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河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唯一号: 150035020220000299
作品名称: 岔河
其他名称: 统称:漳卫新河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48/001
起始页: 0024.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U612.33+2
主题词: 渠化运河-设计

作品简介

岔河(统称漳卫新河)是1971年破土开挖的,其设计标准:两堤相距350米,主槽底宽60米,深达5.5米,正常行洪2000立方米/秒,泄涝水780立方米/秒。这条人工河起源于四女寺北泄洪闸下,由耿李杨村东南延伸到陈公堤北入金钩盘河,到宋官屯乡由田龙庄出我市境,至河北吴桥县大王铺村东南汇入减河,全长43.4公里。其中上游22公里的河段,正穿于我市二十里铺,于官屯、长庄、宋官屯四个乡的平坦良田,环绕着市区的南部和东部。它除去为上游发生三年一遇洪涝水时承泄卫运河2000立方米/秒洪水外,可为农村7万亩地排涝,12万亩地灌溉,同时河槽较深,控制了地下水位,防止和改良了沿岸部分土地的盐碱化。更重要的是既能为城市三分之二的地面排涝,又能为城市10多万人的饮水、工业用水,提供了水源。这一工程,出工人数达521677人次,完成土方51323425立方米,修建筑物277座。为保证把黄河水引得进、蓄得住、用的上,在领导决心大,群众要求强烈的情况下,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筹资金60万元,调动了300多名能工巧匠,在七里庄村东修建了能蓄水3.5米深,300万立方米水的14孔拦水闸。所以,我市22公里的岔河段到1973年就发挥了引黄水,灌良田,遇大雨能排涝的作用。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录了,纪念德州解放四十周年、德州船民架桥支援解放大军过运河、德州市水利建设四十年、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发展概况、德州老电厂始末、德州市教育沿革、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德州校史最长的吕家街小学、我所知道的德县博文中学、德州文化娱乐场所概述、解放前的德县商会等30多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