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郭村泥玩具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1670
专题名称: 小郭村泥玩具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80/001
起始页: 0178.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小郭村的泥玩具,相传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是本村李宪志的祖父从天津学来的,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历史了。开始村里只有五六户人家学着做,后来逐渐遍及全村。在旧社会,泥玩艺人都是穷苦人家。他们多是在农忙期间趁早就晚,挖来黄泥,经多次踩砸,泥模成型,再凉干烘烧后放置起来。到了冬闲,就涂粉着色制成成品,在当地集市上或走街串巷出售。极盛时,枣庄、临沂、徐州、新沂、连云港等地的客商也来贩买,共销售区城遍及鲁南苏北。有的为多换些钱,还远到天津、南京、丹阳、开封、洛阳等地销售。 小郭村泥玩具的原料是就地取林,又是一家一户即可成批生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它的造型完整统一,夸张而又情真,简洁而不粗俗。它的彩绘过程是:先在泥模的外型上涂白粉作底色,再根据需要涂以胶水调出的大红、桃红、翠绿、黄、紫等品色颜料,最后用墨来“提神”。经过这样的处理,其色彩显得特别艳丽,对比活泼,给人以热烈明快之感。充分体现了我国彩绘艺术的特点.泥玩具的底部和背部后大都微露几点泥土的本色,乍看似不经心,其实颇具匠心。那泥土的=石色做为红绿的中间色出现,更显得瑰丽中见古朴,跳跃中显隐定,不仅产生出一种色彩的装饰效果,而且特别突出了泥玩具的质感。另外,泥玩具的背后或底部大都装有芦哨,轻轻一吹,就会发出“唔唔”的音响,深受儿童们的喜爱。有的卖者用牛头泥哨还能吹出几个筒单而有节奏的音阶,令人听着那“多来米,米来多,多来米来米来多”曲调,的确是诱有情趣。卖者用这种方法招徕生意,也可谓别开生面。 题材非常广泛。有戏曲故事,如“杨家将”、"孙悟空与猪八戒"、“白蛇传”、"牛郎织女”、“梁祝”、“七品芝麻官”等;有仕女、娃娃;娃娃又有多种多样,如髽髻娃娃、抱鸡娃娃、抱鱼娃娃、响娃娃(带哨音的)等;有动物。如老虎、对=、猴子、鸡、狗等;还有人和动物在一起的,如骑马人、武松打虎、麒麟送子等。这些题材造型概括夸张,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观之令人赞叹不已。

知识出处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

《苍山文史资料第五辑》收录了苍山地区陈总鲁南轶事、从动员委员会到边区县政府建立、敌后坚持、临郯独立团在抗战中成长、抱犊崮剧社的创建——访原剧社队长王化南、岑石攻坚战、鲁南战役支前片断、一九四七年对敌斗争的片断回忆、王占牛其人其事、忆边区县“抗协”等20篇文稿。

阅读

相关地名

李宪志
相关人物
枣庄
相关地名
临沂
相关地名
徐州
相关地名
新沂
相关地名
连云港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
丹阳
相关地名
开封
相关地名
洛阳
相关地名
小郭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