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驻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46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驻军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
页码: 454-455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驻军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驻军 地方武装

内容

北洋政府军队清末,太平军、捻军相继进入滕县境内,清政府先后派兵镇压,双方混战10余年。官桥境内过兵、驻兵司空见惯。1853年(清咸丰三年)7月,太平军名将林凤祥率部北上,过官桥境直趋天津,曾在官桥小驻。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5月初,亲王僧格林沁率官兵驻守滕县,以阻捻军北进。6月,太平军余部与捻军联合,在太平天国尊王赖文光率领下,在官桥境内驻扎休整。后设计采用游击战术多股出击,最终将僧格林沁八千轻骑围歼于曹州(今菏泽 >。这支军旅驻扎稍长。同年秋,捻军过官桥境小驻北上。1S"年(清光绪二十五年),义和团兴起,官桥境内出现以“道会门”名义的秘密结社,如“培贤道、一贯道、九宫道、红枪会”等,习拳练武风靡一时。这些地方兵勇曾较长时间存留。
  1910年(清宣统二年),兖州道前路巡防1个排,下辖3个棚计30人,驻扎官桥街(村),任务是维护地方治安,催收粮款,直到1912年(民国元年)由地方民团接防。1912年(民国元年)官桥进驻保安团。该团有100多人,隶属孝七保统辖,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后随政区变迁,分编为官桥乡保安团和韩村乡保安团。各团统乡丁20名左右,下属每保保丁3人,均配有长枪,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辛亥革命后,以袁世凯为首组建北洋军阀政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组建革命军,对北洋军阀展开攻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这期间,全国政局动荡,滕县境内军阀互相争斗占据地盘。这些军阀在官桥境内有军队路过或短期驻扎。八路军武工队1938年3月,日军占领滕县城。抗日武装在官桥境内开始萌发,地下党的组织开展活动。最初,中共地下党员张光中、丛林、陶洪仁奉党组织指示,在北辛开设“乾德堂药店”作为联络点,后郭子化在北辛以“坐堂”行医为名,开展地下工作并秘密发动群众,成立抗日武装小组,武器是大刀长矛。到1941年时,武工队兴起,活动在官桥、羊庄一带,他们作战灵活,昼伏夜出,打击小股敌人。1943年秋,鲁南军区武装工作队第三组由渠维英带队,在临城至官桥一带活动,成员有丁一、王守银、岳岱衡、任振甲、郭英、张富义等,他们坚持开展游击斗争,打击了敌人,锻炼了队伍,坚定了老百姓抗日信念。这支武装工作队就以官桥区为依托作为根据地,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军队1945年8月,国民党十九集团军陈大庆部三十三师3个营驻扎在官桥车站,十九集团军廖团驻扎在官桥村,三十六师何志彬部保安六团驻扎在西王庄村,国民党新编二师康乐三部驻扎在车站村和张汪镇孟仓村。此外,加上从阎村战斗中溃逃而来的申宪武残余部,合计2000余人集结在这一带驻扎。这部武装于 I945年11月27日在官桥车站围歼战中被八路军消灭。
  附:日伪军队1938年3月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1个中队相当1个连的兵力驻扎官桥车站,中队长赖意,继任者有金子、村田、三奇、玲木、景升等;伪军1个中队105人,中队长李昭金,继任者有崔玉盘、徐士秉、李孝振等,后改称兖州道滕县警备队官桥中队。日、伪军共配有步枪100余支,轻机枪1挺,迫击炮、手炮各
  1门,军马20匹,其任务是维护铁路交通安全,打击敌占区人民抗日武装。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光中
相关人物
陶洪仁
相关人物
丛林
相关人物
李昭金
相关人物
李孝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