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粮油购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445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粮油购销
分类号: F717.5
页数: 4
页码: 426-429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粮油购销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代购代销代营店 粮油购销

内容

官桥粮食管理所官桥地处薛河冲击平原,盛产粮食,解放前农民自产自给自由买卖,集市斗户(行头)量升喝价。在民国年间,官桥车站有座商薛尧山等经营“同利公粮行”,专做粮食收运交易。当时农民除交纳田賦外,还要负担地方杂税。1946—1947年,为了支援前线,国家开始向村农户征集粮草(由村代收),区设财粮助理员,村设财粮委员,具体办理征收、供给、结算等事宜。1948—1950年,官桥区设粮库(即粮食管理所的前身).1953年组建官桥粮管所,下设木石、官桥、北辛粮站,总容量为250万千克。1951_1962年属宫桥供销社辖,1963年归属系统领导,是县粮食部门的基层单位。官桥粮食管理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粮管所自建立起,就担负着全区的征收、统购、统销、议购、议销,各种奖售,国代村储(包括社队、社办工企业45个单位〉,调运调剂等业务。在贯彻国家双统政策中,官桥粮食管理所配合有关部门,打击了投机倒把、套购粮油、囤积居奇等不法活动,稳定了市场价格,并掌握和提供了本地区每年粮食的产、购、销、储存等有关资料,便于行政领导机关分配和安排粮油生产,摆正三者关系的位置。特别是调剂余缺,良种引进方面,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1985年官桥粮食管理所,共有职工19人,设所长、站长、会计、出纳、防化、调运、营业、保管、炊事等职。平均年呑吐量为1350万千克,经过扩建,到1985年底仓储总容积2900万立方米,水泥场地4000平方米,露天货台750平方米。为了搞活经济,1983年开始上新项目,粮所实行多种经营的模式,购买电动挂面机、电动饲料粉碎机、馒头机1部、烤箱1部,并设有门市部2个,饭店1处。1988年粮所实行计划经济,分为营业站,负责计划供应;保管站,负责国家粮食储备和地方粮食储备的管理。1990年除担负以上职责外,还负责官桥全镇的“三提五统”工作。1993年前后粮所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粮所增设经营站,职工人数达50人。2003年八一粮所巾粮食局直属转为官桥粮所管理,职工人数达到87人。2005年12月,粮所实行体制改革,粮食系统全员下岗,只留有所长、副所长、会计等7人为留守人员,作为改制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并于2006年4月成立了滕州市天宇官桥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王欣,主要经营粮食购、销、存等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008年10月滕州市粮食局成立滕州市嘉禾粮油有限公司,原官桥粮所隶属市嘉禾粮油有限公司,并改称为滕州市嘉禾粮油有限公司官桥粮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每年向市嘉禾粮油有限公司上缴国有资产收益金。王欣为粮库主任。2014年4月至2017年底,官桥粮库有员工9人,经营方式不变.聘闫彦为官桥粮库主任。膝州市八一矿区锒店为了支援煤炭生产,滕县粮食局于1959年3月在八一建立矿区粮店,为县粮食局直属单位。八一粮店主要担负八一煤矿、官桥机厂及矿区各单位职工家属1万余人的粮油供应业务。粮店机构设有办公室、八一粮店、谷山粮店、议价公司、食品加工厂、副食品加工厂等6个部门,配主任1人,副主任2人,职工27人,临时工23人,党员7人。粮店原建库房2座,1986年建宿舍楼、议价经营楼,1987年建办公楼,截至1988年底,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配汽车1部,固定资产75万元,仓储董15万公斤。1986年由陈孔跃牵头与市粮食局签订为期3年的承包合同,并经公证处公证。承包内容包括:费用包干,议价经营。2003年,八一矿区粮店归属官桥镇粮所管理。八一粮店主要负责矿区6大单位的供给,工种定量8个。1986年供应1.27万人,1998年为1.4万人,其中职工0.58万人,月供应量45万千克,食油0.7万千克,经营额9.5万元。八一矿区粮店于1986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88年被率庄市评为 “城镇供应规范化服务先进单位”。主任兼支部书记:陈孔跃(助理经济师>。官桥食品供应站官桥食品站建于1958年,厲官桥供销社兼营,1993年归属县食品公司领导。主要经营生猪的收购、销售、调运业务。建有收购饲养车间、加工车间、仓库、门市部。从生猪的收购、检疫、麻电、宰杀、门市部销售,形成了一条龙的生产作业线,是初具规模半机械化的小型企业。建站初期生猪年收购量在二三百头左右,采用原始的屠宰、销售方法。60年代初,年收购量不过三四百头。中后期毛猪存栏量增加,当时收购多、销售少、调运停滞,食品站根据上级指示,采取当地销售的措施,建“三就点”(就地收购、就地宰杀、就地销售)20个,安排30余人走村串巷,降价销售,政府发给降价补贴,使业务单位不受损失,年销售量在千头以上。1970年贯彻毛泽东主席“大养其猪”的指示,全公社掀起养猪建圈高潮,出现了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养猪场,国家发给扶持金,食品站向社员发给预购定金。同时,国家、社队采取不同形式的奖励制度,诸如工分补助,粮食补助,按户拨给养猪田。社员出售生猪,国家奖励现粮,发布票券等,业务量以年10%的速度递增,确实出现了 “猪多、肥多、粮多” 的可喜局面。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市场关闭,层层派购,食品站就地销售不得超过指定收购任务的20%。因此,一度执行职工凭票,单位限量的供应办法,社员吃肉更成问题,“门市窗前排长龙,哭喊拉叫买不成。”1978年后,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由集体群养变户户喂养,农民想方设法把粮食向商品转化,在词养上出现了“周期短、出栏快、重量大”的特点(过去平均每头70千克左右,后发展到平均170千克左右),同时跟兽医站联合引进、推广瘦肉型猪,深得饲养户、消费者的欢迎。由于“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个体经营户也随之增多。1986年,全镇有证个体屠宰户发展到36家,遍布5个集市。食品站为占领市场,获得信誉,坚持做到“优质卫生、价格合理、方便群众”,并实行内引外联,与安撇、江苏、湖北、河北等5省搞横向经济联合,进行议购、议销的交往。1987年,购进生猪2896头,直接销售981头,纯销售额91万元,利润0.11万元,上缴税金0.29万元。1996年,为落实国务院《定点屠宰管理条例》,官桥镇印发《关于加强生猪定点屠宰检疫管理的通知》,同时成立由分管副镇长为组长的领导工作小组。镇食品站严格执行定点屠宰的政策,严把产品质量关,做到“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确保肉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坚决杜绝私自宰杀,严禁病死、注水猪肉流入市场,让人民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官桥食品站历任负责人:王全兰、钟士元、张开平、宋志宝、魏传江、孙开水。官桥面粉厂官桥面粉厂是官桥供销社投资兴建的一处现代化的标准中型面粉加工厂,生产“古薛牌” 面粉,于1988年建成投产,总投资400余万元。1992年又投资10万元改建2个圆仓,增添30万元机械设备,日产面粉40吨。1995年,面粉厂再一次扩建,投资240万元,建5个圆仓,增加10台磨的生产设备,可日产面粉120吨。生产的面粉远销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等国家。1999年因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设备老化,原来2个圆仓停用。2004年9月,官桥镇面粉厂转租承包给私人生产经营。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

相关机构

官桥食品供应站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