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烟台水产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03980
颗粒名称: 一、鱼类
分类号: Q959.4
页数: 7
页码: 53-5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烟台市水产资源海洋水产资源鱼类的概括。
关键词: 烟台市 鱼类

内容

全市利用的地方性和洄游性鱼类共有260多种.主要有鲅鱼、 鲐鱼、竹 〓鱼、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鳓鱼、沟鲹、东方鲀、银鲳,黄条鱼〓、棱鳀、黄鲫、鳀鱼、青鳞鱼、小鳞鱵、颚针鱼、斑鰶、鲯鳅、燕鳐,小黄鱼、梅童鱼、叫姑鱼、黄姑鱼、白姑鱼、鮸鱼、鳕鱼、海马、真鲷、黑鲷、黑鲪、六线鱼、天竺鲷、银鱼、带鱼、鲡鱼、多鳞鱚、梭鱼、鲻鱼、蛇鲻、 油〓、鲈鱼、鳗鲡、海鳗,红娘鱼、绿鳍鱼、孔鳐、赤魟、鲨鱼、牙鲆、木叶鲽、黄盖鲽,高眼鲽、石鲽、舌鳎、条鳎、绵鳚、马面鲀、黄〓鱇、鲚鱼、 〓虎鱼等,其中主要经济鱼约30多种. 鲅鱼分蓝点鲅和朝鲜鲅(探头鲅)两种。前者体背呈蓝黑色,腹部银灰色,体侧中央有数列黑色圆斑,体长而侧扁,尾柄细。成鱼体长27~62厘米,大者长一米,重约15公斤。它是一种长距离的暖水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由东海穿过苏北沿岸到达黄、渤海,五六月份产卵,产卵后分散索饵,9 月以后鱼群逐渐离开渤海,按原路返回越冬场,主要用流网和围网捕捞。由于鲅鱼游速极快,挣扎力很强,60年代前用棉线流网捕捞效果较差,资源未充分利用,全市年产量只有1000~2000吨。自60年代初推广胶丝流网以来, 产量大幅度增加,1964年超过5000吨,1966年突破1万吨, 之后产量持续上升,1975年超过2万吨.近十年来,因秋季渤海捕捞对虾和在烟威渔场用拖网截捕了大量的幼鲅鱼(约占鲅鱼总产量的40%),产量仍在2.5万吨左右。
  鲐鱼芝罘区以西各县俗称鲐鲅鱼。体呈纺锤形,有褐蓝色花纹,游速极快,是一种远洋性的中上层鱼类。每年4月底进入黄海中北部渔场,五六月份在烟威渔场产卵,易集大群,风浪小的天气浮至水面,用流网和围网捕捞。历史上鲐鱼的产量波动性较大,据推算,约18年为一个周期。全市旺发年份产量达万吨以上,而最低年份尚不足千吨。建国以来,全市出现过两次鲐鱼旺发。一是在50年代前中期,据统计,1952~1954年烟台一地鲐鱼年捕获量平均达8904吨,占全国鲐鱼总产量半数以上。二是在70年代,年产量在1~2万吨,其中1974~1977年超过2万吨。自1980年后,生产进入低潮,每年产量维持在5000~6000吨。
  太平洋鲱鱼又名青鱼,鱼籽出口换汇率高,是一种重要经济鱼类。每年夏秋生活在北纬34°以北的黄海水域,冬季云集于北纬15~37°深水越冬,二龄成熟,3~4月份到荣成、威海沿海作产卵洄游,昼沉夜浮,易集大群,适用围网捕捞,根据其趋光性也采用灯光围网诱捕。鱼群产卵后,成鱼离开沿岸游向深水海域索饵生长。
  历史上鲱鱼资源起落较大。据记载,18世纪40年代和19世纪90年代以及本世纪70年代都出现过高峰,形成了相当的捕捞规模,清代荣成县青鱼滩海域的生产盛况至今尚在民间流传。建国前,捕青鱼用丝流网和挂子网,资源利用较差。70年代以来,主要用围网、拖网、落网、袖子网和流刺网捕捞,产量由1970年、的2万吨,跃到1972年的8.4万吨,占山东省青鱼总产量的80%。以后产量逐年递减,到1978年降到5000吨以下,大规模捕青鱼生产逐渐被放弃。
  远东拟沙丁鱼体形与鲱鱼相似,唯体侧有黑圆斑点,2龄成熟,是一种暖水性鱼类。其体长18~24厘米,重85~120克,喜群游,有昼沉夜浮的习性,每年4~6月份产卵,群体主要分布在黄海中北部,尤以中部水域最多。1984年,荣成县少数船只用胶丝流网进行了试捕,1985年单船产量(作业两个月)达25~30吨,经济效益较好,有开发价值。
  青鳞鱼俗名“青皮”、柳叶鱼,体形较小,呈长椭圆形且侧扁,形似鳓鱼,成鱼重15~25克,分布在全市各地沿海,以莱州湾最多,是一种洄游性的中上层鱼类。成鱼2龄成熟,每年5月从黄海进入渤海产卵,五六月份为盛渔期。主要用流刺网、天拉网捕捞,全市年产量通常在5000~8000吨,其中掖县产量约占全市产量的50%。60年代初,掖县试用围网捕捞,每船单产高达30吨,全县64盘网总产达2000多吨。70年代以后,蓬莱以西各县大力组织捕捞,因其经济价值较低, 除食用外, 不少生产单位用作积肥或养虾饵料。 鳀鱼成鱼又名离水烂,苦棍,幼鱼称海蜒。其个体小,游速快,是一种生活于浅海中上层洄游性鱼类,每年四五月份自黄海进入沿岸潜水产卵,产卵后成鱼到深水索饵,幼鱼在浅水摄食生长。在夏秋季,芝罘区以东各地用大拉网或小牛网捕捞。秋冬季节在返回越冬场的途中,荣成县渔民用定置网进行截捕,常获高产,1986年全县产量达2万吨。一般加工成千品销售,全市年产量二三百吨,最高年份上千吨. 黄鲫俗名毛扣,体形侧扁似刀,色白多刺,胸鳍上部第一鳍条延长为丝状。一般体长14厘米,长者196厘米,重50克, 是一种近海中、下层洄游性鱼类,每年五六月份从黄海越冬场进入渤海河口处产卵,易集大群,通常用拖网、定置网捕获。70年代后,资源有所回升。80年代以来,推广黄鲫鱼刺网,产量大增,全市年产量在2000~3000吨之间。 小鳞鱵又名针鱼、马步鱼、古董鱼。体似短棍,呈绿色。上颔短、下颔长,是一种洄游性的上层鱼类。成鱼体长16~24厘米,重百克左右,每年自5月份从黄海越冬场进入沿岸,在岩礁区或水草杂生处产卵。喜光,平流时起群,亦能跳出水面。70年代前没有专捕渔具,自1978年推广浮拖网后,资源得到大量利用。每年五六月份芝罘区以西各县投产拖网渔船达150~200对,对船最高产量达120吨。由于渔场靠近沿岸, 易于捕捞,是一种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银鲳俗称镜鱼、平鱼。体高身短,鳞细口小,通体呈银白色,成鱼重_250克以上,是一种暖水性名贵鱼类。平时分散索饵,生殖季节集群,在河口“白浆水”处产卵,产量不高。70年代前没有专捕渔具,自1978年推广胶丝鲳鱼流网后,每年上百只渔船从事作业,4月份至苏北沿海迎捕,之后逐步向北跟踪,6月份进入渤海西部渔场。网获量一般150~250公斤,单船汛产高者可达10吨,全市年总产量在千吨以下,1982年达到1247吨,资源呈上升趋势。 鳓鱼又名鲞鱼、鲙鱼、火络鱼。体扁似刀,眼大嘴小,游速极快,得名快鱼。其肉细腻嫩美,是一种较名贵的鱼类。每年5月由黄海进入渤海西部水域卧泥产卵,主要用流网和延绳钓捕捞。建国前,全市产量达2000~3000吨。1952年高达6000吨。50年代中期以后资源衰退,至60年代已形不成渔汛,年产量保持在四五百吨左右。鱼体长也由60年代的41~47厘米降到70年代的34~37厘米,且绝大多数为幼鳓鱼。
  小黄鱼又名黄花鱼、花鱼。体呈金黄色,大者半公斤,小者数十克,肉嫩鲜美,鱼籽尤佳,性喜群游,并能发声,在本草纲目中有“石首鱼出水能鸣,每岁四月来自海洋绵亘数里,其声如雷,渔人以竹筒探水深,闻其声,下网截取之”的记载。小黄鱼是一种中下层鱼类,每年3月下旬由黄海越冬场北上,向沿岸作产卵洄游,4月中旬~5月中旬先后到达烟威、渤海湾渔场,此时为盛渔期。60年代前,用底刺网、风网、拖网捕捞,秋汛在烟威渔场使用钓钩生产。小黄鱼资源在60年代前较雄厚,一般年份捕捞量在万吨以上,1934年高达2万余吨。50年代末期,由于捕捞过度资源下降。60年代年产量不超过5000吨。到1965年,在渤海内已形不成渔汛。70年代资源量每况愈下,年产量不超过1000吨。若从统计产量上看,进入80年代小黄鱼产量在一万吨左右,但其中绝大部分为东海渔场的产量,原黄、渤海的小黄鱼资源略有回升。
  带鱼又名刀鱼、银刀鱼。体呈带形,尾如尖枪,银白色,长嘴利牙,性情凶猛,极为贪食,在“三夏之交,是鱼一见,他鱼大群全无,故名清海龙”。带鱼每年五六月份进入沿岸渔场产卵,以青海渔场数量最多.用圆网、挂子网、延绳钓、拖钩及拖网捕捞。60年代前,产量一直列各经济鱼之首,年产量达2~3万吨。到60年代中期,资源开始下降,在黄海中北部及渤海渔场皆形不成渔汛。从产量统计看,虽然全市仍可达万吨左右,‘实际多属东海及济洲岛渔场的资源. 真鲷又名加吉鱼。据县志记载: “因鱼名贵,是上等人物必食之物,又因体色艳红是吉庆之意,故名甲级,宴席上有它可代替鸡,故又称家鸡;取其头骨颇似羊形。通体红色,小嘴大眼,每尾重一二斤,出水即死。”它是一种底层鱼类, 喜栖沙砾底质, 每年5月由黄海洄游至龙口以西水域产卵,用风网、拖网、钓钩捕捞。30年代前,资源丰富,后遭日本渔轮的侵捕破坏,产量下降很大.50年代又有所恢复,年产量近2000吨,,最高达5000吨,其中芝罘、掖县最多。60年代后资源又遭到破坏,至今未能恢复。
  鳕鱼俗名大口鱼、大头鱼,体长稍扁,背侧呈淡灰黑色,细鳞巨口,圆头小尾,洄游范围较小,常年栖息在低温水层,冬季产卵。主要分布在石岛、烟威渔场,其中成山头东北深水处鱼群最密。40年代前,是荣成钓钩作业的主要对象,后来用拖网捕捞效果显著。1959年和1 972年石岛、烟威渔场鳕鱼资源颇丰,全市年产量达3000余吨。80年代资源又有波动,但变化不大. 鲈鱼俗名花寨、张口寨鱼。性情凶猛、贪食,主要分布在近河口浅水处,是一种广盐、广温性鱼类,但不作长距离洄游,冬夏只在浅海水移动(夏季在河口一带索饵,冬季在深水产卵)。3龄鱼成熟,个体大,寿命长,是对虾的天敌。用钓钩、拖网、流网、围网捕捞,’最高网产100吨以上,但资源利用较差,全市年产量在300~500吨。60年代开始用胶丝流网捕获,产量突破1000吨。70年代后又有所下降,因其分布广,流网生产难以寻找中心渔场,坚持作业者极少。
  东方鲀俗名艇巴鱼、河豚,幼鱼掖县称腊头鱼。体圆似猪,皮坚,牙利,血与内脏有剧毒,但肉嫩鲜美,营养价值很高,可供出口。常见的有红鳍东方鲀、假晴东方鲀、星点东方鲀、豹纹东方鲀等I0多种。60年代以前资源较好,放流网者常受其害。用风网捕获,大网头可达数吨。最高年产量达7000吨,以掖县、长岛产量最多。自60年代渤海开始秋捕对虾后,东方纯资源遭到破坏,已不能形成渔汛。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钓捕技术,荣成、长岛、威海3县(市)60多只小马力船于8~11月份在黄海北部深水渔场作业.单船产量达3吨左右,高者5吨以上,全市年产量在百吨左右,出口换汇1 80万美元,成为一种有发展前途的近海资源。
  黄姑鱼俗称同鱼。体稍大,形似小黄鱼,鱼鳞硬,肉粗色黄,是一种长距离洄游的中下层鱼类。喜群游。产卵时鳔能发声,每年5月上旬由黄海进入渤海产卵,在莱州湾南岸浅水处集大群形成渔场,掖县一带用围网捕捞,网获量可高达数十吨。鱼群在进入产卵场之前。于石岛、烟威渔场,一般用定置网和拖网捕获。1971年春汛,在石岛渔场最高网产达30吨,全市产量一般在2000吨左右。1966年和1984年达到4000吨,是一种资源较稳定的鱼类, 叫姑鱼俗称小白鱼。体似小黄鱼,长7~l6厘米,呈银白色,属洄游性底层小型鱼类。常栖息子泥沙底质海域,能发声,亦集大群,每年四五月份从越冬场进入沿岸产卵。叫姑鱼寿命较短,成鱼一般不超过3龄,用拖网捕捞.60年代前,为裤裆网早春作业的主要捕捞对象,大网头达5吨以上。在石岛、威海、烟台等处卸港量每年在千吨左右,1968年最高达到4062吨。70年代以后资源有所下降。
  白姑鱼俗称白姑子、白米子,为近海中下层鱼类,一般栖息在水深40~60米的海域。每年4月鱼群由黄海越冬场向西北方移动,5~6月集群于莱州湾和青海渔场产卵,9月基本沿原路返回,于12月到达越冬场。白姑鱼是拖网的兼捕对象,年产量在百吨左右。进入80年代, 年产量达三四百吨. 绵鳚又名海鲶鱼,属冷水性底层鱼类。分布于黄海、渤海和东海北部,二、三月份主要栖息在石岛和烟威渔场的深水处,春季移动至沿岸产仔,70年代前产量不多,以后,集体渔业的机动船在石岛渔场对这种资源加以利用,年产量约在数千吨以上。70年代末,由于捕捞强度过大,损害幼鱼严重,资源下降。进入80年代,采取伏季休渔措施,资源有所恢复. 〓鱇鱼俗名结巴鱼、蛤蟆鱼、丑老婆鱼。属冷温性底层鱼类,黄渤海均有分布。因能发出近似老人咳嗽声故又名。老头鱼”。该鱼头、口特大。体前平扁呈圆盘状,通体无鳞,重2~4公斤,4~I0月到近岸产卵和索饵,不集大群,11月回到越冬场.全市资源不多,历史上从无专门统计. 竹〓鱼俗名刺鲅、山鲐鱼,属中上层洄游性鱼类。体长侧扁,游速极快,喜集群,性活泼,成鱼体长32 ~38厘米。12月到翌年1月在对马海峡和东海北部越冬,2月逐渐北上进入连青石渔场,6月达海洋岛渔场索饵.50~60年代资源丰富,是国营公司围网的捕捞对象。
  马面鲀俗名皮匠、吱吱鱼、扒皮狼。形如马脸,背有硬刺,灰褐色,是一种远洋性的低值鱼类,有昼浮夜沉的习性,资源丰厚。70年代前,不作为主捕对象。1968年后,大批马面鲀到沿海集群产卵,各地用定置网、圆网捕捞成效显著,大网头高达数十吨。1970年,全市产量增至3900吨。1976年后,成为拖网的主要捕捞对象,渔场扩展至东海南部,年产量突破1万吨,1977年,达到2.3万吨,近几年,渔场移至对马海峡至钓鱼岛以东各渔区,产量虽较稳定,但个体变小,资源皇下降趋势。
  孔鳐俗名劳子、老板鱼。体呈菱形,色暗红,眼生于头背上,口在头的腹面。尾细,背面有棘刺。卵生。常栖息于泥沙海底,昼伏夜游,秋季产卵,分布在深水海域,其中长岛县隍城岛西北及荣成县成山东北渔场50米以上水深处数量较多。渔民多用钓钩捕获,拖网也可兼捕,年产量缺乏详细统计。从石岛、威海、烟台3个港口收购数量看, 1963年只有50吨, 1979年增加到983吨。资源比较稳定,但利用不够。
  鲆鲽属比目鱼类,形似鞋底,两眼在头部一侧,在左称鲆;右侧为鲽。主要种类有牙鲆、高眼鲽、木叶鲽、星鲽、黄盖鲽、石鲽等20多种。这些鱼常年栖息在近海水域,不作长距离洄游,春天产卵,不集大群,主要用拖网和底刺网捕捞,50年代产量稳定,全市年产量在5000吨左右,1960年高达1.2万多吨, 以后各年份保持在三四千吨,1971年,总产达12546吨,80年代年产量在2000吨左右。
  鲨鱼俗名统称错鱼、乃狗鱼。为软骨鱼类,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哈那鲨、星鲨、虎鲨、双皱唇鲨、鮱鲛等数十种。鱼体大小差别较大,重者达几吨,鳍可制鱼翅,皮可制革,肝脏可制鱼肝油。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号召渔民大力捕捞以供生产鱼肝油。建国后,用刺网和钓钩捕捞,拖网也可兼捕一些,但产量不高,全市不超过千吨。60年代前,荣成沿海渔民有钓鲨鱼习惯,并涌现出一批钓鲨能手。70年代以来,资源下降,在黄海中、南部放鲅鱼流网可兼捕一定数量的鲨鱼。
  梭鱼、鲻鱼两者体形相似,习性也基本接近,通称黄眼梭、蓝眼鲻。常年栖息在浅水,尤其是河口一带。冬季向深水迁移,是一种广温、广盐性鱼类。性活跃,戏水跳跃能离水面l~2米,不易捕获。以浮游生物和底栖藻类为主要饵料.四五月份产卵。早春严冬在其不善跳跃时, 用拖网、 围网、刺网以及袖子网捕捞,全市产量不超过千吨,是两种资源较稳定的地方性鱼类.

知识出处

烟台水产志

《烟台水产志》

本志上限1852年,下限1986年。记述了烟台水产业的历史和现状,反映烟台市水产的地方、行业和时代特色。包括大事记、渔业水域环境、水产资源、水产行政机构、渔业生产体制、渔民、渔港、海洋捕捞、海水增养殖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