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姻嫁旧俗迎娶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唯一号: 150034020220000273
专题名称: 满族姻嫁旧俗迎娶情况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45/001
起始页: 0440.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婚礼前一日,由全福(上有双亲下有子女)的长辈人布置好洞房。在被子内四周放入红枣、桂元、花生、栗子,被子中间放一如意。取“早生贵子,万事如意”之意。洞房布置好之后,请鼓乐班子在洞房内吹奏至深夜称为“响房”。 迎娶仪式天不亮时开始。入关前是新娘在婚礼前一日离家,由陪亲和娘家哥哥乘车护送,到男家事先准备好的房子内暂住,俗称“打下处”。第二天子时新郎新娘各乘轿车相向出发,当两车途中相遇,车厢相靠时,新娘的哥哥将其妹抱入男方迎娶喜车上,俗称“插车”。当喜车来到夫家大门外时,夫家即刻将大门关闭,无论风雪雨天,还是严寒酷暑,新娘坐在大门外的轿车内忍受风寒炎热之苦,意为“憋性子”,以此来磨炼和考验新娘唯命是从的性格。自从满族留居德州以后,改随汉俗,迎娶仪式亦是在天不亮时开始,新郎改乘蓝色官轿,率四人抬迎娶花轿,轿内有一压轿男童,手拿朱红色筷子一把。迎娶仪队导以纱灯,乐队一路吹奏,行至女家时,新娘身着棉上轿红,由娘家哥哥将其抱入花轿之内,娘家人送出大门外,女家陪亲登上轿车。起轿时鼓乐齐鸣,鞭炮作响,五更时分迎娶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夫家大门口时,鼓乐、鞭炮齐鸣,新郎张弓射箭,向花轿之下连射三箭。然后新娘身着上轿红,胸前挂一铜镜,怀抱锡酒壶,头上蒙着盖头,在迎亲搀扶之下,脚踩红毡步行,进大门时要迈过放在门坎儿上的马鞍与火盆,行至香案前拜天地。供案上置斗一口,内装红高粱,上插弓箭,以示祖先能武善猎。斗前置猪肉、酒类等供品,红烛高照,燃香焚纸,新郎新娘并肩立于供案前,在傧相赞礼声中夫妻向北三叩首,接着拜高堂、夫妻对拜。此时傧相亦单膝跪于供案前,用满语高声朗诵“阿察布密歌”每念完一节,用刀切肉一片投向空中,并向地酹酒一盅。然后新郎用秤杆将新娘头上的盖头挑下。接着新郎新娘进入帐中,名谓“坐帐”,即新婚夫妇同坐在一条板凳上,谁的衣角被压就意味着谁受气,为此而互不相让。坐帐直到日落之前,由小姑或小叔拽着出帐看日光,称“看红日”。在满族旧俗中,还有“绕帐求宿访婚”之俗。新娘坐在帐中新郎进帐之前,身背包裹,绕帐棚三圈,在门外问新娘“留不留宿呀?”新娘若答“留宿”即可进帐,如不回答还要再转三圈,直到答应留宿才能进帐行坐帐礼。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