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兵训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48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民兵训练
分类号: E284
页数: 1
页码: 469-469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民兵训练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民兵训练 军事教育

内容

加强民兵军事训练,是提高民兵军事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完成参战之前、战备执勤、急、难、险、重等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敌斗争、保卫祖国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民兵训练不同于正规部队,在训练方法上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抗□战争时期的民兵训练大都是利用每天早、晚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解放战争时期民兵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射击、投弹、爆破、打游击战等,以村为单位训练或到县里参加轮训。建国以后,民兵训练以“劳武结合、以劳为主、军政并重、不脱离生产”为原则,民兵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边生产、.一边练武,训练时间安排在每年的农闲季节。1958年冬,大办民兵师,民兵训练范围扩大,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大幅度增加。并结合木石露天煤矿、岩马水库等施工场地组织民兵训练,继而民兵训练掀起高潮。民兵训练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法进行,大忙少训、小忙多训。1959—1961年,因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民兵训练停止。1962年下半年,又恢复民兵训练,训练对象主要是人民公社、厂矿、机关单位的专职干部。训练内容主要是民兵工作条例、民兵工作方针、政策和民兵技术、战术基础科目。1963—1965年,全国掀起民兵大比武热潮。1964年10月,张庆环参加省比武大赛,成绩出众,省军区奖给步枪1支。1966年,生产大队(村)民兵连,采取1个枪点带2个排训练,训练内容为“六会”,即:会射击、会投弹、会利用地形地物、会防空、会站岗放哨、会游泳。1970年以后,毎年冬、春之际,公社武装部召集各连民兵进行训练,其内容是:进行战备教育,民兵组织的基本知识,武器的构造、分解结合,战斗性能及故障排除,火药原理,战地爆破,打坦克,投掷手榴弹等。进行战术训练,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队列训练。训练方法,公社武装部训练连、排干部、武装民兵;大队民兵连训练基干民兵。民兵训练按照公社规定时间统一进行。通过训练掌握较好的军事技能、熟悉手中武器,会利用地形、地物等作战技术。1977年以后,公社组织实弹演习和打靶各两次。参与打靶的民兵命中率较高。1985年冬季,参加滕县统一演练,官桥镇荣获“八二” 无后坐力炮科目全优,获锦旗一面。此后每年都选拔一批民兵参加市(县)的集中训练。为搞好民兵“三落实”,每年冬季进行一次整训。其内容是:检査“三落实”情况,检查争先创优情况,评比表彰先进,修订制度,进行性质、任务及两个文明教育,搞好干部选配,做好民兵出入队工作。1986年,改各乡镇分散训练为集中训练。官桥镇人民政府武装部由王吉德、姜立明带队一行36人在上营武备库参训1个月,课目为八二迫击炮的性能、组织和使用,军事理论射击考核。经评比,官桥镇民兵训练成绩总分为全县第一名,荣获锦旗1面。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