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百年老号外伙计与资方的关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0571
专题名称: 济南百年老号外伙计与资方的关系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92/001
起始页: 0129.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外伙计是指非在本店学徒出身的店员。祥字号各店都有外伙计,省外各店较多,省内各店甚少。民初时期,北京店雇用的外伙计达三分之一以上,天津店略少,占五分之一以上。济南店在民元前后的若干年内,用外伙计只有几名。 外伙计都是在当地其他绸布店学徒期满了的,至少有五六年以上的工龄,都有一定的业务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是绸布业的老手。他们离开原店号而到瑞蚨祥当外伙计的原因,大多是嫌原店工资太少,又加同业对劳动力的竞争,因而形成了这么一批商业人员。资东对他们当临时工看待,需要时雇用,不忙时辞退。资本家称他们为“踩百家的”。 外伙计进店都是经棉布批发家介绍的。棉布批发家与绸布业各户都有密切联系,知道哪家用人,也知道哪家出人,为了讨好大户,故愿做义务介绍。介绍时先由棉布批发家写一个介绍条,上写姓名、年龄、籍贯、行店初学、介绍人姓名、要多少工资等项。瑞蚨祥同意后,即令介绍人送来试工,中意的留其吃晚饭,谓之吃“上工饭”,不中意的即告诉他改日听信,就算罢了。 外伙计都实行月工资。特别是北京店外伙计的工资都高于同业一般字号,因此,招来了一批有能力的商业人员。但瑞蚨祥的业务特别繁忙,劳动强度大大超过别的字号,也有进店不久因干不了而辞柜的。 早期北京、天津的店号大量雇用外伙计,主要是因为内伙计对京津人士的风俗习惯不熟悉(在民元以前,旗人是瑞蚨祥的主要顾客),而章丘人的口音又不为京津人士所熟悉。外伙计都是在当地字号学徒的,懂得当地人的习俗,有的还交往了一些熟顾客(有的买东西愿找熟人),多数人会说北京话,能说会道,长于接待顾客,善于招揽生意,所以瑞夫祥肯出较高的工资雇用他们。 外伙计在店内是居于“客卿”地位,资方代理人对他们也很客气,称之为“×掌柜”,实际对他们并不信任。名义是大掌柜,总还离不开二尺半宽的柜台,所以又称之为“吃二尺半的”。雇用外伙计不必请示东家,解雇外伙计更可随意。外伙计在店内除接待顾客以外,对其他事一概不管不问。外伙计干长久的很少,有的只干几个月,有的干一年半载。也有很少数因能力超众、有耐性、资方优待他而干得长久和开了份子。即使这样,他也掌不了柜上的大权。如外伙计张梦九是北京店出色的能手,干了五十来年,15年上记名,19年得1厘股的份子,最后吃到2.5厘股,而职权则不过是一个“瞭高的”。也有个别外伙计能当上一个部门的经理,如北京皮柜经理刘静轩,济南金柜经理贾宝山都是由外聘来的,这是因为本店没有这样的专业人才,不得不使之负重要责任。

知识出处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济南开埠与地方经济》

出版者:黄河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济南开埠前后地方经济的变化、济南开埠始末、济南开埠的经济及其历史发展、20世纪初济南大规模招商引资措施、济南开埠后的修建情况、济南市各种营业统计表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