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房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50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农房建设
分类号: TU24
页数: 3
页码: 490-492
摘要: 官桥镇农房建设及农村公用设施建设历程。
关键词: 农房建设 官桥镇建设

内容

第二章农房建设
  第一节建设概览
  1949年前,农村生产落后,经济条件很差,收入低微,人们生活困难。当地的村庄农舍零散,布局较乱,大多数农户住房为小门小窗的泥墙草屋,只有少数住房为砖瓦房,墙为青砖包皮,里为土坯,俗称“里生外熟”,上为木结构小瓦覆顶。
  1950年土地改革时,官桥共有农房22875间,建筑面积333125平方米,其中,草房21086间、316290平方米,占房屋总面积的94.9%。随着农民生活逐渐好转,住房条件不断改善。1965年,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约为12平方米。1970年后,农村新建房多为砖、瓦、土结构的起脊房,土墙、砖、瓦房占新建农房的40%。20世纪70年代初,西郑庄、太平庄、东磨庄、轩辕庄、坝上、北辛等村实现排房化。其中坝上为搬迁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出现了建房热潮,农民对建房质量要求明显提高,混合结构农房大幅度增多。
  1984年3月,官桥公社管委会下发《农村建房用地有关规定》。1985年初,完成全镇si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编制,详细绘制r村庄现状图、规划图和说明书,并明确规定各村严格按规定进行有关手续报批,经批准后方可建设。严格执行户申请、经社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通过、大队审査、管理区签字,农房办现场查看后方可发放建房证,房宅面积为0.2一0.35亩,一子一宅;年龄需年满18周岁,男嫁女的,凭结婚证申办。老宅基换新宅基的,老宅基地上交集体。宅基无人居住或户口迁出人员,按规定应集体收回。
  1990年,全镇纯砖起脊农房占70%,砖混钢筋结构平房占18%。1997年3月,官桥镇政府印发了《加强镇道路建设的意见》《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到2000年底,全镇51个行政村,总农户1.2万户,共有房屋15912间,总建筑面积233.2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户的7倍,每户平均拥有农房4.56间,人均住房面积31.6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住房面积的2.6倍。在农房中,楼房占住宅面积的4.8%;砖木瓦平房占总面积的31.8%;砖混平房占总面积的66.4%;2000年,全镇农户按规划建设搬进新居的有5850户,占总农户数的30.2%;翻新、新建、原户拆建的有7800户,占总户数的67.4%。
  进入21世纪后,农户建房又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建、改建农房多为2层楼房,普遍配建车库、厨房、洗澡间。至2007年底,全镇总农户1.5万户,共有房屋75000间,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是20世纪60年代人均住房面积的2倍。
  2008年后,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不少农民在城市购买了住房,农房建设速度呈下降趋势。至2017年底,全镇约有2万村民迁居新楼。
  第二节农村公用设施供水
  1949年前,官桥境内农民除少数人饮用河、沟、溪水外,大多数饮用土井水,水质较差。1950年以后,对居住分散、经济条件困难的村,政府引导农民建敞口砖井,少则几十户、多则上百户合用1口井,但多数村以小土砖井为主要饮水井,很不卫生。20世纪70年代前后,部分单位用动力钻井机钻井、建水塔,吃上自来水。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水位逐年下降,大口井干涸,各家各户自打压水井取水,水位一般在地下8至10米深,水质较干净卫生。直到1985年后,大多村自打深水井、建水塔和压力罐,农村居民普遍吃上自来水。20世纪90年代以后,水位继续下降,农民普遍打深水压水井,深度一般在20米以上。2006年秋,镇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大管网工程,官桥集中供水中心(郑庄)成立,2007年1月实现北吴庄、磨庄、苏疃、时店、时村、马庄、志门、倪楼、渠村、西郑庄、苏叶、西公桥、官桥4个村等16个村集中供水。2015年,东王公、西王公、中洪林村饮用羊庄供枣庄新城管网水,魏楼村饮用张汪供水中心水。截至2017年底,官桥镇有20个村农民吃上大管网的优质水,34个村仍然实行单体供水。全镇所有村民全部饮用上优质自来水。
  供电
  1958年之前,官桥区用电极缺。1958年大跃进时,在官桥村西南土法上马建造1座发电站,作用不大。农村粮食米面加工靠畜力或人力,灌田种菜用水车、吊杆、辘轱,群众照明均使用煤油灯、食油灯、蜡烛等。1960年,后掌大村用官桥发电厂发的电照明,成为全公社用电最早的村。1962年下半年,后公桥、前公桥、前莱村等村架接陶庄供电工程处的电,用上电照明。是年,北辛村由邻村南辛村接通电源开始通电,1%4年改用八一煤矿电源。1983年4月,官桥、后掌大、狄坡、西王庄、太平庄等村开始用上了狄坡变电所的电,主要是照明。1985年,全社51个村,有32个村照明、灌溉、排水、场上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现正常用电。2015年,经过对电网多次改造升级,达到线路设备标准化、用电正常化。截至2017年,农村全部实现电气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村村安装了路灯,不仅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为新农村增添了勃勃生机。
  道路20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境内乡村道路弯曲、狭窄,坑洼不平,不仅通车困难,行人也不方便。70年代,利用民建公助的方法,首先修通公社与各管理区之间的路,然后由各村按公社规划,修筑各大队至管理区的道路,各个村庄也自行整修村内外的道路,这些路基本上还是土路,只有少部分主干道为沙子路。1984年,县政府号召全县各村开展“沟路渠治理”,重点是对乡村的道路取直加宽。村内道路结合排房规划,形成纵横平衡;村与村之间不仅形成网格化,而且宽阔平直。主要路段的沙土路面逐渐改建为水泥、沥#路。1996年后,又进行一次乡村道路的整修建设。进入21世纪的2004年,借助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建设,村与村之间道路全部铺设水泥。2013年,全镇51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2016年,部分村实现户户通。到2017年底,全镇硬化乡村道路460千米,原来晴通雨阻的泥泞路,而今变为雪雨无阻的宽敞大道。
  绿化
  官桥农村自古就有植树种花、美化环境的风俗习惯,莒欢在庭院内外栽梧桐、杨、槐、榆、石榴、枣、杏等树。新中国建立之后,农村人均种树在5棵以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植树养花者增多,奇花异草、山石盆景也逐渐进入农家小院。结合村内道路硬化,栽种观赏树、花卉也随之多了起来,大街小巷两侧栽植了花草、绿化树木。到2017年,农村绿化稷盖率达到38.6%,轩辕庄被评为“山东省绿化示范村”。
  学校
  1949年前,官桥区教育落后,只有7个村有私垫学堂或初小,没有村设完小。新中闲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逐步开办学校,多在庙宇、祠堂和原富户的砖瓦房内,课桌多为木板、条几、石板、坯块等。1950年3月,北辛完全小学在关帝庙旧址创办成立,为滕南第一所完全小学,校长石耿伦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直接任命,设立5个班级,学生146人。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学校新建了砖瓦房教室,学生入学率达90%左右。1978年秋,将14处“鉞帽”初中合并为10处联办初中、1处高中。直到1985年,各学校进行校舍改貌,教室全为大门大窗的楼房或砖瓦房,统一配H课桌、教具等,一改“黑屋子、土台子”的面貌。2001年,开始对全镇中小学进行整合,建设高标准教学楼及配套设施,实行多媒体教学,同时对幼儿园进行了标准化整改,各学校配备了专职安保人员和24小时电子监控。2017年,全镇有幼儿闶7处、小学6处、初中1处、高中1处、成教中心1处。
  文体娱乐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农村文化娱乐场所甚少,仅有些临时用苇席秫秸搭建的戏棚,在节日或农闲时由民间戏班演出。1950年后文体娱乐场所建筑发展很快。1985年,镇政府投资90万元新建文化中心、影剧院,村电影队发展到10个,各村均有露天的放映场地。村办文化大院19处,图书室37个,台球、乒乓球、象棋、游艺室相继建立。进入90年代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家各户均购S黑白、彩色电视机、收录机、录放机、影碟机、卡拉OK机等娱乐工具。2005年后,大多数村又建设了农民公共健身活动场所,设M单双杠、转轮、转臂.篮球场等健身设施,为农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场地。2017年底,全镇实现了文体广场全覆盖。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

相关机构

官桥镇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