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始,官桥就开展了民政工作。当时,一般事务由区公所(官桥属滕县二区)文书代办,遇有重大事宜由区长或区指导员处理。1948年,设兼职民政助理员,1959年,公社设立专职民政助理员。1984年,镇政府设立民政办公室。1991年,民政办公室改称民政科,H科长、副科长、办事员,具体负责全镇的民政工作。
1948—2017年官桥镇(区、乡、公社)民政科(办公室1负责人更迭表表3-1名称职务姓名任职时间民政助理员宗传益1948---1954民政助理员陈宝美1954---1957民政助理员(名誉)马俭1956---1962民政助理员景建中1962---1984民政办公室主任孙开伦1984.7---1989.7民政科科长孙长绪1989.7---2002.6民政科科长王慎强2002.6---2017.2民政科科长孟祥聚2017.2---第一节婚姻登记1951年国家颁布婚姻法之前,主要在群众中宣传和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反对强迫、包办婚姻;反对一夫多妻及童养媳等。结合革命斗争,限制职业性媒婆,严惩一切摧残妇女的行为。所有这些对解放妇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1951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官桥区政府成立了《婚姻法》贯彻执行领导小组,通过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宣传后,大多数青年结婚、离婚都能够自觉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婚姻登记在年龄的规定上经历了三次变革:①1951—1970年,男年满20周岁,女年满18周岁,确属双方自愿,符合结婚条件者.准予登记结婚。②1971—1980年,是提倡实施晚婚晚宵的重点阶段,规定为:除双方自愿条件外,还必须男女双方年龄之和达到48周岁(男25周岁,女23周岁)。③年,新婚姻法规定: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双方自愿,符合结婚年龄者,准予登记。具体结婚登记程序为:男女双方携带户籍证明和所在村或单位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从1982年开始,到公社公安派出所出具户籍、年龄证明,同时上交二寸免冠合影照片3张),由婚姻登记机关审查是否自愿,是否达到法定年龄,有无属于禁止结婚的疾病(到县妇幼保健院进行健康查体),是否属于近亲结婚。经审査符合结婚条件者,准予结婚并发给结婚证书。同时对不符合结婚条件者进行教育。1986年,民政部规定实行婚前检查和建立档案制度,县政府把婚前检查机构设在县妇幼保健院。1997年8月,婚姻登记由原镇民政负责转到市民政局婚姻登记管理处统一管理。另外,原来镇婚姻登记机关还负责办理经调解无效双方自愿离婚,并就财产、子女抚养达成协议的离婚登记,收回结婚证书,发给离婚证书。离婚后的复婚程序与结婚登记基本相同。第二节民事调解新中国建立初期,区、乡由民政助理员负责调解民事纠纷,同时在各村设有民事调解委员,具体业务范围;S:调解婚姻关系、婆媳口角、兄弟分产、赡养老人、宅基纠纷等,一般都是就地解决。人民公社化时期,为使民事纠纷得以及时妥善处理,公社、管理区和大队层层建立健全民事调解组织,均由民政部门主管。各村出现的民事纠纷,一般都本着“矛盾不上升、就地解决”的原则,由村调解委员会自行解决。特殊情况的,经反复调解无效的,再由大队调委会出具证明介绍到公社。公社本着“调解为主,判决为辅”的原则,经过询问,调査了解,然后再进行处理。一般95%以上的民事纠纷,都能在大队或公社得到解决,对于极个别不服从处理者,再提交法庭判决。民事调解工作,严格遵循《人民调解委员会条例》,坚持“依靠群众、调查研究、认真调解、就地解决”的原则。为增强人民团结、维护社会治安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81年,公社设立司法所后,全公社的“调解与信访”工作交由司法所负责,婚姻纠纷由公社民政与司法部门协同解决。1982年,山东省召开了第一次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使民事调解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调解工作中,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积极疏导,化解矛盾,努力减少违法犯罪。人民来信来访,在1987年前,由官桥镇党政办公室进行受理,根据来信来访的内容、性质、分别由纪检、民政、司法部门进行处理。1987年,镇里设立信访办公室,具体处理全镇范围内的来信来访,同时把党员干部的违法乱纪情况交由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处理。随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入民调解工作呈现出“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定期检查,就地疏导”的格局,在全面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秩序稳定方面发挥着“第一道防线” 的作用。据2000—2017年底的统计,全镇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纠纷120余起,防止可能发生的非正常死亡近30余起.大大减少了民事转刑事案件的发生。第三节拥军优属抗曰战争时期,官桥人民积极支援抗战前线,抬担架,送军粮,救护伤员,配合部队打击敌人。解放战争时期,踊跃支前拥军,做到了“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钱有钱”。在官桥(车站>战斗和淮海战役中,支前民众不畏生死,全力以赴支援前线,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在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为了鼓励战士英勇作战为国争光,对其家属实行优待照顾。(一)政治优待:毎逢清明节,区、乡、公社、镇党委、政府发动学校师生及有关村庄干部、群众去毛遂、孟尝君墓和丰山烈士陵园祭扫,献花圈、添土筑坟,追忆烈士的英雄事迹,开展悼念活动。元旦、春节及八一建军节期间,镇领导干部到烈军属家去慰问,赠送纪念品,召开座谈会。同时,各村干部带领青年、学生敲锣打鼓向烈军属送慰问品、挂光荣牌、光荣灯、贴春联、打扫院子等。平时就医、购物等方面也给予优先照顾,使烈军属感到党的温暖。1979年,官桥公社被滕县人民政府授予“双拥先进公社”称号;1986年,获“双拥先进单位”称号。(二)物资优待:自农业生产合作化以来,实行优待劳动工分(农民出工均以记工分计算,年终结算>,确保烈属、军属生活水平略高于本村平均水平。1981年以后改为发优待现金。1982年根据《山东省优待烈军属和残废军人的暂行规定》,对农村直系家属,每户毎年优待同村一个整劳动力全年所得的1/3到2/3;对农村直系亲属的农民义务兵,由村负责将粮款储存起来,以备其退伍安家使用。1985年起,入伍为在职工人的义务兵,服役期间由原单位按月发给标准工资;入伍兵为农村户口的,自1986年起,毎年发给其相当于当地人均纯收入的现金优待。(三)定期定量补助。对现役军人家庭,按户发放优待金。从1960年开始,实行定期定量补助,补助标准为毎人每月3至6元;1980年调整为毎人每月6至15元;1995年,每户军属每年优待300元,到2011年,每户军属增加到每年8800元,由市财政统一发放。对于退伍、复员军人,以回乡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着重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招工时给予一定数量的名额优先录用,特残、一等残废军人的由国家终身供养;二等、三等残废军人和其他伤、病、孤、单身退伍军人,均作重点安置对象,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办法,帮助他们切实解决住房、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凡于新中国建立前参军入伍及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复员退伍军人,由1999年毎人毎月25元的补助增加到每人每月438元;凡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参战人员,从2010年开始每人每月补助100元,2017为毎人毎月补助250元;烈士子女凡年满60岁的同时给予一定的补助。自2011年起,凡年满60周岁的退伍军人、革命老战士,国家均按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第四节支前支边 A前(战争年代支援前线>官桥早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就有支前的光荣传统。支前民兵南到淮海,北到兖州,东到临沂,西到沛县等地,大小战役都有滕县五区支前民兵。淮海战役期间的口号是:“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根据鲁中南“支前”委员会的指示,区委设立支前大队,村设立相应的支前组织。全区共组织担架171副855人;木轮车168辆324人,另有粮、布、鞋等物质,分3批随军赴淮海前线;组织约2500人(次),为前线运送战备物资。仅淮海战役滕县五区总计支前民兵、群众达3700余人。1948年,为了支援赴淮大军南下,滕县五区根据鲁中南“支前”委员会的指示,紧急组织大批民兵抢修从界河到官桥的铁路(1938年为阻止日军火车南下被八路军特意破坏)。沿铁路线的时店、时村、磨庄、苏疃、志门、悅楼、渠村、官桥等村庄的群众积极响应,会铁匠的打道钉、会木匠的解枕木(枕木:现伐成材树锯制,枕木上书写献木者的村名、姓名)。由于破坏的线路长,枕木用了1200余根,道钉1万余个。1950—1953年,抗美援朝期间,发动群众写慰问信1200余封,做慰问袋5000余个。全区工、农、商、学校、机关干部自愿捐献购买大炮款80000余元,献粮近万斤。在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1979年、1985年2次慰问云南前线35283部队,送锦旗2面、被申.50床、毛巾125条、背心80件、鞋垫50双、日记本68个,寄慰问信584封,捐款1844元。支边(支授边疆达设)1956年2月,官桥区根据上级指示,首批80名“青年志愿垦荒团”,由北韩村李德昌、杨套村(现属木石镇)李成文带队,赴黑龙江省肇源县落户垦荒。同年3月,第二批280名“青年志愿垦荒团”,又由李德昌再次带队去原址垦荒,他们大多是官桥史庄、公桥、车站、山头等40多个村庄的村民。启程时,滕县县委、县政府及区委领导亲自到滕县火车站送行,“垦荒团”成员佩戴大红花和“青年志愿垦荒团” 字样的红袖章。同年9月,又接垦荒团家属34户去黑龙江。到1957年底,开垦荒地160余饷(合2400余亩>。1959年8月,东公桥村杨传刚、狄坡村狄玉清受滕县人民政府委托,带领全县500名青年志愿者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业管理局大海林场工作,其中,官桥公社24人。第五节丧葬改革旧式殡葬按“葬之以礼,入土为安”的旧礼俗全都实行土葬。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对丧葬习俗进行改革,简化殡葬仪式,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上世纪70年代初,官桥公社开始实行殡葬改革,推行火化。至70年代中期,公社和各大队都成立丧葬改革领导小组,制订制度,并深入广泛地进行宣传。同时,全社会也开始了平坟头造田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葬,有的村甚至杜绝了土葬。过去重殓厚葬的陈规旧习也逐步被新的风尚所代替。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旧的丧葬习俗有所抬头,一时偷埋尸体、做假棺木、发大丧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村土葬成风。据统计,全公社火化率不到50%。1984年至1986年,市、县相继出台有关“坚持推行火化、制止土葬习俗回潮”的规定。镇党委、政府重新制订关于丧葬改革的决定。同时,为了对群众进行现场典型教育.1984年3月至11月曾先后在3个村进行现场起尸就地火化。此举对禁止土葬,实行火化,不论在教育层面上和影响深度上都有大的提高和震慑,致使火化率大幅度回升。近些年,特别是2017年9月,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来,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不正之风,实行火化、婚丧事从简已深入人心,人民已摒弃丧葬陋俗,火化率达100%。第六节社会救济及五保供养救灾W灾1945年底,境内第一次解放后,区(乡〉 人民政府就开始对灾区、特殊困难户进行救济。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依靠基层、生产自救、群众互助,辅之以政府必要救济”的原则,每年都对自然灾害,不幸事故,丧失劳力或因大病、重病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困难户发给临时性救济款、救济粮。在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时,还需积极发动群众进行 “生产自救、互助互济、共度难关”。对无劳动能力的鳏寡孤独或残疾者,实行定期定量救济。救济款主要由国家拨给,专款专用。1979年开始,改变单纯解决贫困户生活问题的做法,以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副业生产,产业扶贫救助为主。1983年,开始实行小额无息贷款,帮助贫困户因人适宜上项目,使贫困户尽快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1993年 “8-5水灾”后,官桥镇得到国家及全国各地捐贈的财物一大宗。社会五保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每年都对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弱、鳏寡、残疾的社员进行一次性救济,发给粮,款、布、棉等。自1956年,普遍由集体实行“五保”,即对五保户落实“保吃、保穿、保烧、保住、保养”的五保制度。到1983年,对五保户的照顾又有新规定,具体是:“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照顾五保主要以集体为主,以国家补助为辅。其中对于生活不能自理、而本人不愿或暂时不具备集中供养条件的,实行分散供养,由生产小队或专人包干,或由亲友代养,对生活尚能自理者,实行吃、穿、住、烧、医由集体负责,各自为炊的办法供养。1986年,按照县政府要求,村村集资兴建敬老院,有80%的村建起敬老院,对五保老人实行集体供养。到2011年,镇政府明确规定:对“五保户”生活要达到吃全村平均口粮水平,保证衣服整洁,保证住房安全,保证有病就医,保证死后火化埋葬。到2017年,全镇共有五保户306户,348人,镇政府共支付供养资金15万余元,并为全镇“五保户”统一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的问题。此外,在社会救济中对五保老人优先考虑。幸幅院建设与管理1981年,官桥公社在车站村东、木曲公路东建立幸福院,首任院长王明富,最初有13位五保老人入院。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促进了五保供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髙了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及居住条件。镇政府于2009年投资280万元,在渠村原小学旧校址(村前滕官公路西),重新规划建设集吃、住、就医、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敬老院。该院占地7992平方米,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住房87间,固定工作人员6人。同年9月9日重阳节,为36名老人举行入院仪式。敬老院内台球、乒乓球、麻将、象棋、扑克牌等健身娱乐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卫生整洁有序;内部配有电视机、电风扇、抽水马桶、浴缸、暖气等,配置娱乐室、卫生室、餐饮室、洗衣房、开水房,生活一日三餐搭配合理,衣被周周拆洗、年年更新。专业服务人员24小时不间断搞好服务,使五保老人感到住得好、住得快乐。同时制定《院民公约》《院长职责》《财务管理制度》《伙房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了对敬老院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1981—2018年官桥镇(公社)幸福院负责人更迭表表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王明富院长1981---1984院址官桥车站村东部王绪臣院长1984---1993李德仁院长1993---1996钟士新院长1996---2009刘汝芳(女)书记2009---王吉庆院长2009---2014新院地址渠村马西勇院长2014---2018.5范家祥院长2018.5---农村低保2006年,新颁布的《枣庄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和《枣庄市五保供养办法》,以立法的形式让以农村救济为生的农村困难户和五保户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具体由当地民政部门主管本辖区内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2007年开始,官桥镇按照政策,严格把关,对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农村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从2013年起,对人均年收入不足2320元的农村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红十字会官桥镇红十字会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积极协助上级“红十字会”对“红十字会"标志的使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并利用“5-8” 世界红十字会日、“5M2”防灾减灾等重大节日,大力宣传“三救”〔救援、救助、救护〕、“三献”〔献造血干细胞、献血、献遗体(角膜、器官)〕等知识,同时还邀请市红十字会培训师到镇对村、镇干部多次进行业务知识培训。2017年春节前,镇红十字会带着资金、礼物对3户困难群众、17个患大病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到2017年底,镇机关有8名干部参与“捐献干细胞,重铸患者新生命”志愿者血样采集。慈善救济为弘扬中华民族扶困济贫、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加快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捐助相结合的社会救济体系,帮助困难群众切实解决生活、就医、上学等问题,滕州市慈善总会官桥分会于2004年6月1日正式成立,并召开了“分会”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工作章程、制度等,聘请了名誉分会会长,选举产生了分会会长、副会长及理事成员等。慈善分会本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宗旨,把最有限的慈善资金用到最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身上。并采取广泛深入宣传、加大劝捐力度、规范捐助行为“三路并通”的方式开展慈善捐助活动,收到了预期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自慈善分会成立以来,严格按照省、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以开展“慈善一口捐”活动为重点,自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慈善募捐活动。从2004年6月至2017年底,先后募捐善款409.5万余元。捐款单位265个,累计捐款298.2万元;捐款个人5500人,累计捐款110.7万元。其中2017年,全镇单位、个人捐款69.S万元。每年募集的善款主要用于特殊困难户救助,做到善款善用。救助范围主要包括因大病大灾造成生活困难的临时救助;对丧失劳动能力残疾人的救助;对特困大学生的“慈善助学圆梦”专项救助等。2008年,四川省汶川地震,官桥镇一次募捐16万元。截至2017年底,全镇共有低保对象2323人,农村特困户1820户,五保对象306户,348人,残疾人2150人,因重大疾病、意外伤害致贫者760人。为保障这些人的生活需要,镇政府每年拨入专项救助资金近百万余元。官桥慈善分会会长一直由镇党委书记兼任。秘书长先后由王慎强、张秀娟担任,其中王慎强任职为2004_2016年,张秀娟于2016年接任。扶贫开发官桥镇扶贫开发工作,自2014年7月始由镇经管站负责。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两级市委、市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的要求,于2016年2月成立了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办事处党总支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抉贫开发办公室。通过按照“四个一批”和“五个突出”(“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救助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和“五个突出”即突出兜底保障全覆盖、突出基础建设补短板、突出培育产业强支撑、突出教育培训拔穷根、突出异地搬迁挪穷窝)粕准扶贫要求,认真落实年度抉贫工作目标和任务。2014年10月,通过按照政策识别,全镇有1246户、3368人为贫困户,并全部录入国家扶贫开发系统。通过帮抉,同年底有56户、180人脱贫。2015年通过第二次摸底核实,对“四有人员”(即有车、有房、有存款、有大型农机具)134户、470人进行清退;2016年,按照程序对望河、郑庄、苏疃3个办事处的14个村、211户、626人进行退出。同年6月对剩余未脱贫户,通过“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和光伏产业项目开发建设以及发放“抉贫车”等项目措施,又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2017年又开展“孝善养老扶贫、邻里互助扶贫、到户扶贫和危房改造帮扶项目”,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截至2017年底,全镇脱贫享受政策人员689户、1656人;新识别贫困户1户、3人,返贫6户、11人,共涉及6个村。2016—2017年官桥镇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人更迭表表3-3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殷召文主任2016.4---2017.2(兼职)王绪东副主任2016.6---2017.2王绪东主任2017.2---第七节老龄工作官桥素有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传统,随着农村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老龄工作被纳入镇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官桥镇老龄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90年,下设镇老龄工作办公室。该部门自成立以来,按照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方针,大力弘扬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积极落实老年优待政策,不断推进全镇老龄工作快速发展。老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结构性问题;2、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及其他问题等。具体包括:①切实保障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②促进老年人价值发挥;③推动老龄产业的发展;④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2000年以来,镇老龄委员会根据滕州市老龄委员会的具体要求,认真落实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以村为单位统一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老年人持证可享受一切应享受的优待政策。1995—2004年,各村老年人每年可免除上交“三提五统”,使农村老年人真正得到实惠。2005年后,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截至2017年,全镇共有60岁以上老人14531人,其中60-69岁老人6826人,70~79岁老人5844人,80~89岁老人1695人;90-100岁老人161人;100岁以上老人5人。按照老年优待政策,凡65岁以上老人提出个人申请后均可办理老年证;80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生活补助,其中80~89岁老人毎人每年补助360元;90~100岁老人,每人每年720元;10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补助6000元。毎年重阳节、春节等节日期间,镇党委政府对高龄老人、特困老人分别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食用油、面粉等生活物资。
2016年官桥镇90岁以上老人基本情况统计表表3-4家庭住址姓名性别年龄官桥一村渠开福男100张开云女93官桥三村闵凡荣女94任秦氏女96车站村邵士兰女90孙景英女94太平庄村宋岳峰男90续表1家庭住址张传琴女90姜玉英女91太平庄村席明兰女93张栾氏女93孙杨氏女96孙长英男91西康留村朱广发女92杨延莲女92张恒余男92张典忠男91东康留村任振兰女90孙开兰女94杨家元女92樊云芝女93前掌大村魏彭氏女94后掌大村李成运男90谭孟芝女99吕楼村吕家业男90龚其化男90上魏楼村王彭氏女90张友兰女92狄坡村朱绍英女97张慎楷男93张玉芳男93狄玉水男95西王庄村魏张氏女91魏姜氏女93魏王氏女93张孙氏女94郭宝新男94史庄村陈桂真女93魏延荣女96张福坤男90轩辕庄张存善男90孔祥云女90续表2家庭住址姓名性别年龄张刘氏女94轩辕庄张胡氏女95王瑞珍女97王广平女92坝上村卢金兰女92任士英女94张士英女95良里村彭守英女93李水氏女94王广文男92裴修玉女90彭董氏女92北辛村杜李氏女92刘秀春女92张掛荣女94李冯氏女95王园村孙景兰女91任士良男90任士亨男93大康留村魏振兰女91宋岳兰女96李昌英女96杨富德女97刁成兰女90前管庄村陈忠美女91任士英女91刘长云女100后管庄村胡述运女92望河村杨富沛男93黄刘氏女106西王公村朱西贤男90朱西忠男92东王公村任王氐女91西洪林村倪士全男91冯刘氐女90续表3家庭住址姓名性别年龄倪杨氏女90西洪林村叶玉志女90冯乔氏女103倪士学男92中洪林村倪道典男93刘广兰女91倪朱氏女91杨家业男91东洪林村杨传平男93杨李氐女97郑金亭男97杨家玉男92大韩村刘宝荣女92魏振连女92潘文平女96张传锦男90张刘氏女91北韩村张马氏女91李渠氏女91李王氏女91刘思华女91中韩村渠彭氏女90刘凤英女92杨传胜男92杨传习男94东公桥村杨传学男96李志福女91刘振英女92杨刘氏女92西公桥村李金兰女90张连英女100梁岽善男90前公桥村张志民男93髙玉美女97前莱村杨传位男90续表4家庭住址姓名性别年龄张文礼男90前莱村刘昌兰女92狄怀英女98东莱村周庆徳男95朱传美女95西郑庄村王朱氏女90东郑庄村王贵德男94苏叶张茂春男93前善庄村丁秀兰女93李张氏女94秦杨氏女90后善庄村王朱氏女91时冯氏女93张神氏女94时培金男90北官庄村时张氐女91倪道兰女92刘祥瑞男104苏疃村张成兰女90李登荣女93刘陈氏女95金马庄村马姜氏女94志门村孟庆怀男96刘彩云女90倪士存男90倪楼村倪道瑞男92王厚云女90渠开珍男90李德英女90渠村渠志湖男91渠牛氏女94渠陈氏女97张太杰男93东磨庄村李长荣男94闵庆云女93续表5家庭住址姓名性别年龄东磨庄村时培芝女93赵景云女100时耿灯男91时培连男95时店村郝美女91时张氏女92时孙氏女97温狄氏女98裴徳昌男95时朱氏女90时村时李氏女92时晏氏女92时杨氏女92邢昌全男94北吴庄村朱月娥女91时赵氏女95第八节村级基层政权和村民自治村民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58年9月,乡以下设行政村,办事机构为村公所,负责人为村长。丨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原行政村改为生产大队,称大队管理委员会,由大队长、副大队长和委员会若干人组成。丨984年撤社建镇,同年11月,在原生产大队的基础上,设立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为最基层行政单位,设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由村委会主任主管全村行政事务。农业生产实行大包干以后,村委会主任享受固定工资补贴,根据各村不同情况、具体收入,年补贴工资由300元到800元不等。村委会享受补贴工资的人员一般不超过3人。为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依法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自1999年起,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均由村民公推直选、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每届3年,届满换届选举,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村委会成员职数原则上800人以下的村设3职;800—2000人的村设3—5职;2000人以上的村设5—7职。村党支部在换届选举中发挥监督和保障作用。村民小组设组长1人,由本小组村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①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和动员村民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②教育村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③为村民办好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④搞好本村的行政工作和生产建设。⑤搞好村的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⑥ 调解民间纠纷,带领群众勤劳致富。⑦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推行计划生育和殡葬改革,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⑧号召村民执行“村规民约”,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 “五好家庭” 及“拥军优抚”等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⑨及时向镇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合理化意见、要求和建议。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在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官桥镇坚持以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为依据,以提高干部素质为核心,以增强村民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群众拥护的村级干部队伍,每次选举都成立指导小组和办公室,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片抓。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法按程序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依法进行民主选举。自1984年11月,实行第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以来,到2017年,全镇已进行了十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官桥镇各村(社、大队)负责人更迭表表3-5官桥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韩继林社长1950---1960光辉社社长(合作社时期>闫广德副社长1950---1956李永楷副社长1950---1956徐传合副社长1956---1960王学荣副社长1956---1960狄开朋大队长1960---1966生产大队(人民公社时期)苗广业主任1966---1974革命委员会孙景森主任1974---1980革命委员会狄开朋主任1980---1984管理委员会徐传来主任1984---1987村民委员会张振友主任1987---1990村民委员会侯化恩主任1990---1996村民委员会王明元主任1996---1999村民委员会徐传钝主任1999---2000村民委员会王明元主任2000---2002村民委员会徐德旭主任2002---2005村民委员会孙景宏主任2005---2014村民委员会注:2014年丨月30日,经滕州市政府批准,原官桥村划分为四个行政村;官桥一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孙开庆主任2014.11---官桥二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孙景伟主任2014.11---官桥三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孙景宏主任2014.11---官桥四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纪主徐德旭主任2014.11---2017.12孙开科主任2017.12---车站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陈立忠村长、社长1950---1956互助组、初.高级合作社孙贿社长1956---1959合作社邓宝莲大队长1959---1967生产大队孙凤连主任1967---1968革命委员会陈广才主任1968---1970革命委员会杨传友主任1970---1972革命委员会邓宝喜主任1972---1981革命委员会李成和主任1981---1984管理委员会张庆山主任1984---1996村民委员会刘春领主任1996---1999村民委员会孙彦国主任1999---2002村民委员会许克俭主任2002---2005村民委员会孙延同主任2005---2007村民委员会杨家水主任2007---2014村民委员会杨峰主任2014---村民委员会太平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孙景全村长1949---1954合作社前张兰新社长1954---1956合作社闫广德社长1956---1959合作社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孙开才大队长1959---1964生产大队 (空缺)~文《:大革命期间” 孙景玉大队长1975---1986生产大队张百顺主任1986.4---2002.4村民委员会孙延芳主任2002.4---2005.4村民委员会孙延结主任2005.4---2011.5村民委员会孙延芳主任2011.5---村民委员会西康留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孙代友会长1946---1949农会会长孙长海村长1949---1955合作社前孙景耀社长1955---1957合作社刘增友大队长.1957---1960生产大队孙开柱大队长、主任1960---1976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孙景盈大队长1976---1985生产大队孙景勤主任1985---1993村民委员会孙景斌主任1993---1994村民委员会孙开孝主任1994---2002村民委员会孙开洲主任2002---2008村民委员会孙开友主任2008---2011村民委员会孙延仓主任2011---村民委员会东康留村: 王士秀社长、大队长1956---1980合作社、生产大队孙景宽主任1980---1992管委会、村委会张君社主任1992---2001村委会孙开中主任2001---2004村委会王广瑞主任2004---2011村委会李芳(女)主任2011---2014村委会孙开新主任2014---村委会轩辕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张福俊会长1940---1943农救会张庆牲会长1943---1948农救会、农会马西山村长、社长1948---1957合作社前后杜宗友大队长、主任1957---1970生产大队、革委会张如善主任1970---1978革委会张习善大队长、主任1978---1987生产大队、管委会张往善主任1987---1996村委会张慈善主任1996---2017.6(后空缺半年)张奎善主任2017.12---村委会大康留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任生元会长1946---1954农协会任士美社长、大队长1954---1964合作社、生产大队孙洪恩主任1964---1984革委会.管委会任士学主任1984---1987村委会任泽湖主任1987---1996村委会拽士成主任1996---2008村委会任泽水主任2008---2011村委会任泽厚主任2011---村委会王园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王连军社长1955---1958合作社王连荣大队长、主任1958---1975生产大队、革委会王成荣主任1975---1980革委会王廷斗主任1980---1984管委会王廷孝主任1984---1987村委会李兴友主任1987---1994村委会 (空缺)马秀苓(女)主任1997---2000村委会 (空缺)王廷会主任2002---2005村委会李怀福主任2005---村委会(兼)北辛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孙长元村长1950---1954合作社前王立昌社长1954---1959合作社任守彦大队长1959---1964生产大队李道学主任1964---1977革委会任振满大队长.主任1977---1987生产大队、村委会王立巨主任1987---1998村委会王德男主任1998---2008村委会王余仁主任2008---2014书记兼王德科主任2014---2017.12村委会任泽利主任2017.12---村委会坝上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蒋士伦农会会长1947---1949农协会殷茂山村长、社长1949---1958建国初及合作社渠开芳大队长1958---1964生产大队渠开德主任1964---1970革委会王广富主任1970---1978革委会王广富大队长1978---1980书记兼殷延科主任1980---1984管委会、村委会周士文主任1984---1987村委会周忠查主任1987---1996村委会周兆胜主任1996---2002村委会周茂楠主任2002---村委会良里村:李永生社长1953.6---1957.6合作社杨家全大队长1957.6---1963.8生产大队张成东大队长1963.8_1966.10生产大队李昌民主任1966.10---1974.4革委会陈宝和大队长1974.4---1978.4生产大队张成东大队长、主任1978.4---1984.4生产大队、管委会陈宝具主任1984.4_1987.4村委会续表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李昌文主任1987.5---1990.3村委会李献宝主任1990.3---1993.5村委会李明海主任1993.5---1996.4村委会李昌文主任1996.4---1999.4村委会陈宝奎主任1999.4---2005.5村委会李献宝主任2005.5---2011.5村委会李强主任2011.5---2014.11村委会李现峰主任2014.11---2017.12村委会刘庆玉主任2017.12---村委会前管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张道荣社长1955---1957合作社张恒法社长、大队长1957---1961合作社、生产大队齐玉环大队长1961---1966生产大队李振海主任1966---1977革委会张恒法大队长、主任1977---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刘兴沛主任1984---1986村委会张忠河主任1986---1995村委会李明坤主任1995---1998村委会张忠彦主任1998---2007村委会王维芹主任2007---2011村委会杨浩主任2011---村委会(兼)后管庄村:朱恒德大队长1958.7---1981.9生产大队狄福山主任1981.9---1987.4荇委会、村委会王士俊主任1987.4---1990.4村委会朱广岳主任1990.4---2005.4村委会张继师主任2005.4---2007.9村委会朱广岳主任2007.9---村委会前掌大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杨思敏会长1949前农协会高理中村长1949---1950合作社前谢洪元村长1950---1955合作社前杜宝元社长、大队长1955---1964合作社、生产大队徐存义主任1964---1975革委会魏延忠大队长1975---1979生产大队魏传道主任1979---1982管委会魏永元主任1982---1997管委会、村委会魏延虎主任1997---2002村委会魏延文主任2002---村委会后掌大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李继镯村长1949---1957解放初期到合作社李成让社长1957---1959合作社徐长忍大队长1959---1961生产大队赵殿熊大队长1961---1963生产大队李成全大队长1964---1980革委会、生产大队李昭将主任1980---1984管委会李昭道主任1984---1987村委会李昭京主任1987---2017.12兼职李正远主任2017.12---村委会吕楼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吕玉湖社长1955---1959合作社吕玉良大队长1959---1964生产大队吕玉荣主任1964---1972革委会吕传祥主任1972---1976革委会吕传敬大队长、主任1976_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吕家强主任1984---1987村委会吕传洋主任1987---1992村委会吕传跃主任1992---1996村委会吕家富主任1996---2002村委会吕传高主任2002---2011村委会吕士水主任2011---村委会上魏楼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龚其顺社长1956---1958合作社孙德成大队长、主任1958---1984生产大队、革委会、管委会龚延松主任1984---1987村委会孙德成主任1987---1996村委会龚延军主任1996---2002村委会李德仁主任2002---2005村委会王良印主任2005---2008村委会孙明合主任2008---2011村委会龚其才主任2011---2014村委会张俊生主任2014---村委会(兼)史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孙长义主任1965.8---1978.4革委会孙开新大队长、主任1978.5---1999.4生产大队、村委会孟祥林主任1999.5---2002.4村委会孙开舟 '主任2002.5---2017.12村委会(兼)史德峰主任2017.12---村委会狄坡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於德正村长1949---1953合作社前狄玉全社长1953---1958合作社杨平德大队长1958---1966生产大队狄玉全主任1966---1972革委会杨运昌主任1972---1976革委会杜兴海大队长、主任1976---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赵士平主任1984---1987村委会齐玉福主任1987---1990村委会齐传民主任1990---1993村委会王明主任1993---1996村委会孟庆菊主任1996---2007书记兼狄开广主任2007---村委会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魏相池大队长、主任1961.3---1976.3生产大队、革委会魏振河大队长、主任1976.3---1999.3生产大队、管委会、村委会魏延成主任1999.3---2002.3村委会魏延稳主任2002.3---2005.3村委会魏延成主任2005.3---2014.3村委会魏延军主任2014.3---村委会大韩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杨传绪大队长、主任1957---1975生产大队、革委会杨传锁大队长、主任1975---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杨其昌主任1984---1999村委会杨峰主任1999---2011村委会杨民主任2011---村委会北韩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张福印会长、村长1946---1951农协会、建国初期张福德村长1951---1954合作社前李徳福社长1954---1957合作社期间李德良社长、大队长1957---1960合作社、生产大队李长连大队长、主任1960---1975生产大队、革委会刘振环大队长1975---1981生产大队李长省主任1981---1984管委会张传坡主任1984---1999村委会张显星主任1999---2002村委会李瑞同主任2002---2007村委会张传家主任2007---2014村委会张显杭主任2014---2017.12村委会李瑞东主任2017.12---村委会西王庄村:中韩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李广兰村长、社长1949---1959建闽、合作社宋岳山副村长、副社长1949---1959宋邦荣大队长、主任1959---1977生产大队、芾委会韩典允大队长、主任1977---1988生产大队.管委会.村委会顾士清主任1988---1999村委会(兼职>郭万灵主任1999---2000村委会顾士清主任2000---2001村委会(兼职)李德桕主任2001---2017.12村委会顾士宁主任2017.12---村委会东公桥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罗士俊社长1954---1958合作社张玉朴大队长1958---1966生产大队杨传忍主任1966---1978革委会杨传召大队长1978---1982生产大队张贵银主任1982---1984管委会杨家好主任1984---1990村委会杨其富主任1990---1996村委会杨家巨主任1996---1997村委会 (空缺>杨家亮主任2000---2003村委会杨少龙主任2003---2006村委会 (空缺)杨其胜主任2011---村委会西公桥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李现海主任1982---1990管委会、村委会李长松主任1990---1993村委会刘元明主任1993---1996村委会李长根主任1996_1999村委会李思章主任1999.4---2002.4村委会李现征主任2002.5---2005.4村委会李思森主任2004---2007.11村委会李现振主任2007.11---2017.12村委会前公桥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朱泗运会长、村长1946---1953解放前后梁好朋社长、大队长1953---1960合作社、生产大队陈孝礼大队长1960---1967生产大队朱陵运主任1967---1970革委会朱维河大队长、主任1970---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关文成主任1984---1987村委会杨家全主任1987---1991村委会朱家民主任1991---1996村委会梁宏先主任1996---1998村委会关大祥主任1998---1999.4村委会朱存永主任1999.4---2017.12村委会朱敬喜主任2017.12---村委会前莱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范永田村长、社长1947---1956建国前后、合作社时期张文成社长、大队长1956---1960合作社、生产大队张宗瑞大队长、主任1960---1984生产大队、革委会张宗义主任1984---1990村委会张建友主任1990---1993村委会张庆水主任1993---1996村委会张宗亮主任1996---2005村委会张宗锁主任2005---2011村委会张建涛主任2011---村委会(兼)东莱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周忠勤村长、社长1949---1958建H前后、合作社时期范玉海大队长、主任1958---1977生产大队、革委会范广领大队长、主任1977_1984生产大队、宵•委会周广明主任1984---1987村委会周玉启主任1987---1990村委会范广领主任1990---1995村委会周永洪主任1995---2002村委会续表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范广征主任2002---2014村委会周永洪主任2014---2017.12村委会(兼)范广征主任2017.12---村委会后莱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孔令全村长1950---1952建_初期张志学社长、大队长、主任1952---1970合作社、生产大队、革委会倪士全大队长、主任1970---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唐宜春主任1984---1996村委会石思杰主任1996---1999村委会石扬永主任1999---2001村委会石会永主任2001---2004村委会石思杰主任2004---村委会望河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杨培芝大队长、主任1961---1986生产大队.革委会.村委会杨道贤主任1986---1996村委会杨道常主任1996---1999村委会杨道奇主任1999---2008村委会杨道松主任2008---2011村委会杨道庆主任2011---2014村委会杨广义主任2014---2017.12村委会杨道庆主任2017.12---村委会小河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李继龙大队长1963---1965生产大队李继胜大队长、主任1965---1975生产大队、革委会李继祥大队长1975---1978生产大队黄宪平大队长、主任1978---1988生产大队.管委会、村委会黄宪云主任1988---1993村委会黄宪堂主任1993---1996村委会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黄炳章主任1996---2002村委会李开臣主任2002---2007村委会黄炳中主任2007---2014村委会抟宪朋主任2014---村委会西王公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朱西信社长、大队长、主任1956---1973合作社、生产大队、革委会张成银大队长、主任1973---1985生产大队、管委会朱恒申主任1985---1999村委会朱恒相主任1999---2004村委会张宗良主任2004---2014村委会张建国主任2014---2017.12村委会朱恒相主任2017.12---村委会东王公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任太宫会长、村长、社长、1946---1973农协会、建同初、合作社、大队长、主任生产大队、革委会任振伦大队长、主任1973---1985生产大队、管委会任振柱主任1985---1988村委会任士常主任1988---2002村委会任士党主任2002---2009村委会金雪花主任2009---2014村委会任士桥主任2014---2017.12村委会任衍成主任2017.12---村委会西洪林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程茂胜村长、社长、大队长1950---1966建W初、合作社、生产大队倪士香主任1966---1972革委会刘长軎主任1972---1978革委会程茂修主任1978---1984管委会冯宝安主任1984---1987村委会冯宝奇主任1987---1990村委会续表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倪玉海主任1990---1996村委会程传太主任1996---1999村委会程传银主任1999---2002村委会倪玉海主任2002---2007村委会程传金主任2007---2014村委会倪玉家主任2014---2017.12村委会程二阁主任2017.12---村委会中洪林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倪运吉大队长1958---1962生产大队倪文善大队长1962---1968生产大队倪灿吉主任1968---1974革委会倪士伟大队长、主任1974---1981生产大队、革委会倪玉传主任1981---1993管委会.村委会倪其春主任1993---1996书记兼倪玉福主任1996---2012村委会倪玉台主任2012---2017.12村委会倪凯凯主任2017.12---村委会东洪林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杨传亮大队长、主任1958---1973生产大队、革委会张成申主任1973---1978革委会杨其坤大队长、主任1978---1987生产大队.管委会陈召兰主任1987---1990村委会杨其峰主任1990---1998村委会杨家兴主任1998---2007村委会杨其东主任2007---村委会西郑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王新英村长、社长1949---1958建国初、合作社朱宝信大队长、主任1958---1976生产大队、革委会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王泽恩大队长1976---1979生产大队王明富大队长1979---1980生产大队王泽和主任1980---1984管委会王明福主任1984---2002村委会王明林主任2002---2004村委会王明福主任2004---2007.12村委会王存叶主任2017.12---村委会东郑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刘彦明会长1945---1948农协会张传新村长、社长1948---1956建同前后、合作社渠玉兰社长、大队长1956---1960合作社、生产大队贾圣平大队长1960---1967生产大队任生宝主任1967---1972革委会王传厚主任、大队长1972---1982革委会、生产大队马秀成主任1982---1984管委会马秀松主任1984---1987村委会薛玉明副主任1987---1988主持村委工作孙长坡主任1988---1993村委会王传厚副主任1993---1999主持村委工作马景田主任1999---2002村委会闵凡伟主任2002---2005村委会马景田主任2005---2008村委会马秀伦主任2008---2014村委会张新永主任2014---村委会苏叶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王志礼大队长1961---1966生产大队王志俭主任1966---1975革委会王泽厚大队长、主任1975---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王泽忠主任1984---1986村委会王明顺主任1986---1996村委会续表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周全义主任1996---2002村委会周全法主任2002---2008村委会王振华主任2008---2011村委会周全义主任2011---2017.12村委会苏文芳主任2017.12---村委会善庄大队:(注:1958—1984年,前善庄、后善庄、北官庄为一个生产大队>: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倪道祥大队长、主任1958---1968生产大队、革委会郭印川主任1968---1974革委会秦德友大队长、主任1974---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前善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秦茂零主任1984---1986村委会王金海主任1986---1987村委会张福祥主任1987---1988村委会秦茂友主任1988---1999村委会李延苓主任1999~2011村委会王艳主任2011---2016(后空缺一年>秦德峰主任2017.12---村委会后善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张金海主任1984---1988村委会宫玉才主任1988---2001村委会秦茂清主任2001---2004村委会宫德展主任2004---2014村委会宫德合主任2014---2017.12村委会宫可可主任2017.12---村委会北官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马延亮主任1984---1986村委会时均宝主任1986---1988村委会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时均学主任1988---1993村委会任广洋主任1993---1996村委会张建东主任1996_1999村委会时耿本主任1999---2002村委会任召勤主任2002---2005村委会任召洋主任2005---2008村委会张敬民主任2008---2011村委会张敬东主任2011---2017.12村委会任现斌主任2017.12---村委会苏疃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刘家礼村长1948---1954建国前后徐凤桐社长1954---1959合作社刘陵顺大队长、主任1959---1976生产大队、革委会徐凤山大队长、主任1976---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王修柱主任1984---1988村委会刘春生主任1988---1991村委会王修柱主任1991---2002村委会刘春平主任2002---2011村委会刘春强主任2011---2014村委会刘春全主任2014---村委会渠村: 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渠贵麟村长1912---1925渠宗义村长1925---1938(空缺>空军入侵行政组织瘫痪渠毓飞会长1945---1946农协会渠志春会长1946---1947农协会渠志朴村长1947---1948建国前渠志环村长1948---1950建国前后渠志俭村长1950---1951建国初渠毓银村长1951---1953建国初续表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渠怀奎村长1953---1954互助组时期渠志俭社长1954---1956本村合作东社渠毓银社长1954---1956本村合作西社渠毓银社长1956---1957合作社渠志地社长、大队长1957---1959合作社、生产大队渠志俭大队长1959---1961生产大队渠志伦大队长1961---1965生产大队渠志奇主任1965---1966先后任“革委会主任" 渠怀存渠开成主任1966---1971革委会渠志奇主任1971---1984革委会、管委会渠开涛主任1984---1990村委会渠怀祥主任1990---1991村委会渠开启主任1991---1993村委会渠开涛主任1993---1999村委会渠怀东主任1999---2002村委会渠开国主任2002---2005村委会渠怀坦主任2005---2015.12村委会渠怀利主任2015.12---村委会倪楼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渠志彬村长、社长1949---1959iiN初期.合作社期间渠志彬大队长1959---1966生产大队倪道斌主任1966---1974革委会倪义徳大队长1974---1978生产大队倪学义大队长、主任1978---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倪学义主任1984---1990村委会倪士锋主任1990---1997村委会倪方义主任1997---村委会金马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马宗良主任1965---1984革委会、管委会马延峰主任1984---1990村委会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李洪平主任1990---1999村委会马宗信主任1999---2002村委会李恩生主任2002---2007村委会马宗斌主任2007---村委会志门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孟凡佑村长、社长1950---1958建国初.合作社期间孟凡佑大队长、主任1958---1976生产大队、革委会刘春起大队长1976---1980生产大队孟庆法主任1980---1993管委会、村委会刘春岭主任1993---1996村委会孟样铨主任1996---1998村委会孟庆法主任1998---村委会东磨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张金辉社长1955---1959合作社张继伦大队长、主任1959---1976生产大队、革委会张玉行大队长、主任1976---1984生产大队、管委会张志成主任1984---1987村委会李召俊主任1987---1990村委会张建元主任1990---1995村委会张玉水主任1995---1998村委会张玉祥主任1998---2005村委会张茂宾主任2005---2017.12村委会张强主任2017.12---村委会时店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时培璋村长、社长、大队长1951---1965合作社前、合作北社、生产大队时耿耀社长1954---1958合作南社时培琼主任1965---1974革委会时培安大队长、主任1974---1999生产大队、管委会、村委会续表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温宜东主任1999---2005村委会 (缺职>时均令主任2010---2017.12村委会时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时耿杰村长1950---1952建国初时玉瑞村长1952---1953建网初时耿哲村长1953---1954互助组期间时培真社长1954---1958合作社时培真大队长1958---1976生产大队时培伍大队长、主任1976---1996生产大队、行委会、村委会时培利主任1996---1999村委会时均木主任1999---2002村委会吕士平主任2002---2003村委会时耿海主任2003---2006村委会时均苗主任2006---2009村委会时均良主任2009---2013村委会时梓洪主任2013---2017.8村委会吴庄村:姓名职务任职时间备注吴天临社长1955---1958合作社吴运香大队长1958---1968生产大队吴天禄主任1968---1973革委会吴开新主任1973---1984管委会吴天暍主任1984---1987村委会吴运涛主任1987---1996村委会吴增远主任1996---1999村委会吴和平主任1999---2002村委会吴沛启主任2002---2005村委会吴成科主任2005---2007村委会吴运营主任2007---村委会第二章劳动和社会保障第一节劳动就业新中国成立前,官桥辖区的工商业多是小手工、小店铺,生产不稳定,为小本经营或个人单干,很少雇工,境内居民自谋职业,非常艰难。90%以上的农民仅占有20%至30%的土地,大量剩余的劳动力为寻求生活出路,只有给占有70%至80%的土地的地主、富农当长工、打短工;或种土地,收后分成;或到作坊、店铺当伙计、做学徒;或拜师学木工、石匠、铁匠、泥瓦匠等。土地改革后,农民均等占有土地,以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官桥辖区的人们初步安居乐业。1949年到1951年,政府部门在旧社会遗留的知识分子中招录使用一部分人员统一分配,到有关部门单位工作。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集体工业兴起,部分青壮年或有技术特长人员,根据工业生产需要,由农转工。1970年后,国家建设急需人才,就业机会增多,部分农民经体检、政审后,被煤矿等企业招录,成为正式职工,称为农民正式工,称为“铁饭碗”。因此,很多学生刻苦学习,通过升学、参军、转非,以期成为正式职工干部。1978年改革开放后,就业机会逐渐增多,除毕业生农转非后上技校分配就业外,农业户口就业的机会也比以前增多。或到企事业单位、大集体干临时工,或自己办企业、做生意等,就业出现了“两元化”(非农业就业、农业就业)。后有不少人农兼工、农兼商、工兼商、或农、工、商并举,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就业格局。到1987年后,大部分剩余劳动力纷纷开始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等。1998年始,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取消,公民就业的机会趋向平等、合理,呈现了城乡、国营、集体、个体、家庭“多元化”就业格局。官桥镇居民就业区域扩大,分布全国各地,甚至国外。2005年后,劳务输出型就业逐渐达到高峰,到2012年趋于平稳。十多年来,镇政府每年定期举办居民就业技能培训班。截止到2017年底,参加镇政府组织就业培训的人数达到近万人次,其中技能扶贫人员156人,公益岗位人员68人,各村成年村民,除“老、弱、病”外,包括残疾人在内,基本上都有职业、有活干,完全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第二节社会养老保险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988年9月,境内全民所有制企业固定职工,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金,个人不缴纳。1989年3月,集体所有制企业中的固定职工,单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金,个人不缴纳。1993年,企业实行全员合同制,除单位按比例缴纳保险外,个人开始按工资总额的2%缴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993年1月始,官桥镇辖区机关事业单位中正式干部、固定工人、城镇合同制工人、农民合同制工人、聘用干部,在市机关事业保险处缴纳养老保险金,标准为单位按平均工资总额的14%缴纳,个人按标准工资的3%缴纳,并交纳1%的失业保险;1994年1月后,个人改缴纳为2%。实行按月缴纳制度。离退休人员个人不缴纳。三.农村养老保险1993年,官桥镇开始办理农村养老保险,年龄为20至60周岁。农民(重点是村干部)可根据自己家庭收入情况选择按月缴纳、按年缴纳、一次性缴纳三种形式。60周岁以后方可领取养老金。2009年8月,根据中央、省、市政策,官桥镇开始全面办理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本镇16周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不含在校学生)每人年缴保险费可自行选择为300元、4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5000元7个档次中的任意一档。年满60周岁以后,按照参保档次的相关政策,享受相关待遇。2011年,对当年已满60周岁的老人,不缴保费,可毎月直接享受国家补助的基础养老金55元。到2017年,养老金逐步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随着国家的发展及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多,今后标准还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具体标准目前设有每人每年1〇〇、200、300、400、500、700、900、1000、1500、2000、3000元11个档次。第三节管理机构及职责2003年6月,官桥镇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节务所。负责本镇劳动力资源和退休人员的调整登记;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引导外出就业;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失业证,提供再就业援助;为失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为非城镇人员代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城镇(非农业)人员代缴医疗保险等。所长先后由高文桐(2003年6月一2010年3月)、杨其聪(2〇10年3月一)担任。第四节人民生活1949年之前的旧中国,生产资料属于私有制,即封建所有制。在农村,主要生产资料即土地,完全归私人所有,土地高度集屮,贫富不均的现象极为严重。清代末年,官桥镇共有土地31327亩,百分之八十归财主所有;解放前夕,有土地60795亩,总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的地主、富农,却控制着土地总数的百分之六十,而占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贫农、下中农,仅占土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状况,造成了地主大量出租土地或雇工进行盘剥不劳而获现象,广大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为了维持生活,则租种地主的土地,或出卖劳动力当长工、打短工,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当时生产工具落后,收庄稼靠肩扛手拉,耕种有牛的很少,大部分牲畜为地主所有,贫农只能靠镢刨锨挖耕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靠天吃饭、加之连年灾荒,年平均仅有粮食亩产300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方式无法承受天灾人祸。一遇到灾荒年,贫雇农不得不出卖仅有的少量土地,而地主趁机大量兼并土地,造成大部分农民衣食无着,为地主打长工、打短工,过着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生活,吃饭只是以粗粮野菜为主,每年青黄不接时,逃荒他乡,卖儿卖女,因饥寒交迫而路死街头的现象时有发生。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50年全镇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当家做了主人。1953年成立互助组,1956年成立初级社,1957年成立髙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4年农村开始打机井,解决农业用水的问题。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逐步高涨起来,粮食连年增产,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收入连年增加。据统计数字显示:1979年前,农村农民收入较低,除社队提留和上交国家部分外,人均收入现金只有56.82元;而1991年全镇农村人均收入达到1004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如表所示:1991年官桥镇实现小康规划暨落实情况一览表表3-6类别指标名称单位小康1991年标准实际数年份数量年均递增率 (%)1.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元400033401996年40634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400100414087综合指标3.人口自然增长率 %1010.210-3.7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 %3025.5303.3生产总值比重5.主要食物人均占有埴 ①粮食公斤500572572物资生活 ②肉类公斤5040504.6水平指标 ③禽蛋公斤3029350.76.农民人均消费水平元110076011007.67.人均住房面积(农村)平方米1817.6180.58.初中阶段义务教育普及率 %10082.51003.9文化生活9.万人拥有科技人员数人2001252009.8水平指标10.文体设施达标率镇 %100821004村 %9060908.4续表小康1991年实现小康类别指标名称单位标准实际数年份数最年均递增率 (%)环境保护11.村庄建设达标率 %8080指标12.林木港盖率 %2015.4205.413.大气质量标准等级国家级12114.村级社会化 %100851003.5服务组织普及率社会服务15.农民人均占有乡村两级集元1000480100015.8保障指标体公共积累亩均拥有农机动力千瓦0.380.30.385.316.农村电话通话率(村)%4535455.217.五保老人集体供养率 %1003010027.318.村甲级卫生室普及率 %8580851.3万人拥有病床数张2525357社会服务万人拥有卫生技术员人252025.55保障标准农民饮用自来水所占比例 %8560959.6(按户计算)人均寿命岁727219.刑事案件发案率万分之321.5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全自动洗衣机、彩电、照相机、空调、水箱、电脑等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一些较为富裕的家庭,还拥有了手提电脑、液晶电视、家用小汽车等“金三件”。2017年,全镇拥有大型载重汽车389辆,拖拉机515台,小轿车每百户拥有30辆,电脑每百家拥有31台,家用电动车每家不少于1辆。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到30平方米。“住房要宽敞、饮食讲质量、电器用高档、穿衣需漂亮”已逐渐成为大多数人们的消费标准。
附《小康之户标准》1.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人均消费水平1100元。2.拥有3种以上一般耐用消费品。3.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4.居室、院落、个人卫生良好、环境整洁优美。5.适龄儿童入学,家庭成员(15—45周岁>无文盲,一名科技明白人。6.自觉执行计划生育规定。7.遵守村规民约,家庭和睦,无违法乱纪现象。8.私极参加文体活动。第三章人口与计划生育第一节民族结构新中国建立初期,官桥堍内以汉族人口居多,有少数回族、蒙古族、满族人。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镇人口76966人,其中汉族人口76789人,回族人口为172人(住车站8人,狄坡1人,莱村1人,八一矿162人),蒙古族4人(住八一矿区),满族1人(住八一矿区)。第二节人口概况官桥镇地处低山丘与平原交接边缘,有山有水,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适宜人口居住繁衍生息。据北辛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表明,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代先民就在此聚居,创造了辉煌的北辛文化。据出土的汉代墓葬群考证,官桥境在两汉时期人烟辐辏。据史料载:在唐代有6个村近1000人,宋朝有8个村近2000人,元初发展到12个村近3000人。元末,淮北爆发农民大起义,元军镇压,祸及滕县,加之天灾连年,疫病流行,致使人口大减,几乎“路断行人”。明朝,太祖朱元璋为恢复生产,曾几次迁山西“丁多田少”或“有丁无田”之民来滕,如史庄的史姓,渠村的渠姓,轩辕庄的张氏,王庄的王氐,马庄的马氏等族人,均系那时迁来立村,从此人口才得以增长。到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 >,境内人口有655户,5190人。明末,战祸四起,人口一度下降,1642年(崇祯十五年)滕县已是“执簿呼名,十不剩一”。清初,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税” 的规定,人口增长较快。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有1340户,6771人;1875年(光绪元年)有2265户,13325人。清末,屡遭天灾人祸,人口下降,1911年(宣统三年)只有12440人。民国年间,人口增减不定,1919年(民国八年)有13162人。1927年(民国十六年),连年天灾,人口外流,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有14881人。曰伪时期,连遭天灾战祸,人口减少,1943年有14810人。1948年国民政府统计,韩村乡与官桥乡部分村庄有11744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增长较快,1949年发展到5305户,24842人;1953年6245户,27076人;1958年7481户,31102人。1963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呈下降趋势。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急剧增长,到1972年已有45024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口趋于稳定发展。到1982年有63729人,1983年63812人,1984年63899人。官桥镇人口,镇机关驻地与八一矿区集中,西部平原较多,东北山丘区较少。1985年总人口64797人:乡村5206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镇驻地部门1578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八一矿区各单位11159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七。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为1062.24人。到2017年底,全镇有21179户,71939人,其中农村人口16484户,51643人;城镇人口20296人,其中男性32731人,占总人数53.21%,女性32162人,占总人数46.7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48.7人。1949一2017年官桥镇人口变动情况表表3-7单位:人总人口(人)在总人口中出生死亡人□净增长年度 (人)迁入迁出合计男女农业非农业人数出生率人数死亡率人数增长率人数人数 (*〇)(%〇)19495305248421244212400195054912536412822125421955645229286148011448519608688339831700816975339782051965866037268186881858036504764197094444447622243222334354892812812.763758.439062.013053851975989948168241572401147687999101321.213737.7464013.407125281980127936177632999287775011511661101216.413525.6966010.7010621464198513848647973482829969504681432998415.33365.2064R10.101559148919901702672942379643497861884110587209.873284.407159.801238132119951721573114378453526962103110117424.363194.366869.381425110820002132573426379953543160248131026939.433254.4275110.221562133120052131474165387643540154971191946458.693144.2378210.5414711204201020607769663982737139518422512479010.263314.3080310.43113911282015210256790935989319204940018509108716.004877.1781512.0014151037表3-81985年官桥镇各村农村劳动力行业人口分布表单位:人劳力其中工业农林牧交通文教村名建筑业商业其他官桥村17133961461001504002807628017264车站470243238520413721西王庄295252520015103240狄坡260453015179520101吕楼270991311202125上魏楼20020201432012410前掌大112175255067580201511245后掌大4541912588781781826752史庄6001667940472007023441666东康留4152071001520865西康留4495212403008141935太平庄410482532029530410320苏疃1200606070013062020264渠村540636344184720倪楼34952341817050910455金马庄170151582541216志门35622222139037239东磨庄367172152931239511时村3505555027010267时店67125256131054410东郑庄5507012583872028360西郑庄7801144668559501081524苏叶村1769040515620前善庄3202020198154054后善庄3407150212183027648北官庄436701015453942020418北吴庄17213131302126轩辕庄868226150403632013038781264坝上村1100362250100125008050371853良里村390233317258201651048北辛村108028111511452350105423518249王园村340836023228524315续表村名劳力农林牧建筑业交通商业文教其他人数合计村办联户镇办副渔运输卫生后管庄1847560158664265前管庄3461404010011050201520大康留700815062554730188511大韩村6106020404562540681S 中韩村166603020106630415北韩村6801551301015450830101413前公桥 S18102301260320301822928东西公桥9712301353012033911539733771前莱村4861010398222218521后莱村3288040401602016271114东莱村30090601020100201815750望河庄410191934974526小河村1401313120581210东王公31725252351323876西王公43024243232222156东洪林6241616580203311中洪林79025050150504003050101040西洪林2807460141502015228表3-92017年官桥镇各村基本情况表单位名称总户数人口数(人>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人均耕地 <户>合计男女 (个)(亩)(亩)官桥镇16484648933325131642228497710.78史庄村320132368963449200.7前掌大村7252826155112751434001.21后掌大村2781103563540410500.97吕楼村18972137135025S20.79上魏楼村13651626425225401.06狄坡村14353827726114360.82车站村25194047346724550.48单位名称总户数人口数(人)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人均耕地 (户)合计男女 (个)(亩)(亩>西王庄村20483043739366200.76轩辕庄村3861652830822712000.65大康留村411148576372259600.65前管庄村256105553052547340.71后管庄村17057129128024700.84王园村15869234734523320.49北辛村6022308118411241214600.72坝上村5482321118111401018900.93良里村19983443040445500.67前莱村311122064457635660.47东莱村19276639437249001.2后莱村346135969966069600.71大韩村4551890976914411990.64中韩村17270135434733670.53北韩村4411872939933312250.66前公桥村25796948848124550.48东公桥村477183193090169000.49西公桥村256105055650022240.22望河村21576241135248161.09小河村10841921620322910.71东王公村3331421755666411210.78西王公村20285144940236800.81西洪林村14959230428832840.49中洪林村4151551816735510600.67东洪林村3181222661561310480.85北吴庄村12546523922614400.96时村村25785944041938430.90时店村3141144601543713301.14东磨庄村2611013532481410281.02续表2单位名称总户数人口数(人)村民小组耕地面积人均耕地 (户)合计男女 (个)(亩>(亩>苏疃村750336217101652825600.74金马庄村20175639735947000.90志门村18357729728025721.00倪楼村22186243442847600.89渠村村3821556795761518241.20东郑庄村351126065160949600.75西郑庄村会50219651021944816440.84苏叶村19775338237147200.97前善庄村2691037566471411601.12后善庄村22494748746039741.04北官庄村2691059542517413001.25官桥一村29396149147036270.65官桥二村308142071170945780.41官桥三村357135868966938180.60官桥四村312118560258346340.54太平庄村304116660656048610.75东康留村4201639874765510310.63西康留村361135869965937420.552017年官桥镇镇直、镇企、驻地企单位人口情况表表3-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人单位名称人数山东八一煤电化有限公司3590車庄矿业(集团)有限贵任公司第二机械厂927枣庄矿业集团滕南医院872镇直部门446率庄矿业集团高庄煤业有限公司302火车站315滕州市八一矿区学校241镇教委353合计7046第三节人口普查第一次人口普査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査于1953年7月1日0时开始。全区成立人口普査办公室’区里选拔了一部分文化人和村文书等到县里进行学习培训,经过试点训练后,再到各登记站进行人口登记,最后报区贿复査汇总。根据普査结果统计,全区共6245户,27076人。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是1964年7月1日0时开始,至8月8日24时结束。普査项目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成分、职业、民族等,根据人□普查结果统计,全公社共有8545户,36375人。其中农业35857人,非农业518人。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査于1981年9月开始准备工作,进行户口整顿。公社于1982年成立15人组成的普查办公室,设立88个登记站,培训普査员266人。1982年7月1日0时为第三次人口普査的标准时间,到9月30日全部结束。根据普査结果统计,全公社共有13472户,63729人,其中男性34141人,占总人口53.57%;女性29588人,占总人口的46.43%,男女性别比为115:100。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准备,成立普査组织培训人员,普查标准时间为1990年7月1日,1990年8月31日结束上报,并完成手工汇总工作。根据普査结果统计,全镇总户数为17026户,其中家庭户16959户,集体户67户;总人口72942人,其中男性37964人,女性34978人,性别比109:100;汉族72810人, 少数民族132人。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査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根据普查结果统计,全镇总户数21325户,其中家庭户20952户,集体户373户,总人口73426人,其中男37995人,女35431人,性别比107:100;农业户人数60248人,非农业户人口13102人,非农业人数占总人口17.86%; 汉族73293人,其余为少数民族133人。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为2010年11月1日,根据普查结果统计,全镇总户数20607户,居住人口62333人,常住人口62303人,户籍人口76%6人。第四节姓氏分布与来源官桥镇的姓氏构成情况在1985年进行了详细统计,时有姓氏137个,其中500人以上的主要姓氏17个。至2017年末统计,官桥镇的姓氏构成共122个,其中1000人以上的姓氏14个,500至1000人的姓氏6个。2017年12月官桥镇农村居民姓氏户口、人数情况表表3-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氏户数人□数姓氏户数人□数姓氏户数人□数张17417612何28174神320杨13295768闵31181亢320王13545693罗33160邢419李12825527于35140随319续表1姓氏户数人口数姓氏户数人口数姓氏户数人口数孙12254876谢29139席319刘9634045裴36137花117任9133788龚34137薛316倪7162996咸21115种315时5082048田23113祝315渠5182034傅1810R 樊314魏3141960苏90108汪314朱3911750姜23116阮312周3801503邓2099丁211吕2701236陆3088严211徐2141031蔡1780房211马200843安1876卢110孟188739贾1772胡310郭166620常1470步110陈135598蒋1963於210狄137560堵1457许39秦118527温2056钟29黄129431帏1155栗28孔109425曹1353贺18史91398岳1451甄28范106387夏1149林27石90376郝944党17宋88359梁943屈17赵73344董838叶16顾93321郑738曾15吴79302莴936尚25彭66299邱732万14殷65280苗931伊24侯64274娄931牛14程59270段830路13杜48257明630季13冯42236轩辕530让12宫58234庞629郗12高58233左629师11齐50212耿629袁11续表2姓氏户数人口数姓氏户数人口数姓氏户数人口数唐44209衡728封11关31190毛427闫47187邵6222017年官桥镇各姓氏分布表(按男性户主统计)表3-12姓氏户数人口数分布村庄轩辕庄村350户,1340人;东磨庄村224户,943人;北韩村200户,900人;前莱村9〇户,500人;北官庄村86户,400人;北辛村49户,278人;西王公村65户,274人;前管庄46户,261人;东康留54户,250人;西王庄村45户,202人;前善庄村30户,180人;后莱村49户,172人;车站村40户,170人;大康留村4〇户,1«1人;太平庄村44户,154人;坝上村39户,161人;后善庄村3丨户,张氏17417612122人;西公桥村34户,144人;东郑庄村29户,142人;东公桥村25户,110人;前公桥村22户,88人;史庄村19户,120人;前掌大村19户,56人;苏畴村16户,66人;后管庄村16户,54人;官桥二村15户,65人;官桥四村15户,48人;后掌大村5户.20人;上魏楼村4户,20人;东洪林村5户,36人;狄坡村8户,48人;苏叶村7户.34人;官桥三村2户,6人;官桥一村4户,20人;中洪林村2户,12人;良里村1户,6人;时村1户,4人;大韩村2户,15人;时店村1户,S人;东莱村7户,26人。西郑庄村445户,1782人;北辛村168户,1002人;苏叶村163户,436人;王园村75户.3%人;官桥四村68户,278人;坝上村40户,165人;西王庄村40户,I42人;东康留村38户,220人;前管庄村38户,85人;后掌大村33户,100人;官桥一村30户,150人;前掌大村26户,98人;东郑庄村23户,107人;后管王氏13545693庄村22户,76人;上魏楼村21户,69人;太平庄村19户,71人;后善庄村17户,■75人;中韩村14户,47人;前酋庄村13户,88人;小河村8户,60人;东洪林村2户,9人;前莱村12户,50人;车站村10户,44人;狄坡村1户,5人;官桥二村1户,5人;望河村1户,6人;轩辕庄村4户,13人;良里村2户,12人;志门村1户,8人;金马庄村1户,2人;时村3户,14人;苏疃村5户,19人;官桥三村5户,36人;保楼村2户,11人;时店村2户,6人;西公桥村1户,6人„ 东公桥村273人,1350人;大韩村252户,1125人;东洪林176户,792人;前掌大村98户,7»)人;望河村176户,730人;轩辕庄村41户,175人;西公桥村30户,136人;良里村30户,128人;前莱村22户,100人;保楼村15户,68人;后韋大杨氏13295768村4户,15人;西洪林村2户,10人;狄坡村8户,48人;车站村18户,79人;北官庄村6户,22人;前善庄村3户,12人;官桥二村丨0户,50人;北辛村4户,17人;王园村1户,5人;前管庄村10户,40人;西王庄村2户,6人;前公桥村7户,30人;后管庄村3户,12人;东莱村1户,7人;宫桥三村3户,31人。北韩村200户,900人;后掌大村202户,704人;西公桥村156户,644人;良里村%户,401人;北辛村44户,329人;王园村57户,236人;前善庄村31户,186人;中韩村58户,182人;金马庄村48户,166人;坝上村40户,161人;前管庄村40户,112人;前掌大村36户,264人;官桥三村30户,128人;东磨李氏12825527庄村17户,71人;倪楼村3户,12人;小河村13户,104人;上魏楼村16户,51人;北官庄村1户,9人;东洪林村5户,37人;车坫村23户,82人;北吴庄村5户,22人;望河村2户,8人;宫桥二村4户,1S人;官桥一村8户,40人;东康留村〗6户,70人;志门村8户,32人;东郑庄村7户,35人;时店村8户,44人;前公桥村10户,65人;东公桥村4户,18人;西郑庄村1户,8人。续表I姓氏户数人口数分布村庄西康留村303户,1106人;太平庄村187户,585人;官桥二W130户,560人;东康留村148户,525人;宫桥三村90户,479人;官桥一村96户,440人;史孙氏12254876庄村80户,390人;大康留村60户,240人;官桥四村53户,180人;车站村2丨户,98人;上魏楼村19户,79人;北辛村1户,14人;前掌大村4户,22人;轩辕庄村3户,10人;西王庄村8户,22人;大韩村2户,28人;东郑庄村5户,27人;时店村8户,32人;前公桥村5户,36人;西郑庄村1户,2人;前莱村1户,1人。苏瞳村753户,3137人;金马庄村26户,104人;东公桥村23户,100人;车站村21户,98人;北韩村20户.66人;志门村16户,64人;官桥二村15户,60人;西公桥村9户,50人;东王公村1户,5人;西康留村8户,33人;倪楼村8户,刘氏963404542人;良里村10户,44人;北辛村8户,43人;后善庄村4户,11人;西洪林村3户,23人;西郑庄村1户,2人;后莱村6户,36人;西王公村1户,14人;前善庄村3户,13人;苏叶村3户,14人;望河村1户,4人;东康留村4户,1S人;轩辕庄村1户,4人;前掌大村4户,14人;大韩村6户,20人;东郑庄村3户,9人;后管庄村4户,18人;官桥三村1户,2人。东王公村312户,1292人;大康留村260户,934人;北辛村178户,789人;北官庄村48户,218人;轩辕庄村30户,140人;大韩村19户,11(>人;前公桥村任氏913378816户,70人;官桥四村9户,55人;官桥三村10户,46人;史庄村6户,29人;中韩村8户,24人;东郑庄村3户,18人;东公桥村3户,18人;东康留村4户,16人;西王公村2户,12人;车站村3户,11人;狄坡村1户,S人;北韩村1户,1人。中洪林村350户,1400人;倪楼村161户,75S人;东洪林村85户,382人;后倪氐7162996莱村31户,U4人;金马庄村24户,98人;西洪林村15户,63人;后善庄村13户,47人;西郑庄村10户,45人;志门村9户,36人;官桥四村7户,29人;官桥三村4户,6人;前公桥村2户,12人;坝上村1户,4人;官桥一村1户,5人。时店村230户,906人;时村192户,749人;北官庄村44户,19H入;北吴庄村时氏508204818户,86人;后善庄村丨0户,45人;官桥二村8户,30人;前公桥村3户,20人;史庄村2户,12人;车站村1户,2人。渠村342户,1369人;坝上村116户,484人;前善庄村14户,65人;官桥一村12户, 渠氐518203460人;中韩村11户,38人;倪楼村5户,25人;车站村7户,23人;东郑庄村4户,21人;苏叶村2户,8人;金马庄村2户,7人;苏疃村2户,8人。前掌大村156户,1266人;西王庄村98户,470人;h魏楼村24户,92人;太魏氏3141960平庄村丨4户,49人;后管庄村12户,46人;西郑庄村6户,26人;坝上村1户,3人;前莱村3户,8人。西王公村98户,490人;前公桥村67户,316人;后管庄村86户,310人;太平皮村67户,239人;东康留村35户,200人;东郑庄村11户,55人;金马庄村7户,朱氏391175032人;东公桥村6户,30人;上魏楼村6户,27人;前莱村3户,10人;大韩村2户,12人;时村1户,9人;时店村1户,9人;轩辕庄村1户,6人;中洪林村1户,S人。周氏3801503坝上村209户,858人;东莱村137户,543人;苏叶村29户,87人;王园村4户,12人;东公桥1户,3人。吕氏2701236吕楼村169户,724人;前善庄村46户,284人;官桥二村26户,105人;官桥一村4户,20人;时村8户,29人;东郑庄村1户,1人;官桥三村16户,73人。续表2姓氏户数人口数分布村庄官桥四村7S户,365人;官桥三村62户,332人;苏疃村26户,113人;后管庄徐氏2141031村13户,52人;西康留村3户,13人;后掌大村6户,20人;轩辕庄村2户,9人;东郑庄村6户,27人;前掌大村3户,18人;东王公村1户,6人。东郑庄村81户,384人;金马庄村70户,230人;轩辕庄村32户,150人;大康马氏200843留村7户,30人;坝上村4户,22人;北官庄村3户,15人;王园村1户,6人;大韩村1户,4人;东公桥村1户,2人。孟氏188739志门村103户,416人;史庄村72户,276人;金马庄村10户,36人;前管庄村2户,10人;东郑庄村1户,1人。东郑庄村46户,232人;中韩村S3户,169人;史庄村11户,62人;官桥一村12户,郭氐16662060人;官桥四村15户,54人;后善庄村9户,46人;上魏楼村4户,23人;苏叶村3户,14人;前掌大村2户,11人。良里村50户,210人;前善庄村12户,89人;官桥一村15户,75人;轩辕庄村陈氏13559820户,65人;前掌大村9户,28人;前公桥村8户,36人;西洪林村5户,24人;官桥二村5户,20人;车站村2户,9人;苏叶村3户,15人;王园村3户,13人;官桥三村3户.14人。狄氏137560后管庄村38户,188人;官桥二村45户,160人;狄坡村27户,113人;前管庄村12户,45人;西王庄村12户,45人;后善庄村2户,4人;官桥一村1户,5人。秦氐118527后善庄村8(1户.303人;前善庄村36户,217人;后掌大村2户,7人。黄氏129431小河村71户,200人;望河村29户,98人;北辛村15户,74人;车站村7户,28人;前管庄村2户,14人;前掌大村3户,11人;吕楼村1户,3人;时店村1户,,人^ 孔氏109425后莱村54户,234人;前管庄村20户,55人;官桥二村13户,52人;前掌大村11户,46人;后掌大村6户,20人;太平庄村4户,17人;吕楼村1户,1人。史氏91398史庄村91户,398人。范氏106387东莱村59户,223人;前莱村35户.120人;官桥三村11户,41人;中洪林村1户,3人。石氏90376后莱村90户,376人。前莱村21户,100人;中韩村28户,87人;官桥一村8户,40人;吴庄村6户,宋氏8835932人;太f•庄村H户.28人;忐门W5厂1.211人;莱村4户,15人;北韩村4户,16人;西王庄村2户,7人;前公桥村1户,9人;狄坡村1户,5人。狄坡村18户,80人;苏疃村17户,70人;后掌大村15户,50人;车站村6户,赵氐7334429人;太平庄村6户,17人;东公桥村3户,50人;大韩村3户,2S人;上魏楼村2户,8人;东洪林村1户,6人;金马庄村1户,4人;时店村1户,5人。顾氏93321中韩村73户,230人;北官庄村20户,91人。吴氏79302北吴庄村70户.263人;北官庄村4户,17人;前掌大村3户,13人;小河村2户.9人。北辛村23户,153人;前公桥村6户,2S人;后莱村4户,20人;前莱村4户,20人;彭氏66299官桥一村4户,20人;大韩村4户,14人;官桥四村3户,14人;车站村1户,5人;坝上村4户,17人;官桥二村2户,8人;中洪林村1户.3人。殷氏65280坝上村61户,2S9人;东康留村4户,21人。侯氏64274宫桥7村21户,109人;官桥」村27户,105人;苏疃村13户,49人;车站村2户,7人;北辛村1户,4人。续表3姓氏户数人□数分布村庄程氏59270西洪林村59户,270人。杜氏48257前掌大村16户,110人;北辛村14户•74人;轩辕庄村9户,35人;车站村6户,24人;史庄村2户,9人;狄坡村1户,5人。冯氏42236西洪林村40户,220人;官桥四村2户,人c 宫氏58234后善庄村58户,234人。高氏58233前掌大村40户,136人;北辛村S户,40人;官桥三村5户,23人;苏疃村4户,19人;坝上村2户,9人;保楼村1户,5人;东莱村1户,1人。齐氏50212狄坡村29户,146人;前管庄村21户,66人。唐氏44209后莱村44户,209人。关氏31190前公桥村21户,145人;前管庄村7户,32人;轩辕庄村3户,丨3人。闫氏47187太平庄村28户,108人;苏叶村7户,35人;K楼村4户,2〇人;前管庄村3户,12人;车站村3户,9人;后掌大村1户,3人。何氏28174东康留村27户,170人;轩辕庄村1户,4人。闵氏33181东郑庄村31户,162人;西郑庄2户,19人。罗氏33160东公桥村33户.160人。于氏35140前莱村20户,80人;前掌大(于屯村)15户,6〇人。谢氏29139前掌大村1S户,78人;坝上村14户,61人。裴氏36137时村18户,49人;苏叶村S户,31人;官桥一村6户,30人;车站村3户•丨2人;史庄村2户,8人;北吴庄村1户,5人;大康留村1户,2人。龚氐34137上魏楼村34户,137人。苏氏34124苏叶村23户,79人;官桥一村4户,20人;上魏楼村4户,13人;车站村2户,6人;东郑庄村〗户,6人。咸氏21115西郑庄村21户,11S人。田氏23113官桥一村20户•100人;悅楼村2户,12人;后掌大村1户,1人。傅氐18108西郑庄村丨8户,108人。姜氏23116车站村13户,47人;北辛村5户,38人;官桥4户,22人;孔窑1户,9人。邓氏2099东郑庄村8户,41人;车站村9户,38人;西公桥村3户,2〇人。陆氐30B8前掌大村30户.88人。蔡氏1780东康留村17户,80人。贾氏1780东郑庄村16户,65人;西公桥村2户,8人;北辛村1户,7人。安氏1876小河村7户,30人;狄坡村7户,30人;前善庄村4户,丨6人。常氏1470官桥一村14户,70人。蒋氏1963北辛村8户,27人;太平庄村8户,22人;坝上村3户,M人。堵氏1457苏疃(巴庄村>14户,57人。温氏2056时店村20户,56人。续表4姓氏户数人口数分布村庄韩氏1155官桥二村5户,25人;中韩村2户,12人;前掌大村3户,10人;西郑庄村1户,8人。曹氐1353官桥四村7户,28人;前管庄村3户,13人;大康留村3户,12人。岳氏1451后善庄村13户,47人;时店村1户.4人。夏氏1149北辛村8户,39人;前莱村3户,10人。郝氐944东公桥村7户,35人;车站村2户,9人。梁氏943北官庄村4户,22人;前公桥3户,16人;车站村2户,S人。董氏838时店村8户,38人。郑氐738前管庄村5户,23人;大韩村1户,10人;官桥三村1户,5人;葛氏936后莱村6户,22人;东公桥村3户,14人。苗氏933官桥二村9户,33人。邱氐732东郑庄村5户,23人;大韩村2户,9人。娄氏931前管庄村9户,31人。段氏830大韩村8户,30人。明氏630官桥二村6户,30人。轩辕氏530前莱村5户,30人。庞氏629轩辕庄村4户,16人;前公桥村1户,7人;东洪林村1户,6人。左氏629车姑村5户,23人;狄坡村1户,6人。耿氏629车站村3户,17人;西郑庄村3户,12人。衡氏728坝上村7户,28人。毛氏427官桥四村3户,21人;苏疃村1户,6人。邵氏622前掌大村6户,22人。神氏320官桥一村3户,20人。充氏320官桥一村3户,20人。邢氏419北吴庄村4户,19人。随氏319后莱村3户,19人。席氏319北吴庄村2户,10人;北官庄村1户,9人。花氏117大韩村1户,17人。薛氏316东郑庄村3户,16人。种氏315狄坡村3户,15人。祝氏315史庄村3户,15人,樊氏314西王庄村3户,14人。续表5姓氏户数人口数分布村庄汪氏314前管庄2户,9人;狄坡村1户,S人。阮氐312前公桥村3户,12人。丁氐211前掌大村2户,11人。严氏211东公桥村2户,11人。房氏211苏疃村1户,6人;金马庄村1户,S人。卢氏110大韩村1户,10人。胡氏310望河村3户,10人。步氏110苏噇村1户,10人。於氏210狄坡村2户,10人。钟氏29渠村2户,9人。许氏39车站村2户,4人;官桥三村1户,S人。栗氐28大康留村2户,8人。贺氏28官桥二村2户,8人。甄氏28官桥三村2户,8人。林氏27车站村2户,7人。党氏17东郑庄村1户,7人。屈氏17车站村1户,7人。叶氏16东洪林村1户,6人。曾氏15西康留村1户,S人。尚氏25渠村2户,5人。万氏14大康留村1户,4人。伊氏24车站村2户,4人。牛氐14车站村1户,4人。路氐13西康留村1户,3人。季氏13志门村1户,3人。让氏12轩辕庄村1户,2人。郗氐12宫桥三村1户,2人。师氏11官桥三村1户,1人。袁氏11车站村1户,1人。封氐11车站村1户,1人。2017年官桥镇各村姓氏分布表表3-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村名姓巧其中姓氏人数孙姓1659人;徐姓697人;王姓469人;侯姓214人;狄姓丨65人;吕姓1%人;李姓183人;张姓139人;郭姓114人;陈姓1〇9人;任姓101人;田姓1〇〇人;杨姓81人;常姓70人;渠姓66人;刘姓62人;孔姓S2人;彭姓42人;范姓官桥村4141人;宋姓40人;裴姓30人;倪姓36人;苗姓33人;时姓30人;明姓3〇人;曹姓28人;韩姓25人;亢姓20人;神姓20人;毛姓2丨人;姜姓22人;,姓22人;苏姓20人;冯姓16人;甄姓8人;贺姓8人;顾姓8人;许姓S人;郑姓5人;郗姓2人;师姓1人。张姓170人;刘姓98人;李姓82人;孙姓82人;杨姓79人;姜姓47人;徐姓46人;王姓44人;邓姓38人;黄姓28人;渠姓23人;赵姓M人;杜姓24人;车站村33左姓23人;耿姓17人;裴姓12人;任姓11人;宋姓10人;闫姓9人;郝姓9人;陈姓9人;侯姓7人;林姓7人;苏姓6人;梁姓5人;许姓4人;伊姓4人;彭姓5人;牛姓4人;屈姓7人;时姓2人;袁姓1人;封姓1人。魏姓1266人;杨姓780人;李姓264人;高姓136人;杜姓丨10人;陆姓88人;前掌大村20王姓98人;谢姓78人;于姓60人;张姓56人;孔姓46人;陈姓28人;邵姓 (于屯>22人;孙姓22人;徐姓18人;吴姓13人;黄姓11人;丁姓11人;郭姓11人;韩姓10人。, 马姓384人;郭姓232人;闵姓162人;张姓142人;王姓1〇7人;贾姓65人;东郑庄村20朱姓55人;邓姓41人;李姓35人;徐姓27人;孙姓2*7人;邱姓23人;渠姓21人;任姓18人;薛姓16人;刘姓9人;党姓7人;苏姓6人;孟姓1人;吕姓1人。张姓261人;李姓112人;王姓85人;齐姓66人;孔姓S5人;狄姓《人;杨前管庄村18姓40人;关姓32人;娄姓31人;郑姓23人;倪姓20人;刘姓14人;黄姓M人;曹姓13人;闫姓12人;孟姓10人;汪姓9人;谢姓9人。+:姓1002人;任姓789人;李姓329人;张姓278人;黄姓74人;彭姓153人;北辛村16杜姓74人;刘姓43人;高姓40人;夏姓39人;姜姓3(5人;蒋姓27人;杨姓17人;孙姓14人;贾姓7人;侯姓4人。轩辕庄村15张姓1340人;杨姓175人;马姓150人;任姓140人;陈姓65人;杜姓3S人;刘姓4人;让姓2人。杨姓112S人;李姓320人;任姓110人;段姓30人;孙姓28人;赵姓25人;大韩村15刘姓20人;花姓17人;张姓15人;彭姓14人;朱姓12人;郑姓10人;邱姓9人;马姓4人;卢姓1人。朱姓316人;关姓145人;张姓88人;杨姓30人;李姓6S人;陈姓36人;任前公桥村15姓70人;孙姓36人;彭姓2S人;时姓20人;梁姓丨6人;阮姓12人;保姓丨2人;宋姓9人;庞姓7人。周姓858人;渠姓484人;殷姓259人;王姓165人;李姓丨61人;张姓丨人;坝上村14谢姓61人;衡姓28人;马姓22人;彭姓17人;蒋姓14人;高姓9人;倪姓4人;魏姓3人。齐姓146人;狄姓113人;赵姓80人;杨姓S3人;张姓相人;安姓30人;种狄坡村14姓15人;於姓10人;左姓6人;任姓5人;杜姓5人;汪姓5人;王姓S人;宋姓5人。续表1村名姓氏数其中姓氏人数 (个)苏疃村13刘姓3137人,徐姓113人;李姓71人;赵姓70人;张姓66人;堵姓57人;(巴庄>侯姓49人;王姓丨9人;高姓19人;步姓10人;渠姓8人;毛姓6人;房姓6人。东公桥村13杨姓丨350人;罗姓160人;张姓110人;刘姓100人;赵姓SII人;郝姓35人;朱姓30人;李姓18人;任姓18人;葛姓14人;严姓〗1人;马姓2人;黄姓3人。前莱村12张姓500人;范姓120人;杨姓100人;宋姓100人;于姓80人;王姓5〇人;轩辕姓30人;彭姓21)人;夏姓10人;朱姓10人;魏姓8人;孙姓1人。时店村11时姓906人;温姓56人;李姓44人;董姓38人;孙姓32人;朱姓9人;王姓6人;张姓S人;赵姓5人;岳姓4人;黄姓3人。西郑庄村11王姓1782人;咸姓115人;傅姓丨08人;倪姓45人;魏姓26人;闫姓19人;耿姓12人;韩姓8人;李姓8人;刘姓4人;孙姓2人。后掌大村11李姓704人;王姓100人;赵姓50人;徐姓30人;张姓20人;孔姓2〇人;杨 (孔窑)姓15人;姜姓,9人;秦姓7人;闫姓3人;田姓1人。苏叶村•11王姓436人;周姓87人;苏姓79人;闫姓35人;张姓34人;裴姓31人;陈姓15人;郭姓14人;刘姓14人;渠姓8人;吕氏2人。后善庄村10*姓303人;宫姓234人;张姓122人;王姓75人;岳姓47人;倪姓47人;郭姓46人;时姓45人;刘姓11人;狄姓4人。上魏楼村10龚姓137人;魏姓92人;孙姓79人;王姓69人;李姓51人;朱姓27人;郭姓23人;张姓20人;苏姓丨3人;赵姓8人。后莱村10石姓376人;孔姓234人;唐姓209人;张姓172人;保姓丨14人;刘姓36人;莴姓22人;彭姓20人;随姓19人;宋姓1S人。前善庄村10吕姓284人;秦姓217人;李姓186人;张姓180人;陈姓89人;王姓88人;渠姓65人;刘姓13人;安姓16人;杨姓12人。北官庄村10张姓400人;任姓218人;时姓198人;顾姓91人;杨姓22人;梁姓22人;吴姓17人;马姓15人;席姓9人;李姓9人。东康留村10孙姓525人;张姓2S0人;王姓220人;朱姓200人;何姓170人;蔡姓80人;李姓70人;殷姓21人;任姓16人;刘姓15人。史庄村10史姓398人;孙姓390人;孟姓276人;张姓120人;郭姓62人;任姓29人;祝姓15人:时姓12人;杜姓9人;裴姓8人。太平庄村10孙姓585人;朱姓239人;闫姓108人;张姓154人;王姓71人;魏姓49人;宋姓28人;蒋姓22人;赵姓17人;孔姓17人。金马庄村10马姓230人;李姓166人;刘姓104人;倪姓98人;孟姓36人;朱姓32人;渠姓7人;房姓5人;赵姓4人;王姓2人。倪楼村9倪姓755人;杨姓68人;刘姓42人;渠姓25人;闫姓20人;李姓12人;田姓12人;王姓11人;高姓5人。大康留村8任姓934人;孙姓240人;张姓160人;马姓30人;曹姓12人;万姓4人;裴姓2人;粟姓8人。东洪林村8杨姓792人;倪姓382人;李姓37人;张姓36人;王姓9人;庞姓6人;叶姓6人;赵姓6人。西王庄村8魏姓470人;张姓202人;王姓142人;狄姓45人;孙姓22人;樊姓14人;(孔窑)杨姓6人;宋姓7人。续表2村名姓氏数其中姓氏人数 (个>后管庄村8朱姓310人;狄姓188人;王姓76人;张姓54人;徐姓52人;魏姓46人;刘姓18人;杨姓12人。中韩村8顾姓230人;李姓182人;郭姓169人;宋姓87人;王姓47人;渠姓38人;任姓24人;韩姓12人。渠村7渠姓1369人;张姓36人;杨姓17人;李姓13人;刘姓10人;钟姓9人;尚姓S人。志门村7孟姓416人;刘姓64人;倪姓36人;李姓32人;宋姓20人;王姓8人;季姓3人。北吴庄村7吴姓263人;时姓86人;宋姓32人;李姓22人;邢姓19人;席姓10人;裴姓5人。西公桥村6李姓644人;张姓144人;杨姓136人;刘姓50人;邓姓20人;贾姓8人;王姓6人。西洪林村6程姓270人;冯姓220人;倪姓63人;陈姓24人;刘姓23人;杨姓10人。中洪林村6倪姓1400人;徐姓20人;张姓12人;朱姓5人;范姓3人;彭姓3人。望河村6杨姓730人;黄姓98人;胡姓10人;李姓8人;王姓6人;刘姓4人。时村6时姓749人;裴姓49人;吕姓29人;王姓14人;朱姓9人;张姓4人。良里村6李姓401人;陈姓210人;杨姓128人;刘姓44人;王姓12人;张姓6人。王园村6王姓396人;李姓236人;周姓12人;陈姓13人;马姓6人;杨姓5人。北韩村5张姓900人;李姓900人;刘姓66人;宋姓16人;任姓1人。东莱村5周姓543人;范姓223人;张姓26人;杨姓7人;髙姓1人。西康留村5孙姓1106人;刘姓33人;徐姓13人;曾姓5人;路姓3人。小河村5黄姓200人;李姓104人;王姓60人;安姓30人;吴姓9人。西王公村4朱姓490人;张姓274人;刘姓14人;任姓12人。东王公村3任姓1292人;刘姓5人;徐姓6人。吕楼村3吕姓169人;黄姓3人;孔姓1人。东磨庄村2张姓943人;李姓71人。姓氏源流姓氏源于上古,传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现已成为传统文化中的_大瑰宝。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虽经历离合反复,但仍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的根。姓,起源于母系氏族时期;氏,是姓的衍生,起源于父系氏族时期。姓氏是姓与氏的合称。周朝以前,姓和氐是严格区别的。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在母系社会从母姓,“女生”为姓,故占时候姬、姜、赢、拟、妫,结姓较多。氏是姓氏衍生的分支,一族分为若干支定居各地,各支的特殊称号即为氏。所谓“氏别贵贱”,即“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男子逐渐取代了女子的主体地位,由母系氏族过渡为父系社会,所有一般庶民则有姓无氏。姓可以用来分辨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a;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到秦代,姓和氐合二为一,到汉代姓和氏完全融为一体。每个姓氏的来历,由于政治、地理、民族等情况的不同而较为复杂,有的是赐姓,有的是以国名、官职名、封邑名为姓;有的以先人谥号、字为姓。如《滕氏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祁、滕、蔵、妊、荀、僖、拮、妨、煩、拟、依是也。”《山东通志•封建》云:“黄帝第十子封于滕”,后以地名为姓(今滕州地>。孔是以祖父的字为姓。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不仅是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而且还可以为族人提供寻根问祖的依据。《官桥镇志》姓氏由来,选出了186个常见姓氏,官桥镇居民就占了122个,可见官桥镇也是一个多姓氏的大家庭。任氏:源出有二。一出自风姓,是上古时期伏羲氏之后,夏朝时期,伏羲后裔在山东西部建立了任国,其子孙便以国名为姓。一出自姬姓。黄帝裔孙禺阳被封为妊姓,后演变为任,称任姓。奚仲,任姓,因擅长造车,曾任夏王朝“车正”,被封于薛,为薛国始祖。任姓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59位,人口约为560万。轩辕氏:复姓。上古时期黄帝曾生活在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他的部落族人则称为轩辕氏,其一支以轩辕为姓,一支简化为“轩” 姓。在中华民族姓氏大家庭中,轩辕氏有“中华第一姓”之称。孔氏:一出自子姓。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大臣名嘉,人称孔父嘉。他是商王子姓的后裔,也是孔子的祖先。在周王朝分族别士的过程中被别为公族,为孔氐,始称孔姓。一出自姬姓。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叫孔悝的姬姓大夫,其后人中有人以先祖字命姓。今孔姓人口主要分布在“圣地”山东。张氏:《唐书世系表》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常挥大弓、射长矢,黄帝暍姓张。又出自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解张,字张候,其子孙以先祖的字来命氏,称张氏。张氏在姓氏排行榜名列第三位,人口约1亿。王氏:源出多支。《通志》载:殷商王子比干之后裔,子孙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赐姓王。周灵王太子晋后人姓王,其族系甚繁,有二十一望,各地皆有之。东周时期,周考王将其胞弟桓公揭封在王城,桓公的后代便以封地为姓,称王氏。王氏在姓氏排行榜列第二位,人口近1亿。李氏:据《姓驀》记载,皋陶任帝尧的理官主管刑狱,皋陶之后,世为大理(官名),以官命族为理氐,“理”“李”古时通用。老子因祖先为理官,始得李姓。今李氏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位,人口约1亿。马氏:据《元和姓驀》记载:系出贏姓,伯益后裔。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以军功受封马服邑,世称马服君,子孙以封号为姓。另有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今马氏在姓氐排行榜上名列第十四位,人口约1846万。孙氏:源出多支。一支出于姬姓。周文王之子康叔封于卫,传到卫武公时,武公之子惠孙做了卫国的上卿,其后代以祖字为姓。一支源于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其后裔以先祖名字为氏。一支源于战国时兰陵令荀子的后裔,因避汉宣帝刘询讳而改为孙姓。一支源于妫姓。齐景公执政时期,田完的五世孙田桓子因率军征伐莒国有功,齐景公便封其于乐安(今山东惠民)并賜姓“孙”,名孙书,其后代子孙便以“孙”为姓。一支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纣王叔父比千因劝谏被纣王所杀,其子孙族人便改姓“王孙”,后来改为单姓“孙”,称孙氐。今孙氐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二位,人口约2300万。赵氏:据《姓氏考略》记载,出自嬴氏。造父是周穆王的驾车手,因驾车助穆王平叛有功,被封于赵国(今山西洪洞>^其后代即以国名为姓。今赵氏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位,人口约3200万。吴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太王之子泰伯封于吴国(今江苏苏州),勾践灭吴后,其子孙便以国名“吴”为姓。今吴氏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位,人口约2953万。杨氏:据《广韵》记载,周宣王之少子尚父,受封于杨邑(今湖北襄阳),号曰杨侯,后并于晋,其后代就以封地“杨”为姓。如今杨姓人口约3700万,在姓氏排行榜居第六位。刘氏:《史记、索隐》及《唐书》均谓:唐尧氏后裔,受封于刘得姓。汉代皇帝刘氏,分封同姓于各地,故支流甚繁,镇境内刘氏多系汉武帝之弟彭城楚元王之后裔。刘姓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姓氐之一,总人口约6500万,姓氏排行榜名列第四位。杜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帝尧后裔。在周代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迁封杜伯子孙居杜城,为其得姓之始。汉代杜周以南阳豪族徙茂陵,始居京兆,故杜氏称京兆郡。杜姓发祥于陕西西安,今人口超过480万。殷氏:出自子姓。据《元和姓驀》记载,商中期盘庚迁都殷墟(今河南安阳 >。周武王伐纣时,殷商子孙分散,以殷地为姓。境内殷氏多系郗山殷氐微子后裔。今殷氏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11位,人口约209万。裴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系出嬴姓。伯益后斐子之子孙受封于裴乡,因以为姓,后徙封地即去文从衣为裴。郭氏:据《元和姓纂》记载,出自姬姓。周王朝时期,文王的弟弟虢叔被封于西虢,后来西虢被郑闽所灭,虢国的后代因怀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因古代“郭”与“虢”相通,所以又改为郭姓。洪氏:以国为姓。周武王灭商后,将帝辛的遗族后代子蒙封到共,并建立共闽,世称共伯。春秋时期,共国被卫国所灭,其王族子孙因怀念故国,多以“共”为姓。后因避仇加水改为“洪”,始称洪姓。沈氏:《姓谱》云:姬姓一支。西周时期,文王之子季戴被封在沈地,并建立沈国。公元前506年,沈国被蔡国所灭,后世子孙因怀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称沈氏。今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九位,人口约578万。汪氏:据《姓氏考略》记载,春秋褥成王之子,食采于汪(今山东境内〉,其后人以邑名为姓。唐代汪华封越国公,世居于歙成旺族。宋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灭商,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居于宋国,后人以国为姓。陈氏:国之大姓,在姓氏中位居第五位。陈姓出自姚姓和妫姓。据《姓蓽》记载,虞舜的后代“妫满”在周武王时,受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立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其后人便以国为姓。今陈姓总人口近S500万。狄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武王封舅父孝伯于狄城(今山东博兴西南),其后人遂以封地狄为姓。牛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宋微子后裔司寇牛父,子孙以“牛”字为姓。毛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文王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宣阳东北),世称毛伯聃,其后人也以封邑“毛”为姓。吕氏:一出自春秋时期魏錡,晋国大夫魏錡被封在吕,号吕錡,后其子吕相便以吕为姓。一出自炎帝裔孙伯夷,号太岳,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在吕,并建立吕国,史称东吕。吕姓子孙后裔以旧国名为姓。姜姓吕氏也尊姜子牙为始祖。今吕氏人口约560万。周氏:系出姬姓。周文王之祖父迁居周原 (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改国号为周,其后代以国为姓。周平王少子烈封于汝州,这一支周氏繁衍最广。今周氏在姓氐排行榜名列第九位,人口约3000万。夏氏:舜封禹于夏(今河南阳城登封县东〉,周封夏后于杞,不得周封者以夏为姓。孟氏:据《古今姓氐书辩证》记载,孟氏系出姬姓。鲁国君鲁桓公长子庆父之后,改仲孙氏为孟孙氏,其后裔中又有人将孟孙简化为孟姓。安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东汉时期有安息国太子来中原传佛译经,后以国名首字“安”为姓。常氏: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载,周文王其一子康叔分封于常邑(今薛城区常庄镇),其后人以地名为氏。彭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颛顼帝有玄孙陆终,其第三子受封于彭地(今江苏徐州)建立彭国,称为彭祖,其子孙以国名为姓。今彭氏姓氏排行榜名列第三十五位,人口约787万。曹氏:据《通志•氐族略》载,周武王克商后,封其弟振铎于曹ra,建h于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其子孙以国名为姓。今曹姓人口接近700万。姜氏: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畔(姜水,即岐水,今陕西岐山县西),其后裔以姜为姓。今姓氐排行榜名列第五十位,人口约566万。渠氏:据《通志•氏族略》载:春秋莒国君王居于渠丘,谓之渠丘公,其后裔以地名为姓。时氏:据《世本》记载,春秋时宋国公子名“来”,官至大夫,受封于时邑(今山东临淄一带>其子孙以封邑“时”为姓。据《时氏族谱》载:滕州时村建村约在唐时期,时店村建于宋时,两村始迁祖为时溥。今姓氏排行榜名列第189位,人口约64万。房氏:据《元和姓纂》记载,尧之子丹朱舜时为房邑侯,其子陵以父封邑“房”为姓。徐氏:徐姓源出有二。一出自贏姓。据《元和姓驀》记载,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封其子若木于徐地,后以封地为姓。一出自姬姓。周公长子伯禽被封在鲁国的同时,也分到了“殷民六族”中的徐姓。崔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姜太公之子伋是齐国第二代国君,后让位于弟,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西北),其后人遂以“崔”为姓。尤氏:据《梁溪漫录》记载,“尤”姓是从“沈”姓改变而来。五代时,王审知在福建称王为闵王,闽人为避“审”的名讳,把同音的“沈”改为“尤”姓。今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63位。罗氏:出自坛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因先祖朱胤受封罗国,其子孙以国为姓。今罗氏在姓氐排行榜名列第22位,人口约1000万。关氏:据《姓源》记载,夏帝桀不问政事,有个叫关龙逢的贤臣前去劝谏被杀。关龙逢的后人为了纪念先祖,便以关为姓。另一支以官名为姓。据载,春秋时期,周大夫尹喜在函谷关任关令,时称“关尹令。”后老子西游出关为尹喜写下《道德经》,尹喜将此书传于后世,其后世子孙为纪念其功德,便以他的官名称为姓称关氏。严氏:出自庄姓。东汉光武帝刘秀同窗庄光(字子陵),不愿为官,归隐山林,刘秀子刘庄继位为汉明帝,庄光避刘庄的名讳改庄姓为严姓。郎氏:据{元和姓祭》记载,鲁懿公之孙费伯居郎(今山东鱼台一带>,其后人以地名为姓。姚氏:据《说文解字》记载,舜之后居于姚江之滨(今河南范县),故姚江也称舜江。姚姓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年前的母系氐族社会,是中国四大古姓之一。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南宋《通志•氐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地为姓。” 高氏:据《广韵》记载,齐文公之子受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州),称为公子高。其孙名值,以祖父的封邑为姓称高僖,其后人以“高”为姓。鲁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封其弟周公伯禽(旦)于魯,其后人以原国名 “鲁”为姓。今兽氏在姓氏排行榜名列第115位,人口约184万。神氏:据《风俗通》云:源出姜姓。神农氏裔孙帝榆罔失帝位,子孙以祖先神农氏名号 “神”为姓。祝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封黄帝之后裔于祝(今山东历城西南 >,其后人遂以“祝”为姓。石氏: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谓之纯臣,其子孙以“石”字为姓。官桥镇蓬莱石氏始祖是李三才,据《滕州蓬莱石氏族谱》载,李三才身为明朝荩臣遭魏忠贤陷害,为避祸弃官隐居蓬莱改姓为石。伊氏:据《元和姓纂》记载,伊尹助商汤灭夏,又辅助商治国,被尊为贤相,伊尹死后,其后人以“伊”为姓。倪氏:夏商之时有那国,后裔以国为姓,后为避仇改“那”为“倪”姓。邾国夷父颜有功于周室,封其次子友于那地,其后裔有一部分加入倪氏。今倪氏在姓氐排行榜中名列第116位,人口约172万。史氏:出自周太史佚之后,尹佚终身为周朝太史,其子孙世袭史官一职,即以官职为姓始称史氏。今史氏在姓氏排行榜名列第85位,人口约307万。乔氏:系出姬姓,周文王后裔封于桥,本桥氏,其后去木为乔。堵氏:出自于姬姓。春秋时期郑国大夫洩寇受封于堵邑(今河南方城一带),其后裔以封地为姓。季氏:鲁桓公子季友之后,为季孙氏,后祖父之名“柴”为姓。
为季氏。梁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平王时,宫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周朝秦仲有功,周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梁山(今陕西时有官职叫“宫人”,主管宫殿的建筑和修缮、韩城南)建梁国,后被秦国吞并,其后人以原清扫之事。其后人就以“宫”为姓。国名梁为姓。封氏:出自姜姓。炎帝的后裔子孙中有个步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叫钜的人,夏朝时钜的后代被封于封父(今河虎有子义,义生子郤扬,扬被封于步邑,人称南省封丘县西封父亭),并建立封父国。到了步扬,其后裔以封地名命姓氐,始称步姓。
周朝,封父国被灭,其国人分为两姓:一为封甘氏: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周王朝时父姓;一为封姓。期,武王曾把同族人其一封于甘地,世称甘盘,屈氏:源于芈姓。春秋时期,楚武王熊通甘盘的后人遂以先祖封地为姓,称甘氏。
有子熊瑕,被封于屈地,世称屈瑕。其后裔以寇氏:出自苏姓,以官名为氏。周朝时期,先祖封地为氐,始称屈姓。昏吾(夏商之间一小诸侯国)人的后裔中有苏左氏:《颜师古》云:左丘明为鲁国的左史,忿生,曾任周武王司寇,始称司寇氏,后简化子孙继守其职,遂为姓。为单姓寇相传至今。师氏:周时掌管乐器的官为师,其后以职武氏:据《风俗通》记载,舂秋时,宋戴业为氏。公之子司空,继位十八年后,死时谥号“武”,於氏:源于地名。於丘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其后世子孙遂以谥号“武”为姓。
一个邑名,位于今天山东省潍坊市南。古代居满氏:据《姓氏考略》记载,武王克商后,住在於丘附近的居民以“於”为姓。胡公满受封于陈国(今河南开封以东),其后曲氏:晋穆公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其后裔人一支以先祖字“满”为姓。
以封地为姓。田氏:《史记•田完世家>记载,系出妫曾氏:西周初期,周武王灭商后封鄂为子姓,陈公子完奔齐,齐桓公任他为工正(管理爵,并北迁到山东苍山西北的增邱建立了增国。工匠的官),受封于田邑,遂以封地改称田氏。春秋后期,增国被莒国所灭,国中王族子孙因后田氏取代姜氏为齐国贵族,子孙世为齐卿。
怀念故国,便以国为氐并去“土”表示亡国之意,盛氏:据《万姓统谱 >记载,周朝时有盛始称曾姓。国(今河南境内 >,后被齐国所灭,其后人以柳氏:春秋鲁国大夫展禽受封于柳下,谥国名为姓。
号柳下惠,其后裔以邑为姓。今姓氏排行榜名卢氏:据《元和姓纂》记载,齐文公之玄列第133位,人口约为140万。孙高溪受封于卢(今山东长淸),其后人以邑柴氏:据《通志•氐族略》载,春秋时,名为姓。
孔子的弟子高柴,是齐文公的后代,其裔孙以秦氏:据《古今姓氐书辩证》记载,周公旦之子伯禽受封于兽,食采于秦邑(今河南范县北),其后代以邑名“秦”为姓。今人口约为310万。种氏:孔子门生仲由(子路)的后代、仲子十世孙动者值秦大兴焚书坑儒,与其父隆避秦乱隐居峄山,易“仲”为“种”,故有仲、种同宗之说。程氏:商封颛顼重黎之后于程地建程国,其子孙以国为姓。叶氏:楚昭王十八年(公元前498年〉,大将沈尹戌在与吴国作战时战死。楚昭王为奖励沈尹戍将其子沈诸梁封于叶邑(今河南叶县旧城),世称叶公。叶公死后,其后世子孙为纪念先祖便以“叶”为姓,称叶氏。葛氏:据《姓氏考略》记载,汉代有葛庐,助汉光武帝恢复大统有功,封为侯爵,其后人以“葛”为姓。今葛氏在姓氏排行榜名列第126位,人口约172万。蒲氏:夏朝时期,舜帝的子孙曾被封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西蒲州一带)。此后,其后裔子孙便多以封邑中的“蒲”为姓。蔡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文王子叔度被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相承二十六世后,被楚所灭,其子孙以国名为姓。蒋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通’ 志•氏族略》等记载,周朝初期,周公子伯龄受封于蒋(今湖北仙居一带),后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以国为姓。薛氏:奚仲封于薛,其后裔一支以国为姓。另据《吴录》记载,齐孟尝君受封于薛,其后裔迁徙此邑,以薛为氐。今薛氐人口约500万。苏氏:据《元和姓纂》记载,颛顼后裔有叫昆吾的,被封于苏(今河南温县),春秋时被狄人攻灭,其后人以国名“苏”为姓。今苏氏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41位,人口约738万。许氏: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氐后裔。周武王封与姜齐同宗的文叔于许(今河南省许昌市 >,其后以国为氐。今许氏约650万。谢氏:据《史记》载,周宣王之母舅先受封于申国,称申伯,后受封于谢国(今河南唐河县南),其子孙以国名“谢”为姓。今人口约870万。谭氏:据《元和姓驀》记载,周代有谭国,是夏启的封国(今山东章丘西),后被齐国所灭,其遗民便以原国名“谭”为姓。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齐桓公之后人有庆封,到汉安帝时,其父为清河王刘庆,为避其名讳,将“庆”氏改为与它字义相近的“贺”姓。今人口约为220万。邱氏:齐太公封于营丘,其孙以地为氐,后为避孔子名丘,改作“邱”。郝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殷商帝乙时,王子朝受封于郝乡(今山西太原一带),其后人遂以“郝”为姓。今人口约为360万。邓氏:据《元和姓纂》记栽,商武丁封叔父曼季于邓国称邓侯,春秋时期邓被楚所灭,其后人以国名为姓。郑氏:据《姓纂》记载,黄帝裔孙后稷之后被封在郑地(今陕西华县东),称郑桓公,后被韩国所灭,其后人就以国名“郑”为姓。今郑氏在姓氏排行榜名列第21位,人口约1350万。钱氏:彭祖的后裔有个叫彭孚的人,在西周时任钱府上士(钱府就是掌管钱粮财赋的官署),彭孚以官职为姓即钱氏,其后以官名为姓。今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96位,人口约270万。闵氏:鲁庄公之子“启”刚继位两年被庆父所杀,谥为鲁闵公,其后人以谥号“闵”为姓。陆氏:《世系表》载:齐宣王少子田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县陆乡(今山东平原县〉即陆终故地,其后代因以“陆”为姓。随氏:春秋时河内郡有随国,晋士会受封于随,后以封地为氏。韩氏:据《风俗通》记载,周成王封晋穆侯之孙姬万于韩原(今陕西韩城),其后人遂以邑名“韩”为姓。今韩姓人口约816万。颜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公旦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今山东境内),伯禽又封其子于颜邑,其后人以邑名为姓。又一支出自曹姓,春秋时邾国邾武公名夷父颜,其后裔以祖字为氏。冯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周威烈王封毕万的一支孙于冯城(今河南荥阳县西),其后人以封地“冯”为姓。今冯姓人口约770万。魏氏:据《元和姓驀》记载,晋国大夫毕万因功受封于魏(今山西夏县西北>,其后代以邑名“魏”为姓。今魏氏在姓氐排行榜名列第47位,680万人口。党氏:出自姬姓。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公族大夫被封于上党,其后世子孙为表达对封地的热爱,多以封地名为姓氏,始称党氏。齐氏:据《元和姓纂》记载,姜子牙受封于营丘(今山东淄博)建齐国,后姜氏衰落,田氏兴起夺权。战国后期,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其后人以“齐”为姓。龙氏:据《广韵》记载,舜的忠臣纳言龙,其后人以其名“龙”为姓。庞氏: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封于庞,后以地名为姓。费氏:出自姬姓。春秋时鲁国有大夫费序父,其后代因先祖以费为食邑,便以封地名为姓,始称费氏。今费氏在姓氐排行榜名列第199位,人口约57万。雷氏:方雷氏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省中北部嵩山一带),并建立方雷国。其子孙以国名为氏,称复姓方雷,后简化为“方” 和“雷”两姓。今人口约270万。邵氏:据《通志■氐族略》记载,周武王封弟奭于召邑,亦称邵邑(今陕西岐山西南>, 其后人以邑名为姓,姓召,或姓邵。后逐渐分开,以“邵”姓为主。巩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周敬王时,有卿士名简公被封于巩邑(今河南巩县),世称巩简公,其后人以“巩”为姓。卓氏:据《战国策》记载,春秋时期楚威王有子名公子卓,其后人以“卓”为姓。宗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宋襄公的裔孙名宗伯在鲁国被杀,其孙迁居到楚国的南阳,并以祖父的字“宗”为姓。褚氏:《通志•氏族略》云:出自子姓。春秋时期宋恭之公子受封于褚邑(今河南洛阳),后人遂以封地为姓。今褚氏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25位,人口约44万。贾氏:《元和姓籑》记载,周武王孙公明受封于贾邑(今山西临汾),春秋时期为晋国所灭,其子孙以原国名“贾”为姓。韦氏:颛顼大彭后,夏少康封其别孙元哲于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后以封地为姓。今韦氐在姓氐排行榜名列第68位,人□ 约555万。苗氏:《左传》载,春秋时楚国内乱.大夫伯棼因罪被杀,其子贲皇投奔晋国受到礼遇,受封于苗邑(今河南济源西部),其后遂以邑名为“苗”姓。今苗氏在姓氐排行榜上名列第146位,人口约109万。龚氏:出自黄帝臣共工的后代。共工氏在黄帝时为水官,因治水有功,被奉为社神。共工死后,有一支共工族开始以“共”为姓,后来又在“共”字头上加一“龙”字,改称“龚”氏。胡氏:源于二支。一支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氐,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国,其子51、一支以胡为氐。一支出自姬姓、归姓,以国为氏,一个是西周初分封的姬姓胡子国(今河南漯河);_个是归姓胡国(今安徽阜阳)。唐氏:《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古部落陶唐氏居于平阳,为唐国,其后人自称“唐氏”。周昭王时,又封尧的后人为唐侯,用以奉祀唐尧的香火,其后人以“唐”为姓。董氏:《姓氏急就篇注》记载,周朝大夫辛,有二子被派往晋国为太史,执掌考察及收蔵晋国的史箱、典册之职,官职名为“董”督,其子孙世袭晋国史官,因此,以官名称为董姓。丁氏:《通志•氏族略》记载,姜太公之子伋死后谥号为“丁公”,其后代以谥号“丁” 为姓。亢氏:源于姬姓,属于以先祖的名字为氏。先秦时期,卫国有个大夫封地在三伉(今河南鹤壁滑县沙店一带),此后便以地名三伉为氏。古代,因“杭”“抗”“亢”“伉”四字通用,所以伉姓也作亢姓。于氏:据《广韵》及《元和姓纂》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其第三子受封于邗国(今河南沁阳西北)其子孙以国名“邗”为氏,后来去“13” 改为“于”姓。今姓氐排行榜上名列第189位,人口约64万。侯氏:最早一支是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据《汉上古长史候相碑》所载:“侯氐,出自仓颉之后。” 一支出于姬姓,春秋时晋国哀侯、弟侯均被晋武公所杀,其子孙逃奔他国,均以原封爵位为氏。阮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代末年,周文王攻占阮国(今甘肃泾州一带),其后人以国名“阮”为姓。何氏:《广韵》及《元和姓纂》等记载,秦国灭掉韩国之后,韩王“安”的子孙避难于江淮一带。当地方言中“韩”“何”读音近似,其后人便以“何”为姓,今人口约1400万。范氏:据《元和姓籑》记载,周宣王时,杜伯被杀,其子逃亡晋国任士师之职(法官)。其曾孙士会因战功被封于范(今河南范县>,世称范武子,其后代遂以“范”为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51位,人口约560万。段氏:老子之子名宗,为春秋时期魏国的将领,因有功受封于段干,其后代子孙多有以先祖的封地为姓,称复姓“段干”,后简化为单姓段。邢氏:殷商时期,君王祖乙曾将国都迁至邢(今河北邢台市),随后居于邢乡的国民便以都城为姓,称邢氐。明氏: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儿子名叫视字孟明,是一名将军,其后代以先祖的名字“孟明” 作为姓氏,后改为单姓“明”。樊氏:出自姬姓,其始祖为樊仲山甫,因辅佐周宣王有功被封在樊(今河南济源县东),他的儿子即以樊为姓,称樊氏。席氏:席师的后代,据《万姓宗谱》载,尧遇席氏老翁拜为师,为席氏始祖。另一支是籍姓(项羽后代)改姓席氏。朱氏:颛顼帝高阳氏之后。周武王灭高建立周朝后,封曹侠在邾(今山东邹城南)建立邾国,后人以国为氏,后去邑为朱姓。朱姓历史上称帝者21人。顾氏:出自妃姓昆吾氐。夏朝时昆吾氏有子孙被封在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称顾伯,夏末顾国被商汤攻灭,散居各地的顾伯子孙便以国为氏,称顾氏。岳氏:上古时期,有个官职称作“四岳”,专门职管祭祀三山五岳,掌管四岳的总领则称太岳。其后代子孙中,有人以先祖官职来命姓氏,始称岳氏。林氏: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其叔比干屡次劝谏最终被杀。比干子孙避难外逃改姓,其中一支因躲避于山林,后为纪念先祖的避难地便以林姓相称。黄氏:出自贏姓。因东夷族人以鸟为图腾,后来发展成为官名和姓氏。其中一支崇拜黄鸾鸟的氏族被称为黄夷,并建立黄国,其后便以国名黄为姓。今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位,人口约3815万。袁氏:《通志•氐族略》记载,春秋时期(今河南淮南一带),有陈庄伯,其子名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其祖父的字“爰” 为姓。古代爰、袁二字相通,又写为“袁”姓,其后人遂以“袁”为姓。今姓氐排行榜名列第37位,人口约736万。娄氏:出自曹姓,为陆终第五子安的后代。春秋时期有邾娄国,国中子民后多以“朱”和 “娄”为姓。纸氏:出自姬姓。上古时期部落首领皋陶的第二个儿子名仲甄,在夏朝为官,后来被分封到了“甄”这个地方,世称仲甄,其后代子孙便以封地地名为姓。咸氏:商王朝时期,有个叫巫咸的贤臣,专以卜祝巫事为职业。后来在巫咸的后代子孙中,分离出了“巫”姓和“咸”姓。姬氏:出自公孙氏,源于先祖黄帝。据传,黄帝出生在一条叫做“姬”的河边,即姬水(今陕西境内的渭水流域>,黄帝始以姬为姓。耿氏:商代末年,有个小国叫耿闽(今陕西省龙门县南),后被西周所灭,国中子民怀念旧国,多以国名为姓,始称耿姓。傅氏:一是出自狸姓,夏王把丹朱之裔狸大由封在傅地,其后世子孙便以邑为姓,称傅氏。二是出自殷商名相傅说的后裔,因居于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东南),其后代遂以地为氏,称傅氏。阎氏:阎姓源出有二。一源出于姬姓,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周康王的小儿子姬瑕,曾被封于阎城(今山西临猗临晋镇),其后裔以先祖的封邑名为氏。二源于芈姓。两周之际,楚国有支王族子弟叫熊伯珣,曾被封于阎邑(今湖北麻城),后人多以先祖封邑为姓。皮氏:出自姬姓。周宣王时期,#献公的次子仲山浦被封在樊邑,其后人以樊氏相称。到了春秋时期,周卿士樊仲皮的后代以父名为姓,始称皮姓。花氏:花姓源出有二。一出自子姓,最初 “花”与“华”字通用,花字出现后,有些华姓人氐便改姓为花。二出自其他民族姓氐。郗氏:源出有二。一源于昆吾氐苏氐之后,以封邑名称为氏。苏忿生是黄帝的后裔,周武王时担任司寇。苏忿生之子被封在郗邑(今河南省泌阳县)。其后人为纪念故土,便以先祖封地为姓。二源于姬姓。晋国大夫姬叔虎食邑于郝(今河南泌阳贺村),此后以都为姓。奚氏:出自任姓。上古时期的禺阳被封在任地。在禺阳的裔孙中有名仲者被封在奚地,世称奚仲。奚仲的后代以先祖名字中的“奚” 字来命姓,始称奚氏。万氏:万姓源出有二。一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的官职“万舞”。一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芮伯的后裔芮伯万,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纪氏:出于姜姓。西周初年,周武王为了追念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个后代于纪,并建立了纪国。春秋时期,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便以旧国名为姓,世代相传至今。聂氏:源出有二。一出自姜姓。据《姓氏急就篇注》记载,春秋时期,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并建立聂国。聂国灭亡后,国中王族子孙便以旧国名为姓,称聂氏。一以地名为姓。春秋时期,邢国(今山东省茌平西>有个地名叫聂北。后来邢国被齐国所灭,聂北一带居民因怀念旧土,便以聂字为姓,称聂氏。萧氏:源出有二。一出自大禹贤士伯益后裔。上古时期伯益后裔,其中一个叫孟亏的曾被封到萧地,并建萧11,此后以国为姓,称萧氏。
_出自少数民族改姓或賜姓。上官氏:出自芈姓。春秋时期,楚怀王把他的小儿子兰封在了上官邑(今河南省滑县东南)为大夫。子兰的后裔子孙中有人以先祖的封地地名来命姓,始称上官。诸葛氏:汉朝文帝时期,为追封功臣葛婴,文帝封葛婴的孙子葛丰为诸县侯,其孙便将 “葛”姓与封地地名合并起来,改称“诸葛”姓。欧阳氏:楚王封勾践六世孙无礓的次子蹄于乌程的欧余山南部,世称欧阳亭侯。在无礓的支庶后裔中,有人把先祖的称号作为姓氐,始称欧阳姓。第氏:出自田姓。汉髙祖刘邦建汉朝后,迁徙前朝遗民于关中房陵(今湖北省房县〉一带,在迁徙田氏贵族时因其族人太多,便以门第顺序分为“第一”至“第八”氐。后裔也有一支以“第”为姓。展氏:源出有二。一是出自上古帝喾时有展上公,其后代以祖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春秋时得孝公儿子公子展之后,以祖名为氏。余氏:源自姒姓。夏桀时期,夏王朝被商汤所灭,汤建国后,夏禹之后被封在繇余,当地人便以余为姓。丼氏:源出有二。一出自姜姓,是炎帝的后代,取吉利之意作姓氏。二以封地名作为姓氏。春秋时期,虞国有个大夫受封于井邑,人称井伯,其后裔子孙便把封邑地名作为家族姓氏,称井氏。温氏:源出有三。一源自姬姓。周王朝时,周武王之子叔虞的后裔封在温地,后世便以封地为姓。二是属于以国名为姓。夏朝时,曾有温国,1桀二十六年温国被商所灭,温国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三源自高阳氏。颛顼高阳氏的后裔昆吾氏的一支被封于温邑,其后裔便以封邑为姓,称温氏。白氏:源出有二。一出自古代大臣白阜。上古炎帝时期,有臣子白阜一心为国,死后其后裔多以其字为姓,始称白氏。二出自芈姓。春秋后期,楚惠王封太子建在白邑(今河南息县包信镇西南),故世称白公胜,其后世子孙多以封地为姓氏。戴氏:《元和姓纂》记载,周武王克商后,封殷纣王之庶兄于宋国(今河南商丘)。其后有宋戴公,谥号为“戴”,其支庶子孙即以“戴” 为姓。房氏:据《元和姓驀》记载,尧之子丹朱,舜时为房邑侯,其子陵以父封邑“房”为姓。庄氏:源出有二。一出自芈姓,楚国君王芈旅死后谥号为“庄”,即历史上的楚庄王。楚国后世子孙中便以先祖谥号命姓,始称庄氏。二出自子姓。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戴公名武庄,其后人便以祖字命姓,称庄姓。凌氏:出自姬姓。西周时期,有个掌管冰政的官职称为凌人。凌人的后裔子孙有人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始称凌人氏,后作为凌姓。景氏:源出有二。一源自芈姓。战国时,楚国的贵族景差入仕后官至大夫,其子孙便以先祖名字中的景为姓,始称景氏;后一支在齐景公的后裔中便以先祖谥号为姓,称景氏。盛氏:以国为姓。据《万姓通谱》记载,周朝时有盛国(今河南境内),后被齐国所灭,其后人以国名为姓。场氏:出自子姓。成汤、商朝的创建者,今人多称商汤,其后世子孙中有一支为纪念他,便以他的谥号为姓,称汤氏。詹氏:源出有二。一出自姬姓。周王朝时期,周宣王曾封庶子于詹并建立詹国,世称詹侯。詹国灭亡后,其后人便以旧国为姓,始称詹氏。二出自芈姓。古代有占卜的官职,叫詹尹官,其后人中有人以先祖的官职来命姓。甫氏:《万姓统谱》云:“宋戴公之子曰皇父,至秦改为皇甫,遂以甫为氏”。栗氏:主要有二支,一源于风姓,是古栗陆氐之后,二源于子姓,栗商代古国,后人以国为姓。修氏:满清入关后,原满族“休佳氏”改汉姓为“修”氏。燕氏:主要有两源。源流一,出自姬姓,黄帝后代,以国名为氏。周武王灭商,建立燕国,燕国公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燕姓。源流二,出自子姓,商朝贵伯倏被封于南燕国(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其后裔以国名为氏。靖氏:主要有两源。一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王朝公族单靖公之后,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二源为妫姓,出自春秋战国时齐相田婴(谥号靖郭君)之后,其子孙一支以谥号为氏。邹氏:出自曹姓,上古有邾娄国,为颛顼帝后裔(訾姓)所建立,都于邾(今山东曲阜南陬),战国时鲁穆公改邾娄国为邹(邾合娄音为邹)国,是山东邹氏之源。钟氏:出自子姓,为商汤后裔。殷微子曾孙因父在担任晋国大夫时被害,其子逃到楚国任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他的后人以地名为姓或单称钟氏。仲氏:主要有两源:一出自上古高辛氏。黄帝曾孙有八才子号称“八元”,“八元”中有仲堪、仲熊二兄弟,后代子孙以祖字“仲” 为姓。二出自任姓。奚仲十二世孙仲虺辅佐商汤治理天下,立下殊功,其子孙以祖字命姓,为仲姓。辛姓:源出有二。一出自姒姓,为莘姓的改姓。夏王启曾封其庶子于莘(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并建立了莘国。莘国灭亡后,其后世子孙因怀念故国,去头表示亡国,称辛氏。二出自髙辛氏所改。据《国史》所载,黄帝之后有高辛氏,后简化成单姓辛。巴姓:源出有二。一出自风姓,以水为姓。据《姓氐考略》载,上古时期的伏羲氏有个后裔叫后照,居住在巴水(今四川省东部一带>, 其后代子孙多以居住地为姓。二是出自姬姓,以国为姓。据《通志.氏族略》载,周朝时期有个巴子国,后被秦所灭。其国中王族子孙怀念故国,便以旧国名作姓,称巴氏。薄氏:主要出自姜姓。上古时有薄国(今山东曹县东南),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其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另一支出自子姓,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在薄城(今河南商丘市北),他的后代就以封邑为姓。廖氏:据《风俗通》记载,传说黄帝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廖国,故称廖叔安。其后人便以国名“廖”为姓。骆氏:来源主要有二。其一出自姜姓。据《姓谱》和《元和姓驀》所载,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子孙以其祖名为氏。其二出自贏姓。据《史记》所载,恶来革之玄孙曰大骆,子孙以其祖名氏之。施氏:主要出自姬姓。春秋时鲁惠公有个儿子叫尾生,字施父。其后代便以祖字为氏。其次出自国名,夏朝有施国。施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便以旧国为姓。隋氏:主要源于古人名。传说上古女娲时期有乐师隋,子孙以其名为姓。寻氏:以国为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氐书辩证》云:“寻出自姒姓,夏后(氏)同姓诸侯,曰斟鄠氏,子孙因为寻氏。” 柏氏:主要源于柏皇氏后代,出自周朝时期的柏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荣氏:据《姓氏考略》和《吕氏春秋》载,远古黄帝时代,有个音乐家叫荣援,受黄帝命铸铜钟,荣援就是荣姓始祖,此支荣姓的望族出于上谷。中国姓氏数量我国流传有“百家姓”,其实中国人的姓远远不止上百个,仅官桥镇就有122个姓。据统计,全国见于文字的姓氏就有6660个,其中单姓有3484个,复姓有2030个,三字姓146个,还不包括四字姓和元清时移居中原的蒙古、满族人的译姓。此外,边髑少数民族的姓也未计算在内。李、王、张三大姓中人口各约1亿人左右。除李、王、张三大姓外,还有刘、陈、杨、黄、孙、周、吴、赵、徐、朱、马、胡、郭、林、何等,这18个姓的人口加起来约占总人口的50.11%。
附:个别姓氏的特殊读音郝读音(ha 〇好〉 区: 读音 (6u 欧)单读音(sh d n善)种: 读音 (c6ng 从盖读音(ge 葛)纪: 读音 (ji 己)华读音(hue 化)仇: 读音 (q i u 求)繆读音(mi d 〇妙)燕: 读音 (y d n 烟)任读音(r6n人)朴读音 (pi a o瓢解读音(xU谢)査读音 (za 扎)宁读音(n i ng保■)倪读音 (n1泥)繁读音(p6婆)乐读音 (yu 月)曾读音(z6ng增)阚读音 (ka n看裴读音(p6i赔)时读音(滕州地读1慈->第五节人口寿命清末,官桥辖区人口(据有关资料查证)平均寿命很低,一般在30岁左右,男性为28岁,女性为32岁。民国时期(20年代末),男为34岁,女为37岁,平均35.5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物资生活得到了改善,社会医疗保健事业快速发展,人口寿命逐年增长。1953年全区平均寿命47.5岁,其中男性45.8岁,女性49岁。1964年,全区65岁以上2308人,占总人口的4.8%,其中男性67.8岁,女性70.3岁,平均寿命69.1岁,没有百岁以上的老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镇65岁以上的老人4637人,占总人口的6.3%,其中男性71.6岁,女性73.8岁,平均预期寿命72.7岁。2000年,全镇90岁以上的老人122人,其中百岁以上老人6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査,全镇60岁以上的老人12133人,占总人口的19%,其中男性4113人,女性8020人,平均寿命73.6岁。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217人,百岁以上老人8人。2017年,全镇60岁以上老人14531人,占总人口的20%。其中60至69岁老人6826人,70至79岁老人5844人,80至89岁老人1698人,90至100岁老人160人,百岁以上老人5人。
2017年全镇居民平均寿命76.4岁。第六节计划生育1982年,计划生育被党中央列入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急剧增长,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严章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造成人口急剧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因此人均寿命也不断延长,人口高出生、低死亡,致使人口总量增长过快。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境内人们仍受传统的“传宗接代” “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生育观念的影响,早婚早育、盲目生育的现象较为普遍,最终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增长。综上所述,导致境内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新中闽建立后的第一次生育高峰期。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新中国建立初期,境内有人口26999人,到1982年人口增长到50468人,净增长人口为23469人,几乎是原来的2倍。计划生育工作逐渐成为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髙的头等大事。1963年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与县委召开的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枯神,公社成立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公社书记任组长、社长任副组长。1965年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行了计划生育工作宣传,逐步推广节育措施。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实行晚婚晚育和节育措施的人们逐渐增多。到1%8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计划生育工作一度处于瘫痪状态。直到1973年,人口工作正式纳入国家计划,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开始提倡实施女方放环等节育措施。1974年6月,公社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1Q78年,国家把计划生育工作列入根本大法,提倡每对夫妇最好只生一个孩子,要求生育两个孩子的夫妇做节育措施(当时的政策是“提倡一胎,控制二胎,杜绝三胎”,落实到户、到人,张榜公布)。1980年,滕县县委提出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公社计划生育办公室随之建立了计划生育小分队,深入各村进行宣传教育,实行晚婚晚育(男方要年满25周岁,女方要年满23周岁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使人口增长得到有效节制。同时,公社对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做出奖励,让其办理独生子女优待证(优待政策是对独生子女从上小学到中学免收学费,并发放每月5元的保健费,发至孩子成长到14周岁)。1980年底,公社计划生育办公室开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同时把査体服务室设在公社卫生院。1982年,党的十二大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同年,山东省制定了照顾二胎生育政策的十条规定,对农村独生子女户实行“间隔式”生育,对符合 “间隔式”生育规定而自愿不生二胎的予以表彰和奖励,起到了“开小口,堵大口”的作用。1984年,官桥镇对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又进行调整与充实,计划生育专职人员由3人增加到8人,并购置透环机、放环床等设备,在计生办设立专门的查体服务室。各办事处成立计划生育管理网站,每个办事处配备一名专职计生网长,全面落实“计生网长具体抓,总支书记亲自抓”的工作管理模式。1987年4月,县委组织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专题会议,并规定从4月10曰到5月10日为全县计划生育突击月,官桥镇通过全面发动,集中突击,使群众的生育观念得以有所转变。1988年8月,山东省人大通过了《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从而使全省计生工作进一步走上法制轨道。同年,官桥镇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会员达80多人。为把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全镇有90%的村建立了计划生育服务室c1993年春,官桥镇投资50万元,新建了计划生育宣传服务站,服务站占地2500平方米,使用面积1860平方米,设有妇检、化验、节育、B超,药管、优生咨询等科室,于1994年正式投入使用开展计划生育多项服务。自1993年2月开始,根据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计划生育工作意见》,对全镇各级领导干部全部实行在职考核、离职审计、追踪奖惩和一票否决制度,以确保实现年度人口控制目标。1993-1995年,官桥镇连续3年被评为“枣庄市计划生育一等奖” ;1995年计划生育服务站被评为 “山东省优秀基层服务站” ;2007年轩辕庄被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命名为“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志门村被省计生协会命名为“全省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1999年5月,官桥镇出台《关于村级计生主任工资年薪制规定》的实施方案;2000年8月,全镇按照“年轻化、女性化、知识化、专业化”等标准,各村均配齐女专职计生主任,并对她们实行了 “市聘、镇管、村用”的管理体制。到2005年,村计生专职主任工资实现了以年薪加津贴的形式,由滕州市财政实行统一发放,其工资待遇与村主任同酬。200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继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逐步走向法制化的轨道。生育政策按《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执行,实行一孩免费服务和二孩生育证制度。镇计生办着力开展了计划生育“三为主”(宣传教育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落实节育措施为主)、计划生育“三结合”(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及实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的轨道。到2015年底,全镇农业人口为5.9万人,已婚育龄妇女10139人,其中已落实各种节育措施的9225人,节育率为90.98%;全镇人口出生率为9.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人口性别比为115.2;人口合法生育率为92.8%, 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们受教育文化程度明显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全镇计划生育工作步入良好的发展环境。2016年依据中央精神,全面实施两孩生育政策。第七节管理机构自1991年6月官桥镇成立计划生育宣传服务站以来,各类技术服务人员增加到14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3人,职业医师2人,职业助理医师3人,能充分有效地满足全镇广大已婚育龄群众生殖与保健服务的要求。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按照乡镇一类计生服务站的基本装备要求,设有妇产、化验、节育、B超、药管、妇科病治疗、消毒应用室等科室。配有B超机、乳透机、微波治疗仪、多头无影灯、紫外线消毒车、高倍显微镜、血(尿>分析仪、髙压锅、冰箱等医疗设备;宣传器材有彩电、VCD.照相机等,能及时为广大已婚育龄群众提供生育保健系列服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成为全镇计划生育咨询、学习、培训、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保健的中心。同时,全镇54个行政村也进一步规范村级査体服务室,统一配齐査体床和药具橱等。坚持开展以“查环、查孕、查病、治病”为一体的“三查一治”综合服务,承担査体、办证、生殖保健、孕情跟踪、避孕节育及一些常见妇科病的诊治工作。
自1994年开始,将全镇育龄妇女信息全部录入微机,实行从新婚登记上报到生育计划安排再到节育措施落实的全程微机化管理。对全镇所有新婚、持《计划生育手册》、持《生育证》和到年龄未申请二胎计划人员均建档立卡。对持证(册)人员全面实行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帮包责任制,严格落实随访服务制度。并认真做好随访记录,对孕情发生变化情况及时统计上报。同时,对全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开始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镇计生服务站先后获得枣庄市“五个好”服务站及“枣庄市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被滕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人口责任目标完成奖”。1988年8月,官桥镇第一届计划生育协会成立,设会长1名,副会长2名,秘书长1名,常务理事10名,理事40名。全镇51个(当时51个行政村衍政村也全部成立了协会组织,协会理事会每3年1届,每年5月29日为计生协会会员活动日,至2015年已历时11届。2002年,官桥镇党委政府对计生协会重新进行了调整,明确了由镇党委书记任名誉会长,分管副镇长任会长,计生办主任任常务副会长,并设专职副会长1名,秘书长1名,固定有2—3人负责协会日常工作。计生协会成员主要由热心于计划生W事业的各界人士:基层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职工、致富能手及已婚育龄妇女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构成。同时,镇计生协会指导各村选出51名村级协会会长,建立村级理事会,成立村民监督领导小组,推选组长,发展会员。到2015年底,全镇共有计生协会组织62个,会员达200余人。各级协会组织通过开展生产、生活、生殖健康服务等系列活动,为全镇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2005年,官桥镇出台《关于“关爱女孩行动”的实施意见》,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实行奖励,优惠、优先、抉持、救助、保障相结合的利益导向机制。2006年,镇计生办根据新时期人口计划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全面落实辖区内无缝隙管理覆盖,走出一条“属地管理、单位负责、村民自治、联合服务” 的特色发展之路。2011年12月,官桥镇为所有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双女户”家庭办理2000元的养老保险,全额缴纳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为1986户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落实每年不低于120元的现金奖励,为72人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父母落实每年960元的奖励扶助,年底对计生贫困家庭进行救助。2014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决定》;201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2017年11月7日,官桥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易名为官桥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
1974—2018年官桥镇(公社)计划生育办公室主任更迭表表3-14姓名任职时间备注陈祥泗1974---1976副主任纪传美1976---1980副主任赵恒超1980---1983.12主任李景光1983.12---1993.12主任马士奎1993.12---1998.11主任魏士洲1998.11---2001.12主任严承民2001.12---2004.12主任颜廷玉2004.12---2006.12主任倪佰伦2006.12---2011.6主任杨景泉2011.6---2016.12主任张强2016.12---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