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衣食住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宗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07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衣食住行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17
页码: 287-303
摘要: 《大宗村志》中对大宗村衣食住行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服饰 饮食 住宿 出行

内容


  纺织纺线织布需要棉花,棉花是农民种出来的。棉花摘下来晒干后,把籽棉中的棉籽与棉絮分开这叫“绞棉花”,绞出来的棉花称棉瓤子,绞棉花由原来的手绞改为脚蹬,后来改为畜力。弹棉花就是把棉瓤子制成均匀而绵软的棉花,以前弹棉花用一张弓,一把榔头,一个竹篦来弹,后来有了弹花机。纺线先要将线棉搓成棉条,棉条一般一拃多长,手指粗细,当中空心,俗称“棉不几”,然后用纺车子纺线,纺车子是用木板做成,左手绞纺车,右手滤棉絮,形成线后往锭子上绕线,纺成线后还要拐经线、浆线、络线、迁线、刷线,最后才能织布。根据线的质量确定织布的质量,线纺的均勻而且细,织出的布则光滑细腻,否则织出的布粗糙。过去称为“粗布老衣”就是指的手织布。
  染布染布有自家染或送染坊里染。自家染要先怄制“酸浆水”,将石榴皮捣碎加生锈铁和怄泥,晒到水呈酱油色。把白布放入里面浸透捞出来晒干,最后晒洗干净,颜色虽不鲜艳但不掉色。染坊染就是把布送到染坊,染坊染布要先用清水浸透后,放在石头上用大木棍敲砸,去浆晒干后,再根据花色染布,染坊老板用两块牌子区别。布的花色有蓝色、鱼白色、青黑色、红色、蓝印花布等,一色布一次可以成功,印花布要两三遍方可完成。
  禁忌每年正月十三阎王忌不纺线、不动针、不绞棉花、不弹棉花、不织布。二月二不纺线,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忌动针线,动针线会戳龙眼;龙有水、火二龙,水龙最忌讳像蜘蛛网一样的线。清明节不纺线、不绞棉花、不弹棉花,否则就会拧坏了青苗。
  种棉纺织歌谣脚蹬手摇绞车绞,香椿弓、牛皮弦,枣木榔头来弹棉。纺线纺到五更天,累得胳膊腿血酸。拐子缠、使浆面,接着又把线来迁。根根经线进机抒,还要忙着备纬线。白天黑夜梭子穿,织出白布上色染。剪刀剪,针线连,针脚密密瞅疼眼,这才变成鞋帽和衣衫。
  织株子过去,人们穿的袜子都是用布缝制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用手工织线袜子,到了六十年代机器织的袜子,颜色样式齐全。
  织绢生丝线用来织带子、绢布。织带如扎腿带,攀鞋带,要先桄好经线、纬线用手来回穿织。织絹用织机来织,必须技术熟练的织匠,织絹抽出来的生丝,织成绢布后不定期要用碱水放锅里煮叫“练”,练熟后用鱼肠子水泡几天漂白,这时的绢又软又白,然后根据需要可染成各种颜色,做成各种服饰。
  头饰男人帽子由于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和季节的变化各有变化。
  西瓜壳帽,又称“西瓜帽” “瓜壳帽”。六块瓦布扣成,黑色缎子布料,顶端用红线结成红玻璃珠作点缀。从前青年人春秋天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只有结婚时才戴,如今很少有人戴。
  礼帽,多数是浅灰色,是从前乡绅、商人等有身份的人所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青年人结婚,礼帽替代西瓜壳帽,帽檐上绕几道红丝线,身穿长袍,过后不再穿用。
  耳朵帽,多为蓝布或青布的棉帽,两边长耳可系于帽顶,也可放下护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冬季戴这种帽子较多,八十年代后逐渐看不到。
  三块瓦帽,是用黑或蓝褐色条绒布制成,硬壳套棉花两旁缝长耳系于帽顶,显出长绒,可放下掩耳,如用皮毛作料更暖和。
  一把撸,用棉线或羊毛线手工织成圆筒形软帽,上顶扎起佩上帽穗,放下只露出两眼,防风挡寒极佳。多为老年人所戴,年轻人一般出门挡寒才戴。
  虎头帽,一般黑色,当中套人棉花,上面造型是虎头模样,眉间绣以“王”字,帽周围走花边,有带尾巴和不带尾巴两种。带尾巴的搭到后半腰,佩两条红飘带。尾巴上系铜铃铛,跑起来铃声作响。也有的帽顶露圆洞,多为男童冬季所戴。
  凉帽,用袼褙作胎,里表用金丝红锻,帽胎圈框形,前额上方共三层图形:第一层花卉,第二层蝴蝶,第三层蜜蜂,中间用弹簧支撑。儿童戴在头上,走起路来由于弹簧作用颤颤巍巍,蝴蝶、蜜蜂好像飞动。加上脸两旁佩以帽穗,周围镶嵌玻璃珠。一般五六岁以下儿童走亲串友时才戴。
  草帽,先用麦秸莛掐成辫子然后缝制而成,只能遮太阳,不能蔽雨雪。
  席荚,用苇篾或秫秸篾编制而成,边六角,顶尖。既可遮太阳,又可挡雨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戴的较多。
  斗笠,也叫“斗篷”,用竹篾编成,圆形平顶,“五角眼”,中间夹一层粽叶,边圆形,戴上用来遮太阳。
  军帽,仿解放军绿色军帽制成,六七十年代盛行,八十年代后逐新无人戴。
  八角帽,婴儿一岁后,夏季戴八角帽,用一块布缝制后再捏成角,男绿女红。
  莲花帽,表用青布,里用软薄的粉红色布,套一层薄棉,周围是一道麻葛红辫子,前额上方帽子部位用莲花瓣扣制而成。莲花瓣用袼褙剪成,再用不同颜色绫缎裱上,四周压上银色或金色装饰条,当中插上各种花卉或蝴蝶、蜜蜂图案,六个花瓣相配,绣成后分左右两边安在帽子上,当中绣一道花蕊,后边尾巴顶端缝上大铜钱,以免帽子前移遮脸。十岁以后少女戴的莲花帽不带尾巴,后边帽檐与发际齐平。
  帽壳,婴儿出生后,用软布缝制成帽壳状,男绿女红,便于睡觉时戴。
  耳巴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未出嫁的大姑娘,时兴一阵子耳巴帽。不再安莲花瓣,周围用麻葛子辫子捏成拱鼻缝制作为装饰,春秋天不套棉。
  头巾,六七十年代曾一度流行头巾。从五六岁的女孩到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一律用头巾,小媳妇及一把年纪的老太婆用蓝、黑顶头手巾,除夏天外,一般都围头巾来防风挡寒。
  围巾(围脖),由棉线或羊毛线织成,冬天围在脖子上御风寒。
  勒子,结婚妇女拜天地时戴用,周圈雜在头上,箭形叶状,表面绣花,后面有带,系紧箍在头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再戴用。
  发型与发饰发型因年龄、性别、时代不同而各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男孩剪发,前留“牙子”,后留“吃嘴窝”两片不剪;一两岁后剪牙子,左右两边各留一片至十岁以后;男孩剃光头,女孩留柄头后,左右各扎一发辩,在后脑勺只扎一个辫子的也很多;出嫁时盘网子,外边并用四根银插针绾上,中间用银插针别上。六十年代以后,男孩长大以后有留平头的,也有留分头的,还有留背头的。女孩留辫子,由后脑勺上方一边一个。也有部分女孩留短发的,称“剪发头”,结婚后均留短发,不过六十岁以上的老年妇女仍盘网子。扎耳眼每到腊八,是四五岁的女孩扎耳眼的日子。从前扎耳眼前用两块冰块把耳垂夹住,直到发木失去知觉,然后把针头在灯头火上消毒,用带线的针穿透稍稍拉动,以免耳眼再长死,并在线两端穿入小彩珠,作为耳坠用。还有一种“卡耳眼”的方法扎耳眼,用“豆芽银耳环”卡在耳垂上,并不断地捏一捏耳环,时间一长耳唇就卡透了。
  戴耳坠根据年龄不同,佩戴耳坠不一样,十二岁之前的女孩,大都是自制的“小耳坠”,即用红线穿人几颗小琉璃彩珠。十二岁后,购买“宝石坠”,一头带钩挂在耳眼上,另一头镶嵌指甲盖大小圆形红宝石;十六七岁后戴银质的长耳坠;中年妇女则戴豆芽耳坠。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大部分妇女都戴上了金耳坠和金项链。
  扎耳眼戴耳坠是妇女的事,但个别娇贵男孩也有戴耳坠的习俗。据说用来迷惑勾死鬼,误认为是女孩不再勾引,十二岁后不再戴。还有个别娇贵的男孩, 后脑勺留一撮毛的,称之为“鸭尾”,十二岁后,听到邻居有吵架的便用剪子铰掉,并说“你那里吵,我这里铰”。还要向其姥娘讨一只羊,称之为“铰头羊”。
  上衣上衣有褂子、衬衣、棉祅、夹袄,毛衣也称“线衣”,长袍、大衣、风衣、儿童穿的兜兜等。
  过去褂子、棉祆、长袍、大衣大都是带大襟,如今都是对襟。过去多数是手工缝制做成的粗布老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棉祆大都是机工做成的青蓝色布料,只有儿童穿一些花色衣服,五十岁以上妇女大都是大红祅。有的儿童怕冻手还给做个虎头袖棉袄穿。褂子有衫褂和外套褂子。过去纽扣均为布条打结而成的“疙瘩迷子”,如今多为排扣子,而且外套褂子以西服取而代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内衣花色品种多,档次高,如T恤衫、保暖内衣等。
  下衣儿童下衣有土裤、鸳鸯裤、连袜裤、肩膀裤、背带裤、蛤蟆皮裤、单裤、夹裤、棉裤、裤头等,这些除土裤外均有肩膀或背带,并都是开裆裤。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小儿开裆裤一般要穿到五六岁。土裤是婴儿出生后穿的,较短较瘦。把裤腿扎上,往里装上温热细沙土,待婴儿尿湿后换掉。鸳鸯裤是男婴八个月时姥姥家给做的,两条裤腿一边是绿布料,一边是红布料。蛤蟆皮裤是上下身连体,下边开裆,身后开襟,适用于一两岁男婴夏季穿用,春秋天穿夹裤。
  成年人下衣有单裤、夹裤、棉裤、线裤、衫裤、裤杈子、裤头等。过去的成人裤均上裤腰,大都是自家手工缝制的直裆裤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大都是机工缝做,不同的是男式前面带衩,女式在右侧留衩;衫裤有布料和化纤的两种;线裤有棉线裤和羊毛线裤;裤头有外穿大裤衩和内穿短裤头、三角裤头两种。
  腰带过去束腰带大都是旧布条和自纺线织成,只有新婚时才用蓝或鱼白布缝成筒,两端加大红布,呈猫耳状。多数中老年人用布条搓成的布绳,少数也有用粗线织成的板带束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逐渐被卡扣和别扣商品腰带所代替。八十年代后,皮带、皮革、腰带更是五花八门。
  裙子过去农村妇女无人穿裙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妇女也随潮流穿起裙子,裙子有长、短、超短裙,还有裤裙,各种裙子花色品种不同,面料不一,档次也不同,多数是小女孩和青年妇女所穿,中老年妇女大都穿裤裙。九十年代以来中年以下妇女时兴穿紧身裤、踩裤和牛仔裤。
  扎腿带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老年男子和中老年妇女,一年四季都系扎腿带子,少妇扎红、绿带子。五十年代后只有老年妇女扎腿带,也有个别的年纪大的男性扎腿。
  鞋子鞋子称足衣有单、棉两种。鞋子过去是手工自做,先准备的鞋靠也叫“抹悫子”“搓麻线”。单鞋帮一般一层鞋靠,裱上青布面,贴上白布里,然后沿上边。鞋底要先下鞋靠,正面铺一层“铺衬”,铺衬外面用新布蒙上,称作“蒙鞋底”。纳鞋底用“针锥”,要求麻线粗细一致,拉线均匀,这样纳出的鞋底才不会走样。绣花鞋要先绣好花然后再绱底。做棉鞋与做单鞋方法相同,只不过鞋帮要肥大,内里好铺棉花,一般棉鞋是双脸鞋。另外有呱嗒、毛窝、雨鞋(俗称水鞋)、雨靴、泥屐子,还有球鞋、皮鞋、凉鞋、软弓鞋、高跟鞋、尖脚鞋和送老鞋等。
  袜子过去男女老少穿,不论是单抹还是棉抹,都是用白布或鱼白布、蓝布手工缝制,袜底用线纳的软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机制袜逐渐取代布袜,且花样品种繁多,有线袜、丝袜、尼龙袜,有长筒、半长筒、短筒等。
  裹足旧社会,当地女子五六岁开始把脚用宽布条缠起来,俗称“裹脚”。裹脚非常痛苦,硬是把四趾勒弯,束缚脚不让长,其痛苦可想而知,白天不能走路,晚上睡不着觉。封建社会里把“三寸金莲”当作女子丑俊的标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妇女才从裹脚的苦难中解救出来。针功民间针功有纳、绱、缝、绗、缀、缉、弓丨、绷、插、割、补、撮、网、织、纤、连、刹等针法。手工缝衣、做鞋、套被等,针法看针脚(俗称“线扒锯”),针脚匀称笔直是好针功。如今大部分中青年妇女不做针功,除了套被褥外其余活络用机功完成。
  洗衣从前洗衣服要用皂荚树上结的皂荚。成熟的皂荚是黑色,形如镰刀,洗衣时先用棒槌砸碎用水泡,放在衣服上用手搓或夹在衣服内捶出泡沫。也可洗头洗身。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了肥皂,俗称“胰子”,洗脸用香皂;八十年代后洗头用洗头膏、洗发精,九十年代洗衣用洗衣机、洗衣粉。搓脸用粉、胭脂、面油等。如今高档次的化妆品应有尽有。
  针线望妇女做针线活离不开针线筐,针线筐大都是秫秸莛子编成,也有的针线筐为柳条编制,是用来盛放剪子、锥子、针、线、针锥和碎布,还有放样品的书本子。
  烟袋过去抽烟要用烟袋,烟袋由烟嘴、烟杆、烟袋头、烟包组成。烟嘴多数是玻璃的,也有白玉、水晶石、玛瑙的;烟袋杆大都是竹子的,个别有用核桃木条做成,烟袋头是黄铜或生铁的;烟包是青布缝制束口,并用线绳系在烟杆上,个别的是用羊皮做成的烟包。如今都抽香烟,已没人再用烟袋抽烟。
  肩子过去夏季取故用扇子,有纸折扇、芭蕉扇、蒲扇、麦秸扇、鹅毛扇等。折扇方便易携带,芭蕉扇是南方芭蕉树叶加工成圆形;蒲扇是湖边生长的一种水草编制成的牛心形圆扇。
  食
  饮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开门两件事,吃穿两个字”,本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每天实行两餐制称“两顿饭”——早晨饭和上午饭。每天早晨起来后要干两三个小时的活,九点左右吃清早饭,下午两点左右吃上午饭。晚上一般不烧水做饭,饿了就吃点干食喝点开水,农忙时晚上吃饭叫“喝汤”。进入八十年代,由于工作时间的需要,由每日两餐改为三餐。主食煎饼、稀饭,称之为“糊涂”或“汤”。待客一般不吃煎饼,要吃单饼、油饼等,现在待客换烧饼、锅饼和馒头。
  招待客人一般四至八个菜,新客或大客一般要成席,找陪客人。本地酒席桌均用大八仙桌,设在主房屋明间,对面右边为首席,左边为副席,挨着首席另一边的人员为主陪,其余次之。与主席对面的人员叫“门席”,门席一般只坐一人,多为晚辈,负责倒茶、递烟、斟酒、摆菜、拿饭等服务。席桌情况根据时代、生活水平等来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白事席桌一般四个凉碟十个大碗,八十年代后增加两个大件,九十年代后期,两个大件后跟两个炒碗;喜事席桌八十年代前是八果四肴,十个大碗,后来增加两个大件四个炒碗,十个大碗变为八个大碗。九十年代后期变为四个大件,一跟二的炒碗或一跟四的炒碗。也有四个六至六个六的酒席,有一道中饭的也有两道中饭的。不论红白喜事上菜都是有序的,即一鸡、二鱼、三酥菜、四丸子……十猪肉依次出菜。白事席仍有“告坐”“谢客”之举;红事席桌有“慰菜” “敬酒”之动。席桌烟酒大都根据不同年代、生活水平和惯例随行就市。
  主食煎饼,有瓜干煎饼,麦子煎饼,高粱煎饼、棒子(玉米)煎饼、三碰头、足豆子、芝麻、鸡蛋、菜、糖、柿子、面等煎饼。由于生活条件限制,六七十年代时兴滚煎饼。从前各家都有鏊子,九十年代后多为机器煎饼。
  稀饭俗称“糊涂” “汤”。单独使用某种粮食烧的稀饭叫什么糊涂、什么汤,如高粱糊涂、麦子、小米、小米面、大米、玉米、瓜干等糊涂或汤,两种以上混合如绿豆小米汤,高粱豆钱糊涂,瓜干绿豆麦面糊涂。放人各种粮食多少比例不同,做出的稀饭就不同。不论是单独的粮食还是混合面,加人白菜、萝卜丝、菠菜等制作各种咸汤又叫“咸糊涂”,加入南瓜叫“方瓜糊涂”,加地瓜叫“地瓜糊涂”等,另外还有菜豆腐。当地人还养成每顿饭必须喝稀饭的习惯。
  副食过去菜均以辣、咸为主,俗话说:“要拉馋,辣椒子盐。”还说“菜不够,盐来凑”“高粱煎饼卷辣椒,越吃越添膘”等。而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吃讲口味营养,穿讲时髦漂亮,住讲宽敞明亮”。对鸡、鱼、肉、蛋讲新鲜,肉以猪肉为主,鸡、羊、牛肉经常食用,狗肉、驴肉随买随有;蛋以鸡蛋为主,还有鸭蛋、鹅蛋、鹌鹑蛋、松花蛋。豆制品除常用豆腐外,还有豆腐干、豆腐皮、豆腐卤、腐竹、蛋白肉、黄豆芽、绿豆芽等。淀粉类有粉丝、粉条、粉皮、凉粉等。食油以豆油为主,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猪油,还有提清油、食用油。过去只在夏秋两季才有的鲜菜,如今一年四季不缺。
  饭具锅,从則大都是生铁铸的锅,大小用“张子”和“印”来区分。最小的是耳朵锅,两边带耳朵当把端方便;稍大一点的叫“张子”,直到五张子;“印”有“六印”“八印”“二十四印”,二十四印锅最大,但不多用,每家根据人口的多少选用不同型号的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有了钢精锅,到了2000年前后有了电饭锅。五十年代前后各户用的勺子大都是铜勺和柳木勺,六十年代用上了铁勺,八十年代后用的是铝勺和钢精勺。铲子是用来炒菜的,铲子使用时代与勺子等同。炊帚俗称“刷帚”,用来刷锅,“秫挠”扎制而成;有用扫帚苗扎制的,也有洗刷用清洗球和丝瓜筋的。碗,按颜色分黑碗、白碗、花碗;按大小分扣碗、大碗、海碗;质量上分为粗碗、细白碗。用料上有瓷碗、木碗、铁碗、铝碗、钢精碗、塑料碗等。六十年代前一般吃饭用黑碗,少数人家用细白花碗,体积较大的碗叫 “海碗”。白碗有精细之分,黑扣子碗只有酒席上馏酥菜用,如今已不常见。酒席上多用盘子、碟子和调羹,碟子和调羹有陶瓷的、塘瓷的、铝的,钢精的等。盘子也是多种多样,圆形、扇叶形、鱼形、椭圆形等五花八门。农家吃饭、招待客人大都用竹模子,上等的还有乌木筷子、银筷子、象牙筷子等。
  茶具茶壶、茶碗、茶杯称茶具。从前有顺茶壶、烧茶壶,烧茶壶是黑砂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改为洋铁壶,七十年代以钢精壶取代,如今已用电热壶。六十年代前有的用锅做饭前烧茶,六十年代后有了暖水瓶,做饭时多添些水,刮出茶后再做饭。开水,当地统称为“茶”。八十年代大多数用煤炉烧茶做饭。想让茶保温就用暖水囤子保暖,囤子是用麦秸编制,装上顺茶壶,周围填上棉花或软柴草,可保温一段时间。冲茶壶有朱砂壶和白瓷壶。白瓷壶有带金属提系和端把两种,另外还有土陶的 “茶罐”,如今有玻璃端把冲茶壶。暖水壶外壳七十年代前为竹皮,七十年代后铁皮,后有塑料、钢精皮,高压水壶已普及,村民大都喝上了矿泉水。
  酒具有酒壶、酒瓶、酒盅、酒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大都使用锡酒壶,后来用黑、白瓷酒壶取代,饮酒的酒具有瓷杯和玻璃杯。酒杯有盛三钱、五钱、八钱、一两、二两半、半斤等。
  盛具盆,分为窝盆、三盆、二盆和大盆。大盆又称“煎饼盆”。从用料上分为泥盆(即土陶盆)、沙盆、瓷盆、搪瓷盆、铝盆、塑料盆。土陶罐,五十年代打水用,盛水,水桶有木板扣成的水筲,有黑铁桶和白铁桶,后有不少塑料水桶。缸,有土陶缸、沙缸、泥缸、水泥缸等,用以盛储粮食。沙缸可盛水还可腌咸菜,沙缸最小的叫“顶腚帽”,最大的叫“鲸缸腿”。土陶缸最大的叫“典缸”,其余的按盛粮多少叫“斗缸”“五升缸”等。另外还有簸箕、箩筐、簸篮、笊篱、锅拍、箅子、笼头、瓢等。其中簸箕、簸篮均为柳条编制,箩筐、笊篱和箅子多为竹篾编制。锅拍有秫秸莛缉成或木板钉成,如今笊篱为铁和铝质,锅拍大都是钢精和铝制,箅子多为铝制,专供蒸馏饭用。笼头用麦秸秆编成,中间隆起,顶上有提手,专供在铁锅上蒸馏饭用。
  锅灶锅灶有地灶俗称“地锅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使用。这种灶做饭浪费柴草,到了六十年代大都用风箱灶,上层是火膛,前留锅门,上面放锅,风箱灶既可以烧柴草,也可以烧煤炭,做饭快而省柴草。七十年代推行一种节能灶,分前后两个锅,前锅做饭,后锅用作炒菜,后垒高烟囱。到了八十年代,煤炭充足了,大部分家庭都用炉子烧水做饭,但仍有用风箱锅做饭的。另外还有高灶锅,一般红白喜事用,炉条粗而长,炉口高,只能烧煤,上放八印或十二印锅。框灶俗称“锅框子”,是用泥巴捏成,底部像干瓢,三条腿正是原始社会炊具陶鼎之遗风,底部中间留洞烧柴草,坐张子锅炒菜用。如今大部分都用煤气灶、电饭锅做饭。
  磨磨有大磨和拐磨。磨都是上下两脐,下脐固定在磨盘上,磨盘是一块大圆石板,一边留有“磨嘴”、磨圈,上胳有“磨眼”,用来添粮食。大磨边沿有“磨鼻”,用来拴绳子插棍推磨用,磨膛周围凿有斜沟叫“磨齿”,用来磨碎粮食。另外小拐磨与大磨相同,只是安一 “L”形木把,用手转动便可磨粮,大都用来磨烧稀饭的糊涂。
  石碾碾的下部是直径大约三米的圆石板,叫“碾盘”,碾盘中间安上木桩,用来固定碾椁子。碾椁子是“井字形”木架,中间安碾砣,碾砣与碌碡相似,碾椁其他三端可凿斜洞,用来插入碾棍推碾。碾一般用来去粮食壳或乳糊涂面子。碓窝与碾的用途一样,少数粮食就用碓窝砸砸。八十年代磨、碾已不再使用。
  禁忌人禁止往磨顶上站,因为只有家中老人去世才站磨上“喊路”。正月初三、十三阎王忌日不动磨和碾,正月初十是“石头生”,二月二龙抬头也不动磨碾;男婚喜日用红被把其盖严或贴上青龙贴,以免新人冲犯了“白虎”。
  饭菜的制作用语
  村民见面先打招呼,见面后问:“你吃饭了吗?”这种“饭”,连干饭、稀饭、菜都包括在内。在饭桌上,饭的范围只指干粮和稀饭(汤),有时连稀饭也不包括在内。平时即使吃了干粮,如果没喝稀饭或汤总觉得好像没吃饭。
  做饭又叫“烧饭” “办饭”,做菜统称“熬菜”或“炒菜”。不同的饭有不同的烧制方法,不同的菜肴烹调方法也有区别。煮一般粮食不加工,浸在水中用火加热至沸腾,使食物熟透。
  蒸下边放水,当中放箅子或笼,上放食物靠蒸汽蒸熟食物,如蒸馒头、蒸包子等,蒸后的水叫“蒸馏水”。
  馏熟饭放人笼里或锅里重新加热叫馏,如馏馒头,特殊情况如馏酥菜。
  闷闷干饭,把米淘净放入锅里,水一般比大米多一点,烧干后抽出明火,暗火慢煮熟透;或用暖水壶装人适量的米,冲入沸水,然后盖上塞,过一段时间便可食用。
  烙把粮食加工成面糊,面糊放在热鏊上摊成薄片叫烙煎饼。先擀好单饼,再放在饼鏊子上烤熟叫烙饼。
  熥先擀好面饼,然后放入热锅里用文火烤叫“熥”,如“熥油饼”“熥菜饼”。
  馇响水米下锅,做出很稠的汤,像干饭,如“馇米饭”“馇菜豆腐”。
  贴把生面饼贴在铁板或陶器壁上用火烤熟叫贴,如“贴烧饼”(也叫打烧饼)“贴缸贴”等。
  烀凉水与面一起下锅,边烧火边搅动叫烀,不同程度的熟称“烂”或“不烂”,如“烀猪食”也叫“馇猪食”。
  熬稀饭开锅后仍需要烧火促其熟透叫“熬”,如“熬绿豆汤”。
  浸凉水长时间泡并要不断地换水,如“浸杏仁”。
  泡干货放入水中浸透变软,如“泡海带”“泡粉条”等。
  津用开水稍稍煮一下,使其变硬,如“津猪血” “津豆腐”。
  打把面粉化开放入凉水中烧开,边烧边搅动,如“打糨子” “打凉粉”。
  热使凉饭菜汤变热,如“热汤”“热菜”等。
  温熬的菜为避免变凉,用“温罐” 放在温火上,如“温小炒”。
  烧把鲜菜先放人火灰里烧熟直接食用,如“烧地瓜”“烧茄子” “烧鲜辣椒”等。
  烤放在火边烧使其慢慢变熟,如 “烤肉串” “烤花生”。
  煎热锅放入少量食油把食物反正熥,如“煎鱼”“煎鸡蛋” “煎包子”。
  炒热锅放食油、盐、葱花等佐料,然后趁热锅倒入生菜搅拌使熟,如“炒辣子鸡” “炒蒜薹”。
  烹放适量油烧热再放少量菜,如 “烹鸡蛋”。
  炸有水炸、油炸两种。如“炸白菜” “炸苔菜”等,炸后晒干备用。油炸,把食物直接或挂一层粉面(叫“挂糊”)放人热油中炸透,统称“炸丸子”,也叫“酥菜”“干炸鱼”等。
  纯把肉、骨头或块茎类菜先炒一炒,然后放人水煮熟,如“炖牛肉”“炖鱼”等。
  焯放人响水或开水中短时间烫至七八成熟。如“焯闷菜”“焯花生米”。
  烫把生菜放在盆里,用响开水或开水冲泡,如“烫小白菜”。
  浴把活鱼等放入凉水中用锅慢慢烧开,如“浴泥鳅”“浴螃蟹”等。
  泖将洗净的动物下水煮一会儿,把里边的“脏气”排出来,如“泖猪头”“泖羊肚”等。
  拔焯好的菜放人凉水中浸泡使其发脆,如“拔芹菜”“拔花生米”等。
  腌鲜菜或肉蛋放入一定比例的食盐进行脱水腌咸,便于长时间存放,如 “腌咸鱼” “腌鸡蛋”“腌咸菜”等。
  麻新鲜菜先放少量食盐再做成品菜,如油煎黄苗子鱼之前先用少许盐麻一麻。
  调开水炸的菜经凉水拔后凉拌,如“调藕片”等。
  拌调菜时再加入另外一种菜。如 “花生米拌芹菜” “麻汁拌豆角”等。
  炼动物油有“膘油”和“膛油” 放入锅里熬成液体,冷却后变为固体,如“炼猪油”。
  扒当地人叫拆,把整鸡、羊腿等炖烂,把骨头剔出,如“拆鸡肉”。
  炝热油锅爆炒,到一定火候迅速放入酱油或醋,如“炝土豆丝” “炝鲜辣椒”等。
  烩两种以上的菜合炖叫“烩”,如“土豆烩牛肉”“萝卜烩鸡”等。
  爆大火猛炒,菜中起火,如“爆螃蟹”。
  焐把地瓜用烧红的坷垃熥熟称 “焐”,如“焐芋头”。
  居住民俗
  村落家家户户群居而成村落。大宗村原有宗家村、小丁庄和杜道沟三个自然村,后组成大宗村。全村有三千多口人,18个姓氏,东西长二华里多,南北宽一华里多。从前村内居住以姓氏为片,每姓氏集于一片。原以宗姓为主,从村东首一直延续到村西南角,长一华里多。村北为小丁庄,小丁庄以丁姓和高姓为主,丁姓在原小丁庄西首,高姓在小丁庄东首。杜道沟村在小丁庄北以杜姓为主。
  院落村内民居,院落坐北朝南,冬季避西北风,夏季得东南风,即冬暖夏凉。一般东西长15米,南北长15米,院内能建东西厢房,南边能盖过道屋就是好院落即好宅基。院子一般讲究长方形或正方形。
  院内布局靠北面建三间主房,堂屋门安在中间。门东旁安放香台子,香台子是家庭中祭祀天地神的地方。堂屋西间窗前往南安石磨,厕所安在西南角或东南角,并留有下水道俗称“阳路口”。院子前墙当中建“过道屋”,门留在中间叫“大门”,如果前后有邻居,可留东西大门,但伙房、厕所等布局相应发生变化。若留东西大门时尽量离堂屋远一此。
  门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大多数农户置不起大门,有的用树枝编“篱笆门”,有的是简易的“板子门”,个别户甚至连院墙都没有。只有少数人家 “双扇大门红牙子”,门上方建门楼子护门。六十年代后,多数都有双扇大门,门上建有担挑门楼,下有“过门石”,门框下面有“门枕石”;门框中间有“腰卡”,也叫“门挡”;上有“顶卡”,也叫“户对”;“门槛石”压盖。门石、腰卡、槛卡都是固定门框的。因腰卡一边有洞一边起槽,可用插较粗的木棍挡住门扇,俗称“腰棍”。九十年代以来,村中进行小康房建设,大部分户大门都是特宽“双扇铁大门”,可进出汽车。
  建房建新房一般都要选吉日良辰,地基四角各楔木橛,叫“插地工”。木桩要用红纸包裹,泥瓦工可依此放线施工。过去盖房都是找泥瓦工帮忙,八十年代盖房实行包工,工钱五六百元,后来上升到几千元,发展到近万元。房子的档次也高了,由原来的四檐青屋、全瓦屋、平楼房以至如今的两层楼、= 层楼、小康楼、别墅楼。
  盖屋先是地基也就是基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茅檐到地的土墙屋,没有基础石,只是用夯打几遍就挑墙;七十年代前大都一层基础石,上铺两层石坚或五层砖;到了八十年代前后,大部分都是浑青屋,八八石坚(基)。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村规划盖小康房,房子都是砖石和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楼层绝大多数现浇,里墙刮仿瓷,外水泥墙皮或用瓷砖镶贴。
  盖房时在插地工、打圈梁、上楼板或打现浇、安门窗、贴对联、起工等都要放鞭炮,以示喜庆。浇灌每层楼顶和竣工时还要招待工匠,建房竣工前还有亲朋好友谢匠的习俗。
  房子堂屋大多数是三间,分一明两暗三个室,室与室之间用墙隔开,有用箔隔开的,也有用木板作隔山的。中间是明间作客厅,两暗室为卧室,东为主,供父母居住,西间是供儿孙居住。也有的西间留外门,供儿孙结婚用。有的盖东西配房供儿孙结婚用。七十年代起,本村实行排房化,住房条件有了改善,儿孙结婚大多数是单家独院三间正房,东间住人,西间放粮,明间作客厅、餐厅。伙房叫“锅屋”,大都根据宅式在大门北旁建一间。因多数是东式宅和西式宅,大门朝南靠街是正阳宅。
  居住禁忌宅基不冲剪子股路,否则会被剪的人财不旺;宅基不冲路箭,冲路箭会家破人亡,特殊情况可用朱砂在石碑上写“泰山石敢当”避之;院中的水往前流,忌倒流;院前禁栽桑树,院后禁栽柳树,“桑”音同“伤”,“柳” 音同“流”,即前伤后留。大门不能冲山墙,冲山墙做事不顺利,破解方法是在山墙上挂一砂壶头,这样“冲湖不冲山”。建房打地基、苫屋不能选“逢八”“逢五”的日子,因“八”音同“扒”,“五” 音同“焐”不吉利;禁忌“初七”火日苫屋,初一、十五不打地基、不苫屋,否则有人盖无人住。建房开工选二、四、六、十双日子,好事成“双”,逢九动工也吉利。
  冬季取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建房基本上都是草屋,而且后屋墙又当后院墙,这种屋称作“露腚屋”。窗户也是较小的花棂格子窗,通风、光照很差。冬季青壮年不大嫌冷,舍不得烤火,老人和小孩觉得冷,取暖是在堂屋明间设一火盆,里面放入不能烧锅的碎柴草或糠等暗火取暖。每到有客人或过春节时,准备一个“树疙瘩”来烤火取暖。有少数人家单建“地屋子”取暖。在院外挖一大坑,上面架上三根木棒,用秫秸覆盖,两檐地平中间起脊,上用麦穰或土覆盖,向阳一侧留一个小门,供人上下,这叫地屋子。地屋一般深一米多,长三米、宽两米多,可在里面编席、潮烟叶、撸叠烟叶和聚众聊天等。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室内洁白明亮,用柴草取暖不卫生,逐渐都以煤炭炉取暖,并能在炉子上烧水做饭。到了九十年代小康房建成,有不少家庭都用上了电暖器和空调。
  采光照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草房只有两暗间,前墙各留一个小窗,采光效能很差,有些活只能在明间敞门操作。八十年代前后,房屋门窗均为玻璃,采光效能好,关严门照样在室内干活。五十年代前夜晚照明用菜油灯,用一小碗倒人菜油,用棉花搓一小捻点燃。五十年代后照明灯用煤油灯,外出照明用马灯或玻璃罩灯,可以提着或挂起来照明。八十年代前后本村室内外用电灯照明,外出用手电照明。
  取暖照明离不开“火种”工具。从前取火用“火镰家什”,它包括“火镰” “火堳”“火筒”。火镰钢质,用其背蹭火石刃发出火花,火花落到火堳上,点燃火堳引火。火石是一种石头,坚硬而色如牛角,故也叫“牛角火石”;火堳有“纸堳”和“煽杆子” 两种,纸堳是用草纸卷成细条点着弄灭形成灰头,再打火时火星落在灰头上便可引着,然后猛吹纸堳,使其燃着火引柴做饭。也可到邻居家“掏火”,就是到邻居家取来“火炭”,回来吹着做饭。堳杆子是用苘杆代替,六月怄苘剥去苘皮剩下杆,趁苘杆湿时,用青灰拌后放在阴凉处晾干,不能曝晒,否则“截火”。堳杆使用前也要造灰头,取一段放入“火筒里”,火筒也叫“火闷子”,取火时火镰家什打着,用完时可将火筒用盖盖上,把火闷死。五十年代用火柴代替了火镰家什取火,如今取火用打火机。远古有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民间也有摩擦生火的习俗,在野外没有取火工具时,就用铁制农具把相互摩擦起火,然后用棉絮引着。
  禁忌忌往火上大小便和妇女跨火盆。用柴草烙煎饼后的死火灰堆放一时不灭,应用水把它泼灭,以防火灾。锅屋内放置柴草,点燃引火的火柴头不能随便乱扔,烟头也不要乱扔,弄灭后再扔或放置在专门盛烟头的器具里。对易燃易爆物品不放置在家中,不让儿童携带火具、火种玩耍。烤火、烧饭烙饼时,一定要把柴草与火种隔绝,以免串荒着火。
  行
  道路人员出行要有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本村东西三条大路,三条小路,南北两条大路,三条胡同,斜大路有两条,都是弯曲的泥路,下雨下雪道路泥泞而且发滑,晴天刮风时尘土飞扬难以睁眼。七十年代以后,村民住房有了规划,同时整修了村内道路铺上沙子,九十年代前后硬化了村东西的中心路和村东首南北路。九十年代中期村小康房建设拓宽了村东西三十米的中心街,2000年以来又相继拓宽了前后两条三十米的东西路、环村路和五条南北路,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同时对每排小康屋之间的胡同进行了硬化。村内大小道路四通八达。村东西两头都有柏油路通往枣沛公路,枣庄至柴里、田陈矿至滕州的班车十来分钟一班,来往在村东西中心街上,每天早上村西公路有一班从微山去济宁的班车,两年后又开通了滕州的市郊东,出行相当方便。
  行具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本村村民出行访亲串友靠步行,妇女脚小不能步行坐手推车(木制独轮车),有条件的用畜力双轮大车。男女走亲串友也有骑走驴的,南下经商远行也有去大王庙坐船走水路的,还有去官桥车站坐火车的。七十年代后,大部分家庭人员出行都骑自行车,近程买卖出行用地排车;2000年前后人员出行在门口就可坐公共汽车,同时不少家庭还买了摩托车、电动车,少数人家买了小轿车。农用三轮车和面包车,拖拉机、大汽车搞运输。老年人单独走亲访友骑脚蹬三轮车。
  出行禁忌平时人员出门和外出经商者都要选日出行,俗话说“要出走,三六九”,就是说每逢三、六、九日出行吉利,如果出外人员返家时即选择 “二五八,返回家”。早上外出时禁忌有不认识的老娘们跟随,不能见妇女解手,否则会倒霉;早上出行禁忌迎头遇见兔子,否则不顺利。出行还禁忌迎头遇死尸。
  信息传递民间信息传递可分为远距离、近距离和面对面。远距离传递信息靠书信和口信,近距离一般口传信息,面对面是靠语言来传递,近几年电话取代了书信。红事喜事用请柬,请客用请帖,显得郑重礼貌;白事丧事靠举简,过去定亲要媒人和长辈带着书信专程下聘,俗称“传启”。不便直说的用暗示和表情动作来表达。
  生活习俗
  剃鸭尾在封建社会里,医疗卫生条件不发达,再生男婴苗娇,就给小孩留鸭尾,就是在后脑处留点发毛不剌,到十二岁时剪去。并在他姥姥那里要只羊,羊脊背上用洋红染上,称为“绞头羊”,还要通知亲友祝贺。
  谢匠建新房快竣工时,亲戚朋友来馈送烟、酒、鱼、肉等礼品酬谢工匠称“谢匠”(不过人们都说白了叫“射匠”)。如今谢匠买物品的极少,大都给现金。
  温锅迁居新房时,亲戚朋友买一些礼品,如“中堂字画、落地钟、煤气灶”等祝贺新房主。房主设宴招待,俗称“温锅”。
  店铺、行业开始营业,也叫开市。店铺内外装潢一新,门前对联多数写“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金日银业,开业大吉”等,亲朋带来钟、匾、壁镜、花篮、花瓶等礼品庆贺,店主设宴招待。
  送寿礼闺女出嫁后除逢年过节看爹娘外,每逢农历闰月之年的闰月之前给娘家爹娘买衣服,叫“送闰月褂子”。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闰月兴起送面鱼,娘家回粉条,称为“扯络”。娘家父母六十六岁时,闺女给父母买猪肉送去,俗话说:“六十六,吃他闺女一块肉。”还要带六十六个馒头等,须切六十六片肉炖吃,返回时给粉条。后又兴起连送三年之风,就是父母六十四岁开始一直送到六十六岁。俗话说“人到七十三,吃他闺女的老板犍”,老人到七十三岁时,出嫁的闺女要给老人送蒸的面牛,用红头绳拴着,闺女领外孙送去的话,外祖父要给摘笼头的钱。近些年来不蒸面牛了,都是买牛肉送去。还有“人到七十七,吃他闺女的老母鸡”“人到八十八,吃他闺女的老鸣鸭” “人到九十九、吃他闺女的老黄狗”等习俗。以此祝老人健康长寿。
  生活禁忌旧时吃饭忌把筷子插在饭碗里,插在饭碗里意为“悼头饭”。给客人倒茶、倒酒忌把壶嘴朝里。出门喝茶,茶馆里也有此忌。壶嘴音“虎嘴”,不能对客人。盛鱼放在桌子上忌鱼头朝里,其意就是吃里爬外。同桌吃饭,先吃完的不能离开桌子,更不能收拾碗筷,否则对客人不恭。喝酒时头盅酒不能端起就喝,要先往地上奠几滴,意为先敬天地神。给长辈和客人端饭忌用一只手,作客也忌用一只手去接,否则对人不礼貌。同屋吃饭,不论有多少桌,要听从首席的安排,不能单独行动,先吃完不能离席。正月、五月小孩不剃头,否则小孩主癞。民间五月不拆被,拆被没人睡;七月也不拆被,有人说当天拆当曰套没事;九月不套被,套被会犯九女星,说内放九月菊可破解。六、腊月不分家, 过了六、腊月再分。孕妇生活禁忌最多,除前面列举之外,孕妇不要喝压豆腐水,喝了会化胎。产妇月子里不吃生凉食物,否则会引发婴儿的肠胃疾病。女孩从小在饭食上禁忌:炒菜不尝菜,不尝扁食馅,不吃动物的生殖器,不吃鸡爪子(吃了绣花像鸡挠),不吃油渣,吃了油渣 “油嘴”;不吃鹌鹑蛋,吃了会长“盖脸痧”;不吃头鏊子煎饼,吃了婆婆专打脸。小孩不吃鱼籽,吃了会不识数,不吃“锅绫”,吃了 “烂领子”;不吃 “懒煎饼”“锅巴”,吃了会变懒;小孩吃饭禁坐首席,坐了会折寿。吃饭舀汤要搅匀,不能先挖稠饭,挖稠饭种出的庄稼光地头上长得好。饭前不用筷子敲碗,不然会受穷;吃饭不呱嗒嘴,吃饭时禁止说话,俗话说“饭不言,觉不语”;不吃猫肉,吃了猫肉死后灵魂过不去“奈河”;忌用筷子指人或打人,打人会“生癞”。年节做水饺和馒头,酥菜要先盛两碗敬老天,“破供”俗称 “浇心”后方可食用,否则吃了嘴会长疮;招待客人不做奇数菜,等于一条腿走路;与沿湖渔民、船民在场吃鱼禁说 “翻”,要说“抬一抬”。不吃葫芦籽,吃了会长影脖子等。有些禁忌具有迷信色彩,如今已很少有人相信了。
  春季萝卜食而无味,立春后萝卜发糠、发柴;胡萝卜长疥、发糠、有黄蒿味;大葱变空壳,味道不鲜;大白菜容易腐烂,出莛变硬;清明后芫荽、芹菜变硬有筋,还有黄蒿味。青草发芽时少吃食草动物,特别放牧的羊肉带有一定的毒性,直到枣树开花方可食用。
  春天小鸡正处在生长期,少食用;鱼正处产卵期,也不能捕食。夏季暑天食山羊肉、中秋食绵羊肉最佳,但食后禁喝冷水;夏季猪肉油腻荤腥,食后减食欲;夏季到中秋节食辣子鸡最佳。饮用高粱、绿豆等汤水清热解暑。夏季不食用香椿叶,一怕太阳毒晒死香椿树,二是知了的尿药人。夏季不吃韭菜,俗话说“五月六月臭韭菜”,吃了易生病。
  “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除南瓜、甜瓜、西瓜不能大量食用外,其他均可;秋季吃“萝卜鸡”新鲜。冬季猪、狗、牛、羊、鸡等肉营养丰富,肉美新鲜,补身暖身,但柿饼不能多食,有长远病人治好后禁食“发物”,像驴肉、母猪肉、獗猪肉为大发物,鲇鱼、螃蟹、芫荽为小发物。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大宗村志》

本书记载了大宗村自明朝洪武二年建村开始的历史沿革、自然状况、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宗村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诸方面发生的变化和在不同历史涌现出来的知名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