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良种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35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良种推广
分类号: S503.3
页数: 4
页码: 296-299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良种推广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良种推广 良育

内容

1949年后,农民开始重视良种的选用,一般是“自选自繁、自留自用”,有时也相互调剂。1957年政府推广良种,由滕县种子站将各种优良品种批给各区粮管所经营。1963年,滕县种子站改为种子公司,经营良种,采取边试验边推广,减少循环周期,尽快更新换代,成为行政、技术、经营三结合的服务机构。2010年,开始推行良种统供,国家全面推行良种,严格按照上级专家组认可、推荐品种进行种植。自2005年恵农政策——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至今,小麦良种统共率达到100%,使得粮食产道连年增收。2017年,玉米、小麦良种统供覆盖率达100%。小麦1949年之前,品种有“小红芒” “五花头” “鱼鱗百”“气死雾”“仙麦”“秃头” 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多次更换品种。20世纪50年代,推广的品种有“小红芒” “凫山半截芒” “平原50” “碧蚂一、四号”等;60代年品种有“兽腾1号”“蚰包” “阿夫”“济南2号” “跃进5号” “平原50”等;1978年从河南引进“百泉40、41、3039”,70年代品种有“百泉41、40” “泰山1、5号”“高38” “农辐63”等。1981至1985年引进“山农587” “济南13” “昌乐5号” “鲁麦1号、5号、7号、8号”。1986至1990年初,本地引进推广良种有“百泉3062、3039”。20世纪90年代末期,引进推广“鲁麦14” “鲁麦21” “济宁13” “兽麦22” “淮麦8号”等品种,进入21世纪,又不断引进更新小麦品种,先后主要有“济麦22” “临麦2号” “济麦20” “烟农19” “泰农18” •‘良星66”等品种。玉米玉米良种引进试行品种:1950—1956年,推广种植“金皇后” “小粒红”“白马牙”“小白粒”;1956年引进杂交一代;1957—1962年,引进推广“坊杂2、4号” “齐玉24、26” “朝鲜白马牙” “华东2号”等。1964年农技站李玉范、冯中宝在轩辕庄搞玉米育种试验失败,1965年农技站潘丰银在轩辕庄、西康留、官桥村搞玉米育种成功。1968年引进推广 “双跃3号” “149” “150” “新丰1号”“华威单交”“陕新三交”等。1969—1979年,引进“烟三6号、8号、10号、33号” “郑单2号”“丹玉6号” “中单2号” “群丹105” “#原单4号” “兽三9号” “太单71、75” “得宁1号、2号”。1979年引进推广“掖单2号” “烟单14号” “聊玉5号”等。1980—1985年,引进推广“苏玉1号”“中原单4号” “丹玉11号、13号” “掖单2号、4号”。20世纪90年代,又引进推广紧凑型玉米“掖单11、13” “鲁单50” “鲁单981”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耐密植、小重穂型品种“登海”系列,有“登海1、3707、9、11”等。21世纪初期, 开始引进耐密植、小重穗型、抗病型品种“郑单958” “浚单20” “鲁单6041”等品种。地瓜1949年之前,官桥种植地瓜品种有:“大红袍”“二红皮” “一窝猴”“樗皮” “白瓤”“黄瓤”“关东”“春树根”“日本白洋”(后称胜利1号)。解放后,推广“胜利百号”。1960年, 以山东农科所引进地瓜“良种117” “华东52~45” “华北553” “华北169” 等。1973年, 引进“南京92” “济芋1号” “烟芋1号”等良种。1974年,引进了 “丰芋1号”“一窝红”“农大红”等品种。1978年,引进“徐薯18”,每亩增产15%~20%»1983年,从徐州地区农科所引进地瓜“良种77-6”。1987年,又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济薯13号” “窝瓜下蛋” 等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官桥境内逐渐不再大面积种植地瓜,只有少数有山地的农户少有种植。卨梁1949年之前,官桥区有“黄壳、黑壳”两种高粱,棟喃圆形,亩产50~100千克。1950年,引进“三变色”;1959年,引进了“多穂高粱”;1%2年,引进“冻高粱”(适宜晚茬 )、‘‘北京2004号”;1973年,引进“多穂高粱”,后淘汰;1974年,引进“熊岳253” “九月冻” 良种,秸杆高.穂大散头、夏播早热,亩产2S0~300千克,后因产量不高停种。进入21世纪以来,官桥仅有极少数山地种植。大豆1949年之前,大豆品种有“五花脸”“小青亘” “小黑豆”“平顶黄”4个。解放后,除继续推广“小青豆”“平顶黄”2个品种外,又引进“丰收黄” “滕县1号”“卫371”3个品种。“小青豆”也称“小五叶”,有限生花序,分枝少,黄色较重,早熟,亩产100~125千克。20世纪60年代,引进“天鹅蛋”“牦黄”“水皮青”等;70年代,引进“齐黄1号、5号” “滕黄1号、2号” “向阳1号”“丰收黄”“卫44” “卫371” “充黄1号” “夕丰1号”等;80年代,引进“刘黄21号、23号” “跃旱4号、5号” “兽豆1号、4号” “山宁2号”等。•‘向阳1号”,无限生长花序,耐肥水,抗病功力较强,粒大,色黄,单产100~150千克,属中晚熟品种。“丰收黄”有限生长花序,分枝较少,早熟,亩产100~150千克。1990年后,大面积播种极少,只有少数农户零散种植,品种比较杂乱。谷子 I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有毛穗、白巴谷两种(分粘谷、饭谷产量均低。解放后引进“六十天还仓” “鲁谷1号”等品种。“六十天还仓” 夏播早熟,耐旱抗倒伏,亩产150~225千克;“兽谷1号”夏播、穗大,喜高肥水,亩产2〇0~250千克。1952年,从曲阜引进推广“林西谷”;1954年引进“燕大811”。1955年, 引进“华农4号”。1962年,引进“东风谷”“大伏谷”“柳条青”等;1972年,引进“鲁谷4号、
  5号” “豫谷1号”。因谷子耗地力,产量低,只有少M种植。花生1%9年之前,官桥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品种有“站棵子” “丰站棵”“爬蔓种”“小花生”等,爬娶秧为tt多,用种量少。1958—1971年,引进推广“伏花”“一窝猴•’“小金壳•’ “反修1号”等;1972—1982年,引进推广“白沙1016” “临花1号” “徐州68-4” “花11” “花17” “花28” “海花1号” “徐系1号"“鲁花9号” “76266” 等;1983—1985年,引进“兽花1号、2号”“花31” “花37” •‘花39” “鲁花9号”等;1988—1992年, 引进“79266” “幻30”等。因产量不高且费力,现只有少数农户小面积种植。棉花 I949年之前,种植棉花品种有“中棉”(也叫亚州棉)“小白粒” •‘小茧花”“紫絮棉”(深褐色>。1%0年,引进“五爱斯字棉”。I955—I977年,引进“岱字15号” “108夫”“高密933” “徐州2〇9” “徐州1818”等。1980年, 引进“鲁棉1号”;1983年,引进“中棉10号”“#棉6号” “徐州5140" ;1984年, 引进“中棉49” “冀棉8号”等;1985年,引进“鲁棉8号”,1991年引进“鲁棉10号”。鲁棉II)号具有丰产、早熟、抗枯萎病等特点,全生育期118天,亩产皮棉70公斤,于5月下旬麦田小垄套种,也可5月上、中旬营养钵育苗。毎亩4000~5000株,7月下旬打顶,株留果枝8个左右,中旬打边心,去无效蕾,防治一代棉铃虫。1995年后,棉花没有种植任务,只是农民自种自用,品种根据地情选择。黄烟黄烟栽种历史悠久。清末、民国年间,种“懒汉”和“核杉t纹”两种,1949年之后继续种“核桃纹”。至1971年,引进“金星6007” “长脖黄”2个优良品种,后又引进“潘元黄”良种。引进品种均棵高、叶肥大,炕干后色金黄有光泽,产量高。1983年后,因没有黄烟收购任务不再种植。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