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宏济堂总店北京同仁堂简史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0594
专题名称: 济南市宏济堂总店北京同仁堂简史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92/001
起始页: 0206.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济南宏济堂药店,是北京同仁堂设在济南的分号。北京同仁堂创始于清朝康熙己酉年(166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生产的中成药以制作精细、优质高效、货真价实而闻名四方,享誉国内外。 同仁堂是由乐家创办的。乐家的族先原籍是浙江省宁波府慈水镇人(今镇海县),乐家几代都是以行医卖药为主,走街串巷,古称“郎中”。到明代永乐年间,才由宁波迁居古城北京。清初,乐家第四代——乐尊育(1630~1688年),在清朝皇宫的太医院任太医院医士之职,职掌出纳文书,他利用职务之便,博览历代文书,收集了许多古方和宫廷秘方,而创办了同仁堂药室,建于北京前门外打磨厂新开路。后来其子乐梧罔继承了他的家业,于康熙壬午年(1702年)即康熙四十一年,在前门外栅栏路正式开设同仁堂药铺,经营中药。雍正年间(1723~1735年),同仁堂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制作的药品不仅取得了百姓的信任,而且获得了供应皇室用药的特权。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执政时期,同仁堂奉命直接为皇室制药,实际已经取代了御药房,由于乐家受到了清朝势力的支持,享有优厚的待遇,所以同仁堂经营加工中药的事业随之日益兴旺,名声也更加显赫。 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刊的《同仁堂药目》详细记载了495种传统成药,并积累了大量的中药良方,这在继承中国医药方面作出了贡献,其中最负盛名的产品是“同仁堂的十大王牌”如:治疗乙型脑炎的“安宫牛黄丸”,治疗痰火内发的“牛黄清心丸”,治疗关节炎的“虎骨酒”,治疗高热不退的“紫雪丹”,治疗中风不语、口眼歪斜的“苏合香丸”,治疗半身不遂的“再造丸”,治疗筋骨麻木的“大活络丹”,治疗神志昏迷的“局方至宝丹”,治疗神经衰弱的“参茸卫生丸”,治疗妇女不孕的“女金丹”等十种成药。这些名牌中成药,有其精绝的配方和独特的生产工艺,加工成品质地细腻、货真价实,疗效显著,深受广大病患者的欢迎。 同仁堂也经历了坎坷不平的道路,从乐家几代走街串巷行医卖药到创办药室,从独自经营到出示招商,从乐印川(乐家第十代)自东自掌到他家族轮流坐庄,直到乐松生(乐家第十四代)经营同仁堂几经乱世,多有变故,只有一个不变,即同仁堂的招牌始终没有易户,就是只剩下孤儿寡母的情况下,乐家也是紧紧守住这块招牌硬是支撑下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家族内部的矛盾日趋严重,家族的关系也越来越恶化,据不完全统计,各房在轮流坐庄的4年中,都以同仁堂为经济基地,在企业资本金额上巧立名目,捞取资金归己所有,故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济南等地开设乐家的药铺、支店达47家。如天津达仁堂开设时,以同仁堂的名义,从南方购买药材运往天津,这样各房都为自己留有退身之地。但有一条就是不能开设同仁堂的字号,据查咸丰二年和同治八年《同仁堂药目》的官府告示中申令,凡冒同仁堂之名开设药室售药行医者一律治罪,所以乐氏家族开设的分号为“永仁堂”、“宏仁堂”、“乐仁堂”、“乐寿堂”、“达仁堂”、“宏济堂”、“居仁堂”、“怀仁堂”等。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出版者:黄河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济南开埠前后地方经济的变化、济南开埠始末、济南开埠的经济及其历史发展、20世纪初济南大规模招商引资措施、济南开埠后的修建情况、济南市各种营业统计表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