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民武装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47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人民武装部
分类号: E158
页数: 2
页码: 458-459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人民武装部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人民武装部 武装力量

内容

官桥区境在抗日战争之前没有武装机构。1939年8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从豫西抵达邹、滕。1940年2月,中共党员曹中兴(原686团政委)受命来滕县组建二区,同时建立了区中队,队长王占魁。1945年官桥划为滕县五区,设武工队,队长罗士瑞,负责地方治安、反奸除霸、保卫人民政权、指导联防工作。1949年10月,建立官桥五区人民武装部。1950年11月,改称官桥区武装部。1954年10月,撤销区武装部,设武装助理员。1958年9月,成立官桥人民公社武装部。1966年5月,又改称官桥区武装部,后又称官桥公社武装部。1984年4月,改称官桥镇人民武装部,配部长1人,干亊1一2人,民兵教导员由镇党委书记兼任。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本区域的民兵组织建设、政治教育、军肀训练、武器装备管理,组织带领民兵战备执勤,配合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发动和组织民兵参加“三个文明”建设,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战时组织带领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负责本区域的征兵和预备役士兵、预备役军官登记、统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国民经济潜力调查,做好相关的动员准备工作;协同预备役部队(分队)落实参训人员;做好兵员管理、动员集结等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国防教育,做好退伍军人的安罝和烈军属的优抚工作;协助军队做好本区域的军枣设施保护工作;完成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军事机关交给的其它工作任务。基层武装部不列入人民军队序列。官桥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营单位建民兵团3个,隶属市武装部领导。1958年,以生产大队(村)为单位建立基干民兵营。以生产小队 (生产组)为单位编民兵连。1961年,改为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编野战民兵营,以生产大队(村)为单位编民兵连,好小队(生产组)编民胤配专职民兵连长,大队(村)支部书记兼任指导员。1982年初,改为以公社为单位编基干民兵营,武装部长担任营长,党委书记担任教导员。1997年,官桥镇人民武装部根据《滕州市兵应急分队建设暂行规定》,组建30人的民兵应急分队。
  主要任务是做好战备工作,随时准备参战支前;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守护重要目标,保卫国家和集体财产安全,预防制止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参与制止社会动乱;执行当地党委、政府交给的急难险重任务。民兵应急分队服从各级地方党委和武装部的双重领导和指挥,参与维护社会治安。2016年,官桥镇编基干民兵步兵连、民兵应急排、民兵铁路护路分队、民兵应急分队各一支队伍。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