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滕县煤机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40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滕县煤机厂
分类号: TD421.6
页数: 2
页码: 371-372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滕县煤机厂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地下开采 滕县煤机厂

内容

1970年8月,公社委派杨家迎负责筹建官桥公社农具修配厂,1974年3月更名为官桥农机修造厂,1985年8月16日,经滕县乡镇企业局批准改名为“滕县煤机厂”。滕县煤机厂初创时有红炉2盘,席棚3间,6名工人。主要生产犁掌、铁钉、耙齿及小型修配。1971年,始建车间1排计10间,购罝车床2台。1972年,投资2.5万元增建车间、伙房、办公室、仓库、宿舍,设机电车间,购置电动机、616车床、835摇臂钻床,当年创利润3.34万元。1974—1975年,主要生产防爬器、地跑轮、煤斧、煤镐及各种螺丝加工,还有电动机、柴油机的修理,机构设置为机钳车间、锻工车间、木工车间、扳金车间。1976年8月,试制大六零暖气片,1977年成品率达75%,同年11月成功的创造出XB2万能铣床,受到县和济宁地区机械局的重视,并派专人来厂进行技术签定。1978年4月,自行安装1台BC10轻便龙门创床,随之增建铸工车间,固定资产达6万元。1980年,新上元翼型 BM132型暖气片、变压器等生产项目,年产值
  45万元,利润4.75万元。全面推行生产责任制后,由刘祥友承包,生产煤车、道岔等煤机产品。到1985年底,固定资金31万元,厂地面积1160平方米,建筑面积357平方米,机械总能力450固定职工257人。煤机厂由原来单纯为农业服务变为面向矿山供应的小型镇办机械工业。滕州市煤机厂继1985年以来,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生产、经营、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产值、利润不断增长。到1988年底,煤机厂设5个科室,设有铸工、机工、锻铆、扳金、机电、钳工等6个车间。车、错、刨、铁、钻各种机械设备30余台,主要生产各种型号的暖气片,矿车、矿山配件、道岔等30多个品种,汽车2部。1988年上半年创产值30余万元,产品畅销江苏、兖州、邹县、微山、枣庄等地,属稳定发展的镇办机械工业。1975—1985年,连续10次被县评为“先进企业”,被率庄市农业银行、滕县农业银行评为“特级信用企业"。1997年底,企业发展到6个厂间,总建筑面积6380平方米,拥有车、镗、刨、铣、冲、剪、钻床等各类设备,资产总价值300余万元,职工发展到116人,其中工程师、中级职称5人,技术员13人,产品由煤斧、镐、道钉、防爬器等发展到暖气片、变压器、煤车、道岔系列、X62万能铣床、25吨冲床、采矿设备等。1998年8月,因企业改制,由原企业法人代表杨成喜等7人牵头承包经营,一次性买断企业产权。改制后,企业经营一度进入低谷,连年亏损。2002年,经承包者集体协商,实行车间个人承包,经营状况较为良好。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