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滕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大事记(1987—2001)》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294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1
页码: 31

内容

地方设立人大常委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建国后3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尤其是接受“文革”的沉重教训,对地方国家机构的一项重要改革。1979年7月颁布的《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1982年12月通过的《宪法》,对此又作了确认和更为完整的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设立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完善了我国的地方政权体系,强化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和权威。
  今年5月15日是滕州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二十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30次会议决定编辑出版《滕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大事记》(1981—2001)。《大事记》旨在全面反映我市 (县)2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的历史轨迹,简明扼要地记述市(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基本情况,是一部资料性的书籍。
  《大事记》的编写按照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原则,查阅了大量的档案、报刊及有关文件,并请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或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职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提供一些事件的线索,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市(县)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我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的实践。
  《大事记》的编写内容,侧重于对我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实践的记录,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市(县)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特别是市(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市(县)的重大事项、监督工作、任免市(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代表工作、自身建设及与兄弟市、县(区)人大常委会的友好往来等。对全国、省及枣庄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来滕州的活动情况、枣庄市人大及有关部门在滕州召开的重要会议等,本书也作了概要的反映和记载。
  在编写体例上采用编年记事体。全书共分为七编。前六编按照市(县)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的届次分编,逐年记事。最后一编为附录,收集了1981年以来全国和省、枣庄市及我市(县)人大代表名单,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名单,常委会机关各工作机构负责人名单,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则、办法、意见和滕县第一届至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简介等。本书还选印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图片。
  在《大事记》编写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有关领导和同志的意见,但由于时间、资料和水平所限,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知识出处

滕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大事记(1987—2001)

《滕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大事记(1987—2001)》

本书详细介绍了滕州市1981年到2001年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度发展的历史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