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扇贝养殖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水产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4149
颗粒名称: 三、扇贝养殖效益
分类号: S968.3
页数: 2
页码: 198-19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烟台市渔业海水养殖经济效益的概括。
关键词: 烟台市 渔业 养殖

内容

烟台市养殖的扇贝有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两种。1984年以前,以柑孔扇贝为主。由于受海区、育苗、养殖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产量不一, 效益参差不齐。据养殖面积最多的长岛县统计,80年代中期采取专养方式的扇贝,每亩长55米聚乙烯绠筏架6行,共放养苗种10万粒,分装416笼,平均亩产鲜贝约3500公斤,(按单价1.00元计)产值为3500元,每亩所需费用支出计2624.2元,兑除亩盈纯益875.80元。按一个养殖劳力养4亩计,可创纯益3503.2元;采取贝藻间养的扇贝产量同于单养法,产值亦相同,但间养费用减少到2331元,兑除亩盈纯益1169元。按一个劳力养4亩计算,共创纯益4676元。
  1984年,烟台市部分单位进行了海湾扇贝生产性养成试验,总产3100吨,亩单产为2500~3000公斤。由于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养殖器材损坏较轻, 产值高于栉孔扇贝。
  1985年,全市共养殖扇贝8000亩(采收4600亩),总产8244吨(其中当年育苗养成海湾扇贝290亩,产贝700吨)、总产值约2000万元,纯益近1000 万元。
  1985~1986年,芝罘、掖县、牟平等地分别进行了海湾扇贝高产养成试验,以牟平县养马岛海区试验结果最好,亩产4821.8公斤、亩盈利7031.5 元.由于海珍品价格上涨,扇贝养殖的经济效益仍有增无减。
  第六节船舶机械一、养殖船舶 40年代末,全市仅烟台养殖场有一只舢舨从事海上养殖试验。 建国初期,烟台养殖场率先利用15马力火头机船拖带舢舨。1959年,随着群众性海带养殖业的兴起和发展,全市养殖舢舨迅速增加到2825只,60年代,集体养殖单位也先后实现机动船(多为60~90马力)拖带舢舨出远海进行养殖生产。1964~1965年,烟台、荣成养殖场机船泼肥改制成功,海带养殖施肥逐步实现机船泼肥。70年代,养殖舢舨逐年增加,1980年达到8065 只,载重10837吨,为历史最高峰。80年代初,全市压缩海带养殖面积,养殖舢舨一直稳定在6000~7000只左右。海带泼肥船改作别用。80年代中期, 专业户养殖船只比例上升,但多为小马力挂机舢舨。1986年,全市养殖机动和非机动船只分别为937只(8376吨、24886.5马力)和7695只(8751吨)。

知识出处

烟台水产志

《烟台水产志》

本志上限1852年,下限1986年。记述了烟台水产业的历史和现状,反映烟台市水产的地方、行业和时代特色。包括大事记、渔业水域环境、水产资源、水产行政机构、渔业生产体制、渔民、渔港、海洋捕捞、海水增养殖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