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作物栽培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35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农作物栽培与管理
分类号: F307.1
页数: 16
页码: 294-309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农作物栽培与管理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农作物栽培 农作物管理

内容

第一节作物种类、分布及面积官桥区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当地种植的农作物有20多种。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已有粮食、棉麻、油料及蔬菜4个大类,40多个品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地瓜、绿豆、扁豆、豌豆等;油料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等;蔬菜作物主要有大白菜、萝卜、胡萝卜、马铃薯、芹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苔菜、菠菜、菜花、卷心菜、山药、韭菜、辣椒、莴宦、豆角、芸豆、莲竊、冬瓜、南瓜、丝瓜、毛芋、大葱、蒜等。清末及民国时期,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大麦、乔麦、绿豆、谷子、扁豆、黄豆、黑豆、地瓜等。小麦、高粱种植面积各占粮田面积的40%左右,其他杂粮次之。乔麦主要分布在后莱村、渠村、苏坦、掌大等涝洼地较多的村庄,其他作物各村均有种植。日伪时期增种“洋麦”(不带壳的大麦),面积较少。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主要种植小麦、髙粱、谷子、大豆、地瓜,开始增种玉米、豌豆。小麦、玉米、地瓜面积逐渐扩大,高粱、谷子、大豆、绿豆面积逐年减少。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主要种植小麦、地瓜、豌豆,增种多穗高粱,谷子、黄豆,绿豆、乔麦、扁豆、黑豆和大麦种植面积很少。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穗高粱、小高梁和豌豆已被淘汰,大高粱、谷子、棉花种植面积有所扩大,至1978年三中全会以后,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地瓜、赀烟、棉花种植面积大大减少。这期间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强,玉米产量也占总产量的近二分之一。1980年后,小麦、玉米、棉花、花生面积扩大,地瓜、大豆面积减少,谷子、高粱罕见。油菜、甜萝卜虽有种植,数ft不多。1983年后,小麦、玉米成为主要粮食作物,棉花、花生、大亘等为主要经济作物。1985年政府号召调整种植结构,扩种经济作物,当年花生种植最多,随后面积逐年减少。19%年后,小麦、玉米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2015年,花生种植面积不足1500亩。第二节耕作制度一、一年一收农作物的单一种植历史漫长,一般为一年—收,或二年三收,一年两收的不多。1960年后,随着所有制的变革,调整了农作物的布局,品种改良,科学种植,扩大复种指数,间作套种,逐步改为二年三收和一年两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但仍有一小部分作物保持一年一收,即春地瓜、春棉花等。二、复种1949年前,官桥复种作物一般为二年三收,即春高粱一小麦一秋大亘(或谷子、地瓜>, 春谷子一小麦一秋大豆(或地瓜、小杂粮);春瓜菜一小麦一秋大豆(玉米或杂粮)。从70年代开始,扩大复种面积指数,一般是小麦一夏玉米(麦垅套种提前播种期 >,小麦一夏花生,小麦一秋棉花(营养钵育苗小麦一夏地瓜等,均是收了秋再种上小麦,收了麦种上秋(作物),这样循环可保持一年两熟。三、间作套种20世纪60年代沿袭的间作套种有:春地瓜间作大豆,春地瓜间作玉米或芝麻,春高粱间作绿豆、豇豆或大豆,有的玉米大豆“四二” 间作或“二二”间作(玉米、大豆互不争肥,而且互相补充促进生长)。20世纪70年代,表4-4麦地套种玉米,小麦套种棉花或花生,以至21世纪初仍在实行。至2010年,全面取消玉米套种,推广玉米直播。第三节种植结构调整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官桥镇开始重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开始实行小麦与玉米一年两熟制和小麦与地瓜两年三熟制耕作制度。为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号召扩种各种经济作物,棉花、油料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各种瓜菜面积也不断增加。1995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2.9%;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0.6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3%; 蔬菜,瓜类等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2.0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0.5%。2017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0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3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1.6%;油料作物总播种面积0.1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9%蔬菜,瓜类等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1.4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5.8%。第四节良种推广1949年后,农民开始重视良种的选用,一般是“自选自繁、自留自用”,有时也相互调剂。1957年政府推广良种,由滕县种子站将各种优良品种批给各区粮管所经营。1963年,滕县种子站改为种子公司,经营良种,采取边试验边推广,减少循环周期,尽快更新换代,成为行政、技术、经营三结合的服务机构。2010年,开始推行良种统供,国家全面推行良种,严格按照上级专家组认可、推荐品种进行种植。自2005年恵农政策——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至今,小麦良种统共率达到100%,使得粮食产道连年增收。2017年,玉米、小麦良种统供覆盖率达100%。小麦1949年之前,品种有“小红芒” “五花头” “鱼鱗百”“气死雾”“仙麦”“秃头” 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多次更换品种。20世纪50年代,推广的品种有“小红芒” “凫山半截芒” “平原50” “碧蚂一、四号”等;60代年品种有“兽腾1号”“蚰包” “阿夫”“济南2号” “跃进5号” “平原50”等;1978年从河南引进“百泉40、41、3039”,70年代品种有“百泉41、40” “泰山1、5号”“高38” “农辐63”等。1981至1985年引进“山农587” “济南13” “昌乐5号” “鲁麦1号、5号、7号、8号”。1986至1990年初,本地引进推广良种有“百泉3062、3039”。20世纪90年代末期,引进推广“鲁麦14” “鲁麦21” “济宁13” “兽麦22” “淮麦8号”等品种,进入21世纪,又不断引进更新小麦品种,先后主要有“济麦22” “临麦2号” “济麦20” “烟农19” “泰农18” •‘良星66”等品种。玉米玉米良种引进试行品种:1950—1956年,推广种植“金皇后” “小粒红”“白马牙”“小白粒”;1956年引进杂交一代;1957—1962年,引进推广“坊杂2、4号” “齐玉24、26” “朝鲜白马牙” “华东2号”等。1964年农技站李玉范、冯中宝在轩辕庄搞玉米育种试验失败,1965年农技站潘丰银在轩辕庄、西康留、官桥村搞玉米育种成功。1968年引进推广 “双跃3号” “149” “150” “新丰1号”“华威单交”“陕新三交”等。1969—1979年,引进“烟三6号、8号、10号、33号” “郑单2号”“丹玉6号” “中单2号” “群丹105” “#原单4号” “兽三9号” “太单71、75” “得宁1号、2号”。1979年引进推广“掖单2号” “烟单14号” “聊玉5号”等。1980—1985年,引进推广“苏玉1号”“中原单4号” “丹玉11号、13号” “掖单2号、4号”。20世纪90年代,又引进推广紧凑型玉米“掖单11、13” “鲁单50” “鲁单981”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耐密植、小重穂型品种“登海”系列,有“登海1、3707、9、11”等。21世纪初期, 开始引进耐密植、小重穗型、抗病型品种“郑单958” “浚单20” “鲁单6041”等品种。地瓜1949年之前,官桥种植地瓜品种有:“大红袍”“二红皮” “一窝猴”“樗皮” “白瓤”“黄瓤”“关东”“春树根”“日本白洋”(后称胜利1号)。解放后,推广“胜利百号”。1960年, 以山东农科所引进地瓜“良种117” “华东52~45” “华北553” “华北169” 等。1973年, 引进“南京92” “济芋1号” “烟芋1号”等良种。1974年,引进了 “丰芋1号”“一窝红”“农大红”等品种。1978年,引进“徐薯18”,每亩增产15%~20%»1983年,从徐州地区农科所引进地瓜“良种77-6”。1987年,又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济薯13号” “窝瓜下蛋” 等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官桥境内逐渐不再大面积种植地瓜,只有少数有山地的农户少有种植。卨梁1949年之前,官桥区有“黄壳、黑壳”两种高粱,棟喃圆形,亩产50~100千克。1950年,引进“三变色”;1959年,引进了“多穂高粱”;1%2年,引进“冻高粱”(适宜晚茬 )、‘‘北京2004号”;1973年,引进“多穂高粱”,后淘汰;1974年,弓丨进“熊岳253” “九月冻” 良种,秸杆高.穂大散头、夏播早热,亩产2S0~300千克,后因产量不高停种。进入21世纪以来,官桥仅有极少数山地种植。大豆1949年之前,大豆品种有“五花脸”“小青亘” “小黑豆”“平顶黄”4个。解放后,除继续推广“小青豆”“平顶黄”2个品种外,又引进“丰收黄” “滕县1号”“卫371”3个品种。“小青豆”也称“小五叶”,有限生花序,分枝少,黄色较重,早熟,亩产100~125千克。20世纪60年代,引进“天鹅蛋”“牦黄”“水皮青”等;70年代,引进“齐黄1号、5号” “滕黄1号、2号” “向阳1号”“丰收黄”“卫44” “卫371” “充黄1号” “夕丰1号”等;80年代,引进“刘黄21号、23号” “跃旱4号、5号” “兽豆1号、4号” “山宁2号”等。‘向阳1号”,无限生长花序,耐肥水,抗病功力较强,粒大,色黄,单产100~150千克,属中晚熟品种。“丰收黄”有限生长花序,分枝较少,早熟,亩产100~150千克。1990年后,大面积播种极少,只有少数农户零散种植,品种比较杂乱。谷子 I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有毛穗、白巴谷两种(分粘谷、饭谷产量均低。解放后引进“六十天还仓” “鲁谷1号”等品种。“六十天还仓” 夏播早熟,耐旱抗倒伏,亩产150~225千克;“兽谷1号”夏播、穗大,喜高肥水,亩产2〇0-250千克。1952年,从曲阜引进推广“林西谷”;1954年引进“燕大811”。1955年, 引进“华农4号”。1962年,引进“东风谷”“大伏谷”“柳条青”等;1972年,引进“鲁谷4号、
  5号” “豫谷1号”。因谷子耗地力,产量低,只有少M种植。花生1%9年之前,官桥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品种有“站棵子” “丰站棵”“爬蔓种”“小花生”等,爬娶秧为tt多,用种量少。1958—1971年,引进推广“伏花”“一窝猴•’“小金壳•’ “反修1号”等;1972—1982年,引进推广“白沙1016” “临花1号” “徐州68-4” “花11” “花17” “花28” “海花1号” “徐系1号"“鲁花9号” “76266” 等;1983—1985年,引进“兽花1号、2号”“花31” “花37” •‘花39” “鲁花9号”等;1988—1992年, 引进“79266” “幻30”等。因产量不高且费力,现只有少数农户小面积种植。棉花 I949年之前,种植棉花品种有“中棉”(也叫亚州棉)“小白粒” •‘小茧花”“紫絮棉”(深褐色)。1%0年,引进“五爱斯字棉”。I955—I977年,引进“岱字15号” “108夫”“高密933” “徐州2〇9” “徐州1818”等。1980年, 引进“鲁棉1号”;1983年,引进“中棉10号”“#棉6号” “徐州5140" ;1984年, 引进“中棉49” “冀棉8号”等;1985年,引进“鲁棉8号”,1991年引进“鲁棉10号”。鲁棉II)号具有丰产、早熟、抗枯萎病等特点,全生育期118天,亩产皮棉70公斤,于5月下旬麦田小垄套种,也可5月上、中旬营养钵育苗。毎亩4000~5000株,7月下旬打顶,株留果枝8个左右,中旬打边心,去无效蕾,防治一代棉铃虫。1995年后,棉花没有种植任务,只是农民自种自用,品种根据地情选择。黄烟黄烟栽种历史悠久。清末、民国年间,种“懒汉”和“核杉纹”两种,1949年之后继续种“核桃纹”。至1971年,引进“金星6007” “长脖黄”2个优良品种,后又引进“潘元黄”良种。引进品种均棵高、叶肥大,炕干后色金黄有光泽,产量高。1983年后,因没有黄烟收购任务不再种植。第五节肥料官桥境内从明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六十年代,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农家肥,即家院圈肥,骡马猪羊粪、人粪尿、坑土、旧墙土等。其次是饼肥(主要是豆饼或棉籽饼),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使用化肥从1955年开始,直到21世纪以化肥作为主要肥料。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即农民在劳动生产中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习惯上也叫农家肥料,具有种类多、来源广、数量大的特点。当地农村广为流传着“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是农家宝,看你找不找;只要勤动手,肥料到处有”的农谚。农民种地非常喜欢使用自然生产的农家肥料,如堆沤肥、绿肥、粪尿等,施用饼肥(豆饼、棉饼、麻糁等)数量较少,多用作追肥或用在瓜果、蔬菜以及其它经济作物上。土杂肥也是农民比较喜欢施用的肥料,群众很早就有把倒塌的旧土墙、炕坯、锅灶台、坑塘淤泥等作为底肥施用的经验,因此有“家土换野土,一亩顶三亩”之说。粪尿肥包括人类粪尿、家畜粪尿、禽肥和厩肥等,是本地使用最早、域普遍的有机肥料,为当地农村广泛施用。堆肥、沤肥是本地农民积制肥料的常用方法。夏季高温时节,农民多以作物秸秆、杂草、人粪尿、牛马粪、熟土等,充分混合后堆成堆,使其充分腐熟,至秋种小麦时施到田间作基肥 (底肥)。20世纪70年代,当地多采用此法积制土杂肥。20世纪80年代初,公社还提倡秸杆还田。1983年,公社程杆还田达3万亩以上,毎亩施入麦穰、麦糠150至250千克,亩增产10%以上。80年代以来,部分使用沼气的村、户,开始施用沼气发酵肥,这种新型的高效有机肥料,一般把残渣作底肥施用,发酵液作追肥施用。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机械化收获耕作,境内小麦、玉米等秸秆基本上全部粉碎作基肥施用。化卞肥料1955年,当地推广使用化肥硫酸氨和硝酸氨,群众俗称为“肥田粉”。初期群众不认识,使用量很少。1958年后开始施用氨水、磷酸钙、碳酸氢氨。1965年至1969年,年均化肥施用量每亩耕地5千克。90年代初,尿素开始在当地使用,群众称为“小鱼眼”。由于肥效高,效果好,很快被群众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1975年,尿素每亩施用量在15千克,此后化肥逐步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用肥。到1978年,全社化肥施用量每亩耕地突破50千克大关,达75千克。1979年,官桥公社从外地调入进口复合肥磷酸二铵用于小麦生产,施用效果明显,增产幅度大,次年便广泛推广开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施用化学肥料已成为当地各种农作物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土杂肥逐年减少,改用多元复合肥,如艳阳天牌肥料、碳酸氢氨、美国二铵、俄罗斯复合肥。1997年至2003年,官桥镇施用复合化学肥料达20余种,主要有施可丰、撒可富、俄罗斯、沂宝、鄂中、沃丰等为主,亩施肥料60至80千克左右。2004年,当地开始推广配方肥、控释肥等。2005年,提倡专用肥,根据土壤种类,进行合理搭配,平衡施肥。2009年,结合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又推广了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配搭使用小麦、玉米专用肥。2017年,全镇应用配方施肥面积达100%。第六节农作物的栽培一.粮食作物小麦小麦是官桥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49年之前,种植面积50%以上,耕作条件差,品种单一,施肥不足,播种密度小,毎亩播种7~8斤,不整畦,无水浇条件,靠天吃饭,无法防治病虫害,产量很低,亩产不足100千克。新中国成立后,提倡深耕改土,增施肥料,合理密植。1956年高级社时开始提倡深耕套耕,深耕达20厘米以上,亩施杂肥2500千克左右,开始试用化肥,播种量增加到每亩5~6千克。人民公社以后,20世纪60年代开始,深耕、深翮土地,整平打畦播种,每亩播种数M7~10千克,提倡浇水、镇压,开始施用磷肥,氨水化肥等。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机耕机播、深耕40厘米;强调畦田化,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打井配套,创造水浇条件,每亩播种数量增加到8~9公斤;增加施肥M,提倡锄划、浇水3~5遍,大面积施用磷肥、碳酸氢氨、尿素或复合肥,小麦产M逐年增加,一直保持在300〜400千克之间。20世纪80~90年代,普遍实行机耕、机耙,小麦机收秸秆还田,普施复合肥作基肥或追肥,土壤肥力提高。优质品种更新快,分孽率高,播种量减少,亩播M在4~5千克左右。麦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讲究科学实效,药剂拌种,查苗补苗,浇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喷洒除草剂,根除杂草,喷洒药物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锈蚀病,小麦产量达450~60(>千克。主要栽培措施是粕耕细作,多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增施磷肥及微M元索;培育冬前壮苗,促进穗大粒多,增加千粒ffl,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良种的全覆盖、配方施肥推广使用、全程机械化的实现.宽幅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技术的应用,小麦产量逐年提升。2017年,全镇小麦种植面积37360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0.73%, 单产497千克,总产1856.8万千克。玉米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多为春玉米,种植面积少、品种单一、种植密度小,一般每亩2000株左右,地力薄,乂不施基肥和追肥,产量较低,亩产只有〗50千克左右。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推广麦田套种玉米,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合理密植,每亩3000珠,中期追肥,管理上复沟培土防倒伏,亩产250千克左右。20世纪80-90年代,玉米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成为第二大粮食作物。进行麦垅套种,不再封沟,合理密植,每亩3000~3500株,增施M肥,亩施碳酸氢氨30~50千克,或复合肥10~15千克,产量上升到300~500千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密植高产抗病型玉米良种的推广及配套技术的应用,毎亩达3500~4500株。变一次性追肥为三次,一是壮苗肥(尿素),二是喇叭口期(复合肥),三是抽穂期(M肥)。适时浇水,特别浇好灌浆水,玉米亩产量达到400~600千克。2017年,全镇小麦种植面积33828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0.73%;单产561.5千克,总产1899.4万千克。地瓜学名“白薯、红薯、甘薯、番稗”等,俗称“芋头”。原产南美洲、墨西哥、哥伦比亚。1736年(清•乾隆元年),传到滕县各地。因产量高,茎叶均可食用,很快大面积种植。抗日战争时期,又传入日本品种短秧团瓜,产量高,含淀粉多,后称“胜利百号”。解放前,地瓜种植面积较大,采取起垅或平地种植,有春地瓜、夏地瓜之分,春地瓜生长期将近半年,夏地瓜为4个月。1949年后,地瓜种植面积又有扩大,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合作化后,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回龙火坑”育苗法,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春地瓜提倡适时早栽,民谚有“宁栽霜打头,不栽立夏后”之说。开沟复垅,施肥浇水,合理密植,毎亩2000~3000棵。夏地瓜抢时栽,每亩2500~3000棵,中耕锄草,雨后翮秧,亩产鲜地瓜1000千克(折瓜干250千克)。20世纪60年代,推广“闷烟火炕”育苗法,硫酸亚铁浸种,赛力散浸苗,适当密植,每亩2400~3000棵,改翮秧为提秧(因翻秧不利地瓜生长)。产量达到亩产鲜地瓜1000~125〇千克(折瓜干300千克〉。地瓜增产经验:适时早栽;改翻秧为提秧,因翻秧茎蔓损失量大,减产10%~20%,改提秧可增产10%;及时摘顶心,防止茎蔓徒长;叶面喷肥,在地瓜块根膨大时分别用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深液和200倍的米醋深液喷施,亩喷60~65千克,增产400千克以上。1980年后,由于小麦逐渐成了主食,地瓜种植量越来越少,只在零星地作少量种植。谷子称为小米,新中国成立前当地种植面积较大,分为早谷(春地实耧)和晚谷(麦茬花耧),间作绿亘、黄豆。一般留墩苗(毎墩4~6棵 >,毎亩5000墩左右,产量在150千克上下。新中国成立后,提倡选种,合理密植,实行垅植疏苗,每亩25000~30000株。20世纪70年代,多施基肥,使用磷肥,深耕锄草,并适时浇水。80年代推广药剂拌种、早间苗、早中耕,苗期防徒长,防治病虫害,实行小垅、单苗密植,毎亩30000~40000株。谷子虽有增产,但耗地力强,茬口差,种植逐渐减少。高粱为当地历史上农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明《滕县志》载:“高粱同小麦、大豆一样同为本地之大宗。”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本地高粱种植面积一直较大,播种面积2万亩以上。随着耕种制度的变化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的扩大,高粱种植面积逐年缩小,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也开始降低。1975年种植面积0.8万亩,1985种植面积0.2万亩,绝大部分农户种植的为夏高梁。如今基本无人种植。小杂粮当地种植的小杂粮主要有大麦、荞麦、豌豆、扁豆、绿豆、豇豆、红小豆等十多种。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上世纪70年代初,本地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很小。种植分散零星,历史上产董很低,一般仅在40至50千克,亩产达百千克以上的甚少。绿豆是当地人们较为喜爱的一种豆类,被称为粮食中的“绿色珍珠”。绿豆除具有一般食用豆的种植特点外,还有耐旱耐瘠,生长期短,适应性强,播种适期长的特点,是当地种植面积较为大一点的杂粮作物之一。绿豆有春、夏季种植之分,多年来,人们多习惯在地势低洼的涝地、旱薄的高岗地以及田边地头等处点播,产量一般在50千克左右。二、经济作物大豆为粮油兼用作物,种植历史悠久。1943年版《中国实业志》记载:“种植大豆,尤以滕县、峄县为最多”。1949年前,大豆种植面积较大,麦茬播种大豆仅次于地瓜面积。但管理不精细,不耕地,不施肥,不浇水,只中耕锄草1~2遍,亩产50多千克。自1960年起,大豆的种植提倡优良品种,推广深耕细作,合理密植,中耕锄草,产量仍在100千克左右。1970后,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1980年后,推广在玉米地间作种黄豆。玉米和大豆互不争月巴,各得其所。后来大田不再种植大豆。花生属油料作物,分春花生和夏花生。新中国成立前后只有少数农户零星种植,多是卧秧大花生。追施土杂肥和饼肥,除草1~2遍,产量较低,在100千克左右。20世纪60年代,推广间作套种,中耕锄草、追肥,防治地下害虫,产量有所增加,但因集体种植,难以管理,后不再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引进花生良种,春、夏花生种植鲎较大,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推广药剂拌种,亩施复合肥40~50千克,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每亩5500~6000棵,产量达150~400千克。1985年全镇种植面积0.89万亩,2000年种植面积0.35万亩,单产280千克。随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5年种植面积0.21万亩,多为群众小量种植。棉花原产于非洲、印度,到西汉中期传入中国。1949年前后,棉花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各家均有种植,毎亩3000~4000株,但管理粗放,产tt不高。20世纪50年代,引进良种,合理密植,用“鱼腾粉”或石灰水治蚜虫和蜘蛛,管理技术差,增产不大。20世纪60年代,推广丰产沟、宽窄行种植,提倡合理密植,营养钵育苗,使麦茬变春若,整枝打顶,使用矮壮素,毎亩2500~3000株。20世纪70年代,生产大队大面积种植,实行大小行种植,浇水追肥,中耕锄草,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产量有所提高。实行责任制后,分田到户,种植逐渐减少。进入21世纪,只有少数农民在闲散地上少量种植。黄烟是官桥镇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自古即有种植。清末及民国年间种植较少,只在地头、地角等零星土地种点作为自用。日伪期间,有的村少数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在平地不覆拢按行栽,管理粗放,产量偏低。烟叶不经烘炕,绳系晾干即可(俗称“晾叶子”)。20世纪50年代初期,无法防治蚜虫,用干土粉撒擦烟叶,1955年开始用药剂防治蚜虫;60年代,各村大面积栽种黄烟,村队均建有炕烟房。烟叶经炕干后即成黄烟,黄烟再经回潮整平叶面,放在模子里叠好,扎成把后出售。黄烟的栽植管理较细致,采用“回龙火炕”育苗法,提倡合理密植,后每亩2500~3000株,全部复拢栽种;施足底肥,每亩用土杂肥2500千克。移栽还苗后,即追施饼肥,每亩40~50千克;浇灌、中耕,株高1.5~2米打顶长叶,亩产125~150千克。20世纪80年代起,因上级没有收购任务,黄烟种植面积逐渐缩小及至消失。麻类当地种植的麻类有苘麻、大麻和红麻3种。苘麻,当地俗称“苘”。苘麻和大麻都是在低洼瘠薄地种植,当地群众有“好地不种麻”的说法,因此麻类种植很少,后来不再种植。蔬菜.瓜类作物当地蔬菜作物种植十分广泛。民国年间,以白菜、萝卜、辣椒、大葱、韭菜、黄瓜、茄子、豆角、大蒜等为大宗(见民国《滕县续志稿》),但多数农民是自给自足。只有靠近集市的农民,才种植蔬菜供应市场之需。新中国成立之初,境内每年种菜面积约1000至1500亩。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大康留、王公等村开始发展大小弓棚设施种植,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供应市场。1990年,蔬菜、瓜类作物种植面积0.95万亩,总产2903.3万千克,1995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1996年在大康留村规划建设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1998年建设无支柱钢架大棚,随后辐射周边的前管庄、后管庄、史庄、前公桥、西郑庄等村,2000年建设了官桥镇西郑庄高科技示范园。同时,王园、东王宫等村大弓棚蔬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1999年镇政府从寿光聘请专业技术员,同镇农技站工作人员一起,常年在大康留、西郑庄等蔬菜种植村进行冬暖大棚种植管理及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大康留村毎年还组织大批农户去寿光等地参观学习,激发了广大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使得官桥境内蔬菜种植大面积增加。官桥境内瓜类作物有40多个品种,其中西瓜、甜瓜、菜瓜是夏季人民非常喜爱的瓜类,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西葫芦等都是本地主要的蔬菜。黄瓜有春黄瓜和秋黄瓜之分,新中国成立前后以春黄瓜栽培最多,20世纪70年代有阳畦早熟栽培。1985年后,政府号召建冬暖塑料大棚,采用冬暖大棚种植西葫芦、黄瓜、西红柿,效益不断提高。“孟尝君”牌西红柿、洋葱通过了国家绿色产品认证。据统计,1995年全镇各种蔬菜(瓜)种植面积2万余亩,总产量9172.8万千克;2000年镇蔬菜(瓜)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量5708.6万千克;2005年,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6767.2万千克;M10年蔬菜(瓜)各种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量6226.6万公斤;2017年,蔬菜(瓜)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5785.5万千克。第七节植物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植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初期,根据“治早、治小、治了”的植物保护原则,大力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1958年以来,植物保护工作始终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强调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使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危害的目的。1958年至2017年,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58年至1974年,以化学药物为主的防治阶段。这一阶段,随着化学农药数量、种类的增加和药械的改良,本地基本上是以化学防治为主,施用农药品种有“敌百虫” “乐果”“代森锌”“敌锈钠” “五氣硝基苯”“六氯化苯”等,用药量不断加大,打药次数增多,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消灭了小麦丝虫病,有效地防控了小麦锈病、小麦散黑穗病、花生茎腐病、大豆毒瘤病发生和造桥虫、蝼蛄等虫害的危害。这一阶段,因病虫测报系统不健全,致使用药时间和用药种类掌握不准,出现了防治效果上存有时好时差的现象。如1972年,小麦发生长腿蜘蛛,用“六六六粉”防治,结果无效,既浪费农药,也造成大面积减产。1975年至2017年,为综合防治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滕县植保站指导下,公社建立了虫情测报网,农技站固定一名技术员专门负责植保工作,每个生产大队配备一名査虫员和植保员。通过培训,及时到田间査看虫情,发现后随时上报公社。由于完善了病虫测报系统,预报准确率高达90%以上。1982年以后,农药先后增加了锌硫鱗、托布津、粉锈宁、二溴氯丙烷、磷胺、多菌灵、呋喃丹、久效磷、氧化乐果等高效低毒农药,药械普及压缩喷雾器和手摇喷雾器,同时推广应用机动喷雾器,镇、村成立机动喷雾器队,集体、农户集中喷洒治虫,达到群防群治。2000年以来,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植保服务机构越来越多,植保器械也不断发展。2011年,又推广了电动喷雾器。2014开始,官桥镇实施玉米病虫害飞机防治,2015年实施小麦、玉米病虫害飞机防治,实现了预期早、防治及时、快捷高效。在药物施用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菊酯类农药。各种作物常见病虫齿当地常年发生的各种农作物病、害虫种类有200多种。小麦病害主要有锈病、黑穗病、根腐病、杆枯病、霜霉病、无叶病、黄萎病、赤霉病、条纹病、全蚀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蛸、金针虫。地上害虫有粘虫、麦蚜虫、红蜘蛛、麦叶蜂、麦根蝽、麦杆蝇、黄谷蛾等。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叶斑病、褐斑病、黑穂病、粗缩病、花叶条纹病、纹枯病、青枯病、基腐病、干腐病等,危害最严重的是大小叶斑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甜叶夜蛾、雪姐夜蛾、红绿灯蛾、红腹灯蛾、蚜虫、钻心虫、穗虫等。地瓜病害主要有黑斑病、黑痣病、根瘤线虫病、蔓割病、花叶病、根腐病、灰毒病、地瓜茎线虫病等。虫害主要有旋花天蛾(地瓜豆虫)、斜纹夜蛾、卷叶蛾、蝼蛄、蛴螬,金针虫等。高粱病害主要有黑穗病。虫害主要有高粱条螟、高粱蚜虫、高粱穂虫等。大豆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紫斑病、霜毒病、大豆毒瘤、草线虫病、菟丝子有害寄生植物等。虫害主要有蚜虫.造桥虫、食心虫、豆夹螟、豆天蛾、大豆卷叶螟、银纹夜蛾、豆杆蝇、黄地老虎(土蚕)、蝈蝈等。谷子病害主要有白发病、黑穂病、谷瘟病等。虫害主要有蝗虫、钻心虫、裹粘虫等。棉花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角斑病、轮纹斑病、红叶枯病、黑斑病、枯萎病、红腐病、红粉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棉蛉虫、棉蚜、棉蓟马、红蜘蛛、象鼻虫、棉叶蝉.盲蝽象、大卷叶螟、造桥虫、红钻虫、金钢钻虫等。菜类有白菜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蒌病;黄瓜疫病、炭疽病;菜亘有细菌性叶烧病、花叶病、大葱紫斑病、菠菜霜霉病、芹菜斑点病等。农业害鼠、害兽农业害鼠有大仓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褐家鼠等;害兽有草兔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小麦主要有小麦锈病、小麦黑粉病、小麦线虫病、小麦红蜘蛛、地下害虫等虫害。小麦锈病。锈病是当地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以锈叶和条锈为主。据历史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本地小麦锈病经常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新中国成立后,小麦锈病仍发生频繁,只用一些土办法防治,如用1%的石灰水15公斤或用草木灰加鲜尿喷洒,防治面积很小。1952年,小麦锈病大面积发生,病株率达90%,减产三至四成。从1962年以后,基本上每隔二三年就发生一次。1958年起,推广以0.5%石灰硫磺合剂、5%硫磺粉、代森锌胶体硫磺等进行防治。1962年,引进推广抗锈品种,如 “济南2号” “跃进5号” “北京8号”“平邑50”等。1964年小麦良种在全社基本普及,对小麦锈病起到了有效地控制作用。20世纪70年代,小麦叶锈病加重,防治药物开始推广使用“敌锈钠”“氟硅酸”等。此后小麦锈病虽有发生,由于防治及时普遍,实际损失较小。小麦黑粉病。当地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其危害特点是破坏穗部,产生大量黑粉,群众俗称“乌麦”。20世纪50年代,黑粉病的防治主要通过推广西力生、赛力散拌种,对控制黑粉病发生和危害起到很大作用。从60年代开始,防治工作通过推广土壤处理、石灰水浸种、66%氣化苯拌种、40%的五氯硝基苯拌种等措施,防治效果很好。现小麦黑粉病在当地已降为次要病害。小麦线虫病。俗称“胡麦”,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危害多年。20世纪60年代曾被省列入小麦线虫病疫区。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做到队队防治,一块不漏的打歼灭战,连治两年,根除了小麦线虫病。直到70年代以后只有个别地块发现零星小麦线虫病。经査明,小麦线虫病发病原因均系未检疫私自调换麦种所致。小麦红蜘蛛。历史性主要虫害之_,当地常年发生的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园蜘蛛,群众俗称“火龙”。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人工防治,先用杆子震落,后用脚踩等土法消灭,以减轻危害。新中国成立后,仍以人工防治为主,结合药剂防治。20世纪60至70年代药物防治主要是用“六六六粉” “乐果粉”和“1605粉”,效果很好。1982年以来,药物防治又增加了“锌硫確”1000~1500倍喷雾防治。地下害虫。为当地小麦的主要害虫,同时也是地瓜、高粱、油料作物的主要害虫,1965年以后,由于有机磷农药的推广使用,变为次要害虫。由于套种面积和各种树木的大量种植,为蛴螬的成虫提供了可口食料,挤蜡取代蝼蛄成为主要的地下害虫。过去对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是人工防治,如冬耕犁拾虫,用灯火或草叶树叶燃烧诱杀蝼蛄等方法来减轻地下害虫的危害。1956年,推广“1605”拌种和毒谷相结合进行防治。1963年,推广“六六六粉”土壤消毒防治。直到1982年以来,推广了 “甲基异硫酸”拌种和“辛硫磷”拌种进行防治。玉米主要有玉米螟、玉米灰飞虱、二点委夜蛾等虫害。玉米螟。为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被群众俗称为“钻心虫”的玉米螟在当地一年发生三代,以老熟成虫在玉米等作物秸秆内越冬。玉米螟是当地一种历史性害虫,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危害高粱、谷子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又以危害玉米为主。对玉米螟的防治,本地群众用玉米稻杆作烧柴、谷秸铡碎喂牲口来减少越冬虫源。1967年起,推广使用六六六粉配置成毒砂或毒液在玉米大 _叭期灌心叶进行防治。1982年推广使用丨.5%辛硫磷剂灌心叶防治。2000年起,毎年都用玉米螟天敌赤眼蜂、长距茧蜂进行生物防治。虽每年玉米螟发生量较大,群众一季玉米生长期分二至三次防治,没有造成大的危害。玉米灰飞虱。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玉米粗缩病,发生高峰为6月初,防治方法是根据地茬情况合理调整播期。对于马铃藉茬、蒜茬、瓜茬地块的玉米播期推迟至6月中旬播种,麦茬玉米麦收后直播,彻底切断灰飞虱传播链条,控制玉米粗缩病发生。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对灰飞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玉米出苗后选用70%吡虫啉散粒剂混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进行药剂喷雾防治。实行联防联治大面积围歼,扩大专业化统一防治面积,提高防治效果。二点委夜蛾。夜蛾主要在夏玉米苗期(2~10叶期)为害,咬食玉米茎基部和根部,造成植株倒伏甚至枯死,防治适期为6月下旬幼虫三龄前按照“治早治小”的原则进行防治。小麦收获后深耕土地,掩埋秸杆、麦糠、杂草等覆盖物;田间悬挂二点委夜蛾性诱剂、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卵虫量。选用2.5%高效氣氟氰菊酯1500倍液或40%辛硫磷1000倍液喷洒玉米茎基部及周边20厘米土壤。地瓜地瓜黑斑病是地瓜的主要病害之
  一。1962年至1964年,当地地瓜黑斑病发生特别严重。对地瓜黑斑病的防治,1964年以前只是用减少地瓜贮藏的办法来减轻病害。从1964年起,用改进育苗方法,建立无病留种地,对地瓜种严格挑选,采用温汤浸种消毒以及二次高剪等措施进行防治,效果很好。1972年,利用高温大屋窖贮藏地瓜种试验成功,后在全社推广。1981年,多以农户为主贮藏地瓜种育苗及太阳能塑料薄膜温床、冬暖大棚育苗推广应用,地瓜黑斑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花生花生蚜虫是花生的主要虫害之一。蚜虫危害一般从花生顶盖出土开始,由中介寄生上迁聚集在花生幼芽、嫩茎和叶片背面繁殖危害,至开花期进入危害盛期,导致叶片变黄卷缩,严重者花生成片死亡甚至绝产。在防治上,从1965年起采用药物6%可湿性六六六粉200倍液喷雾或用1%的六六六粉喷粉防治。1979年开始,采用综合措施防治,注重利用保护天敌防治。1984年,利用天敌瓢虫、大眼蝉防治花生蚜虫,使危害大大减轻。棉花当地的棉花苗病害主要是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棉铃虫。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棉花出苗前引起烂籽烂芽,出苗后死苗、烂苗造成缺苗断垄,影响产量。1958年对棉花苗期用西力生、赛力散拌种防治,1962年用“三开一凉”的温水浸种结合药剂拌种进行防治。1980年以后,采用综合防治,通过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春棉改早播为适当晚播措施,来增强棉花的抗病能力。田间管理增加中耕次数,在棉苗未出土前锄划一次,提高地温,疏通空气,促进棉花根系发达来减轻发病。同时搞好种子处理,精选晒种,温湿浸种催芽,并用50%的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5%拌种防治。棉铃虫。为棉花主要害虫之一。棉铃虫以幼虫危害棉花花蕾铃、嫩叶或顶心,一头幼虫可危害蕾铃10多个,造成大量蕾铃脱落形成空枝或空株,严重影响棉花的产M和品质。棉铃虫一般每年发生四代。新中国成立前后只是人工捕捉高龄幼虫。1980年以后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主要药剂有辛硫磷、久效磷、乐果等髙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并结合冬耕、深翻或诱蛾人工灭卵及保护利用天敌等措施进行防治。禁用.限用剧毒.高毒农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禁止将剧毐、高毐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违法使用剧毐、高#农药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规定给予拘留。2017年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名录如下: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42种)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碟、蝇毐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氣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胺苯磺隆单剂、甲磺隆单剂(38种)。百草枯水剂自2〇16年7月1日起停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胺苯磺隆复配制剂、甲磺隆复配制剂自2017年7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限制使用的25种农药(中文通用名禁止使用范围)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氣唑磷(蔬菜、果树、茶树、中草药材)、水胺硫破(柑橘树)、灭多威(柑橘树、苹果树、茶树、十字花科蔬菜)、硫丹(苹果树、茶树)、溴甲烷(草莓、黄瓜>、氧化乐果(甘蓝、柑橘树>、三氣杀螨醇、氰戊菊酯(茶树)、杀扑磷(柑橘树)、丁酰肼(比久)(花生)、氟虫腈(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的其他用途)。溴甲院、氯化苦登记使用范围和施用方法变更为土壤熏蒸。毒死蜱、三唑磷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第八节官桥农场官桥农场于1974年3月建立,共有土地220亩,来源于以下村庄:渠村130亩,倪楼35亩,官桥34亩,车站20亩,鲍沟镇1亩。当时,共有工作人员150人,按军事编制为1个连,下设4个排(1981年后连、排名称撤销)。1974—197S年,共建用房19间,场院占地20亩,实有土地面积200亩,全系小苏河下游两岸的涝洼地,虽经改造,但产量不高。1974年,开始种小麦150亩,亩产只100余斤;种油菜50亩,产量亦较低。1976年后,主要种小麦、玉米,产量逐年提高。农场工作人员在搞农业的同时,还搞工副业生产,1975年在谷山建石料场与白灰场各1处,1979年在犁铧沟建苗圃1处,1980年在狄坡北建砖瓦场1处。1981年,工副业与农场分开各自承包,实行生产贵任制。1983年农场将耕地120亩承包给渠村12户农民耕种,每亩年上缴承包金50元,其余收益全归承包户所有。原来农场机具有12型的拖拉机1辆.电机5台、抽水机3部、粉碎机1部、小型脱粒机1部、扬场机1部、地排车10辆,至1980年增添耕牛3头,其他小农具、锄镰镢头等均由工作人员自带。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主要由所在生产队记工分,年底记一个整劳力的工分,农场毎月发给6元作为生活补助。农场于1981年解体,土地、厂房设备等承包给个人。历任场长朱殿绪(1974—1980)阎广和(1980—1982)渠开磊张广彬刘春富(1982—
  1983)渠开磊张广彬(1983_ )第九节农技服务机构官桥钺农业技术推广站195农委经营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1991年,实行乡镇机构体制改革之后,镇站、水利站、林果站、畜牧兽医站等,分线专政府设有农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农业办),抓各项业务工作。
  3年7月在区公所(大韩村)建立建设科,有工作人员3名。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改为农业技术推广站。1958年后,改称农业技术指导站,也称指导推广站,1982年恢复为原名,有工作人员3人。1999年,建立占地3亩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规划设立有农技综合服务大厅、农业技能培训室、农产品监测室、农资服务等职能科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新购置测土配方施肥检测仪、信息査询仪和高杆高压喷雾器等一批植保机械,服务能力实现镇域全覆盖。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