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水产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4217
颗粒名称: 一、鱼行
分类号: F717.2
页数: 3
页码: 241-2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烟台市渔业水产供销,供销机构及部门,水产购销,水产品价格,渔需物资供应的概括。
关键词: 烟台市 渔业 鱼行

内容

烟台市鱼行的形成年代无据可考。在初期,多由当地鱼商贩小本经营,待有了固定主顾后,进而发展成经营批发、加工、外运、代办客事以及专门供应渔民所需的渔具,粮食等生产资料,甚至自备渔船兼营捕捞,成为控制渔民生产的渔业资本家或鱼行主。 据记载,清末民初,烟台、威海卫、荣成、蓬莱、海阳、乳山等主要渔业口岸鱼行已有相当数量。191 5年,时为“福山巨镇” 的烟台市(今芝罘区),鱼行已达四五十家,每年“外销鱼货约有一万数千担之多。”30年代,烟台鱼行业的发展达到最盛时期。仅烟台、 威海卫两地大小鱼行已有170多家。 “每家资本大者10余万,少者数万,至少在六七千元以上。” “就烟台(今芝罘区)一地鱼行每年营业额约在四五百万元之谱,几乎为 [=此处为表格页(烟台市水产供销系统基本情况统计表1962~ 1986年)=] 说明:此表由烟台市水产供销公司财务科提供.山东省之半数”,俨然为山东沿海鱼行的佼佼者”。
  从30年代末到建国前,经过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长期摧残,盛极一时的烟台鱼行纷纷倒闭.据统计,烟台(今芝罘区)鱼行由30年代的120多家减少到87家。威海卫、龙口等各地勉强营业者已是“脂膏俱尽,外具躯壳,资金枯竭,对渔民所获,竞无力吸收,以至鱼价发生自古未有之畸形惨跌”。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对鱼行采取限制,保护措施。在鼓励鱼商积极开展正常贸易,保护其正常权益的同时,通过工商局,鱼市场等国家职能机关,向他们宣传有关政策,严禁欺行霸市,并废除各种不合理的陈规陋习,鱼行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51年,烟台一地鱼行已达110家。1955年,国家对鱼行业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他们的经营活动,改为替国营水产商业进行加工、经销等业务。1957年秋,“私改”结束,全市"928户大小鱼行商(含鱼贩)全部得到适当安置。
  鱼行商的唯一组织是鱼业公会。1915年12月,烟台鱼商于瀛州街发起成立的渔业公会是山东省最早的鱼商组织。除烟台外,在20年代,荣成的龙须岛,黄县的龙口等地鱼商亦设有类似组织。1957年,国家完成对私人鱼行商的社会改造以后,渔业公会随即撤销。

知识出处

烟台水产志

《烟台水产志》

本志上限1852年,下限1986年。记述了烟台水产业的历史和现状,反映烟台市水产的地方、行业和时代特色。包括大事记、渔业水域环境、水产资源、水产行政机构、渔业生产体制、渔民、渔港、海洋捕捞、海水增养殖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