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章 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宗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059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经济
分类号:
F124
页数:
26
页码:
184-209
摘要:
农村的主要经济命 脉就是土地,农民赖以生存的就是土地, 靠土地搞种植、养殖,靠土地养家、发 家。过去土地允许买卖,富商有钱置地, 地主兼并土地,所以绝大部分土地被少 数人拥有,大宗村也不例外。
关键词:
大宗村
经济
内容
第一节经济体制沿革
在封建社会里,农村的主要经济命脉就是土地,农民赖以生存的就是土地,靠土地搞种植、养殖,靠土地养家、发家。过去土地允许买卖,富商有钱置地,地主兼并土地,所以绝大部分土地被少数人拥有,大宗村也不例外。到清朝末年(公元1900年左右)宗家村、小丁庄、杜道沟三个村共150余户500多人,有土地3220余亩。其中大宗村西大门 (宗怀佑等)650余亩,宗文斗1360多亩,路口(宗道益)250多亩,庙西260多亩,小丁庄160多亩,杜道沟260多亩,其余的中、小户人家(占总户数的80%)共有280余亩地。到新中国成立前三个村共有248户1263人,土地约3216亩,其中地主12户,富农16户,占有土地约1992亩,占全村土地的60%以上,剩余的贫下中农220户995人仅有一少半的土地约1228亩,人均土地只占地主富农人均土地的13%,有的户只有几分地,贫富悬殊很大。
旧社会,由于耕作制度落后,缺乏农田灌溉条件,农业生产完全处在人种天收的自然状态,一遇灾害,庄稼就减产或绝收,正常年景下,亩产也不过百十斤(小麦单产120斤左右,高粱140斤,大豆90斤,谷子120斤,芝麻80斤,花生200斤左右)。地少或无地的村民为了维持生活,有的租种地主的地,除去交租粮后所剩无几。有的为了活口,把种子粮都吃了,来年春种时只好再向地主借贷,有的给地主扛长工、打短工,出一年的牛马力,落不下几个钱,挣不了几斗米。碰上灾荒年,锅里无米,灶下无柴,野菜、树叶都吃光,被迫逃荒要饭、流落他乡。从清朝末年到1949年近50年间,全村(三个自然村)先后逃荒的107户158人,要过饭的118户300余人,卖儿卖女的1人。清代咸丰七年,单是宗氏长支人就逃出去了70多个男性青壮年。
1946年年初,本地区第一次解放,在农救会的领导下,开展了土地还家运动,对地主富农分子实行“耕斗”“扫地出门”,没收他们的土地、财产,分给缺少土地的贫下中农。1947年10月,还乡团反攻倒算,土地得而复失。1948年7月,大宗村(三个村)第二次解放。1950年11月,宗家村、小丁庄、杜道沟各成立了土地改革办公室,大宗村以宗传家、宗广湖、宗广山等人,小丁庄以丁维怀、高向可等人,杜道沟以杨继彦等人为骨干,带领贫下中农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划定了宗承玉、宗继贤、宗继绍、宗继凤、宗文汉、丁维兴、高锡恩、杜广洪、杜思聪、宗保苓、宗光地、宗丁氏12户为地主成分,宗怀忠、宗继标、宗继本、高王氏、宗继运、宗文章、宗文和、丁尚金、丁尚军、丁维银、高向一、高锡全、杜广顺、杜广怀、宗怀素、宗锡洪16户为富农成分,还划定富裕中农7户,中农58户,贫农155户。没收了地主富农的土地1377亩,果树梨行60多亩,房屋112间,大牲畜38头,豆油坊一处,大车11辆,小农具150余件,粮食7000余斤,衣物一宗,分配给本村的贫下中农。1951年村民领到了土地证,使农民耕者有其田,至此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分得土地的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粮食亩产由原来的100多斤迅速提高到200斤左右。但由于刚刚翻身的农民,生活贫困、缺乏畜力、农具、资金,农业生产依然是靠天吃饭。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1953年成立了互助组,三个村共有互助组60余个,入组农户在劳力、农具等方面采用换工形式,互相帮助,解决了不少农户农业生产上的种种困难,初步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1954年冬,宗家村由8户贫农为骨干建立了宗家村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宗家村一社,社长宗传家)。
1955年冬,三个自然村都分别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又称初级社),宗家村西半个村为二社,东半个村为三社,小丁庄一个社,杜道沟一个社,共五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人社农户的土地、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人股分红。生产经营、收益分配、劳力安排由社委统一研究决定,收人分配按“地四劳六计算”。
1956年冬(大宗村一社)因资金困乏解散,社员合并到三社。
1957年8月,大宗村(1956年国家地名普查时将宗家村更名为大宗村。将小丁庄、杜道河与之合并为一个村。)四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了“四合社”,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土地归集体所有,取消了土地分红,牲畜、农具折价归公(集体),分配按人劳比例(先是人六劳四,后改为人五劳五,最后人四劳六)。农活上时有小段包工,如往地里运肥一趟几分,送几趟给几分等。
1958年9月,人民公社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农工商学兵“五位一体”的制度,管理实行“四化”。一是组织军事化,大宗村被编为张汪团大宗村营,营下设3个连8个排。二是行动战斗化,劳动搞大兵团作战,如深翻土地等。三是生活集体化,全村办起了8个集体食堂,社员吃饭不要钱,粮菜由集体供应。四是学习革命化,对不适应大跃进形势的思想和行动,采取 “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解决,树“红旗”,拔“白旗”。公社化初期,计划管理比例失调,浮夸风、虚报风、瞎指挥风、平调风极为严重。这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大大挫伤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1958年秋,庄稼长得很好,但丰产没有丰收,收地瓜用犁子耕,把露出地面的捡到地头挖坑存放,同时还把地瓜、萝卜大量的外调。往高庄运送时一路到处是地瓜、萝卜,送到所剩无几。村里剩余的地瓜由于储藏不当,不久即烂掉了。白菜人冬不铲,吃时用刀拦腰砍,光吃菜心。加上集体食堂的浪费(吃地瓜时不吃皮及头,中间咬两口就扔),以致造成1959年春季的大饥荒,不少村民爬火车去莱芜、瓷窑、新泰一带捡烂地瓜充饥,有的老弱病残者到枯井里去扒吃食堂时扔到里面的熟烂地瓜回来充饥。当时国家虽有部分救济,但杯水车薪(每人每天3大两),劳力大量的外流(下东北、西北),留在村里的老弱残疾人,不少患了水肿病。
1959年至1960年,通过贯彻中共中央会议精神,纠正了“一平二调”的错误做法,刹住了 “五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平调风、命令风、共产风)。1962年中央下达了农村政策《六十条》,公社权力下放,实行了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贯彻“民主办队,勤俭办队”的方针,生产队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粮食按基本口粮和劳动工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配,社员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有了初步提高。同时农民又分得了自留园和自留地,可以自由种植,填补了集体分配口粮的不足,使农民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为鼓励农户养猪,生产队还分给部分养猪地,使农村经济有了新的转机。但好景不长,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 全面爆发,割资本主义尾巴,对“三自一包” “四大自由”进行了批判和处理。
1970年,正是“文化大革命”中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大宗村大队推行大寨的评工记分法,生产上瞎指挥,劳动大呼隆,社员出工不出力。同时大割“资本主义尾巴”,不准搞家庭副业。分配搞平均主义,多干少干一个样,年底决算时每个工日值只挣几角钱(最低0.20元),辛苦一年,除了口粮外,很少分得现金。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全国从上到下进行拨乱反正,全面改革开放。1981年,大宗村通过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参观学习,首先推行了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承包到户,由个人自主经营,生产队只负责组织人员耕耙浇地、人口变迁的调地、分交征购任务。
土地承包以后,农业生产的安排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自由。种什么,怎样种,都由农户自主安排,避免了公社化时期管得死、行政命令瞎指挥等弊端。村民有忙有闲轻松了许多,过去到点出工、到地里磨洋工的现象不见了。在农闲时间里,多数的劳力都能从事副业生产,农活趁一早一晚就干完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1982年粮食亩产就猛增到1053斤,比1980年增长了68.21%;1990年粮食单产达到了1604斤,比实行土地承包前增长了一倍半还多。工副业生产也有较快发展,科学种植经济作物,建起冬暖大棚,有了反季节蔬菜,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到九十年代末大宗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劳动力都从事集体或个体的工企业生产,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过去那种“半年糠菜半年粮,一年不收得逃荒,地瓜为主食,人人胃不康” 的穷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有的社员形容说:“一年到头吃白面,食油如水鸡蛋鲜,绿色食品加保健,人人长寿又延年。”在服饰上,过去那种破衣烂衫旧式样的服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花色繁多新潮流的衣裳。在住房上,过去住的低矮凌乱又黑暗的土墙草屋没有了,如今是高大宽敞又明亮的小康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这种五十年代中国农民的梦想,在改革开放不几年的光景,大宗村完全实现了。
1988年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过渡,过去那种单一农业经济的状况开始有了转变。大宗村党支部(总支)、村委会带领全村村民,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村办工企业和私营企业。村先后建起了造纸厂、洗煤厂、东砖厂、西砖厂、淀粉厂、液糖厂、面粉厂、塑料编织厂、煤矸石热电厂及一些服务行业,先后成立了物流公司、建筑队、矸石山废品回收站、铁路运销股份有限公司、大宗宾馆、装卸队等几十个工企业单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到2011年工企业总收入达到了18.56亿元,占总收入(18.6亿)的99.8%,为大宗村的经济发展闯出了新路子。
自2012年起,由于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大宗村经济建设受到一定冲击,大宗集团收入几乎停滞不前,所产生效益可维持大宗集团及大宗村的正常运营,到2015年二次创业之后,大宗集团经济才有了新的发展。
第二节农业
―、农田水利、肥料
大宗村原有土地3220亩,大都分布在村子的四周,只有少部分地块与周边邻村土地相交叉。1963年经村干部与邻村协商,在双方都有利的情况下进行了兑换,从此没有了插花地。土地大部分靠在槨河两岸,地势较高,黄沙土土质松软,怕旱不怕涝的地占80%,适应各种作物的种植。只有李庄西的220多亩,石庄东的86亩及村南的二、三段300多亩是黏黑土及碱潮地,土质黏重,耕性不良,锄地困难,中午干燥板结,俗话说“清早软,上午硬,等到下午刨不动”,怕旱怕涝,不好耕作。
大宗村的土地大部分平坦,只有渊子口贾洼和堳堆顶的地块高低不平,不好浇灌易干旱。集体化前,由于受小农经济和土地私有制的束缚,土地一直得不到治理。人民公社化以后,土地实行了公有制,开始整平土地,改良土壤,兴修水利。1959年,开始对土地进行防旱排涝治理,会战李庄西,改造南洼,挖了排水沟,从村前到南河挖了宽2米、深1.2米两条主干渠,每条长600多米。李庄西从铁路至北河横竖挖了好几条,遇到涝天水很快能排泄出去,确保了庄稼不受涝灾。同时经过几年的努力,把渊子口的耷拉地从沙河底运土填平,烟堆顶削平,使之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平坦地。八十年代初,由于水位的下降,大宗村又把卖完沙的旧廓河进行了复垦,扩种面积达180多亩。从六十年代开始逐步对土地进行林路沟综合治理,对土地切块划方,达到土地块块见方、方方有路、路路有沟、沟路有桥涵,解决了几千年来地块交织、小路弯曲、行运困难、无法排水的弊端,为实行机械化的大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新中国成立前,大宗村(三个村)种地完全靠天,天不下雨庄稼就会被旱死,有时春旱,地都种不上。即使有眼小土井的零星水浇地,也多是菜园或瓜田地。加上当时汲水工具落后,井绳、吊杆、辘轳浇地,费时费力,一天浇不了半亩园。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解放式水车,由于水流量小,也不能大面积的浇灌。从1964年开始集体打大口井,用柴油机配离心杲抽水浇灌,但由于井少缺配套,浇灌面积仍然不大。到1971年开始用打井机钻小口机井,仍用柴油机配套抽水。1974年开始陆续改用电机抽水。到1981年才完全废除了柴油机,全部使用电泵浇地。大宗村历年来共打机井150多眼,现存机井63眼,水泵53套,如果一起抽水浇地,5天内全村的农田可以普浇一遍水。
历史上,大宗村主要肥料是人粪尿、牲畜圈肥、土杂肥、豆饼等农家肥。人民公社化以后,人工堆制怄肥、绿肥等。有机农家肥多在秋耕春耕时作底肥一次使用。六十年代大宗村开始使用化肥,各生产队都买了氨水囊,砌了氨水池储存氨水,上级发氨水票,生产队派人到木石、滕州去拉。农用化肥主要是碳酸氢氨、尿素、复合肥、二氨、磷肥等,开始靠计划供应,直到1980年以后大量使用。化肥除秋种作为底肥施用外,也是追肥的主要肥料。
二、耕作制度,植物保护
新中国成立前,大宗村(三个村)农业耕作制度大都是两年三作的轮作方式。即春天大茬地种高粱、谷子或春地瓜等,收获后秋天种小麦(称大茬子麦),小麦收割后种夏地瓜、夏大豆、夏花生、小杂粮等。冬天休耕,来年春再种春茬作物。从五十年代末改为“一年两作制” 的轮作方式:麦收后种夏地瓜、夏花生、夏大豆、夏烟叶、夏高粱等,秋收后赶茬子种麦,麦收后再种夏粮作物。
从六十年代末起,农业种植推行间作套种。间作物多为春高粱间作大豆、花生、爬豆,春地瓜间作芝麻,春地蛋间作玉米等,以后逐步改为套种,即麦地里套种玉米、花生等一年两作的轮作方式。
大宗村农作物的病虫害,新中国成立前为害最厉害的是蝗虫(俗称蚂蚱)。1942年7月,步蝻子(蝗虫的一种)几乎覆盖地面,庄稼、树叶都被吃光,村民挖沟掩埋。新中国成立后,历年虽时有虫害发生,由于上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灭蝗技术的提高,从未形成大的灾害。公社化前蚜虫、黏虫、钻心虫、红蜘蛛、棉铃虫、土蚕、地蝼子等,也是为害庄稼较大的害虫。公社化以后,随着植保技术的发展,化学防治效果明显,很少再出现较大的灾害。农作物的病害,发生过小麦锈病、黑穗病,地瓜黑斑病等,还有豆类生菟丝子。八十年代时小麦曾发生过小麦全蚀病,小麦抽穗后大面积的枯死,造成大面积的减产,近年来随着种子的改良再没出现这些病害。
三、农具农机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宗村农业生产工具仍沿用旧式农具。耕地用木犁,一般前面套三个牛拉,后面一人扶犁,一天最多耕2.5亩。平整土地碎坷垃用耙,也是一人踩耙三牛拉。耩地用木耩子,常用的有三条腿的和两条腿的两种。三条腿的耩麦、高粱、谷子用,两条腿的耩豆子用;施肥用的犁耧子为一条腿。高粱、谷子、芝麻等作物耩完还得要用石砘子轧实。锄地用铁锄,收割用镰刀,镰又分为裤镰和钉镰,裤镰多用来砍高粱,钉镰多用来割麦子、谷子、豆子等。场上农具主要有碌碡、木杈、木锨、扫帚等。刨地用大镢、镢镰子、三齿钩;捣粪、打秫茬用二齿钩,平地用铁耙,搂地搂柴草用竹筢;剜土或敛东西用铁锨,剜草用铲子,抬东西用抬筐、荆篓,拎东西用箢子、篮子,挎东西用条编叉子,簸粮食用簸箕;泥墙用泥抹子,脱坯用坯模子。
浇地用吊杆、辘轳、水桶、壳篓。壳篓有木制及铁制的两种,穷户也有用土陶器五升缸代壳篓用。运输,肩挑人抬用扁担、抬杠,以后用木制独轮车,稍大的独轮车前面装上把手,叫“二把手车”,有钱人家用铁瓦两轱辘大车。
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全村共有犁、耙36套、耩子60多把,锄320张、铁耙40把、铁锨280张、吊杆8套、辘轳86套、独轮车42辆、铁瓦双轮大车14辆。
新式农具的使用,是从1954年开始,大宗村一社首先购买了橡胶轮胎马车一辆,到高级社以后陆续购置双轮双铧犁及新式步犁30余部,把铁瓦大车全改装为胶轮大车。1976年,村里开始购买了12马力拖拉机1台。1977年又购买24马力拖拉机1台,1980年购买 “泰山50”拖拉机1台,1986年购买“上海50”拖拉机2台,以后陆续又购买“上海50”两台、“兖州30”两台、“铁牛55”两台、“东方红60”两台,共8辆。至2005年集体有拖拉机丨1台502马力、机耕犁5个、圆盘耙3个、整畦机2个、精播机8部。村每年都为村民免费耕、耙、整畦、播种一条龙服务,全村的土地5天内即可耕播完毕。2005年全村共有大、中、小型拖拉机53台1402马力,农用机动三轮车25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大宗村开始使用解放式水车,全村共购买16部。1%4年开始打大口机井,当年购买12马力柴油机1部,配离心泵1台。1971年开始打小口机井17眼,配195型12马力柴油机10部。1971年大宗村开始架电用电,购买7.5千瓦至10千瓦的电机5台40千瓦,1973年又购买I台10千瓦,都用于副业生产。1974年以后开始陆续以电机抽水浇地,到1981年已打机井38眼,配购电机36部。1982年共有机井42眼,电机48台425千瓦。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水位的下降,全部更换为潜水栗28台,最多时达到53台。
五十年代末期,果行收归集体后,村最初购买使用双管双头的手动压缩式喷雾器1部,1974年种棉花时各队又购买背负式的小型喷雾器30部,1986年村集体购买18型汽油机喷雾器10部,后又更新购买10部。农户为了方便,从九十年代起开始购买背负式塑料喷雾器,最多时全村达到450余部。
1978年,开始购买播种机1部,配12马力拖拉机播种;到1985年,村又购买播种机10部,达到了播种全部机械化。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曾购买耘锄10部(三个齿象耩铧子),用牲畜牵拉锄玉米、高粱地,初步实现了半机械化。
1980年,村购买崂山B-1500型筒式脱粒机11部,扬场机4部,后又陆续购买三分离的打麦机27部。1993年,村集体购买中型收割机4部,1994年又购买2部。到1999年村集体购买福田牌联合收割机2部,2000年又购买佳木斯联合收割机2部,2002年购买1部,村集体拥有大型四分离联合收割机5部,小麦成熟后,全村只用4~5天的时间即可全部收割完毕。
1958年,大搞轴承化以后,原来的木轮独轮车逐步都改为带轴承的胶轮车共40多辆,1962年开始改用地排车,到二十世纪末全村有600多辆。全村有中、小型拖拉机39台,“上海50型” 拖拉机9台,“铁牛55”及“东方红60”拖拉机4台,机动三轮、四轮车30辆,全面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
1969年,大宗村集体开始购买磨面机3台,轧花机、弹花机各1部,1971年购榨油机一部,1978年村购买挂面机1部,1992年年底建面粉厂一处,2003年又建面粉厂一处,全村的粮食加工,全部实行了机械化。村内尚有挂面机3部、打糊子机2部、煎饼机1部、豆油坊一处。过去几千年来使用石磨、石碾的历史结束了。
四、农作物粮食作物大宗村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高粱、谷子、大豆、小杂粮等。
小麦小麦在粮食作物中占首位,种植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实行二年三熟制的耕作方式,小麦隔年种一次。种植面积(三个村)1500多亩。新中国成立后,推行了一年两熟的耕作方式,小麦每年种一次,种植小麦首先是施肥耕翻土地,然后耙平,一般的要耙二至三遍,正耙了锁耙,防止土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因为没有水浇条件,也不用整畦。从六十年代后由于有了水利条件,耕耙后进行整畦子。到“秋分”过后开始播种(秋分后五天开始,即国庆节前后为最佳播种期)至“寒露”早播的小麦已出来了,农谅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又说:“寒露两旁看早麦。”以前,种庄稼无法浇水,只有靠天等雨,俗话说“麦收八、十、三场雨”,即八月、十月、三月各有一场透地雨,一般年后化冻以后锄一遍草,旱灾、虫灾无法抗拒和防治。六十年代后就不同了,由于有了水利条件,小麦年前无雨时必须饶一次越冬水,年后二月绕一'次返青水,然后锄划一遍,到小麦抽穗扬花时再浇一次灌浆水,同时有虫时还必须喷施农药,确保小麦无虫灾,直到“芒种”小麦成熟了收割。
新中国成立前小麦品种很少,只有小红芒、蚰子麦等,亩产只有100斤左右。五十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阿扶” “秃头”“油包”等新品种,产量提高到250斤左右,七十年代提高到350~400斤。进人八十年代以后,由于科学种田的推广,品种的改良换代,像“鲁麦6号” “豫麦27号” “济宁12号” “潍麦8号”等优良品种,又加上肥料充足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小麦的单产猛增到700斤以上,比七十年代翻了一番,1995年小麦的亩产806斤,全村总产1450800斤。进人2010年后高产地块的单产可达1200斤以上。
玉米新中国成立前种植很少,从1970年以后种植才逐年增多,到1975年已达到了种麦面积的80%,2000年后玉米的种植面积是小麦种植面积的95%,成为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分为春玉米和夏玉米两种,春玉米在七十年代前有种植,七十年代后就基本上不种了,夏玉米是麦地里套种。1975年玉米的亩产是371斤,到1995年亩产达到810斤,总产1053000斤,是1975年的2倍多。
玉米的种植与管理,玉米是点种,先刨坑然后把3~4粒玉米种丢人坑内,再用土覆盖,待出苗后4〜6个叶片时进行间苗(拔苗),每墩只留1棵,根据品种的不同,每亩地4000~5000棵,即行距60~70厘米,株距30~40厘米。从2010年逐年使用半机械化、机械化播种玉米。开始传入本地的品种只是普通玉米“小红粒”,头年种次年仍以它作种子,继而出现了大马牙品种,由于没有优良品种,因此产量很低。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用玉米杂交品种,像“鲁玉号”“鲁宁号”“泰山号” “登海号”“丹玉号”等,每年都有更新换代,因此产量越来越高。玉米喜欢大肥大水,怕旱,旱了就得浇水。玉米长到喇叭口时要追施化肥及往顶芯部抓毒沙(农药),以免发生虫害。玉米生长期较短,一般85~105天即成熟,成熟后就进行人工掰棒子(玉米)收获,刨玉米秸,如今全部使用机械化收获。随着玉米品种的改良,产量由低到高,目前玉米的单产一般在千斤以上,好的地块可高达1500斤左右。
尚粱局梁是尚杆作物,颗粒不大,因此很少种。种高粱有两种种法,一是满垄子,即耩子的三条腿都下种;二是三条腿的耩子只留中腿,把两边的腿都塞上,这时单垄子与玉米的行距大致相同。高粱以前品种不多,只有“打狼锤”,从六十年代开始品种增多,有“散 (伞)头”“多穗” “熊岳253”“鲁沂歪脖”等。高粱播种后随即用砘子砘乳,出苗后3~4叶片时进行耪苗留苗,满垄子高粱留成鏊子腿式的三角形,每株留一棵,单塊子局梁和玉米一样留苗。春高粱“谷雨”时下种,立秋以后收获;夏高粱麦收后种植,国庆节前后收获。高粱成熟后先打秫叶,然后用裤镰砍倒一顺头放齐再用枣刀子扦高粱穗子,一只手扦,一只手上挎子,挎子满了放到预先放好的秫秆上,一般三挎子即可捆成一个林头,最后搬运到场里。局梁种植历史很长,农民大都以高粱为主食。1957年前种植较多,以后逐年减少。先前是被逐年增多的地瓜面积代替,后来是被玉米的种植所代替。高粱的亩产只有300多斤,比不上地瓜及玉米的产量,高粱的质量也比不上玉米的质量高及用途广,再加上高粱的虫害较多,又受鸟类的糟蹋。同时春高粱两年才能轮作一次,夏高粱茬口晚,影响种麦。因此现在大宗村已不种了。高粱米质粗糙(称为粗粮),多用来作主食及蒸酒,秫秸用来编席、织箔;秫挠子扎笤帚、刷帚。
谷子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和高粱一样种植较多,谷子颗粒很小,用三条腿的耩子浅播,农谚说:“麦耩黄泉,谷露糠。”谷子耩上后随即砘乳,出苗3~5厘米时用锄砸苗,把苗留成鏊子腿形的墩,砸苗的口诀是“前蹬后扒双挖耳”。谷子管理简单,留苗后働锄草,直待成熟收割。谷子的种收时间与高粱相同,I960年后种植减少,1975年后不再种植了。
地瓜地瓜(俗称宇头),新中国成立前就种植,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增多。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作为高产作物种植,六十年代时全村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到八十年代就逐年减少,到了九十年代基本上不再种植。地瓜栽植分为两种,一是春地瓜,二是夏地瓜。地瓜种植先育苗按每亩约60斤鲜地瓜育苗,春地瓜以前用火炕育苗,自从有了塑料薄膜以后就不用火炕了,直接用薄膜覆盖。用火炕时首先用土坯支坑,炕床上用牛粪25〜30厘米然后上土10厘米把地瓜埋在3厘米以下,炕口用麦秸柴草薄席盖上,下边用锯末、秫壳娄子慢火加温,干了及时上水,待苗长到20厘米以后,过了“谷雨”即可拔苗栽种。夏地瓜育苗不要支炕,只在园地里整好畦子,把地瓜埋上, 覆盖2〜3厘米的土即可,干了及时浇水,待苗长到20厘米左右,麦收后即可拔栽,这种地瓜苗叫“扦头秧子”,有的用春地瓜棵子上剪下来的秧子(每段约20厘米)扦栽,这种秧苗叫剪秧子。地瓜栽种一般的都是覆论,起垄沟宽1米左右,每田栽种1500棵左右。地瓜品种不多,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大红皮”一种,秧子较长(有的达到4米多),以后又引进了“脆把子”,秧子短,像马尾巴,芋头有白色的、有红紫色的。地瓜的栽种是刨埯(ǎn)子、浇水、散秧子、埋栽,埋栽时要把秧子的根部打个弯埋上,每棵秧子按其长度埋一半,地面上露一半即可。秧子长长后,为防止秧上扎根还必须翻秧子、锄草,一般每下一次大雨都要翻一次秧子,旱天翻的少。春地瓜到9月就可以刨收,夏地瓜要到“霜降”才可以刨收。春地瓜一般亩产可达4000~5000斤,夏地瓜亩产一般在3000斤左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村民以地瓜为主食。八十年代后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地瓜就基本上不种了。地瓜用途很多,既可食用又可造液糖、淀粉;瓜干还可以酿酒,地瓜秧作伺料。
大豆大豆种植历史悠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是主要农作物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产量较低种植逐步减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化肥施用量增大,容易造成大豆滑条,影响产量,所以在大宗村就很少种植了。大豆颗粒圆大,用二垄耩子耩种,播种时间为麦收后的“夏至”节令,大豆的播种每亩地8〜10斤,不用间苗,只要働净草即可,大豆易发生菟丝(一种寄生草),如有发生就要人工拿净,有虫害时需喷施农药。大豆喜涝怕旱,农谚说:“豆子开花,捞鱼摸虾。”所以大豆锄完二遍开花时雨水多了好。大豆品种有“黄狼皮”“白果”等,现在品种多了,产量比以前也高了,一般都在400~500斤。大豆的生长期在80天左右,“白露”时节收割。大豆是油料作物,食用油大都是豆油,大豆还可以做豆腐及其他豆制品。
小杂粮小杂粮,五十年代前品种较多,有大麦、养麦、芝麻、绿豆、豇豆、豌豆、扁豆、爬豆、红小豆等。大麦成熟早,米大麦可以用来接济春荒,新中国成立前后多有种植。而皮大麦,麦质粗糙,大都用来造糖及酿啤酒用,现在大宗村已没有种植了。荞麦在不适宜种植其他作物时才种植,如1957年涝灾严重,烟叶被淹死了,时令到了“小暑”,只好全改种了荞麦,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种植。芝麻是油料作物,新中国成立前,时有成片的种植,现在很少见了。绿豆、豇豆、豌豆、扁豆、爬豆、红小豆等,现在已没有成片大面积的种植,只有在园边地头、沟旁河荒还有少量点种。
1971—2011年粮食生产、分配一览表
续表
五、经济作物
大宗村经济作物有花生、棉花、烟草、苘麻等。
花生花生适宜沙土地种植,大宗村地处故槨河两岸,系黄沙土质,适宜花生的种植。新中国成立前为主要的经济作物,是不少农户花钱的主要经济来源,新中国成立后仍有种植,1958年达400多亩,花生的亩产量一般在350~400斤。1959年以后,由于粮食供应困难,就基本上不再种植,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又少有种植。1986年种植达到了高峰,全村种植花生715亩。由于品种的改良,花生的亩产达600多斤,总产43万斤。春花生亩产可达千斤左右。以后由于土地的集中承包,花生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如今农户只种点自食。
棉花棉花种植历史较长久,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多为农户小面积种植自产自用,五十年代后种植逐年增多,随着国家轻工业的需要按计划种植。七十年代时,各生产队都组织了以青年妇女为主的棉花专业队,对棉花进行管理;到了1973年至1974年,大队还出资在江苏省沛县的老种棉区聘来了棉花植保技术员1名,对种棉进行专业指导。为加强技术管理,公社又在各管区配备了棉花网长,专门负责棉花种植面积的落实及管理工作。
棉花的种植和管理是:1.浸种,用100摄氏度的开水,以两热一故的水兑成70摄氏度,然后把棉种放人水内,再搅拌勻后盖上缸盖,浸泡12小时后捞出,把水控干,加拌农药即可点种。春棉花是开沟种植或点播,如墒情不好,开沟种植用水浇后撒种,用土覆盖。2.间苗,棉花出土后长到8~10厘米时可以间苗定苗,行距为80厘米左右,株距为35~40厘米。棉花长到20厘米以上时进行捋裤腿、覆论。3.治虫,发现有虫要随时打药,开花后还要经常防治棉铃虫。4.整枝,到棉花长到5~6个果枝时,就要打顶,打顶后要经常拿赘芽,打滑条。每个果枝上留4〜5个棉桃。后把梢端掐去,这叫作打偏芯,小暑节令前要陆续把偏芯打完,这样所结棉桃叫暑前桃,一般到霜降前都可以成熟,然后一茬茬的拾棉花。
夏播棉花由于生长期短,大都用营养体先育苗,待麦收后栽植。管理过程与春棉相同。
由于种植棉花费工时,成本高,病虫害较多,产量低,效益低,村民大多不愿意种植。如1971年到1976年,全村每年种植340亩,但六年的平均产量每亩只合44斤皮棉。
烟草烟草在新中国成立前大宗村就有种植,但多为旱烟,叶片不需烤制,晒干即成,俗称“核桃纹晾叶子”。大宗村是黄沙土地,适宜种植黄烟,色泽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烤烟成为增加生产队及村民经济收人的主要经济作物。
烟叶的种植管理与加工:清明时节,先用烟种泡烟芽子,发芽后再把芽子苫到育苗床里,为防霜冻,先用席箔、草苫子盖上,出苗后把覆盖物掀去。春烟叶过了雨水时就可以移栽,夏烟到麦收后移栽(育苗时可适当晚几天)。烟叶的行距一米左右,株距40公分;烟叶株高30~40厘米时进行追肥、覆论。待底部的叶子长成了绿黄色时,即可擗下来上炕了,以后一茬茬从下往上劈,直到霜降。烟棵还要经常拿杈子,顶部出花后还要把顶部掐去,称作打烟花。
大宗村开始烤黄烟是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当时由宗文汉从微山县纸坊村聘请薛守一为炕烟师,直到四十年代末。炕烟屋子用草房两间(因草房保温),在房子的一头挖个灶坑,顺着灶坑向屋的另一头挖去,并要逐步增高,然后分岔从两侧返回,支上火道,形成三条火道,末尾在有灶坑的这头伸出屋外垒个烟筒。屋墙靠地面留气门,上面留气孔便于调温放气。屋内按规格把墙打上眼,架上木棒,装炕时把上好杆子的鲜烟叶棚到上面,就点炉烧火(用煤),先用慢火烧24~36小时,这叫小火;把烟叶颜色由绿变黄的定了色,然后再烧大火,将屋内的烟叶全部烤干(36〜48小时),即可停火熄炉,再打开封闭的屋门,散热后就可以出炕了。
烟叶出炕后,首先是下杆子,就是从烟杆子上把烟叶解下来,送入库房,待烟叶返潮后撸成片,然后分色划级,接下来用烟模子叠好,捆上把就可以去黄烟站出售。
1981年土地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又加上土地施用氮肥较多,严重影响烤烟质量,因此就不再种植了。
苘麻过去多为自产自用,苘麻春天种植夏末收获,在坑塘里用污泥怄泡,然后出塘剥皮,漂洗晾干用以打绳索使用。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塑料绳索的出现,苘麻就不见种了。
六、瓜类、菜大宗村的瓜菜种植历史悠久,主要有白菜、萝卜、葱、菠菜、苔菜、韭菜、芹菜、腊菜(南方称“雪里蕻”)、大头菜、苤蓝、大蒜、辣疙瘩、方瓜(南瓜)、西瓜、冬瓜、黄瓜、丝瓜、甜瓜、脆瓜、辣椒、茄子、西红柿、芸豆(石角眉)、豆角、眉豆、黄姜、芫荽(香菜)等。
1983年村投资3万多元,从山西太原购进钢管材料建钢架结构的弓字棚2个、温室棚1个,占地10余亩,建起了“鲁南蔬菜育苗工厂”,当时有滕县县委副书记高守太同志带领滕县五大班子的领导来大宗村给“鲁南蔬菜育苗工厂”揭牌剪彩,《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均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鲁南蔬菜育苗工厂”这一新闻消息。育苗工厂由宗义管理,培育了不少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等种苗,还种植了不少反季节的瓜、菜等,为科学种田、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带了个好头。后来,由于村里没有全盘考虑种植基地的问题,又加上群众对高效农业普遍认识不足,最后不了了之。此后虽然还有小面的蔬菜大棚种植,但都没形成规模,直到九十年代末塑料大棚蔬菜的种植又掀起了高潮。在镇里积极扶持下村投资20多万元建起了22个塑料大棚(每个棚占地1亩多),无偿包给十几户村民种植,管理好的收入近万元,管理差的每个棚只能收人4000~5000元。但随着我村工企业的兴起,大部分的劳力都转移到了工企业干活,每人每年有上万元的收人,因此大棚蔬菜又没人种了。
第三节林牧水产业
—、林业
用材树大宗村的树木种植历来是在房前屋后、路旁沟边、空闲宅、坟地栽植。用材树种主要是毛杨、杈杨、家槐、刺槐、榆树、楸树、椿树、柳树、梧桐、泡桐、楝子树等。松柏树主要在坟地成片栽植,(“文化大革命”时期平坟造地全部伐光。)在1958年村民房前屋后的树“一平二调”时也被砍伐大半。以后逐步栽植了杨树、泡桐、刺槐树等。1988年村集体在路旁及河边植杨树9000余棵,1998—1999年在沙河及河涯栽植6000余棵,2003—2004年在南坡良种场栽植杨树5.2万棵。
经济树经济树品种有桑树、枣树、柿树、桃树、杏树、核桃树、山楂树、苹果树、梨树等,过去多数是零星栽植;苹果树、梨树、桃树均有成片栽植,并且历史较长。民国初期宗怀佑家栽植桃树行30多亩,核桃树、苹果树600多棵,后来,由于树木老化伐光。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宗继鹤、宗继贤、宗继武等户栽植苹果树行30多亩1000余棵,梨树50多亩1500多棵,成为村民所说的大梨行。到五十年代初全村苹果树发展到了300多亩近万棵,村庄的四周全是苹果树,春天花朵争艳,夏季枝头累累,秋天苹果飘香。1956年果行全部收归集体,成为集体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由于树木老化,品种落后,加上管理不好,至七十年代末就伐光了。1985年根据镇政府的统一规划,又栽植新品种“红富士” “国光”“红香蕉”“青香蕉”等果树近300亩1万多棵。八十年代末期,由于田陈矿征地及村办工企业占地,导致土地减少,承包地调整频繁,因此又被伐除。为了村庄美化,增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景点,2007年又栽植了100多亩苹果树、梨树、桃树,并且在每户的住宅前后栽植了柿子树近6000棵,到二十一世纪初都已结果。
2015年大宗村二次创业开发前景广阔的元宝枫产业,种植元宝枧树1000亩,到2017年扩种植面积近1万亩,开发了一系列元宝枫绿色健康产品,2016年销售收人80余万元。
二、畜牧业大宗村畜牧业主要是伺养家禽家畜。入社以前主要有马、牛、羊、猪、狗、兔、鸡、鸭、鹅等。入社以后,牛、马、驴等大牲畜归集体所有,农户家庭只养鸡、鸭、鹅、猪、羊、狗、兔等,由于受到限制,因此发展缓慢,收益不大。1985年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家庭伺养业有了大的发展。
1985年宗锡平率先搞家禽养殖,利用承包鱼塘的优势养鹅1000只,成为张汪镇最大的养殖专业户。1990年,全村养鸡专业户发展到10余户,专业户的鸡存养量5000多只,每户的纯收人近万元,效益相当可观。随着新农村的建设,人人忙于到企业上班,家庭饲养已不适应,养鸡专业户仅存2家。
养猪猪除了家庭伺养外,1993年村集体投资数万元在田陈矿北侧建养猪场一'处,占地35田,猪舍200多间,可伺养千头生猪,先由集体承包给私人伺养,1995年以后就把猪舍无偿的划分给养猪专业户个人饲养。2000年为扩建淀粉厂全部拆除;1998年村委又在村东划出饲养基地30多亩,扶助专业养殖户建鸡舍、猪舍六排80多间,二十一世纪初仅存2户词养。
养羊原50%的农户家家都有少量饲养,一般的就是三五只,最多的也不过10多只。1999年村委在贾洼原大棚地里又投资3万余元建波尔山羊繁殖基地,扶持养羊专业户宗承银养殖,养殖各种山羊及波尔山羊300多只,存栏量150多头。2001年大宗村又与新西兰客商合资,总投资500多万元,购买了原滕州市农业局所辖的良种场800亩,建成生物胚胎繁殖基地,搞良种牲畜的基因科学培植,2004年外商抽股撤走后村里只好改作他用。
养兔1980年村民宗广丰是大宗村第一个养兔专业户,他从薛城区常庄乡皇殿村引进优良种兔(长毛)和技术,到1985年已繁殖到300多只,当时兔毛行情很好,价格高达130元一斤,年收入2万多元,带动了很多养殖户。后来由于兔毛行情不稳定,又加上兔子病疫多,因此多数农户不再养殖。2001年,大宗村为了加强养殖业的发展,村委从柴胡店镇刘村聘来养兔技术员,集体又投资几万元建起了养兔基地,发展了八、九户人基地养殖。但由于兔子病症多,技术很难掌握,又加上受兔毛行情一直下滑的影响,现已无人养殖。
牛马驴的饲养有史以来,牛马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生产力,用来耕地、拉车、拉磨等(本地区没有商品牛及奶牛)。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生产力,国家还制定了不准宰杀耕牛的专项条例。人民公社化后都是生产队集体伺养耕牛。到了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高速发展,才取消了宰杀耕牛的禁令。但大牲畜的养殖,除几户养食用菜牛外,集体和农家都不再饲养。2003年村里为了鼓励养牛发展,在村南塌方地里规划了养牛基地80余亩,发展专业养牛户4家,年饲养量近百头,现已不再伺养。
三、水产业
养鱼新中国成立前大宗村坑塘里就养鱼,墓坑(称大坑)、蝎子坑里都有鱼,但都不是专业饲养。大坑水面近五亩,水深2米多,时有卖鲜鱼的放养,因此大坑鱼的品种较多,象黑鱼(乌鱼)、鲫鱼(草鱼)、鲤鱼、葛鱼、泥鳅、螃蟹等近十余种;蝎子坑里只有草鱼、泥鳅等。每年到天气很热的时候,大伙就翻坑逮鱼。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水位下降,坑里的水基本上枯干。到1985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村扶持宗锡平养鱼,当年在大坑里放鲤鱼及胖头鱼苗5000多尾,次年打捞出售,效益很好,后来又栽植了莲藕,2002年,根据小康村的规划大坑被填平。1995年杜忠义在田陈矿南墙外原沙河底挖鱼塘放养了二年;2003年,宗承德在村东北角沙河底挖塘投放了鱼苗。
养藕除了在大坑里种藕外,1977年第五生产队在村东学校操场南边人工挖塘灌水养藕1亩多,由于土质不适宜,经济效益不佳,只种养了一次。
四、工副业
大宗村(含小丁庄、杜道沟),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多少工副业项目,只有宗继绍经营的豆油坊,宗保苓经营的槽坊(酒坊没干几年即关闭了);丁守业经营的粉坊是季节性的作坊,新中国成立后就不干了,只有豆油坊保留了下来,另外还有几家木匠铺。豆油坊1955年由大宗村二社接管生产,1957年8月收归村集体经营。1962年权力下放,仍归大宗村一、二队经营;1970年以后被村(大队)集体收回,并进行了改造,由原来的牲畜拉碾乳糁改为用柴油机带豆磙机轧糁,后又改用电器化生产,原来的人工锤砸改用压缩机榨油。1969年大队又购买了打面机2部,乳花、弹花机各1部,开始用柴油机带动打面,1971年开始购电机5台,用电机作动力打面等。
大宗村的编席业,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少数人从事秫秸席、苇席、席夹子(即草帽)的编织,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编苇席的农户越来越多;到七十年代高峰期时,几乎家家都从事编席副业生产,成为苇席专业村。苇子多属微山湖出产,后期供销社从新疆购运,编席多是冬春农闲季节进行,也有劳力多的少数农户常年编。编席的过程为:剥苇裤、破篾子、轧蔑子、编织、敲边,一个人一天即可编出一领大席,手脚灵巧的人可编二领。到八十年代以后,由于苇席的用量少了,编席的人也随之减少。到九十年代,随着村镇企业的发展,苇席加工的历史告终。2011年大宗村还有轧挂面、面条的3户,打面的3户,豆油坊一户,打烧饼、酥饼3户,旧塑料加工1户,废塑料加工厂1家,塑编厂3家。
大宗村历史上没有什么工业生产。1973年大队在渊子口东沙河北岸投资兴建小土砖窑2座,年产手工黏土砖100万块,产值4万元左右。1977年第三生产队利用仓库房建水泥瓦厂一处,年产水泥瓦5万块,产值4万元左右。1980年第八生产队投资建小土窑2座,年产砖30万块,产值1.2万元。1982年村(大队)投资13万多元在原小土窑的东侧建轮窑一座,年产机砖300万块,产值15万元,后承包经营。经过多次改建,年产机砖1000万块,年产值近百万元。1993年村又在田陈煤矿砰石山旁建砖厂一处,总投资近20万元,年生产能力与东砖厂基本相同;东、西砖厂均以原来的黏土砖改为煤矸石砖,节省了燃料,增加了效益。
1988年春,村集体投资在村东建设占地30多亩的造纸厂,丨989年9月开始投产,总计投资近400万元(包括两次扩建),安排劳力130多人,年产包装纸(含卫生纸、条纹纸)1000吨,远销长江南北一带。但由于原浆纸对水污染严重,因此在1998年年底停产。
1992年,村投资60余万元在村东公路东沙河南岸建三氯化铁厂,当年施工当年投产。由于该项目对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同时产品落后(该产品是净化自来水的化学物),销路不大,因此只生产了两年的时间就停产下马。
1992年,村在田陈矿北邻投资近50万元建地瓜淀粉厂,1993年投产,效益较好。由于地瓜的种植越来越少,生产原材料缺乏。1995年,投资380多万元进行了改产扩建,由地瓜淀粉改为了玉米淀粉,年产量为一万吨淀粉;1998年又进行了第二次扩建,投资200多万元,新上年产2万吨淀粉设备一套;2000年进行了第三次扩建,新建了厂房、办公楼及年产5万吨淀粉设备,累计投资2000万元,年产量可达5万吨,同时又增设了菌种饲料、液糖等项目。2002年,原来的大宗宏大淀粉厂改名为大宗生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了股份制。从2007年至2016年累计投资1.4亿元左右,连续进行扩改后年产量达到30万吨,产品远销大江南北。
1991年,村集体投资50.56万元在田陈煤矿东邻建洗煤厂一座,占地50余亩。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产值500万元,效益很好。1993年进行了扩建和技改,累计投资600余万元更新了设备,生产全部实行机械化,年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产品大都销往上海宝钢,成为大宗村的龙头企业。2002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并由原滕州市中福田陈矿区洗煤厂更名为滕州市中福田陈矿区洗煤有限公司;2002年又筹集资金以股份制形式建成了中福田陈矿区洗煤有限公司第二车间(分公司),该厂共占地35亩,投资230万元;2005年两个车间合并,并把厂址迁到沙河底(老槨河故道)进行生产,到2011年年底累计投资1003.6万元,年产量可达到35万吨精煤,产品销往浙江、上海、安徽及邹城等地,年销售收人39787万元,利税994万元,安排职工近百人,年发工资160万元。除此之外还是大宗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凡大宗村的残疾人,均由该公司发给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费并办理了五项保险。
1994年,村集体投资100万元,在原投资100万元计划与台湾义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糖果厂的厂房内建成了塑料编织厂,先后购置抽丝机2部,圆织机14台,1995年投产,年产编织袋100万条;2000年为扩大生产,又投资130万元新建厂房20多间,新购抽丝机2部,圆织机17台;2003年又投资60多万元购买覆膜机一台;2004年又投资购买了东塑料编织厂,共有抽丝机5部,圆织机50台,累计投资450多万元,年产编织袋2000多万条,年产值600万元,年利税60万元,到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停产。2008年开始,宗承旭、宗锡纯、高德利三家又建起塑编厂。
为了解决企业用电问题,根据田陈煤矿矿区有大量煤矸石的优势,村决定上马煤矸石热电厂,1997年秋开始筹建,历时三年总投资3000多万元,于2001年建成三炉二机的煤矸石热电厂并并网发电,年发电量为1.2万千瓦,年利税263.1万元;2003年又筹措资金,扩建热电厂二期工程,发电量为5万千瓦,总投资2.46亿元,2008年建成投产后运营良好,安排职工300多人,每年发放工资455万余元。
2002年,村领导决定走出家门,参加西部大开发,在河南省渑池县境内成立了“河南省渑池县三门峡大宗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又投资兴建重晶厂,占地10.9平方公里,开/V个矿口生产,开采重晶矿石,加工提炼重晶。重晶是一种非金属化合物,用于石油化工、军工、油漆和医药,如硫酸、硫尿、硫酸钡等都以此为原料,填补了国家过去长期进口的空白。项目规划投资500多万元,年产重晶10万吨,产值可达1800万元,利税可达960万元。该项目于2008年转让。
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鼓励下,民营企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1992年以宗锡朗为首等四户村民投资近30万元建起机械厂,生产各种矿山配件等,效益较好。1997年后转让给宗承虎经营,把工厂从原来的村西头迁到了田陈煤矿西南角(原滕州市中美合资食品有限公司旧址)继续生产。2002年进行了重新扩建。
1995年,丁修忠、王辉、宗锡河等户,在村东原下马的三氯化铁厂旧址投资8万元建起了白灰厂。2000年他们又在原纸厂后车间投资40余万元建起了食品厂,主要生产饼干,由于技术不过关,销路不畅,一年后下马。
1997年,宗肇钦、宗肇鹏等户投资60余万元购买了微山县欢城镇农机厂,生产农机具及矿山配件,后宗肇鹏把厂迁回家生产经营,运营良好。
2000年,宗肇锦、马运英夫妻二人在自家庭院中办起翻砂车间,购买了车床,制造各种标准零件。
2003年,宗肇钦、宗承洋等户合资230万元建起了洗煤厂,2004年元月投产,年产精煤20万吨,产值可达1000万元。2006年宗肇钦抽股转让给卜寨。
五、商业、饮食服务业
在长期的小农经济制度下,大宗村以前没有真正的商业、饮食业。只有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日的庙会(香火会),会上有卖儿童玩具及玩杂耍的。1930年,东田陈的集贸市场迁来大宗村,从此大宗村有了集市,原是十天两个集,即四、九两天,时间是一早上(俗称“夜猫子集”),一般10点钟前就散集。集市上主要是农副产品的交易和农户日常用品交易,大型的农用工具及猪、羊、大牲畜都必须去周边大集(全日的集市)或物资交流会上去购买。在大宗村集市上还有几家卖吃食的摊点,如各种汤锅、粥、馓子、油条、包子、馒头等,到1957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以后,这些卖吃食的就少了,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彻底断绝了。1990年,为了搞活农村经济,工商部门又把大宗村集市定为十天四个集(即每十天的一、四、六、九日)。随着市场的开放搞活,做生意、经商的又逐步多起来,市场也随之繁荣兴盛。到了2000年,大宗村申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又设立了每年的农历三月六日及九月九日一年两次的物资交流大会,成为本地区物资交流中心。
大宗村在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时,曾有不少男劳力在农闲时从事过贩盐的生意,从本市羊庄、西集及东沙河一带购买,去湖西、大屯、沛县、杨谷屯等地去卖,有的用肩挑,有的用独轮车推,十分辛苦。大宗村还有卖烟酒的小铺子两三家,卖针线的货郎车一个,1956年公私合营时,供销社把他们收编为供销部门的工作人员。此外还时有卖豆油的、卖豆腐的、挑货郎挑的、挎线辫箢的、扒碗补漏锅的行商在村内交易。
1956年,张汪供销社在大宗村设立了门市部,门市部供应烟酒糖茶、日用小百货、成衣布匹,农药化肥、小农具、柴油、煤油、零星电器等。同时设有采购站,收购苇席等。供销门市部保留至今。
1972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大宗村设立了代购代销店一处,主要经营烟、酒、日用小百货等。1980年以后又陆续批准了四户经销店。1994年,依靠矿区优势在矿西(边角地)规划了商业、饮食服务小区,占地近12亩,建饭店、商店、旅社、理发店等近30家,为大宗村的商业饮食服务业起到了先导作用。
1997年,大宗村商业街建成。同时建成了投资180万元的三层宾馆大楼,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设备投资120多万元,设有餐饮、住宿、洗浴,有舞厅、会议室等,可承接高档次的宴会。宾馆建成后,承包给个人经营,生意比较红火。目前在大宗村有饭店16个,旅店5个,大中型批发超市10个,小百货店10余个,其他门市店铺50多个,经营商品类主要有烟酒糖茶、日用百货、洗涤化妆、种子农药、化肥薄膜、装饰用品、成衣童衣、各色布匹、床上用品、鞋抹毛线、童车摩托、电车电器、装潢材料、学生用品、饮料食品,基本上应有尽有,大宗村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基本上形成了体系和规模。
六、交通运输业
运输业。在二十世纪五十代末期,随着编苇席的发展,张汪供销社在大宗村设立了采购站,收购的苇席需要运到官桥火车站,装上火车发往东北等地,因此带动了大宗村的运输业。开始村民用独轮车推运,一趟只装4捆席(15领席一捆,4捆约600斤),人还十分费劲,六十年代以后就改用地排车及马车运输,比原来装的多并且省力。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及靠近田陈煤矿的优势,村民陆续购买拖拉机搞运输,全村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30多部。1985年,村委根据田陈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组织了20多人的装卸队驻田陈矿,长期为田陈矿的生产建设服务。1986年开始又有村民购买大汽车搞运输,用汽车搞运输拉得多跑得快,经济收人高。到1991年,全村汽车发展到了60多辆,每年每辆车的纯利润可达5万~6万元。
1991年,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多,为加强车辆管理,维护田陈煤矿的生产销售秩序,大宗村在田陈煤矿东北角煤场北侧建房舍8间,成立了运输综合服务办公室,协助张汪交管所的车辆管理工作,既方便车户、客户,又维护了矿上的正常运销,同时村集体又得到了经济收入。1998年又拆除了旧房在原地建起了10间两层办公楼300平方米;2000年取消了综合服务办公室,成立了 “金峰服务公司”;2001年4月,金峰公司经理丁某因工作不协调,携带公款外逃,又恢复了综合服务办公室。同年6月村又投资500多万元,两批购买了一汽产的“拉煤王”自卸车20辆。2002年又投资建设12间二层西楼,供驾驶员就餐、休息、娱乐等。根据运输量的需要又投资400多万元购买了自卸车19辆,组成了大宗实业集团车队。原运输综合服务办公室更名为“大宗物流公司”。
19%年,村集体投资200万元与枣庄市乡镇企业局合资建起了占地50余亩的铁路货场,年储运量为80万吨,1997年7月开始运营。2000年村集体又投资近100万元购买火车机车一辆及办理了相关手续,成立了 “滕州市金马牵引有限公司”,进行从大宗村至官桥站的地方铁路列车的牵引。2004年由于缺乏司机又加上其他因素卖掉了机车。
截至2011年,全村共有运输车辆:大、中、小型拖拉机12台,载重汽车(含自卸车及挂车)69辆,客货车16辆,机动三、四轮车31辆,微型轿车及小面包车、高级轿车320多辆,大客篷车4辆。车辆的增多促进了道路的发展,大宗村村内所有的街道都已硬化,中心街宽50米,村子两头都修了柏油路与国道相连接,交通十分方便。蓬勃发展的交通运输业,为大宗村的经济振兴发挥了重大作用。
七、建筑业
建筑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均有。建一般房屋,村里都可以找几个劳动力凑合着盖上,对于建砖瓦房,真正的泥瓦工不多,三个自然村中只有杜守奎为首的不足十个人的小建筑班可以承建。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建砖瓦房的增多,又加上各个城市建设的需要,不少青壮年开始学习泥瓦工,以此谋求生计。1978年至1981年,就有百多人去枣庄一带干建筑。1982年田陈煤矿在大宗村驻地正式开工兴建,大宗村组建了建筑队,赴枣庄干建筑的工人陆续返回。当时由于缺乏施工技术人员,只能承揽跨度6米高的地面工程。1990年,经大宗村与滕州市建筑公司协商,把大宗村建筑队编人该公附:司,更名为滕州市建筑公司大宗村施工队,自负盈亏,公司派工程技术人员承接工程。以后村建筑队每年都委派有文化、思想好的青年去有关大专院校及部门学习深造,使大宗村的建筑施工队逐年壮大起来。二十多年来,建筑业为大宗村经济收入及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至今全村已有四级以上的泥瓦工130余人,施工技术人员30人,其中有国家颁发证件的12人,有初、中级工程师5人,高级工程师3人,预算员2人,五项特殊工种人员齐全(电工、电焊工、架子工、起重工,现场机动车工),有8个施工组,建筑工人320多人(含外村来打工者),各种塔吊10个,施工机械齐全,能承接各种建筑工程。
大宗集团企业负责人一览表(截至2011年)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本书记载了大宗村自明朝洪武二年建村开始的历史沿革、自然状况、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宗村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诸方面发生的变化和在不同历史涌现出来的知名人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