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然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宗村志》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05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自然状况
分类号: P94
页数: 13
页码: 128-140
摘要: 大宗村位于滕西平原南部,土地较为平整,一条廓河故道将大宗村土地分割成南北两大片。
关键词: 自然地理 自然状况

内容

大宗村位于滕西平原南部,土地较为平整,一条廓河故道将大宗村土地分割成南北两大片。河北岸南高北低,土地多为潮土,俗称老黄土,土层深厚肥沃,耐旱涝,特别是“家洼”被称作“粮食囤”。由家洼向西有“杨林” “车辋地”“马趟子”“乱尸岗”等地块。这些土地大部分被田陈矿建矿占用。
  河南岸村东地势北高南低,多为沙黄土,俗称漏水地,土地较肥厚,但不耐旱,由东向西有“小郝林” “窑后”“石橛子林”“沙窝” “彭家林”;往南二段地有“杨树林” “俞林后”“志碑前”“志碑后” “继财林”“榆树林”“大块地” 等地块。
  村南土地为老黄土,优于村东槨河岸边,北一段地有“杏树行” “桃行”“文斗林”等地块;南段有“南洼” “南冈子”“堳堆下” “烟堆顶”“淌水沟”“南河沿”等地块。
  村西土地为老黄土,较为肥沃,自北向南有“窑南”“张家林”“刘班林”“柳树下”“继绍林” “拆腰地”“枕头地”“大块地”等地块。
  全村土地随着建矿和村办工企业的占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原来地块的界线已不复存在。
  村西北李庄村西及远离村庄的南坡地(枣沛公路南)——马场坡、蛤蟆洼等地块,地势低洼,砂礓黑土,俗称老黑土,土质黏重,可耕性不良,耐旱怕涝,早年多为不毛之地。后经附近村庄协商已将马场坡地调换,所剩很少。2002年6月17日大宗集团与新西二客商合资建波尔山羊养殖基地,购置了原滕州市良种场土地800亩,全部栽种速生杨,2015年全部改植元宝枧。
  槨河故道淤积了3〜5米深浅不等的纯白河沙,是建筑的好材料。这里系 S河下游,早年洪水季节由上游带来许多泥沙流入大运河,影响行船,因此朝廷责令地方官员将槨河截流,分别在滕西南坝窝、辛集南宋庄、微山县欢城东,打了三道坝,从此槨河故道成了支流季节河。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已经全部断流,河沙尽显,从前河沙私人随便使用,1972年由沛县煤电公司大量购买,大宗村才开始出售河沙,直到田陈煤矿建成后,廓河故道河沙已全部售尽,如今村民建房只有到外地购买河沙。
  村东头中心大道北有座古庙——玉皇阁。据传说大宗村建村之前已有庙宇,历经多次维修。新中国成立后,在学校建设中先后拆掉了大殿、二殿、门房。古庙仅存一座“玉皇阁”古楼,庙门口的四棵古槐仅剩一棵。
  村南500米处有一块局地,名为堀堆,据文物普查为汉代遗址,从而证明汉代时期,这里已有先人居住。在玉皇阁前面及其他地方建筑、农田水利建设中都曾发现唐宋时期遗址和墓葬,表明大宗村这个地方自汉代以来一直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好地方。直到明初宗氏建村后,族人逐渐繁衍昌盛,其后杜、丁、高等姓氏陆续迁来,大宗村才逐步发展壮大。
  大宗村水资源较为丰富。浇地、浇园、人畜饮用靠井水。新中国成立前后,水井深度一般只有2~3米,打水多用井绳,有时用钩担就可以提上水来。1957年夏,连降大雨,家洼、蛤蟆洼等地块竟往上冒泉水,村南的水井往上溢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村西槨河故道渊子口和村东家洼大柳树下有碗口粗的泉眼长年冒水,从不间断。六十年代后期,随着国家工矿业的发展和农业灌溉用水的大量增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田陈煤矿投产后,水位突降3~5米,但从未发现断水现象。
  村内东南部有一个大水坑名为墓坑,因坑内有一汉代石椁墓而得名。坑呈刀把形,深3~4米,1970年前长年积水,夏季天热时许多人都到大坑里去洗澡,坑内有多种鱼虾,每年春夏之交天旱水浅时,人们能捉到很多。每年雨水季节,四周雨水流入大坑可将大坑积满,遇到洪水季节,坑水时常外溢(人们常在大路上捉到大鱼)。墓坑东北角是苇坑,坑内生有芦苇,往东相连的是道沟,沿小水沟一直延伸到村东头。墓坑曾经种藕、养鹅、养鱼。2000年,村庄小城镇建设规划时被全部填平。墓坑南隔一条东西大路,又有两个紧靠在一起的南北长方形浅坑,人们称它为两半子坑。在村内南部,宗氏祖茔北部有两个小坑称为“老林坑”,靠西边的叫三尖子坑,为季节性水坑。村西南角紧靠东西大街南有一个长年存水的深坑 (深3~4米)叫西坑。在宗家村中,有一个南北长方形大坑因其长称为“枷板子坑”,也叫长坑。在村东北角有一个东西大坑,西头与原小丁庄和杜道沟之间的一条小水沟相连,宛如一只蝎子,因此称为“蝎子坑”,因为坑水长年不清,也叫“浑水坑”,坑深岸陡4~5米,当年地主宗宝苓家曾在小坑上盖上木板系上铃铛晒麦打响场。在蝎子坑西偏北部有一个苇坑,长年长满芦苇。原杜道沟后街偏西部有一个圆坑叫北大坑,往南有一个南北长坑叫南坑。此外还有许多季节性积水的小坑。村中这些水坑多数都是盖房子取土挖掘而成,时间久了积水成为水坑。
  村中一条东西大道横穿小丁庄中间,向西经宗家村后通东田陈至西田陈,向东经玉皇庙门前通朱彭庄、俞庄、孟庄、李桥、刘谷堆、城后张庄直到官桥,称为官道,过去曾是本地交通要道。日伪时期,官桥据点的日伪军就是从这条官道上来往于西田陈据点,新中国成立后曾通过汽车也叫汽车道。现在只有玉皇庙门口这一段街道还在原道上。
  村南部前东西街,由墓坑南沿向东通朱彭庄与官道汇合,向西与中街汇合,经门市部向西通西田陈;村南有一条道路向西南通往微山县欢城镇,向东北村东头与南街汇合。宗家村中街,西经门市部向西通西田陈,向东经墓坑北涯沿道沟涯向东北通玉皇庙门前。小丁庄后边东西街向西过槨河通东田陈,向东在蝎子坑东头与杜道沟前街道汇合。杜道沟前后街向西经廓河故道通东田陈,向东通村头人庙西道沟。村西部有一条南北大道,由宗家村向南通微山县石庄,向北通“道沟”过槨河故道向北过北李庄蜿蜒到辛集。
  原杜道沟村就是北依廓河故道西靠道沟而取名杜道沟村。像这样的道沟自西向东共有4道。东边两条在玉皇庙东,向北过槨河故道通向辛集村,另一条通北贾庄村。紧靠玉皇庙西向北一条也通向辛集村。这几条道沟向南都与官道相交。玉皇庙西道沟向南接村东头南北道,向西南与宗家村中街、南街、村南大道相连,向东南通小宗村,与村庄形成一块三角形地称为三尖子地。三个自然村的东西街往东都与官道相接。
  大宗村人向东出行大都要经官道东行。三个自然村的南北街,除了村西头的大道外其他只有二三条小道,一条是墓坑西沿向北。穿过几个小胡同,过官道由小丁庄东北到蝎子坑西过小水沟与杜道沟东部南北街相接,另一条是沿枷板子坑西沿向北过小丁庄西部小胡同到杜道沟西部南北街,还有几条小胡同拐弯连接3个自然村。
  随着人口的增加,大宗村1985—2〇〇4年村庄建设规划,原有的水坑全被填平,大小街道彻底改变,除了玉皇庙和廓河故道以外,再也找不到原貌的影子。
  村外有5块较大的松树林(坟地也叫林地)。村东头一块是—组宗继财家的林地,村南偏西一片是宗氏老三支祖林;偏东南一块是宗文斗的祖林;往南靠石庄北南河沿一片是宗继凤的祖林;村西头是宗继绍的祖林,称为油坊林;在官道北小丁庄东头有一片丁家的祖林叫丁家林。这些林地里的松树实际学名叫侧柏,1958年“大跃进”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全被砍伐,坟墓全被扒平。
  村周围有苹果园4处,梨园1处。新中国成立前地多的人家种有成片的苹果树、梨树等。宗家村西、北各有一处是宗继鹤家和宗继凤家的果行,小丁庄西头是宗继贤家的大梨行,玉皇庙后是高向伍家的果行,玉皇庙西有宗承刚家和彭玉台家两处果行连成一片,共计100多亩。1956年后,这些果园被收归村集体所有,是集体经济收人的主要来源,直到1980年前后全部刨光。2008年大宗公园西面栽植果树园70余亩,有苹果、杏、梨、桃等果树,槨河复垦后也种植果树50余亩,种植银杏树20多亩。
  大宗村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高粱、谷子、地瓜、玉米及小杂粮,改革开放以后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经济作物盛产花生、大M、芝麻、棉花、烟草、苘、麻等。由于土地减少,如今只在小块土地上种点花生、豆类等作物。
  蔬菜作物主要有叶菜类、根菜类、瓜菜类、茎菜类、茄椒类多种。瓜果类是大宗村早年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槨河故道岸边多为沙黄土地,因此大宗村的瓜(西瓜、甜瓜、脆瓜)甜脆可口,名闻四乡。尽管有自然灾害,但瓜果的经济价值仍然较高。曾有这样的顺口溜 “瓜、瓜,十年就有九年瞎,一年不瞎发了家。”意思是一年瓜丰收能顶十年的粮食作物收成。20世纪60—80年代初,大宗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之一是种瓜。
  林木类主要种有杨树、泡桐、毛杨、刺槐、家槐、楸树、梧桐、桑树、愉树、棒树、柳树等。种桑养香是大宗村50-60年代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家家种有几棵桑树,每年春天家家摘桑叶养蚕,将一年的希望寄托其间。果树类有苹果、黄梨、桃、杏、枣、柿子、山楂等,新中国成立后至70年代初集体的经济收人主要就是苹果和黄梨。
  家畜家禽类有猪、牛、羊、狗、猫、兔、鸡、鸭、鹅等。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一个鸡蛋3~5分钱,农民一般用鸡蛋换盐、火柴等生活用品。“养猪养羊,本短利长”,养狗看家护院,养猫捉老鼠,养鸡为换盐。20世纪50—80年代,大宗村进入冬春季节以编苇席为副业收人,最盛时期60一80年代,芦苇多来自微山湖,有时国家也按计划从外地调拨一批钢苇。70年代村民多去微山湖西岸称为五八疃的地方拉苇子,用地排车拉来回4一5天,直到80年代后就很少有人编席了。
  大宗村地处滕南煤田西南部,地下煤炭资源丰富。1982年春,枣庄矿务局在大宗村境内槨河故道北建成年产150万吨的国有统配煤矿——田陈煤矿。
  大宗村地处北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性大陆气候明显,四季分明。
  3月26日至5月25日为春季,9月11日至11月8日为秋季,日平均气温10丈至22丈;5月26日至9月10日,日平均气温高于22丈为夏季,最高温度37^。11月9日至次年3月25日为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0T,最低温度为-15丈。平均光照时数24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3.6丈。土壤冻结日期初日是11月19日,解冻日期是3月7日,冻结期平均107天;无霜期200天左右。
  大宗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常出现西南干热风,对小麦生产影响极大。年降水量平均773.5毫米,因受季风影响,雨季多在6—9月。
  大宗村的自然灾害以旱灾、虫灾为主,土地90%在槨河故道两岸,并多数地块为沙黄土质,有“淹死怕旱”的说法。从前,在历年的洪水灾害时,大宗村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黄河开了坝,淹了尹家洼,带着东西两田陈,大宗村跟着说大话。”即使这样,由于从前土地归私人所有,个别地块的积水排不出去,一遇长期阴雨,庄稼仍然遭受涝灾影响。从前广大农民以土屋土墙为主,所以每逢夏季阴雨连绵时,常有墙倒屋塌的声音,因此穷苦农民最怕连阴雨。1959年以前,水灾仍然是威胁大宗村农业生产的灾害之一,1943年连降45天大雨,马场坡等老黑土地块被淹,庄稼颗粒无收;1957年夏连降暴雨,部分地块的庄稼被淹死。
  旱灾也是威胁大宗村农业生产的一大自然灾害。旱灾多发生在春季,其次是秋季,夏季也会出现旱情。1938年一场大旱,高粱几乎全部枯死,下雨后根部重新发芽。
  新中国成立前,大宗村虫灾以蝗虫为害最大,民国时期、日伪时期有时连续几年蝗灾不断。1944年秋,步蝻盖满地面,在地头挖沟拦截,一会儿便被步蝻填满,有时飞蝗过境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庄稼、野草、树叶全被吃光。黏虫、蚜虫、钻心虫、地老虎等也是危害农作物较大的害虫。
  1953年出现过一次较大冻灾,将麦苗冻坏,以后重新发芽生长。大宗村历史上也发生过风、雹、地震等灾害,但形成较大灾难的还没有。1989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遭受龙卷风暴雨裹挟冰雹袭击,部分大树被狂风刮倒,田间种植的棉花及春夏季作物几乎被冰雹打光,类似这样的龙卷风还出现过几次。
  新中国成立后,大宗村人均土地2亩左右;进入七十年代人均1.5亩,1982年田陈煤矿建设先后征用土地300余亩,当时人均土地不足1亩。人口的增多,土地的减少,大宗村单纯依靠农业生产很难生存,因此1988年起开始创办工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大宗村逐步走上“以工带农,强工壮农”集体致富的道路,1995年已拥有工企业项目18家90多个品种。为发挥规模效益,1995年8月组建了滕州市大宗实业集团公司,成立大宗村党总支,宗承乐任董事长、总经理、党总支书记、企业法人。
  1993年,在完成初级村庄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到2005年全村村庄建设改造基本完成,建成欧式小康房800套,别墅式住房50套,人均住房80平方米。建成商业街1000多米,商业用房110多套,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村内建有封闭式农贸市场一处,设有500个摊位,使用面积9000平方米。完成村内40条道路硬化,面积13.5万平方米,培植苗圃50亩,挖排水沟187条2.27万米,栽植白玉兰、国槐、冬青等绿化树木2万多棵,速生林1000余亩。同时建成占地35亩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广场内设音乐喷泉、休闲亭、健身器材,各种奇花异草与橄榄树交相辉映。2007年起新建了大宗人民公园,修复扩建了玉皇庙,形成了农村文化旅游景区。目前大宗村环境美化、道路硬化、净化、亮化、绿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明生态村。
  大宗村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实行了 “五统一”,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剩余劳动力全部进村企业做工或搞个体经济,大宗村实现了“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工人”的新局面。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福利事业的进步,孤寡老人集体进幸福院赡养,50岁以上村民办理了养老保险,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130元养老费。文化教育事业突飞猛进,2003年投资400万元建成了全省农村一流的大宗村小学,教学大楼可容纳18个教学班,同时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乒乓球室、音乐教室等,建成花园式校园、高标准操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各项文体设施一应俱全。2015年投资40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幼儿园,并于2017年9月投人使用,为大宗村培养下一代创造了优良环境。
  第二节人口变化大宗村在明朝初年,宗姓在建村之初据推测也不过100多口人。到明成化年间,杜姓、丁姓迁来建杜道沟、小丁庄后,三个村合起来也不过400口人,1830年(清道光十年)高姓由滕县鲍沟村迁来小丁庄,三个自然村600人左右,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全村1000人左右。日伪时期已达1100多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共有1300人左右,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53年全村人口达1500余人,1958年全村近1700人。
  1958年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由于生活困难,人口增长缓慢,不少人迁出大宗村,1960年全村不到1700人。1963年以后,国家经济形势好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部分外出人员返乡。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计划生育工作放松,人口迅速增加,1970年全村人口超过2000人,到1973年全村人口达2321人。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以后虽然采取计划生育措施,但是到1976年,全村人口已达到2405人,1981年为2453人,1986年为2779人,1991年为2912人,1996年为3115人,2004年全村总人口达3265人,2011年年底3482人,2016年年底3551人。
  全村共有姓氏18个,截至2016年年底,在户人口宗姓2020人,杜姓445人,丁姓444人,高姓407人,於姓59人,徐姓36人,孟姓30人,王姓24人,安姓18人,杨姓15人,宋姓13人,彭姓13人,刘姓6人,韩姓5人,李姓5人,俞姓5人,张姓5人,房姓1人。
  新中国成立前大宗村人口增长缓慢,从1830年至1911年8丨年间,人口增加近400人;从191丨年至1949年38年间,人口增加300人左右;然而从1949年至1987年38年间,人口增加1454人。到2016年年底全村人口有3551人,是1949年的2.73倍(不包括考人大中专参加工作人员和农转非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大宗村人口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54年人口死亡率13%,1973年7.32%,1993年4.62%。村民寿命逐年增加,近年历史最高寿命人员记录,男性为宗子哲,1906年生,2002年元月病逝,终年97岁;女性为宗赵氏,1906年生,2001年病逝,终年96岁;现仍健在的最高年龄男性高玉元92岁,1925年生;女性彭玉梅101岁,1916年生。过去“人活七十古来稀”正变为“八十九十不稀奇”。
  附:大宗村高寿老人情况一览表(2017年10月年底统计)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彭玉梅女1916.2裴保贵女1929.3褚衍美女1922.4张其娥女1929.3张士蔚女1924.3田家英女1929.2崔玉英女1924.3马玉美女1929.1杨芳女1924.5杜守业男1930.12局玉兀男1925.4刘祥荣女1930.2王爱英女1925.4孙建兰女1931.12王启云女1925.5宗锡邦男1931.12丁德荣女1925.9彭金荣女1931.8张辛度女1926.5李天花女1931.8%氏女1926.5高玉成男1931.5宋申合女1926.7徐祥彬女1931.4朱芳秀女1926.9杜思学男1931.4邹皆兰女1927.2丁维宽男1931.2宗广迎男1927.3朱广礼女1931.2杜思问男1927.3赵中玉女1932.10卜庆兰女1927.3於德英女1932.7刘振英女1927.8宗广石男1932.7宗纪阳男1928.11李纪英女1932.6宗继新男1929.10宋丙兰女1932.5高玉才男1929.5彭荣台女1932.4罗来荣女1929.4朱广美女1932.4续表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夏俊女1932.4宗广存男1935.10安成生男1932.3宗兆荣男1935.7王以兰女1932.3卜广兰女1935.7宗继荣男1932.3刘玉荣女1935.5黄茂荣女1932.3马花成女1935.3王继兰女1933.10宗锡荣女1935.3李焕女1933.8宗成会男1935.3杜耿亮男1933.6高玉柏男1935.3卜宪荣女1933.5朱广田女1935.2高广兰男1933.4杨家英女1936.2孙成美女1933.3丁修恩男1936.1宗广超男1933.3王存兰女1936.4付元侠女1933.2刘桂兰女1936.5宗锡美男1934.3尹克兰女1936.5张士美女1934.7甄宗秀女1936.8王允英女1934.9李玉英女1936.8高向法男1934.12宗成沛男1936.11徐秀桂女1934.3杜耿臣男1936.12高玉勤男1934.4钟文秀女1937.1孟凡杰男1934.4陈美兰女1937.2郝允香女1934.4高广兰女1937.2卜凡英女1934.4张金荣女1937.3丁德全男1934.3朱恒美女1937.3宗锡成男1934.3宗锡玉女1937.4杜思来男1935.11王庆兰女1937.10大宗村人口皆为汉族,新中国成立前绝大多数人从事农业生产,只有极少数人从事手工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升学、招工、移民以及到外地从事文教卫生工商业的人逐年增多,留在本村的人仍以农业生产为主,副业生产多在农闲进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全国乡镇企业不断兴起,大宗村自1988年上马第一个村办造纸厂之后,工企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山东大宗集团,成立了农业开发公司,工业开发公司、综合服务开发公司、大宗生物公司等,从事工企业的人员逐年增加,到2011年年底大宗村在工企业上班的人员达180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2%。
  大宗村人口的文化结构状况,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全村大专以上毕业生4人,中等专业毕业生4人,高中生1人,进修大中专毕业生3人左右,占人口比例偏少。1966年至1982年15年间,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全村高初中毕业生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改变了大专招生的途径,全村只有2人被推荐上中专,大宗村文化水平结构仍然偏低。1978年高考招生制度恢复以后,大宗村党支部、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激励措施,奖励升人大中专的学生,重奖研究生等,使大宗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不断增强。到2011年,大宗村已有研究生33人,大学本科生206人,大专生126人,中专生70人,局中生180人。
  第三节姓氏来源大宗村自明初宗姓建村以来,至今已有650年的历史,其中有些姓氏迁进迁出,现有姓氏18个,按人口多少为序:分别为宗、杜、丁、高、於、徐、孟、王、安、杨、宋、彭、刘、韩、李、俞、张、房。
  宗姓:大宗村的第一大姓,是建村之首姓。据族谱记载,宗姓属神农之苗裔,起于西周,传于先祖宗泽,籍居浙江婺州义乌宗家村,保宋抗金彪炳千秋。至明洪武年间,宗泽九世孙宗让、宗训、宗谦兄弟三人贸商来滕、择吉而居,因姓得名宗家村。宗让公经商泰安,十七世良相公又徙居东阿。宗训公经商积铢置田,迁居滕西,因姓名曰宗家庄。谦公久居宗家村,勤恳守业,耕读为务,家室兴隆,传24世531户2020人。
  杜姓:《世本》有杜康作酒,杜康为黄帝时人,中国第一杜姓名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杜氏出自祁姓,帝売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杜氏形成约在公元前785年,先秦时期杜氏已播迁于今山西、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杜姓按人数排序在中国姓氏中居第53位。明成化年间,良辅公字可助由滕西大杜庄迁来宗家村北侧谫河南岸建村曰杜道沟,距今500多年,传十余代105户445人。
  丁姓:据族谱记载,丁氏原系姜太公之后裔,山左旧族,迄今1800余年。世传永武公一支后人迁界河丁家庄聚族而居,甚繁衍,此支系下66世于界河迁徙宗家村北建小丁庄居住,至今已十余世105户444人。
  高姓:据记载,高姓有以食邑为氏,有以祖字为氏。中国历史上高姓称王者14人,著名人物更是数之不清。滕县高氏一族原籍山西,明初由始祖迁居滕东东鲁村,旋迁居九老庄,道原公在清初由滕东东鲁村迁于鲍沟宁家村。资科公于道光十年由鲍沟迁(大宗村)小丁庄居住,至今9世94户407人。
  於姓:据於氏族碑记载,滕沛一带於姓始祖於深字献鲁,居山西洪洞县,明洪武年间迁徐,卜居沛东北四十五里曰戚乡料城村,即今微山县欢城镇於家村,世祖于清朝中期迁人袁楼村,清光绪年间振山公由袁楼村迁人宗家村居住,至今6世14户59人。
  徐姓:据载,徐姓源于古徐国,元末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居湖北罗田,组织农民响应红巾军起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天完”,后被陈友谅杀害,其族人迁往各地谋生,滕沛一代徐姓皆为其后人。来滕徐氏始祖自清初来滕之西郭村,四世孙钦若公复于康熙年间迁县治西魏庄,旋又迁入县城,族人已繁衍至十六世,少数散处海内外,多数留居滕州,辛亥革命时期滕县城动乱,徐氏十世孙金斗公因避乱带全家由滕县城里迁居大宗村居住,至今有5代9户36人。
  孟姓:族谱记载,孟子邹人,系出于鲁国。孟氏之71代孙昭西公由本镇孟庄(今承贤庄)迁杜道沟岳父家居住,至今一百余年,传6世7户30人。
  安姓:据族谱记载,安姓自武陵安氏始迁,始祖武德将军于大明万历年间自山西平阳府翼城县木本村,以宦游来山东邹南滕北于安马庄居住,后改为安家楼村。清咸丰年间安广仲由滕鲍沟后皇甫村随妻迁居娘家小丁庄高府居住,至今已5世4户18人。
  杨姓:据滕阳杨氏族谱记载,杨氏一族自明初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野雀窝迁民来滕南阳阿村。阳阿村又称琉璃庙村(后改为刘庙村),杨继彦公于1934年前后由鲍沟琉璃庙村迁来杜道沟宗府岳父家居住。至今已4世3户15人。王姓:据族谱记载,王氏始祖名全字百源,滕之礼教乡人,为明初由山西来滕卜居仓沟村,人丁渐繁分居众村。王氏16世孙清和公于清光绪年间由滕鲍沟郭庄村迁来宗家村姐家居住,至今已5世3户12人。另一王姓(王开忠、王开专系新安王氏)系微山县留庄公社石口大队,于1970年10月政府安置湖区移民迁来大宗村,至今4世3户12人。
  宋姓:据宋氏族谱记载,宋氏始祖微子,为宋国第一代国君。微子系商纣王的庶兄,姓子封于微,故名微子启。商灭之后,微子启归顺了周武王。后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赐予爵,建都商丘,故曰商丘宋氏。宋氏85世孙朝贵公于清咸丰年间由本镇北宋庄迁来杜道沟村居住,至今7世4户13人。
  彭姓:彭氏族谱记载,上古相传彭祖,系陆终氏之季子,封于彭城,在世八百年寿终。来滕始祖上至后周,历经数代,子孙繁衍,族众益大。成喜公于1915年前后在宗家村宗文汉府上私塾教书时将全家迁来宗家村居住,至今6世3户13人。
  刘姓:汉刘邦后裔。据记载,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冒顿为妻,按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所以冒顿子孙皆姓刘。刘姓族人繁盛,殿英公在宗家村宗府帮工,于1925年前后由滕县南沙河迁来宗家村宗府居住。至今已4世2户6人。
  韩姓:韩氏出于中原韩国,本姬姓侯爵,周武王之后裔。韩氏5世举家迁相州,微邑韩氏其一族人由微山县韩村迁居东田陈村,其53世孙韩兴柏由东田陈村迁滕南辛集村居住,其54世孙韩金贵公于1933年由辛集村迁大宗村 (杜道沟)外祖父家杜府居住,至今已3世2户5人。
  李姓:据载,唐太宗李世民统一中原建成李唐天下,赐有功之臣为李姓,其族繁盛成为中国大姓之一。李诗星公于1970年9月由微山县留庄公社石口大队被政府移民来大宗村落户,至今3世1户5人。
  张姓:据史载,始祖张良为韩国贵祖后代,楚汉相争时为汉刘邦谋臣,汉朝建立后封为留侯。沛东张氏为张良后人,张姓丕存公父辈由微山张楼村迁来滕南北贾庄亲戚家居住,丕存公于1935年前后迁人大宗村宗府帮工并居住,至今已4世1户5人。
  俞姓:据记载,俞姓起源河内(今河南武陟县西南)。祖宗俞拊,为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的后裔,俞氏以“流水” 为堂号沿用至今。滕沛一代俞氏来自河南河内郡,俞氏24世孙志方公于1989年在大宗村任武馆教练,全家迁来大宗村居住,至今3世1户5口人。
  房姓:据记载,房姓先祖房玄龄为唐太宗李世民首辅宰相,在唐代贞观之治中协助李世民推行新政,鼓励劳动人民发展生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滕沛二代房氏由明洪武年间于山西洪洞迁入微山黄村。宜吉公于1935年由黄村迁人大宗村(小丁庄)住岳父家,至今3世1户1人。
  历史曾有卜姓卜广路迁入,后继无人。
  传说中的彭姓,据传1369年宗姓迁来建宗家村之始,已有彭姓一族,以后不知何因全族迁徙他村。

知识出处

大宗村志

《大宗村志》

本书记载了大宗村自明朝洪武二年建村开始的历史沿革、自然状况、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宗村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诸方面发生的变化和在不同历史涌现出来的知名人物。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