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委工作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滕州市组织史资料(1999.9—2017.12)》 图书
唯一号: 151020020210000022
颗粒名称: 二、市委工作部门和直属事业单位
分类号: D035.1
页数: 35
页码: 43-77
摘要: 这篇文案主要讲解滕州市市委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的详细内容。
关键词: 市委工作部门 直属事业单位

内容

市委办公室是市委的综合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围绕中央、省委及枣庄、滕州两级市委总体工作部署,收集信息,反映动态,综合调研,为市委决策提供服务;承担市委文电、重要文稿和市委主要领导讲话的起草、修改与校核工作。负责市委日常公文处理;负责中央、省委、枣庄市委及市委重要工作部署、重大决策贯彻落实的督促检查;负责中央、省委、枣庄市委及市委领导同志批示、指示的催办落实。负责市委各种会议事务和市委领导活动的组织安排;负责上级领导和兄弟县(市)党委负责同志及有关来宾的接待服务工作。负责全市党政系统的机要通讯和密码管理,负责中央、省委、枣庄市委文件和全市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其要害部门核心机密文电、信件的传递工作。负责全市的保密工作,督促查处失泄密事件,指导协调、督促检查全市保密工作开展情况。负责市委机关办公、生活场所和部分设施的管理工作;负责市委机关后勤行政事务及办公区的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市委党史研究室、档案局(档案馆),协调、指导全市党史资料、历史档案和机关档案资料的征集、接收、整理、保管、利用和研究。为主管理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协调指导全市信访工作。完成市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1999年9月,市委办公室内设信息室、督查室、综合室、行管室、保卫科、政工科,以及政策研究室、机要科、保密委办公室等3个科级机构。2002年8月机构改革,对内设科室职责进行了规范调整,设秘书督查科、信息科、政工科、综合科、保卫科、联络接待科,以及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委机要局、市委保密办(挂保密局牌子)等3个正科级机构。机构编制总额为51人(含信访局编制5人),其中行政编制44人、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7人。2006年3月,根据工作需要,市委办对机关内设科室职能和设置又进行了调整,设立市委办公室督查室、文秘一科、文秘二科、行政管理科和市委政策研究室社会科。原市委办公室秘书督查科、文秘科、联络接待科以及市委政策研究室综合科撤销。2006年5月,设立市节会办公室,为市委办公室所属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8人。2012年6月,设立市委市政府督查局,为市委办公室所属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11人。2014年6月,设立中共滕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滕州市委改革办”),行政编制3名。截至2017年12月,市委办公室内设信息科、政工科、工会、综合科、行政管理科、文秘一科、文秘二科、财务科、车管科,以及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委机要局、市委保密委办公室 (市政府保密局)、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委改革办等5个正科级机构。机关编制总额75人(含市委市政府督查局11人,市信访局5人),其中行政编制39人,事业编制36人。
  主任杨家旭(2001年1月离职)董家胜(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杨海山(2004年12月至2007年6月)胡强(2007年6月至2011年2月)宗大全(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程春常(2011年12月至2015年11月)丁伟(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薛登峰(2016年12月任职)常务副主任李维(2012年12月至2016年6月)赵曰国(2016年6月任职)副主任胡强(2004年3月离职)程海涛(2000年2月离职)李庆水(2002年1月离职)许光舜(2001年5月至2005年5月)杨广群(2001年5月至2007年6月)孔凡臣(2001年5月至2002年1月)丁修洁(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闫培楷(2002年10月至2007年11月)贾福军(2004年3月至2010年6月)屈彦峰(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李维(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秦修杭(2007年11月至2012年12月)赵凡(2011年3月至2015年11月)樊猛(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张永正(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赵曰国(2011年11月至2016年6月)李利华(2012年12月至2016年5月)周茂林(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王正平(2016年1月任职)梁兴启(2016年1月任职)盖立洪(2016年2月任职)孟凡尧(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韩超(2017年11月任职)市委秘书(1999年9月至2002年1月)程春常(2000年6月离职)孔凡臣(2001年5月离职)张尊东范祥豪丁修洁屈彦峰(2001年5月任职)李维陈家权副主任科员(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李维(2003年7月离职)王海童(2005年5月离职)段修进(2005年5月离职)赵逢永(2004年3月离职)秦修杭(2003年7月离职)刘渠(2003年7月至2009年5月)甘泉(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陈家权(2004年3月至2004年12月)李军(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戚宪中(2004年3月至2008年7月)吴鸿昌(2004年3月至2008年7月)刘玉继(2005年5月至2011年4月)政策研究室(I"9年9月至2017年12月)1986年5月设立县委调研室,1988年5月改为市委调研室。1993年1〗月,市委调研室撤销,转为市委办内设机构。1996年4月设立市委政策研究室,为正科级行政机构。
  主任李庆水(2000年3月至2002年1月)闫培楷(2002年10月至2007年11月)秦修杭(2007年11月至2012年12月)李利华(2012年12月至2016年5月)孙作怀(2016年9月任职)副主任李庆水(2000年3月离职)聂奇(2001年2月离职)许西奎(2001年5月离职)闫培楷(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孔凡臣(2001年5月至2002年1月)屈彦峰(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贾福军(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秦修杭(2003年7月至2007年11月)李建明(挂职,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赵逢永(2004年3月至2008年7月)樊猛(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方玉新(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李利华(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樊晓阳(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孙作怀(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柴巨伟(2016年9月任职)邱勇(2017年9月任职)机要局(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1986年5月设立县委办机要科,为副科级单位。1991年4月,撤销机要科设立机要局。1993年11月,机要局撤销,转为市委办公室内设机构,改称市委办公室机要室;1997年3月改称机要科;2002年8月改为市委机要局,为正科级行政机构。局长(科长)冯艺舟(2001年5月至2006年3月)贾福军(2006年3月至2010年6月)樊猛(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张永正(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刘玉继(2016年9月任职)副局长(副科长)冯艺舟(2001年5月离职)李秀国(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李维(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王海童(2005年5月至2008年1月)戚宪中(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姚洪振(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刘玉继(2011年4月至2016年9月)张大磊(2016年9月任职)市委保密委办公室(市政府保密局)(1999年9月至2017年I2月)1990年4月设立市委保密委员会办公室。1993年11月,保密办撤销,转为市委办公室内设机构,改称市委办公室政工保密室;1994年8月恢复设置市委保密委办公室、市政府保密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原规格不变;2002年8月机构改革,仍称市委保密委办公室、市政府保密局,为正科级行政机构。
  主任(局长)胡强(2001年5月至2004年3月)杨广群(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李维(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甘泉(2011年4月任职)副主任(副局长)陈少辉(2001年5月离职)张尊东(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甘泉(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张永正(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李玉清(2013年4月任职)节会办公室(2006年5月至2010年6月)2006年5月设立,2010年6月划归市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局,为正科级事业机构。主任杨海山(2007年6月离职)胡强(2007年6月任职)常务副主任贾福军副主任王思平赵卫平赵曰国(2008年7月任职)赵曰海(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副科级干部赵曰海(2006年9月至2008年7月)市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年11月至2017年12月)2007年11月成立,为正科级事业机构。主任许光舜(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赵凡(2010年7月至2015年11月)杨水山(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徐杰(2017年11月任职)副主任赵开香(女,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吴鸿昌(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杨水山(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王维(2011年5月至2016年9月)陈亚鲁(2012年12月任职)舒磊(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何翊荣(2013年4月任职)张立平(2016年9月任职)孔德国(2016年9月任职)市委市政府督查局(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2012年6月设立,为正科级事业机构。局长张永正(2012年12月至2015年4月)周茂林(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王正平(2016年1月任职)副局长马宏(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李建(2013年4月任职)刘建(2016年9月任职)市委改革办(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2014年6月设立,为正科级事业机构。主任程春常(兼,副县,2015年11月离职)丁伟(兼,副县,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薛登峰(兼,副县,2017年5月任职)副主任李利华(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翟传虎(2014年3月任职)孙作怀(2016年9月任职)马宏(2016年9月任职)(二)组织部(1999年9月至20]7年12月)市委组织部是市委主管组织、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研究和指导全市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划、协调和指导党员教育工作,负责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主管党员的管理和发展工作;组织开展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负责对市委管理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考察,并提出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办理市委管理干部的任免、工资、待遇、退(离)休审批手续;指导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承办市委管理干部的调配、交流及安置事宜。研究制定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落实中青年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负责党群机关参照《国家公务员法》的管理工作。研究和指导党的组织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拟订或参与拟订组织、干部、人事工作的政策和制度,并组织贯彻落实。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负责科级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向市委报告有关的重要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主管干部教育工作,制定干部教育工作总体规划和有关政策;负责干部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宏观指导、管理工作;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要求,负责干部选调工作;指导、协调和检查全市干部教育工作。牵头统筹人才工作,负责全市人才工作宏观指导、协调、推动和考核,制订或参与制订人才工作规划和有关政策,检查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协调落实国家和省、枣庄市级重大人才工程,牵头抓好滕州重大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协调推动人才平台载体建设,负责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指导、统筹、协调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研究制定综合考核政策、办法,牵头组织开展对镇街和市直部门(单位)、滕州经济开发区综合考核工作,牵头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做好市考核督导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退 (离)休干部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承办市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1999年9月,市委组织部内设办公室、研究室、干部科、组织科、干审科、组织员办公室、党员电化教育科7个职能科室。2002年8月机构改革,对内设科室职责进行了规范调整,设办公室、研究室、干部科、组织科(挂市新型经济和社会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干部教育监督科(挂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组织员工作科、党员电化教育科7个职能科室。2005年6月,市委研究决定恢复“市委组织员办公室”,为组织部正科级内设机构。2006年6月市委决定市农村党员电化教育中心更名为“滕州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为正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编制8名。2014年12月市委决定设立滕州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办公室,为正科级公益一类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1名。2016年10月调整完善“三定方案”,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完善,部机关设办公室、研究室、干部一室(挂公务员管理办公室牌子)、干部二室、组织员工作室(挂组织一室牌子)、组织二室(挂新型经济和社会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组织三室、干部监督室、干部教育室、人才工作室(挂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设综合业务室、党建信息化室,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办公室设考核一室、考核二室。部机关机构编制总额为33人,其中行政编制30人,工勤人员编制3人。
  部长王刚(2003年1月离职)刘新生(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远义彬(2006年12月至2011年2月)邵士官(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张熙滨(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高鹏(2016年2月任职)常务副部长闫培楷(2012年12月任职)副部长张兆全(副县,2002年1月离职)马苓运(2001年3月离职)鲁在义(2002年1月离职)葛永尧(2001年4月至2004年3月)孙士泉(2001年6月至2007年2月)汪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赵登伟(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周亚东(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马士远(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刘金山(2007年6月至2016年1月)盛永志(2007年11月至2008年7月)闫培楷(2007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朱恒科(2007年11月至2011年4月)郭传伟(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黄传军(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孔繁华(女,2011年4月任职)张传纲(2011年11月至2016年1月)许文(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王印德(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王胜振(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姜广涛(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李利华(2016年5月任职)段修进(2016年12月任职)正科级干部孙德虎(20n年5月任职)主任科员刘金山(2005年5月至2011年4月)谢观玉(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黄传军(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宋艳德(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王胜振(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副科级干部张丽娟(女,2000年3月至2002年1月)王式田(2000年3月至2002年1月)陈长龙(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梁兴启(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孙德虎(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杨德伟(2016年9月任职)副主任科员孙厚君(2000年3月离职)刘军(2001年5月离职)邱萍(女,2002年1月离职)周旭(2003年7月离职)赵登伟(2002年1月离职)黄启柯(2002年1月离职)谢观玉(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张丽娟(女,2002年1月至2006年5月)王式田(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龙伟(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刘金山(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黄传军(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杜亚华(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刘洁(女,2003年7月至2011年4月)宋艳德(2003年7月至2011年4月)周琪(2004年12月至2008年1月)王胜振(2005年5月至2012年12月)吕卫民(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组织员办公室(2005年6月至2017年12月)2005年6月,市委研究决定恢复“市委组织员办公室”,为组织部内设正科级机构。
  主任赵登伟(兼,2007年6月离职)闫培揩(兼,2007年11月至2011年4月)刘金山(兼,2011年4月至2016年1月)李启顺(2016年9月任职)副主任李启顺(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沈耀平(2016年9月任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2006年6月至2017年12月)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是根据十届市委八十七次常委会研究决定,由市委组织部农村党员电化教育中心更名设立(滕编发〔2006〕15号)。为正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编制8人,隶属市委组织部。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全市党员远程教育的规划、管理、组织、指导工作。为全市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利用远教设施学习理论、科技知识提供服务。
  主任张丽娟(女,2008年7月离职)王式田(2008年7月至2011年11月)王胜振(兼,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任宪昀(2008年11月任职)副主任任宪昀(2013年4月至2017年11月)赵聪(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办公室(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办公室是根据十二届市委七十次常委会研究决定设立的公益一类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滕编发 〔2014〕143号),主要职责是:指导、统筹协调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研究制定综合考核政策、办法,完成市考核督导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主任赵聪(2016年9月任职)副主任杨位高(2016年9月任职)(三)宣传部(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市委宣传部是市委管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枣庄和滕州市委关于宣传、新闻、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按照上级党委宣传部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制定落实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和措施。指导全市宣传、新闻、文化教育系统各单位和各级党委宣传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全市的理论研究、理论教育和理论宣传工作。负责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规划、协调和管理;负责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协调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工作。负责在方针政策和宣传业务上指导滕州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局、市新华书店的工作。领导市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从宏观上指导全市精神产品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工作。负责在方针政策和宣传文化业务上指导市文化局的工作;负责规划、部署全局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和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党员教育工作,负责编写党员教育教材。与有关部门研究和改进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组织指导全市德育工作。领导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领导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会;受市委委托,与市委组织部共同管理市直宣传文化教育系统各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指导这些部门(单位)的领导班子建设。制订培训规划,并组织全市宣传干部和宣传文化教育系统领导骨干的培训。联系宣传文化教育系统的知识分子,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知识分子工作;负责全市对外宣传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领导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的工作;指导宣传文化教育系统有关规定、办法的拟定和实施。协调宣传文化教育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协调宣传文化教育系统的事业建设和发展;负责市宣传系统党委工作;完成市委和上级党委宣传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2002年8月,根据《中共滕州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 <中共滕州市委宣传部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室字〔2002〕56号),设立中共滕州市委宣传部,内设办公室、宣传教育工作室、新闻工作室、宣传系统党委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室5个职能科室,机关编制总额为20人,其中行政编17人、离退休干部人员编制1人、工勤人员编制2人。2012年7月,根据 《中共滕州市委宣传部机构编制核查信息公示》,人员编制行政编制10名,工勤编制2名。2013年12月,根据《关于市委宣传部设立研究室的批复》(滕编办〔2003〕58号),在“办公室”加挂 “研究室”牌子。2014年5月,根据《关于核定市委宣传部及所属事业单位编制的通知》(滕编发〔2004〕34号),市委宣传部行政编制由17名核减为15名。2016年5月,根据《关于设立滕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批复》(滕编发〔2016〕7号),市委宣传部内设机构“新闻工作室” 娜粒“滕州市人民闻膽室”。
  宣传系统党委(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党委书记张宜荣(女,2003年1月离职)刘杰(女,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邵磊(女,2007年12月至2011年2月)李春英(女,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孟宪纲(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刘光(女,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朱晏辰(2016年12月任职)副书记王冬前(2001年8月离职)秦德兴(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吕成文(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任守景(2004年3月至2005年5月)张德玉(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于守洋(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党委委员马润涛(2001年8月离职)何贵云(2002年1月离职)魏延启(2003年3月离职)周士学(2005年5月离职)王冬前(2005年5月离职)秦德兴(2007年11月离职)张德玉(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吕成文(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刘杰(女,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朱瑞国(2003年7月至2010年6月,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复任职)张令华(女,2003年7月至2005年5月)任守景(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司国光(2004年3月至2015年4月)丁修洁(2005年5月至2015年4月)刘书巨(2005年5月任职)刘克平(2006年12月至2011年4月)召P磊(女,2007年12月至2011年2月)于守洋(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殷涛(2008年7月任职)贾福军(2010年6月至2016年1月)李春英(女,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王传伟(2011年4月任职)李宏江(2011年4月任职)孟宪纲(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刘光(女,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张永正(2015年4月任职)孟凡军(2016年9月任职)任国成(2016年9月任职)魏锋(2016年9月任职)朱晏辰(2016年12月任职)王海童(2016年12月任职)马立(2016年12月任职)纪委书记张令华(女,2003年7月至2005年5月)刘克平(2006年12月至2011年4月)李宏江(2011年4月至2016年9月)王海童(2016年12月任职)宣传部(19"年9月至20丨7年12月)部长张宜荣(女,2003年1月离职)刘杰(女,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邵磊(女,2007年12月至2011年2月)李春英(女,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孟宪纲(2011年12月至2013年7月)刘光(女,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朱晏辰(2016年12月任职)常务副部长刘书巨(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殷涛(2016年9月任职)副部长王冬前(2001年8月离职)秦德兴(2002年1月离职)魏延启(2003年3月离职)任守景(2005年5月离职)吕成文(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张德玉(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朱瑞国(2003年7月至2007年11月)司国光(2004年3月至2010年12月)刘书巨(2005年5月至2012年12月)殷涛(2008年7月任职)于守洋(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王传伟(2011年4月至2016年2月)孟凡军(2016年9月任职)任国成(2016年9月任职)魏锋(2016年9月任职)新闻秘书张忠良(2000年3月至2002年1月)王大钧(2001年3月离职)朱瑞国(2002年1月离职)张福生(2002年1月离职)副主任科员刘书巨(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厉铁林(2003年7月至2009年5月)洪瑜(2003年7月任职)任国成(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满新环(女,2011年11月任职)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于1987年3月,由滕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改为“滕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办公室。1993年11月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撤销,1995年7月恢复。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调查研究和组织管理;督促各部门(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协调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有关问题;拟定全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意见、规划;组织指导全市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负责拟订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划并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负责组织推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总结表彰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协调、指导全市军 (警)民等各种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主任魏延启(2003年3月离职)张德玉(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朱瑞国(2007年6月至2007年11月)司国光(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刘书巨(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殷涛(2012年12月任职)副主任何贵云(2002年1月离职)朱瑞国(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司国光(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刘书巨(2003年7月至2005年5月)殷涛(2005年5月至2008年7月)鲁开国(2006年3月至2011年4月)李宏江(2006年12月至2011年4月)任国成(2012年12月至2016年9月)鲁大鹏(2016年9月任职)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2005年12月至2017年12月)2005年12月,根据《关于设立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的批复》(滕编发 〔2005〕39号),设立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为副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5名,隶属市委宣传部。2013年9月,根据《关于增加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编制的通知》(滕编发〔2013〕40号),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增加事业编制5名。2014年5月,根据《关于核定市委宣传部及所属事业单位编制的通知》(滕编发〔2014〕34号),市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事业编制由10名核减为9名。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全市互联网的宣传工作,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对网上出现的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重大情况进行统一行动;加强与各级重点网站的联络与交流,做好应急情况下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对全市互联网站和商业网站进行管理,对报纸等媒体涉及意识形态敏感问题内容的网上传播进行管理,对违规登载新闻的网站(网页)和传播有害信息的论坛及时协调行业主管部门予以处理;指导各镇(街道)、部门开展网上宣传工作,确保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主任赵曰祥(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魏锋(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马晓琳(女,2016年9月任职)(四)统一战线工作部(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中共滕州市委统战部,全称中国共产党滕州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主要职责是:组织贯彻执行中央、省委、枣庄市委和滕州市委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具体落实措施;向市委反映情况,提出开展统战工作意见和建议。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党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省委、枣庄市委和滕州市委关于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工作;支持、帮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培养、选拔、推荐党外人士的工作。调查研究并反映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情况,加强联系,协调关系,提出指导性建议;团结、帮助、引导、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开展本市的以祖国统一为重点的海外统战工作;联系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指导台胞台属工作。负责调查研究、协调检查有关民族、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问题;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士;协助有关部门培养和举荐少数民族干部。调查了解党外知识分子情况,反映意见,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联系和培养党外知识分子和代表人士。做好统战宣传、信息、调研工作。指导各镇、街道和企事业统战部门的工作;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的统战工作;联系指导市工商联工作。完成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1993年12月16日,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统战部内设办公室、党外干部工作室、经济统战工作室、台湾工作办公室、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正局)。2002年8月,滕州市委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中共滕州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确市委统战部机关内设办公室、党外干部工作室、经济统战工作室3个职能科室和台湾工作办公室。统战部机关编制总额为11人,其中行政编制9人、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2人,工勤人员编制2人。部长张继周(2001年5月离职)刘杰(女,2001年5月至2003年4月)刘玉荣(女,2003年4月至2005年5月)刘中波(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杨海山(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马宗振(2007年12月至2011年2月)孙士泉(2011年2月至2015年8月)张熙滨(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高鹏(2016年4月任职)常务副部长秦修杭(2012年12月任职)副部长张建波(2000年5月离职)张忠诚(2002年1月离职)倪士昌(2002年1月离职)马宗生(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满旗成(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周惠清(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李乐坤(2003年3月至2008年7月)张龙(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冯艺舟(2006年3月至2012年12月)孙涛(2008年7月至2011年9月)梁西诚(2008年7月任职)孟庆龙(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杜宜平(2010年12月至2014年3月)胡祥忠(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任正渠(2012年12月任职)胡修河(2012年12月任职)颜景瑞(2014年3月任职)李鹏涛(2017年9月任职)主任科员李福民(2002年5月离职)张忠诚(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副主任科员杨俊娥(女,2003年10月离职)张洪启(2000年3月至2004年6月)梁西诚(2003年4月至2008年7月)张建国(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姚树佩(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五)政法委员会(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市委政法委是市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带头依法办事,保障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一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的部署,统一政法各部门的思想和行动;二是对一定时期内的政法工作作出全局性部署,并督促贯彻落实;三是组织、协调、指导、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四是检查政法各部门执行纪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情况,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严肃执法、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措施;五是大力支持和严格监督政法各部门依法行使职权,指导和协调政法各部门在依法相互制约的同时密切配合。督促、推动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研究、协调有争议的重大、疑难案件;六是组织、协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七是组织推动政法战线的调查研究工作,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探索政法工作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八是研究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的措施,协助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考察、管理政法部门的领导干部;九是指导各镇 (街道)、系统和省市驻滕企事业单位的政法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十是办理市委和上级党委政法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中共滕县县委政法委员会成立于1984年5月。1988年5月,滕县撤县改市,中共滕县县委政法委员会随之更名为中共滕州市委政法委员会。2002年8月,根据 《中共滕州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滕州市委政法委员会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室字〔2002〕58号),设立中共滕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合署单位滕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市委政法委内设科室5个,分别是政治处、办公室、研究室(挂宣传科的牌子)、综合指导科、枣庄市国家安全局滕州工作处,所属事业单位3个,具体为:市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办公室、市新居民服务管理办公室、市国家安全情报信息研判中心。
  政法系统党委 (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党委书记孙云飞(2001年12月离职)杨位明(2001年12月至2007年1月)颜景焱(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彭庆国(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冯再法(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马峰(2016年12月任职)副书记李宝国(2000年2月至2001年5月)刘慎斌(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李杰(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司志强(2011年4月至2014年8月)党委委员李宝国(2002年1月离职)于吉光(2002年5月离职)翟洪德(2003年1月离职)梁克国(2004年10月离职)刘慎斌(2000年2月至2006年12月)马建军(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彭庆国(2002年1月至2013年7月)李杰(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陈东(2003年1月至2016年1月)刘绍林(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马运法(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刘新(2004年3月至2011年12月)纪亚铭(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吴修国(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何清峰(2006年12月至2011年4月)朱林宏(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张成玲(女,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赵凡(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陈长龙(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黄健(2010年8月至2015年1月)魏超(2011年3月任职)燕开泉(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王印德(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孔祥台(2011年4月任职)李长瑞(2011年4月至2016年1月)司志强(2011年4月至2014年8月)张玉法(2011年12月至2016年5月)张文亮(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杨波(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丁新亚(女,2012年12月任职)孟祥磊(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梁龙雨(2015年1月任职)姜广俊(2016年1月任职)李鹏(2016年1月任职)杨峰(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朱瑞国(2016年1月任职)卢光智(2016年1月任职)张子玉(2016年5月至20n年7月)高健(2016年12月任职)钱金鹏(2016年12月任职)鲁开峰(2017年7月任职)政法委(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书记孙云飞(2001年12月离职)杨位明(2001年12月至2007年1月)颜景焱(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彭庆国(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冯再法(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马峰(2016年12月任职)常务副书记李长瑞(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朱瑞国(2016年1月任职)副书记李宝国(2002年1月离职)于吉光(2002年5月离职)刘慎斌(2000年2月至2006年12月)彭庆国(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马建军(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刘绍林(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马运法(2003年7月至2005年12月)刘新(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朱林宏(2007年6月至2012年12月)张成玲(女,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赵凡(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陈长龙(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王印德(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燕开泉(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李长瑞(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孔祥台(2011年4月任职)丁新亚(女,2012年12月任职)张玉法(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李鹏(2016年1月任职)杨峰(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卢光智(2016年1月任职)张子玉(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鲁开峰(2017年7月任职)纪委书记李杰(2002年1月至2006年11月)何清峰(2006年12月至2011年4月)丁新亚(女,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李鹏(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钱金鹏(2016年12月任职)主任科员李杰(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副主任科员孙延平(2002年1月至2003年11月)赵曰升(2002年1月任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1"9年9月至20n年I2月)按照中央、省和枣庄市关于“党委、政府都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人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的要求,滕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的实际需要,于1991年7月决定成立滕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2002年8月,根据《中共滕州市委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共滕州市委政法委员会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室字〔2002〕58号),设立中共滕州市委政法委员会,合署单位滕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2013年3月,根据《关于滕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更名的批复》(滕编发〔2013〕3号),滕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更名为滕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2014年7月滕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恢复为滕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于吉光(2002年1月离职)彭庆国(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刘新(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赵凡(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李长瑞(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丁新亚(女,2012年12月任职)副主任孙延平(2002年1月离职)史孝峰(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王洪庆(2003年1月至2007年11月)季心良(2003年7月任职)王次全(2003年7月至2009年5月)张成玲(女,2004年6月至2005年11月)翟华栋(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曹耀凯(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霍永(2013年4月任职)甄忠东(2016年9月任职)主任科员王次全(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市委610办公室(2001年5月至2017年12月)2001年5月,根据滕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有关问题的通知》(滕机编发〔2001〕4号),成立市委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对外称滕州市委610办公室,为正科级规格。
  主任李宝国(2001年5月至2002年1月)马运法(2002年5月至2005年12月)张成玲(女,2005年12月至2011年3月)燕开泉(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李鹏(2014年3月任职)常务副主任龙敦虎(2005年5月离职)燕开泉(2005年5月至2011年3月)副主任王茂胜(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张成玲(女,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刘存亮(2006年12月至2011年3月)神海霞(女,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狄连河(2011年4月至2016年1月)郭晓明(女,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甘志远(2016年1月任职)高冰(2016年5月任职)冯海洋(2017年11月任职)副主任科员甄忠东(20(M年3月至2016年9月)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办公室(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滕州市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办中心成立于2002年1月,是在市社会稳定工作线直接领导下的排查和调处社会矛盾的经常性、落实型组织。根据十届市委第30次常委会议研究,于2004年3月依据《关于设立滕州市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办公室的通知》(滕机编发〔2004〕16号)设立滕州市社会矛盾排查调处中心办公室,为市委政法委所属财政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编制10人。主要职责是负责社会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的分析排查,接待、受理、调处、督办信访案件,控制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处置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主任彭庆国(2004年3月至2013年7月)冯再法(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狄连河(2016年1月任职)副主任李杰(2004年3月至2016年5月)刘成(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杨波(2005年3月至2012年12月)秦峰(2006年9月至2012年12月)高冰(2006年9月至2016年5月)张存征(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宋于杰(2016年5月任职)邵长岷(2016年9月任职)(六)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滕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编办)是滕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代表市委、市政府负责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负责市直和镇(街道)党政群机关及其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内设机构、职能配置事项;负责全市机构及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负责牵头抓好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监督检查全市机构编制管理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机构改革方案以及部门“三定”规定的落实情况;依法负责全市事业单位登记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全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
  1993年,滕州市编制委员会更名为滕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设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常设正科级办事机构,与滕州市人事局合署,领导职数1正3副 (主任由人事局局长兼任)。2002年8月14日,滕州市编办内设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科。2002年12月6日,设立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公室,为市编办的内设机构。2006年6月17日,“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公室”更名为“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为正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核定领导职数1正2副。2008年7月16日,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被列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2010年6月市政府机构改革时,原与市人事局合署的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单独设置,列人党委机构序列。2011年9月19日,设立滕州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下设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为正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合署,配主任1名,副主任1名。2012年11月30日,“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更名为 “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监督管理局”。2013年8月26日,设立“滕州市机构编制信息中心”,为财政拨款事业单位。2014年5月17日,成立“滕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简称“市政府审办”),设在市编办,核定行政编制3名,规格为副科级,配主任1名。2016年10月20日,“滕州机构编制信息中心”更名为“滕州市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调整为副科级,配主任1名。2017年8月6日,“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监督管理局”更名为 “滕州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
  滕州市编办机关内设机构4个,分别是综合室、综合改革室、机构编制管理室、事业单位管理室;下属事业机构2个,分别是滕州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与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合署)、滕州市机构编制电子中心。滕州市编办行政编制数13名;事业编制数14名,其中滕州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9名,滕州市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5名。主任周亚东(2004年12月离职)马士远(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朱恒科(2008年11月至2010年6月)黄传军(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张传纲(2011年12月至2016年1月)姜广涛(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段修进(2016年12月任职)副主任李庆铎(2003年7月离职)翟志强(2001年12月至2G05年5月)自伯标(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胡旭光(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孔庆民(2008年1月任职,2012年12月任正科)宗兆杰(2008年7月任职,2012年12月任正科)吕海丽(女,2012年12月任职)副主任科员马运华(2011年12月任职)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2006年6月至2017年12月)2002年12月,设立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办公室,为市编办的内设机构,2006年6月,更名为“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为正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2008年7月16日,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被列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2012年11月,“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更名为“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监督管理局”。2017年8月,“滕州市事业单位登记监督管理局”更名为“滕州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
  局长黄启柯(2010年7月离职)宗兆杰(兼,2012年12月任职)副局长吕海丽(女,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副主任科员罗小让(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办公室(2011年9月至2017年12月)2011年9月设立,为正科级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登记监督管理局合署办公。
  主任孔庆民(兼,2012年12月任职)副主任罗小让(2016年9月任职)(七)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1999年9月至2017年I2月)中共滕州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为市委的派出机构,在市委的领导下,对市级机关各系统(部门)党委党的有关工作实行领导;隶属于原市级机关党委的党总支(支部)直属机关党工委领导;对党的组织关系在滕的省、枣庄市驻滕单位和镇、街道机关党的建设给予指导。主要职责是:领导市级机关党的工作,制定机关党的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目标,指导机关党组织搞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对涉及机关党的建设全局性的工作,统一部署,统一组织。负责直属党总支(支部)和未授予发展党员权利的党委所属支部的发展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工作。领导市级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按照审批权限审议党员违犯党纪的处分决定。审批直属党委、党总支、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指导市级机关各级党组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施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协助市委组织部抓好市级机关各部门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配合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指导和管理各部门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定期了解各部门党员群众对部门领导干部的意见,及时向市委反映市级机关各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情况。配合有关部门对市级机关工作进行考核。负责市级机关评先树优工作。领导市级机关工会工委、团工委的工作。负责市级机关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市级机关党校工作,做好机关党员干部、专(兼)职党务干部和人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工作。认真做好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1972年11月,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建立中共滕县革命委员会机关委员会。1975年6月,恢复建立县委工作机构时归属县委,改称直属机关党委。1984年9月改称中共滕县县级机关委员会。1988年5月撤县设市,改称中共滕州市市级机关委员会。1995年5月,市委决定撤销中共滕州市市级机关委员会,成立中共滕州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为市委派出机构。2011年9月,更名为中共滕州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2014年12月,设立滕州市市直机关党员服务中心,隶属市直机关工委管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关编制为8人,其中行政编制6人、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1人、工勤人员编制1人。内设机关党员服务中心,事业编制2人。
  书记周金卫(2002年1月离职)严思平(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秦德兴(2007年11月至2010年6月)朱瑞国(2010年6月至2015年4月)司国光(2015年4月任职)副书记褚志强(2002年1月离职)邵长婕(女,2001年6月离职)姚德智(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李涛(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张洪新(2004年12月至2008年7月)王慎俭(2006年9月至2012年12月)甘秀贞(女,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郑胜培(2011年4月至2016年9月)蔡成慧(2012年12月任职)刘渠(2016年12月任职)纪委书记邵坤(2001年6月离职)甘秀贞(女,2001年6月至2008年7月)刘辉(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马运玲(女,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李景成(2012年12月任职)党委委员陈家权(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张晓亮(2005年5月至2008年8月)主任科员张洪新(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郑胜培(2016年9月任职)副主任科员张晓亮(2005年5月至2008年8月)刘莉(女,2016年5月任职)(八)老干部局(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市委老干部局是市委主管全市老干部工作的职能机构,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离退休干部工作和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发挥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政治特色和引领作用,推动离退休干部工作与老龄工作融合发展;负责制定或参与制定全市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有关政策和具体规定;指导全市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开展离退休干部工作和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调查研究,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参与研究拟订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相关政策,指导各镇(街道)、市直部门(单位)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定期组织走访慰问易地安置离休干部;负责检查、督促、协调全市各级离退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宣传离退休干部工作和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在党的建设和宜居宜业富裕美丽文明新滕州建设中发挥作用;承担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老年大学、市干部休养所、市关工委办公室等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承担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1985年7月,县委老干部局依据《中共滕县县委关于更改“中共滕县县委老干部工作科”的通知》(滕发〔1985〕17号)设立,为正科级单位,内设办公室、安置服务科2个科室。截至2017年12月,市委老干部局机构编制总数为6人,其中行政编制4人,工勤编制2人。
  局长马苓运(2001年3月离职)葛永尧(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方建(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许文(2009年5月至2014年3月)孔繁华(女,2014年3月任职)副局长李景田(2002年1月离职)方建(2002年1月离职,2003年7月至2005年5月复任职)许文(2002年1月至2009年5月)郝雯清(女,2002年1月至2005年5月)季念清(2005年3月至2011年5月)张洪(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李振兴(2009年5月至2017年5月)刘洁(女,2011年4月任职)颜亚洲(2013年4月任职)主任科员季念清(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干休所(19"年9月至20n年I2月)主要职责是:负责离休干部的接收、管理和服务工作;落实住所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组织其学习、阅文、过组织生活、参加有关会议;协同有关单位落实住所离休干部的各项生活待遇;做好工作人员和离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他们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协助离休干部原单位妥善处理好离休干部相关事宜。滕州市干部休养所于1987年6月成立,编委批复定事业编6人,2014年5月,市干休所核减编制至5人。建制级别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市委老干部局管理。所长方建(兼,2009年5月离职)马龙岩(2013年4月任职)副所长季念清(2001年11月至2005年3月)张洪(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老干部活动中心(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滕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于1995年3月成立,建制级别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市委组织部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活动中心的日常管理,利用好活动中心的各类设施,保持活动中心环境卫生整洁,及时维修保养各类活动设施,确保安全可靠;协调有关部门购置、补充必要的活动设施,保证离退休干部正常开展活动;为老同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组织开展各项符合老同志特点的政治宣传、书画、娱乐、文体、健身等活动,做到多样化、经常化。
  主任方建(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孙士泉(兼,2003年7月至2006年12月)许文(兼,2008年2月至2009年5月)李振兴(兼,2012年12月至2017年5月)副主任李景田(兼,2002年1月离职)杜亚华(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黄兆举(2004年12月离职)孙德虎(2013年4月至2016年9月)徐伟(2016年9月任职)老年大学(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滕州市老年大学于1990年6月成立,设教务处、办公室2个科室,建制级别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市委组织部管理。主要职责是:制订全市老年教育长期发展规划,为全市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增长知识、服务社会等进行管理和提供服务;负责本校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协助指导全市各老年大学分校的教学工作;相互交流经验,组织开展各类老年文体活动,并利用校刊、网络、社团组织等多种媒介为老年学员提供展示平台,全面提高教学服务水平。
  校长柴学志(2002年12月离职)刘洁(女,兼,2011年4月任职)副校长颜秉祥(1999年9月离职)黄兆举(2003年7月至2005年1月)季念清(兼,2005年3月至2011年4月)颜玉梅(女,2013年4月任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滕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是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组织“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同志来进行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主要职责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围绕党和政府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协助和配合党、政有关部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积极建言献策;加强自身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组织网络体系,使关心下一代工作深人镇街、市直单位,深人学校、企业、村居、社区,更好地服务广大青少年;调查研究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向党和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针对青少年特点,组织开展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关爱保护救助工作,对特殊、困难青少年进行帮扶,积极为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抓好各类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建设,为青少年接受教育,为“五老”发挥作用搭建广阔平台;完成党和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1995年市委将滕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更名为滕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沿用至今。职务设置现为顾问、主任、副主任、秘书长,人员多为退休领导兼职,人员名录故不收录。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4年7月至2017年12月)滕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于2004年7月设立。2005年6月,根据滕编发〔2005〕4号文件精神,明确为正科级事业单位;2013年6月,根据滕编发 〔2013〕19号文件精神,隶属关系由团市委管理调整为市委老干部局管理,其余均不变。
  主任李国栋(兼,2001年3月离职)盖立洪(兼,2001年3月至2004年8月)刘光(女,兼,2004年8月至2007年6月)宋俊峰(兼,2007年6月至2012年11月)崔晖(女,兼,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许文(兼,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孔繁华(女,兼,2014年3月任职)副主任李振兴(2004年12月至2009年5月)张坤(2013年4月任职)(九)信息化服务中心(2002年10月至2017年12月)滕州市信息化服务中心为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隶属市委、市政府管理。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信息产业和无线电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拟定本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及其他专用通信网络、信息化建设、网络信息业、信息服务规划建设方面和无线电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阶段性实施方案、管理办法,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审核各镇(街道)、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及实施计划,并督促实施;负责审核本市重大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并监督实施。统筹规划全市通信、数据、传输网络的建设。拟定全市信息化工程建设的规范和技术标准;负责组织本市重大信息化建设工程技术论证、评估验收工作;指导、协调与组织全市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布。负责组织市内党政专用通信网和政府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与管理;组织协调党政专用通信、救灾应急通信和其他重要通信;保障市内党政专用通信与信息安全。负责全市大型计算机网络及国内、国际互联网中的重大问题和域名的管理协调及技术监督工作;监督管理全市从事国际互联网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的接人单位;按规定管理市级财政用于扶持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配置使用。负责指导全市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工作,参与对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指导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组织实施国家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的技术政策、技术体制与标准,指导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负责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各行业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协调、考核、评比工作。负责市委、市政府内部门户网站(滕州市党政办公网)和公众门户网站(中国滕州网)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和各类网上服务资源的删、组织、管理、发布;承担政务信息、相关党务信息公开的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工作。负责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舆情监管工作。负责网络诉求平台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做好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处置、汇报等工作。负责各通信运营商的网络信息安较行监管工作。承担市信息ftx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负责各单位信息中心业务上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2002年10月20日,滕州市信息化管理中心成立。2006年3月,机构改革时将电子信息产业管理和无线电管理相关职能划归到市信息化管理中心,同时加挂 “滕州市信息产业局”的牌子,为正科级政府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网络管理科、信息化推进科、新闻科、软件科6个科室。2010年6月,根据改革需要,“滕州市信息产业局”更名为 “滕州市信息化服务中心”,挂靠市委办公室管理,内设办公室、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网络管理科、信息化推进科、电子政务科、网络与信息安全科6个科室。2013年4月内设科室调整为办公室、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信息化推进科、电子政务科、网络与信息安全科5个科室。2017年1月内设科室调整为办公室、信息化推进科、电子政务科、网络与信息安全科 (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信息资源科。截至2017年12月,市信息化中心有编制18人,实有17人。
  主任(局长)丁修洁(2005年5月离职)段修进(2005年5月至2011年3月)李维(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赵曰国(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孟凡务(2016年12月至20H年12月)韩超(2017年12月任职)副主任(副局长)段修进(2005年5月离职)冯同舟(2009年5月离职)杜泽湘(2005年5月离职)王慎龙(2005年5月离职)杨峰(2005年5月至2010年4月)安富国(满族,2005年5月至2013年3月)赵曰国(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孟防震(2011年4月任职)王文友(2013年4月任职)冯建(2016年9月任职)纪检组长何洪超(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副科级干部张文良(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赵卫平(2005年6月至2008年1月)(十)党史研究室(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市委党史研究室是主管全市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具有党史研究、党史资料征集和编纂、党史教育、党史宣传、党史重要人物和事件纪念、党史遗址开发利用等工作职能。其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党史研究室确定的党史工作方针、任务;研究制定全市党史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开展全市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编纂、出版工作;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履行资政育人职能;推动党史成果转化;进行党史、革命史宣传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时期党的建设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审核拟建立的革命纪念设施;协助审读拟公开发表、出版、发行的涉及本市重大党史题材的图书、文章、影视作品;审查本市党史、革命史展览和陈列;对镇(街道)党史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开展有关党史方面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市委党史研究室建于1982年3月,始称中共滕县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党史办),为县委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1984年机构改革时降为二级单位,1990年3月,市委党史办公室由副科级单位恢复为正科级单位。2008年7月,市委党史办公室更名为市委党史研究室,内设机构有:综合科、编研科、宣教科。2008年10月机构改革列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事业编制总额6人。主任王长华(2000年7月离职)马润涛(2001年8月至2003年7月)王延忠(2003年7月至2007年4月)李乐坤(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李涛(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张宗端(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张昌民(2017年11月任职)副主任王延忠(2000年3月至2003年7月)王兵(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杨军峰(2003年7月至2007年11月)刘岑(女,2016年5月任职)(十一)档案局(档案馆)(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2002年,市委、市政府滕发〔2002〕2号文件明确规定,市档案局(馆)为市委办公室领导的事业单位,挂档案局牌子,授权行使有关行政管理职能,规格为正科级。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省、枣庄市制定的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市实际,拟定全市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对全市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协调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镇(街道)的档案工作;集中统一管理全市的重要档案资料,根据集中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档案工作原则,负责接收、征集、整理、保管市委、市政府及市直党政部门、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档案资料和滕州市重要历史档案资料、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保守党和国家机密,维护档案的完整,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组织、指导全市档案学术研究和档案保护工作,逐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档案的保护、复制、缩微、存储和检索等问题,推进档案资料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做好档案的编研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为社会提供利用;负责全市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和档案宣传工作,制订全市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规划,组织档案专业干部业务培训工作,负责全市档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工作;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有关事宜。
  至2017年12月,档案局(档案馆)内设办公室、财务科、文书档案管理科、业务监督指导科、法规宣传教育科、档案服务站等6个科、室、站,共有事业编制16人。
  党组书记李守法(2000年3月离职)许光舜(2000年3月至2001年5月)王宝汉(2001年5月至2002年1月)赵士峰(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谢观玉(2007年6月至2011年3月)牛广林(2011年3月任职)党组成员唐玉柱(2000年7月离职)邵景荣(女,2001年8月离职)孔祥海(2005年5月离职)刘新华(2000年3月至2003年7月)胡思俊(女,2001年12月至2013年11月)王次全(2001年12月至2003年7月)刘明光(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路铠(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丁修英(女,2003年7月任职)燕开良(2003年7月至2011年12月)廖开霞(女,2008年7月任职)颜道伟(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孙玉梅(女,2012年12月至2016年9月)纪检组长廖开霞(女,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局(馆)长李守法(2000年3月离职)许光舜(2000年3月至2001年5月)王宝汉(2001年5月至2002年1月)赵士峰(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谢观玉(2007年6月至2011年3月)牛广林(2011年3月任职)副局长孔祥海(2005年5月离职,2002年1月为正科)刘新华(2000年3月至2003年7月)王次全(2001年12月至2003年7月)刘明光(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胡思俊(女,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颜道伟(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孙玉梅(女,2012年12月至2016年9月)丁修英(女,2016年9月任职)副馆长唐玉柱(2000年7月离职)邵景荣(女,2001年8月离职)孙桂斌(2005年5月离职)胡思俊(女,2001年12月至2013年11月)刘明光(2002年1月至2003年7月)路铠(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燕开良(2003年7月至2011年12月)丁修英(女,2003年7月任职)廖开霞(女,2010年3月任职)主任科员刘新华(2003年7月至2004年3月)(十二)信访局(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信访局是市委、市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职能机构,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管理。主要职能是:贯彻国家信访工作的政策和法规,根据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制定信访工作意见并组织实施,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信访工作建议;协调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的信访工作。协调、检查各镇(街道)和市直各部门的信访工作,协调处理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重要信访问题;督查各级领导批示件和重要信访事项的落实情况,负责处理国家信访局、省委、省政府信访局、市委、市政府信访局及中央、省、市其他部门转办交办的信访事项;负责受理群众给市委、市政府的来信,接待群众来访,组织协调全市信访矛盾隐患的排查调处,定期分析群众来信来访中反映的重要情况和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承办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滕州市信访局为市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行政单位,属市委、市政府双层序列。市信访机构设置始于1973年,为县委、县革委会信访科。1975年,信访科分设为县委信访科和县革委信访科。1979年,为尽快处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县委成立了处理人民来信来访领导小组。1988年撤县建立市后,市委、市政府为加强全市的信访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分管书记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将市委信访科和市政府信访科合并,成立滕州市信访局。1993年初,机构改革,撤销市信访局,分设市委信访室和市政府信访室,转为两办内设机构。1994年5月,市委、市政府又将市委信访室和市政府信访室合并,成立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信访局。同时,各乡镇都分别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信访办公室,全市形成了2000多人的信访工作队伍,建立了市、乡镇、办事处(管区)、村(居)四级信访网络。
  至2017年12月,市信访局下设办公室、接访科、办信科、网上信访受理中心、督查科、信息调研科、联络科、非访专项治理督察办公室等8个科室,内设正科级事业单位市人民来信分理中心办公室、行政内设机构市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办公室(加挂滕州市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听证办公室牌子)。信访局行政编制9人,事业编制7人,工勤编制1人。
  局长王宝汉(2001年5月离职)许光舜(2001年5月至2010年6月)赵凡(2010年6月至2015年11月)梁兴启(2016年1月任职)副局长张梅菊(女,2002年5月离职)孙作宏(2003年8月离职)朱绍民(2000年3月至2009年5月)高凤英(女,2001年12月至2011年4月)陈培庆(2003年7月至2011年12月)邵长存(2003年7月任职)翟华栋(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杨水山(2011年4月至2016年1月)夏涛(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曹耀凯(2016年9月任职)舒磊(2016年9月任职)副科级干部陈庆柱(2000年12月至2009年5月)李传云(女,2001年12月任职)史成富(2006年12月任职)刘念龙(2011年12月至2014年3月)吕成华(2012年12月离职)市人民来信分理中心办公室(2004年7月至2017年12月)市编委于2004年7月批准成立,核定编制9人,为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办理各级转来和市领导批示的人民来信事项;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理、转办、交办人民来信;负责对人民群众来信办理情况的的查办、督办、催办工作;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主任孙作宏(2006年11月离职)高凤英(女,2007年6月至2011年4月)翟华栋(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夏涛(2016年1月任职)副主任李威(2006年9月任职)李金玲(女,2008年7月至2016年9月)卓德硕(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孙庆申(2013年4月任职)张艳(女,2016年12月任职)市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办公室(2013年12月至20H年12月)2013年12月,市编委批准设立滕州市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复查办公室,同时加挂滕州市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听证办公室牌子,属全额行政副科级单位,为市信访局行政内设机构,配副科级主任一名。主要职责是:处理信访人提出的复查申请,展开调查核实,提出处理建议,草拟相关文书,做好案卷材料存档工作并将档案资料录人全国信访信息系统;组织信访事项听证会和会审会,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督促信访事项责任单位落实复查办公室的决定和滕州市人民政府的复查意见;引导信访人依法逐级走访,推动信访事项终结;做好申请复核信访事项的相关工作;根据上级交办,对越级重复信访事项,主动约谈信访人,启动信访事项复查程序;落实滕州市人民政府信访事项听证和复查委员会的各项安排部署。
  主任刘念龙(2014年3月任职)(十三)台湾工作办公室(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中共滕州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加挂滕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简称“滕州市台办”,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滕州市委、市政府主管对台工作的职能部门,下设滕州市台胞接待站一个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拟定全市对台工作的具体工作规定、实施细则、丁作计划、规划。组织、指导、管理、协调全市的对台工作;收集整理研究有关台湾政局、两岸关系发展动向及全市涉台政策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做好在促进鲁台间的通邮、通航、通商工作中交办本市的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和指导全市对台经贸工作和滕州与台湾间的经济、文化、学术、体育、科技、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来滕定居台胞的管理服务工作。协调滕州与台湾间人员往来工作;组织、指导台胞的接待工作;协调处理滕台人员交往中所衍生的有关问题;对滞留不归台胞进行劝返工作。负责全市台属工作,组织、指导市台属联谊会开展各项活动。开展对台湾中上层重点人士的联络工作;指导协调各镇 (街道)、市直部门(单位)对台湾中上层人士的联络工作。负责对台宣传、涉台教育工作;负责台湾记者来滕采访事宜。指导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其他群众团体有关重大方针政策、重点人物、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方面的涉台工作。归口管理台胞捐赠事项;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1989年1月16日,经滕州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设置“中共滕州市委对台工作办公室”(对外使用“滕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名义),作为归口管理对台事务的工作机构。1992年9月4日,根据中发〔1991〕3号文件精神,中共滕州市委对台工作办公室更名为“中共滕州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并启用新印章。1993年11月,转为统战部下设机构。2004年2月11日,依据滕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明确为正科级单位的通知》(滕机编发〔2004〕4号)文件要求,滕州市台办由副科级单位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原单位性质、经费列支渠道、人员编制、隶属关系不变。2008年8月20日,依据滕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单独设置台湾工作办公室的批复》(滕编发〔2008〕39号)文件要求,单独设置台湾工作办公室,为市委直属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台办设综合科、交流科、经贸科、宣教科等4个职能科室。
  主任张洪启(2000年10月至2007年6月,2004年6月由副科升为正科)李诗宏(2008年7月至2011年11月)王正平(2011年11月至2016年2月)袁春(2016年2月任职)副主任马运玲(女,2004年6月至2011年4月)张光(女,20丨1年5月至2016年9月)李明辉(20丨6年9月任职)主任科员张光(女,2016年9月任职)(十四)党校(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中共滕州市委党校是在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是全市党员干部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基本职责是: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要求以及滕州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发挥对党政领导干部培训轮训主渠道的作用,有计划地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训青年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和理论宣传骨干,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及基层党员干部,并负责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登记,作为干部使用提拔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需要,举办各类专题研讨班,研讨和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全市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为教学和社会实践服务,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承担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滕州市委党校始建于1951年12月,是全额预算的副处级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编制41人,设有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总务处、党校工作处、业教学区、理论教研室、党史党建教研室、文化教研室等九个副科级处室。同时,山东省委党校调查研究基地、山东省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培训基地、滕州市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基地和滕州市工会干部培训基地也在党校挂牌设立。党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33名,其中副局职称11人。
  校长局惠民(2001年1月离职)牛启忠(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王忠林(2006年12月至2011年11月)董沂峰(2011年11月至2016年11月)邵士官(2016年11月任职)党委书记王修楼(2004年5月离职)刘广义(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孙士泉(2006年12月至2011年2月)胡强(2011年2月任职)副书记刘声祥(2000年3月离职)赵曰君(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杜孝义(2005年5月至2007年7月)陈锡昌(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党委委员马士旭(2002年1月离职)赵曰君(2004年12月离职)宗承富(2002年1月离职)方裕斌(2003年1月离职)蓝中平(2004年3月离职)杜孝义(2007年7月离职)孙涛(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2005年5月任正科)陈锡昌(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2005年5月任正科)孙长禹(2003年4月至2004年12月)颜道彩(2003年7月至2007年6月)鲁开国(2005年5月至2006年3月)刘书元(2005年5月至2013年6月)赵月彦(2007年11月至2010年6月)宋申金(2008年7月至2013年9月)王传辉(2008年7月任职)周焕厚(2011年11月任职)陈莉(女,2012年12月任职)钱金鹏(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纪委书记杜孝义(2007年7月离职)赵月彦(2007年11月至2010年6月)周焕厚(2011年11月至2016年5月)钱金鹏(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副校长刘声祥(2000年3月离职)赵曰君(2004年12月离职)马士旭(2002年1月离职)蓝中平(2004年3月离职)王修楼(2004年5月离职)孙涛(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2005年5月任正科)陈锡昌(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2005年5月任正科)孙长禹(2003年4月至2004年12月)刘广义(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颜道彩(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孙士泉(2006年12月至2011年2月)宋申金(2008年7月至2013年9月)王传辉(2008年7月任职)胡强(2011年2月任职)陈莉(女,2012年12月任职)周焕厚(2016年5月任职)工会主席方裕斌(2003年1月离职)颜道彩(2003年7月至2005年5月)刘书元(2008年8月至2013年6月)办公室主任刘书元(2008年8月离职)陈荣惠(2011年4月任职)总务处主任相龙成(2003年7月任职)教务处主任陈锡昌(2002年1月离职)王传辉(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陈莉(女,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颜志强(2013年3月任职)科研处主任刘笑凯(2003年7月任职)工作处主任张开聚(2002年1月离职)邢宝良(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马勇(女,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业教处主任鲁开国(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杨其玲(女,2011年4月任职)理论教研室主任宗承富(2002年1月离职)马兆菊(女,2003年7月任职)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鞠敏(女,2008年7月任职)文化教研室主任邱淑琴(女,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聂德申(2016年9月任职)中央党校函授教育学院滕州函授站站长苏子宝(2001年8月离职)(十五)滕州日报社(1999年9月至2017年12月)《滕州日报》正式创刊于1994年1月1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县市级报纸,也是目前国内现有的49家、山东省仅存的2家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37—0093)的区域性综合类平面新闻媒体之一。报纸现为4开24版周六刊,双面彩色印刷,采取自办发行,期发量3万余份。
  滕州日报社具体工作职责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全市改革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智力保证和精神动力;按照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法律法规,严守新闻宣传纪律,提高办报质量和舆论报道水平,保证报纸的正常出版和发行;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三项教育”活动,组织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接地气,唱响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认真做好报纸发行工作,不断提高发行质量,及时便捷地将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传达到千家万户,倾听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坚持一手抓新闻宣传使命、一手抓创收经营生命线,广开经营渠道,增强服务意识,以报养报,积极组织广告等经营收人,努力提高经营水平,保障新闻宣传工作正常进行;加快新旧媒体动能转换,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讲好 “滕州故事”,传好“滕州声音”。
  滕州日报社是滕州党群序列的差额事业单位,目前拥有固定资产600多万元。1994年成立之初人员列编30人,2014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核减编制2人,现有编制名额28人,实有在岗在编人员29人,编外各类人员100余人,年财政预算拨款60余万元。报社下属滕州日报社印刷厂,其性质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是由原市委印刷所整体划转而建,在编及其他人员40人。滕州日报社先后被授予“全省文明单位” “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十佳县市报”“全省优秀县市报”等称号。
  滕州日报社根据每年的形势发展需要,对内部机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先后设立了办公室、总编室、党办、要闻部、民生社会部、副刊部、摄影部、政务运营部、发行部、财务科、财经运营部、广告部、新媒体事业部、小记者事业部、视频制作部、教育培训部、印务部等十几个科室,形成了科学合理、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
  党组书记马润涛(2001年8月离职)王冬前(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任守景(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张德玉(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司国光(2010年12月至2015年4月)朱瑞国(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王传伟(2016年2月任职)副书记颜道彩(2001年8月至2005年6月)李卫东(2010年12月任职)党组成员马昭民(2001年8月离职)赵曰洪(2010年6月离职)刘汝玲(2001年8月至2010年6月)李卫东(2001年8月至2010年12月)庄伟(2001年12月任职)刘龙水(2006年10月至2011年11月)颜玉明(2006年12月至2008年7月)颜东升(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郑锋(2011年4月任职)张辉(女,2011年4月任职)宋滨(2013年4月任职)王舸(2013年4月任职)纪检组长颜玉明(2006年12月至2008年7月)颜东升(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社长兼总编辑马润涛(2001年8月离职)王冬前(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任守景(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张德玉(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社长司国光(2010年12月至2015年4月)朱瑞国(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王传伟(2016年2月任职)总编辑李卫东(2010年12月任职)经营中心总经理庄伟(2011年4月任职)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马昭民(2001年8月离职)颜道彩(2005年6月离职)赵曰洪(2010年6月离职)刘汝玲(2001年8月至2010年6月)李卫东(2001年8月至2010年12月)庄伟(2001年12月至2011年4月副社长郑锋(2011年4月任职)宋滨(2013年4月任职)副总编辑刘生犧(2004年2月离职)朱宗海(2003年7月至2006年3月)颜玉明(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刘龙水(2006年10月至2011年11月)张辉(女,2011年4月任职)党芬(女,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王舸(2013年4月任职)工会主席刘汝玲(2000年4月至2008年7月)郑锋(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王仕勤(女,2013年4月任职)(十六)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2016年2月,市编委以滕编发〔2016〕1号文批准,调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列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整合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扶贫职责,组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独立运行。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部署要求,研究拟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整合市直有关部门人财物等扶贫资源,统筹管理扶贫资金,协调安排全市扶贫资金项目,协调组织市直有关部门扶贫工作;协调拟订全市扶贫资金分配方案,指导、检查和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指导重点扶贫项目;负责全市贫困对象信息采集、建档立卡、数据更新、信息发布和扶贫信息库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搭建扶贫开发信息服务平台;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和动态管理;承担贫困村干部扶贫开发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宣传工作;督促检查和考核各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扶贫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承办市扶贫开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行政编制9名,内设综合协调室、项目管理室和督导考核室3个科室。
  主任盖立洪副主任陈淑焕(女)沈金强(2016年5月任职)王珍(2016年5月任职)副主任科员刘超(2016年5月任职)(十七)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中共滕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委巡察办),为中共滕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纪委,主要承担巡察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指导、联络督查、政策研究、制度建设、监督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
  市委巡察办属市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行政单位,列人市委工作部门序列。2017年4月,根据山东省编办《关于设立市县党委巡察工作机构的通知》(鲁编办发〔2016〕6号)要求,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第18次会议研究并报市委同意,设立市委巡察办,行政编制4名,配主任1名、副主任1名,内设综合室。
  主任赵卫平(2017年5月任职)副主任贺峰(2017年5月任职)副科级干部张涛(2017年5月任职)市委巡察组(20n年4月至2017年12月)市委设立5个常设巡察组,名称分别为:市委第一巡察组、市委第二巡察组、市委第三巡察组、市委第四巡察组、市委第五巡察组。市委常设巡察组属市财政全额拨款的正科级行政单位。主要职责是在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承担巡察任务,主要对巡察对象执行《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遵守党的纪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等情况进行监督。每个巡察组行政编制3名,配备组长1名 (正科级领导职务,不占用巡察机构行政编制,在原单位列编)、副组长1名 (副科级领导职务)。
  市委第一巡察组组长韩巨东(20H年5月任职)市委第二巡察组组长李振兴(2017年5月任职)市委第三巡察组组长李体岩(2017年5月任职)市委第四巡察组组长韩典全(2017年5月任职)市委第五巡察组组长孙德虎(2017年5月任职)(十八)人才创新驱动中心(20n年I2月至2017年12月)滕州市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挂滕州市科技创新创业基地牌子),为市委直属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市委组织部代管。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做好中心在人才引进、技术研发、科技孵化、成果转化、资本运作、“一站式”服务、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整体规划和运作;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研究制定中心在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有关政策,集聚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一批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中心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指导帮助和鼓励吸引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人才平台载体;负责指导帮助中心项目中试、成果转化,推动产品实现产业化;负责干部教育培训(创新驱动)现场教学点建设,并根据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和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安排,承办相关培训班次;负责定期组织中心在人才、平台、研发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及时收集、整理、编发重要信息,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统筹做好中心在人才政策、功能定位、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宣传工作,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市人创新驱动中心正式成立于201712月。中心内设4个科室,具体是:综合管理室、产业转化室、资本运作室、组织人事室。核定编制16名,配备主任1名副主任3名。
  主任陈凡国(2017年12月任职)

知识出处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滕州市组织史资料(1999.9—2017.12)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滕州市组织史资料(1999.9—2017.12)》

山东省滕州市组织史资料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滕州市委员会、滕州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军事组织、事业单位、企业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滕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