元,小学、初中分别达到500元和700元。2011年,再提髙100元,分别达到600元和800元。并对农村经济困难的家庭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小学毎生由毎年500元提高到750元,初中生由750元提高到1000元。2012年,每生再提高250元,分别达到1000元和1250元同时将补助范围扩展到幼儿,毎生每学期为500元至700元。2016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确定:普通小学每生每年710元、普通初中毎生毎年910元。山东省城乡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公用部分,即社会保障费、奖贷助学金、办公经费、仪器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基建费等。
第九节学校建设民国时期的学校校舍大多在庙宇、祠堂、當户的家院,少数的村庄建有校舍。新中国成立后,办学条件依然落后,学校缺少教室、桌凳,多数村没收地主或富农的旧房屋、寺庙、祠堂当做学校,教室不标准、不整洁、采光不足,课桌多用旧条几或三屉桌,也有简易的木桌,不规范、不统一。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给予少量的拨款辅助农村校舍的维修,大力提倡自力更生,勤俭建校,修建校舍则发动群众献料、出工。办学资金短缺,许多学校校舍因陋就简,学生课桌用土坯或石板垒成。因此,农村中、小学“黑屋子”“土台子”“危房子”现象比较普遍,这样的办学条件长时间得不到改善,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解放初期,官桥多利用庙宇和没收地主的房屋为校舍。1953年后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县政府对官桥各校校舍逐年拨款修缮和改建。1956年合作化后,地方集资帮助学校修建。70年代,有不少大队自力更生建校,坝上、莱村、北辛、北韩村、轩辕庄、苏疃等村全系新建校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对教育的资金的投入逐年加大,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1982年起,除国家投资外,村镇集资90.2万元,新建官桥、康太、史庄、中洪林、王公、大韩村、北辛、后公桥、善庄、渠村、苏疃、前掌大等12处学校。1983年至1985年,全镇各村进行校舍改造,新建、改建校舍,添置课桌凳,砌垒学校围墙,中小学均达到“六配套”的标准。经过3年努力,全镇中小学校舍改貌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彻底拆除掉“危房子”“黑屋子”“土台子”。1986年,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模式后,地方办学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投资逐年增长,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1994年,官桥镇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解决小学毕业生升初中难的问题,投资300余万元,征地90亩,新建官桥镇第二中学,扩建中心小学、苏疃中学,完成初中设学布点的调整。
同时开始大规模的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掀起全镇第二次建校高潮。1996年,开展“普九”达标活动。截至1997年,全镇累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扩征土地120亩,新建教学楼12幢,建平房3252平方米,改造旧校舍1185间,新修运动场地13个,400米环形跑道标准运动场地2个,篮球场4个,新罝课桌凳8500套实验桌(台)600余张,各类橱柜200余个,硬化路面20000平方米,绿化校园20631平方米,建花池景点200余个。全镇中小学各类教学用房及专用教室齐全,中学生均占有校舍面积4.5平方米,小学生均占有校舍面积3.8平方米。投入170余万元购置了教学仪器、音体美器材及图书资料,内部设施得到充实完善,各学校均达到省规定的二类标准。1994年和1996年,滕州市政府2次“基础教育工作现场会”在官桥召开。镇教委在1994年和1995年连续2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和“教育突出贡献单位”。1996年,经省政府“普九” 一 次验收合格。
进入新世纪,全镇中小学校舍、内部设施陈旧落后,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根据国家政策,由国家财政拨款进行学校校舍建设,乡镇进行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全面进行学校的改造、改建。至2018年,全镇有6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建设,政府财政拨款总计450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约42000平方米。2011年,官桥镇中心小学在原址西面重建,把原中心小学校址与滕州市第五中学的操场进行置换,按照山东省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标准,本着“基础建设完善、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备”的目标规划设计建设新的官桥镇中心小学,2014年底建成使用。新校总建筑面积7350平方米,投资约980余万元,可容纳师生1300余名。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分区合理,各功能室、学生餐厅、停车场等设施齐全。官桥中学综合实验楼,于2011年底开始施工,建筑面积达3100平方米,建设资金为360万元。新楼外形美观、功能齐全,设有高准的理化生实验室、科学探究室、技能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会议室等。2013年6月,在官桥中心小学院内,建设镇中心幼儿园。建成后的中心幼儿园占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达2604平方米。幼儿园设有9个教学班,大、中、小班各3个,园内设多功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图书室、科学发现室、卫生保健室等功能室,均按省级示范园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新园建成后,可容纳300余名幼儿入园学习,彻底解决学前儿童入园难的问题.有力地促进镇学前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2013年在原苏疃学校原址重建苏疃小学和幼儿园,新建的苏疃幼儿园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6平方米,幼儿园设有大、中、小班各2个,园内设有多功活动室、休息室、伙房、餐厅、图书室、卫生保健室等。新校总建筑面积约2300平方米,投资200余万元,可容纳300名学生就读。新建项目主要包括教学楼、餐厅、厕所、传达室、运动场地等。善庄学校在原址重建,于2013年1月施工,12月底交付使用。新建小学综合教学楼、伙房、餐厅及水冲式厕所,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60万元,楼体为3层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设教室6口,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舞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仪器室、科学实验室、书法教室等功能室齐全,可容纳学生300人。同时在善庄学校内建幼儿园1处,按枣庄市一类园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幼儿园占地面积达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4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1100平方米,可满足100名学前儿童就读的需要。西郑小学2014年在原址新建校舍1800平方米,其中综合楼1580平方米,厕所120平方米,餐厅100平方米。
中小学规范化创达1991年,开展了以优化育人环境为内容的学校“三园三化”建设,年底建成“三园三化”式学校22处。中心小学、轩辕庄小学、公桥小学、大韩村小学被评为枣庄市级“花园式”学校。
自20世纪90年代始,逐年开展省、市、县级各类规范化学校的创建活动。
1936年,区公所改为乡农学校,设教育主任1人分管教育市务,并设教员1人为其助理。
1944年,区设文化股主任。1947年,国民政府在各乡设文化股长(由乡长或副乡长兼任),管理学校工作,后称文化干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区设文教助理员或干事(扫盲千部>。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公社设文教部,有文教助理干部1人,后因文教助理干部不能专职专用,中心小学校长逐步行使文教干部的职权。“文化大革命”期间设教育革命小组简称“教革组”或“教育组”,设教育干部和会计。
1985年5月27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滕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于1986年6月成立官桥镇教育委员会,为管理乡镇教育事业的行政机关,教委主任由分管教育的党委副书记或副镇长兼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教委日常工作办理机构,设主任1人,副主任1至2人,在教委的统一领导下,中学、小学、幼儿园、成人教育分别形成四个中心,各自形成管理体系。
1988年,镇教委办公室设主任、副主任、工会主席、秘书、会计、出纳各一人;镇教委管理“四个中心”:中心中学、中心小学、成教中心、幼教中心。
1993年5月,镇教委办主任、副主任等职逐步过渡为专职管理人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管理体系。
2018年2月,官桥镇教委改称“官桥学区”。
第二章体育
第一节组织机构
官桥镇境内的体育活动以民间武术和娱乐体育为主,且起源较早,清朝中叶即有拳房出现。娱乐体育多在春节前后进行,属小型社团活动。学校体育自民国二年(1913年)轩辕庄初等学堂成立始,正式纳入学校课程。新中国成立之前,官桥镇境内的体育活动以强身健体为主,主要是自发性和娱乐性。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活动由中心校、教育工会具体领导,社会体育仅厲自发性活动。自毛泽东主席作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示后,群众体育活动日趋活跃起来。1950一1975年,民兵冬训结合军事科目,练操习武,并进行球类、田径、拔河比赛。参加者多以退伍军人和回乡知识青年为主。每年春季举行一次农民田径运动会,“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1967年,滕县体委在官桥举行了武术分区赛;1972年,公社组织代表队参加了全县举行的全民运动会。
1975年,官桥人民公社正式成立体育领导小组,党委副书记裴志太任组长,专职体育干事孙开成和3名委员负贵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工作。1981年后,全公社的体育工作交由文化站管理。自此,官桥镇体育事业得到逐步发展。1992年被山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山东省体育先进镇”。
第二节群众体育
官桥镇农民历来就有习文尚武的优良传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体育比赛,20世纪50一70年代,大韩村、官桥、时店、后管庄、坝上均有以民兵为主体的篮球队,曾多次跟矿区职工、驻军、邻社进行友谊比赛。1971年,正式组建官桥公社农民篮球队,队长侯宗礼,队员杨家聘、孙宝兴、徐传信等20余人,曾蝉联全县农民篮球赛冠军,并于1972年代表滕县农民篮球队参加济宁地区篮球选拔赛。上世纪70年代,官桥农民体育非常活跃,各村经常举行各种体育活动。1976年春节,苏疃大队举办农民拔河赛;倪楼大队建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单双杠等体育设施的体育场地;是年三八妇女节,由县妇联在官桥镇五中体育场主持并举办妇女篮球赛、拔河赛,滕县电视台录像并做了报道。1967年,滕县体委在官桥举办有官桥、张汪、柴胡店、羊庄4个公社80多名运动员参加的武术分区赛。1980年后,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体育活动蓬勃展开,多数村庄建立起体育场所,篮球场一般和学校共用,群众自发性体育活动蔚然兴起。每年在冬春季农闲时节经常举办篮球、乒乓球、田径、棋类等体育比赛。1985年大韩村农民篮球队代表官桥镇一行14人参加县篮球比赛,获得滕县农村篮球比赛第五名和比赛风格奖。官桥镇自1987年至1999年共举办13届农民文化夜市,夜市上各种球类比赛、武术表演、杂技表演等体育竞技活动丰富多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体育事业的繁荣,镇文化站在坚持建好“青年之家”和“文化大院”的同时,着重抓了较大村庄的篮球场地、乒乓球室和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加活跃。
至2018年,全镇建有各种活动健身场所150多处,篮球场19个,乒乓球台200多副,各种体育器材3386套(件 >,经常参加活动的人数达38000余人,其中坝上、轩辕庄、说楼、前莱村、太平庄、前公桥等38个村建有标准体育健身活动广场,体育设施齐全。人民群众利用节假日、农闲时间开展篮球、羽毛球、拔河、乒乓球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跑步、打拳、跳广场舞、蹬自行车等锻炼活动随处可见,自发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已逐步形成。
官桥镇职工体育以教职工体育队为最早。1954年官桥教育工会组织“钟声”篮球队,开展校际和社会比赛活动。公社机关单位、各厂、矿、企业在院内空地安设篮球架,镰刀厂、供销社、八一矿、铁路维修队、救护队、医院均组建篮球队参加社会性比赛。自上世纪80年代起至今,官桥镇教育系统每年均在春秋两季举行教职工运动会,设S球类、棋类、田径等比赛项目,或夹球跑,推铁环、踢毽子.跳绳等趣味运动会。
截至2016年底,镇政府及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多建起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健身活动场所,为广大职工体育锻炼提供了良好环境,并经常举办职工运动会。
第三节学校体育
在封建社会,私垫教育不设体育课程,学生一天到晚只是读书习字。民国初年,初等学堂(时俗称洋学)兴起,学校开始设S体育课程,但一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缺少体育教材和器材,学生只做一些简单的赛跑、练操、游戏等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官桥公社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并把体育作为主要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培训和选配专职体育教师。1%8年,成立由党委、政府领导任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体育工作从1950年起逐步加强,中、小学毎周设体育课两节,课外活动两节,后改为小学生体育课每周三节。从1955年起设课间操、眼保健操。1951年至2011年,60年间先后推行了9套广播体操。1965年,国家颁布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1980年至1985年,全镇中学生体育达标率为85%。滕县五中、官桥农业中学、四处联办中学、中心小学和5个学区小学均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后来各中、小学按标准逐步配备专职体育教师。1983年,开始注重幼儿体育的教学。随着体育工作的蓬勃开展,体育器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年增加。1970年以后,又增加一些军事体育器材,如木枪、气枪、手榴弹等。1975年,开始推行《国家体育标准条例》,各中小学规定在评定“三好” 学生时,体育成绩要在优秀等级;并坚持学生升学的体育考试制度。1980年始,学校为学生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测,小学阶段跟踪监测学生身体健康状况。
全镇中小学毎年春季举行田径运动会。镇教育工会毎年在春季或秋季都要举行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拔河、棋类等项目的教职工运动会。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评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官桥中学、中心小学被滕州市体育局列为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在官桥镇中心中学设男篮、女篮、跳跃等传统项目训练点,在中心中学和中心小学设中长跑传统项目训练点。
官桥镇中、小学每年均组建体育代表队参加市体育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1986年,在滕州市秋季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农村小学组团体第二名,农村中学组团体第二名;1990年,获得滕州市春季田径运动会小学组团体第三名,中学组团体第六名;1995年,获得滕州市春季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一名;19%年,获得滕州市秋季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第三名;1997年,获得滕州市春季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第六名;1998年,获得滕州市春季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第五名;1999年,获得滕州市春季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第五名。2001一2006年,官桥学校体育代表队连续6年在市运动会上创佳绩,官桥为市体育队输送体育人才名。
到2018年,官桥镇所辖中小学、幼教、成教均建有标准的体育场地,配有齐全的体育设施。毎年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0%以上。
第四节民间武术
官桥境内素有习武之风,民间武术历史悠久,早在清朝中叶便有拳房5处。拳房多设在庙宇,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民国初期有所发展。建国后,习武者渐多。上世纪70年代,八一煤矿附近村民就有过自发性练武强身活动,由外地拳师在晚间传授拳法。仅八一矿区周围十余村及煤矿职工就有习武者400多人,武术队17个。
官桥武术属嵩山武学正宗,精于少林武功者有北韩村村民张传宪、李德平和前莱村人张宗善。张传宪13岁师从大山口始祖庙道士郭平安,学习“小武功”3年,继跟江苏省沛县胡寨乡武师张宗钦习“中乘功”6年,后自励修炼“上乘功"。张传宪曾任滕县武术协会教练,1975一1982年,开馆授徒160多人,其中徒弟6人晋升县武术协会教练员,又先后在安徽灵璧武馆培养武术教师30多人。张传宪还积极发掘武林遗产,撰写《梅花拳谱》1部。
张宗善于1968年拜少林正宗弟子杨德友为师,后参加省体工大队的校场培训,得到3位国家级武术教练的真传,同时又系统学习了中国武术发展史、武术裁判法。莱村学校少年武术队成立于1971年,张宗善任教练,共培养少年武术队2批,30余人。莱村少年武术队驰名乡里,对群众体育队普及和发展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清末民初,气功在官桥境内庙堂僧人、中医界有不成套路的散功。20世纪60年代,官桥西王庄村村民王新科在南京拜嵩山少林坛清掌门人李南北学艺,精于内气功法,主要用来疏通关节、脉络。王新科收徒2届,徒弟20多人。后在临沂、费县马庄等地做教练,率领气功表演队获县武术表演一等奖。曾在浙江7739看守部队、黑龙江穆岭县穆岭镇林业局公安刑传授擒拿功夫。
李德平20岁时拜张宗钦为师,通过五年勤学苦练,精通50余套拳路,于1970年开门授徒,招收本村及周边村武术爱好者40余名成立“北韩村武术队”,利用农闲时间习武强身。1978年,率队参加江苏沛县体委组织的武术比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本人被沛县体委授予一级教练员。1993年,率领武术队代表官桥镇参加了滕州市武术协会组织的有17个乡镇参加的武术表演赛活动,夺取两金一银及团体第三名的成绩,个人荣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第三章文化艺术
第一节概览
官桥镇历史文化悠久。早在7300年前,母系社会时期的北辛先民,在薛水两岸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是原始农耕文明的先行者,创造了灿烂的北辛文化。北辛出土的石器和窖穴中炭化的谷物,表明原始农业已具雏形。从出土的猪骨架来看,动物驯化已完成,开始家畜饲养。当时的捕鱼、缝纫技术已较为先进。特别是在一件陶器的底部,发现了最早的刻划符号,被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誉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曙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以及秦汉时期的汉画像石文物大量出土,国内罕见,充分说明官桥地区科技、文化已非常发达。大量的考古资料显示,古薛先民在薛河流域创造了璀璨的古薛文化,形成中国史前文化体系,即后李文化一北辛文化一大汶口文化一龙山文化一岳石文化的完整序列,成为中国东夷文化先进地区的代表。
长期的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名哲先贤。夏时造车始祖奚仲,发明舟车,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养士三千,能人贤士聚于麾下,成为一代名相,留下千秋佳话。薛人叔孙通、公孙弘为汉室江山巩固和发展,制定礼法,振纲立纪,遂有大汉王朝的崛起。元朝礼部尚书任居敬,为官清正廉明。明代抗倭名将薛士杰献身海疆,名垂千古。
官桥自古交通便利,南北先进文化的在此交融,对官桥地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官桥地区文化艺术种类繁多,各种流派民间游艺杂糅并存,从古至今历代不衰。近代更是名家辈出,后掌大村徐家振、徐家伦柳琴世家,吕楼村吕克宜柳琴说逗演唱,名闻遐迩;良里村李明才的山东快书脍炙人口;前管庄村皮影戏惟妙惟肖、别具一格;北官庄村张家唢呐享誉苏鲁豫皖。新中国成立后,全区学校、机关等单位成立业余剧团和宣传队,包括歌唱队、腰鼓队、俱乐部、电影放映队等,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柳琴、梆子、豫剧、京剧、歌剧、话剧、快板、相声、舞蹈、唢呐演奏等,各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蓬勃开展起来。1958年各业余剧团停止活动,1962年以后逐渐有所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立四新”,批判一些传统戏剧和歌曲,大唱语录歌。1967年,各单位、村、学校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大唱大演《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八大样板戏”。1977年以后,人们从“文化大革命”的文化桎酷中解放出来,优秀的传统剧目,群众喜爱的地方戏、杂耍等各种文艺表演得到恢复和发展。1985年,官桥影剧院落成使用后,各地文艺团体不断来此演出,还经常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汇演、节日庆典等文化活动。90年代琴棋书画爱好者大批涌现,1993年5月成立“毛遂故里书画社”,吸引周边乡镇民间及厂矿企事业单位书画人才的加入,定期举办书画作品汇报展览,参加国内书画评选并屡获大奖。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等多种媒体迅速普及,通过这些文化载体,礼赞改革开放,讴歌文明盛世,把“国”与“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文化艺术在工作、生产、生活中起到娱乐宣传作用。加之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官桥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出新的篇章。
第二节文化机构
官桥镇文化服务机构初建于1956年,时称官桥乡俱乐部,由高成富负责,用广播筒、黑板报、土幻灯机进行宣传,组织小型文艺宣传队到各村演出。1977年2月,官桥公社文化站正式成立,社办公助性质,隶属滕县文化局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抓文艺宣传工作。时任文化站站长张福地。1980年,改称官桥文化中心站,增设会计1名,经费独立核算。除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外,还举办文艺会演、体育比赛、书画展览。1984年11月,官桥镇党委、政府根据国家文化部在滕县召开的“全国北方地区集镇文化中心工作座谈会”精神,成立了由党委政工书记任组长,分管副镇长和党委宣传委员为副组长,文化站、团委、妇联、武装部、教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化站,文化站站长任办公室主任。文化站对电影管理站、影剧院、文艺团体、文化经营项目实行统一管理。1985年底,职工由原来2人发展到17人,按绘画、放映、创作、声乐、器乐、经商分工。1986年6月,县文化局工作队进驻文化站,对全站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艺人才,通过考试吸收文艺骨干17人,全站编制达49人。文化站设有图书阅览室、电视室、游艺室、美术室、乒乓球室、文艺室、绘画室、放映室等功能活动室,有篮球场、排球场、联合攀登器、单双杠等活动场地和器材。为了扩大文化事业经费来源,开设了无线电修理门市部、综合商店、工艺美术社,总投资3.7万元,产值14.3万元,利润2.3万元。
1992年,滕州市实行文化机构改革,文化站的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成为镇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镇文化站的主要工作职能是: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文化、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拟定本镇文化、体育工作的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配合市局管理境内文化市场,保护历史文物。负责管理境内文化设施及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官桥文化站自成立以来,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文化工作,组织各种文艺演出,挖掘整理大蚩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培训大批的文艺骨干,保护大批珍贵的文物古迹,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和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8年3月19日,官桥公社文化站在县委召开的全县文化体育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1989年12月,官桥镇文化站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先进文化中心”。
199年10月,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
1990年12月,镇文化站长孙井泉代表山东省10个先进文化站进京参加经验交流暨表彰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李铁映等的接见并合影。
1991年10月,全国100个文化先进地区会在滕州市召开,经验交流与会代表参观了官桥镇文化中心,届时30多项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展开。
第三节文化设施
官桥剧场官桥剧场是滕县农村较早建起的文化娱乐场所,曾经过3次变迁。1951年6月,在官桥老街北首路西,俗称“戏园子”,由渠志功、徐广立等八家兴建,剧院为草棚、秫秸泥墙、土台,观看演出时观众自带凳子,可容400余人。邹、滕、峄、盱眙及河南等县市剧团常来演出连台成本戏,“九岁红”“白牡丹”“里外黑”“卜拉迷”“二百”、黄秋曼等鲁南名伶均在此演出过。华东六省京剧慰问团曾在官桥剧场为归国志愿军做过慰问演出。1958年,剧场归公社所有,经徐广增改建,置木桩座板,加后排站位,可容观众800人。1964年,迁往老街中段路东,扩建为瓦屋砖墙,设木板座位900个。1980年,公社作为礼堂进行整修,设置折叠座椅1039个。首次来官桥剧场演出的为新沂柳琴剧团。官桥剧场是滕县农村仅有的2处(另一处为大坞)剧场之一。1985年春,官桥镇政府又投资90万元,在镇驻地西面、木曲路东侧新建官桥影剧院,198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的影剧院,外型美观大方,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内设镀锌自动启合靠椅1100个,成为全县一流的文化设施。河南商丘豫剧二团为新影院落成踩园,县领导前来剪彩祝贺。镇影剧院建成后,毎年接待剧团10余个,文艺演出近百场,年放映电影400一500余场,累计观众达10万余人次,还承接镇政府召开的大型工作会议以及节日庆典文艺演出活动。
官桥影剧院自建成后至1996年10年间,先后接待由全国各地、市、县政府和文化部门组成的参观学习团体60多起,被滕州市授予“文明单位” “改革先锋” “文化先进单位”等称号。
官桥影剧院经理:孙延坤美工:孙长溪。
文化中心大楼为顺应形势发展,满足全镇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1986年,官桥镇党委、政府投资160万元动工兴建文化大楼,1987年6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形成了以影剧院为主体、文化大楼为依托的文化中心。整个文化中心占地30余亩,建设面积5800平方米。文化大楼共3层,40余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设有文化站、电影发行管理站、广播电视站、图书室、阅览室、文物展览室、培训教室、科普室、游艺室;文化中心建有灯光体育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宣传画廊等;临街开办有综合商店、工艺美术社、汽车维修站等经营服务项目。电影管理站配有16毫米电影机2部,图书室藏书10000余册,报刊47种,科普资料400余册,游艺器具10余种,宣传板块15个,体育场1400平方米,体育器材12种,其中乒乓球台4张。商店场房1600平方米。1987年,官桥镇人民政府以文化站为试点,推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4月25日文化站有偿服务项目部正式营业,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镇企事业60多个单位前来祝贺。至1987年底,创产值10万余元,利润1.1万元。镇文化大楼面向全镇开放,经常组织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书画展览、球类棋类比赛和武术表演,举办音乐、舞蹈、工艺美术、书画、文学创作等各种培训。文化站1990年创办《北辛诗报》,后改为《北辛文化报》共编辑93期,发行多达10万多份。官桥文化中心自1985年至2016年,通过各种形式举办科技知识讲座122期,音乐、书画、文学创作等各种培训班共160期。种类繁多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1999年,官桥镇党委、政府重视文化事业,在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文化广场,投资40万元,对广场进行绿化、美化,建草坪、憩园、长廊等景点。2002年,在剧院前文化广场建“北辛古韵”雕塑1座,在山官路和木曲路交汇处街心花园建“古薛车正雕喂1座成为官桥镇地理标志。
2016年,投资50余万元,在官桥村西南隅新建镇文化综合服务大楼,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2017年3月启用。楼内设有标准规范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物展室、书画活动室、游艺室、舞蹈室、棋牌娱乐室、乒乓球室、培训教室、微机室、影视多功能室等,室内各种器材设施配H标准齐全,楼下有休闲文化广场。是一个集学习、娱乐、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满足了农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
村级殳化大院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始于1985年。之前,多数村建有“大队俱乐部”“文化室”。“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后又改为“青年之家”等。1986年,全镇村办青年之家37处,多数设有图书室,藏书总量为2.5万册。按照不同时期的社会形势,遵循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寓教于乐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1990年上半年,为配合市争创文化先进市活动,官桥镇启动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工程,先后建立村级文化大院19个,即:轩辕庄、前公桥、史庄、中洪林、官桥、北辛、坝上、大康留、太平庄、后掌大、苏疃、倪楼、东郑庄、时店、后善庄、大韩、前莱村、后莱村、北韩村,其中前公桥村文化大院受到滕州市政府表彰。
农家15屋20世纪70年代初就有村级图书室。1992年,以村文化大院为依托,再建村级图书室,全镇近半数村建起了图书室。从2008年起,通过政府支持、上级捐赠,合作共建、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连续四年各村都建起农家书屋,全镇共建农家书屋51个,每村分别建起60至80平方米标准图书阅览室,配备阅览桌10一20套,书橱4一6套。图书全部由新华书店统一选配,推荐图书1500一3000册,音像资料100余套,图书涉及政经类、科技类、文学类、少儿类、生活综合类,各类杂志期刊30种以上。2008年12月,由枣庄新华书店援建的镇第一个农家书屋在坝上村落成,新华书店向坝上村农家书屋共捐书1580册,光盘100张,报刊30多种,总价值3万余元。还聘请市图书馆专业人员对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了培训。
官桥新华书店官桥新华书店建于2003年12月,由滕州市新华书店投资兴建,位于镇政府西侧府前路北,使用面积达1200平方米,主体4层,内部设施齐全,服务规范,是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隶属滕州市新华书店管理,2012年易名为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滕州分公司官桥书店。书店主营业务为一般图书发行和中、小学教材征订发行。图书、咅像制品全部实行开架销售、超市管理,成为官桥镇梢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2013年底,因省新华书店结构调整. 撤掉官桥新华书店。
官桥新华书店经理:夏存志。
第四节民间游艺
官桥域内的民间游艺门类多,流行时间长,活动范围广,主要有舞狮、龙灯、高跷、花船、赶驴、竹马、秧歌、补锅、铁花、皮影戏等,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毎年从春节开始,由群众自发组织的游艺活动走上街头表演,元宵节把活动推向高潮,有时持续到农历二月二。官桥农民文化夜市,自1987年至1999年共举办13届,各地民间艺人纷至沓来,民间游艺活动丰富多彩,观看者达万余人,场面蔚为壮观。
高跷、花船是人们在春节期间自娱自乐的主要游艺形式。高跷、花船一般同场演出,互相配合,参演人员扮成古代人物形象,并配以欢快的民间小调,边唱边舞,加之小丑前后串演,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坝上高跷、花船、独杆轿表演较出名,始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曾在魏庄、木石演出,高跷表演的翻跟头、大劈叉、咅罗汉、扑蝴蝶堪称一绝。前管庄高跷舞龙队起源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第二班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活动时间多在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活动范围东到羊庄,西到尤楼,西南到夏镇,南到薛城一带,每次出门均在70人左右,时七节龙,舞动时风声呼呼,鱗甲闪闪,龙如圆弧滚转,越障碍,跳高台,上方桌,打羊站,狮衣紧贴,不露人迹,拐子八副,走场潇洒。花船如水上行舟,上下起伏,左右摇摆,且有锣鼓、管弦伴奏。锣鼓点曲谱有长谬、游丝、阴阳赞、四喜、四进门、公车上、鬼推磨、小开门、三拨子、金钱花等。
皮影演出一般以两人为搭档,一人操作演唱,一人敲梆击节.兼司锣鼓伴奏,二人配合默契。在操作表演时,前面挂一布幔,通过灯光的照射,使各种人物形象映射在布幔上,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龙活现,故事情节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前管庄皮影戏源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主要剧目有《西游记》《武松打虎》等。多在河南、江苏一带活动,曾在徐州市占过园子,因属民间玩艺,因此多在农村活动。
龙灯历史悠久,较大村庄一般都有舞龙表演。春节期间民间游艺队伍步行到镇上表演,每经一个村子,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全村老少争相观看,热闹非凡。到镇驻地时,一些店铺纷纷赠送点心、烟酒等,以示谢意。“文化大革命”期间,龙灯被列为“四旧”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又逐渐恢复起来。官桥的舞獅和耍龙灯较为有名,由徐文广、徐光建、曹化友操演,能做一些高难动作;竹马为全区独有。西康留村的舞龙灯、耍狮子、花船、烟火起源于清末,不但历经时间长,而且影响范围广。村民孙代温会制作烟花,形似花篮,放似莲花,层层魯叠,流光溢彩,春节后农闲时节舞灯放花,吸引柴胡店、羊庄、木石、张汪等镇村民前来观看。
秧歌俗称扭秧歌,表演时每人腰系一条约有六尺长的彩绸,表演者手持绸子两臂甩开,前走后退、左蹦右跳,载歌载舞,边舞边唱,场面活泼热烈,是一种体现人民群众欢乐祥和、太平景象的娱乐形式。
第五节民间曲艺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搞好宣传,全社各村、单位先后成立了各种不同表演形式的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坝上、时店、东康留、北辛、前公桥、后掌大、官桥、西郑庄等30多个村成立了业余剧团,机关、学校、厂矿企业均成立了宣传队。其表演形式和表演剧目比建国前有所增加。剧种有吕剧、柳琴、豫剧、山东梆子、评剧、歌剧、话剧、京剧.快板、舞蹈、相声等,每年区政府组织调演并评比发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官桥、北辛、东康留剧团活跃,参加过区级调演。“文化大革命”期间八大样板戏独占舞台,官桥、轩辕庄、渠村、北辛、前莱村、公桥、大韩村、苏疃、时店等均组织业余宣传队赶排会演,一时形成了“样板戏热”。1977年,由公社选派的戏剧参加滕县举办的文艺会演获集体奖。从1980年以来,主要有中心校、五中团支部、幼儿园组织的宣传队开展活动。官桥编排的节目曾在春节期间被县、区调演达15次。1984年,民乐艺人张敬印获唢呐独奏节目奖和集体奖;1985年,北官庄民乐队参加“牛年之春”民乐会演获集体奖。2002年,镇教委和文化站共同编排的舞蹈《天竺水韵》,在滕州市举办的第二届农民舞蹈大赛中获“二等奖”和“最佳组织奖”。2006年春节过后,全市镇街宣传彩车巡展和唢呐大赛,官桥民乐代表队张敬印等6位民乐手表演的《闹元宵》和《在希望的田野上》荣获一等奖。2015年,“幸福舞起来”山东省第二届中老年广场舞,官桥镇选送的节目获全市第二名。
官桥境内流行的主要曲种有:评书、山东快书、柳琴、山东梆子等。早在清咸丰年间,柳琴戏就在境内流行。民国初,京剧传入本地。新中国建立后,山东佛子、豫剧等多种剧种相继传入并出现了剧班,进行演出活动。
评书快书清末民初,评书、山东快书在官桥民间比较流行。良里村人李明才善说山东快书,师从艺人李元才,人送外号“火车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常在铒南、苏北一带说唱,颇具影响,拿手曲目《武二郎》,其山东快书说的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感召力特别强,每逢集赶会必去说书,他总是先在一边喝茶、聊天,目的先让其他说书人先开张,让同行们賺点茶饭钱,一般等到集会时间过半,他才打场子开张说书,听书的人就像潮水一般涌到他的场子上来。李明才表达能力特别强,口齿清楚,声音浑厚,顿挫有力,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故事情节描述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深受人们苜爱。他曾被滕县文化部门吸收录用,其作品灌制过唱片发行。
柳琴戏俗称“拉后腔”或“拉魂腔”,到1954年华东地区文艺汇演时,才正式将拉魂腔定名为柳琴戏。后掌大村徐家振、徐家伦兄弟二人为柳琴世家,曾师从著名柳琴艺人卜端品,演出代表剧目有《玉林休妻》《拦马》 等,享誉爯、苏、豫.皖。1950年,滕县成立了“四平剧社”(柳琴剧团的前身),张汪乡渊子涯村的卜端品、柴胡店乡山后村的钟宜武、魏楼村倪朝海、于屯村于兰凤、吕楼村的吕克宜及徐家兄弟皆是滕县柳琴剧团的创始人。
民国时期,有京剧开始传入官桥境内。“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上下掀起学唱《红灯记>等八大样板戏的高潮,京剧曾一度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爱听爱唱的戏曲。官桥业余剧团成立于1954年,团长苗荣奎,导演展俊甫,琴师王慎思,演员吕传海等16人,用京剧和话剧的形式演出过《捉放曹》《白毛女》等,活动于原五区各村。
太平庄的花鼓剧团,成立于1951年,主要演员有朱恒权、孙景香等8人,孙景权任团长。村出款购H服装道A,演出节目有《王小赶脚粹》。山东梆子山东梆子自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传入官桥地区,由于曲调好听又易于掌握,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在劳作之余,都要学唱两句梆子腔,消除疲劳。农闲时,农村有人用板胡拉唱梆子调,大伙围听。在50一60年代,农村组织的业余文艺团体多数唱山东梆子,一般男唱梆子腔,女唱像剧调。北辛梆子剧团成立于1952年,村投资,购买服装道具、锣鼓家什。主要演员有张广月、任振华、周忠连、周广修等25人,曾到刘村、邓寨、大庙、木石等地演出。剧目为《燕王征北》《雷振海征北》《白马关》《包公案》《三开关》《反徐州》等。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20世纪60年代由河南传入本地的剧种。豫剧传入后,多数山东佛子艺人转唱豫剧。当时,官桥公社支持农村成立戏班子或宣传队,以便配合党的宣传工作,在一些较大的、条件较好的村基本上都有业余戏班,豫剧是编排、表演的主要剧种。时店剧团成立于1946年,村出经费投资,曾到羊庄、木石、南沙河等地演出,主要剧目为《反阳河》《樊梨花征西》等时装剧。
鼓乐班鼓乐班俗称喇叭班子,一般由5一9人搭成1班,以唢呐为主要吹奏乐器,同时伴以二胡、笙、笛等.为婚丧嫁娶吹奏演出。鼓乐班发展历史悠久,北官庄的张福河、张富祥2家鼓乐班组班于民国时期,传承已有5代。两家喇叭的吹奏各具特色,远近驰名,享誉苏冉豫皖,方圆几十里人家的婚丧嫁娶,只要用喇叭,都要下请帖去请,曾经获得滕州“庆新春唢呐大赛”一等奖,全国民乐大赛二等奖。其传统曲目主要有《百鸟朝凤》《清河会》和一些戏剧选段等。随着时代的发展,鼓乐的吹奏内容和形式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很多的流行歌曲、民间小调被改编吸收,成了民乐的主要曲目。自20世纪90年代起“伴唱”兴起,“伴唱”多为女性,唱的多是流行歌曲、戏曲选段等。鼓乐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由过去的单纯为婚丧演奏逐渐过渡到多样化、社会化、商业化演出,如庆祝大会、商业庆典、欢送新兵、报喜慰问、重大节日集会游行,商铺开业等,均有乐队演奏。
2013年,官桥镇出了一位全国闻名的农民歌手“山楂妹”。“山楂妹”原名张月乔,女,官桥镇前莱村人。其台风自然朴实、声音细腻圆润、歌路宽泛、演唱传神。201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星光大道》,张月乔以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和个人励志奋斗的故事,一举摘得星光大道的周冠军、月冠军,并最终夺取《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亚军。“山楂妹"是山东大地上继“大衣哥”朱之文、“草帽姐”徐桂花之后又一个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草根明星。因其在《让梦想飞》的节目中,带了一篮子山楂分给现场的评委和观众品尝,感恩和推销自己家乡的特产,而被全国观众亲切地称为“山楂妹”。2017年秋,应邀来到家乡官桥,为官桥首届银杏节倾情演出。
村名剧种代表剧目活动时间主要演员备注《王定保借当》《挑女婿》端品徐家振后掌大柳琴《血泪荡》《玉林休妻》 民国现代徐家伦倪朝海在镇获奖 《拦马〉 于兰凤吕克宜史庄京剧吕剧 《红灯记》《李二嫂改嫁》 现代 《小姑贤》《红嫂》 前掌大京剧柳琴 《武家坡>《打渔杀家》 民国徐家振徐家伦于兰凤倪朝海等大康留豫剧 《沙家浜>现代任世淦等前管庄柳琴 《智取威虎山》 现代 《血泪仇》《白毛女》 王园梆子 《对花枪><反徐州》 现代与北辛合作 《白马关》 <三把链>《审椅子》 宗成鼎张传世北韩柳琴 《渡江记》 现代官桥镇农民文化夜市官桥镇农民文化夜市是由镇党委政府主导文化站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群众文化活动。1987年农历十月初二,首届官桥农民文化夜市在镇文化中心举办。黄昏时分,夜幕降临,文化中心内外华灯初放,周围十里八乡赶来逛夜市的男女老少摩肩接踵,人头攒动。
夜市集文化娱乐、商贸经营、科普教育、体育活动于一体,即可购销农副产品,又能参加文体娱乐,游览人数达数万人。夜市灯火阑珊时,游人流连忘返。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物资和文化生活,文化站决定每年于农历十月初二举办文化夜市,并延长一天。1991年第五届文化夜市,开展了文艺演出、民间游艺表演、杂技魔术、科技咨询、知识竞赛、书刊展销、广告宣传、电影放映、书画文物展、球类棋类比赛、放飞信鸽、燃放烟花等20余项活动,近3万人汇集夜市,时值全国文化先进地区理论研讨会在滕召开,文化部群文司司长魏中珂带领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具有浓厚乡土气息文化夜市,并给于高度评价。
第六节广播电视
一、广播电视站广播站官桥广播站建于1964年,配备2名不脱产的广播管理员,业务上由县广播站统一领导,始称官桥广播放大站,1985年改称官桥广播站。初建时由马俊元负责,只有1部150瓦扩音机和1台5千伏安调压器。1965年至1969年,架通全公社各大队的专用广播线路,并增派线路员1人,购置了250瓦扩音机、话筒、电唱机、810录音机,自备发电机,广播放大站初具规模。初建试播时,由邮电所代管,用电话线代广播,广播时间为早、中、晚3次。广播站的主要任务是转播、放大滕县广播站的信号及党委政府召开的会议讲话录音,因此被称为广播放大站。
1979年,对原18个大队的村内广播线路进行整顿检修。1980年,对全公社剩余30个村的广播线路进行勘测,公社广播站组织15人的施工队,经过一年的施工,把原来使用的广播线路设施木杆、石杆改用标准为7.5米高水泥杆。至此,全公社48个大队五个管理区续表2的主干线路按标准化要求全部架通,使全公社70%的农户挂上喇叭。1980年,新建机房、播音室、值班室、仓库、办公室,使用面积为84平方米。配装电源和输出配电盘,办起广插器材厂,承接全县广播设备的维修和其他地、市、县广播专用变压器的维修。1981年,埋设地下支干线路17.5千米,连通苏疃、磨庄、吴庄、时店、时村、善庄、魏楼、吕楼、后掌大、前公桥、东公桥、后公桥、史庄、大康留、良里、渠村等16个大队。由于广播线路机房、村内网路实现标准化,官桥广播站声望日高。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新疆4省160人及枣庄市各区、县30个社镇广播部门负责人,先后来官桥广播站参观学习。1983年,对望河、韩村管理区支干线路进行标、准化架设。为了实现一线多用,官桥广播站首创广播对话机,并推广到全县各公社使用。成功试用广播线路用动圈揦叭(原为响纸片、舌簧喇叭),在前莱村、车坫村接挂600余只;1985年架设电缆2000米,使广播音质音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购置调频接收机一部。
1983年,滕县广播局任命宋秉华为站长,全站由2人增加为6人,其中设编辑1人,播音员1人,业余通讯报导员发展为60人,从此起开始自办节目。
1986至1988年,官桥广播站连续,3年被滕州市广电局评为“自办节目” “线路更新”先进单位,1986年在乡镇自办节目评比中两次被滕州市广播局评为一等奖,1987年2次荣获滕州市广播局综合奖,1988年在乡镇自办节目展播中被滕州市广电局评为稿件一等奖。
随着无线通讯的普及,到1990年后有线广播收听的人数大为减少。1995年镇广播站易名为官桥镇广播电视站。2000年12月,镇广播电视站划归滕州市广播电视局。2005年12月,镇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到中广有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电视站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电视机开始进入普通农村家庭。70年代中期,八一煤矿职工购买了境内第一台电视机。1979年12月,轩辕庄村村民杨家凤是第一个购买电视的农民家庭。进入80年代,购买电视机的家庭逐年增多。到1990年电视普及率达到85%,其中购买彩色电视的户占6%。1997年,基本上家家都有电视机,彩电占60%。2000年以后,黑白电视机逐渐被淘汰,更新换代为彩色电视机。2010年后,多数家庭用上高清晰液晶电视。
1992年5月,滕州市广播电视局将乡镇广播电视站人事管理权移交给乡镇管理,市广播电视局负责业务指导^1996年,滕州市广播电视局与官桥镇政府共筹资金在镇驻地建1座小功率电视差转台,解决了木石、羊庄、官桥等东南部乡镇收看滕州市电视台节目效果不好的问题。1995年,广播站购罝有线闭路电视设备,开始自办电视节目,1999年停办,全部为转播电视节目。2000年春,宫桥镇是全市第一个架设从乡镇驻地到各村光缆干线的乡镇,可输送20多套电视节目。2002年,实施闭路电视村村通工程,从根本上提升了有线电视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当年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000余户,其中轩辕庄村率先实现户户通有线电视。2006年,全镇所有村庄全部通上闭路电视,收视节目达到45套。
2012年9月,有线电视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2014年10月,广播电视站开展多元综合网络信息服务业务,全面实现高清电视、互动点播、回放、宽带上网“一网通”。经过多年努力,官桥广电站已顺利实现从单一节目信号传输向多元业务经营的转变,可向广大群众传输数字高清、高清3D等共计169套有线电视节目,提供电子节目指南(EPG)、数据广播、NVOD点播、互动点播、时移回看、广电宽带等服务。随着智能化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凭借一根进入千家万户的有线电视信号线,为广大群众提供“多屏互动”“电视缴费"“酒店预订”“可视电话”“应急信息发布”“党员电教” “视频监控” “电视会议” “智能家居” 等众多现代化信息服务。
二、官桥电视差转台1989年,滕州市广播电视局与官桥镇政府决定共同筹资在官桥镇驻地建设一座小功率电视差转台,以解决木石、羊庄、官桥等东南部乡镇收看滕州市电视台节目效果不好的问题。1989年10月,滕州市广播电视局将原电视转播台使用的76米拉线电视发射塔作为投资,作价5万元,官桥镇政府采取多方集资的办法筹资7万元,承担设备昀置,铁塔拆卸,安装及土建施工。投资2万元购买1台GSZ一3型50瓦电视差转机,该机接收频率六频道,发射频率三频道。在官桥文化大楼腾出3间房子,作为发射机房。在塔上安装了六频道五单元电视接收天线和三频道十字振子电视发射天线,进行了配电、控制、馈线及发射机的安装和调试,全部工程完成后于1990年5月1日正式开播,接收六频道滕州市电视台节目,以三频道转发。
1996年,滕州市东南部木石、羊庄等乡镇收看滕州市电视台节目效果差的问题引起了市委领导的重视,在时任市委书记彭湃的直接关怀下,滕州市广播电视局投资25万元对官桥电视差转台进行升级改造,将官桥电视差转台收归滕州市广播电视局直接管理。1996年7月,投资12.5万元从北京761厂购进1台GSZ一9型300瓦电视发射机,投资5万元更换了供电变压器,投资7.5万元,重新安装了六频道五单元电视接收天线和三频道定向振子电视发射天线。于19%年8月30日试播,接收六频道滕州市电视台节目,以三频道转发,每天转播时间达10小时以上,较好地解决了木石、羊庄、官桥、张汪、柴胡店等5个乡镇收看滕州市电视台节目的问题,使全市的电视人口覆盖率由75%提高到90%以上。
19%年11月4日,滕州市广播电视局正式行文,确定官桥电视差转台为局属副股级单位,定编台长1人,工作人员4人,由滕州市有线电视台机房抽调人员轮流值班,毎半年轮换一次。1997年9月,官桥电视差转台的信号源改为光缆信号,节目内容仍为滕州市电视台自办节目。2003年3月底,由于乡镇有线电视的普及和发展,接收开路电视信号的用户减少,滕州市广播电视局决定官桥电视差转台停止转播。
官桥镇电视差转台台长:刘孝伦。
第七节电影宣传
1950年,滕县电影队在官桥区设点,定期巡回放映,各村群众开始看上了电影。1958年,官桥人民公社自筹资金买放映机1部,建立电影队,由马秀峰、王成立、张传厚负责,在公社礼堂售票放映。I960年,公社电影队交滕县电影队管理。196H962年,滕县电影队第十三分队驻官桥,在48个生产大队巡回放映,由张传厚、党金平、陈建负责,社员每月能看上1次电影。1975年,公社成立8.75毫米放映队,受公社党委直接领导,活动于社内各村,平均毎村毎月能看上2次电影。1982年,公社购进16毫米放映机一部,同时滕县电影队十三分队下放到公社,机器、人员属公社文化站领导。
1983年,滕县电影公司在官桥设立电影管理站,为县公司的派出机构,负责官桥、木石、羊庄、柴胡店、张汪等5个乡镇的48个电影放映队的放映管理、影片发行、技术指导等业务,并协助发展村办电影队,管理站由刘念董、王成运、张传厚主持。1985年8月,县电影公司把管理站移交官桥镇,并成立官桥镇电影管理站,时培廷、宋邦恒主持工作,负责管理全镇村办电影队的活动,兼管影片发行。自1982年以来,平均每村每月能看电影2一4次。
官桥境内,有对外开放经营型的八一俱乐部(1513个座位),tflT俱乐部(1030个座位),莱村工程处俱乐部(1432个座位),基本满足了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官桥镇电影管理坫除抓好影剧院,协调好八一、莱村.机厂3个电影院放映工作外,特别重视村级电影放映队的建设。截至1988年底,全镇发展村办电影队10个(前掌大、渠村、苏_、时店、北韩村、前莱村、北辛、坝上、大康留、东王公),占全镇村的20%,平均5个村就有1个放映队,连同官桥影剧院、厂矿剧院,固定放映单位达14个,约4500人就有1个放映点,每年放映场次累计1480场,观众30万人次,年收入累计4万余元。
20世纪80年代,农村拥有黑白、彩色电视机1400余台,平均每5户拥有1台,其中有23个经济条件好的村,50%以上农户有电视机。90年代,彩色电视机已经普及。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多数农村居民用上智能电视机、电脑、替能手机。2013年,数字电视信号联网入户,全镇居民用上网络电视,可通过多种媒体观看节目,了解国内外即时发生的新闻。
20世纪末,村办电影队由红火走向低谷,只有八一矿影剧院时常放映电影和举办文艺活动。锁流动放映队以到村流动放映为主,分社会场和学校场,镇辖村毎月放映1场,学校每学期放映1场。随着农村文化娱乐层次的提升,很多家庭购g了录像机、影碟机、卡拉OK功放机等设备。1994年9月,闭路电视户户通工程开始以后,电视、电影节目足不出户即可观看,特别是2008年后,网络电脑的普及应用,上网即可观看影视节B,农村露天电影已被人们逐渐淡化。镇电影放映队按照市文化局要求,执行“21世纪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简称“2131工程” >的规定,定期进村放映电影。
官桥镇电影放映队,1987年在市电影幻灯汇报节目中被评为三等奖,在全国科教电影宣传月活动中被中央六部委(农业部、林业部、广播电视部、文化部、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评为“先进单位”。2006年9月,枣庄市政府召开全市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总结表彰大会,官桥镇电影放映队被评为“先进单位”。
第八节书画艺术官桥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代书画艺术繁荣。民间能写善画者甚众,素有书画之乡之称。太平庄人孙长泰,生于清朝末年,天陚异禀,师从地方名人,勤学不缀,善书画、工诗询、能刻石,遂成民间书画名家,乡人以藏其墨宝为荣。善庄人张长地(1942一2015),字若宽,省级美协会员,自幼酷爱绘画,尤以古代人物画见长,为家乡创作以古薛历史为题材的人物、山水作品多幅。创作的古代人物画《先秦十二子》,在全省影响较大。史庄人孙开桐,军旅书画家,原北京军区第三干休所主任。自幼酷爱艺术,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多次参加军内和全国书画展并获奖,其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和企业家收蔵。后善庄村人宫德栋,全国优秀青年书法家,1995年就读于兖州师范学校,2000年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函授毕业,致力于书法教育,创办兖州高阳书法培训学校,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展中获奖。当代著名画僧演一法师,前掌大村人,中国美协会员,安徽桐城投子寺主持,致力于建寺安僧,创建九华山历代髙僧墨宝陈列馆,对佛教的弘扬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官桥镇文化站站长孙井泉,能文善书,楷、隶、篆俱佳,在他的积极倡导和筹备下,以文化站为依托,1993年春成立了毛遂故里书画社,孙井泉为社长。书画社每年定期开展笔会交流、举办书画作品展览、培训等活动。至2014年,发展会员140余名,辐射官桥、周边乡镇、八一矿及驻官桥企事业单位,书画社每5年举行1次大型书画展览。2004年在滕州市王学仲艺术馆举行书画展览,市六大班子领导到会祝贺。2012年在官桥举办大型书画展,市书画界名流30多人寄来祝贺作品,市人大、政府和宣传部领导参加了书画展开幕式。2014年,毛遂故里书画社更名为古薛书画院,院长倪平义,秘书长曹勇,孙井泉为名誉院长。至2016年底,书画社会员加入各级书协、美协共33人,省级4人,枣庄市级26人,其中倪平义、曹永为国家级书协会员。
古薛书画院在每年腊月二十四日官桥集这一天,组织书画院成员开展为群众义务写春联活动,每年组织“送春联到农村”活动,20多年坚持不綴,深受群众好评。
第十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官桥域内,自7300年前有人类居住的北辛文化开始,至商、周、汉、唐、宋、元、明、清各朝,民间不乏各种工匠艺人,特别是民国年间和新中国成立后,各种艺术人才、能工巧匠辈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有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逐渐绝迹或消失。为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亟待加以保护和传承。
第十二节文物保护
官桥镇境内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到商、周、汉文化遗址及文物遗存6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12处,枣庄市级文保单位6处,滕州市级文保单位35处;古碑、石刻130余通;古树15棵;现存古庙宇、家祠10余处!清末、民国时期古建筑5处;占桥、古井存落于乡间;古家具、古书、古字画、古生活用具等散藏于民间,无以数计。
1990年5月,官桥镇政府制定《关于加强我镇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规定》。具体规定: (一)健全组织,镇、村成立文保小组。(二)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和镇文物概况。(三)重点保护古遗址,遗址150米范围内严禁用土、挖沟、建筑。(四)一切出土文物归国家所有。(五)保护历史文物,人人有责。
1988年镇政府成立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镇主要领导为负责人,涉及有文物遗址的村则成立文物保护小组,设专职看护员。2007年起,車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看护员由上级发放补贴。2011年,薛国故城文物管理所成立,隶厲市文广新局管理,管理人员3人,2016年归属市文物局。主要负责薛国故城、前掌大商周墓葬群和北辛遗址为重点的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
官桥镇党委、政府坚持“对历史负责,对文化负责”的精神,本着“传承保护与开发的原则,拿出专门人力、财力、格力,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谋划运作、规划布局,不断加强文物古迹保护与开发,持续推进文化设施、文化标志和文化景区建设,努力推动“古化石” 逐步转变成为“活文化”、资源优势逐步发展成为特色产业。
第二节旅游规划
2008年以来,镇政府先后邀请清华大学郭黛姮教授和中国汽车文化研究会、山东省建设厅和考古文保中心等有关专家,以及北京、济南等多家文化规划设计单位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委托北京京师天成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编制“以北辛遗址为核心,以古薛河、十字河为纽带,以始祖文化、车文化、薛文化为依托”的“一核两带三区”旅游开发规划,委托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编制了北辛文化大遗址公园保护规划,委托济南大卫国际建筑设计中心完成了北辛文化纪念馆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和物探处理。2010年,配合国家博物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北辛文化遗址实地勘探、古薛河流域大遗址群文物考察,承办了薛河流域大遗址片区保护规划咨询会;6月中旬,北京大学考古专家夏正凯教授来官桥对古薛河流域地质地貌、遗址分布及河流变迁进行了全面调査勘探。邀请国家博物馆及省、市各级专家学者召开前掌大车马坑博物馆项目座谈会,对前掌大车马坑博物馆保护、开发等开展专题研讨;委托清华大学编制前掌大遗址保护性规划和车马坑展览馆整体设计。立项申报了北辛文化大遗址公园项目,成功进入国家“十二五”文保规划。2012年,先后两次进行北辛文化大遗址公闶规划修编。完成了薛国故城大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初步规划方案首次评估验收;薛国故城遗址被闽家文物局纳入大遗址保护规划。2013年,完成北辛遗址、薛国故城保护规划方案中期修订。薛国故城遗址抢救性保护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2014年,完成北辛遗址保护工程规划最后修订完善,4月份获得到了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同年,委托曲阜市安怀堂文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保护项目施工方案,委托山东海岱文化遗产保护咨询服务中心进行了前期考古勘探。2015年,北辛遗址保护性规划报山东省文物局审批。2016年,北辛遗址完成地质勘探、保护规划施工方案编制。2017年,完成了古薛国官桥汉文化园(官桥村南汉墓群)初步规划设计。同年,完成了前掌大遗址和西康留遗址文保规划。
第三节保护与开发积极借助上级文保资金,不断加大对镇内各类古址遗迹景点的保护性修复。薛国故城遗址抢救性保护工程,于2013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并启动实施建设。2014年,完成薛国故城墙本体一期保护和环遗址路硬化建设。2015年,薛国故城墙(官桥段)抢救性保护工程基本完成,累计修M城墙东南角及西城墙中段2252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0万余棵,硬化环遗址路3千米,新建观光栈道400平米。2017年,配合滕州市文广新局完成遗址景点导示牌及标志碑安置建设。北辛遗址保护性建设规划于2011年4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2016年启动实施。2016年上半年,完成项目占地附着物前期清点清理,8月启动北辛遗址博物馆(管理房)建设。2017年,基本完成北辛遗址博物馆主体工程、遗址复原区土地平整和古薛河两岸河堤砌垒修复。2018年,完成北辛遗址博物馆装饰装修和5000平方米遗址保护展示区建设,除博物馆(未布展)外,基本实现对外开放。官桥村南汉墓群遗址于2014年10月进行抢救性发掘,2015年启动实施就地保护性展馆建设,2016年6月展馆建成,2017年启动实施馆内布展、观光木栈道设计和汉园广场规划,2018年启动馆内木栈道及汉园广场建设,预计年底建成开放。同时,从1991年开始,先后投资600余万元,相继建设了“北辛古韵”盖鼎、“古薛车正”雕塑,毛遂墓园冒尖碑、孟尝君礼贤馆、北辛遗址碑亭及丰山公园、孟尝君养士处、古驿歇马亭、大康留唐槐等10余处文化景点,彰显了官桥古文化的丰厚底蕴。2018年,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渠村堂楼修缮保护工程。
第四节设施配套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设施配套先行”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文化标志性旅游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断改善旅游景区环境。2008年,投资50余万元,安装了北辛文化遗址牌坊和国保碑,完成了8千米文化旅游路、文化遗址路和十字河休闲大道硬化及绿化建设。2010年,投资40余万元,完成了薛国故城标志性阙门及配套建设。2015年,以薛水文化为主线,启动实施了十字河综合治理项目,立项申报了薛河省级湿地公园,精心构建了古、新薛河“十公里绿色长廊,千亩核桃万棵柳” 生态精品工程。2017年,争取上级旅服专项资金,完成了孟尝君礼贤馆、古薛汉园等处5座旅游厕所建设;设计并安置了镇域内景区主次干道指示牌、历史文化景点道路指引牌。实施了孟尝君路、银杏路等旅游主干道硬化建设。2017一2018年,结合薛河湿地公园(小魏河片区)建设,对前掌大遗址、薛国故城遗址等区域和十字河沿线等主要旅游道路进行全面硬化、绿化和美化建设,对周边村庄环境高标准实施了立面改造和建设提升。2018年,精心制作安装了前掌大遗址、毛遂墓园等11处遗址展示牌和孟尝君礼贤园8个宣传展示牌;在主要路口精心设计并安装了宫桥镇历史文化及自然生态全域旅游导览图、历史文化景点路线布局图,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主干道文化旅游景区道路导视牌。在镇驻地实施了秦汉风格街区立面改造、车正广场等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官桥历史文化的社会关注度。
第五节宣传推介坚持丰富内涵、推介提升的原则,2008年先后成立北辛文化传承公司、北辛文化研究会,抢先注册了北辛文化、奚仲故里、毛遂故里等12个网上域名和古薛车正、北辛文化等品牌商标;向山东省建设厅递交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创建申请,委托专业机构精心制作了历史文化名镇宣传光盘、手册和项目册。同时,先后收集各类文化实物100余件,整理各类文史资料80余篇、非物质文化遗产26项,其中《奚仲造车的传说》《毛遂的传说》被先后申报列入車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组织召开了北辛遗址发掘30周年研讨会、北辛文化遗址高层论坛。2010年,出版发行了《走进官桥看文化》一书,首批印发5000余册。同年,在《滕州日报》专栏推出一•厚重滕州•走进官桥看历史文化,连续刊载介绍了官桥悠久的文化遗存、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多彩的传奇故事。2011年,在滕州电视台专题推出一一官桥历史文化•滕州故审十三集连播。沿省道木曲公路建成4千米文化宣传墙,绘制展示文化遗存、过薛诗文、名人故事等300余幅。制作《古薛文化的守望者一孙景泉》专题片,从人物专访的角度向社会展现了官桥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2013年,官桥镇被山东省文明委授予“文化特色示范镇”荣誉称号,在11月份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被授予“全国特色文化产业示范镇”荣誉称号。2014年,顺利通过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组织的省级特色文化建设示范镇复核验收。2016年以来,先后精心设计并印制了《官桥文化旅游宣传册》《官桥旅游宣传折页》《石头上的史诗一一一官桥出土汉画像石集锦》《历代文人咏古薛》诗集,以及官桥镇历史文化景点分布图、历史文化景点路线布局图等宣传资料;设计完成了《官桥文化》宣传手册和《历史文化保护》《古薛文化展馆》《古薛文旅小镇》《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镇》等概念性规划,全方位展示了官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17年9月,官桥作为山东省唯一的镇级单位,应邀参加山东省在潍坊市举办的第23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历史文化宣传推介赢得广泛关注。
第六节乡村旅游
结合乡村产业振兴,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全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2016年以来,先后精心打造魏楼银杏观光园、大康留皂角采摘园、东郑庄核桃种植园、工艺葫芦种植园、罗汉山香椿基地和望河三山千亩油菜花生态旅游区“六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开发绿色生态旅游产品6个系列、10余个品种,并多次在滕州市农博展览等节会上获得参展一等奖。2017年,结合薛河湿地公园(小魏河片区)建设,深入挖掘商汤左相仲虺“好德”和民本思想,建成集党性教育、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仲虺政德教育广场。2018年,依托三圣阁遗址修复保护工程,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成以官桥简明党史线索、英烈事迹为主线的三圣阁红色纪念馆,展列各类史料图片100余张、抗战时期文物20余件,侧重展现了郭子化等英模事迹和“官桥之战” 革命史实。2016年4月,围绕打造“官桥一日游”线路,邀请枣庄百事通天马国际、神州国际、冠华、青年、宏大等16家旅行社来官桥开展“历史文化一日游”踩线活动。2017年,全面启动首届官桥镇历史文化旅游节,连续成功举办油菜花节、香椿采摘节、环薛河自行车赛、银杏音乐节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央视《中国影像志》栏目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调研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设计院等多次来官桥实地考察调研历史文化和旅游开发工作。2017年,官桥镇获得“山东省旅游强乡镇”称号;北辛村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强村”。2018,滕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旅游振兴发展三年计划”,确定圣人、君子、古城、美食、湿地“五大旅游发展元素”。官桥作为全市旅游要素最齐全、最丰厚、最富集的乡镇之一,有资源、有优势,更有信心和智慧做实做好文化旅游、乡村全域旅游发展大文章,全面迎接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
2013年3月,成立官桥镇旅游服务业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张安庆兼任,2016年5月程丹任主任。2018年4月由文化站站长张晓强兼任。
第七节主要旅游景点北辛文化遗址公园位于北辛村北部、古薛河南岸,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2016年,启动实施北辛遗址保护与整治工程,总投资906万元。至2018年底,北辛遗址博物馆建成,5000平方米遗址展示复原区建设和生态、旅游等服务设施配套基本完成。
薛W故城遗址旅游区位于魏楼村南、银杏园西北。2015年,启动实施薛国故城墙(官桥段)抢救性保护工程,累计修复东南角和西城墙中段22S2米,栽植苗木50万余棵,修建木栈道400平米,景区道路硬化、展示牌、指示系统及配套设施均已完成,现已正常开放。位于狄庄村北,木曲公路东,内有战国时齐国首相孟尝君田文和靖郭君田嬰墓冢。1991年,陵园在原址重建,园内绿树成荫。孟尝君以“好客精神、慈善思想”闻名天下,薛、田、靖等氏族之人多来拜祭。加拿大孟尝会也多次来此寻根问源。
毛遂纪念园位于车站村北,京沪铁路以西,内有毛遂墓冢。1991年春重修墓园,碑文由王学仲先生题写;1993年立“脱颖而出”锥型碑一座。“毛遂自荐、脱颍而出”的故事千古传颂,其“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的精神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位于官桥村南、BBT6线北侧。2014年,进行抢救性发掘;2015年,就地实施保护建设,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文化展馆。2018年,启动实施馆内观光木栈道建设和馆前汉园广场建设。遗址的发现发掘,对研究汉代丧葬制度、石椁墓起源及延续等,提供了非常详实的实物证据。
薛河湿地公闶(魏河片区) 位于官桥镇区南部、吕楼村东,2018年建成开放。通过河道疏浚、建坝莆水、生态护坡等,建成三级坝体、4处亲水平台和观光曲水桥,硬化环河道路约7公里,栽植莲藕170亩、垂柳等绿化苗木7000余棵,已成为“春游湿地、夏季观荷、秋品银杏”好去处。
仲虺政德教广场位于吕楼村东、薛河湿地公园小魏河河畔,占地约5000平方米。内建有长12米的仲虺之诰大型竹简雕塑,长30米的历史文化回廊;通过长廊展板、雕塑刻画等手段,将仲虺治国理政的思想理念进行了充分展示,形成集党建宣传、党史教育、文化传承、生态文明等于一体的政德教育基地。
心辟银杏园位于魏楼村南,西与薛P1故城、东与薛河湿地公园相邻,占地200余亩,是#南地区发展最早、结果面积最大的独立园片,集结果、采叶、育苗及游览观赏等于一体。春夏披绿秋缀金,银杏园既是天然的“氧吧”,又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在此游园、观城,更享有“游古贤胜地,享天然风光”的意境。
油菜花生态旅游区位于望河村北、三山山脉,种植面积近千亩。在初春时节,金黄色的油菜花遍布山野,衬托着青山、田野、乡村和高铁干线,形成了一幅美丽画卷。每年3至4月份花开时节,各地游客纷纷前来踏春、摄影,已成为集农业经济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基地。
罗汉山香椿朵采摘园位于罗汉山自然风景区,栽培面积近千亩,因白天日照充足,夜晚雨露滋润,造就了香椿芽体肥嫩、香味浓郁的特点,营养价值丰富。每逢谷雨香椿采摘时节,这里山花争艳、林鸟语欢、椿香诱人,已成为市民自驾出游、休闲采摘的好去处。第五章卫生第一节概览官桥镇医史悠久,源远流长,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20世纪70年代在北辛遗址出土的砭石、骨针等器具,经放射性同位素碳十四测定,北辛先民早在石器时代便会使用简单的器具治疗疾病,殷商时期的青铜盥洗用具“盘”和“匝”表明官桥境内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卫生习惯。汤液也已用于医疗,既可强身,又可治病。几千年来总结出的把脉、问诊、针灸、拔罐、推拿等中医医术世代相传,名医辈出,悬壶济世,治病救人。1840年后,因战祸连绵,医务瀕于中断,清朝末年官桥只有一家“保婴堂”中药铺坐诊行医,主要为小儿种花(痘医),民国三十年官桥境内“中草药铺”发展到十余家,行医者仅有十余人。时因霍乱、麻疹、丝虫病、黑热病、疟疾等传染病的流行,病亡者甚多。1947年,始有西医传入境内,1949年前后散居于民间的中西医诊所有14家。这些中草药铺医生分布在乡村民间,或坐堂行医,或走乡串户,多是以医带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极为重视,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免费治疗各种疾病,使许多疫情得以迅速扑灭或及时控制。1951年,始建中西医联合诊所,实行联合经营,吸纳社会中的医务人员,增置医疗器械,培养医务人员,推广新法接生,加强预防措施,全国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逐渐组建成一支庞大的医疗队伍。1958年,官桥公社卫生院建成使用,大型官桥露天煤矿总院(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前身)兴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了局、院、所级别,医疗卫生事业遭到破坏。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恢复,重新走上正轨。截止到1985年底官桥镇境内设有镇级医院一处,农村卫生室50处,矿务局(县级)医院1处,工程处(对外)医务所1处,拥有病床292张,大、中、小型髙精医疗器械设备齐全,兼有院办制药厂、中草药种植基地。官桥医疗水平在滕南一带较高,能治疑难危病症患,能做大面积烧伤、剖腹、切胃、开胸、断肢再植手术。各种地方病、急性传染病(如天花、丝虫病、疟病、霍乱、黑热病、小儿破伤风、白喉、婴儿瘫、乙型脑炎、肝炎等)基本消灭。农村、工矿区环境、农民住房、饮水基本达到卫生标准。1994年,官桥镇卫生院在医院分级管理中被定为级乙等”医院。进入21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14年底全镇共有37处村级卫生室,纳入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86名,其中女乡村医生29名。
2013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实行后,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逐年增多,2017年全镇参合率为100%,从常见病的治疗到危重病的抢救与治疗有了保证,地方病、急性传染病基本绝迹。妇幼保健有保障,婴儿成活率达99%,中青年身体强壮、老年健康长寿,全镇居民平均寿命由1949年的40多岁提高到2017年底的76岁。
第二节医疗机构私营药铺官桥境内的中医,在1949年前没有官办医疗机构,只有民间中医,在较大的村庄开设中药堂铺,个人经营、坐堂行医。有以行医为主兼开药铺的,有以经营药物为主附带行医的。清朝末年,官桥村人苏云杰开设的“保婴堂”,专治痘疹。民国三十年又增加5处中药铺,即:西郑庄人王问荣开设的“天宝堂”、官桥村人孙景丰开设的“同春堂”、后管庄人朱干英开设的“生春堂”、官桥村人王慎思开设的“济众堂”、苏疃村人徐绍清开设的“永春堂”,而以“永春堂”声誉为高。1949年,中药铺发展到13家,资金雄厚、药品齐全、经营时间长、范围广的有“保婴堂”“怀德堂”“永春堂”“义和堂”4家,各中药堂铺兼营中草药及自采自制的丸散裔丹。1949年后,又有一些规模较小的中药铺诊所相继开张,这些药铺诊所分布于时店、前公桥、后莱村、大韩村、时村、西康留、志门、金马庄、太平庄等村,皆有中医先生坐堂行医。1950年中西医结合,建立医协组织。1955年,农村医疗走上集体化道路。1975年,允许中医带徒行医,每位中医可带四4名学生。1977一1979年,官桥乡先后选派17人到县中医院进修学习,后来成为官桥医生中的中坚力量。1976一1985年间,国家分配到官桥卫生院中医大夫4名,至此官桥中医人才济济,医术精湛,救死扶伤,造福一方。21世纪末,原中医多改学西医,从事中医者寥寥,后继乏人,此后中医在官桥境内逐渐凋敝,民间延续多年的中药堂铺、坐堂行医的行医形式不复存在。
联合诊所与保雔站1951年,由临城县卫生协会组织,以小乡为单位成立联合诊所,股东自带药物,自负盈亏,分片包干防治疾病。
1958年8月,成立官桥人民公社卫生院,公社卫生院与各联合诊所实行院所合一,联合诊所改称保健站,隶属于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由公社卫生院统一调配,药品、财物由院统一核算。
1963年10月,公社卫生院下放中西医14人,建立官桥、轩辕庄、苏疃、柴胡店,4处联合保健站。1973年,根据省文件精神,所有下放保健站人员调回卫生院工作。
村级卫生室20世纪50年代,农村卫生室较少,部分村仅有保健箱等简单医疗设备,只能治小伤小病。1950年3月,官桥医学协会成立,1951年建联合诊所,1956年11月,滕县卫生科派苗凤柱等5人,组建第一个官办卫生所,时称“歇马亭卫生所”(现官桥中学校园内)。
1963年农村开始建卫生室,公社卫生院下放中西医14人,建立官桥、轩辕庄、苏疃、柴胡店4处联合保健站。1966年12月15日一1967年2月1曰,实行45天的免费医疗。1968年赤脚医生兴起。1970年实行合作医疗。公社成立合作医疗委员会,在卫生院设立合作医疗办公室,每个大队设立1个卫生室,毎个卫生室配备1至4名赤脚医生,时官桥境内共有51个行政村,服务人口43012人,全公社有卫生室51个,赤脚医生95名。公社卫生院人员下放保健站后,村办保健站迅速增加,就诊病人增多。经济条件好的村,对本村社员治病开始减收药费。1972年,实行社、队两级合作医疗,1974年8月,全公社48个大队建立了合作医疗卫生室,23个实行两级管理,占47%;25个实行_级管理,占53%。两级管理就是实行社、队、个人三方集资合作医疗的办法,毎人毎年2元,交卫生院0.5元,留大队1.5元,就医者在本队就医不要付现金,其经费由大队解决,社员免费看病。全社合作医疗,经费由各大队按人数交公社管理,社员看病需住院者须由大队卫生室介绍,经公社合作医疗办公室同意,来院治疗记账,给予免费治疗,愈后回队结算,超支部分由公社补给。一级管理的一律现金就诊。
1983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合作医疗卫生室解体,卫生室大多相继转为个体经营,原赤脚医生大部分自开诊所,部分卫生室由队办转向个体承包,单独经营,自负盈亏,形成个体诊所与集体卫生室共存的局面。是年,滕县卫生局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考试、考核,全公社有67名医生经考核成绩合格,县卫生局向其中57名颁发乡村医生证书,其余10名颁发赤脚医生证书。他们在防病治病、计划生育等农村卫生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农村一部分卫生室由大队拨给资金铺底周转,实行保本经营,一部分自筹资金经营。1984年,滕县卫生局组织考核验收,达标者发给营业执照,当时全镇有50个卫生室领到营业执照。到1987年,官桥有51个行政村,村或群众集体办医疗点24处,乡村医生或卫生员联合办医疗点12处,个体办医疗点25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8人,其中女乡村医生25人,服务人口达6.5万人。
1992年,官桥镇卫生院建立“药品代购分发部”,统一卫生室的购药渠道,制订了采购药品的审批和验收制度。
1997年7月,实行了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2006年,设立村卫生室51个,乡村医生120名,其中女乡医21名,中医药人员5名。2011年,根据滕州市卫生局文件精神,村卫生室缩减为33个标准化卫生室,纳入管理乡医119名,村卫生室药品由卫生院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定价、统_配送。2012年11月始,官桥卫生院及辖区内村卫生室药品皆由枣庄银海公司托管供应。卫生院积极探索乡村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2013年5月,制定《官桥镇乡医签约式服务工作方案>,主要是通过工作台账的形式来反映乡医的工作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即时管理、量化管理,以便严格落实乡医的公共卫生经费,从而保障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真实性,规范性。2014年,全镇有37处村级卫生室,纳入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86人,其中女乡医29人。
官桥镇医疗卫生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服务功能逐渐增强,管理形式不断规范,形成了覆盖全镇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农民群众看病基本上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多发病、常见病不出镇”,真正使农民得到了有效、便捷、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
2011年起,镇乡医根据基本药物执行情况、执业情况及公共卫生考核情况,给予基本药物补助,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
1983年官桥公社乡村(赤脚)医生一览表表9一43性别类别男女中医西医中西结合乡村医生525248757赤脚医生4488其他222合计589258767官桥镇1?生院1%0年3月官桥医学会成立,1955年建联合诊所,1956年滕县卫生科派苗凤柱等5人组建官桥第一个官办卫生所,称歇马亭(官桥村北)卫生所。1958年8月,由张泽河与联合诊所的王明训、苏义泉等19人成立官桥人民公社卫生院(辖柴胡店),院址设官桥太平庄村(孙长泰老宅),服务于91个自然村,7.8万人。1961年分为官桥、柴胡店2处。官桥卫生院占地9亩,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房屋1〇8间,其中门诊楼35间,宿舍47间。设有中医、西医、外科、护理、化验、放射、理疗、妇幼、防疫、中药、西药、收款等13个科室。可以做x线透视拍片、镜检、气、鞘膜积液、阑尾,腋臭、男扎等多种手术。有病床40张,达到中型防病治病的需要。官桥卫生院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迁往宫桥村内(镇政府东),1975年卫生院建党、团支部,1979年成立工会组织,时有中医士4人,西医师4人,西医士10人,化验员2人,放射员3人,行管3人,收款2人,其他14人,共计47人,管辖乡村医生67人(包括赤脚医生10人)。1984年6月,官桥人民公社卫生院改名为官桥镇卫生院,1985年滕县人民政府授予官桥卫生院“文明单位”称号。
1992年11月由官桥村内迁至官桥村西首。新院占地面积3840平方米,建筑面积2841平方米,病床25张,同年11月增设五官科。1994年官桥镇卫生院在医院分级管理中定为 “一级乙等”医院。1995年卫生院有职工54人,专业技术人员49人,副主任医师2人。2006年,卫生院占地面积6350平方米,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2418平方米,开放床位25张,全院固定资产170.7万元。全院职工人数为7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0人. 副主任医师1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3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9人,本科2人,专科25人,中专50人。2011年5月,建病房楼1座,占地面积830平方米,建筑面积2430平方米,医院总资产835.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11.5万元。2012年4月,住院部设立,实行“先看病、后付费”的就医模式。2013年9月1日起,妇产科不在接生,改为妇科。2014年4月,设立健康扶贫门诊。
卫生院占地面积71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4500平方米,共开设病床80张,万元以上设备丨5台,固定资产达665万元。职工7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9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3人,本科16人,专科35人,中专21人。卫生院设24个科室,医疗设备齐全,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层医疗机构。理疗科是重点建设的特色专科。2017年全年门诊量8.2万人次,住院3399人次。
枣庄旷务局官桥医院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建于1958年10月,时称官桥露天煤矿总院,院部设在木石村北,搭临时草棚18间,借用民房20间,占地1500平方米。在木石化石沟、魏庄、谷山、韩村设4个分院。人员设备由山东省立医院、济宁专区医院、滕县医院、北坛医院等20多个单位抽调组成,为参加开发官桥露天煤矿会战的30万民工提供医疗服务。建院初期职工79人,其中管理人员8名,医务人员55人,工勤人员16人。分内外2个大科,内科由张福生主持,外科由韩传笃负责,大夫12人。1959年官桥露天煤矿下马,总院下属4个分院合并后迁于韩村,后又迁到八一煤矿家厲宿舍,称“官桥矿务局中心医院”,医院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职工297人,其中医务人员46人,行政设置:院部、总务科、人事科;医疗科室设置:内科(含儿科)、外科、中医科、西药房、化验室、供应室、放射科,病床80张。1%1年5月,官桥矿务局与枣庄矿务局合并,医院改称“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1%2年搬进原官桥矿务局大楼。为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几经扩建,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建有门诊楼,内外科、儿科、妇产科楼,外科病房楼,化验楼,手术楼,制剂楼,药库,集体及家属宿舍,总建筑面积12646平方米,总占地面积63773平方米。医院职工344人,其中医务人员135名,主治医师14人,医师43人,医士92人。1972年,建党委,书记朱翠岗,院长肖敬之。1984年机构改革,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内科、外科、产科、儿科等15个医疗、后勤单位实行贵任承包。改革后行政设党委、院部、行政科、人事科、政工科、工会、团委;医疗科室设急诊室、儿科、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皮肤科、放射科、化验室、手术室等30个科室,病床200张,具有县级医院规模,高于一般县级医院医疗水平,成为拥有两百万固定资金的大型综合医院,担负着枣庄矿务局西部矿区职工、家属及附近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主要医疗设备有B型超声波诊断仪、脑电图机、超声心动仪、微波电疗机、电动呼吸机、万能骨科床、综合产床等,是一所技术力量较强、设备较完善的医院。至1993年,医院拥有临床、医技、党群科室35个,职工425人,定编床位200张。开设11个病区。时医疗技术力置较雄厚,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深受矿区职工、家属及周边广大人民群众赞誉。曾获得市局级科技成果40多项,撰写论文600余篇,其中在省级以上发表论文55篇,市局级发表论文215篇。1993年6月,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迁往田陈矿区。
建筑公司第1工程处眹务所枣庄矿务局建筑工程公司第二工程处医务所原为莱村煤矿保健站,建于1960年10月,1961年9月更名为“莱村煤矿医务所”,担负职工、家属及驻地群众的医疗防治工作。1962年,上级分配大中专毕业生6人,调入医士6人,护士5人,全所职工32人,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防疫科、化验科、药房,实行挂号就诊,开方取药,建立病历档案,有病床12张。1985年,为公司二处直属单位,所长蒋传君。同年机构改革,设主治医师1人,医师5人,药师1人,医士2人,药剂师、护理员、卫生工11人。能收治常见病、危重病患者。1978年,医务所并入八一矿务局官桥医院,医师、医士、药剂师共1(>人随着调入。
第三节医疗
中保眹疗清末至民国期间,官桥地区没有官办医疗机构.只有民间中医药人员,以较大村庄和集口为中心开设中药堂铺,坐堂行医,时而也有摇铃串街的游医。有以行医为主,兼开中药铺的,有以经营药铺为主,附带行医或聘请大夫坐诊的。清朝咸丰年间,中医先生苏臣璧精于痘渗科,1853年将种痘医术传入官桥,于清朝末年创设中药堂铺“保婴堂”,以种痘为主行医治病、求医者络绎不绝。西康留孙岱纯清同治年间人,三代行医,精于妇科,专治妇女生育后的产后风,其自家秘方研制的“夏枯膏” 传世。清朝末期马庄人马德佩,祖传接骨术,远近闻名,其后人马从信、马宗英亦精于此术。苏疃村老中医徐殿臣善种牛痘,号脉抓药无一不精。时村人时树邦生于清同治年间,光绪年间庠生,抱长妇科医治,传其子时耿峤。
清末至民国年间又增加5处中药堂铺,即“天宝堂”“回春堂”“生春堂”“济众堂”“永春堂”,而以苏疃人徐绍清的“永春堂”声誉为高。中医药堂铺,伴随着中医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现有资料记载,清末至民国年间,官桥镇的中医药堂铺多属个体经营,有堂铺名称的先后共12家。1936年(民国25年)中共枣庄临时特委书记郭子化为了开辟滕县的革命工作,以行医为掩护,曾在当时的滕县徐庄开设乾元堂药店,在官桥镇北辛村开乾德堂药店,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后随形势的变化而撤销。
解放后,郭子化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至1949年,官桥全境中药堂铺发展到13家,资金雄厚,药品齐全,经营时间长、范广的有“保婴堂”“怀德堂”“永春堂”“义和堂”4家,兼营自采自制的丸、散、裔、丹。1950年中西医结合,建立医协组织。1955年,走上集体化道路。1965年,全县开办针灸推拿师资训练班,掀起了学习针灸推拿高潮,官桥公社部分医务人员经过针灸推拿培训,借助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发掘普及针灸医术,逐渐开展了辨病分型治疗的研究,从而提高了中医诊断和治疗技术。尤其对过敏性哮喘、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腹泻、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等,结合本地气候特点及发病季节辩证施治,疗效尤为明显。1975年,老中医带徒行医,以老带新,培养中医人才。1977一1979年,到区县中医院进修17人次。1976一1985年,国家分配中医大夫4名,至此官桥中医人才济济,中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进入21世纪,原中医多改为西医,仍从事中医者寥寥。乡间仍有极少数中医坐诊行医,并出售中草药,较有名气的中医大夫还有车站村的杜宜峰,中韩村顾克信。
官桥镇卫生院设立综合理疗科,中医大夫姜德友继承祖传中医,临床经验丰富,医术枯湛,精于针灸、拔罐、小儿推拿、按摩、理疗康复等疗法,利用针灸、熏蒸、推拿、拔罐等传统中医方法治疗疾病,在治疗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面神经麻痹、急性乳腺炎、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小儿腹泻遗尿、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小儿眼疾类等疾病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求医者络绎不绝。
西医医疗19世纪末,西医传入滕县境内,农村诊所中仅官桥、大坞有西医。官桥西郑庄村人郑培申,官桥村人苗荣轩住滕县华北神学院,跟教主学习西医,于1947年回到官桥,合开西医诊所。1949年孙景阳、孙开振2名官桥箱西医人员从部队转业;1958年,滕县卫生科向官桥派西医人员苗凤柱、张泽河、张冷3人。至此,官桥憧西医人员有7人,当时西医医疗水平较低,内科只能收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外科能切除缝合包扎小肿瘤、鸡眼、脓包等一些小伤小病。随着西医医疗队伍的不断壮大,医疗水平的不断加强和提高,到1985年官桥卫生院有西医师4人,西医士3人,西药调剂师3人,助产士1人,中专护士4人,护理4人,化验员2人,放射员2人,防疫士2人,连同乡村医生全镇从事西医者共89人。2017年卫生院职工数7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9人,本科学历16人,连同一体化管理的乡村医生118人,全镇共有西医190人。镇卫生院除对常见病、多发病、妇科、儿科等病皆能收治外,还能做阑尾炎切除、卵巢肿瘤切除、剖腹产、静脉曲张、疝气、甲状腺、痔疮、四肢骨折固定等手术。在诊疗项目检査上,能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肝功能、脑神经、胸片透视等检查,能收治导尿、洗胃、灌肠、人工呼吸等各种需紧急护理救治的病人,操作规程均达到技术要求。使用的药物由原来的50多种增加到390多种,全年门诊量达8.2万人次,住院治疗患者达3300多人次。
医疗教胄为了扩大医疗队伍,提髙医疗水平,官桥公社及公社卫生院十分重视医疗队伍建设,1%5年经县卫生局批准,主办三年制初级卫校1处,招收学员53名,公社书记祝永堂任校长,凌元江任副校长,张涛、汤永春、徐凤舞组成卫校领导小组,张涛、汤永春、刘振、孔祥忠任教师。学员毕业考核合格率达98.5%, 学员毕业后分到各大队卫生室,很好地充实了大队的卫生室的医疗力量。举办医生训练班25期(含外出学习),1952年公社卫生院开办新法接生培训班,由张景新主讲,培训接生员40名。1刃8一1980年,3次派医生去滕县中医院进修25人次,在枣庄矿务局官桥医院培训深造13次,学制半年,参加学习人员35人次。
I979一I985年镇卫生院主办短期(三个月)培训班8期。20年间参加学习培训的人员多达2650人次。卫生院自20世纪90年代起,毎年均多次派医务人员外出学习或学术交流,整体医疗水平明显地提高。
第四节地方病防治
I949年前,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原因,有碘缺乏病、麻风病、黑热病、丝虫病、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大骨节病、克山病,以及布鲁氏菌病等在官桥境内常出现的地方病。这些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患病而死亡或病情严重丧失劳动能力者不乏其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地方病防治方面,投入大置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普査,患者实行免费治疗。广泛开展食盐加碘加砸、“除四害”、农村改水改厕等爱国卫生运动,地方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柜疾疟疾曾于1960年、1971年两次在滕县境内暴发流行。1957年,连降暴雨(年降雨量达1276奄米)洪水泛滥成灾,致使蚊子大M滋生,持续2_3年后,酿成了1960年疟疾大流行。全县平均发病率达13.11%。西部沿微山湖地区发病率达15%一20%。在秋收、秋种繁忙季节,农民因患疟疾不能参加劳动,出现了家家患疟疾、人人病在床的局面。虽有金鸡纳霜等药物仍不能根治。1970年以来,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发动了一场消灭疟疾的人民战争,广泛消灭蚊虫,全民服药预防。1971年痕疾流行,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混乱中,医防工作无人领导,卫生局、防疫站被“砸烂”,专业人员下放,疟疾防治措施无人落实,这一次疟疾发病率为9.4%。1973年,疟疾发病人数达738人,经服药预防,其后逐年减少。1974年12月,卫生部决定在发病率高的黄淮平原五省(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北)开展疟疾联防会战。官桥公社也相应成立疟疾联防会战领导小组,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可谓“广播一响,必讲疟防”“标语上街,字画上墙”,把宣传单及药剂表贴到社员门上,各村有专项卫生员。1977年,县抽调50名赤脚医生组成疟防专业队,开展疟疾休止期根治。赤脚医生提着开水,送药到户到人,药不服下去坚决不走。全民服药率达95%以上,受到省、市、县表扬。当时曾普遍流行的歌诀是:“疟疾蚊子传,吃药不要钱,得丫疟疾病,快找卫生员”,达到妇孺皆知,“送药到手,看服到口,药不咽下,坚决不走”这亦是会战前后卫生员熟记的歌诀,对保证服药质M作用明显。通过群策群力防治数年,1984年只有8人发病,至1985年全镇疟疾发病率在万分之一以下,已达到消灭疟疾的准。此后,官桥境内无一例虐疾病例发生。
丝虫病1949年前,丝虫病患者随处可见。有的病人拖着几十斤重的大肿瘤不能行走,下肢皮肿比水桶还粗,当地曾流行“十人九疝”之说。20世纪50年代初,丝虫病仍然普遍流行,发病率高达18%。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加大防治力度,先后进行了6次普查,在1958年初次普査中,査出阳性患者3000余人,1960年、1963年又进行了2次普査,1971年3月至1973年春又进行了3次普查。经过反复的海群生及海盐等药物治疗,效果显著。1971年,县“丝防队”在全社共査出550名患者,对重点人群进行药物治疗。1974年,全社普遍食用为期6个月的“海盐”来防治丝虫病。至1979年9月,以上患者经复查治愈532人,治愈率达96.7%,对其余患者维持服药,后全部康复。1981年,县地方病防治科又组织考核验收,该病在全公社完全消灭,至今未发现丝虫病患者。
皮肤病俗称“麻风病”,1949年前即在城乡流行蔓延,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了麻风病就像被判死刑,家人厌恶,全村恐惧,社会上受歧视,不少人上吊自杀或沿街乞讨,颠沛流离,致使疾病传播蔓延。群众中流行着“南京到北京,没有治好的大麻风”的民谣,人人谈虎色变。1949年后,党中央把防治麻风病列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内容之一,县人民政府积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开展防治工作。1956年,成立滕县麻风病防治站。1955年至1985年,境内累计发病87人,治愈54人,死亡33人。为了控制传染,患者经劝说住进县麻风病医院隔离治疗。对病人家属进行定期查体,对观察病人一年两次查体,巩固治疗送药査体。1979年,官桥卫生院抽医务人员6人,配合乡村医生53人,组成12个专业调查队,对全社5个管区3.6万人进行筛査,査出可疑患者35人,经县皮肤防治站确诊3人,在县麻风病防治站收治后治愈出院。以后每年在县皮防站指导下开展全民普査和线索调査,对治愈病人及病人家属每年査体1至2次。经过多年的防治,皮肤病患者甚少。
结核病俗称“痨病”。1976年3月,在王开结核病院直接配合指导下,对全社2.5万人进行胸透检査,査出结核菌携带者62人,对査出的病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指导治疗,多数患者恢复健康。自1983年开始,毎年对一年级及五年级小学生和一周岁以内的儿童进行卡介苗接种,有效地控制了结核病的发生。
粘神病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无此类病患者专门的调査材料,然各村均有此类病患者出现,轻者于当地治疗,重型患者送由戴庄、东郭、级索或济宁地区等专科医院治疗,现此类病鲜有发生。
其他地方病防治地甲病即碘缺乏症,患病者长成“瘿脖子”。1949年前后,此类病患者较多,民间曾流传“一代粗、二代傻、三代连根拔”之说。1979年,官桥公社曾组织25人的专业医疗队对地甲病进行普査,对査出513例地甲病患者进行集中治理,服用碘化钾、碘盐,防治结合,通过多年的预防和治疗,地甲病的发病率极低。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其发病急、病死率高。1981年11月28日,县政府发出“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布告,公社号召居民对家犬统_注射狂犬疫苗。1983年,全社进行狂犬免疫,使狂犬病发病率极大下降。其间全社先后多次进行灭犬,然屡禁不绝。据材料统计,自1961年至1985年间,被狂犬咬伤的累计1123人。由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无一例病发。倡导文明养犬,保障居民安全。
流行性出血热20世纪80年代初,官桥公社出现出血热病人,后发病人数逐年增多。1986年,全镇开展“灭鼠一疫”达标活动,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1990年后,取消“灭鼠一疫”达标活动,疫情又呈上升趋势。1996年后,采取灭鼠、出血热疫苗接种等综合控制措施,发病率得到控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1967年,流脑病大流行,死亡率达10%,有的发病后即死亡。上世纪70年代,县防疫站派人协助防治,并在一些村中设防治点,全公社形成防治网,及时控制了感染。以后各年虽有零散的流脑发病,但经及时治疗均无大碍。
麻疹麻疹对儿童构成了极大的咸胁,过去曾有“孩子出疹子,离不开杆草捆子”之说。1955年至1967年,境内有4次流行。1967年,对麻疹易感儿童用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此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天花天花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传染病,旧社会接种牛痘价格吊贵,接种1人最低需1至2块银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免费接种牛痘。1950年,实行全民性种痘,以后毎年春季接种,后来就很快消灭了这一烈性传染病。
肠道寄生虫病蛔虫、钩虫、蛲虫、绦虫等肠道寄生虫病是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青少年儿童中蛔虫、钩虫患病者极为普遍。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镇青少年儿童开展査治工作,连续3年对全镇学生服用驱虫药,使学生的肠道寄生虫病发病率逐年下降。2009年,在全镇范围内对中、小学生又一次进行服药驱虫。至2017年,此类病少有发生。
白喉20世纪60年代在官桥境内时有发生,死亡率在0.95%,后来毎年进行接种白喉类疫苗,发病得到控制。1%8年至今,基本无疫情发生。
第五节妇幼保健
妇产保健1951年以前,旧法接生是妇女生育时的一个“鬼门关”,许多孕妇因此丧命,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讲卫生、不懂科学,再加上缺少器具或器具消毒处理不当。那时妇女生育一般都找“接生婆”助产,破布烂棉花乱用,遇到难产、怪胎、大出血,就束手无策,没有急救措施,只好眼睁睁看着孕妇丧命。“接生婆”采用秫秸蔑子给婴儿截脐带,不涂药、不扎结,因此,婴儿极易患破伤风,俗称“七天风”或“绝口风”,农村有“七天风、八天扔,三个命,不顶用”之说。很多家庭生孩子不少,但能全部存活下来的不多。因此,卜卦算命迷信盛行,说是命中注定、命中无子等,于是有的迁坟,有的改门。因婴儿死亡较多,几乎每个村都有一块公地作为“乱死岗子”,专埋夭折的孩子。据统计,新生婴儿破伤风死亡率约占新生婴儿的15%一20%,产妇因大出血死亡也不在少数,会阴达三度裂伤的达15%一18%。1951年始,国家倡导新法接生,接生婆及保健站人员集中到县医院参加培训学习。官桥张景新等3人受指派赴县接受培训,并购买了简易产包、器具,从此新法接生在官桥境内得以逐步推广实施。1965年,官桥公社卫生院增设妇产科开展新法接生,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破伤风的发病率,婴儿成活率明显提高,同时较大程度保证产妇的身体健康。
1970年,全社实行合作医疗时培训一批赤脚医生,为全社半数村配备了女接生员,并制定了女接生员例会制度,进行培训及业务指导。1981年,推行孕妇“五期保护与围产期保健”。为确保母婴健康,达到优生优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的,从1983年起,妇产科专职医生到附近村庄走家串户,对妇女“经、孕、产、褥、更年期”进行五期保护,给产妇登记建卡,定期检査,住院分娩、产后访视,对“围产期”妇女及时做产前査胎位、测血压、计算预产期、检査妊娠期合并症(水肿.肾炎、高血压、羊水过多等 >,产后复查恶露、宫缩、体温、乳头凹陷及皴裂等项。
通过新法接生的普及,基本确保了母婴生命安全。全镇产妇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婴儿死亡率降到了千分之零点八以下。
妇幼保健1972年8月至1987年,官桥卫生院在县妇幼保健站的指导下,对全社(镇)所辖村已婚妇女进行了健康普查。1987年,在普査的1623人中,查出妇科病患者527人,其中宫颈糜烂患者245人,阴道炎患者251人,附件炎患者21人,盆腔炎患者3人,子宫脱垂者7人,发病率达30%以上。后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全部康复。1979年在公社妇联领导下,医院抽调9人配合乡村医生,对全社48个大队4560个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查体。1983一1985年,累计査出佝偻病及其他病患儿3210人,占应查儿童的65%;先天性心脏病21人,占应査儿童的0.4%。
自1984年起,镇卫生院配合镇妇联及村级医务人员,每年对全镇学龄儿童及独生子女进行健康查体,给每位儿童建立健康档案,查体率在95%以上,查出患有疾病的儿童及时给予治疗或指导建议去专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同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实施了相应的保健措施,为每位儿童建立了健康档案。对1至12岁儿童,列入计划免疫、接种,有效地降低了儿童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等常见病的发病率。同时,对通过系统化管理筛选的体弱儿童实行建卡建档.进行方案管理。
镇医院及村级卫生所每年按季节对麻渗、百日咳等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疾病进行预防接种。
2000年始,滕州市妇幼保健站每两年均来官桥镇为妇女健康查体,对查出的妇科病进行及时治疗,镇医院为孕妇建立了孕产妇女保健手册,对毎个孕产妇至少7次产前排查和4次产后访视,主要是一般体格检查,产前检査及孕期营养、心理健康指导,了解产后恢复情况并对产后常见问题进行指导。
第六节卫生防疫爱闽卫生运动1949年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疾病防治工作,为改变农村卫生面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区公所建立爱国卫生委员会,各乡、村卫生所都成立爱国卫生领导小组,负责卫生防疫工作,爱国卫生运动在20世纪50年代没有常设领导机构,1963一1985年间均由公社副书记兼任爱国卫生委员会领导小组组长,派出所所长、武装部部长、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
官桥境内流传久而且流传广的传统卫生习俗,端阳节插艾草、烧艾叶熏蚊虫,农历六月六晒衣服被褥防霉、防虫蛀,腊月二十三打扫灶房。爱国卫生委员会成立后,在农村重点向群众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意义,宣传卫生知识,号召人民除害灭病,订立爱国卫生公约,结合节曰进行大规模的卫生大扫除活动,同时发动群众改造厕所和畜禽栏圈、清除垃圾、填臭水沟、挖蛆蛹。1953年,全国开展以消灭“苍蝇、蚊子、跳蚤、臭虫”为中心的除“四害”讲卫生爱国卫生运动,当时宣传声势浩大,响应人数多,全民动手,清除垃圾、杂草、污水、投放毒饵、喷洒药物、人力扑捉多措并举,取得了显著效果。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又发出“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的号召,1957年开始 “广泛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1958年大规模群众灭鼠运动后,除“四害”活动常年坚持,乡政府要求全乡基本达到“五洁” (室内、厨房、庭院、厕院、街道清洁),“四无”(无蚊绳、鼠,幢、麻雀)。1963年,全社掀起学日照以积肥、卫生相结合的“五改造” (改造厕所、改水井、改畜圈、改炉灶、改环境),“六统_”(人粪尿、牛粪、猪圈肥、鸡粪、草木灰,由生产队统一管理)活动高潮,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当时毎个生产队都成立了积肥专业队,改造了厕所鸡舍,加高了井台,井口加盖,提倡使用压水井,家家户户做到禽有栏、畜有圈、粪便有人管。1978年,官桥公社卫生院组织成立了“两管五改”办公室,组织专人抓点带面。到1985年全社建配套自来水塔23座,多村共用水柜蒿水,使用压水井的有1105户,粪便日产日封,进行无害化处理。政府鼓励家庭自建沼气池,同时改造炉灶,减少污染。1973年成立灭鼠领导小组,每年至少两次进行全民性灭鼠活动。政府发放灭鼠药具,毎次灭鼠都在万只以上,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也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坚持不懈抓灭蝇、灭蚊工作。凡各村坑塘、下水道等滋生蚊虫之处及住宅中都进行药物喷洒,有效地控制了肠道疾病及疟疾、脑炎的发生。1980一1998年,实行“三长”(乡长、社长、队长)负责制,全镇开展统一组织、统一投放药饵、统一灭鼠环境卫生突击运动多达5次。1982年至1985年,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和“两个文明建设”。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官桥镇把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与年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村庄规划,加强村容村貌建设,将村容“整、齐、美”作为创建文明村庄的重要条件之一,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随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不再开展长期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但每年都开展突击灭蝇、灭鼠运动,“爱国卫生突击周”或“爱国卫生突击月”活动,通过组织检查评比的办法,促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20世纪未,镇级不再设爱国卫生委员会组织。2003年,全国抗击“非典”期间,官桥镇成立防治“非典”指挥部,带领全镇人民为抗击、战胜“非典”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4年,面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威胁,在全镇开展了关于“禽流感病毒”的防治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全镇农村全面进行旱厕改造,粪便进入封闭罐,安装水冲设备,有效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环境。到2017年底,农村卫生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社会防疫无人过问,病疫不断流行,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工作,1952年滕县成立了防疫机构,区卫生院设立了防疫股,配备专人负责管理此项工作。对各自然村、厂矿提出防止环境污染,增添防尘、除污设备,对职工按照不同岗位要求配备防护服,夏季降温防暑,冬季防寒保暖,控制季节病和职业病的发病率。2011年,防疫股改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站,管理站有防疫师、防疫员,慢性病管理人员等公共卫生服务人员10余名,组建了以乡村医生为主的村级防疫队伍,定期开展对辖区内居民,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健康査体、慢性病随访、预防接种,建立健康档案等公共卫生管理服务工作。2012年,配罝1辆公共卫生服务大篷车,每年免费为村民及学生进行1次健康査体,建立健康档案。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每年对饮食服务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管理和食品卫生法的学习培训,健康査体,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对集市摊贩进行饮食卫生检査。
预防接种是防治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1949年后,政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颁布了传染病防治条例,特别是对甲、乙类28种法定传染病,以预防、报告、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做出具体规定,通过综合治理各种传染病,效果非常显著。在社会流行的几大地方性传染病和常见性得到很好的遏制,至2017年各类传染病均未再大面积发生。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官桥镇成立防治“非典”指挥部,带领全镇人民为战胜“非典”。2004年,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全镇开展“禽流感”病毒的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新中国建立以前,官桥学校卫生室建设是一片空白。1963年,滕县卫生防疫站配有学校卫生兼职人员,学校卫生工作开始起步。“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卫生工作中断。1974年初,县卫生防疫站开始配专职人员管理学校卫生工作,学校卫生工作正式开展。1975年始,官桥各中学设立了学校卫生室。1978年起,每年对中小学视力定期进行检测并采取防治措施。1979年,政府部门印发了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通知,并对教室采光照明情况进行调査。1980年,国家卫生部门对全公社中小学学生沙眼、龋齿、蛔虫及脊柱弯曲等少年儿童常见病调查和防治。1985年起,每年给中小学生进行集体服药驱虫,到1990年,通过五年的防治,少年儿童蛔虫的发病率下降至12.5%。
1980一2000年,公社(镇)卫生院协同教委办为中学及小学的毕业生进行健康查体并建立健康卡。2000一2017年,镇卫生院防疫股与镇教委办联合,组织医疗人员,于每年春季对全镇中小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学生参加体检率达100%。对检查出的学生常见病通过学校反馈给学生家长,督促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为每位学生建立了健康档案。
第七节药品及医疗器械
官桥药物来源主要靠县药材公司供应,辅之以自产、自采、自制。1973年3月,官桥医院筹办制药厂,先后生产过山楂丸、感冒片、马钱子片、土霉素片、四环素片,烧伤散,离子汽水、黄连素针、柴胡针、大青叶针共计10种,后停止制造。
官桥域内出产中药材植物类芦根、茅根、花粉、大葱、解白、大枣、瓜娄、卜子、蓖麻仁、二丑、王不留、冬瓜仁、苍耳子、蒺藜、槐角、赤小豆、绿豆、柿蒂、花椒、车前子、苡仁、苟药、枸杞、苏叶、薄荷、麦冬、菟丝子、益母草、香附子、牡丹、红花、菊花、凤仙、木槿、马齿苋、萝卜籽、藕节、半夏、牛子、地丁、莲子、香椿子、甜瓜子、芡实、麦芽、茴香、核桃、荷梗、蒲公英、莲须、玉米须、生姜、石榴皮、艾叶、桑叶、側柏叶、皂角、鸡冠花、月季花、荆芥、茵陈、青蒿、坤草、椿树根皮、冬瓜皮、生地等。其中,野生的药材160余种,种植的药材300种。1976年,在药材部门建议指导下,在前管庄建有中草药基地,大面积种菊花、牛子、川连、草决明、黄芪、梗桔、苏子、双花、白芍、丹皮、元胡,计11种。大康留村大面积种植该仁,直到药材部门停止收购为止。
动物类水蛭、蜂蜜、蝉蜕、蛇蜕、胎盘、土元、鸡内金、壁虎、狗肾、牛膝、沙参、蟾蜍、蜂房、紫河车、虫退、全虫、僵蚕、蚕砂等。
西药19世纪80年代,西药传入本地,始为教会中的外国人所用,后逐渐用于教徒,由于群众不相信洋药,故西药销售量不大。至1952年,临床使用的西药,仅有ABC磺胺类药物及甘草片等简单药品十19种。1954年,使用的西药种类有所增加,如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解热消炎的药物增至百余种,并有输液用的“大输液”等。1958年,公社卫生院药品库存值4000元,1985年度库存值2万元,2016年药品库存,西药达400余种,价值30万元。
为促进药品生产和医疗需要的平衡,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国家对药品价格多次进行调整,较大幅度调整有:1969年8月部分中成药降价;1970年7月,74种中成药平均降价12%。1982年秋,西药降价,并规定部分药品停止生产。1984年6月有127种西药价格下调。2010年4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阳光网上招集中采购,统一SB送零差价销售。2011年6月,镇辖区内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2012年8月实行“药物委托运营管理”,使药品的管理、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医疗器械1949年前,官桥境内只有十几家中医药铺,所用器械多为药碾、药勺、捣筒、坛、瓶,称药用的戥子、针灸用的银针等。1958年,卫生院由于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所限,医疗器械简陋,医疗配备很少,只有针管、镊子、显微镜等一般常用器械。乙种、丙种手术包各1个,大型医疗器械均由上级卫生部门和政府拨款购罝,1970年后,卫生院逐步配备了X光机1部,心电图机1台、洗胃机1台,综合手术床、无影灯1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院医疗器械配备逐步齐全。
1993年3月,卫生院购B超机,1台,1997年11月购尿五项分析仪。1998年5月,购H全自动洗胃机及半自动电子心电图机各1台。2006年,医疗设备有日本东芝B超机2台,300毫安X光机1台,心电图机3台,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台,生化分析仪及尿十项尿液分析仪各1台。万元以上设备有9件,共计设备总额12万元。2011年,购进33万元彩超机1台;2012年7月,昀置价值33.5万元的新东方1000BX光机;同时重新调整局域网软件,门诊、病房、科室配备电脑,实行电子处方,就诊“一卡通”服务,方便了群众的就医。2013年,卫生局统一配置公共卫生服务大篷车,是年昀置胫颅多普勒机1台,7月购进动态心电图机1台;2014年,建成中心供氧和呼叫系统;2015年,购g黄疸治疗仪;2016年,购胎心监护治疗仪。截至2017年底,共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5台,其中10一49万元设备9台(套),总价值204万元。
第八节医疗制度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治病实行免费。享受国家公费医疗的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以及二等乙级以上的荣誉军人等。医疗费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支付。自财政经费公开后,公费医疗分两种情况,镇直机关人员就诊费用由财政支付;教育、工商、税务人员就诊费用实行包干,每人每月发医疗费5元,对需住市(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药费,原则上由其工作单位支付,以后公费医疗数额有所增力口。2005年,实行大病住院报销制度。2007年,全镇干部、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补贴,重大疾病住院治疗,按比例报销。
合作医疗 I958年I2月5日开始实行45天的免费医疗,1959年2月1日恢复收费。1%9年开始兴办合作医疗,由社员每人每年交0.3元至3元不等,有的大队补助一些资金,看病部分免费或全免费。1972年,村村办起了合作医疗站,生产大队从公益金中提取款交付医疗站管理使用,为队办合作医疗。1977年,队办合作医疗升级为社办合作医疗,把部分款交到公社卫生院,实行队、社看病全免费的两级管理合作医疗,社员到县城、外地及大城市看病花百元、千元全部报销。由于合作费用过多,队里无力提供资金。至1978年,合作医疗站陆续解体。
自2003年底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全镇共设有1个中心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站,33个合作医疗定点卫生室。2006年,全镇共有40012人次参合农民受益,全镇共报销医药费123万元。2013年,全镇共有49861人参加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筹集资金349027元,全镇共报销医药费669万元,受益人口达9.2万人次。合作医疗资金筹集与支付暂定为:农民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缴纳15元,省、枣庄、滕州和镇各级财政朴助分别为5元、3元、5元、7元,以户缴纳的资金可由村集体和农户各支付一部分,也可由农户个人支付等形式。依据规定,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在一体化管理的卫生所和市卫生局批准的社区服务站就诊的医药费报销10%,在镇(街)卫生院就诊的医药费报销20%;住院医药费按比例报销。2005年,报销比例又有提高,2012年起,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毎年每人200元提高到每年毎人240元,农民个人缴费提高到每年每人60元,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可享受门诊报销50%,住院报销扣除150元起付线后,按90%的比例报销,农民参合率达100%。官桥镇2014一2016每年参保人数5万余,2014年门诊报销141万元,住院报销16万元;2015年门诊报销216万元,住院报销266万元;2016年门诊报销264万元,住院报销483万元。
医保新政策,重病患者,大病最多可报销30万,基本医保报销15万,全年共可以报销45万元。2016年,省内异地就医实现了联网结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医疗保障,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彻底解决了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7年度,新农合筹资个人自筹标准为16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