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河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官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33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河流
分类号: P941.77
页数: 3
页码: 133-135
摘要: 官桥镇境内有薛河、小魏河、小苏河、小玉河、温水河5条河流,河道均随地势从东北趋向西南。薛河薛河古称薛水,是一条历史的长河,已有数万年的历史。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载:薛河,其源本西江,水出自宝峰山东诸山泉,南过青莲步、将军步。薛河总长80余千米,总流域面积960平方千米。玉花泉东南约200米处还有一月动工,开挖了从管庄到湖口长20公里的新泉,名蚂蚁泉,此泉古称“赵沟泉”,原泉南薛河。流向西即小魏河;另一支流南下名为小玉河。由于水利部门把薛河、十字河、新薛河统一叫小魏河西流至后莱村东北入官桥镇境,至大韩成“十字河水系”,把这条具有薛文化内涵的村东北处与木石镇南流沂河水汇合为一,折而古老薛河叫成了新名词。
关键词: 内陆水域 河流

内容

官桥镇境内有薛河、小魏河、小苏河、小玉河、温水河5条河流,河道均随地势从东北趋向西南。薛河薛河古称薛水,是一条历史的长河,已有数万年的历史。古薛河上游有两源,一为山亭区徐庄镇的米山顶,称东江;一为山亭区水泉镇的柴山前,称西江,两流在山亭镇海子村汇集而称薛河。据明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载:薛河,其源本西江,水出自宝峰山东诸山泉,南过青莲步、将军步。左过高山西折过山亭,纳永丰、凤凰二泉(二泉水皆出自薛河南岸山麓焉),又西至于薛山名为薛河。受悟真岩茶泉,循悟真岩南至于云龙山会东江水(东江出自湖陵山),西流至吴戬山下伏不见,过铁脚山至柳泉涌出,至观山前潴为灌笔渊,至云龙山入西江水同为薛河。南至新蚊龙台折而西,经昌虑城南陶山下潴为刁潭;西纳玉花泉水又西纳沂河水、三山泉水,西南经丰山东过官桥,经薛城至于东邵,入于微山湖,旧经山阳湖(后称昭阳湖)从金沟入泗。薛河总长80余千米,总流域面积960平方千米。新薛河开挖于1957年秋,是指从官桥镇管庄至微山湖的一条河道。古薛河发源于山亭山区诸山泉,平时流水潺潺,温顺可亲,但她也有脾气暴躁的时候,毎逢夏季汛期到来,山洪暴发,客水急骤下泄,在山岭中左冲右突,一旦进入山前平原,即多流齐下。再加之明代末年在仓留、东邵两处筑坝遏流,改变了薛河的自然流向,当时开挖的支河不胜泄洪,再加上泥沙淤积,较大山洪经常漫溢出岸,决口分小魏河流,仅管庄一带分洪口就达13处之多。为了小魏河(亦名玉水河、运米河),发源木保证京沪铁路和沿河煤矿的安全(时八一煤矿、石镇落凤山南魏庄东,故名。此地泉眼众多,井亭煤矿均动工兴建〉,1957年,经山东省若沸翻腾,冒出朵朵白花,晶莹夺目,绚丽壮观,政府批准,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于当年10故名为玉花泉。玉花泉东南约200米处还有一月动工,开挖了从管庄到湖口长20公里的新泉,名蚂蚁泉,此泉古称“赵沟泉”,原泉南薛河。同时,对薛城蟠龙河疏浚、薛城大沙河旁有一碑记有:“赵沟泉,泉眼72个”等字句(此筑堤,根治了薛河流域的水害。新薛河中游又碑在“文化大革命”时毁掉>。此处泉眼没有纳泥沟泉河和小魏河二流同汇入湖。所以说,较大的,只有许多小泉眼从细沙中冒出,恰似104国道上标的这条河为“新薛河”是名副其大片蚂蚁穴,故俗称蚂蚁泉(此泉眼处沙细如实。特别是明朝廷为保漕运在薛河中游两处打面粉,挖出晒干揩擦铁铝等用具洁白如新名为坝分支流南下,由官桥镇北辛至官桥遗有薛河 “擦白沙”)》蚂蚁泉水西流即与玉花泉水汇故道5公里,由张汪镇东邵至微山北三河口这合为一,继而西流至魏庄村南分为二支:一支段有薛河故道,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薛王河”。流向西即小魏河;另一支流南下名为小玉河。由于水利部门把薛河、十字河、新薛河统一叫小魏河西流至后莱村东北入官桥镇境,至大韩成“十字河水系”,把这条具有薛文化内涵的村东北处与木石镇南流沂河水汇合为一,折而古老薛河叫成了新名词。南流,经大韩村北折向西又折向南流,绕至东薛河故道公桥村西,穿西公桥村折向西再折向南,至西薛河故道在官桥镇内是指东从北辛村起康留村西北入古薛河,沿官桥村东流向村南,西至西康留村与王园村西至管庄河口的两段干西南行绕西王庄与孔窑村东继而向南,过后掌河。薛河在古代从北辛村东向西北流,经北辛大村西至魏楼村南出官桥镇境。此河系坡水河村北向西,绕王园村北折而向北流(此处后来道,宽8~20米,在境内流程9.6公里。镇内筑坝截水南流),至轩辕庄东北(北岸即是“凉沿河建提水站13座,可灌溉农田3000余亩。
  米台”)又折向西,在此村头再折向南,至轩小玉河辕庄东南角继折向西,绕到轩辕庄西南角,又小玉河是小魏河流经魏庄村南一支流向南折向南,至大康留东北折而向西,绕至大康留下的小河。此河道原是大水道沟子。于1958年西北再折向北约150米又折向西,直到西康留开挖成深约4~6米,宽约5~8米的河道。并村北与小魏河汇合为一,此段故道加上王园村同时在西岸筑成防洪坝。河水南流到南山头西折西至管庄河口的一段故道长约7.5千米,共计向东南即入官桥境。绕三山南脚下继而向东至良折大湾13处。河道宽约150~200米;河岸里村东汇入十字河。在境内流程约3千米。
  高约4〜8米。今河道内已成良田,仍呈现出小苏河当年壮观的大河气势。清光绪《滕县乡土志》云:“城南三十里曰石桥泉河。其源出官桥东北平地,西过薛城北又绕其西,西南流,又西至割牛沟抵三河口 (按:“石桥泉河本与鄯、薛为三河。铘既遏而北,薛入遏而南,今入口者独石桥泉河。”)入于漕。小苏河(古称石桥泉河 >,上游的源流分三支入境,均在苏叶村北汇合为一,称“苏渊”。一支发源于南沙河镇东北部的皇城山西一带,为山洪、坡水河道,经南沙河东部向南至善庄北入官桥镇境;另两支发源于南沙河南部王楼和西部崔庄南坡水地,均向南至吴庄东北入官桥镇境。从苏叶村西向西南流至渠村南,由官桥火车站北穿京沪铁路出官桥镇境。在境内流程约6.5千米。此河因系山洪与坡水河道,每年山洪暴发时期,苏疃、渠村至村东部大面积涝洼地均遭水害。1956年,在人民政府主持下开始治理小苏河道,彻底改造了涝洼地,河道疏通根除了水患。同时在镇内沿河建提水站3座,可灌溉田地2000余亩。温水河温水河(俗称小河〉,发源于羊庄镇西北龙山东麓沈井村北一带山沟处。其上游系山洪小河,冬春常无水。在羊庄村北、村东两处的温泉水合为一,继而南流,再汇圣山东的诸温泉水,南流即入官桥镇境,其下游主流是温泉水,故称温泉河。流至东王公村北处折向西,至西王公西北处又折向南,至小河村东南汇入薛河。此河入口处即为“温凉二盏”。温水河在境内流程2.5千米。原望河大干渠提水站设在圣山南北河上。清光绪版《滕县乡土志》云:温水河源出羊庄西头温水泉。m—丈,涌出若沸水,而蒙蒙凝烟雾,变异观也。南流会西山诸泉同入薛河,西南流经三山南至北辛三支为二复合。自康留筑坝截流南下,绕奚公山西渚为渊。由奚村过湾里至皇甸入南明河”(北辛三支为二复合:指今北辛村北与王园村西至管庄河口一段薛河故道)。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