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35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分类号: F302.2
页数: 1
页码: 293-293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管理体制 农业生产责任制

内容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通过批判“四人帮”推行的极左路线,拨乱反正,逐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广大农村开始工作重点的转移。1979年,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提出“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适当扩大自留地,恢复集贸市场,发展农村副业和多种经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1980年,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文件,批判了过去在集体经济内部“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错误做法。1981年,在前掌大大队进行试点,实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俗称“大包干”),土地分到户,牲畜农具仍归集体饲养管理,后陆续分到农户联户分养,农具折价。1982年春,通过总结,在全社48个大队220个生产队全面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