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计划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37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计划管理
分类号: F325.22
页数: 2
页码: 327-328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计划管理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计划管理 经营管理

内容

种植计划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前,执行既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又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的政策。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先由公社制订出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计划,下达到大队,大队再根据公社计划,制订出大队具体种植计划。互助组、初级社时,只落实种植面积数,农户可因地制宜,自行安排。到高级社、人民公社时,种植地块及面积均由公社统一安排。划分某种作物的丰产方,不准种“花花田”,其他作物和自留地可自行种植。实行承包贵任制后,农户有了自主权,可因地制宜,不再一刀切。财务计划初级社时,根据初级社示范章程,进行财务计划管理。把一年的收支情况和社员分配列表成册,社员通过,报区存档,不须上级审批。高级社、人民公社时期,依照“民主办社、勤俭办社”的方针,先由大队制订财务收支计划,经全体干部、社员反复讨论修改,报公社批准,方可执行。较大的开支(超过500元)项目,需预先单项列计划,社员通过,请示批准后,方可动用集体资金;对于非生产性开支控制,
  5元以内队长批准,20元以内由社员通过后大队批准,超过此数者不准开支。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权限放宽,但也有一定规定。分配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至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生产队根据上级下达的全年各项计划,首先制订出队种植计划面积和产量,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经济收入,去除扣留费用,定出毎户的投工、投肥、投资折价与分配物资相抵价,毎户全年得拨款叫“社员一年早知道”,经社员讨论修改,就成为分配计划。夏季分配得款算借款,拨款算投资,算作一次分配预算。秋收后,根据全年农、林、牧、副、渔等实际收支情况,制订决算方案,经上级审批后,提出修改意见,方可进行实际决算分配。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正如村民所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没有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农户毎年投工、投肥、农副业收入,自己早已心中明了,烦琐的预算、决箅一去不复返了。农田基本建设计划先由公社按照河、沟、路、渠、桥、涵、土地、林、村综合治理的方针,制订出全社农田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各大队、生产队再根据公社总体规划,制订实施细则,付诸实施。几十年来,经过农田基本建设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一般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均下放到村。各种合同在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过程中,农、林、工、副各种合同是村(组)与农户按计划订立双方共同信守、互相制约的一种法律性的计划形式。对播种面积、工副业项目完成情况,各项提留都有明确规定。1981年制定《农业承包合同书>,1982年制定《农业生产责任制合同书》,W83年制定《农业生产合同书》,1984年6月,颁发了 “土地承包使用证”。为了稳定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1997年5月签订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合同,并颁发市人民政府统一负责制经营权证书。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都有共同信守,互相制约,由法律部门公证的合同。2010年,实施土地确权,按国家要求土地承包再延续,每户进行确权并颁发新《土地使用书》。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