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3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分类号: F301.1
页数: 3
页码: 287-289
摘要: 《官桥镇志》中对封建土地制度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农业经济

内容

官桥境内封建统治阶级长期推行土地私有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进行土地典当、买卖,大批兼并土地,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成为他们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他们利用租佃制度、高额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剥削人民的劳动成果。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手段通常有三种形式:即出租土地、雇工、放高利贷.农民称之为“三把刀”。一.地租官桥区地主大部分是出租一部分土地,自种一部分土地。出租地大体分为“长期租”“短期租”“合种租”三种。长期租:即租期不定,根据土地的好坏,一般每年是每亩地租(粮食)二斗半(1斗约80斤),其中小麦约占60%,杂粮(高粱、豆子、谷子)占40%(高粱20%,大豆、谷子各占10%)。交纳粮食一般是一年内2次交租,第一次在麦收后,第二次在秋收后。部分地主怕农民到麦后交不上租子,便在小麦成熟时,“抽垄子”割麦,作为收租。具体办法是,如这块地共耩多少垄小麦,按垄分开,地主、农民各割一半。这种收租法,主要是小麦。短期租:是地主掠夺地力的一种办法。_他们把孬地租给农民种瓜、种菜,租期为一至三年,一年为最多,即春租秋收,倒茬种麦。一般租价毎亩地二斗高粱或谷子。合种租:也叫分种地。地主出地、出种子、粪肥,农民出力,名曰合伙种地。收成一般是地主得60%,劳力得40%,也有的是“五五” 分成。种小麦多是采用“抽垄子”割麦收租法。以上三种租地办法,都是地主直接剥削农民的手段。无论何种租法,必须先立租约,还有中人作保,订出条款,方获得租权。农民租地时,大都要经过三关,即立约关、交租关、节曰关。立约关:立约前先请客找中人(即保人),由中人与地主协商后,双方议定租价,租期满后,再换租约。立租时,悃户要请中人的客或送点小礼。交租关:交租前先给管账先生送点小礼,不然在收租时,就要用大斗量、大秤称、风车吹,多除杂质、潮气等,加重盘剥。节日关:每年中秋节、春节,佃户要向地主送礼。除了两节之外,还得到地主家帮忙,如遇有婚、丧、嫁、娶等;逢年过节需做无偿劳动(地主称种地农户为“种地贩子” “佃户”)。不然地主解除了租约,农民便无地种。-雇工-分长工、短工、季节工、月工、女工、童工、杂工等。长工:长工又叫“做活的”(即扛大活的),能做耕、耩、收割庄稼等活的长工称为“大领”。一般雇用时间为一年,即从二月二上工,到十月一日下工。工钱一般是六至八斗粮食。长工不但要负担田间沉重的劳动,还得负担喂牲口、挑水、打扫院子、整修农具、看守门户等一些曰常杂活。短工:也叫日工,俗称“短工子”。雇佣时间一般是按天数计算,地主一般在农活集中的时候才雇短工,以补长工不足。短工都是按天支付工资,数额不定,忙时最多半升粮(4~5斤)钱。短工在闲暇时要给地主修墙、垫院子,编席打篓、铡草,只为挣饭吃,没有工钱。季节工:即月工,是夏忙或秋忙时节的雇工,有一月、两月、一季不等,主要是给地主干季节性的活路,工钱高低不等。女工:专门从事饭菜、茶水、家务、杂活的女工,也叫“做饭的”;从事侍候主人(包括缝、补、浆、洗)的叫“老妈子”;从事喂看孩子的叫“奶妈子”。这些女工多数支付年工资,二斗(160斤)左右粮食,年轻点的女工,还常带个孩子吃饭,这样即可给少量工钱或无工钱,维持生计而已。童工:分男童工、女童工。男童工也叫“小伙计”或“跑堂”的,专管提茶倒水,抹桌子,扫地,里外小跑;女童工专管服侍老人、姑娘小姐的,叫“丫环”。童工一般没有工资,根据干的好坏,地主按年随意赏几吊钱,或在年节遇有喜庆事,主人高兴,赏点小礼。杂工:凡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都必须无代价的给地主干一定数量的杂活,出夫、打更、护庄园等。无论何种工役,地主都明确规定:必须忠于主人,遵守雇约,不得欺骗顶撞主人,不得丢失或损坏物品,必须干好各项活落。否则立即解除雇约或叫“打半截工”,赶走不发工钱。农民常说:“十个长工十个穷,十个短工十个空。”许多农民当一辈子长工,还得过着贫穷生活。如轩辕庄的庞延玲家父兄五人,全当长工,常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后来有一个兄弟被饿死,有一个兄弟到老还打着光棍。卨利贷盘剥地主除雇工、出租土地剥削农民外,还兼放粮、放高利贷盘剥穷苦农民。高利贷在解放前花样繁多,放高利贷俗称 “放账”“放粮”。借高利贷的叫“接线”“接粮”,通称“接钱粮”。利息特别高,周期特别短的叫“割钱”或“割粮”。有“驴打滚”“利滚利”“粮滚粮” “庄头利”“地租滚利”等花样。放粮:也叫高粮贷,在春天青黄不接时,放粮时间很短,一般是3个月至6个月。春借一升高粱或谷子,麦收后要还一升半麦子,最高还两升新麦,若当年还不上,下年就得还四升,这叫“粮滚粮”。高利贷:地主高利贷盘剥也很普通,借钱利息都在4分以上。如借10元钱,月利5分,10个月后得还本息15元,到期还不上,起码得还5元,这叫上利。如果本利都不还,那就换约以15元生息,这叫“驴打滚、利滚利”。当铺:也叫典当,就是将衣物或珍藏品作价交当铺抵押求借。如一物价值值10元,只能当借5元生息,在定期内拿本利赎物,过期不回,当铺自作处理。拿本利也不能赎回,叫“死当”。当铺变卖或自用,原物主失权,这叫“上当”。出票子:抗日战争时期,市币繁多,币值不稳,造成通货膨胀,今天卖头牛,明天买不到一只鸡。财主看到这个窍门,就自出票子作货币流通,买进大量物资。如一户油坊用自己出的票子,买进大量豆子,等到人家韋票子来打油、买饼,物价翻了几番,收回了票子,嫌了豆子,发了财。有一户面坊倒闭,自己出“善成功”的票子买了5000斤小麦,之后小麦涨价,只卖了1000斤小麦的面粉钱就把5000元票子收回来了,从中牟取暴利发财。不管何种取贷方式,都必须由借贷人找好保人,出具借贷字据,签名画押。凡到期还不上者,将家产折价偿还。新中国成立前放髙利贷者,多是:钱桌子 (民国时期仅官桥街就有7家),是一种专门从事高利贷的商业;地主专靠放钱粮来进行高利盘剥;商业户兼营高利贷。部分财主家的闺女、媳妇,将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放贷。在旧社会,高利贷的高利盘剥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及政治压迫,造成大批农民贫困、破产、离乡背井、逃荒要饭、卖儿卖女等现象。仅1947—1948年官桥地区常年讨饭者有674户,2723人;外出逃荒者588户,2096人;成人当长工者864人,打短工的每年有3600余人,当童工的273人,当奴婢的460人,当童养媳的748人,卖儿卖女的863户。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

相关地名

官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