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乐舞杂技陶俑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
唯一号: 150035020220000386
作品名称: 彩绘乐舞杂技陶俑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55/001
起始页: 0096.pdf
分类: 器物
分类号: K878.9
主题词: 明器-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彩绘乐舞杂技陶俑最为珍贵,为全国所罕见。固塑在一个长67厘米、宽47.5厘米的长方形陶盘上有21个人俑。盘上后侧一排七个乐俑,正在演奏钟、磬(qing庆)、建鼓、小鼓、笙、瑟等打击、管弦乐器;盘中间有二个青年女舞俑,穿着文彩舞衣,伴随着钟鼓齐鸣,笙瑟悠扬的音乐节拍,舒展长袖,翩翩起舞,完全符合汉代傅毅所著《舞赋》中描写的舞蹈情景:“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罗衣从风,长袖交横……”。舞俑右侧,四个青年男俑头戴尖顶小帽,身穿紧身短衣,正在做着高难动作的杂技表演,两个在前举足倒立(习称拿大顶或倒竖直立),其后两个,一个仰面后翻,另一个昂首俯身,双足由身后前屈,两脚下置头两侧,手握腿腕,神态自如,姿式稳重持久,反腰贴地口衔得席上玉簪。与现代杂技中的“叼花”基本相同,完全符合力学原则,这也说明了汉代柔术的技艺已很高了;左右两侧七俑拱手伫立,前面靠左侧一俑垂手而立,围观技者表演;右侧三俑前面置有两只酒樽,表现为宴饮观技艺的场面。 这组陶俑,塑造了包括角力、竞技、舞蹈、乐汉、观众在内的完整的古代观赏杂技、舞蹈、乐奏表演及饮宴的热闹情景,创造了人物群像,其中有静有动,动静结合,以观赏的静态,烘托出了演出活动的动态。形像生动活泼逼真,显示了我国早期杂技艺术、造型艺术的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价值,是十分珍贵的瑰宝。

知识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

《天桥文史资料》

本书共刊载44篇文稿,力求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展现近百年来发生在天桥区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沧桑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