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渔具渔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水产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409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渔具渔法
分类号: S972
页数: 19
页码: 138-16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烟台市海洋捕捞,渔期渔场,渔船渔机,渔具渔法,海洋捕捞经济效益,海洋捕捞企业,生产指挥机构的概括。
关键词: 烟台市 捕捞 渔具

内容

烟台市海洋渔具渔法种类繁多,各种网渔具、 钓渔具和杂渔具达100多种。这些渔具,多数是广大渔民在生产实践中密切结合当地的渔场条件和鱼类习性创造出来的优良工具,其性能好,产量高,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应用。其中也有因结构复杂,操作笨重,造价较高,不同程度地损害资源等原因,逐渐被取缔或淘汰。
  一、网渔具 (一)刺网类刺网是一种古老的网具,其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明朝以前登州一带已有使用,20世纪以来得到了改进和发展。1936年,全市有各种流网达4.9万多片。建国后迅速增加,至1986年增加到78.4万片,比1936年增加了16倍.该网年产量约占捕捞产量的15%,历来为全市的主要渔具之一。 刺网呈长带状,横长纵短,上纲有浮子,下有沉子,布设海中如同墙一样遮断鱼的通路,鱼刺入网目内或被缠络而被捕获。在使用方式上,分为流刺网和定置刺网两种。前者常见有鲅鱼流网、鲐鱼流网、小黄鱼流网、鲨鱼流网、鲈鱼流网、青鱼流网、〓鱼流网、青鳞鱼流网、鲳鱼流网、燕鱼流网、黄鲫鱼流网、拟沙丁鱼流网、对虾流网、拐丝网、小麻网及三层流网等20多种。在狭窄的水域中使用的定置刺网有绷网、陆等网、锚网、八扣网、甩网、蟹网等10多种。 以上所列刺网分为3种类型。其一属被淘汰的流刺网,以鲐鱼流网和小黄鱼流网为代表: 鲐鱼流网清代,鲐鱼流网在登莱东部沿海已普遍使用。每年五六月份在黄海中北部渔场生产,一只帆船4~6人,带网2500~3500米。傍晚下网随流漂移,凌晨收网摘鱼,日产几百公斤至数千公斤,汛产10吨左右。 1938年, 荣成鸡鸣岛渔民拾到日本人使用的无沉纲流网(俗称散腿流网),经多年使用证明,比普通鲐鱼流网增产30~50%。自1954年始,作了大量推广,60年代,随着胶丝鲅鱼流网的出现,散腿流网逐渐被淘汰。 小黄鱼流网又名黄花鱼挂网,系底层流刺网.60年代前是长岛以东县市重要网具之一,单船作业,带网30余片(一片长42米),汛产7~10 吨,高者可达15吨。该网起源于明末,在烟台沿海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掖县三山岛渔民仿照烟台黄鱼流网船,建造载重5吨流网船从事小黄鱼流网作业。20年代流行予长岛、威海、荣成一带。1935年,三县 、共有网8517片。建国后发展迅速,1 957年,全市总数达10967片。1963年后, 、因小黄鱼资源衰退,网具数量随之减少。至1965年,除长岛县把网沉子去掉改为杂鱼流网外,其余各县不再使用。 其二是持续发展的流网,以鲅鱼流网和对虾流网为代表: 鲅鱼流网 60年代前用棉线和麻线织网,由于鲅鱼挣扎力强,捕获率低,各地不能把鲅鱼作为流网的主捕对象。自1 963年推广胶丝流网以来,鲅鱼捕获率大幅度提高,网具数量迅速增加。至1986年,全市鲅鱼流网达到37万多片,鲅鱼年产量为2.4万多吨,比60年代初的3650吨,增加了5.6倍。20多年内,全市鲅鱼流网年产量一直在2万吨以上,居各种流网之首。 对虾流网 60年代前,黄海北部各县用绷网迎捕进渤海产卵的春虾,此渔法被辽宁省庄河县渔民移植改为锚网。1964年,长岛县从庄河县学来锚网捕杂鱼兼捕对虾的经验,解决了风网船的作业门路。渔民高兴地称锚网作业是“铁饭碗”网具。1974年,威海渔民借此经验将小锚去掉,改为底流网。秋天在渤海内捕虾增产效果显著,很快得到了普及。1975年,全市对虾流网猛增到3.6万多片.80年代,小马力船大部分船一般都配备有对虾流网;135马力~1 85马力的拖网船上也有不少开展了对虾流网作业,均取得较高经济效益.1986年达到40.6万多片,比1975年增加了10倍。 其三是新兴的刺网,以拟沙丁鱼流网为代表。70年代后期,黄海拟沙丁鱼资源逐年上升。1985年,荣成县先行置办了两船(120片)网进行试捕,5月上旬投产,到7月上旬结束,共捕鱼18374公斤,收入3.2万元,获纯益1.5万元,好于同期鲅鱼流网船。这一成果在蓬莱、威海、乳山、海阳得到推广,各县办网50余船. [=此处为插图(图九流网作业示意图)=] (二)底拉网类大拉网烟台市南部沿海称泊网,蓬莱以西称底曳网。据《登州府志》记载,1 8世纪中叶全市沿海就有此种网具。这种长带形网具长达数百米至几千米,上缘有浮纲及浮子,下缘有底纲及沉子。网的两端有曳纲。每盘网都有固定的场地,相互不能逾越。作业时,用船筏载着网具送出岸边数百米至几千米,围成半圆形,岸上索绠人员,在两端向中央收拢网衣,把网拉到岸上,在网内取鱼。清乾隆七年(1742年),《威海卫志》对大拉网的渔法有.这样生动地描写:“当春夏之交,海静风休,居民渔户棹楫乘舟,撒网索于水底,党泛海以沉浮,橹声呕哑,渔家歌讴,鳞跳鱼跃,戏浪优游,时呼邪而齐为掣巨罟于沙洲,但见暴腮抖鬣,其积如邱(丘)。长大琐细不可各求,姑解言其梗概斯百数可收”.文中所称“巨罟”,就是大拉网。 拉网操作简单,小网12至20人可作业,大网常动用百人以上。1936年前,拉网在本市沿海均有使用。掖县、黄县沿海每年从“谷雨”建铺投产,一天投网一次,常获鱼几十万斤。1935年,全市有大拉网2000多盘,1949年降至1143盘,且网型由大改小。因其损害资源严重,建国后被列入改造和取缔的对象,至70年代绝大部分被禁用。 (三)拖网类拖网种类较多,主要有顶网、裤裆网、裙子网、带网、 弓子网、蚶子网,以及机船双拖网和尾拖网等10多种。 1986年, 全市有机动船拖网7114盘,产量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50.4%,为全市主要网具。 裤裆网有一“身”两“腿”,象裤子一样,故名裤裆网。民国初年,日本三桅木帆船在我沿.海使用单船“大赖网”捕鱼,黄县、掖县一带仿效生产.1920年,长岛钦岛渔民从旅顺口学来此种作业,30年代传至荣成、威海、烟台一带.1936年,全市发展裤裆网195顶。建国后,由于扩大了作业渔场,单产有所提高,网数增加到3459顶。而且由长岛渔民作了不少改进,如加大网型,及采用多片网衣制成“八大扎”裤裆网,产量有所提高.但因其严重损害资源,群众称为“扫地穷”。自1958年轻拖网问世后,很快被淘汰。 裤裆网由网身、网腿、网盖、三角网、网囊组成,根据渔船使用的网型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以大裤裆网为主,规格是浮子纲长25米,网口周长31米(520目).两只载重万斤以上渔船拖曳一顶,拖绠300米,用苘麻或稻草制成。一对船年产80~100吨。小裤裆网用舢板抛锚拔绠作业,主要捕获小型鱼虾,牟平、芝罘区一带较多,对船年产量25 ~40吨。掖县沿海使用小裤裆网单船作业,当地叫顶网,捕获梭子蟹、比目鱼等效果较好,至今尚有使用。 机轮双拖网烟台于1921年从日本引进了30马力机船拖网,时称手缲网,用两只渔轮拖一顶网,两船保持一定水平间距,网具在海底张开,网型与裤裆网相似,惟网腿长,网身短,并由四面网衣组成,且网身内为防止鱼虾外逃装有倒须,从背部留的一短口处(称龙门)进行捞鱼, 操作较麻烦。烟台专区海洋水产试验所于1958年研制了轻拖网(图十),改为从网囊直接倒出渔获,并采取剪裁方法构成,其阻力小、结构合理,这一重大技术革新,被推广到机帆船拖网上面。1963年,荣成县“成山一号” 船长李春义创造出“交叉拖网法”,产量有较大提高,从此拖网作业发展较快。 从1965年起,网线材料改用聚乙烯后,拖网网型又有新的改进,如60年代创造的宽背拖网、对虾拖网;70年代研制的长天桥拖网、双浮弦拖网、变水层拖网、底杂鱼拖网、刀鱼拖网、疏目拖网、鹰爪虾拖网以及加裙对虾拖网等共计10多种(见表)。拖网渔船在70年代以前,以60马力火头机机帆船为主。一般对船年产量200~300吨。以后逐步由135马力船所代替,年产量超过300吨。进入80年代,185马力拖网船成为主力船型,个别生产单位使用600马力大型渔轮进行拖网,年产量为400~1500吨。拖网在操作上也有较大改革: 如60年代前,起放网在左弦进行,用人力盘绠,劳动强度大,投网率低并且易发 [=此处为插图(图十轻拖网)=] [=此处为表格页(烟台市135马力渔船所用各种拖网规格表)=]生事故。以后,改为稳车自动绞绠,解除了船员的繁重劳动,提高了投网次数。另外,过去下网由网船丢大漂(柴油桶由带绠船去抓),操作麻烦。在夜间,困难更大.60年代中期,改为两船相靠打撇缆用船尾放网,解除船员痛苦.1977年,荣成县龙须岛渔民李安成等人,根据对虾昼沉夜浮的习性,创造了“底拖网浮拖法” (又名“漂网”)。经多年实践证明,此法夜间作业对虾产量可增加50%以上。1975年,掖县朱由渔民把小型拖网改细底纲加多浮子成为浮拖网试捕小鳞鱵效果良好。1979年,在大马力船上用浮拖网于夜间捕鱵鱼,网获量高达数千公斤,此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1980年以来,芝罘区以西各县已有150多对船投产作业,年产量达4000~5000吨。 桃花虾网为无翼拖网的一种。分布在芝罘区以西各县。据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掖县施开喜仿造海参崴虾网制成桃花虾网,后经各地不断改进成为实用的网型。50年代共有网千余顶。70年代后,改用机船拖网数量有所下降,芝罘以东各县(区)久已停用,唯掖县沿海于早春继续作业,单船产量2吨左右。近年,福山区沿海也时有作业者。 该网由网衣、铁架、曳纲组成。作业时在船前和船尾临时各撑出一支挑把曳纲拴上,成60度角,开车拖行。一般拖曳1~2小时倒取渔获一次。 (四)围网类网地呈长带状,由若干条网衣组成。取鱼部网衣高,网目小,上缘有浮子纲,下缘有沉子纲,两端有曳纲,是一种流动性的过滤渔具。通过包围鱼群达到捕捞目的。烟台市属此类的有小黄鱼风网,鲐鱼风网、小风网、圆网、机轮围网、灯光围网等七八种。 小黄鱼风网是一种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网具。据调查,在清朝末年(1904年)由掖县渔民从旅顺学来,后传至长岛、福山、烟台、牟平、威海沿海一带。据1915年统计资料记载,全市有风网341盘,1936年增加到455盘,战争期间遭到破坏,到建国前仅剩104盘,建国后有所恢复,1958年达到219盘。60年代后,由于小黄鱼资源衰退,风网数量逐年减少,到1965年全部被淘汰。 该网由棉线或麻线制成,一般长300米,高30米, 浮子纲比沉子纲长27~30米(以此形成网囊)。渔法原为双船操作,从40年代改为单船操作,用一只舳板带绠,劳力14~15人,听鱼叫或看“老照”(一种鲸鱼)下网,网获量高达数万公斤。长岛县有句渔谚称“赶鱼郎(鲸鱼)黑又光,帮助渔民找渔场;赶鱼郎四面窜,当头撒网鱼满舱”。围捕黄姑鱼要有人登桅瞭望鱼群,靠察看浪花和海水颜色来辨别鱼群大小.建国前,一般发现鱼群其他船只竞相赶来争捕,先发现鱼群者往往贻误渔时,故有的渔船采取向海中偷倒猪血的办法,使他船误认为是鱼群盲目下网而上当。 小黄鱼风网4月上旬出海,至6月下旬结束,为期两个多月,单船汛产3 ~ 4万公斤,个别高的6~8万公斤。掖县渔民在莱州湾渔场于小黄鱼渔汛结束后,把“网苗”截短用于围捕黄姑鱼,网产量常达数万公斤,收获甚佳。 鲐鱼风网分布在芝罘、福山、牟平沿海。建国前1930-,.,1937年为盛期,三地共有风网百余盘,40年代减少到50多盘,建国后有所恢复,达到96盘,至50年代中期被机轮围网所代替。 该网由棉线和麻线制成,目大5~15厘米,浮子纲一般长300米,结构与小黄鱼网基本相同,唯有沉子纲上每隔10米缚结铁环一个,使其过括纲锁住网底。网高30,--,35米。作业时两盘网为一组,用大帆船及舢板各4只,劳力50余名。立夏”后出海,“夏至”前结束,一般汛产量5~8万公斤,高者达15万公斤以上。其渔法需“鱼眼”(看鱼群人)登桅瞭望,鱼群有明暗之分,明群海水扬起微波;.暗群海水呈紫红色。发现鱼群时,“鱼眼”吹哨,由船长下达投网命令。投网时有风驶帆,无风摇橹.两船朝相反方向投网包围鱼群,并不时投掷石块威吓,使鱼在包围圈内游动。网下妥后,先起有鱼的一盘,然后把鱼集在取鱼部捞取渔获。一天最多投网四五次,每次约70分钟,鱼多时每网作业时间可达3个小时以上,网获量一般上万公斤,一网可载几船者也屡见不鲜。 与鲐鱼风网渔法相似的一种网具通称圈网,为福山区沿海独有。其特点是一组圈网用万斤以上帆船6只,舳板四五只,劳力70多名,用3盘网间时作业,其中一盘专门阻拦鱼群,名日挡网。此渔法包围圈大,产量高,比鲐鱼风网增产20~30%以上,在50~60年代中期,圈网生产在福山曾盛极一时. 小风网由小黄鱼风网演变而来,.在浅水围捕真鲷,鲅鱼、对虾、河豚、鲈鱼、梭鱼等,因“网苗”较矮,故名小风网.此网主要分布在掖县、黄县沿海。1914年,两县共有小风网131盘,建国后无多大变化。60年代,由手机帆船风网的兴起,此网逐渐被淘汰。其渔法特点是:一盘网由两只帆船操作,一只载重lo~20吨的网船,另一只载重5吨左右的小船带绠俗称“拨浪”,一般不看鱼群,凭经验下网,通常以鸟翔、鱼跳和水质变化估计鱼群存在而投网,准确率较低,常以多投网赢得产量。一年春秋两季作业,单产3~4万公斤,高者5万公斤以上。
  圆网主要分布在乳山、海阳、文登沿海一带,约有百年以上历史。民国初年,3县共有圆网1310盘。1936年发展到2047盘。建国后恢复和发展较快,1957年达到3698盘,创历史最高水平。50年代后期,随着带鱼资源衰退,圆网逐年减少,到1966年减少到1136盘,并且捕获对象由带鱼为主变为捕马面纯、墨鱼、沟鲹为主。进入80年代极少使用。
  圆网是一种小型单船围网,用线较细,采取减目编结而成,一般长380米,高44米,渔民4~5人,使用载重3~4吨的〓子型渔船作业,视风、流摇橹下网。其渔法是在一网端拴一弹绳,边放网边投弹绳,使网与流基本垂直,船只下锚,先抡起底纲使鱼无法逃逸,再从网两端收拢浮子和网衣,使鱼集聚在取鱼部倒入舱内,投网一次需20~30分钟。一天最多投网20多次,产量几百斤至几千斤不等。汛产量一般在1~1.5万公斤。
  机船围网1948年,国民党行政院、农林部善后救济总署渔业善后物资管理处的两只250马力美式渔轮,雇用崆峒岛渔民于五六月份在烟威渔场首次使用围网试捕鲐鱼,先后共捕获鲐鱼、鲹鱼近15万尾,开创中国机轮围网作业的先河。1952年,旅大水产公司的双船围网(俗称对腚网)在烟台外海捕鲐鱼,获鱼颇丰,引起烟台水产界的注目。翌年,烟台水产公司、渤海渔业公司等捕捞企业仿效装备了12盘双船围网,最高产量达100吨。1954年增加到30盘。1955年,由双船围网改为单船围网,当年有35只船投产。1956年,群众渔业在福山下刘家首次利用机帆船使用一盘双船围网生产,当年捕鲐鱼20余吨,比同期拖网作业产量高30%。与此同时,掖县、长岛、蓬莱使用风网加底环改为名符其实的单船机帆船围网,并开展了常年作业。1964年,掖县有50只50马力以下的机帆船秋季围捕青鳞鱼首战告捷,找到了机帆船秋季作业门路。70年代初期,由于青鱼资源大幅度回升,机船围网得到迅速发展,至1975年,群众渔业大小围网已达732盘,比1970年的54盘增加了6.3倍,大马力船一般汛产100吨,高者150左右。围网的规格依船的马力大小而定,一般长500米,高50米,用聚乙烯线800公斤. 在70年代初,烟台渔业公司为执行中日渔业协定,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组建了5组灯光围网船队(每组一般一只450马力网船及两只270马力灯光船),赴外海围捕,和用了舟外、沙外渔场的鲐鱼和蓝圆〓资源。1974年扩大到6个组。后因鲐鱼资源变动,到1981年,缩减到3个组,一直坚持蓟1985年.灯光围网作业规模较大,使用的网具规格一般长820米、高64米,用27~60股尼龙线制成,重2.5吨。
  [=此处为插图(图十一机轮围网)=] (五)张网类张网类网具包括挂子网、虾板子网、闯网、坛子网、翅膀网、有翼坛子网、锚张网、礁头网、接网等10多种。其特征是, 网具固定在流速每小时l.5~3节的水域,借潮流捕捞随流进网的鱼虾。 挂子网起源于荣成县石岛一带,距今有二三百年历史,在清代已有使用. 18世纪70年代郝懿行著《记海错》一书中曾有用挂子网捕青鱼的记载。据传,当时用草绳结网,抛石定网,捕获效果差。至民国初年,逐渐改用棉线织网,采取打橛子固定网具。及至1960年后,推广了聚乙烯结网,延长了网具寿命,提高了捕捞效果。1970年后,普遍使用了机动舢舨作业和机械打橛,渔民在生产中仅是掌舵航行和起网倒鱼,看管2~3排网,一天劳动四五个小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以前行船靠摇橹,回港抬舢板,渔民身体多因此受损,弃渔转业者不胜枚举。70年代以后,挂子网作业劳动时间缩短,经济效益提高,渔民争操此业,挂子网生产得到发展。 挂子网使用在水深流大处,以荣成县沿海最多,文登、乳山、海阳各县次之。威海市在60年代开始引进生产,后来改为双根联张网专捕鹰爪虾。掖县、福山两县在1958年曾进行过试验,均未取得理想效果。据调查,1936年全市有挂子网5.3万扣,1947年减少到3.6万扣。建国后有所恢复,1957年为6.8万扣,达到历史最高峰。由于该网损坏资源严重, 网具数量有所控制,19 86年,全市减少到5万多扣。 挂予网是一种用手工编结的圆锥形网具。全网长12~15米,采取边减少网扣和缩小网目的办法使网身呈锥形,网的后部缝有漏斗网和倒须以防止鱼虾外逃。 网身拴在四支竹杆扎成的方形框架上,框架上通过旋子与根绳相连。框架上方扎挑竿一支,顶端连接一条拉绳,作为起网之用。其渔法是:在渔汛前选择渔场打橛、拴网,每天或间隔一天起网一次,每次起网一个半小时之内。一只载重4吨的渔船,乳山、海阳沿海一带看管一排网,年产量30吨左右;荣成一带看管2~3排网,年产80~150吨,高产者近200吨。其捕获对象,荣成沿海流速大,以面条鱼、对虾、黄姑、带鱼、鹰爪虾等为主。60年代后主捕杂鱼、杂虾等,经济鱼仅占20~30%;荣成县以西各县沿海因流速小,历来以捕小鱼、小虾为主。海阳土埠岛渔场流速不超过1.5涅/小时,自1958年后就推广了双杆挂子网,捕获的品种更差,由于所用材料少,成本低也可获得一定经济效益。 [=此处为插图(图十二挂子网)=] 虾板子网由挂子网演变而来,专捕毛虾。据传,是荣成县大鱼岛一姓王渔民,根据毛虾喜欢潜伏在掩盖物下面的习性,在80年前发明的。最初的虾板网全用稻草编结,网型小,操作笨重.至30年代中期,渔民把板子盖换成用棉纱织成象蚊帐布一样的梯形网片,网型有所扩大,产量提高。50年代中期,虾板网在闽、浙两省沿海得到推广.19 57年全市有网50627扣, 比1949年增加了一倍多。60年代后期, 随着毛虾资源的衰退, 暂时被搁置起来。 闯网即樯张网。其渔法是:用两只木杆支撑网口,网具结构与挂子网相同,敷设在流大处,把鱼虾逼进网内。闯网作业方式较落后,历史上为海阳县丁字湾处所独有。此处至今尚保留着用木筏行网的生产习惯,每年3~6月和9~11月份作业,一只木筏管网8~12个,年产量2.5万~3万公斤,主捕大杂鱼、白银虾及对虾等。多年来,由于渔场范围狭窄,:发展受到限制,全市闯网数量始终保持在百扣左右。 坛子网是一种双根张网,因用陶土坛子作浮力,故名坛子网。据传,在80年前由日照渔民传到蓬莱,40年代又传入长岛。1956年对虾丰收,坛子网发挥了作用,从此各县竞相置办。1957年,到蓬莱沿海渔场作业的达7个县市,共投网2000多扣。50年代后期,荣成县大鱼岛引进坛子网意欲代替挂子网节省竹杆,后经反复试验,于1964年获得成功,并在该县大力推广。60 年代末期,海阳、乳山也进行了试验,因网场流小效果不佳。70~80年代, 唯荣成、蓬莱、长岛等地使用坛子网捕获中上层鱼和鹰爪虾,经济效益显著, 网具数量大幅度增加(在渔汛中,常用挂子网改制坛子网)。1986年,仅荣成县即达5万多个,产量占全县定置网产量的60%。30年代,黄县渔民根据坛子网原理曾创造出“翅膀网”,至60年代,因所捕对象小黄鱼、带鱼等资源1 减少而被迫停产。60年代至70年代初,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荣成县水产研究所分别进行过有翼坛子网试验,产量虽有所增加,但操作麻烦,未能被渔民接受。1979年,威海市从辽宁省金县学来“礁头网”,用双锚固定在礁头水流湍急处,捕获幼鳀鱼效果显著,现已增网30余扣。 坛子网网型较大,结构与挂子网类似,一般规格是, 网口宽16米, 高 5.8米,网长40米,用聚乙烯线35公斤。其渔法是:渔汛前选择渔场打橛, 每网有两个橛,其间距为水深的2倍,网口用两支木杆支撑,流大时与流向垂直并下沉;流缓时浮出水面(此时进行起网倒取渔获);平流时,网口朝上,下一流转换网口方向,如此周而复始进行着,一昼夜倒换四次。起网次数依据渔情或一天一次或一天两次,一只载重4吨的渔船4~5名劳力下网 13~40个不等。单船年产量蓬莱30~40吨;荣成50~100吨。主要渔获物有对虾、黄姑鱼、青鳞鱼、黄鲫鱼、鹰爪虾等三四十种。
  [=此处为插图(图十三坛子网)=] 联张网把2~3个挂子网联结在一起,形同坛子网,主要捕获鹰爪虾和杂鱼。60年代初,此网首先由威海市渔民试验成功,由于操作比坛子网轻便,捕获效率也高,从而得到迅速推广。1986年威海、牟平有联张网4090余联,计网8380扣。 (六)建网类建网属于大型定置网具,主要由网圈和网墙组成,敷设在鱼类洄游的通道上,以拦截和迷惑鱼类进网,并使其易进难出滞留网中达到捕捞目的。属于此种类型的网具有落网、折网、袖子网、梭鱼台网等5种。1986年,全市共有建类3000多盘,其中袖子网数量最多,落网次之,其余较少。 落网有大小之分。大者占据面积100多亩,需两船20多人操作,因其笨重,操作费力,俗称老牛网;小落网为大落网的1/2,故称小牛网。落网于1942年日本侵华时带进威海卫, 日人雇用当地渔民在远遥村沿海敷设,1945年日本投降后,远遥村渔民继续使用。 1 947年, 国民党进攻胶东时,落网生产遭到破坏。由于该网投资大,建国后未能及时恢复。1956年,威海市政府予以贷款扶持,远遥村渔民重新置办落网,当年投产捕鱼150吨,从此盛名外传.1959年被烟台、福山等地仿效,共置网6盘。60年代,荣成、掖县也进行了初步试验,效果均不理想,未能坚持生产.60年代末,青鱼资源突然回升,荣成县寻山渔民把福山县的老牛网搬到桑沟湾作试验,一网捕鱼五六十吨.但此网网型较大,操作困难,随后缩小了网型,改成了两门小牛网,在荣成县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于1970年设计了四门小牛网,到远滩深水处敷设,主要利用了青鱼和幼鳀鱼资源,比两门小牛网增产0.5~1倍。此后,经过反复实践,改进成春秋皆可作业的多元落网,有效地利用了网场,提高了捕捞效率。落网主要分布在福山、芝罘、牟平、威海、荣成等地。1978年, 网具数量最高达400多盘,网年产量在百吨左右。进入80年代,由于鱼类资源的变化,全市投产网具减 1.前网圈 2.升网 3.凹网 4.网舌 5.网须 6.网盖 7.后网圈 8.网囊 9.网墙 10.内导网 [=此处为插图(图十四落网)=]少到200盘以下。小牛网网圈长83米,宽1 7米,由内外导网、 隔网及大小升网、箱网等相成,网墙长度在250~500米之间, 一盘网需要聚乙烯线750公斤. 大折网网圈长167米,网墙长500米,占海面积120市亩,1960年,由蓬莱县初旺渔队从辽宁金县引进。折网年产100吨,产量稳定.但由于投资大,操作笨重,全市只有蓬莱、黄县各置办了l盘.1968年后,因网场被海带养殖占用而停产。 袖子网通称迷魂阵。乳山、海阳沿海一带称圈网。民国初年,由日本传到烟台,后被引伸到黄县、蓬莱、威海、荣成、海阳沿海,迄今已有70多年历史。由于是一种小型定置网具,产量低而不稳,多年来一直维持现状没有发展,建国初期不足100盘。70年代初, 由于捕获青鱼效果显著有所发展,1973年增加到2046盘。之后,随着渔业调整,除海阳、荣成、福山沿海部分渔民继续作业外,大多数地区放弃使用。 该网由网圈和网墙组成,捕鱼的最关键部分是袖子,故有三、四、五、六袋袖子网之分。一般规格是网长30米,宽15米,网墙长200米,主要捕获青鱼、黄姑、鲈鱼、对虾及黄、黑鱼等。一只载重一吨左右小船2~3名劳力,下网3~5个,年产量5~10吨。 梭鱼台又名鲻鱼台,是一种守株待兔式的原始网具。主要分布在荣成、威海一带, 每年4~8月在海岸陡崖的岬湾处作业, 使用一只舢板作业,渔民五六名。其渔法是:渔民在岸上设有瞭望台,发现鱼类进网,迅速把网门提起,使用舢舨捞鱼。一般年份一盘网产鱼10~15吨,最高50吨.渔获物除梭、鲻外,尚有鲈鱼、燕鱼等。该网易受网地限制,产量极不稳定,80年代,全市只有几盘网具惨淡经营。 (七)其他网具插网海阳县称滩网,其渔法是在潮间带内插杆系网.满潮时把网的上纲提到水面挡住鱼的去路。待枯潮时,在网弧内拣鱼,多数为梭鱼、绵鲥黄姑鱼及白银虾等,大型的滩网年产50~75吨.80年代仍有部分渔村使用, 旋网在全市沿海各地皆有使用,是一种单人使用的小型落后网具,已列为取缔的网具之一. 敷网 60年代前有抬网和赶网,掖县最多,80年代基本被淘汰。
  推网由一个人在浅水中徒步操作,主捕浅海各种小型虾蟹,成本低,产量不丰,各县(市区)皆有,是农民的业余生产工具,由于破坏资源,已列为禁用的网具范围。 二、钓渔具用钓钩捕鱼是一种最古老的捕鱼方法,延至今日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宋朝邵尧夫著《渔樵问答》一书中对钓渔具曾作过细致的描述:“渔者物六竿也、纶也、浮也、沉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烟台市沿海渔民自古即有钓鱼的习惯,并掌握了精良的技术。经长期取舍迄今保留下的钓渔具有竿钓、手钓、天平钓、甩钓、拖钩、空钩及延绳钓等数十种,其中延绳钓量多面广,是全市50年代前主要的渔具之一。1957年,全市有钓钩4.7万筐(每筐80~130把钩),至今尚保留劳子鱼、加吉鱼、鲈鱼、艇巴等延绳钓,共50多万把钩。1985年,全市有204只钓鱼船作业,年产经济鱼382吨。其中,以长岛、掖县、蓬莱、荣成各县居多。
  [=此处为插图(图十五钓钩作业示意图)=] 劳子鱼延绳钓传为荣成县俚岛以北沿海和长岛县隍城岛渔民的传统渔具,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伏季作业,一般单产20~25吨,从50年代末期开始下降,现有40多只船作业,收入较好。 加吉鱼延绳钓民国初年,日本有近百只帆船在龙口沿岸外水深15~20米海域作业。后来,黄县渔民学会此种技术,成为当地一种主要生产方式。30年代又传入附近各县沿海,虽然生产规模较小,但经济效益好,一直延续到80年代。 鲈鱼延绳钓莱州湾鲈鱼资源较多,掖县渔民钓鲈鱼经验丰富,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三山岛渔民用老牛肉作饵钓鲈鱼曾名噪一时。建国前后,每年春秋两季有40多只渔船投产,一般单船产量10~15吨,个别高者可达40多吨。
  艇巴延绳钓为北部沿海伏季的一项重要生产门路,也是50年代渔民放流网的兼作工具。60年代后,生产中断。70年代末,又重新恢复。由于国际市场艇巴价格较高,1979年冬,山东省水产局组织荣成县老渔民和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到日本考察了新式钓艇巴技术,翌年发动荣成、威海、长岛60多只机帆船并配备起线机于8月份在海洋岛渔场投产作业,每船带线40筐(每筐80把钩)实际作业50天,一般产量3吨左右,最高8吨,换取外汇2万多美元,受到各有关部门重视。目前,已坚持生产5年之多。
  鲨鱼延绳钓清末民初,以辽宁省獐子岛作根据地的日本人在成山外海侵捕鲨鱼,把鲨鱼延绳钓技术传入荣成沿海.建国后,人民政府一再发动钓鲨鱼,支持鱼肝油生产。蓬莱以东各县生产较好,其中荣成每年投产船达50只以上,每船钓大鲨鱼10~20吨,个别35吨。龙须岛钓鲨鱼能手王京洲,绰号“大鱼王”,他能观察海水颜色来判断渔场的鲨鱼多少,其高超的钓鲨技艺名扬全市沿海,1968,年不幸海上罹难。钓鲨鱼一般在伏季酷暑中进行,是一种危险性极大的繁重体力劳动,不少渔民望而生畏,这是该项作业发展不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杂渔具蛤耙是海阳县丁字湾采捕杂色蛤的小型工具,该县有240多个.通常一只舢板2~3人作业,日产100~200公斤,单船产10~20吨。掖县、黄县沿海拉蛤网用船拖,日产高者上万斤。
  海螺网渔民利用章鱼(八带鱼)喜钻洞的习性,把若干个红螺壳打空拴住,象延绳钓一样抛在海底,每天早上拔线收取渔获。此种渔具作业在建国前已遍布胶东沿海,因单产较低一直发展缓慢,60年代逐渐被抛弃,80年代又有恢复。
  海豚枪海豚炮烟台专区海洋水产试验所于1958年研制了捕获海豚的枪和炮.在试捕中,前一种没有发挥作用;后一种在1959年使用,子成山头附近捕获江猪7尾,后因经济效益差而终止. 潜水器登莱沿海渔民采取泅水潜泳采集海参的历史可溯至明清以前,亦有个别乘小舟借助玻璃水镜用长柄叉刺扎,其法虽易,而产量不丰.1911 [=此处为插图(图十六海螺网)=]年,日本潜水器传入威海卫,海参捕捞产量大增。后传至荣成、烟台、长岛各地,除用于拣海参外,并用傲采摘鲍鱼、扇贝。由于潜水器获利较多,30年代数量急剧增加,胶东沿海潜水船达140多只,其中荣成县一地有潜水船120多只,从业者1500多人。建国后,各县普遍置办。70年代产品逐步实现国产化,人压供气改为压缩机供气,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到1986年,全市渔用潜水器增至400多台,并仍有上升趋势。
  四、渔具材料制作渔具及其属具,有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及矿物质等各种材料。
  (一)天然纤维 60年代以前,制作渔具的网线、钓线、绳索绝大部分是天然纤维。用途广,用量最多的是植物纤维,其中有稻草、油草、葛子、苘麻、红麻、宁麻,大麻,马尼拉麻、红棕棉纤维等。此外,尚有蚕丝、钢丝绳等。据记载,在清代以前登莱渔民多用稻草和苘麻结网捕鱼,及至清末,开始用小量的蚕丝和棉线办网。民国以后,大量使用棉线,麻线遂被代替。50年代,棉线用量继续增加。1959~1962年,全市渔用棉纱达800余吨,为历史上所用棉线最多的年代。60年代以后,制网采用合成纤维,棉线逐渐被淘汰。
  (二)合成纤维锦纶,俗称尼龙。1946年,联合国救济总署发给胶东沿海一部分锦纶大目网衣,渔民破股将其结成流网,比棉线网增产显著,引起渔民重视。由于货源不足,使用尚不普遍。1958年,山东省水产局拨给荣成县大鱼岛和烟台渔业公司一部分英国产“地球牌”胶丝置办拖网试验,比同类型棉线网增产I0~20%;比流网增产2~6倍。1963年,大力推广使用胶丝置办流网,到1969年,各种刺网基本实现了胶丝化。之后,全市年产量达200~300吨. 乙纶通称聚乙烯.1963年,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少量乙纶单丝,在荣成县大鱼岛制办挂子网、拖网进行生产试验,渔民反映网线发漂不易使用。后经调查整浮沉力,比棉线网增产24~36%,使用寿命相当于棉线网的3倍,因其强度大,撕网少,使用方便,可以多带网,折成本只有棉线网的1/3,以此作根绳不用年年打橛割根,减轻了劳动强度,颇受渔民欢迎。乙纶从70年代开始得到普及,到80年代全市定置网、拖网以及各种渔用绳索绝大部分为此种材料。
  维纶 1966年,荣成、乳山、掖县等地先后利用维纶制作挂子网,坛子网、围网、圆网,经过五六年的生产使用,证明其性能与棉线相仿,而防腐能力高于棉线3~3倍,但缩水率较大,硬度较差,使用中需油染,未能推广. 氯纶通称聚氯乙烯。1964年,全市沿海各地用做渔网试验,其纤维强度逊于聚乙烯,不易用作制网,仅能制作绳索。
  60年代以后,沿海各地还进口了一批丙纶、涤纶试验制作渔网,均因价格较高、性能差而没有被广泛利用。
  (三)染网 60年代以前用棉麻制作的渔网,绝大部分要经过油染处理,以增强抗腐性和网线硬度而便于操作使用。
  血染建国前,胶东沿海渔民用猪血(有时也用驴骡牛马血)染麻网或钓线。方法是,把需染的材料放在血料内浸泡,待泡透取出晒干,再上锅蒸开,使网线外表涂一层血料,可防止细菌侵入达到防腐目的。
  桐油染自30年代始,棉线网绝大部分用桐油染,其工序是;先用栲胶(一种丹宁酸)或栲皮溶化成液体,把网线染成红色晒干后,再放到桐油内浸泡均匀,拿出置通风的日光下晒干方可使用。部分县(市)渔民把网具直接用桐油染,不进行栲染处置,也可达到增加硬度的目的。
  煤焦油染网40年代初,威海卫远遥村用煤焦油染成的老牛网由于防腐性能好,引起当地渔民的注意。1956年,当地恢复老牛网,又采用了综合煤焦油染网法。此法共有3道工序:先栲染网片,再用硫酸铜加重铬酸钾溶液固定,最后用煤焦油浸染(经干燥后下水使用)。1957年,烟台渔业公司用煤焦油染网片试用烘干机加热烘干和机械离心相结合的办法取得好效果。60年代初期,桐油不足,沿海各地普遍推广煤焦油染网法。1964年,随着合成纤维材料的应用,此法逐渐被摒弃。
  (四)浮子沉子浮子 50年代前期,主要用梧桐木、竹竿、玻璃球、坛子以及少量的软木、高梁秸等作浮力。50年代中期,部分网上用胶囊浮子以及大铁桶等。60年代,塑料浮子在渔网上逐渐得到应用,由于浮力大、耐使用,颇受渔民欢迎.70年代以来,泡沫塑料浮子及摩焊浮子,取代了原来的梧桐木、软木及玻璃浮子等.到80年代,除定置网和海带架子尚用竹竿、及部分玻璃球外,其他渔网浮子基本被塑料浮子所代替。沉子古代使用石块、陶土、砖块做沉子。近代使用滑石、陶瓷,铅、铁等.60年代后,陶土、水泥、铅铁做沉子日益盛行。至70年代末,合成沉子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渔网上。
  (五)钓钩据长岛县大黑山岛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骨制鱼钩表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烟台市的先民已经开始使用石块和动物的骨骼制成钓钩进行海洋捕捞生产。清代沈同芳著《渔业历史》载,4000年以前的远古时期,人类最早的渔具是用石块和动物骨磨制成,鱼叉在后世使用很普遍,鱼叉以铁为主,为而字形排列五齿,长七八寸,尖有倒刺,柄用长竹,叉起清水中大鱼及〓。钓钩是捕鱼的重要渔具,人们最早钓鱼时不懂得使用鱼钩,在钓绳上系以饵料,当鱼吞服时迅速拉动钓绳将鱼甩上岸来,现今钓蟹子仍然用这种方法。青铜和铁器出现后,鱼钩改为铜和铁制,20世纪30年代后,全市使用上做工精巧的铁制镀锌鱼钩,现无大变化。
  (六)绳网厂 1939年,烟台建有商家经营的山东烟台捻丝渔网厂,为全省最早的渔用网厂。战争期间,设备毁坏人员弃业。建国后,全市为渔业服务的大型合线,制绳、织网以及生产浮沉子的国营和集体企业,逐步发展起来,并初具规模.至1986年,全市规模较大的渔用绳网厂有烟台渔业公司制网厂及荣成县钢丝绳厂等1O多处,列表如下: [=此处为表格(烟台市主要绳网厂统计)=]

知识出处

烟台水产志

《烟台水产志》

本志上限1852年,下限1986年。记述了烟台水产业的历史和现状,反映烟台市水产的地方、行业和时代特色。包括大事记、渔业水域环境、水产资源、水产行政机构、渔业生产体制、渔民、渔港、海洋捕捞、海水增养殖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