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农作物的栽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360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农作物的栽培
分类号: F307.1
页数: 4
页码: 300-303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农作物的栽培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作物经济 农作物栽培

内容

一.粮食作物小麦小麦是官桥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49年之前,种植面积50%以上,耕作条件差,品种单一,施肥不足,播种密度小,毎亩播种7~8斤,不整畦,无水浇条件,靠天吃饭,无法防治病虫害,产量很低,亩产不足100千克。新中国成立后,提倡深耕改土,增施肥料,合理密植。1956年高级社时开始提倡深耕套耕,深耕达20厘米以上,亩施杂肥2500千克左右,开始试用化肥,播种量增加到每亩5~6千克。人民公社以后,20世纪60年代开始,深耕、深翮土地,整平打畦播种,每亩播种数M7~10千克,提倡浇水、镇压,开始施用磷肥,氨水化肥等。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机耕机播、深耕40厘米;强调畦田化,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打井配套,创造水浇条件,每亩播种数量增加到8~9公斤;增加施肥M,提倡锄划、浇水3~5遍,大面积施用磷肥、碳酸氢氨、尿素或复合肥,小麦产M逐年增加,一直保持在300〜400千克之间。20世纪80~90年代,普遍实行机耕、机耙,小麦机收秸秆还田,普施复合肥作基肥或追肥,土壤肥力提高。优质品种更新快,分孽率高,播种量减少,亩播M在4~5千克左右。麦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讲究科学实效,药剂拌种,查苗补苗,浇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喷洒除草剂,根除杂草,喷洒药物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锈蚀病,小麦产量达450~60(>千克。主要栽培措施是粕耕细作,多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增施磷肥及微M元索;培育冬前壮苗,促进穗大粒多,增加千粒ffl,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良种的全覆盖、配方施肥推广使用、全程机械化的实现.宽幅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技术的应用,小麦产量逐年提升。2017年,全镇小麦种植面积37360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0.73%, 单产497千克,总产1856.8万千克。玉米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多为春玉米,种植面积少、品种单一、种植密度小,一般每亩2000株左右,地力薄,乂不施基肥和追肥,产量较低,亩产只有〗50千克左右。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推广麦田套种玉米,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合理密植,每亩3000珠,中期追肥,管理上复沟培土防倒伏,亩产250千克左右。20世纪80-90年代,玉米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成为第二大粮食作物。进行麦垅套种,不再封沟,合理密植,每亩3000~3500株,增施M肥,亩施碳酸氢氨30~50千克,或复合肥10~15千克,产量上升到300~500千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密植高产抗病型玉米良种的推广及配套技术的应用,毎亩达3500~4500株。变一次性追肥为三次,一是壮苗肥(尿素),二是喇叭口期(复合肥),三是抽穂期(M肥)。适时浇水,特别浇好灌浆水,玉米亩产量达到400~600千克。2017年,全镇小麦种植面积33828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0.73%;单产561.5千克,总产1899.4万千克。地瓜学名“白薯、红薯、甘薯、番稗”等,俗称“芋头”。原产南美洲、墨西哥、哥伦比亚。1736年(清•乾隆元年),传到滕县各地。因产量高,茎叶均可食用,很快大面积种植。抗日战争时期,又传入日本品种短秧团瓜,产量高,含淀粉多,后称“胜利百号”。解放前,地瓜种植面积较大,采取起垅或平地种植,有春地瓜、夏地瓜之分,春地瓜生长期将近半年,夏地瓜为4个月。1949年后,地瓜种植面积又有扩大,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合作化后,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回龙火坑”育苗法,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春地瓜提倡适时早栽,民谚有“宁栽霜打头,不栽立夏后”之说。开沟复垅,施肥浇水,合理密植,毎亩2000~3000棵。夏地瓜抢时栽,每亩2500~3000棵,中耕锄草,雨后翮秧,亩产鲜地瓜1000千克(折瓜干250千克)。20世纪60年代,推广“闷烟火炕”育苗法,硫酸亚铁浸种,赛力散浸苗,适当密植,每亩2400~3000棵,改翮秧为提秧(因翻秧不利地瓜生长)。产量达到亩产鲜地瓜1000~125〇千克(折瓜干300千克〉。地瓜增产经验:适时早栽;改翻秧为提秧,因翻秧茎蔓损失量大,减产10%~20%,改提秧可增产10%;及时摘顶心,防止茎蔓徒长;叶面喷肥,在地瓜块根膨大时分别用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深液和200倍的米醋深液喷施,亩喷60~65千克,增产400千克以上。1980年后,由于小麦逐渐成了主食,地瓜种植量越来越少,只在零星地作少量种植。谷子称为小米,新中国成立前当地种植面积较大,分为早谷(春地实耧)和晚谷(麦茬花耧),间作绿亘、黄豆。一般留墩苗(毎墩4~6棵 >,毎亩5000墩左右,产量在150千克上下。新中国成立后,提倡选种,合理密植,实行垅植疏苗,每亩25000~30000株。20世纪70年代,多施基肥,使用磷肥,深耕锄草,并适时浇水。80年代推广药剂拌种、早间苗、早中耕,苗期防徒长,防治病虫害,实行小垅、单苗密植,毎亩30000~40000株。谷子虽有增产,但耗地力强,茬口差,种植逐渐减少。高粱为当地历史上农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明《滕县志》载:“高粱同小麦、大豆一样同为本地之大宗。”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本地高粱种植面积一直较大,播种面积2万亩以上。随着耕种制度的变化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的扩大,高粱种植面积逐年缩小,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也开始降低。1975年种植面积0.8万亩,1985种植面积0.2万亩,绝大部分农户种植的为夏高梁。如今基本无人种植。小杂粮当地种植的小杂粮主要有大麦、荞麦、豌豆、扁豆、绿豆、豇豆、红小豆等十多种。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上世纪70年代初,本地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很小。种植分散零星,历史上产董很低,一般仅在40至50千克,亩产达百千克以上的甚少。绿豆是当地人们较为喜爱的一种豆类,被称为粮食中的“绿色珍珠”。绿豆除具有一般食用豆的种植特点外,还有耐旱耐瘠,生长期短,适应性强,播种适期长的特点,是当地种植面积较为大一点的杂粮作物之一。绿豆有春、夏季种植之分,多年来,人们多习惯在地势低洼的涝地、旱薄的高岗地以及田边地头等处点播,产量一般在50千克左右。二、经济作物大豆为粮油兼用作物,种植历史悠久。1943年版《中国实业志》记载:“种植大豆,尤以滕县、峄县为最多”。1949年前,大豆种植面积较大,麦茬播种大豆仅次于地瓜面积。但管理不精细,不耕地,不施肥,不浇水,只中耕锄草1~2遍,亩产50多千克。自1960年起,大豆的种植提倡优良品种,推广深耕细作,合理密植,中耕锄草,产量仍在100千克左右。1970后,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1980年后,推广在玉米地间作种黄豆。玉米和大豆互不争月巴,各得其所。后来大田不再种植大豆。花生属油料作物,分春花生和夏花生。新中国成立前后只有少数农户零星种植,多是卧秧大花生。追施土杂肥和饼肥,除草1~2遍,产量较低,在100千克左右。20世纪60年代,推广间作套种,中耕锄草、追肥,防治地下害虫,产量有所增加,但因集体种植,难以管理,后不再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引进花生良种,春、夏花生种植鲎较大,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推广药剂拌种,亩施复合肥40~50千克,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每亩5500~6000棵,产量达150~400千克。1985年全镇种植面积0.89万亩,2000年种植面积0.35万亩,单产280千克。随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5年种植面积0.21万亩,多为群众小量种植。棉花原产于非洲、印度,到西汉中期传入中国。1949年前后,棉花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各家均有种植,毎亩3000~4000株,但管理粗放,产tt不高。20世纪50年代,引进良种,合理密植,用“鱼腾粉”或石灰水治蚜虫和蜘蛛,管理技术差,增产不大。20世纪60年代,推广丰产沟、宽窄行种植,提倡合理密植,营养钵育苗,使麦茬变春若,整枝打顶,使用矮壮素,毎亩2500~3000株。20世纪70年代,生产大队大面积种植,实行大小行种植,浇水追肥,中耕锄草,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产量有所提高。实行责任制后,分田到户,种植逐渐减少。进入21世纪,只有少数农民在闲散地上少量种植。黄烟是官桥镇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自古即有种植。清末及民国年间种植较少,只在地头、地角等零星土地种点作为自用。日伪期间,有的村少数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在平地不覆拢按行栽,管理粗放,产量偏低。烟叶不经烘炕,绳系晾干即可(俗称“晾叶子”)。20世纪50年代初期,无法防治蚜虫,用干土粉撒擦烟叶,1955年开始用药剂防治蚜虫;60年代,各村大面积栽种黄烟,村队均建有炕烟房。烟叶经炕干后即成黄烟,黄烟再经回潮整平叶面,放在模子里叠好,扎成把后出售。黄烟的栽植管理较细致,采用“回龙火炕”育苗法,提倡合理密植,后每亩2500~3000株,全部复拢栽种;施足底肥,每亩用土杂肥2500千克。移栽还苗后,即追施饼肥,每亩40~ S0千克;浇灌、中耕,株高1.5~2米打顶长叶,亩产U5~150千克。20世纪80年代起,因上级没有收购任务,黄烟种植面积逐渐缩小及至消失。麻类当地种植的麻类有苘麻、大麻和红麻3种。苘麻,当地俗称“苘”。苘麻和大麻都是在低洼瘠薄地种植,当地群众有“好地不种麻”的说法,因此麻类种植很少,后来不再种植。蔬菜.瓜类作物当地蔬菜作物种植十分广泛。民国年间,以白菜、萝卜、辣椒、大葱、韭菜、黄瓜、茄子、豆角、大蒜等为大宗(见民国《滕县续志稿》),但多数农民是自给自足。只有靠近集市的农民,才种植蔬菜供应市场之需。新中国成立之初,境内每年种菜面积约1000至1500亩。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大康留、王公等村开始发展大小弓棚设施种植,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供应市场。1990年,蔬菜、瓜类作物种植面积0.95万亩,总产2903.3万千克,1995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1996年在大康留村规划建设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1998年建设无支柱钢架大棚,随后辐射周边的前管庄、后管庄、史庄、前公桥、西郑庄等村,2000年建设了官桥镇西郑庄高科技示范园。同时,王园、东王宫等村大弓棚蔬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1999年镇政府从寿光聘请专业技术员,同镇农技站工作人员一起,常年在大康留、西郑庄等蔬菜种植村进行冬暖大棚种植管理及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大康留村毎年还组织大批农户去寿光等地参观学习,激发了广大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使得官桥境内蔬菜种植大面积增加。官桥境内瓜类作物有40多个品种,其中西瓜、甜瓜、菜瓜是夏季人民非常喜爱的瓜类,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西葫芦等都是本地主要的蔬菜。黄瓜有春黄瓜和秋黄瓜之分,新中国成立前后以春黄瓜栽培最多,20世纪70年代有阳畦早熟栽培。1985年后,政府号召建冬暖塑料大棚,采用冬暖大棚种植西葫芦、黄瓜、西红柿,效益不断提高。“孟尝君”牌西红柿、洋葱通过了国家绿色产品认证。据统计,1995年全镇各种蔬菜(瓜)种植面积2万余亩,总产量9172.8万千克;2000年镇蔬菜(瓜)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量5708.6万千克;2005年,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6767.2万千克;M10年蔬菜(瓜)各种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量6226.6万公斤;2017年,蔬菜(瓜)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5785.5万千克。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