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桥镇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北辛文化遗址(距今7300—6300年)位于官桥镇东南的古薛河畔,是黄河和淮河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遺址。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石铲、蚌镰、鹿用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碳化的粟粒,表明当时的社会生活已进入了定居锄耕阶段;完整的家猪型骨架和图粪,说明已经有了畜牧饲养业;精致的陶器、骨针、线坠、陶片上的席纹等,证明手工业工艺技术也有相当的水平。古薛河横穿官桥镇,境内遍布北辛文化、大汶O文化、龙山岳石文化、殷商、西周、东周、秦汉及其后的文化遗址,许多遗址出土文物均反映了农业不断发展的情景。河岸沿线有西周时期的晾米台遗址和粮仓(仓留)遗址,可知粮食之足。据栽:明朝嘉靖二年农业状况是“下地多麦,商人市之为曲,山地多枣”,大枣远销江南,,“山居之民,千树枣,千足羊;濒河之民,千亩麦,千石稻;邑居之民酤(gfi ), —岁数百酿。”可见,当时农业经济已经相当发达。在解放前数百年间,由于封建势力的长期统治和三座大山的压迫,官桥镇农业发展徘徊不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耕、耙、种、病虫害综合防治、收获等流程逐步实现一体化,促使农业得以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国家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出台与实施,优质良种的引进、推广全覆盖,种植技术的配套和提升,化肥、有机肥、配方专用肥等肥料的使用,农止新型机械的推广运用及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业生产同步得到更新升级。第一章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一节封建土地制度官桥境内封建统治阶级长期推行土地私有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进行土地典当、买卖,大批兼并土地,大部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成为他们剥削劳动人民的工具。他们利用租佃制度、高额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剥削人民的劳动成果。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手段通常有三种形式:即出租土地、雇工、放高利贷.农民称之为“三把刀”。一.地租官桥区地主大部分是出租一部分土地,自种一部分土地。出租地大体分为“长期租”“短期租”“合种租”三种。长期租:即租期不定,根据土地的好坏,一般每年是每亩地租(粮食)二斗半(1斗约80斤),其中小麦约占60%,杂粮(高粱、豆子、谷子)占40%(高粱20%,大豆、谷子各占10%)。交纳粮食一般是一年内2次交租,第一次在麦收后,第二次在秋收后。部分地主怕农民到麦后交不上租子,便在小麦成熟时,“抽垄子”割麦,作为收租。具体办法是,如这块地共耩多少垄小麦,按垄分开,地主、农民各割一半。这种收租法,主要是小麦。短期租:是地主掠夺地力的一种办法。_他们把孬地租给农民种瓜、种菜,租期为一至三年,一年为最多,即春租秋收,倒茬种麦。一般租价毎亩地二斗高粱或谷子。合种租:也叫分种地。地主出地、出种子、粪肥,农民出力,名曰合伙种地。收成一般是地主得60%,劳力得40%,也有的是“五五” 分成。种小麦多是采用“抽垄子”割麦收租法。以上三种租地办法,都是地主直接剥削农民的手段。无论何种租法,必须先立租约,还有中人作保,订出条款,方获得租权。农民租地时,大都要经过三关,即立约关、交租关、节曰关。立约关:立约前先请客找中人(即保人),由中人与地主协商后,双方议定租价,租期满后,再换租约。立租时,悃户要请中人的客或送点小礼。交租关:交租前先给管账先生送点小礼,不然在收租时,就要用大斗量、大秤称、风车吹,多除杂质、潮气等,加重盘剥。节曰关:每年中秋节、春节,個户要向地主送礼。除了两节之外,还得到地主家帮忙,如遇有婚、丧、嫁、娶等;逢年过节需做无偿劳动(地主称种地农户为“种地贩子” “佃户”)。不然地主解除了租约,农民便无地种。-雇丁-分长工、短工、季节工、月工、女工、童工、杂工等。长工:长工又叫“做活的”(即扛大活的),能做耕、耩、收割庄稼等活的长工称为“大领”。一般雇用时间为一年,即从二月二上工,到十月一日下工。工钱一般是六至八斗粮食。长工不但要负担田间沉重的劳动,还得负担喂牲口、挑水、打扫院子、整修农具、看守门户等一些曰常杂活。短工:也叫日工,俗称“短工子”。雇佣时间一般是按天数计算,地主一般在农活集中的时候才雇短工,以补长工不足。短工都是按天支付工资,数额不定,忙时最多半升粮(4~5斤)钱。短工在闲暇时要给地主修墙、垫院子,编席打篓、铡草,只为挣饭吃,没有工钱。季节工:即月工,是夏忙或秋忙时节的雇工,有一月、两月、一季不等,主要是给地主干季节性的活路,工钱高低不等。女工:专门从事饭菜、茶水、家务、杂活的女工,也叫“做饭的”;从事侍候主人(包括缝、补、浆、洗)的叫“老妈子”;从事喂看孩子的叫“奶妈子”。这些女工多数支付年工资,二斗(160斤)左右粮食,年轻点的女工,还常带个孩子吃饭,这样即可给少量工钱或无工钱,维持生计而已。童工:分男童工、女童工。男童工也叫“小伙计”或“跑堂”的,专管提茶倒水,抹桌子,扫地,里外小跑;女童工专管服侍老人、姑娘小姐的,叫“丫环”。童工一般没有工资,根据干的好坏,地主按年随意赏几吊钱,或在年节遇有喜庆事,主人高兴,赏点小礼。杂工:凡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都必须无代价的给地主干一定数量的杂活,出夫、打更、护庄园等。无论何种工役,地主都明确规定:必须忠于主人,遵守雇约,不得欺骗顶撞主人,不得丢失或损坏物品,必须干好各项活落。否则立即解除雇约或叫“打半截工”,赶走不发工钱。农民常说:“十个长工十个穷,十个短工十个空。”许多农民当一辈子长工,还得过着贫穷生活。如轩辕庄的庞延玲家父兄五人,全当长工,常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后来有一个兄弟被饿死,有一个兄弟到老还打着光棍。卨利贷盘剥地主除雇工、出租土地剥削农民外,还兼放粮、放高利贷盘剥穷苦农民。高利贷在解放前花样繁多,放高利贷俗称 “放账”“放粮”。借高利贷的叫“接线”“接粮”,通称“接钱粮”。利息特别高,周期特别短的叫“割钱”或“割粮”。有“驴打滚”“利滚利”“粮滚粮” “庄头利”“地租滚利”等花样。放粮:也叫高粮贷,在春天青黄不接时,放粮时间很短,一般是3个月至6个月。春借一升高粱或谷子,麦收后要还一升半麦子,最高还两升新麦,若当年还不上,下年就得还四升,这叫“粮滚粮”。高利贷:地主高利贷盘剥也很普通,借钱利息都在4分以上。如借10元钱,月利5分,10个月后得还本息15元,到期还不上,起码得还5元,这叫上利。如果本利都不还,那就换约以15元生息,这叫“驴打滚、利滚利”。当铺:也叫典当,就是将衣物或珍藏品作价交当铺抵押求借。如一物价值值10元,只能当借5元生息,在定期内拿本利赎物,过期不回,当铺自作处理。拿本利也不能赎回,叫“死当”。当铺变卖或自用,原物主失权,这叫“上当”。出票子:抗日战争时期,市币繁多,币值不稳,造成通货膨胀,今天卖头牛,明天买不到一只鸡。财主看到这个窍门,就自出票子作货币流通,买进大量物资。如一户油坊用自己出的票子,买进大量豆子,等到人家韋票子来打油、买饼,物价翻了几番,收回了票子,嫌了豆子,发了财。有一户面坊倒闭,自己出“善成功”的票子买了5000斤小麦,之后小麦涨价,只卖了1000斤小麦的面粉钱就把5000元票子收回来了,从中牟取暴利发财。不管何种取贷方式,都必须由借贷人找好保人,出具借贷字据,签名画押。凡到期还不上者,将家产折价偿还。新中国成立前放髙利贷者,多是:钱桌子 (民国时期仅官桥街就有7家),是一种专门从事高利贷的商业;地主专靠放钱粮来进行高利盘剥;商业户兼营高利贷。部分财主家的闺女、媳妇,将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放贷。在旧社会,高利贷的高利盘剥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及政治压迫,造成大批农民贫困、破产、离乡背井、逃荒要饭、卖儿卖女等现象。仅1947—1948年官桥地区常年讨饭者有674户,2723人;外出逃荒者588户,2096人;成人当长工者864人,打短工的每年有3600余人,当童工的273人,当奴婢的460人,当童养媳的748人,卖儿卖女的863户。第二节土地制度改革1943年夏,中共山东省委派陶有亮、王宝石等80人到滕县革命根据地——滕县二区 (区驻地羊庄>开展“双减”运动,即减租减息,打土豪、分田地,反恶霸、反封建势力,开展大生产运动。区政府召开了地主、富农分子训话会,有的乡迅速掀起高潮,各村“农救会”发动农民对地主、富农进行斗争。没收了地主的部分土地、房屋、耕畜、农具等五大项。1944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和《土地法大纲》,滕县二区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的政策,动员富农献地,实现“耕者有其田”,提出:“扎富根,挖穷根,土地还家”的口号。1945年12月14日,滕县解放。1946年6月,官桥地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各村农救会发动农民,对地主和财阀进行了斗争,没收了他们的一部分土地、房屋、牲畜、农具等。五区(官桥)东部村庄,距老解放区近,对土改工作开展较为热烈,西部村庄靠近铁路线,原是敌伪统治中心,敌人到处散布“变天” 威胁群众,农民顾虑较大,出现了“明斗暗送”,漏网者甚多,土改很不彻底。接着又进行了土改复査,通过反奸诉苦,镇压了一批罪恶累累、民愤极大的恶霸豪绅、反革命分子。1947年至1948年,由于解放战争正在进行,敌我双方正处于拉锯形势,有的地主趁机反攻倒算,加之战事又日趋激烈,急需支援前线,土改复查难以进行。1948年7月2日,滕县二次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基本解放,境内基层政权稳定。1950年11月,根据中央颁布的《土地法大纲》,重新开展土地改革工作。县、区派土改工作组,深入各村宣传贯彻党的土改方针政策,执行“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孤立富农、打击地主阶级”政策,进行摸底排队,组织发动群众,按照经济地位、剥削程度划分阶级,确定了 “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五种阶级成份。1951年2月官桥区土改基本结束(土改工作中,全区斗争地主173户,没收其多余的土地27850亩,房屋3869间,分给了无地少地的雇农和贫农)。是年5月进行复查,8月颁发土地证,全区人均获得耕地面积约2.5亩,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耕畜、农具、粮食、房屋等,至此,土改工作全部完成。土改工作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制度,农民开始成为自己土地上的真正主人,个个兴高采烈,扬眉吐气,生产热情空前高涨。1951年,全区共有耕地6〇795亩,总人口5826户、25847人。据统计,解放前境内拥有土地100亩以上的地主59户,1000亩以上的4户;3971户贫雇农只有土地5065亩,人均耕地0.29亩。解放前官桥境内各阶级人口与土地情况统计表表4-1__阶级成分户数占总户数比例人口占总人□比例土地占总土地比例人均土地 (户)(%)(人>(%)(亩)(%)(亩)贫雇农3971691737170506590.29中农13162670642619915322.82富农186381527968159.78地主17326452278504443.18第三节互助合作化1953年,土地改革全部结束后,境内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异常高涨,但在生产中缺乏农具和牲畜,尤其是在开展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抗御自然灾害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困难。为了避免农民新的破产,农村产生新的两极分化,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在农村开展了互助合作化运动,具体形式分为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互助组1953年,官桥区政府发动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组织互助组273个。互助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临时互助组(季节性的>,农忙时一块干活,农闲时解散。劳动时变工或换工,牲畜、农具也算工叫“搿具”,农忙换工搿具,互助合作,农闲时进行工的余缺找补。另一种是常年互助组,各户根据劳力多少、强弱,常年互助合作,有活一齐干,牲畜大农具都算工,这样有牲畜农具户者,牲畜、农具也挣工,同时也解决了欠缺户的燃眉之急,促进了生产发展。季度结算,工的余缺以粮或钱找补,互不吃亏。是年,官桥区粮食平均亩产160千克,比1949年增长60%。这种组织虽然解决了_ 些暂时性的难题,但仍然是个体性的小农经济,对于大型水利设施、农田基本建设等大问题,仍无法解决。\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春,官桥区试办初级社,1955年全区办初级社127个。初级社具有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劳动组织。土地、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仍归私人所有,户与户之间的地界并不取消,只是在生产上,统一计划种植,劳力统一安排使用。在粮食分配上,扣除种子、生产费用、农业税收、公共积累之外,按土地入股和投入劳力的数量进行分配。在分配比例上,大部是“四六制”(土地占40%、劳动占60%),也有采取“五五”“三七” 制的,总之劳力占多数。较互助组的优越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克服个体生产的盲目性、分散性和保守性;二是克服了天灾人祸造成的再贫困;三是改善了旧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农业生产。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冬,在初级社的基础上,官桥区试办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全面推广,全区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为57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的农户达98%。高级社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劳动组织,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由农业社统一管理使用,劳动力统一调配,分组作业,统一核算。高级社除了搞农业生产外,剩余劳动力还搞副业生产,增加收入,按劳分配,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生产出现了大发展的新局面。1956年,官桥区粮食平均亩产达到281千克,比1949年增长2倍,比1953年增长近1倍。第四节人民公社化1958年9月,官桥人民公社成立,开展了 “大跃进”运动。在“以钢为纲” “钢铁挂帅” 的口号下,发动全民大炼钢铁。在大炼钢铁的同时,大挖煤炭,挖露天煤矿(今从莱村至木石的露天坑)和搞小煤井,轩辕皮东到前管庄一带就有小煤井6处。各生产大队,各部门抽调干部和大批劳力投入到大炼钢铁和挖露天煤矿工程当中。当时,全公社男女出动一半劳力,日夜奋战口号是:“苦干实干加油干,要让煤钢堆成山,共产主义早实现”。人民公社体制特点是“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在这一号召下,农业生产搞“共产主义协作”,实行军事化编制,以生产大队为连,下设若干排,搞大兵团作战,取消了生产队界限,集体与私人的物产,无论任何部门均可调用,大树被杀掉,有的户用家具等物品也被抽用,破坏了集体经济所有制。大办“共产主义小学”,实行集体食宿;大办公共食堂,一排一个(一个生产队办一个),有的一个村办一个,社员一天三顿饭到食堂领饭吃,吃饭不要钱。由于全民大炼钢铁、挖煤炭,放松了农业生产,秋季作物成熟了无人收。各村动员老弱及学校师生进行秋收(当时,全体老师参加大炼钢铁、小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半天劳动半天上课)。在秋收劳动中突出“快” 字,作物遗撒较多。秋种小麦时,强调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小麦放卫星”等口号,要求亩产小麦双千斤、双万斤等。在“大跃进”中,对一些思想不通、行动不积极的干部和群众,“反右倾”“拔白旗”,以“小脚女人”“保守派”等进行了批判斗争,有的干部被撤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的“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平调风”为主要标志的“五风”左倾错误,严重破坏了正常的经济建设秩序,特别是大刮“共产风” “一平二调”风,浪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资,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群众认为快到共产主义社会“喝牛奶,吃面包”的生活阶段。有的将分得的口粮浪费掉,加上自然灾害的袭击,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造成了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1960年全社粮食亩产下降到145千克,社员全年口粮下降到94千克。社员人均口粮不足半斤粮,同时副食品奇缺。由于缺乏营养,干部群众健康状况不良,出现不少水肿病人,大批牲畜饿死,致使农村经济破产,元气大伤。1961年,党和政府采取了应急措施,开展以反“五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整社”运动,对1958年刮“五风”“一平二调”的资金和物资进行了退赔;发放救济粮款,安排社员生活;为“反右倾”“拔白旗”受批判的干部平反。是年冬,贯彻了中央下达的《农业发展纲要六十条》,体制下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实行 “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政策。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解决了严重的平均主义,调整了生产关系,调动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1962年5月,中央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区调整机关,精简人员,动员部分国家干部、医务工作者、教师下放回乡支援农业生产。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农民生产热情有了很大提高,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热爱集体在农村青年中成为一种风尚。各村在生产上搞“大寨田”,整土地、修水利,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1962年到1966年,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群众生活又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66年,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上升到300千克,比1960年翻了一番多;社员口粮平均201千克,比I960年增长了2倍;人均分配现金200元,创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1966年下半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又推行了一套极左路线,批判“物质刺激”“资金挂帅”“三自一包”“四大自由”。1971年以后,推广大寨抓阶级斗争、斗资本主义的“经验”,强调“大批促大千、割资本主义尾巴、堵资本主义道路、限制资产阶级法权、批资本主义倾向”,批判“弃农经商、重副轻农、经营自留地”,强调“单一经济”,反对“多种经营”;尤其在推广大寨记工法以后,“干活 —齐拥,出工不出力”,混工分、熬时间的现象曰趋严重;在种植计划上肓目推广多穗高粱,小高粱等不高产的品种,不切实际的推行“一人一猪”,取消自留地(只有很少的自留园);加之连年支援外地挖河、挖湖、修水库等巨大工程,出动大批男女劳动力,加重了集体与群众的负担,造成了生产关系极不正常,劳动日值下降,穷队穷户依然存在。1970年至1973年,每个劳动日的价值,全社平均毎天不到3角钱,欠款户全社达30%。第五节农业生产责任制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通过批判“四人帮”推行的极左路线,拨乱反正,逐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广大农村开始工作重点的转移。1979年,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提出“让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适当扩大自留地,恢复集贸市场,发展农村副业和多种经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1980年,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农村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文件,批判了过去在集体经济内部“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的错误做法。1981年,在前掌大大队进行试点,实行“包产到组、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俗称“大包干”),土地分到户,牲畜农具仍归集体饲养管理,后陆续分到农户联户分养,农具折价。1982年春,通过总结,在全社48个大队220个生产队全面推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第二章农作物栽培与管理第一节作物种类、分布及面积官桥区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当地种植的农作物有20多种。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已有粮食、棉麻、油料及蔬菜4个大类,40多个品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地瓜、绿豆、扁豆、豌豆等;油料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等;蔬菜作物主要有大白菜、萝卜、胡萝卜、马铃薯、芹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苔菜、菠菜、菜花、卷心菜、山药、韭菜、辣椒、莴宦、豆角、芸豆、莲竊、冬瓜、南瓜、丝瓜、毛芋、大葱、蒜等。清末及民国时期,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大麦、乔麦、绿豆、谷子、扁豆、黄豆、黑豆、地瓜等。小麦、高粱种植面积各占粮田面积的40%左右,其他杂粮次之。乔麦主要分布在后莱村、渠村、苏坦、掌大等涝洼地较多的村庄,其他作物各村均有种植。日伪时期增种“洋麦”(不带壳的大麦),面积较少。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主要种植小麦、髙粱、谷子、大豆、地瓜,开始增种玉米、豌豆。小麦、玉米、地瓜面积逐渐扩大,高粱、谷子、大豆、绿豆面积逐年减少。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主要种植小麦、地瓜、豌豆,增种多穗高粱,谷子、黄豆,绿豆、乔麦、扁豆、黑豆和大麦种植面积很少。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穗高粱、小高梁和豌豆已被淘汰,大高粱、谷子、棉花种植面积有所扩大,至1978年三中全会以后,花生种植面积扩大,地瓜、赀烟、棉花种植面积大大减少。这期间小麦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强,玉米产量也占总产量的近二分之一。1980年后,小麦、玉米、棉花、花生面积扩大,地瓜、大豆面积减少,谷子、高粱罕见。油菜、甜萝卜虽有种植,数ft不多。1983年后,小麦、玉米成为主要粮食作物,棉花、花生、大亘等为主要经济作物。1985年政府号召调整种植结构,扩种经济作物,当年花生种植最多,随后面积逐年减少。19%年后,小麦、玉米成为主要粮食作物,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2015年,花生种植面积不足1500亩。第二节耕作制度 —,—¥—收农作物的单一种植历史漫长,一般为一年—收,或二年三收,一年两收的不多。1960年后,随着所有制的变革,调整了农作物的布局,品种改良,科学种植,扩大复种指数,间作套种,逐步改为二年三收和一年两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单位面积产量,但仍有一小部分作物保持一年一收,即春地瓜、春棉花等。二、复种1949年前,官桥复种作物一般为二年三收,即春高粱一小麦一秋大亘(或谷子、地瓜>, 春谷子一小麦一秋大豆(或地瓜、小杂粮);春瓜菜一小麦一秋大豆(玉米或杂粮)。从70年代开始,扩大复种面积指数,一般是小麦一夏玉米(麦垅套种提前播种期 >,小麦一夏花生,小麦一秋棉花(营养钵育苗小麦一夏地瓜等,均是收了秋再种上小麦,收了麦种上秋(作物),这样循环可保持一年两熟。三、间作套种20世纪60年代沿袭的间作套种有:春地瓜间作大豆,春地瓜间作玉米或芝麻,春高粱间作绿豆、豇豆或大豆,有的玉米大豆“四二” 间作或“二二”间作(玉米、大豆互不争肥,而且互相补充促进生长)。20世纪70年代,表4-4麦地套种玉米,小麦套种棉花或花生,以至21世纪初仍在实行。至2010年,全面取消玉米套种,推广玉米直播。第三节种植结构调整20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官桥镇开始重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开始实行小麦与玉米一年两熟制和小麦与地瓜两年三熟制耕作制度。为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号召扩种各种经济作物,棉花、油料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各种瓜菜面积也不断增加。1995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2.9%;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0.62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3%; 蔬菜,瓜类等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2.0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0.5%。2017年,全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0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3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1.6%;油料作物总播种面积0.1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9%蔬菜,瓜类等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1.4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5.8%。
第四节良种推广1949年后,农民开始重视良种的选用,一般是“自选自繁、自留自用”,有时也相互调剂。1957年政府推广良种,由滕县种子站将各种优良品种批给各区粮管所经营。1963年,滕县种子站改为种子公司,经营良种,采取边试验边推广,减少循环周期,尽快更新换代,成为行政、技术、经营三结合的服务机构。2010年,开始推行良种统供,国家全面推行良种,严格按照上级专家组认可、推荐品种进行种植。自2005年恵农政策——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以来至今,小麦良种统共率达到100%,使得粮食产道连年增收。2017年,玉米、小麦良种统供覆盖率达100%。小麦1949年之前,品种有“小红芒” “五花头” “鱼鱗百”“气死雾”“仙麦”“秃头” 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多次更换品种。20世纪50年代,推广的品种有“小红芒” “凫山半截芒” “平原50” “碧蚂一、四号”等;60代年品种有“兽腾1号”“蚰包” “阿夫”“济南2号” “跃进5号” “平原50”等;1978年从河南引进“百泉40、41、3039”,70年代品种有“百泉41、40” “泰山1、5号”“高38” “农辐63”等。1981至1985年引进“山农587” “济南13” “昌乐5号” “鲁麦1号、5号、7号、8号”。1986至1990年初,本地引进推广良种有“百泉3062、3039”。20世纪90年代末期,引进推广“鲁麦14” “鲁麦21” “济宁13” “兽麦22” “淮麦8号”等品种,进入21世纪,又不断引进更新小麦品种,先后主要有“济麦22” “临麦2号” “济麦20” “烟农19” “泰农丨8” •‘良星66”等品种。玉米玉米良种引进试行品种:1950—1956年,推广种植“金皇后” “小粒红”“白马牙”“小白粒”;1956年引进杂交一代;1957—1962年,引进推广“坊杂2、4号” “齐玉24、26” “朝鲜白马牙” “华东2号”等。1964年农技站李玉范、冯中宝在轩辕庄搞玉米育种试验失败,1965年农技站潘丰银在轩辕庄、西康留、官桥村搞玉米育种成功。1968年引进推广 “双跃3号” “149” “150” “新丰1号”“华威单交”“陕新三交”等。1969—1979年,引进“烟三6号、8号、10号、33号” “郑单2号”“丹玉6号” “中单2号” “群丹105” “#原单4号” “兽三9号” “太单71、75” “得宁1号、2号”。1979年引进推广“掖单2号” “烟单14号” “聊玉5号”等。1980—1985年,引进推广“苏玉1号”“中原单4号” “丹玉11号、13号” “掖单2号、4号”。20世纪90年代,又引进推广紧凑型玉米“掖单11、13” “鲁单50” “鲁单981”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引进耐密植、小重穂型品种“登海”系列,有“登海1、3707、9、11”等。21世纪初期, 开始引进耐密植、小重穗型、抗病型品种“郑单958” “浚单20” “鲁单6041”等品种。地瓜1949年之前,官桥种植地瓜品种有:“大红袍”“二红皮” “一窝猴”“樗皮” “白瓤”“黄瓤”“关东”“春树根”“日本白洋”(后称胜利1号)。解放后,推广“胜利百号”。1960年, 以山东农科所引进地瓜“良种117” “华东52~45” “华北553” “华北169” 等。1973年, 引进“南京92” “济芋1号” “烟芋1号”等良种。1974年,引进了 “丰芋1号”“一窝红”“农大红”等品种。1978年,引进“徐薯18”,每亩增产15%~20%»1983年,从徐州地区农科所引进地瓜“良种77-6”。1987年,又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济薯13号” “窝瓜下蛋” 等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官桥境内逐渐不再大面积种植地瓜,只有少数有山地的农户少有种植。卨梁1949年之前,官桥区有“黄壳、黑壳”两种高粱,棟喃圆形,亩产50~100千克。1950年,引进“三变色”;1959年,引进了“多穂高粱”;1%2年,引进“冻高粱”(适宜晚茬 >、‘‘北京2004号”;1973年,引进“多穂高粱”,后淘汰;1974年,弓丨进“熊岳253” “九月冻” 良种,秸杆高.穂大散头、夏播早热,亩产2S0~300千克,后因产量不高停种。进入21世纪以来,官桥仅有极少数山地种植。大豆1949年之前,大豆品种有“五花脸”“小青亘” “小黑豆”“平顶黄”4个。解放后,除继续推广“小青豆”“平顶黄”2个品种外,又引进“丰收黄” “滕县1号”“卫371”3个品种。“小青豆”也称“小五叶”,有限生花序,分枝少,黄色较重,早熟,亩产100~125千克。20世纪60年代,引进“天鹅蛋”“牦黄”“水皮青”等;70年代,引进“齐黄1号、5号” “滕黄1号、2号” “向阳1号”“丰收黄”“卫44” “卫371” “充黄1号” “夕丰1号”等;80年代,引进“刘黄21号、23号” “跃旱4号、5号” “兽豆1号、4号” “山宁2号”等。•‘向阳1号”,无限生长花序,耐肥水,抗病功力较强,粒大,色黄,单产100~150千克,属中晚熟品种。“丰收黄”有限生长花序,分枝较少,早熟,亩产100~150千克。1990年后,大面积播种极少,只有少数农户零散种植,品种比较杂乱。谷子 I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有毛穗、白巴谷两种(分粘谷、饭谷产量均低。解放后引进“六十天还仓” “鲁谷1号”等品种。“六十天还仓” 夏播早熟,耐旱抗倒伏,亩产150~225千克;“兽谷1号”夏播、穗大,喜高肥水,亩产2〇0~250千克。1952年,从曲阜引进推广“林西谷”;1954年引进“燕大811”。1955年, 引进“华农4号”。1962年,引进“东风谷”“大伏谷”“柳条青”等;1972年,引进“鲁谷4号、5号” “豫谷1号”。因谷子耗地力,产量低,只有少M种植。花生1%9年之前,官桥花生种植面积较大,品种有“站棵子” “丰站棵”“爬蔓种”“小花生”等,爬娶秧为tt多,用种量少。1958—1971年,引进推广“伏花”“一窝猴•’“小金壳•’ “反修1号”等;1972—1982年,引进推广“白沙1016” “临花1号” “徐州68-4” “花11” “花17” “花28” “海花1号” “徐系1号"“鲁花9号” “76266” 等;1983—1985年,引进“兽花1号、2号”“花31” “花37” •‘花39” “鲁花9号”等;1988—1992年, 引进“79266” “幻30”等。因产量不高且费力,现只有少数农户小面积种植。棉花 I949年之前,种植棉花品种有“中棉”(也叫亚州棉)“小白粒” •‘小茧花”“紫絮棉”(深褐色>。1%0年,引进“五爱斯字棉”。I955—I977年,引进“岱字15号” “108夫”“高密933” “徐州2〇9” “徐州1818”等。1980年, 引进“鲁棉1号”;1983年,引进“中棉10号”“#棉6号” “徐州5140" ;1984年, 引进“中棉49” “冀棉8号”等;1985年,引进“鲁棉8号”,1991年引进“鲁棉10号”。鲁棉II)号具有丰产、早熟、抗枯萎病等特点,全生育期118天,亩产皮棉70公斤,于5月下旬麦田小垄套种,也可5月上、中旬营养钵育苗。毎亩4000~5000株,7月下旬打顶,株留果枝8个左右,中旬打边心,去无效蕾,防治一代棉铃虫。1995年后,棉花没有种植任务,只是农民自种自用,品种根据地情选择。黄烟黄烟栽种历史悠久。清末、民国年间,种“懒汉”和“核杉t纹”两种,1949年之后继续种“核桃纹”。至!97丨年,引进“金星6007” “长脖黄”2个优良品种,后又引进“潘元黄”良种。引进品种均棵高、叶肥大,炕干后色金黄有光泽,产量高。1983年后,因没有黄烟收购任务不再种植。第五节肥料官桥境内从明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六十年代,施用的肥料主要是农家肥,即家院圈肥,骡马猪羊粪、人粪尿、坑土、旧墙土等。其次是饼肥(主要是豆饼或棉籽饼),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使用化肥从1955年开始,直到21世纪以化肥作为主要肥料。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即农民在劳动生产中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习惯上也叫农家肥料,具有种类多、来源广、数量大的特点。当地农村广为流传着“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是农家宝,看你找不找;只要勤动手,肥料到处有”的农谚。农民种地非常喜欢使用自然生产的农家肥料,如堆沤肥、绿肥、粪尿等,施用饼肥(豆饼、棉饼、麻糁等)数量较少,多用作追肥或用在瓜果、蔬菜以及其它经济作物上。土杂肥也是农民比较喜欢施用的肥料,群众很早就有把倒塌的旧土墙、炕坯、锅灶台、坑塘淤泥等作为底肥施用的经验,因此有“家土换野土,一亩顶三亩”之说。粪尿肥包括人类粪尿、家畜粪尿、禽肥和厩肥等,是本地使用最早、域普遍的有机肥料,为当地农村广泛施用。堆肥、沤肥是本地农民积制肥料的常用方法。夏季高温时节,农民多以作物秸秆、杂草、人粪尿、牛马粪、熟土等,充分混合后堆成堆,使其充分腐熟,至秋种小麦时施到田间作基肥 (底肥)。20世纪70年代,当地多采用此法积制土杂肥。20世纪80年代初,公社还提倡秸杆还田。1983年,公社程杆还田达3万亩以上,毎亩施入麦穰、麦糠150至250千克,亩增产10%以上。80年代以来,部分使用沼气的村、户,开始施用沼气发酵肥,这种新型的高效有机肥料,一般把残渣作底肥施用,发酵液作追肥施用。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机械化收获耕作,境内小麦、玉米等秸秆基本上全部粉碎作基肥施用。化卞肥料1955年,当地推广使用化肥硫酸氨和硝酸氨,群众俗称为“肥田粉”。初期群众不认识,使用量很少。1958年后开始施用氨水、磷酸钙、碳酸氢氨。1965年至1969年,年均化肥施用量每亩耕地5千克。90年代初,尿素开始在当地使用,群众称为“小鱼眼”。由于肥效高,效果好,很快被群众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1975年,尿素每亩施用量在15千克,此后化肥逐步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用肥。到1978年,全社化肥施用量每亩耕地突破50千克大关,达75千克。1979年,官桥公社从外地调入进口复合肥磷酸二铵用于小麦生产,施用效果明显,增产幅度大,次年便广泛推广开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施用化学肥料已成为当地各种农作物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土杂肥逐年减少,改用多元复合肥,如艳阳天牌肥料、碳酸氢氨、美国二铵、俄罗斯复合肥。1997年至2003年,官桥镇施用复合化学肥料达20余种,主要有施可丰、撒可富、俄罗斯、沂宝、鄂中、沃丰等为主,亩施肥料60至80千克左右。2004年,当地开始推广配方肥、控释肥等。2005年,提倡专用肥,根据土壤种类,进行合理搭配,平衡施肥。2009年,结合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又推广了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配搭使用小麦、玉米专用肥。2017年,全镇应用配方施肥面积达100%。第六节农作物的栽培一.粮食作物小麦小麦是官桥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49年之前,种植面积50%以上,耕作条件差,品种单一,施肥不足,播种密度小,毎亩播种7~8斤,不整畦,无水浇条件,靠天吃饭,无法防治病虫害,产量很低,亩产不足100千克。新中国成立后,提倡深耕改土,增施肥料,合理密植。1956年高级社时开始提倡深耕套耕,深耕达20厘米以上,亩施杂肥2500千克左右,开始试用化肥,播种量增加到每亩5~6千克。人民公社以后,20世纪60年代开始,深耕、深翮土地,整平打畦播种,每亩播种数M7~10千克,提倡浇水、镇压,开始施用磷肥,氨水化肥等。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机耕机播、深耕40厘米;强调畦田化,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打井配套,创造水浇条件,每亩播种数量增加到8~9公斤;增加施肥M,提倡锄划、浇水3~5遍,大面积施用磷肥、碳酸氢氨、尿素或复合肥,小麦产M逐年增加,一直保持在300〜400千克之间。20世纪80~90年代,普遍实行机耕、机耙,小麦机收秸秆还田,普施复合肥作基肥或追肥,土壤肥力提高。优质品种更新快,分孽率高,播种量减少,亩播M在4~5千克左右。麦田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讲究科学实效,药剂拌种,查苗补苗,浇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喷洒除草剂,根除杂草,喷洒药物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锈蚀病,小麦产量达450~60(>千克。主要栽培措施是粕耕细作,多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增施磷肥及微M元索;培育冬前壮苗,促进穗大粒多,增加千粒ffl,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良种的全覆盖、配方施肥推广使用、全程机械化的实现.宽幅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技术的应用,小麦产量逐年提升。2017年,全镇小麦种植面积37360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0.73%, 单产497千克,总产1856.8万千克。玉米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多为春玉米,种植面积少、品种单一、种植密度小,一般每亩2000株左右,地力薄,乂不施基肥和追肥,产量较低,亩产只有〗50千克左右。20世纪70年代,大面积推广麦田套种玉米,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合理密植,每亩3000珠,中期追肥,管理上复沟培土防倒伏,亩产250千克左右。20世纪80-90年代,玉米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成为第二大粮食作物。进行麦垅套种,不再封沟,合理密植,每亩3000~3500株,增施M肥,亩施碳酸氢氨30~50千克,或复合肥10~15千克,产量上升到300~500千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密植高产抗病型玉米良种的推广及配套技术的应用,毎亩达3500~4500株。变一次性追肥为三次,一是壮苗肥(尿素),二是喇叭口期(复合肥),三是抽穂期(M肥)。适时浇水,特别浇好灌浆水,玉米亩产量达到400~600千克。2017年,全镇小麦种植面积33828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0.73%;单产561.5千克,总产1899.4万千克。地瓜学名“白薯、红薯、甘薯、番稗”等,俗称“芋头”。原产南美洲、墨西哥、哥伦比亚。1736年(清•乾隆元年),传到滕县各地。因产量高,茎叶均可食用,很快大面积种植。抗日战争时期,又传入日本品种短秧团瓜,产量高,含淀粉多,后称“胜利百号”。解放前,地瓜种植面积较大,采取起垅或平地种植,有春地瓜、夏地瓜之分,春地瓜生长期将近半年,夏地瓜为4个月。1949年后,地瓜种植面积又有扩大,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合作化后,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回龙火坑”育苗法,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春地瓜提倡适时早栽,民谚有“宁栽霜打头,不栽立夏后”之说。开沟复垅,施肥浇水,合理密植,毎亩2000~3000棵。夏地瓜抢时栽,每亩2500~3000棵,中耕锄草,雨后翮秧,亩产鲜地瓜1000千克(折瓜干250千克)。20世纪60年代,推广“闷烟火炕”育苗法,硫酸亚铁浸种,赛力散浸苗,适当密植,每亩2400~3000棵,改翮秧为提秧(因翻秧不利地瓜生长)。产量达到亩产鲜地瓜1000~125〇千克(折瓜干300千克〉。地瓜增产经验:适时早栽;改翻秧为提秧,因翻秧茎蔓损失量大,减产10%~20%,改提秧可增产10%;及时摘顶心,防止茎蔓徒长;叶面喷肥,在地瓜块根膨大时分别用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深液和200倍的米醋深液喷施,亩喷60~65千克,增产400千克以上。1980年后,由于小麦逐渐成了主食,地瓜种植量越来越少,只在零星地作少量种植。谷子称为小米,新中国成立前当地种植面积较大,分为早谷(春地实耧)和晚谷(麦茬花耧),间作绿亘、黄豆。一般留墩苗(毎墩4~6棵 >,毎亩5000墩左右,产量在150千克上下。新中国成立后,提倡选种,合理密植,实行垅植疏苗,每亩25000~30000株。20世纪70年代,多施基肥,使用磷肥,深耕锄草,并适时浇水。80年代推广药剂拌种、早间苗、早中耕,苗期防徒长,防治病虫害,实行小垅、单苗密植,毎亩30000~40000株。谷子虽有增产,但耗地力强,茬口差,种植逐渐减少。高粱为当地历史上农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明《滕县志》载:“高粱同小麦、大豆一样同为本地之大宗。”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本地高粱种植面积一直较大,播种面积2万亩以上。随着耕种制度的变化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的扩大,高粱种植面积逐年缩小,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也开始降低。1975年种植面积0.8万亩,1985种植面积0.2万亩,绝大部分农户种植的为夏高梁。如今基本无人种植。小杂粮当地种植的小杂粮主要有大麦、荞麦、豌豆、扁豆、绿豆、豇豆、红小豆等十多种。新中国成立前后至上世纪70年代初,本地小杂粮的种植面积很小。种植分散零星,历史上产董很低,一般仅在40至50千克,亩产达百千克以上的甚少。绿豆是当地人们较为喜爱的一种豆类,被称为粮食中的“绿色珍珠”。绿豆除具有一般食用豆的种植特点外,还有耐旱耐瘠,生长期短,适应性强,播种适期长的特点,是当地种植面积较为大一点的杂粮作物之一。绿豆有春、夏季种植之分,多年来,人们多习惯在地势低洼的涝地、旱薄的高岗地以及田边地头等处点播,产量一般在50千克左右。二、经济作物大豆为粮油兼用作物,种植历史悠久。1943年版《中国实业志》记载:“种植大豆,尤以滕县、峄县为最多”。1949年前,大豆种植面积较大,麦茬播种大豆仅次于地瓜面积。但管理不精细,不耕地,不施肥,不浇水,只中耕锄草1~2遍,亩产50多千克。自1960年起,大豆的种植提倡优良品种,推广深耕细作,合理密植,中耕锄草,产量仍在100千克左右。1970后,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1980年后,推广在玉米地间作种黄豆。玉米和大豆互不争月巴,各得其所。后来大田不再种植大豆。花生属油料作物,分春花生和夏花生。新中国成立前后只有少数农户零星种植,多是卧秧大花生。追施土杂肥和饼肥,除草1~2遍,产量较低,在100千克左右。20世纪60年代,推广间作套种,中耕锄草、追肥,防治地下害虫,产量有所增加,但因集体种植,难以管理,后不再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引进花生良种,春、夏花生种植鲎较大,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推广药剂拌种,亩施复合肥40~50千克,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每亩5500~6000棵,产量达150~400千克。1985年全镇种植面积0.89万亩,2000年种植面积0.35万亩,单产280千克。随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5年种植面积0.21万亩,多为群众小量种植。棉花原产于非洲、印度,到西汉中期传入中国。1949年前后,棉花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各家均有种植,毎亩3000~4000株,但管理粗放,产tt不高。20世纪50年代,引进良种,合理密植,用“鱼腾粉”或石灰水治蚜虫和蜘蛛,管理技术差,增产不大。20世纪60年代,推广丰产沟、宽窄行种植,提倡合理密植,营养钵育苗,使麦茬变春若,整枝打顶,使用矮壮素,毎亩2500~3000株。20世纪70年代,生产大队大面积种植,实行大小行种植,浇水追肥,中耕锄草,加强田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产量有所提高。实行责任制后,分田到户,种植逐渐减少。进入21世纪,只有少数农民在闲散地上少量种植。黄烟是官桥镇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自古即有种植。清末及民国年间种植较少,只在地头、地角等零星土地种点作为自用。日伪期间,有的村少数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在平地不覆拢按行栽,管理粗放,产量偏低。烟叶不经烘炕,绳系晾干即可(俗称“晾叶子”)。20世纪50年代初期,无法防治蚜虫,用干土粉撒擦烟叶,1955年开始用药剂防治蚜虫;60年代,各村大面积栽种黄烟,村队均建有炕烟房。烟叶经炕干后即成黄烟,黄烟再经回潮整平叶面,放在模子里叠好,扎成把后出售。黄烟的栽植管理较细致,采用“回龙火炕”育苗法,提倡合理密植,后每亩2500~3000株,全部复拢栽种;施足底肥,每亩用土杂肥2500千克。移栽还苗后,即追施饼肥,每亩40~ S0千克;浇灌、中耕,株高1.5~2米打顶长叶,亩产U5~150千克。20世纪80年代起,因上级没有收购任务,黄烟种植面积逐渐缩小及至消失。麻类当地种植的麻类有苘麻、大麻和红麻3种。苘麻,当地俗称“苘”。苘麻和大麻都是在低洼瘠薄地种植,当地群众有“好地不种麻”的说法,因此麻类种植很少,后来不再种植。蔬菜.瓜类作物当地蔬菜作物种植十分广泛。民国年间,以白菜、萝卜、辣椒、大葱、韭菜、黄瓜、茄子、豆角、大蒜等为大宗(见民国《滕县续志稿》),但多数农民是自给自足。只有靠近集市的农民,才种植蔬菜供应市场之需。新中国成立之初,境内每年种菜面积约1000至1500亩。20世纪80年代,先后在大康留、王公等村开始发展大小弓棚设施种植,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供应市场。1990年,蔬菜、瓜类作物种植面积0.95万亩,总产2903.3万千克,1995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1996年在大康留村规划建设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1998年建设无支柱钢架大棚,随后辐射周边的前管庄、后管庄、史庄、前公桥、西郑庄等村,2000年建设了官桥镇西郑庄高科技示范园。同时,王园、东王宫等村大弓棚蔬菜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特别是1999年镇政府从寿光聘请专业技术员,同镇农技站工作人员一起,常年在大康留、西郑庄等蔬菜种植村进行冬暖大棚种植管理及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大康留村毎年还组织大批农户去寿光等地参观学习,激发了广大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使得官桥境内蔬菜种植大面积增加。官桥境内瓜类作物有40多个品种,其中西瓜、甜瓜、菜瓜是夏季人民非常喜爱的瓜类,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西葫芦等都是本地主要的蔬菜。黄瓜有春黄瓜和秋黄瓜之分,新中国成立前后以春黄瓜栽培最多,20世纪70年代有阳畦早熟栽培。1985年后,政府号召建冬暖塑料大棚,采用冬暖大棚种植西葫芦、黄瓜、西红柿,效益不断提高。“孟尝君”牌西红柿、洋葱通过了国家绿色产品认证。据统计,1995年全镇各种蔬菜(瓜)种植面积2万余亩,总产量9172.8万千克;2000年镇蔬菜(瓜)种植面积1.8万亩,总产量5708.6万千克;2005年,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6767.2万千克;M10年蔬菜(瓜)各种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量6226.6万公斤;2017年,蔬菜(瓜)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5785.5万千克。第七节植物保护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植物保护工作非常重视。初期,根据“治早、治小、治了”的植物保护原则,大力开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1958年以来,植物保护工作始终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强调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使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危害的目的。1958年至2017年,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58年至1974年,以化学药物为主的防治阶段。这一阶段,随着化学农药数量、种类的增加和药械的改良,本地基本上是以化学防治为主,施用农药品种有“敌百虫” “乐果”“代森锌”“敌锈钠” “五氣硝基苯”“六氯化苯”等,用药量不断加大,打药次数增多,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消灭了小麦丝虫病,有效地防控了小麦锈病、小麦散黑穗病、花生茎腐病、大豆毒瘤病发生和造桥虫、蝼蛄等虫害的危害。这一阶段,因病虫测报系统不健全,致使用药时间和用药种类掌握不准,出现了防治效果上存有时好时差的现象。如1972年,小麦发生长腿蜘蛛,用“六六六粉”防治,结果无效,既浪费农药,也造成大面积减产。1975年至2017年,为综合防治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滕县植保站指导下,公社建立了虫情测报网,农技站固定一名技术员专门负责植保工作,每个生产大队配备一名査虫员和植保员。通过培训,及时到田间査看虫情,发现后随时上报公社。由于完善了病虫测报系统,预报准确率高达90%以上。1982年以后,农药先后增加了锌硫鱗、托布津、粉锈宁、二溴氯丙烷、磷胺、多菌灵、呋喃丹、久效磷、氧化乐果等高效低毒农药,药械普及压缩喷雾器和手摇喷雾器,同时推广应用机动喷雾器,镇、村成立机动喷雾器队,集体、农户集中喷洒治虫,达到群防群治。2000年以来,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植保服务机构越来越多,植保器械也不断发展。2011年,又推广了电动喷雾器。2014开始,官桥镇实施玉米病虫害飞机防治,2015年实施小麦、玉米病虫害飞机防治,实现了预期早、防治及时、快捷高效。在药物施用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菊酯类农药。各种作物常见病虫齿当地常年发生的各种农作物病、害虫种类有200多种。小麦病害主要有锈病、黑穗病、根腐病、杆枯病、霜霉病、无叶病、黄萎病、赤霉病、条纹病、全蚀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地下害虫有蝼蛄、蛴蛸、金针虫。地上害虫有粘虫、麦蚜虫、红蜘蛛、麦叶蜂、麦根蝽、麦杆蝇、黄谷蛾等。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叶斑病、褐斑病、黑穂病、粗缩病、花叶条纹病、纹枯病、青枯病、基腐病、干腐病等,危害最严重的是大小叶斑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甜叶夜蛾、雪姐夜蛾、红绿灯蛾、红腹灯蛾、蚜虫、钻心虫、穗虫等。地瓜病害主要有黑斑病、黑痣病、根瘤线虫病、蔓割病、花叶病、根腐病、灰毒病、地瓜茎线虫病等。虫害主要有旋花天蛾(地瓜豆虫)、斜纹夜蛾、卷叶蛾、蝼蛄、蛴螬,金针虫等。高粱病害主要有黑穗病。虫害主要有高粱条螟、高粱蚜虫、高粱穂虫等。大豆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紫斑病、霜毒病、大豆毒瘤、草线虫病、菟丝子有害寄生植物等。虫害主要有蚜虫.造桥虫、食心虫、豆夹螟、豆天蛾、大豆卷叶螟、银纹夜蛾、豆杆蝇、黄地老虎(土蚕)、蝈蝈等。谷子病害主要有白发病、黑穂病、谷瘟病等。虫害主要有蝗虫、钻心虫、裹粘虫等。棉花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角斑病、轮纹斑病、红叶枯病、黑斑病、枯萎病、红腐病、红粉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棉蛉虫、棉蚜、棉蓟马、红蜘蛛、象鼻虫、棉叶蝉.盲蝽象、大卷叶螟、造桥虫、红钻虫、金钢钻虫等。菜类有白菜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蒌病;黄瓜疫病、炭疽病;菜亘有细菌性叶烧病、花叶病、大葱紫斑病、菠菜霜霉病、芹菜斑点病等。农业害鼠、害兽农业害鼠有大仓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褐家鼠等;害兽有草兔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小麦主要有小麦锈病、小麦黑粉病、小麦线虫病、小麦红蜘蛛、地下害虫等虫害。小麦锈病。锈病是当地小麦主要病害之一,以锈叶和条锈为主。据历史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本地小麦锈病经常发生,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新中国成立后,小麦锈病仍发生频繁,只用一些土办法防治,如用1%的石灰水15公斤或用草木灰加鲜尿喷洒,防治面积很小。1952年,小麦锈病大面积发生,病株率达90%,减产三至四成。从1962年以后,基本上每隔二三年就发生一次。1958年起,推广以0.5%石灰硫磺合剂、5%硫磺粉、代森锌胶体硫磺等进行防治。1962年,引进推广抗锈品种,如 “济南2号” “跃进5号” “北京8号”“平邑50”等。1964年小麦良种在全社基本普及,对小麦锈病起到了有效地控制作用。20世纪70年代,小麦叶锈病加重,防治药物开始推广使用“敌锈钠”“氟硅酸”等。此后小麦锈病虽有发生,由于防治及时普遍,实际损失较小。小麦黑粉病。当地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其危害特点是破坏穗部,产生大量黑粉,群众俗称“乌麦”。20世纪50年代,黑粉病的防治主要通过推广西力生、赛力散拌种,对控制黑粉病发生和危害起到很大作用。从60年代开始,防治工作通过推广土壤处理、石灰水浸种、66%氣化苯拌种、40%的五氯硝基苯拌种等措施,防治效果很好。现小麦黑粉病在当地已降为次要病害。小麦线虫病。俗称“胡麦”,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危害多年。20世纪60年代曾被省列入小麦线虫病疫区。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做到队队防治,一块不漏的打歼灭战,连治两年,根除了小麦线虫病。直到70年代以后只有个别地块发现零星小麦线虫病。经査明,小麦线虫病发病原因均系未检疫私自调换麦种所致。小麦红蜘蛛。历史性主要虫害之_,当地常年发生的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园蜘蛛,群众俗称“火龙”。新中国成立前,主要是人工防治,先用杆子震落,后用脚踩等土法消灭,以减轻危害。新中国成立后,仍以人工防治为主,结合药剂防治。20世纪60至70年代药物防治主要是用“六六六粉” “乐果粉”和“1605粉”,效果很好。1982年以来,药物防治又增加了“锌硫確”1000~1500倍喷雾防治。地下害虫。为当地小麦的主要害虫,同时也是地瓜、高粱、油料作物的主要害虫,1965年以后,由于有机磷农药的推广使用,变为次要害虫。由于套种面积和各种树木的大量种植,为蛴螬的成虫提供了可口食料,挤蜡取代蝼蛄成为主要的地下害虫。过去对地下害虫的防治主要是人工防治,如冬耕犁拾虫,用灯火或草叶树叶燃烧诱杀蝼蛄等方法来减轻地下害虫的危害。1956年,推广“1605”拌种和毒谷相结合进行防治。1963年,推广“六六六粉”土壤消毒防治。直到1982年以来,推广了 “甲基异硫酸”拌种和“辛硫磷”拌种进行防治。玉米主要有玉米螟、玉米灰飞虱、二点委夜蛾等虫害。玉米螟。为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被群众俗称为“钻心虫”的玉米螟在当地一年发生三代,以老熟成虫在玉米等作物秸秆内越冬。玉米螟是当地一种历史性害虫,新中国成立前后以危害高粱、谷子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又以危害玉米为主。对玉米螟的防治,本地群众用玉米稻杆作烧柴、谷秸铡碎喂牲口来减少越冬虫源。1967年起,推广使用六六六粉配置成毒砂或毒液在玉米大 _叭期灌心叶进行防治。1982年推广使用丨.5%辛硫磷剂灌心叶防治。2000年起,毎年都用玉米螟天敌赤眼蜂、长距茧蜂进行生物防治。虽每年玉米螟发生量较大,群众一季玉米生长期分二至三次防治,没有造成大的危害。玉米灰飞虱。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玉米粗缩病,发生高峰为6月初,防治方法是根据地茬情况合理调整播期。对于马铃藉茬、蒜茬、瓜茬地块的玉米播期推迟至6月中旬播种,麦茬玉米麦收后直播,彻底切断灰飞虱传播链条,控制玉米粗缩病发生。播种前进行种子包衣,对灰飞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玉米出苗后选用70%吡虫啉散粒剂混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进行药剂喷雾防治。实行联防联治大面积围歼,扩大专业化统一防治面积,提高防治效果。二点委夜蛾。夜蛾主要在夏玉米苗期(2~10叶期)为害,咬食玉米茎基部和根部,造成植株倒伏甚至枯死,防治适期为6月下旬幼虫三龄前按照“治早治小”的原则进行防治。小麦收获后深耕土地,掩埋秸杆、麦糠、杂草等覆盖物;田间悬挂二点委夜蛾性诱剂、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卵虫量。选用2.5%高效氣氟氰菊酯1500倍液或40%辛硫磷1000倍液喷洒玉米茎基部及周边20厘米土壤。地瓜地瓜黑斑病是地瓜的主要病害之一。1962年至1964年,当地地瓜黑斑病发生特别严重。对地瓜黑斑病的防治,1964年以前只是用减少地瓜贮藏的办法来减轻病害。从1964年起,用改进育苗方法,建立无病留种地,对地瓜种严格挑选,采用温汤浸种消毒以及二次高剪等措施进行防治,效果很好。1972年,利用高温大屋窖贮藏地瓜种试验成功,后在全社推广。1981年,多以农户为主贮藏地瓜种育苗及太阳能塑料薄膜温床、冬暖大棚育苗推广应用,地瓜黑斑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花生花生蚜虫是花生的主要虫害之一。蚜虫危害一般从花生顶盖出土开始,由中介寄生上迁聚集在花生幼芽、嫩茎和叶片背面繁殖危害,至开花期进入危害盛期,导致叶片变黄卷缩,严重者花生成片死亡甚至绝产。在防治上,从1965年起采用药物6%可湿性六六六粉200倍液喷雾或用1%的六六六粉喷粉防治。1979年开始,采用综合措施防治,注重利用保护天敌防治。1984年,利用天敌瓢虫、大眼蝉防治花生蚜虫,使危害大大减轻。棉花当地的棉花苗病害主要是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棉铃虫。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棉花出苗前引起烂籽烂芽,出苗后死苗、烂苗造成缺苗断垄,影响产量。1958年对棉花苗期用西力生、赛力散拌种防治,1962年用“三开一凉”的温水浸种结合药剂拌种进行防治。1980年以后,采用综合防治,通过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春棉改早播为适当晚播措施,来增强棉花的抗病能力。田间管理增加中耕次数,在棉苗未出土前锄划一次,提高地温,疏通空气,促进棉花根系发达来减轻发病。同时搞好种子处理,精选晒种,温湿浸种催芽,并用50%的多菌灵按种子重量的5%拌种防治。棉铃虫。为棉花主要害虫之一。棉铃虫以幼虫危害棉花花蕾铃、嫩叶或顶心,一头幼虫可危害蕾铃10多个,造成大量蕾铃脱落形成空枝或空株,严重影响棉花的产M和品质。棉铃虫一般每年发生四代。新中国成立前后只是人工捕捉高龄幼虫。1980年以后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主要药剂有辛硫磷、久效磷、乐果等髙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并结合冬耕、深翻或诱蛾人工灭卵及保护利用天敌等措施进行防治。禁用.限用剧毒.高毒农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禁止将剧毐、高毐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违法使用剧毐、高#农药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外,可以由公安机关依照规定给予拘留。2017年国家禁用和限用的农药名录如下: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42种)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碟、蝇毐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氣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胺苯磺隆单剂、甲磺隆单剂(38种)。百草枯水剂自2〇16年7月1日起停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胺苯磺隆复配制剂、甲磺隆复配制剂自2017年7月1日起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限制使用的25种农药(中文通用名禁止使用范围)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氣唑磷(蔬菜、果树、茶树、中草药材)、水胺硫破(柑橘树)、灭多威(柑橘树、苹果树、茶树、十字花科蔬菜)、硫丹(苹果树、茶树)、溴甲烷(草莓、黄瓜>、氧化乐果(甘蓝、柑橘树>、三氣杀螨醇、氰戊菊酯(茶树)、杀扑磷(柑橘树)、丁酰肼(比久)(花生)、氟虫腈(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的其他用途)。溴甲院、氯化苦登记使用范围和施用方法变更为土壤熏蒸。毒死蜱、三唑磷自2016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第八节官桥农场官桥农场于1974年3月建立,共有土地220亩,来源于以下村庄:渠村130亩,倪楼35亩,官桥34亩,车站20亩,鲍沟镇1亩。当时,共有工作人员150人,按军事编制为1个连,下设4个排(1981年后连、排名称撤销)。1974—197S年,共建用房19间,场院占地20亩,实有土地面积200亩,全系小苏河下游两岸的涝洼地,虽经改造,但产量不高。1974年,开始种小麦150亩,亩产只100余斤;种油菜50亩,产量亦较低。1976年后,主要种小麦、玉米,产量逐年提高。农场工作人员在搞农业的同时,还搞工副业生产,1975年在谷山建石料场与白灰场各1处,1979年在犁铧沟建苗圃1处,1980年在狄坡北建砖瓦场1处。1981年,工副业与农场分开各自承包,实行生产贵任制。1983年农场将耕地120亩承包给渠村12户农民耕种,每亩年上缴承包金50元,其余收益全归承包户所有。原来农场机具有12型的拖拉机1辆.电机5台、抽水机3部、粉碎机1部、小型脱粒机1部、扬场机1部、地排车10辆,至1980年增添耕牛3头,其他小农具、锄镰镢头等均由工作人员自带。工作人员的劳动报酬主要由所在生产队记工分,年底记一个整劳力的工分,农场毎月发给6元作为生活补助。农场于1981年解体,土地、厂房设备等承包给个人。历任场长朱殿绪(1974—1980)阎广和(1980—1982)渠开磊张广彬刘春富(1982—1983)渠开磊张广彬(1983_ )第九节农技服务机构官桥钺农业技术推广站1W3年7月在区公所(大韩村)建立建设科,有工作人员3名。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改为农业技术推广站。1958年后,改称农业技术指导站,也称指导推广站,1982年恢复为1953—2017年官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更迭表表4-8姓名任职时间庄学申1953---1957年王康亭1957---1%3年李玉范1963---1965年潘丰银1965---1981年朱绍惠1981---1984年石扬玲1984---1990年朱绍邦1990---1992年张厚华1992---1995年王开才1995_2002年付叨2002---2003年钟振2003---2006年任士敬2006---原名,有工作人员3人。1999年,建立占地3亩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规划设立有农技综合服务大厅、农业技能培训室、农产品监测室、农资服务等职能科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新购置测土配方施肥检测仪、信息査询仪和高杆高压喷雾器等一批植保机械,服务能力实现镇域全覆盖。农委经营管理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机械管理1991年,实行乡镇机构体制改革之后,镇站、水利站、林果站、畜牧兽医站等,分线专政府设有农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农业办),抓各项业务工作。
具体负责全镇农业发展的管理工作,下设农业1991一2017年官桥镇农委负责人更迭表表4-9姓名任职时间备注渠开亭1991.11---1996.8孙唐安1996.9---1997.8李昌芹1997.9---2005.7农委主任由分管农业的王晓云2005.8---2009.9副镇长兼任。钟振2009.10---2016.5周忠波2016.5---2017.2王慎强2017.2---第三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官桥境内丘陵地与涝洼地较多。1949年前,由于没有水利设施,一般的水旱灾害都无法抗拒。小苏河、小魏河、古薛河等河流贯穿境域,汛期河水上涨溢岸,淹没庄稼、冲倒房屋,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故有“旱天河底干,雨天水出岸,旱涝都不收,农民受熬煎”的歌谣。据资料显示,清末民初(1870-1936年),小苏河、小魏河洪水暴涨20余次。善庄、苏疃、渠村、苏叶、官桥、东公桥、西公桥、韩村、莱村、前掌大、后掌大、史庄等村的涝洼地曾被多次淹没,庄稼颗粒无收。善庄湖、苏疃洼、蛤蟆洼等涝洼地,自古因遭水灾常年荒宪。丨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小魏河水位上涨,洪水从西康留村村北灌入薛河故道,向东流至坝上村西,平均水深2米多,薛河故道近两千亩粮田均遭水患。是年,全区涝佳地庄稼被淹没。善庄、东郑庄、北韩村、中韩村、西公桥、望河庄、东莱村等丘陵地也因旱情颗粒无收。旱涝年份,贫苦农民多因涝灾外出逃荒要饭十年就有八年,据记载,仅民国十六年 (I927年),境内逃荒要饭的有845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境内为了根治水患、发展农业生产,按照党和政府“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指示,领导群众兴修水利工程。19S4年,官桥区将小魏河与薛河故道相通的地方(西康留村西北)筑坝截流,以防洪水灌入故道。1957年,实施治理薛河工程,将北辛以西的河道进行大规模的疏浚,同时将河两岸筑坝加固,防止洪水暴涨造成水患。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土地由私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全社1万多块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零星地块改造成几十亩、几百亩的大片良田。此后,公社设立水利机构,逐步进行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第一节农田基本建设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官桥公社土地虽已连成片,但仍是高低不平整、路沟不通畅,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特别是罗汉山、丰山两侧十几千米路长的山丘地,一遇旱悄,十年九不收。为改变这种状况,1958年开始大搞基本农田建设。整修梯W1958年开始至1982年,逐年整修梯田,在罗汉山、丰山两侧、三山南面及龙山、东岭 —带10余个村庄山丘地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共计投工25万个,动用土石方30万立方米,整修梯田3500余亩。在整修梯田的同时整修台田,主要集中在近山村庄,如善庄、东郑庄、大韩村、北韩村、中韩村、西公桥、望河庄、小河、东洪林、官桥等村达到了“外噘咀、内流水、竹节沟、水簸箕”的台田标准。改造涝洼1956年至1978年,逐年改造了善庄湖、苏疃洼,史庄、掌大蛤蟆洼,小河北洼、坝上北佳、官桥西北洼、渠村东洼、莱村洼、磨庄湖等涝洼地6800余亩。共计投工28万个,动用土石方80万立方米。1996年治理苏疃湖,1999年改造善庄湖,2015年改造史庄、掌大蛤蟆洼。平整七地1958年至1976年,先后整平了苏疃官路沟、官桥丰山脚下沟,轩辕庄西北至西康留村北的犁铧沟、东公桥村东沟、东王宫村北沟。共投工9万个,造田580亩。治理丰山1976年至1977年,官桥管理区与韩村管理区共同治理小丰山东侧下坡地,共计投工5万个,动用土石20万立方米,造田250余亩。笹修道路1964年以来,随着整地划丰产方,同时规划整修沟、路、渠,将原来一些不规则的弯路、斜路去掉,重修若干便于车辆行驶、田间运输和机械作业的交通路、生产路。1964—1982年,整修从吴庄至于屯路,善庄至官桥东北入公路,善庄西至磨庄路,轩辕庄东至东王公路,北辛至大康留西接公路,丰山口西至农场西接孙岗路,共计6条,6米宽生产路4条,道路全长60余千米。1973年冬,官桥公社建立“战山河指挥部”,按军事编制,指挥部辖6个作战连,15个作战排,共由700余名男女青壮年组成,纪传美任政委,朱殿绪任总指挥,种法孔、杨兴永、张凤荣、狄恩德4人任副总指挥。指挥部设在轩辕庄村,修建轩辕庄东至坝上村薛河故道的大路。1974年治理小苏河,指挥部设在火车站东黄烟站内,把小苏河截弯取直、筑河堤。是年冬,指挥部设在王公、小河、望河三村,修筑望河大干渠。1976年,指挥部派2个连260余人,修筑管庄提水站,同时,挖建从前管庄村北至大康留村西南地下灰土渠道1200米,工期80天。1976年“战山河指挥部”撤销,其人员分别参加公社苗圃、打井专业队和公社农场等处工作。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贵任制以后,各级加大了基本农田的改造力度,以土地整平、打井、修渠、修建生产道路、架设生产桥涵为主要内容,不断地完善田间灌溉系统及排灌沟渠,提升田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作物生长需要,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群众生活质M。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支持基本农田建设,官桥镇多次争取上级政策,对境域内的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开发治理,通过认真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治理、荒山开发治理、小流域治理、塌陷地综合治理、地质环境治理等一系列的涉农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提升科学种田水平。至2017年,累计实施各级涉农项目30余个,总投资几个亿,各级财政、社会资金高达上亿元。第二节水利基本建设官桥镇水利建设以修渠、打井、治河、节水灌溉、自来水工程建设等为主。修渠1956年合作化时,修筑的第一条渠道长2000余米,宽6米,高1.5米干渠,北从后莱村村北向西南至轩辕庄西,平地筑土而成,引用魏河水灌溉莱村、大韩村、东公桥、轩辕庄之间的土地约4000余亩,1958年建八一煤矿与莱村煤矿时,因占用土地废渠。1972年,在罗汉山与大丰山东西两侧建环山渠道,北从大山口分两支绕山南下,开山砌石渠长约9千米,引岩马水库水灌溉善庄、东郑庄、西郑庄、官桥、北韩村、中韩村、大韩村、东公桥、西公桥等10余村土地约4000余亩。1974年冬,修筑望河大干渠,东经圣山前,穿三山脚下西至大康留村南,长约7千米,宽6米,引温水河水灌溉面积约5000余亩。打井掘井取水,最早用于饮用水。1994年冬,在官桥镇前掌大商周遗址清理发掘中,发现水井3处,其中1处井壁为木质结构,井口长方形,1.1x0.7米,据考证形成于3000年前。新中国建立之前,官桥每村有2至5眼吃水井,有的井筒用砖砌或石砌,也有不砌的土筒井。王园、坝上、洪林、西郑庄、王公等村,菜园户数较多,每园户均有1眼浇菜水井。解放初期,全区共有土井230眼,砖、石井146眼。新中 H建立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各种各样的土井、砖石井大量增加。随着水利亊业的发展,1960年7月至12月,山东畨地质局123勘探队受济宁地区水利建设指挥部委托,来滕县结合勘探支农打井,东磨庄大队试打全社第一眼机电井。当年,全社打机电井3眼,每小时单井出水量达50~80立方米,是滕县第一批管井。1976年,官桥公社引进先进打井机3部,滕县投资的“150型”钻机1部,公社自购“东方红”钻机2部,成立3个机械打井专业队,每个专业队一年内能打出40至60米深的机电井8至10眼。至1985年,全镇共打机井600H, 潲溉面积2.2万亩,大口井46眼,灌溉面积0.8万亩。1986—1997年,是机井建设和管理逐步迈入规范化、市场化轨道的时期。进入90年代后,农民开始联户、联组打股份井。1997年开始实施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是年6月,苏疃村率先在全镇进行机井拍卖,标志着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迈入新时期„1997年,全镇共有机电井451眼,S己套机泵440台,总功率4.175千千瓦,灌溉面积27750亩。1999年开始借助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内投资农业项目进行农田整治,不断完善水利设施。2017年底,全镇共有机电井461眼,配套机泵389台(套),有效灌溉面积32000亩,其中井灌区28500亩。河道治理T.程十字河(新薛河)治理1957年10月,济宁专署组织十字河整修工程开工,指挥部设在张汪镇五所楼村,一期工程为10公里新薛河开挖,同年12月竣工,完成土方318万立方米。1958年3月二期工程动工,开挖新薛河从管庄到湖口全长19.6千米,滕境内9.5千米,官桥段长5千米。1989年9月,新薛河官庄分洪口拦莆工程动工,1990年5月完工,完成投资150万元,建成114.7米长10孔水利渐开式自控翻板闸,3孔调节冲沙闸及漫水自溃坝等,每孔闸宽10米,髙3.5米,莆水ft达90万立方米,提升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1995年秋,投资168万元,重建管庄2座涵洞,维修掌大涵洞及翮板闸口,堵复分洪口,修复大管庄漫水坝。1998年,对十字河北辛村西段进行河道治理,清淤泥、复筑河堤。2012年实施十字河(官桥洪林至史庄段)右岸治理工程,投资1S15万元,对十字河良里至翻板闸段4.87千米河道扩挖整治,对洪林大桥上下游河两岸进行护砌,护砌河岸0.7千米,硬化堤顶道路5.5千米,治理河堤4.8千米。2016年,实施十字河管庄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当年9月,工程通过枣庄市水利和渔业局验收投入使用,共完成投资2630万元,新建橡胶坝、水泵房、调节闸及交通桥各1座,配套建设管理房、防汛仓库、配电房、启闭机房等设施,其中橡胶坝长110米,高3.6米。工程防洪标准达到庄里水库建成后50年一遇、庄里水库建成前20年一遇,通过拦蓄地表径流,恢复拦蓄水量91.37万立方米,可改善3.2万亩农田农业灌溉条件,满足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小沂河、小魏河治理1954年冬,官桥区治理小沂河、小魏河。小沂河从木石乡孤山村北至北韩村村东与小魏河交汇处,筑河东堤;小沂河与小魏河交汇口处至大韩村筑河两堤,结合疏浚河槽,将大韩村至西公桥裁弯取直,全长5.9千米,工程于翌年春天完成,省投资2.39万元。20世纪80—90年代,在北韩村、中韩村、东公桥、太平庄、西王庄、吕楼等村段建设拦水坝、闸。2012—2017年,利用上级政策,对小魏河官桥村段、后掌大、孔窑段,吕楼、魏楼、前掌大村段进行综合治理,在官桥村大桥下游建小型橡胶坝和污水处理厂,在孔窑村东、上魏楼村东建小型橡胶坝2座。小苏河治理1974年春,官桥、张汪两公社对小苏河进行治理,于坝桥村东改道向南至邱仓入薛王河,入河口进行疏浚河槽以排涝,河两岸筑至官桥镇西郑庄村南,长13千米,河口宽20至40米,堤距一般50至70米,堤顶宽1至2米,堤高1米上下。提水站1958年以来,官桥境内河流沿岸共建设大小提水站44座。其中,十字河建提水站20座,可灌溉农田4000余亩;小苏河建提水站8座,可灌溉农田800余亩;温水河建提水站4座,可灌溉农田600余亩;小魏河建提水站12座,可灌溉农田3000余亩。全镇提水站可灌溉8000余亩。后期因河水下降,使用周期较长,管护不到位,沿河提水站渐渐失去应有作用。乡村供水工程1985年底,官桥镇民用吃水机电井约100眼,建设水塔16座,地下管道总长20余万米,水龙头3600多个。安装自来水的村有官桥、轩辕庄、大康留、史庄、坝上等村,其他多数村庄户户建有压水井。随后,各村根据不同情况,先后进行自来水工程建设,至2005年,由于人口增长、村庄建设扩大,较多村的自来水工程无法供给村民用水。2005—2009年,借助于“户户通自来水”工程、“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等政策机遇,40多个村先后进行自来水工程的改建、新建。为解决镇驻地西北部断裂带无地下水源,保障10多个村群众饮水问题,2006年规划建设官桥镇集中供水中心。供水中心设在东郑庄村东,紧邻京台髙速东侧,占地2.5亩,新打机井2眼,铺设供水主管网7千米。2007年1月1日,首批供水的村有时村、时店、北吴庄、磨庄、苏疃、马生、志门、倪楼、渠村、苏叶、西郑庄、官桥村,2009年新增西公桥村。至2010年,官桥镇自来水工程实现村村通全覆盖。2014供水中心新增机井1眼,2016年供水中心又新增供水机井1眼。因水位下降,东部山区自行供水村庄出现水源枯竭,东王公、西王公改用羊庄水源地供枣庄新城管网水,西洪林新打机井1眼,魏楼、吕楼村则接用张汪镇供水中心自来水。滕南十万亩中低产田开发调水工程滕南十万亩中低产田开发调水工程,设计流量5立方米/秒,年调水量285天,调水量5万立方米,主要补给官桥、鲍沟、张汪三镇地下水源,改善灌溉条件实施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于1992年2月动工,分3期实施。一期工程由滕州市水利局和官桥镇组织工程施工,1992年2月开工建设,当年9月竣工,投资300余万元,完成洪林WES型堰及11.2千米引水干渠建设,设计引水流量S立方米/秒,建设各类渠系建筑物67座,实现了调水入小苏河的设计要求。工程东由西洪林大桥西作引水口,经坝上村南、北辛村北、王园村北、大康留村北至山官公路,沿山官公路过羊官公路至轩辕车站原官桥水利站西折,跨魏河,沿魏河西岸北折至过八一公路、八一铁路专运线西折,过木曲公路至磷肥厂西南角北折,至前善庄村南西折入小苏河,沿河右岸至苏疃高桥北西折至滕官公路东南折,至苏疃村前街西折过公路后沿公路向南至倪楼村后西折至志门沙坑,向南再向西过京沪铁路线入鲍沟境。经官桥境内全长20千米,从西洪林取水口到小苏河东岸引水渠全长11300米,衬砌石坡9480米,各类建筑物48座,其中引水枢纽、水文观测房、托水桥各1座,生产桥4座,交通桥8座,公路桥3座,渡槽3座,节制闸2座。二期工程于1994年11月动工,翌年5月竣工,由官桥、鲍沟两镇动员4万人参与建设,延伸干渠9.2千米,至滕南地下水漏斗中心荆林、郝寨一带,实现了引水入三八河的设计要求,新建渠系建筑物73座。三期工程建设于1995年11月开始,官桥、鲍沟、张汪三镇进行田间回灌沟渠配套及小河道工程为重点的工程建设,翌年5月1日完成,共开挖干支渠13条,计40.04千米,维修新建河道拦水坝堰9处,渠系建筑物67座。三期工程共运用土方89.2万立方米,砌石3.2万立方米,混凝土3897立方米,投工36.6万个,投资707万元,总回补面积150平方千米,使官桥、鲍沟、张汪3镇10多万亩耕地的灌溉条件得到改善。工程建成后运行至21世纪初,因渠系失修、损毁严重,特别中上游衬砌渠体坍塌,无法正常输水而功能丧失。截至2017年底,官桥共修大干渠3万余米,石、砖筑支渠2万余米,另有各村自筑的支渠若千。第三节水利工具提水工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提水工具比较落后,主要有五种:土陶罐或木桶,条编箢挑水或提水;枯槔(即吊杆)汲水(在井旁立一竖木,用绳子系一横杆,一端配一重物,一端挂水桶,一起一落汲水);辘轳架子绞水(辘轳头上系水绳,一端拴壳篓,从井下向上绞水);戽斗吸水(形状象斗,用水桶亦可,两边系绳,两人引绳汲水),多用于坑塘、沟坝、浅水地带;龙骨水车、斗式水车,因笨重价昂很少用。1948年,全镇有桔槔560套(多在水位浅的西部),辘轳950多架(多在水位深的东部戽斗200多套,龙骨水车、斗式水车各2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使用52式、53式、55式解放牌水车提水。该水车为铁制筒练式,用畜力拉或人力推拉,工效提高3~4倍,还有木制脚踏木龙水车,多在斜坡、井沟用。后来又有手摇水车,该水车和推拉式基本相同,只是把推拉改为手摇,多用于饮水或浇菜园。1962年,在大搞水利基本建设的同时,开始打土、砖、石、大口井,首用锅驼机抽水灌溉,这是最初使用动力。1965年,水车发展到800多部,仍然满足不了农田灌溉的需要,又开始用离心泵、柴油机、电动机等动力提水。20世纪70年代,开始打压水井,多用于家庭用水,使用较普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1980年之后又向深水泵、潜水泵发展。1985年,全镇有离心泵400多台,深水泵5台,潜水泵1000多台,各种型号的柴油机35台,计458马力,各种型号的电动机920台,计6854千瓦,各种动力机械拥有量达1082台,总计10383马力。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离心泵存在耗能高、笨重等弊端,逐渐被节能潜水泵替代。进入新世纪,老式水泵基本更换完成,仅存少部分老式水泵。打井工具20世纪60年代以前,无打井机械,全用人力、锨、镢等工具挖井,效率低,井亦浅,多为3~6米。官桥镇用机械打井始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用钻杆冲击锥探。1966年至1970年,先后有部分村购轲轳钻,用人力推绞车,可打直径80厘米机井,深12米左右,打1眼需20个劳动力费时10天左右。1970年公社购买钻井机1部,成立15人的打井队,轮流到各大队打井。1976年,公社拥有新式钻井机3部,打井队3个,一直到20世纪末,150型钻井机老旧,东方红钻机继续服役。第四节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借助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升产业化生产水平。1995年,实施苏疃低洼地治理项目,主要涉及苏疃湖治理工程。1997年实施万亩中低产田节水增产灌溉项目,筹资200万元,完成改造土地5000亩,新打机井40眼,埋设地下管道2.2万米,防渗渠2600米,改建、新建提水站5座。1999年底实施利用世界银行加强灌溉农业二期项目治理面积1.5万亩,涉及苏疃、郑庄、官桥3个办事处,时店、时村、北吴庄、磨庄、苏疃、马庄、志门、倪楼、渠村、苏叶、西郑庄、官桥12个行政村,总投资450万元。1999年,实施前管庄节水工程,投资50万元,安装水泵5台,埋设PVC 节水管道2000多米,安装出水口60多个,首个村实现全部管灌。2004年,实施官桥镇万亩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涉及东康留、大康留、史庄、前管庄、后管庄、轩辕庄、王园、北辛等村,治理面积0.8万亩。2005_2008年,实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建设,涉及宫桥、掌大2个办事处的官桥、太平庄、车站、东康留、西王庄、史庄、狄坡、吕楼、上魏楼、前掌大、后掌大村,治理面积2.1万亩。累计投入资金660多万元,平整土地660亩、深翻土地2260亩;完成方田林网建设1.5万亩,栽植树木6.8万棵;整修农田道路67.8千米,开挖排水沟66千米,建桥、涵262座,埋设入地涵管3600余节;新打机井33眼,维修旧井42眼,配套机泵50台(套),建井房72眼,铺设PVC管道82千米。项目区内小麦、玉米亩增产100公斤以上,灌溉成本降幅在36%以上,亩灌溉费用降至11元左右,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沟路渠、桥涵闸相配套,旱能淺、涝能排”的标准。2014年,实施滕州市官桥镇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550万元,治理面积0.55万亩,项目区位于官桥镇苏疃村。2017年,实施滕州市官桥镇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600万元,治理面积0.6万亩。从21世纪初期开始,利用国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政策,先后实施了多个国土治理项目。2002年实施了山东省官镇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项目,随后又实施了多个省、市、县级的荒山开发、土地挂钩治理项目等。2010年以来,又实施了郑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掌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及破损山体治理,水质净化环保项目等,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宵桥镇地成环境治现项丨丨官桥镇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批准立项、省财政厅专项拨付资金实施的采煤塌陷区恢复治理项目。项目总投资1018万元,治理面积1345亩,涉及后莱村、东莱村2个行政村,由山东省地矿总公司具体负责施工,2012年3月动工建设。按照“田、路、渠、沟、林、村”综合治理的标准,通过采取挖深垫浅、平整覆土的办法,对采空塌陷区进行耕种恢复、道路整修和农田绿化,把失收、绝收的地块变成了高产、稳产的示范方田。通过项目实施,改造中低产田600亩、平整土地550亩,新增耕地200亩,累计动用土石方30余万方,填平塌陷坑10处,新建鱼塘11处,整修道路10.1千米;治理后项目区土地单产大幅提高,群众人均增收近200元。官桥m采煤埸陷地兌咳项0官桥镇采煤塌陷地复垦项目是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的2011年度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项目总投资4650万元,治理面积9603亩,其中改造中低产田6668亩,涉及前莱村、王园村等11个行政村,受益群众2万余人;工期2年。项目实现新增耕地2449亩,新增耕地比例25.5%。项目于2012年3月开工建设,布设田块55个、平整土地6659亩,动用土方331万立方,新建田间道路18.6千米、生产路10.6千米,新打机井37眼,配套变压器14座,古薛河王园段得到治理。第五节主要河工 “河工”,是民间对挖河治水的称谓。从1950年开始,按上级要求组织当地民工参加县内、县外的“河工”。参加县内的建设工程有庄里水库、马河水库、虎山水库、户主水库等,1957年的十字河治理工程,1958年的木石露天煤矿开挖工程,1959—1965年的岩马水库建设等。县外省内的建设工程红卫河、韩庄运河、台儿庄运河等多次河道整治与建设工程。据资料载,1962年的韩庄运河治理工程,滕县指挥部官桥团实到人员903人,分为6个连,35个排,指导员12人,排长90人,于是年3月4日开工,4月7日期完成分配任务,区投入劳工25200个,勤杂工1260个。第六节水利服务机构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各保社区,无专管水利机构,均由行政机构兼管。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全县开始在区里设1名干部专管水利工作。是年7月,区水利干部集中到县水利局统一培训,县以下乡、区专人管理水利。1958年,成立官桥公社水电组,当时设技术员1名。1962年,改称官桥公社水利组。1966年,成立官桥公社水利组,组长种法孔,技术员杨传珍。1982年5月,县政府决定成立公社水利站,要求于1984年上半年完成建站。1984年4月,以原水利组为基础,建立官桥镇水利管理站,为县水利局在辖区的派出机构,其人员配备、工资财务、业务管理等均由县水利局负责。1989年10月,官桥镇水利站更名为官桥镇水利水保站。1叩2年5月,乡镇机构改革,水利(水保)站归属于乡镇领导,为镇政府下属事业单位。2007年,官桥水利站由原址官桥轩辕车站搬迁至官桥镇东郑庄村东,京福高速路东。所属行业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办公室3间,房屋面积75平方米,现代化办公设备齐全。2012年,全省农村基层水利建设达标后重新挂牌成立,名为滕州市官桥镇水利站,编制隶属于滕州市水务局,管理权属乡镇管理,设水利站长、工程员、机电员、水政监察员、统计员,编制数5人。1966—2017年官桥镇(公社)水利站站长更迭表表4-10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种法孔水利组组长1966---1983杨传珍水利站站长1983---1998.4王吉庆水利站站长1998.4---1999.8杨家庆水利站站长1999.8_2009.6周忠波水利站副站长2009.6---2010.7主持工作杨家庆水利站站长2010.7---第四章农业机械与管理第一节传统农具掀由木把和铁板制成的锨头组成,锨头平刃为锨,平圆刃为锹。两种锨在官桥广泛适用于翮地、铲土、装卸等。当地农村至今还使用着一种木锨,由木把与木质锨头组成,主要用于扬场晒粮。狭由木把和铁制镰头组成,乡村铁匠均可打制,广泛适用于刨地、松土、开沟、点播等。另外还有镐,镐头窄而两端带刃,反正能用,多用于开荒和硬质土地的挖凿。铁筢由木把、筢头组成,筢头装有铁齿,农村铁、木匠能制,多用于平整菜园土地等。另有木把和成排的竹齿组成的木筢,多用于聚拢、散开柴草、谷物粮食等。犁农村使用已有2000多年,清初使用的耕犁与今农用旧犁相仿,主要由犁铧、木托及抉把组成,乡村铁、木匠均能制造,主要用于畜力耕地。耙由长方形耙框装有铁耙齿制成,农村铁、木匠均能制造。清时当地广泛使用,主要适用于畜力平地、灭茬、保墒。耧俗称耩子,是播种小麦、谷子、大豆、高粱等的唯一农具。耩子有双腿、三腿之分,耩耧前有耩杆,驾以畜力,后有耩把,中间为种箱(耧斗),箱后有下种孔,孔中系有摆锤,种箱下接耩腿,腿下安有铁脚(耩铧子),播种时用畜力、人力牵拉,一人掌握并摇动耩把带动摆锤,种子从箱子后下种孔流出,沿耩腿落入铁脚所开沟中,耩腿后系有覆土器(棍棒)。农村专业木匠即能制作。锄2〇世纪6〇年代以前,使用的锄有大小之分,形状相同。小锄用于菜园间苗锄草,大軸用于大田锄草、灭连、保墒,叫“中耕”。挠钩俗称爪钩,挠钩有三齿、双齿之分,主要用于蔬菜等作物的锄划保墒,使用较为普遍。镰刀新中国成立前使用的镰刀与现在相同,由木质弯把与月牙形铁刀头铆接而成,刃口锋利,轻便灵活,携带方便,至今广泛用于作物收割。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官桥镰刀厂生产的镰刀曾享有较高声誉。碌碡由民间石匠用石料加工而成,呈圆柱形,一般长6〇至70厘米,直径为30至50厘米,圆周面有平面、棱齿面两种,两端有小孔,以装木框(装杆子或曰碌碡栝子)用以牵引,一般一头牲畜拉引一人牵赶,作圆周运转碾压。过去是多种作物的脱粒用具。辘轳在井两侧所立石柱或木架上,装有圆柱形辘轳头,上绕提绳,绳端系水斗,浇水时握木把摇转操作,主要用于浇灌菜园。木轮手推车全为木制,主要结构有车架、木轴、木耳及轮子,一人驾推,载重150至250公斤,主要用于交通和农业生产运输,分为平车架和凸车架,平车架俗称“小红车”。木轮大车构造特点为木轮、木轴、铁瓦、轴,上有车箱,前有辕杆,牲口牵引,驾车者可坐车辕杆上,可载750至1000公斤,适用于平坦大道运输。1970年后逐渐淘汰木轮,换成胶轮。扁担用坚韧的木材做成(一般是槐木、桑木),呈扁平状,长2至2.5米,两端悬物,一人中间挑担。另外还有抬担,中间悬物,两端二人相抬。轧花车上世纪50年代,本地农村普遍使用的棉花轧籽工具。木架上有上下两轴辊,轧花时手摇或脚踏,两轴辊转动,把棉絮拉过,棉籽挤出。后改为电动轧花机。洋花弓传统的棉花加工工具,弓长1米左右,一人操作,一手扶弓,一手执木锤敲打弓弦,用弦的震动弹花,今已无人使用。纺花车(纺线车)1949年前,纺花车为本地农民加工棉线的唯一工具,由木条轮、手转木把带动轴转动抽纱,今已不再使用。织布机手工织布机具,全用木制,用手投梭织布,几千年来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本地农村广泛使用。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多穿机械所织细布,农村很少再穿人工所织粗布衣,后逐渐淘汰。石碾本地使用石碾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北辛文化时期)。传统的石碾有盘碾和槽碾两种。盘碾,下有圆平石碾盘,上有能转动的圆柱椎体石碾砣,人推或畜拉,碾砣在碾盘上滚转碾碎粮食;槽碾,石砣在槽碾里滚动下碾碎粮食。石磨由民间石匠用沙石料加工而成。有上下两圆盘,接合面有斜齿,上盘有孔下粮食。人推或畜拉,转动上盘,粮食被挤轧破碎后,从齿槽流出。石磨在本地使用有面磨、水磨与油磨之分,面磨加工面粉,水磨加工面糊,油磨加工麻油等。石臼俗称碓窝子。有碓窝、碓头构成,窝中放粮食用碓头将粮粒捣碎,今已无人使用。木榨1949年前,当地农村普遍使用其榨油,使用时将大豆或花生蒸炒后上槽,然后将楔形木块打入,挤压出油。20世纪80年代后很少使用。铁铡由木墩和铡刀两部分组成,是农村加工牛、骡、驴、马饲草的主要工具。第二节改良工具新式耩在旧式耩的基础上使行距变为6寸,种子箱由木制改为铁制,适应了密植的要求,到70年代中期被淘汰。喷雾器上世纪60年代普遍使用552丙型压缩式喷雾器,以后使用手摇式喷雾器。70年代后发展使用3WB-16型背负式喷雾器。80年代以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大董购买。同时引进泰山18型背负式机动喷雾器,适用于大面积农田喷洒农药。2010年又推广使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解放牌水车1952年引进推广,构造有机架、链轮、环链、胶圈、锥形齿轮、水管、水斗及推杠等。使用时,二人或一头牲口牵拉旋转出水,主要用于浇园。60年代使用比较普遍。70年代后,排灌机器大量使用,水车逐渐淘汰。手摇水车上世纪60年代推广使用,与解放水车基本相同,链轮上直接安有摇把,使用时一人站立,握把摇转出水,比解放水车省力,适宜菜园及小面积浇灌,后逐渐淘汰。压水机俗称“压水井”。当地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打井时用钢管钻孔至地下水,套上塑料或铁管,地面安装压水机即成。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普遍使用。随着自来水工程的普及,逐渐减少。手摇玉米脱粒机1958年引进推广使用,后淘汰。1980年后,使用一种简易玉米脱粒机,方便灵活,但效率低。21世纪以来,随着机械化脱粒而淘汰。肢轮手推车1955年开始使用,与旧式木轮手推车相同,只是将木轮轴换成铁轴胶轮,使用轻便省力。到1975年后逐渐被淘汰。地排车木制车箱下有双胶轮,运输平稳,使用方便,载重700公斤,适合乡村及田间运输。1960年开始使用胶轮地排车,以后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达到高峰。21世纪以来,随着机动三轮、电动三轮的普及而淘汰。胶轮大车与木轮大车相同,由木车箱、铁轴,胶轮组成,载重1000千克以上。上世纪60年代是生产队的主要运输工具。70年代后逐渐减少。第三节农业机械1949年之前,在农业生产中的耕作、播种、收割、运输及脱粒所用工具,都很落后。1953年开始农具改革,推广使用一部分新式农具,如7寸步犁、马拉双轮双铧犁。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机械生产。70年代,田间劳动、运输、场间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逐步实现了半机械化、机械化。80-90年代,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较大型农业机械运用到农业生产上,小麦联合收获机的推广应用,直接将秸秆还田到地里,麦粒清出,直接晾晒归仓。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机械化程度更进一步提高,耕作、整畦、播种、管理、收割、脱粒完全实现机械化,小麦收获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一体化,极大减轻了人的体力劳动。除草剂的使用,也降低了田间管理的劳动强度。2017年,全镇农业机械总动力75821千瓦。其中,农用拖拉机907台,36160千瓦,均为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3271台,大中型3123台,小型1485台;种植机械的耕整机75台,机引犁902台,旋耕机297台;排灌动力机械1274台、9080千瓦,农用水泵1103台、174千瓦;联合收获机333台、21827千瓦,收获机(机动脱粒机>391台;农产品加工机械716台、5517千瓦。田间工具耕作工具丨949年前后,普遍使用牛拉木犁(深3-5寸),日耕2~3亩,小块土地用剜犁或扯犁,穷户地少的户用镢刨、锨剜。1952年,开始推行步犁、双轮单铧犁、双轮双铧犁。1W3年,使用7寸步犁及马拉双轮双铧梨,日耕6~7亩,1962年全社共有93部。I%8年,双轮双铧犁达283部,20世纪70年代逐渐淘汰,拖拉机在各大队先后兴起,1971年,轩辕庄大队率先购置拖拉机。1973年,公社成立拖拉机站,购置拖拉机3部。至1985年底,全镇共有拖拉机259台(其中“50型”111台,“12型”148台),各大队的粮田均实现了机耕。2〇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和农业机械制造水平的提升,大型机械逐步替代原有小功率机械,犁子变为三铧犁、四铧犁.五铧犁、六铧犁等,并实现自动翻转。机引耙也由旋转机代替,同时,推广使用深松机械,耕地、整畦、播种、收割、脱粒完全实现全程机械化,机器购置多为个体。播种1949年前后,官桥镇播种工具普遍是畜拉双腿耧或三腿耧,单腿耧多数是耩涝洼地和劐肥料用。1975年,公社农机站开始试用机拉十垄播种机播种小麦,通过示范.此播种机播种均匀,深度准确,工效快等特点,遂行推广。半精II播种机、精最播种机、宽幅播种机、玉米点播机、免耕直播机等现代化机械的推广,为作物种植提供极大方便。进入21世纪以来,全镇小麦、玉米机播率均达到98%以上。浇水工具W49年之前,基本无水浇条件,完全靠天吃饭。1953年推广解放牌畜力水车,1W8年开始使用机井(大口井),以锅驼机、煤汽机,柴油机做动力抽水。20世纪80年代,基本实现机电井管泵抽水。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发展,节能型潜水泵逐渐代替老式管泵,节水管道代替原有土渠、石渠输水。21世纪10年代,喷灌机、管灌、滴灌、微灌等广泛应用,智能化浇灌系统与设备新技术推广使用,使灌溉更加节水有效。2017年完全达到水利化、电气化,智能化水浇面积达到98%以上。锄草、中耕工具1949年之前,锄草工具主要是手锄,到建国初期一直沿用1990年前后。W53年推行畜力耘锄用于中耕松土。2000年开始,广泛推行化学除草剂灭草,省时省力。收割工具官桥在丨949年前,小麦、谷子、豆子等作物收割均用镰刀,俗称麦镰;收割高粱用秋镰,俗称砍高粱。秋镰刀片比麦镰刀片厚而大,刀卷裤筒,安装短而较粗的木制镰把。后应用小镢刨高粱、玉米秸杆,秋镰也随之淘汰。1972年公社开始用机械收割小麦,到1985年时,共有收割机18台,轮流到各村收割小麦。1990年后,开始使用大型联合收获机械。2011年全面推行玉米收割机使秸秆粉碎还田。2017年,全镇小麦、玉米收割全部实行机械化。场间工具场间作业主要是农作物的脱粒,俗称“打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打场是用石制碌碡,畜拉滚轧。1966年开始推行脱粒机,主要用小麦脱粒,俗称打麦机。当年全社购置脱粒机10台。从1970年起,全社均用上的脱粒机,石碌碡只作压平麦场用。
1985年,全镇共有脱粒机431台,扬场机48台。1"6年开始使用联合收割机,机械拥有量逐年增加,2000年基本实现小麦机械收获,麦场逐渐消失。运输工具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普遍使用胶轮轴承独轮小推车,并开始使用双胶轮地排车,随之独轮车也被淘汰。1970年后,拖拉机开始参加农业运输,1978年开始使用汽车。到1985年底,全镇共有地排车9309辆,汽车23部。1990年后,随着工副业的发展,个体运输户的增加,农民大量购置汽车、拖拉机。进入21世纪,大功率、专业化、现代化运输车辆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全镇拥有大型载重汽车389辆,拖拉机515台。面粉加工新中国成立前后,面粉加工主要是用石磨推,富裕人家套上驴骡拉磨,普通百姓只能靠人力用木棒推磨。1956年使用钢磨粉碎机(面粉机>,以锅驼机为动力带动,当时全区发展钢磨15台,粉碎机18台。1963年,全社发展锅驼机30台,面粉机25台、粉碎机36台。1964年改用柴油机带动,1965年后开始用电动机。1970年开始推行碾米机、面糊机。1985年,全镇共有电磨44盘,面糊机21台,粉碎机192台,碾米机26台,石磨、石碾均已淘汰。1990年后,有专门加工煎饼、馒头的机器,人们很少自己蒸饭,多数购买成品食品。2017年,粮食、副食加工完全实现电动机械化(一)拖拉机台856千瓦305千瓦322783.其他收获机械台3531.大中型台843千瓦487(14.7千瓦及以上)千瓦32192马铃薯收获机台9其中:14.7-18.4干瓦台265千瓦27(含14.7干瓦)干瓦4848花生收获机台32017年官桥镇农业机械拥有置统计表表4-12续表续表1计置单位数量计置单位数ft18.4-36.8千瓦(含18.4千瓦)台346花生收获机 '千瓦8718.4-36.8千瓦(含18.4千瓦)千瓦11816青饲料收获机台236.8-58.8千瓦(含36.8千瓦)台74千瓦310千瓦4003结秆粉碎还田机台31158.8千瓦及以上台158秸杆捡拾打捆机台1千瓦11S25千瓦63其中:轮式台856玉米收获专用割台台3千瓦32278(六)收获后处理机械 **2.小型台131.机动脱粒机台396(2.2-14.7千瓦,含2.2千瓦)千瓦86千瓦其中:手扶式台13(七)设施农业设备 **千瓦862.温室平方米200000(二)拖拉机配套农具台3225塑料大棚平方米2000001.大中型台3091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 **2.小型台134(一〉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台711三.种植业机械 **千瓦5471(_)耕整地机械 **其中:柴油机台2811.耕整机台(套)75千瓦2574千瓦542电动机台4302.机引犁台887千瓦28973.旋耕机台297(二)农产品初加工作业机械台4294_深松机台24其中:1.粮食加工_ 台3445.机引耙台5592.油料加工机械台45(二)种植施肥机械 **3.棉花加工_ 台201.播种机台3854.果蔬加工机械台(套)20其中:免耕播种机台53五、畜牧养殖机械台(套)44精少量播种机台162千瓦4562.化肥深施机台11其中:饲草料加工机械台(套)443.地膜梗盖机台千瓦456(三)农用排灌机械 **六、运输机械 **续表2计置单位数霣计量单位数置1-排灌动力机械台12691.农用运输车台1700千瓦9069千瓦24592其中:柴油机台96(1>三轮汽车台1547千瓦992千瓦14739电动机台1173(2>低速载货汽车台153电动机千瓦8077(2)低速栽货汽车千瓦98532.农用水泵台11032.手扶变型运输机台3.节水灌溉类机械台174千瓦 (四)田间管理机械 **3.农用挂车台7721.机动喷雾(粉)机台224七、农田基本建设机械台21千瓦341千瓦1338(五)收获机械 **八、其他机械 *1.联合收获机台303其中:农用飞机架千瓦19080九、农业机械原值和净值 **(1>小麦联合收割机台1961.农业机械原值万元6904千瓦111892.农业机械净值万元5058其中:自走式台134的一个职能部门。1995年,农机站建设贮存能力30万吨冷库1座。2005年,农机站被评为 “枣庄市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官桥镇被山东省农机办、山东省安监局联合命名为“山东省平安农机示范镇”;2011—2014年,连续四年为“枣庄市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示范镇”;2011年官桥镇农机站被评为“枣庄市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获“枣庄市农机合作社建设先进单位”,2015年获“枣庄市玉米机收秸杆粉碎还田及机械深耕(松)作业项目镇”,2016年获“車庄市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生态沃土工程’项目镇”。2017年年底,宫桥镇农机拥有量1200多第四节农机管理笞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官桥没有专门的农机管理机构。1956年后,新式农具的试验推广工作由供销社负责。1962年6月,公社设农业生产助理员。生产队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农具及水利机械由公社生产助理员负责。1973年,官桥公社建立拖拉机站,厲县农机局派出的农机管理机构,事业单位,负责管理农业机械。1984年,有房屋30间,职工30人,使用本站拖拉机耕地、运输并收取服务费。1994年,拖拉机站人财物下放乡镇管理,为官桥镇台套,9.4万千瓦。全镇小麦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秸秆粉还田率达98%以上,机械深耕、深松,秸秆青储、玉米破茬直播,机械化植保等农机新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全镇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0%以上,且连续30年农机安全无事故。二.农机H常管理官桥农业机械管理站负责全镇农业机械使用、维修、人员培训、新机具推广等管理工作。尤其在农忙季节前,对全镇的拖拉机、脱粒机、收割机等机械(重点是拖拉机)逐一检查维修。为保证农作物(主要是小麦)按季节及时播种,进行统一调配使用,在没有完成任务前不准搞运输,确保农业机械化的有效使用。自1982年始,随着农村承包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拖拉机农闲时从事营业运输,利用运输的收入弥补农田作业的亏损,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93年。三.农机人员培训农机人员培训的目的在于使从事农机操作的人熟练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科学地使用、保养、维修,管理农业机械,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使用的安全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官桥农机培训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社队拖拉机及其它农业机械迅速增加,操作人员严重不足。社队的拖拉机驾驶员,主要通过自学和以师带徒来考取驾驶证。农业机械管理站正式成立后,才开始系统、正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各类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坚持“机车未到,培训先行”的原则,采取县社结合的形式,开展农机人员培训工作。全镇(公社)拖拉机驾驶员,不定期参加县培训与镇(公社)站培切相结合。县培切毎次10~20天,本镇培训每次30~50人。四.农机安全监邱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农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973年公社农业机械管理站建立后,站里有一人常年抓安全工作,贵任到车组。出车前检査安全设施,收车后汇报安全行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十天召开一次安全会,学习安全常识,找出事故隐患和苗头,并结合外地事故案例检查不安全因素。1982年后,农机的作业实行责任制,把安全与驾驶员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1984年成立农机监理站,严格按照安全条例执行,至今没有发生农业机械重大1973—2017年官桥镇(公社1农机站站长更迭表表4-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职务任职时间纪主陈孝礼站长1973.2---1985.5孙景安站长1985.6---1991.2张庆旭站长1991.3---1993.9杨家全站长1993.10---1999.9张庆旭站长1999.10---2004.5陈冬苓副站长2004.6---2006.12主持工作陈冬苓站长2006.12---2017.2刘春光站长2017.2---第五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官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始于1953年互助组时期。经过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逐步完善,县有经营管理局,公社设经营管理站,区设会计网专抓经营管理工作。1980年后,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各级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机构在新形势下,又解决了新情况带来的新问题,对经营管理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将原来“计划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物质管理”的四大管理,扩大到资产管理和“两户一体”管理等。第一节计划管理种植计划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前,执行既接受国家计划的指导,又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的政策。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先由公社制订出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计划,下达到大队,大队再根据公社计划,制订出大队具体种植计划。互助组、初级社时,只落实种植面积数,农户可因地制宜,自行安排。到高级社、人民公社时,种植地块及面积均由公社统一安排。划分某种作物的丰产方,不准种“花花田”,其他作物和自留地可自行种植。实行承包贵任制后,农户有了自主权,可因地制宜,不再一刀切。财务计划初级社时,根据初级社示范章程,进行财务计划管理。把一年的收支情况和社员分配列表成册,社员通过,报区存档,不须上级审批。高级社、人民公社时期,依照“民主办社、勤俭办社”的方针,先由大队制订财务收支计划,经全体干部、社员反复讨论修改,报公社批准,方可执行。较大的开支(超过500元)项目,需预先单项列计划,社员通过,请示批准后,方可动用集体资金;对于非生产性开支控制,5元以内队长批准,20元以内由社员通过后大队批准,超过此数者不准开支。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权限放宽,但也有一定规定。分配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至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生产队根据上级下达的全年各项计划,首先制订出队种植计划面积和产量,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经济收入,去除扣留费用,定出毎户的投工、投肥、投资折价与分配物资相抵价,毎户全年得拨款叫“社员一年早知道”,经社员讨论修改,就成为分配计划。夏季分配得款算借款,拨款算投资,算作一次分配预算。秋收后,根据全年农、林、牧、副、渔等实际收支情况,制订决算方案,经上级审批后,提出修改意见,方可进行实际决算分配。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正如村民所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没有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农户毎年投工、投肥、农副业收入,自己早已心中明了,烦琐的预算、决箅一去不复返了。农田基本建设计划先由公社按照河、沟、路、渠、桥、涵、土地、林、村综合治理的方针,制订出全社农田基本建设总体规划,各大队、生产队再根据公社总体规划,制订实施细则,付诸实施。几十年来,经过农田基本建设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一般农田基本建设项目均下放到村。各种合同在推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过程中,农、林、工、副各种合同是村(组)与农户按计划订立双方共同信守、互相制约的一种法律性的计划形式。对播种面积、工副业项目完成情况,各项提留都有明确规定。1981年制定《农业承包合同书>,1982年制定《农业生产责任制合同书》,W83年制定《农业生产合同书》,1984年6月,颁发了 “土地承包使用证”。为了稳定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1997年5月签订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合同,并颁发市人民政府统一负责制经营权证书。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都有共同信守,互相制约,由法律部门公证的合同。2010年,实施土地确权,按国家要求土地承包再延续,每户进行确权并颁发新《土地使用书》。第二节劳动管理一.瓦助组1952年实行互助组,没有统一的劳动管理制度,组长根据季节农活和劳动力的强弱、技术特长灵活搭配安排劳力,实行工换工、畜换工、精工换粗工等,以找补的办法,组织劳力进行生产。另外常年互助组,设记工簿或试用工分票(有半月工、整月工两种票面>,用以季节余缺找补,其缺额按每工2斤粮计算,余工得粮,缺工者找粮,以此调节余缺,实行多劳多得。\初级社土地按级入股(可参加分红),使用牲畜及较大农具,折价算地股基金,地股金不足的户用现金找补,困难户银行用合作基金贷款扶持。农活采用记工方法,开始正式使用工分票,一般每日10分制,设社长、会计、记工员,发票记工。发票一般都采取“地头清”的方法。一月一次收交工分票,工分票必须与记工账目相属,会计张榜公布。H季分配,年终决算,按工分、股金参加分粮,分款。=.、高级社土地全部归集体且不再参加分红,牲畜及较大农具、林木、果园,都折价归集体(从提留中逐年待还〉。劳力统一管理分配,划分作业组,一般农活采用劳动定额小段包工的办法。出勤仍采用记工,发放工分票的办法,5~7天由记工员收交一次工分票,递交会计统计汇总,月底张榜公布。四.人民公社1958年,全面实行人民公社化。1963年,推行临沂地区的“四三二一”“四四一”的管理办法,即“四小”(小段计划、小段包工、小段检查、小段评比);“三定”(定活路、定质量、定报酬“二调”(调动社员、干部的两个积极性);“一早”(一年早知道);“四奖”“四罚”(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者奖,不参加者罚;毎月规定出勤25天,超者奖,不足者罚;干活数M多、质量好者奖,少、劣者罚;服从领导、遵纪守法者奖,违犯制度者罚)。工分制仍然是这一时期劳动管理手段之一,但也可“死分活记”,并且实行男女同工同酬,一般采用十分制,但又不受10分限制,可多劳多得。每个劳动力一本记工手册,生产队设劳动工分公开牌,一月一公开。记工方法多采用收工前在地头或晚上到队院记工,自报千活数M、质量,经过评议,队长打分,记工员记入手册,队长分配次日农活。20世纪60至70年代,全社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先后五次赴大寨参观学习,其主要经验是:在劳动管理上“三自一包”被批判,“四小作业”被否定,强调“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推行自报公议的“大寨记工法"。于是出现了 “出工不出力”“干活磨洋工”的现象,平均主义、大锅饭日趋严重,极大限度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社先在部分大队推行承包到组、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恢复“四小管理”办法,仍实行工分管理,以生产队为单位,由队长安排农活。1980年后,开始实行五种形式的责任制。一、统一经营,联产到组。在生产队统一经营的前提下,把劳动力划分成作业组,然后将耕地、农具、肥料、种子连同作物种植计划和包产指标分配到组。生产队对组实行定工、定产、定成本、定奖惩,最后由生产队对各作业组统一核算分配。这是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前期的一种主要形式。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在坚持生产队统一经营的条件下,根据经营内容和劳动者的特点,实行专业分工。檀长农业的社员按能力大小分包耕地;檀长林、牧、副、渔、工、商各业的社员,按能力大小分包各业。各业的包产根据“方便生产、有利经营”的原则,分别包到专业队、专业组、专业户、专业人,根据生产成果计付劳动报酬。计酬方式,有的按包产计工,有的按完成产值(或纯收入、利润)计工。包产部分由生产队统一分配,超产奖,减产罚。三、统一经营,联产到劳。在坚持“三不变、四统一” (生产队集体所有制不变.按劳分配原则不变、基本核算单位不变和统一种植计划,统一使用耕畜、农具,统一配劳力,统一核算分配)的条件下,以劳定田,以田定产,以产计分,超产奖、减产罚。四、包产到户。在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生产队把耕地按劳力或人劳比例落实到户,实行以户为单位经营。生产队与农户签定合同,包产量,包工分,包费用,包产部分由生产队统一核算分配,超减产部分全奖全赔或比例奖赔。五、包干到户。在坚持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取消工分分配,生产队通过与农户签定承包合同,把耕地按人口或人劳比例承包到户,耕畜和小农具折价到户,国家的农产品征购任务与集体提留也随之落实到户,然后由农户自主经营。由于它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便,既能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因此,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较迅速地在全乡铺开。1982年12月,通过总结经验,全社普遍推行大包千农业生产责任制,至此,生产队停止使用工分。1983年12月撤销生产队,生产小队改称生产小组(作业组)。第三节财务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各村设财粮委员,负责催交征购粮及农业税。合作化后,队内设会计,专职财务管理。人民公社时期,经过体制调整,人民公社三级财务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普遍建立了日记账、明细账、现金账、实物账、社员往来册、工分票等。现金管理做到了日清月结,毎季或半年 “三榜上墙”(三榜包括收支账、工分账、分配账)。多数能严格执行现金支出制度,一般规定:10元以上经队委会批准,50元以上经社员大会通过。“文化大革命”期间,财务制度被废除,财务管理一度混乱,出现了盈、缺不兑现,陈欠多、集体空、贷款重的财务混乱现象。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后,严格进行财务整顿,清理账务,明确责任,建立健全了财务制度。1982年贯彻落实国发【1982】10号文件精神,澄清家底,克服混乱,健全制度,改善管理,堵塞漏洞,增收节支。在1985年财务整顿中,全镇收回财产物资和各种陈欠款项45万元,基本解决了陈欠问题,为基金会的筹建创造了条件。1996年4月,官桥镇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村级办公行为,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经管站对村级财务逐步实行了“双代管” (即代管账簿、代管资金),实行会计聘任制和“三位一体”(统一办账.统一发放村会计工资、统一管理公章>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责权明确,有效预防和防止了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2012年以来,加强了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规范了农民合理负担的项目、数41、各项费用的提取等规章制度。会计会计主要处理日常账务,主持日常开支,制作预决算分配方案,处理工分账务,按时张榜公布账目;初级社每社设会计1人;高级社每社设会计2人(记账、出纳);人民公社时,生产大队设会计1人,出纳1人(有工、副、厂企的大队,工企设会计1人,出纳1人,保管1人),生产队,每队设会计1人,保管1人。1983年底,实行大包干后,业务量减少,生产队会计取消,只有生产大队设主管会计1人,出纳1人。1984年,队改村(组)后,会计设置基本不再变动,只有少数村增设记账员,2017年全镇共有村会计54人。会计辅涂从1955年到1982年,公社管区都设有会计辅导员,负责辅导全社的会计工作,检查各生产大队,生产队会计的账务情况,召开会议,贯彻财务管理方针政策,审批预决算分配方案,训练会计等工作。1983年,建立经营管理会计服务公司,辅导全社会计的业务工作,组织会计上农业广播学校。1987年,农经专业会计39人,达到中等专业水平,领取中专文凭及会计证书,会计全部实行持证上岗。会u•制度会计账目,必须日清月结,每月一次民主理财,将收支账目向社员公布,经社员同意,并向上级报表。严格请示、报告、开支手续制度,把好经济收支关,对一切不合理的开支,坚决制止,做到账据相厲、账实相属、账账相属,并做到三不(现金不预支、实物不赌欠、分配不欠款)。会计网1983年全公社有五个管区,每管区设一专职会计网长,由各大队主管会计组成会计网,由网长负责,定期组织各大队、生产队会计汇报工作,检査账B,学习有关方针、政策、交流经验。一年四次对大队、生产队会计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其内容是:账务处理情况,收支是否得当,账据、账实、账账是否相符,予决算分配方案落实情况,扣留、保管使用是否符合制度,开支是否符合手续。1984年前夕,各管区的会计网长是:官桥管理区:徐传来;苏疃管理区:刘陵超、渠志汉;韩村管理区:杨其荣;轩庄管理区:狄开富;望河管理区:任振玲。1992年改为5个网长,毎个网长负责1个办事处的村财务工作。K主理財民主理财小组一般由支部书记、大队会计、生产队长、社员代表5~7人组成。按照“民主办社、勤俭办社”的方针,严把财务关,定期检査账务,核对收支情况,监督会计定期结算,公布账目,对不符合规定的开支,提出处理意见。毎月月终定期召开一次全体社员参加的民主理财会,将逐项收支公布于众,群众通过后,由理财小组盖“理财讫”章,会计方能入账。1974年,全社普遍实行了民主理财。21世纪初,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会账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公社管区有定期的会账制度,主要是为了健全账簿,减少财务混乱,避免收入漏下账,支出重下账和账外账的现象。会账时,全体会计携带账簿、单据、存折、报表、粮款、月结各种计划、预决分配方案到公社会账验收,经管站配备组长轮换普査,实行百分制,按单项划分,并进行评比,对90分、8〇分、7〇分以上者,分别给一、二、三等奖;不足60分者,以不称职论处,因此促进财务管理的正常化、制度化。官桥镇村级会计任职20年以上人员统计表表4-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名姓名任职时间任职年限大韩村杨其荣1952---200149东磨庄张玉祥1973.1---45中洪林倪培德1975.3---43车站许克俭1977.1---41渠村 '渠志汉1960---200141官桥村徐传来1965---200540前善庄陈玉友1962---200240续表村名姓名任职时间任职年限魏楼魏延柳1979.2---39苏疃候钦河1976.6---2015.239东洪林杨其福1981---37大康留任泽政1981.4---2018.137时店时培腾1975.4---2010.835后管庄狄开富1956---200135后掌大王成国1984.11---2018.1134倪楼倪士楼1973---200734大韩村杨其岭1986.11---32轩辕庄张立河1986.4---2018.132西康留孙开礼1980.10---2012.1232吕楼吕传洋1985.2---2015.130东康留任士臣1978---200527金马庄李恩全1981.1---2007.626小河李家荣1993.4---201825良里杨其东1993.4---25坝上渠开良1982.4---2007.625后公桥杨传晶1965---199025西王庄王明忠1959---199324东王公任士义1990.1---2013.323西洪林冯宝店1996.4---22东莱村周广水1996.4---22前公桥张显斌1996.4---22北辛村张广文1974_199521狄庄王延明1997.10---21西王庄王新海1998.2---20第四节物资管理官桥镇从初级社到1982年都有物资管理这一重要内容,物资管理大致可分两大类。一是固定资产:包括集体房屋、牲畜、大小农机具(犁、耙、耘锄、电机、柴油机、水泵、脱粒机、收割机、扬场机、拖拉机、汽车、马车、地排车等〉。二是产品物资:种子、农药、化肥、储备粮、饲料粮、豆饼、绳索套、杈、筢、扫帚,扬场锨等。初级社到高级社阶段,对集体物质全部入账登记,集中在社仓库专人保管,每样物资分设登记卡,定期清查,如有损坏,追究责任,照价赔偿。人民公社化后,集体财产变为“三级所有”,主要物资集中在大队、生产队,设有仓库保管员,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固定财产管理制度,大致分为保管、使用、维修.折旧、定期清点等。目的是使所有固定资产完好无损,延长使用寿命。增加新的固定资产时,必须经专人检査验收、登记入账。固定资产报废、折旧、变卖,需经社员大会讨论通过,任何个人无权处理。折旧方法,分别采取综合折旧、分类折旧、按件折旧的办法。折旧率按使用年限计算,一般不低于固定资产总值的5%,年终一次结算,记入当年生产费用。大牲畜以生顶死,果树林木以增顶减,可不折旧。产品物资管理制度,主要是加强出入手续的管理。入库,由会计填写“入库凭单”,经保管员验收核对无误,方可入库。库内实物定期盘点、晾晒,防止霉烂、变质、损坏。出库,要由队长批准,会计填写“出库凭单”,经手人签名盖章,方可出库。大队、生产队在仓库管理上,实行一门两锁、两个人同管一库、钥匙两人分拿的办法。农具使用采取挂牌制办法,并记入手册,送还时摘牌销册。1981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生产队原有的固定财产仍属集体管理,牲畜分到户管理,集体留用的固定资产,指定专人使用保管,实行管用合一,明确报酬,为社员服务,按一定折旧率提交折旧费。对下放到户的固定资产,有的产权归队,保本保值,交折旧费的办法;有的折价到户,分期还款或一次付清,收公积金的办法。1983年实行大包干生产责任制后,原生产队所有的财产,包括固定资产全部折旧处理,谁出的价高归谁。对一些水利设施,电机、机械(如村企业设备、拖拉机汽车等)实行承包的办法,签订合同承包给村民,按时上交利润。到2005年,逐步对农业大型机械采取承包或拍卖的形式,交由农户管理使用。此后,绝大多数大型农耕收脱机械为个体所有。第五节收益分配分配比例初级社实行土地和劳动比例分红,按劳分配。土地和劳力的分配比例,一般是“地四劳六”(即土地占40%,劳力占60%),也有的“地三劳七”。高级社取消了土地分红,原则是“按劳分配”,按“人四劳六”的比例进行分配,即总收入的40%按人均分配,60%按工分配。人民公社时,按“人七劳三”的比例进行分配,即70%按人(小孩、大人又分5个等级,划分成数,1~3岁吃4成;4-6岁吃6成;7~9岁吃7成;10~15岁吃9成;16岁以上吃10成)分配,30%按劳(工分)分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大包干”责任制前,各大队按照各自实行的不同形式的责任制情况,实行“人四劳六”“人劳各半”“全部按劳”等比例分配办法。落实大包干责任制后,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农业税和集体各项扣留后,剩下的全部归自己。大包干前,一般留分比例是:初级社与高级社阶段,年终分配不低于总收入的60%;扣留40%,其中10%作为公共积累,30%作为第二年的生产费用。人民公社时期分配50%,10%职工家属:实行大包干前,吃生产队平均作为公共积累,40%作为下一年的生产费用。口粮,工分不足者,先按虚工(即平均数)参扣留比例加分配,然后按分配价交款。后来,国家出台公积金扣年总收入的10%,公益金扣年系列政策,均按政策要求兑现。
总收入的5%,储备粮、水利粮扣年产总产的干部报酬:1982年(大包干)前,大队干5%,生产费用扣年总收入的20%。种子按播部记一个整劳力工分,生产队长,会计误工补种面积毎亩留20~30斤,饲料粮毎头牲畜留工,保管毎月补助6~10个工日。1983年后,400斤。村支部书记、副书记根据村的大小毎月27~ 照顾政策40元。村委会主任、副主任每月25~35元,烈属:烈士父母、妻子、未满18周岁的村文书、会计每月25~35元。村小组长每月子女,吃全队最高口粮,棉花、大豆等经济作22~26元。此后,根据各村的经济情况和人物同一般社员。1983年实行大包干责任制后,口定工资。国家毎年毎户补助180元,乡政府毎年毎户补 U粮标准助200元。后来,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均按政1982年,实行大包干前,生产队在完成征策要求兑现。购任务后,每人平均口粮标准180千克,超产军属:初级社到人民公社时,每年每户补不限,不足180千克由国家统销补足。实行大助一个最高劳力的工分,仍然吃不上平均口粮包干后,粮食亩产量逐年增加,2012年基本达的,给以平均以上口粮。1983年后,军人责任到吨粮田,人均口粮达325千克以上。田仍然保留,毎年补助150~200元。后来,0留地分fi己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均按政策要求兑现。I960年11月3日,中央颁发《关于农村五保户:1982年,吃全队平均口粮,1983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规定:年后,每人每年小麦250千克,现金毎月5元,“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按照土地总烧柴医疗费实报实销。后来,国家出台系列政面积的5%~7%的比例进行分配,全社共分策,均按政策要求兑现。自留地2150亩。1970年减少到2100亩。1975困难户:1983年前,每户补助工分1000年,自留地被当作滋生资本主义的土壤而取〜1500分,实行责任制后,毎年毎户补助20消。1979年,党中央下达《关于加快农业发展~30元。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员自留地,家庭残疾军人:除国家发放的残疾金外,1982副业是农村集市贸易和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年前每人每年补助工分1000分左右,1983年补充,不能当作资本主义去批判"。公社党委后,乡镇政府毎人每年补助二等甲80元,二责成各生产队归还给农民,并扩大了自留地的等乙60元,三等甲50元,三等乙40元。后来,分配比例(占耕地面积的7%),全社自留地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均按政策要求兑现。面积达到2700亩。自留地的种植也有限制。1978年,只准种植粮食和瓜菜,严禁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1978年后,自留地可以自由种植 (如棉花、油料、药材、花木等经济作物)。有的村还进行宅园合一,此后取消。1983年实行大包干以后,自留地与大田基本不分,根据地力水浇条件、集市贸易情况、粮菜价格的差异进行调剂种植。
第六节实行责任制后的经营管理资产筲甩针对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实行新的管理模式,大型农机具管理方式有以下几种。“专业承包,五定一奖”。即村委会对农机统一管理,农机队对承包农田作业,半年或年终上交承包利润,实行单独核算。“五定” 是定人员、定机具、定成本、定利润、定报酬,“一奖”是超产节约奖励。包机到人。包机到人方法简单,利益和工作直接挂钩,干部省心,群众放心,适应面广,一般实行“四包”责任制。①包农田。就是将机械把所承包的农田,按时、按质、按量作业,按机收费。②包利润。就是实行纯收入包千,不发工资,一切费用自理,收入归己,定期上交包干费,自负盈亏。③包车况。合同期满,车要保持原来状况,否则驾驶员自费修复。既使集体有一定收入,也照顾驾驶员有利所得。④包总收入。利润提成,即集体和驾驶员按纯利润比例提成,兼顾集体和个人两者利益。此外实行小段包干,除上交承包费外,超支不补,节约归已。还有折价“拍卖”,谁出的价高归准。“两户一体”笞理 “两户一体”即改革开放后,靠个人的专长勤劳致富的专业户、重点户和经济联合体。为广开致富门路,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指导,镇政府决定,首先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鼓励农民从事第三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和工企业。其次,镇政府成立了 “两户一体” 协会,负责传递信息,介绍行情和供求情况,提供开发项目。再次,为解决资金困难问题,除镇基金会支持外,还提倡农村民间自由借贷。合同膂理承包合同管理,实行市、镇、村分级负责,由市进行仲裁的承包合同管理体制。管制机构。镇建立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站,由副镇长任站长,委员若干人,负责合同的签订、监督、检査合同的履行和兑现,并负责处理合同的纠纷。村设承包合同管理小组,村委会主任任组长,主管会计、凋解主任、经联社长和群众代表3~5人,主要负责村庄范围内各项合同的签订、审核、实施、兑现、调解和调整工作。处理合同纠纷的程序:依照法律程序规定,对发生的承包合同纠纷,实行分级管理,首先由村合同管理小组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签署意见交镇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镇调解无效,由市仲裁委员会立案处理。合同签订与管理范围。随着农村各项经济承包合同制的不断完善,为搞活农村经济,深化农村改革,合同的签订范围也越来越广,仅1987年就签土地使用及工、副业合同801份,其中蔬菜合同85份,果树合同385份(联合体28份);菜园合同31份;农机合同28份;租赁合同60份;工副业合同135份;其他合同108份。大都经过司法部门公证,是可履行的合同。合作基金管理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农村深化改革的产物,它利用经济手段,疏理农村财务,聚集了集体的闲散资金和沉淀资金,有效地改变了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现象,为财务管理工作闯出一条新路子。官桥镇于1988年7月成立农村合作基金会,1992年初,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基础上成立农村股份合作基金会,兼收农户个人资金。后在国家规范金融市场的大环境下,2002年8月取消合作基金会。资金来源通过清理农村财务,将历年欠款和社会债权、偾务统一清理为基金会资金来源。①固定资产的折旧基金。土地等农业资源征用补偿费,农户及外单位的长期欠款(包括农户的口粮、建房、借支、赊欠、垫付及实行责任制时作价分到农户的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欠款 >暂时无力偿还者可办理“借转贷”手续,回归集体及集体积累节余等。②代管资金和乡统筹费(包括教育经费,计划生育罚款、兽医站医疗费、民兵训练、卫生防疫、养路费等)集体当年扣留等。③以工补农,国家支农发展基金,国家财政、乡工业等部门无偿或低偿支持农业的资金等。④乡财政等其他形式,组织的入股资金等。入会资金总额640万元,不改变资金的所有权,并实行“保本计息、盈余分红” 的原则。资金运用以往集体资金有相当一部分被少数人长期无偿使用,拒不归还,甚至成为呆账,严重违犯了资金管理原则。合作基金会挖掘这部分资金的潜力,使这部分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把死钱变成活钱,实行有偿使用,补充资金不足,使其成为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有力后盾。既防止了资金沉淀,又能在资金流通中增值。资金投放合作基金会的投放,一律实行有偿使用,根据投放项目,时间长短,采用不同的计息标准,一般坚持小额短期、高效的原则,做到放得出,收得回。重点保证种植业、养殖业的需要,把支持农业生产放在首位,相应地支持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并兼顾村办工企业、经济联合体、专业户、重点户。在资金投放中还坚持“五优先”“六不投”原则,“五优先”(即入会单位使用资金优先;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人同充实的生产经营单位优先;名、特、优产品开发项目优先;创汇项目、外向型企业优先;投资少、见效快的商品性生产项目优先)。“六不投”(即:用于消费者基金的不投;设备性的用款不投;无偿还能力的不投;效益差、亏损严重又无得力措施的不投;手续不全、违法经营的不投;盲目上马、无购销合同的买空卖空的不投>。资金回收对已到期的投放资金,提前15天向借贷户和担保人口头通知或下发《借款到期通知书》,及时组织收回,对逾期不还者,组织力量追缴,执行逾期加息的规定,且由担保方为借方偿还本息和逾期的加息,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制裁。其它事项1996年6月30日,对村级财务实行“双代管”,长期坚持“民主理财、财务公开、财务审计”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大大压缩了非生产性开支。199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指示精神,当年6月30曰开始清理整顿。通过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积极回收贷款,按约定兑现给广大储户,到2002年8月,将560万元的农户存款全部兑付完毕,农村合作基金会落幕。第七节农经管理机构 If桥钺农村经营管理站滕州市官桥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始建于1955年,时称官桥区会计辅导组,设辅导员1人,下辖辅导网6处(包括木石镇、魏庄、沂河),网长分别由孙清钊、刘孝安、马冠成、刘陵超、杨成举、罗来益负责。1966年,官桥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组,设经营管理助理员1人。1972年,县革命委员会根据农经工作的发展情况,确定设立科局级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组,人事和财务兼有,公社除配脱产的农经干部外,还配有亦公亦农的农管干部。1978年改为官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经营管理站,配正、副站长各1人。1980年官桥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经营管理站改为官桥人民公社经营管理局,1981年公社开始建经管站。1983年改称官桥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农村经营管理站,1984年称官桥镇农村经营管理站,简称经管站。增配辅导员孙开俭,会计狄开富,出纳张兆莲。1985年后。乡镇经营管理站内设机构增加,1985年10月,建立会计函授学校,函授学校校长由经管站长兼任,孙开俭任辅导教师。1986年11月,建立审计站,站长刘学平,审计员渠怀仕、殷延启、狄开富、范广俊、杨其领、渠志汉、孙开俭、殷召文、张兆莲。按办事处设审计网5个,配审计会计网长5名,分别是范广俊、杨其领、渠志汉、狄开富、王泽福。1987年1月全镇51个村配齐会计。从1987年2月开始,毎月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1987年7月,成立官桥镇农村经济合作基金会,性质为群众性的专门管理村级积累和镇办工企业积累资金的服务经营型资金融通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的一部分,在业务接受县经管站和镇财政所、银行等部门的指导。镇农村合作基金会设立委员会,委员由镇、办事处及村的部分干部和群众代表十七人组成,通过委员会民主推选副镇长张冠中同志任主任,银行主任张建传、农经站长殷延启同志任副主任。公有资金和其他闲散沉淀资金开展内部融资,以服务为宗旨,具有法人资格。1988年4月,建立官桥镇农村承包合同站,站长张冠中,副站长殷延启、贾开元、杨位亭,委员10人,渠志汉、殷召文任专管员,农村承包合同具体负责承包合同的基本知识宣传,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合同的签订,监督合同的履行、兑现;做好合同的签证和调解,审査承包合同的变更、解除及无效合同的确认;保管合同的签证资料。1988年,经管站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账目分开,在银行各开账户,单独核算,服务收费。下设单位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由专管员负责档案管理。1988年底,官桥经管站配员10人,其中脱产8人,中共党员3人。1992年下半年,经管站与统计站合并,定名为“经统科”,1995年与统计站分开,恢复原名经管站。2017年6月,办公地点移至官桥镇农机管理站院内的文化大楼一楼。1987年、1988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授予 “农经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55—2017年官桥镇(区、公社)经管站负责人更迭表表4-15姓名任职时间职务吕永生1955---1965辅导员吕永生1966---1978助理员吕永生1978---1983站长刘继明1983---1985站长渠怀仕1985---1986站长殷延启1986---1988站长渠怀仕1988---2000.2站长(1992至1"5年经统科科长)范广俊2000.2---2005.5站长孟祥聚2005.5---2017.2站长陈冬苓2017.2---站长宵桥镇综合统计站官桥镇统计站成立于1989年4月,办公场所在镇政府院内,站长由张冠中兼任,副站长朱葭主持工作。1992年与镇经管站合并称经统科,1995年分开办公。2015年3月,将原镇经济发展办公室规模工业、企业统计业务并入成立镇统计站。办公房屋2间,人员4人,其中站长1名,副站长1名,专职统计2名。主要负责地区生产总值、农业、工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等各种数据的统计,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农业普查以及全镇社会其它各项数据的统计,为党委政府资政施策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1989—2018年官桥镇综合统计站站长更迭表表4-16姓名任职时间职务朱霞1989---1995副站长(主持工作)刘学平1995---1996站长赵曰娥1996---2018.4站长张安庆2018.4---站长宫桥镇审计所1988年1月,根据《滕州市乡镇审计工作规划》,官桥镇建立官桥镇审计站,设在官桥镇经济管理站内,由殷延启任兼任站长,负责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的审计工作。1990年12月,制订《官桥镇审计工作暂行规定》,对镇直机关、企事业、村委会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采取调审、互审、会审等方法,立章法、堵漏洞、杜绝经济收支方面的混乱状况。不断深化、提高审计质量,加强了村级财务管理,整治了村级财务收支非正常现象。1990年12月,建立官桥镇审计所,设所长1人,专兼职审计员1人,具体负责镇办工企业审计工作。表4-171990—2017年官桥镇审计所所长更迭表姓名任职时间职务殷延启1988.1---1990.12站长王庆芝1990.12---1999.12所长刘学平1999.12---2006.12所长张欣2006.12---2010.10所长杨家庆2010.10---2013.3所长张欣2013.3---2016.4所长颜振华2016.4---所长第六章林果业官桥地形多样,有丘陵山地、平地,河流,气候湿润温和,适宜各种生物生长,具有发展林业的优越条件,很早即有种植传统。明清时期,主要为杨树、榆树、柳树、梧桐、槐树、楝子、樁树、楸树、桑树等。民国年间,白杨、家槐、刺槐较多。1949年以后,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乡政府积极引进推广了国内外优良树种,主要有意大利果林4号、元白杨、圆槐、刺槐、侧柏,泡桐、雪松、黄杨、银杏、火炬树等。20世纪50年代种植杨树,60年代初种植泡桐(梧桐)。80年代后期,种植银杏、女贞、法桐。2017年,现有林木多是落叶阔树,常见树木近百种,主要有泡桐、杨树、柳树、刺槐、国槐、香椿、侧柏、黑松、火炬等。第一节树木种类当地树种类资源较为丰富。据明代县志记载:“竹木之品”有“竹、松、柏、梧、桐、桧、楸、桑、槐、樁、榆,杨、柳、橡、棠、楝、青杨、白杨等”;“果之品"有“桃、李、梅、杏、梨、柿、車、栗、櫻桃、葡萄、银杏、石榴、山楂、核桃等”。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林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过各种途径又成功地引进了许多国内外优良树种,进一步丰富了本地木本植物资源。乡上树种主要有刺槐、側柏、毛白杨、旱柳、臭椿、香椿、白榆、家槐、洋槐、揪树、柘树、合欢、梧桐、皂角等。引进树种有兰考泡桐、意大利杨、法桐、櫻花、柑桔、黄杨、大叶冬青、南天竹、棕桐、雪松、茶树、杜仲等,共有150多个树种,分42科94个属类。经济树种主要有山楂、核桃、花椒、枣树、石榴、银杏、柿树、苹果、杏、桃、葡萄、白蜡条、紫苏槐、桑等。庭院路旁观赏树种及花卉主要有瓜子黄杨、小叶女贞、杜仲、金丝柳、马褂木、七叶树、银杏、小龙柏、金叶女贞、红叶小蘖、海桐、白玉兰、广玉兰、五角枫、栀子、紫薇、木槿、无花果、紫藤、爬墙虎、含笑花、腊梅、木瓜、榆叶梅、月季、玫瑰、刺梅、佛手、杜鹃花、金钟花、丁香.迎春花、菊花等。古树木中最为出名的为大康留国槐(俗称唐槐,被列主要有国槐、侧柏、皂角树、枣树等。其为国家一级保护树木)。
2017年官桥镇古树名木一览表表4-18序号地点树种树龄(年)胸围(cm >树髙(m>冠幅(m)1官桥镇大康留闽槐10001709.212.92官桥镇前掌大 W槐20035013.214.43官桥镇后掌大国槐2002206.07.54官桥镇望河皂荚10028015.08.55官桥镇望河黄连木16832020.025.06官桥镇后善庄柘树100242.01.5大康留唐槐位于官桥镇驻地东约1.5千米、大康留村东北角。古槐树高10余米,树干胸围S.2米,内已空,可容五人对坐。该树曾遭3次火灾,劫后余生,树冠现存南北两枝,犹如雄鹰展翅,又如巨龙探爪,每逢夏秋,树叶茂密,郁郁苍苍。据考证,此处原有古庙称天齐庙,庙前有1株古槐,传为唐代所植。1992年,村人集资立碑作记。在古槐北面,又重立元代礼部尚书任居敬、任择善祖茔碑2通,将古树落、古姓氏、古庙、古树合为一体,成为一景。第二节植树造林当地村民素有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早在清代、民国时期,北官庄、善庄、东西郑庄、北韩村等在罗汉山上种植树木。1950年2月,林垦部召开全国第一次林业会议,提出“普遍造林,重点造林” “村造村有,谁种归谁”的基本方针,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1956年,集体造林全面兴起,1957年,人人护林、造林蔚成风气。1958年,集体封山造林大见成效。北从大丰山南至小丰山,造林面积达2957亩,其中用材林882亩,经济林2075亩,植树9万株。1961—1963年,在十字河右岸从前管庄南至于屯村东种植林带270亩,植刺槐4万余棵,由前管庄、史庄、后举大、前掌大4个村栽植管理;在小苏河苏叶南至铁路桥段两岸栽植林带250亩,植白杨3500株,由渠村、西郑庄、官桥村管理。1964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动下,划丰产方,修沟路渠,同时开始“四旁”植树,各村共植树约37万株,人均占有5.8株左右。1985年,全镇有林地面积4013亩。1991年,植树木30万株,绿化荒山500亩,官桥镇被评为“枣庄市农田林网达标乡镇”。1995年,植树造林405亩,栽植“四旁”树8万株,全镇有林地总面积6795亩。1996年后,林业政策稳定,官桥镇共建成农田林网约6200亩,栽植杨树42万株,银杏8000株。从1996年开始,随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农田网格化建设使农田林网得到快速发展。1997年,在苏坦办事处,发展林网1.5万亩。20世纪90年代,速生杨的引进为经济林发展注入活力。2000年,造林300亩,栽植“四旁”树2万株,发展农田林网1.5万亩,全镇有林地总面积8865亩。21世纪以来,国家对林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官桥镇每年春季进行集中荒山造林,汛期雨季造林、工程造林等。2005年,全镇实有林地10965亩,其中当年造林1920亩,用材林15亩,经济林1200亩,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8360亩,木材莆积量42851立方米。2009年,实施林权制度改革,有林地确权729户,面积1995.5亩。2013年开始,官桥镇实施全域绿化,大面积发展工程造林、围山经济林、水系造林、农田林网建设,同时开展园林单位创建、森林村居、森林镇及市级、省级绿化模范镇创建等系列活动。当年7月成功申报滕州市级薛河湿地公园项目,10月通过車庄市级湿地公园审核,12月通过山东省级湿地公园评审。2016年3月,实施100万元的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补植项目,栽植各类苗木10万株,建成动物救助站1处。是年6月,涉及北韩村、前善庄、后善庄、北官庄、东郑庄、官桥村、中韩村、东公桥、大韩村等9个村3000亩的林木抚育工程完工。是月,官桥镇2016年度长江三期防护林造林项目开工建设,任务面积800亩。2017年,在罗汉山西北官庄、后善庄、前善庄等村实施破损山体治理项目,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3%。膝州薛河省级湿地公园滕州薛河市级湿地公园位于官桥镇东南部,由老薛河和新薛河部分河段的河流湿地,以及北辛村和东王公村部分村落、林地、农田组成。南北横跨5.48千米,东西横跨8千米,总占地面积432.6公顷。其中,境内薛河湿地公园的湿地面积为298.06公顷,分布在老薛河和新薛河流域的河道及两岸,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68.9%。具体四界:薛河湿地公园西、南至官桥镇与柴胡店镇的分界线,东到官桥镇与羊庄镇的分界线,北邻望河村。湿地公园规划主要内容有湿地保护、湿地恢fi、科普宣教、科研监督、合理利用、防御灾害、基础建设等,分为5个功能区,即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项目实施中,坚持以湿地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湿地生态景观为主要特色,以融湿地生态旅游、文化游览、学习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湿地中心为目标。先后实施新、古薛河流域水网修复、路网系统、水系林带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00万元,整治新、古薛河河道6.8公里,硬化园内道路16公里,栽植垂柳、木槿等绿化苗木2万多棵,整治土地1500亩,发展核桃经济园1000亩;新建桥、闸梁3座。其中,投资1500万元建成农家乐项目。官桥镇古薛银杏生态园官桥镇古薛银杏生态园位于上魏楼村南,薛河湿地公园西畔、薛国故城遗址东南角,是鲁南地区发展最早、结果面积最大的独立园区。银杏园始建于1987年,由张俊生引进金附13、圆铃9号等品种栽植,占地30亩。2008年5月滕州市俊生银杏专业合作社成立,以经营银杏苗木、银杏盆景和银杏茶、银杏开心果、银杏枕等系列产品为主,其生产的 “孟尝君”牌银杏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产品,银杏种植园被列为中国银杏研究会研发基地。2017年银杏园发展到占地面积120余亩,划分为3个生态园林片区,拥有金坠13、滕九郎、金兵卫等10余个品种,是集结果、采叶、育苗、盆景制作、旅游产品开发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银杏园。该园年产银杏果6万余斤,多规格苗木10万余棵、银杏盆景1000件。张俊生牵头成立官桥镇银杏产业发展协会,其银杏系列产品已申报国家名优地理产品认证。合作社社长张俊生为中国银杏研究会会员,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产品推介会,其试验推广的银杏早期矮化密植、早熟丰产技术,被山东省科委、省林业厅等有关专家给予很高评价,认为他栽植的银杏树结果早、产量高、单株产M和亩产M均居全国领先水平,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晔曾来园视察,称该园为“兽南银杏矮干密植第一园”。2017年11月11日,官桥镇举办首届银杏音乐节,并决定以后每年定期举办。2010年,官桥镇倪楼村倪士建在村西南、京沪铁路东侧发展银杏林100余亩,栽植银杏树5000多株,已成较为壮观的银杏林。大康留村皂角种植基地大康留村皂角树种植基地位于大康留村南,是该村村民任泽余创建,始建于2000年初。2014年,任泽余为首成立大康留村皂角专业种植合作社,主要经营皂角树苗、皂刺、皂角、皂角种子。在皂角园林里,还间作种植了黄杨、冬青等,为城镇绿化环境培植了大量苗木。2017年,基地面积达150余亩,是鲁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皂角树种植基地。皂角树浑身是宝,皂角刺是一种中药材,药用价值极高,是抗癌、抑癌的主要中药材;皂角果是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角刺的盛产期在第5〜15年期间,S大产量为亩产500公斤,每公斤的市场价格为60~80元。皂角树盛产期长达200年,树龄可达600年。皂角树根系发达、耐旱,是一种多功能的生态经济型树种,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还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三节果业发展官桥历来就有培植果树的习惯,多数农户均栽有零星果树。枣树、山楂、柿子栽培历史悠久,为唐宋时代的主要果树。明嘉靖间载:“山居之民千树枣”。明、清时期,果树主要有梨、枣、杏、桃、李、山楂、柿子,梨尤为最。明代李流芳《滕县道中》诗赞官桥“杜梨花白小桃红”。官桥古道沿途中的西郑庄、官桥、西康留、太平庄、前掌大、后掌大全是种植的梨树。清末与民国年间,全区有果园1600亩,主要有梨、甜子、花红、林禽、山楂、黄梨、大枣、柿子等。果园面积较多的村有官桥、太平庄、前管庄、后管庄的梨行和小果子(花红、甜子、林禽的总称)行;轩辕庄的梨、小果子、山楂行;大康留的梨、桃行;东康留、西康留的梨、桃行;前掌大、后掌大的梨、小果子行;西洪林的梨行;东莱村的苹果行;王园村的梨、苹果行;西郑庄的梨行;东公桥的梨行;大韩村的梨行;北辛村的小果子行等,均有百余年历史。1949年后,东磨庄、苏疃、官桥、西康留、前公桥、东莱村、前管庄、北官庄、王园、后莱村大面积发展果业,引进梨、苹果优良品种。当时全境有果园12处,面积1023亩,12346株,苹果、梨为主,其次为桃、鲜枣,少量杏、山楂、柿子、核桃、葡萄等常见的果树10余种。传统小果子树为本地特产,20世纪60年代为前为盛产期,70年代后期,因果树品种老化,小果子树品老化淘汰;引进青香蕉、红香蕉、金帅、大国光、小国光、山东青红玉、鸡冠、红星9个苹果良种;原有传统梨品种有天生、花皮秋、金梨、大糙子、二糙子、鸭梨、鹅梨,棉梨、青皮槎、红皮槎.大白梨、小白梨、长把、砀山梨等15种,后引进良种为香水、香蕉、六楞、紫酥梨等。槎子梨酥甜爽口,畅销国内市场,享有盛誉;天生梨个大耐存,第二年开春食用香甜;花皮秋营养丰富,配冰糖煮熟食用治疗气管炎最佳。大山口产的杏个大香甜,占全县第一位。1970_1983年,轩辕庄、大康留、东康留、北辛、西洪林、前掌大、后掌大、大韩村、西郑庄、东郑庄、史庄等10余个村的果园逐渐改为粮田。梨的品种有19个,其中传统梨树15种,引进4种,天生、长把、棉梨、青皮槎、花皮秋销路最广,畅销到上海、南京、广东、广西、香港、芜湖等地,天生梨园曾被列入全县商品生产基地之一。1982年后,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果园承包到户,果业有了进一步发展。1985年,栽植山楂树42000余株,面积1385亩。同年,在罗汉山区封山造经济林52700株,其中山楂4丨6〇株,水蜜桃3000株,苹果1500株,香椿4丨00株,石榴2500株,分别由官桥、善庄、西官庄、东郑庄、东官庄、西郑庄、北韩村、中韩村、大韩村、后公桥、前公桥、西公桥I2个村的44户承包。1986年前后,引进新品种有玫瑰红、新红星、金矮生、红富士、油桃等。2〇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林果经济效益下降,大面积的果园被毁。1995年,官桥镇出产水果51.2万千克。其中,苹果园435亩,产量丨2.3万千克;梨园75亩,产量13万千克;桃园195亩,产蚩7.3万千克、山楂17.6万千克。2000年,全镇果园面积375亩,出产水果22.6万千克,其中苹果园165亩,产量9.5万千克;梨园60亩,产量3.5万千克;桃园3亩,产量3.4万千克、山楂5.9万千克。随后果园面积逐年减少,仅在山脚下存有少量的果园。21世纪初,因果树老化及市场销售不畅,果园里的果树被伐后复耕为粮田。前管迮梨园前管庄梨园于清光绪十年(1885)开始种植,先由西仓孙氏在此栽梨树30余亩,后其他农户相续栽植,很快发展到80余亩。至宣统二年(1910>,因战乱毁掉近50亩。民国初年,村民大面积栽种,至民国二十六年 (I937〉,发展到600余亩(当时全村有土地1100亩),占全村总土地面积的5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发展到(S80亩,计9520余株,其中老龄梨树占四分之一,幼龄树占三分之一,余为中龄树。盛果期每株产梨200斤左右。1957年,修挖十字河时,毁掉187亩,公社化时划出和老化自然死亡去掉5〇亩,到1985年,实有443亩,有梨、苹果计6202株,占土地总面积的60%。20世纪80年代,果园逐渐被毁,90年代仅存有几十亩,至2018年梨树所剩无几。第四节名果特产、药材当地主要栽培树种有石榴、葡萄、桃、杏、枣、梨、苹果、核桃、柿、山楂、樱桃等。桃是当地传统栽培的果树之一,农家宅旁院内多有种植。当地桃传统品种主要有甜桃,青秋桃(俗称毛桃>、五月红、六月鲜、磨盘桃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引进了雪桃、早水密、四月半、油幡桃、麦香等品种。苹果栽培品种发展很快,传统品种有祝光、红玉、元帅、金帅、大小国光、青香蕉、鸡冠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引栽美国新红星,曰本红富士等新品种。20世纪90年代后引进苹果早熟品种“滕牧一号”。葡萄在当地栽培面积较广,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家庭经济崛起,葡萄栽培成为不少农户致當的门路。主要品种有山东早红、巨峰、龙眼、红鸡心、金皇后等。石榴,当地石榴有300余年的历史,多是宅旁院内栽植,成片者甚少。其品种多是传统的铁皮壳石榴。近些年又有部分农户引进大红袍.大青皮甜石榴等,系零星栽植。官桥镇野生药材有130余种,人工培植药材20余种。1974—1976年,大康留第一生产队与滕县,枣庄市药材公司订立合同书,连续3年集体种植药材20余亩,亩收入1500元左右,人均150元。生产贵任制后,不少村民继续培植药材作为一项重要经济收入。药材品种是:苡仁、菊花、生地、桔梗、当归、党参、地丁、黄芪、沙参、芍药、牛子、大青叶、板兰根、白芷、香附等16种。后管庄于1976年在滕县药材部门指导下,开始培植药材10余亩,菊花种植较多,其次是牛子、川连、草角明、黄芪、桔梗、苏子、双花、白芍、丹皮、元胡等11种,平均每亩收入1000元以上,至丨"984年药材部门停止收购为止。官桥地区曾在清末民初大面积种植大烟 (鸦片毒品 >作为经济收入,那时政府明禁暗不禁。日伪时期,也有大M栽种,日伪政府则实行明禁暗抽税的办法。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毒品种植才彻底杜绝。第五节林木病虫害防治林木病虫宙据普査显示,当地常见林木病虫害主要有50余种:杨树:常见病虫害15种,为铜绿金龟子、柳毒蛾、杨树天社蛾、杨卷叶螟、杨白潜叶蛾、毛白杨锈壁虱、白杨透翅蛾、中华星天牛、杨枝天牛、澳汤病、腐烂病、黑斑病、灰斑病、毛白杨破腹病、杨根癌病等。泡(梧)桐:常见病虫害6种,为丛枝病、炭疽病、黑痘病、大袋蛾、大青叶蝉、泡(梧)灰天蛾。柳树:常见病有3种,为柳瘿蚊、柳毒蛾、柳天蛾。侧柏:常见病有3种,为红蜘蛛、毐蛾、松梢小卷蛾。枣树:常见病虫害有8种,为桃小尺蠖、枣粘虫、龟蜡蚧.球星蚧、刺蛾毒毛虫、枣疯病、枣锈病。苹果:常见病虫害有7种,小食心虫.桑天牛、红颈天牛、轮纹病、炭疽病、腐烂病、早期落叶病。桃树:常见虫害6种,为桃粉蚜、桃赤蚜、桃蛀螟、桃小食心虫、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病虫宙防治病虫害是发展林果生产的大敌。当地劳动人民自古就有用土法防治病虫害的经验,许多简便有效的防治措施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是用人工防治果树病虫害,林木病虫害较少问及。防治办法主要有摘病叶、摘病果、剪病枝、人工摘卵、挖蛹、捉虫等.也有用烟叶水喷洒叶面防治蚜虫非常有效。20世纪60年代中期,进入人工防治与防治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新阶段。特别是70年代以后,果树病虫害防治成为常态化,林业站每年均举办专业人员技术培训班,推广科学防治技术,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自1985年以来,普遍推广了高效低毒新农药,更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蔓延。对泡桐丛枝病,实行环剥技术、进行抹药、施磷肥和秋季落叶后修除病枝等,防治效果明显。并连续多年推广使用“干基打孔注射久效碑”防治林木大袋蛾,消灭爆发性虫害。21世纪以来,开始使用大型机械喷防,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制剂及防治方式有所提高。针对美国白蛾防治,采用了高压流动喷雾及飞机防治。第六节林木管理新中国成立前,境内林木为农家私有,农民大都用心管护,毁林大都是战乱、灾荒等所致。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关于发动群众,开展选林育林护林的布告》,对公私林木一律实行保护政策,为林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政治运动,林木管护流于形式,大多生长多年的林木被毁掉。1978年后,林木发展与管护才真正实施。1979年镇林业站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进行林网绿化,并实施了对林木新产品的开发和果品的繁育、更新,同时加强了对林木的严格管护措施,制订法规条例。组建专职管护队伍,林木管护走上正规化。2000—2016年,镇政府聘任山林防火员、农田林网护理员、主要干线护路员等专业管护人员,最高时达到1〇〇余人。2017年,山林防火队伍由市林业局负责工资,镇级协同管理。主要交通道路的护路员由交管部门负责。为了巩固植树造林成果,镇党委、政府制定了《护林暂行规定》,建护林房36间,组建由43人组成的护树管林队伍,每人每月工资150元。
姓名职务任职时间邵珠璞站长1987---1989刘汝芳站长1989.7---1990.7颜道伟站长1990.7---1993.6石大为站长1993.6---2016.5刘海燕站长2016.5---1987—2017年官桥镇林业站站长更迭表表4-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畜牧养殖业根据北辛遗址出土的骨、角、牙器(器形有镞、魚镖、鹿角锄、凿、匕、梭形器、针、锥、笄等,蚌器有镰、铲、镞和蚌饰等)和家猪型骨架分析,北辛先民除了狩猎和采集外,还词养猪、鸡等。据前掌大遗址发掘过程中获得的大量自然标本,说明商周时期,此地动物类有兔、狗、貉、熊、鳄鱼、马、猪、麋鹿、梅花鹿、黄牛、山羊等。新中国建立前,官桥境域内没有大规模的畜牧养殖业,各类牲畜的养殖大多为家庭散养。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出台政策,鼓励畜牧业发展,生产队里养殖牛、马、骡,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役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牲畜大多作价分散到农户喂养。通过大力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庭院经济,畜禽专业村、专业户不断涌现。20世纪80年代,提出“要致富、搞畜牧”“想发家,种养一齐抓”,鼓励群众搞养殖发家致富。1991年,养猪专业户1000家,养禽专业户400家,养兔专业户200余家。1994年,政府提出畜牧业要从庭院走向大田,信用社提供低息贷款,出现了大康留联户千头养猪场、北吴庄等养猪村10多个。至1995年,全镇各类养殖专业村15个,养牛专业户200余家,养兔专业户580余家,猪、禽、鱼等养殖专业户1500余家。进入21世纪,随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合同鸡、兔业务的开展,—些大型养殖场建成投产。2002年6月,倪楼村西建设占地2S亩的现代化养鸡场。2003年10月,渠村合同鸡养殖小区开工建设,当年建养殖小区27个,新建养殖大拥322个,发展合同鸡兔养殖114万只。2010年,全镇规模养殖户137家,牛1315头,猪期末存量7650头,出栏7314头,鸡期末存量19.6万只,出栏38.2只(其中博泰养殖公司20.8万只),羊存栏340只。第一节家畜养殖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培育出许多较为优良的家畜品种。家畜主要有牛、驴、马、骡、猪、羊、狗等品系,近100个品种。大牲畜大牲畜主要包括牛、马、驴、骡,饲养目的主要是役用。新中国成立前存养量很少,全镇不足500头(匹)。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1966年大牲畜1983头(匹),役畜13的头(匹)。1971年,达到1W5头(匹)。1刃5年,大牲畜共有2155头(匹),从农役用1807头 (匹>。1卵0年,大牲畜共有2〇46头(匹),农役1733头(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牲畜归个人饲养,从农役与转向运输。1990年,大牲畜共有1420头(匹)。1"5年,大牲畜共有3400头(匹)。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对大牲畜的饲养目的由役用型转向食用型,尤其是牛的品种也由原来的本地杂交改为鲁西南黄牛,镇内出现了不少饲养大户及饲养专业村,到1998年,存养M多达2300头 (主要是牛)。牛当地以牛为主,特征是毛色多为黄色,次为黑色,头大小适中,颈较细长,角形有“龙门” “八字”“顺风”等,肩峰不明显,腰背平直,腹大充实,蹄质坚硬,体型中等。1971年,牛增至1665头(匹),1975年达到2083头,1980年有牛1683头。1995年,养牛专业户200余家,牛存栏董3000头,年出栏肉牛1000头,牛肉220千克。大康留、西康留、前善庄、前掌大等村建有养牛场。马当地养马数《很少,1985年前不到50匹,最高为1990年前后,共有150余匹,主要用于运输畜力。后来机动车辆增加,马的役使逐渐退出。驴主要用于农田耕作及短程运输。当地驴多为灰色,体形较小,体高一般在1.25米左右。1967年,开始引进德州驴品种。1975年共有驴67头,占大牲畜的3%;1980年达到362头,占大牲畜的18%。由于驴在交通运输中起到较大作用,1990年存养量占大牲畜的67%。到1995年降至250头,占大牲畜比例下降到7%。随着动力运输机械的广泛应用,驴在交通运输中逐步淘汰。骡马和驴的种间杂种,主供役用。由公驴和母马所生的杂种为马骡,简称骡;由公马和母驴所生的杂种为驴骡。骡和驴骡生命力和抗病力强,饲料利用率高,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富持久力,易于驾驭,使役年限可长达20~30年,役用价值比马和驴都高。1990年全镇共有40头,后随着农耕生产和交通运输的现代化而淘汰。猪存栏量在1949年前全镇不到500头,而且多为华北型黑猪。1953年后养猪有了发展。1958年,公社在官桥村西南隅建养猪场1处(1962年停办)。1966年全社饲养量为4285头,品种多是改良后的“约克夏”“长白”“金华”等。〗969年增加到1万多头。J970年,国家号召‘‘大养其猪”,同时公社提出“一人一猪” “一亩一猪”的口号,掀起养猪热潮。1975年,全社养猪18240头,集体养殖3849头,社员养殖14390头。1980年,养猪12847头,集体养殖65头,社员养殖12782头。1990年全镇共有猪1.85万只。1995年前后,镇党委、政府提出“科学饲养”“规模词养”思路,逐渐出现了很多养猪专业户,全镇存养量达到2.4万头,年出栏3万头,猪肉1350千克。同时,出现了不少养猪专业村,如吴庄、时村、时店、大康留等养猪专业村。进入21世纪,养猪进入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大韩村、史庄、前掌大、坝上等村建有标准化养殖场。羊当地羊有山羊、绵羊2个品系。当地绵羊属蒙古羊品系,其特点易管理、抗病力强,但毛产量较低,一般年产毛量3.5公斤左右。当地山羊多为白色,次为青色、黑色。由于配种改良,21世初,引波尔山羊,经杂交出现了斑点花山羊,四肢粗壮,个头大,肥胖,出肉率较高。1949年以前,全镇养羊不到2000只。1966年,有羊4370只。1975年,全社共有羊8179只,社员养殖8175只。1980年,共有羊10867只,其中山羊9373只,绵羊1494只。1990年,共有羊20000只,其中山羊17000只,绵羊3000只,年出栏16000只,羊肉130吨。1995年,养羊数遣达27000多只,年出羊肉700千克,羊毛30千克。专业户有北官庄村的张本山、张本海兄弟二人。2000年,官桥村养殖户在兽医站的帮助下,引进波尔山羊1组(一公二母)。进入21世纪,除农户散养外,东莱村、北辛、良里、坝上、后善庄、东公桥、北韩村、东郑庄、官桥村等20多个村涌现专业规模养羊户。第二节家禽及其他养殖鸡、鸭是官桥养殖的主要家禽。1949年前,全镇存量很少,散养于农村各家各户,但为数不多,均为当地鸡。新中国成立后,养鸡业有了发展。当地群众利用当地鸡就巢习性进行孵鸡养殖。1975年前后,引进“莱杭鸡”“九斤黄” “星杂288”。1980年,共有家禽42982只,以蛋鸡为主,而且大多是当地鸡,毎只年产蛋不足百个。1980年后,肉鸡发展较快。1984年,王园村王廷孝最早发展规模化家庭养鸡厂,一年创收3万元,被称为“王三万”。2002年6月,依托牧工商公司龙头企业优势,坚持专业化生产与基地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倪楼村党支部书记倪士建率先在倪楼村西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处,占地面积22亩,建棚4座,单批存养量7万只,年出栏30多万只。随后,在志门、渠村、坝上、西郑庄、官桥村、前公桥、前掌大、东莱村等村庄建设养殖基地、养鸡场。21世纪10年代,因市场原因,肉鸡养殖利润低,养殖户逐步停养,蛋鸡养殖保持稳定发展。2016年,养殖鸡、鸭专业户18家,年末存量14.7万只,鸡8.1只,鸭6.6万只。2017年,因政策原因,多数养殖场因环境污染问题被撤除,养殖量锐减。兔20世纪80年代初,公社建起冷库,进行肉产品加工,从此开始饲养肉兔。1980年,共有存栏7468只,其中毛兔3305只。1986年,存养量有10万只。1990年,养兔量3万只,其中肉用兔2.5万只。1995年,兔15万只,肉用兔10万只。1997年,又在官桥镇建起大型“鲁浙养兔场”,占地51亩,设基础笼位25000个,良种母兔500只,公兔200只,品种兔1万只,年出售仔兔2万只以上。养兔专业户较突出的有大康留庞庆桂(女)、东磨庄张宝田、大韩村李广友等。进入21世纪,随着合同兔的饲养,先后建起了瑞琪、宏远、鹏程等多家养兔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后管庄、北辛、坝上、西康留等村养兔专业村,全镇每年出栏成兔达40万只。发展较好的是西康留村孙开鹏的滕州市鹛程兔业专业合作社。其他养蜂〗970年春,轩辕庄村任士娥从泰安农学院引进意大利蜂2箱开始养殖。当时,因受极“左”路线影响,发展缓慢。1978年后发展较快,正式建养蜂场。至1980年为鼎盛时期,猛增到42箱,是年取蜜近2500千克,售价每千克2.4至2.8元,年收入6000余元。蜂的品种多系意大利蜂、意苏杂交蜂、少量黑蜂。蜂需要长途放养,任士娥夫妇每年二月下旬到云南、川南、广东等地放蜂,4月间到湖南、湖北、河南,5月返回原籍,6月到山东青岛,7月出关到抚顺、长白山,8、9月到蒙古自治区放养,9月下旬返回家乡越冬。
1985年,有蜂20箱,毎年可取蜜1000余千克,每千克售价约2.4元,收入2000~3000元。至2010年,任士娥夫妇养蜂40余年。善庄村张吉平小规模养蜂。养鱼宫桥镇宜养鱼水面(坑、塘>53个,面积135.2亩。在20世纪70年代均已养过鱼,鱼种多以鲢、鳙、草、青、鲤较多,鱼成熟后均分给社员。集体养殖时,由于管理不善,到1984年养鱼水面只有18个,面积55.3亩,承包到户养殖。后期主要集中在八一矿塌陷区坑塘内。90年代中后期养殖量达到最高,后莱村还养殖甲鱼。21世纪以来,由于水面减少,效益低,无大面积养殖。北辛、西洪林不少农民,曾在西洪林西薛河底石板上建梁子数十个捕鱼,后建洪林大桥,捕鱼梁子被撤除。也有渔户常到微山湖用网捕鱼为一项经济收入。养貂〗974年春,苏疃村刘宝东开始养紹,场地面积1.5亩,场房15间,养貂300只。
1981年因缺词料下马。第三节畜牧业生产新中国建立初期,当地贯彻国家“关于保护和奖励繁殖牲畜及防重于治”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从资金技术上扶持农民繁殖牲畜。1951年,起贯彻执行华东军政委员会《禁宰耕畜暂行条例》和台枣专署《关于保护和禁宰耕畜的通令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1955年合作化时期,大牲畜发展迅速。1958年贯彻“社繁社养、社繁队养、社繁户养”及“公私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各有食堂的单位都建立了养猪场。1959年,政府号召农民大搞“十五养”,从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了羊、兔、禽、蜂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推开,牲畜大多作价分散到农户喂养。1990年后,政府号召规模化养猪,对饲养专业户,实行“以奖代补”政策,使养猪迅速发展。W94年,政府提出畜牧业要从庭院走向大田,养殖用地不征收费用,信用社提供低息贷款抉持的优惠政策,随乏出现了大康留村以任泽湖为首的联户千头养猪场,吴庄专业养猪村,带动时村、时店、磨庄等10多村养猪;前掌大村李德跃养殖蛋鸡,中洪林、望河等村建养鸡棚20多个。鲁南牧工商在官桥设立肉兔收购站。至1995年,全镇各类养殖专业村15个,养牛专业户200余家,养兔专业户58〇余家,猪、禽、鱼等养殖专业户1500余家。2009年实施了一批新的养殖建设项目,官桥养殖场建设达到高峰。大康留村兽西黄牛养殖基地和斗鸡养殖场,占地面积20亩,投资500万元,建高标准钢架结构养殖牛棚4处,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黄牛饲养量1200头,斗鸡饲养量5000只,配套建设有4000立方米的两个青贮池;太平庄标准化野猪养殖场,占地面积10亩,投资200万元,当年存栏量124头,其中4头野公猪;史庄村十字河标准化生态养猪场,占地面积4亩,投资50万元的建设,饲养量250头,其中生态圈中的发酵床面积150平方米。实施了前公桥利民标准化蛋鸡改造项目,占地面积20亩,投资20万元,饲养量2.5万只,并通过两级市畜牧局审核验收。中韩村生态养猪场建设发酵床面积150平方米;前善庄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占地面积10亩,饲养量100头;前公桥规模化养猪场存栏量达200头;西康留种兔标准化养殖场,种兔远销其它省市;北辛彩色獭兔养殖场以及订单合同鸭养殖等。全镇新建改建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60多处,自然法养猪场3处,发酵床面积400平方米;建设青贮池8个,总容量13500立方米。为了避免环境污染,使畜禽废物处理合理,各类养殖场建有沼气池80多个,全镇畜禽饲养总量45万头 (只),累计畜牧业发展投资资金达5000万元。2016年底,养牛户3户,存栏205头;养猪户57户,9900余头,出栏1.2万头号;养羊51户,达5000多只;禽类14.7万只。2017年以来,因国家政策因素,加上市场需求下降,全镇养殖业不景气,养殖量锐减。猪存栏量不足5000头,蛋鸡6万余只。唯倪楼村养殖场进行了标准化升级改建,提升规模标准,每批次达14万只。第四节饲草饲料饲草当地饲草种类较多,概括起来可分为农作物产品、野生植被两大类。当地农作物副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地瓜、谷子、花生、大豆、高粱等秸杆秧蔓,皆可作为家畜的主要饲料。上世纪60年代,全社作物秸秆秧荽极少。70年代,作物秸杆秧蔓产量不断增加。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作物副产品产量成倍增长。自实行联合收割机后,农作物副产品逐年减少。2012年,全镇农作物桔秆,基本上粉碎在田野里,农作物副产品只有秧蔓,也为数甚少。饲料当地饲料可分为精饲料、粗饲料和混合饲料。精饲料来源于粮食、饼类及鈇皮,主要种类有小麦、玉米、地瓜、高粱、黄豆等。粗饲料主要来源于各种加工副产品,官桥有着传统的豆腐、豆油、香油等制作工艺,其下脚料有豆腐淹、亘饼、油糁等。进入21世纪,养殖蛋鸡、育肥猪、养鱼又逐渐使用混合饲料。第五节疫病防治解放前,官桥无畜禽医疗机构,畜禽病疫流行无法医治,只能顺其自然束手无策。1957年1月,乡兽医站建立,大力开展畜禽治病防疫工作。官桥镇(公社)兽医站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主要任务是负责官桥境内的畜禽传染病的调査、防治,普及畜禽疫病的防治基本知识,搞好配种繁殖及猪、牛的阉割。1984年,又将畜牧兽医工作站改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站。建立.培训兽医队伍1958年开始,举办兽医培训班。至1985年,共培训兽医人员121人,传授畜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2017年,全镇村村有协管员,有力地加强了畜禽疫病的防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镇兽医站在禽疫病多发期,毎年进行2次猪瘟、猪丹毒、大牲畜破伤风疫苗预防注射,1次鸡瘟疫苗注射。治疗猪瘟、猪丹毒、猪气喘,大牲畜破伤风,牛流行性感冒、口蹄疫,年均治疗4000多头次,洽愈率达95%以上。1973年,牛口蹄疫的流行,兽医站发现早、行动快,由于及时治疗和预防注射,阻止了此病的蔓延。1980年,社内发现多例猪丹毒,由于采取了隔离、消毒、尸体处理等措施,也有效地阻止了此病的流行。随着兽医人员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畜禽的多发病、常见病都能及时预防和治疗。2003年3月,成立村级应急防疫队伍,每村选聘1名专职人员,负责定期对牲畜强制免疫防治。畜禽合作医疗1975—1978年,为了更好地发展畜禽医疗事业,保证畜禽疫病的防治,官桥公社牲畜实行了牲畜合作医疗。仔猪阉割镇兽医站年均阉割仔猪6500头,死亡率由1949年前的3.2%下降到0.1%,为了提高成活率,保证服务质量,兽医站规定:对因预防注射和阉割后3~5日内死亡的猪,兽医站负责免费治疗和50%的经济补偿。1957—2018年官桥镇(公社1兽医站站长更迭表表4-20姓名职务任职时间郭恒新站长1957---1960张兆俭站长1960---1985聂荣皆站长1985---1988任士伦站长1988---2002党同文站长2002---2008王辉站长2008---2018孙开银站长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