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区抗日干部学校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1490
机构名称: 鲁南区抗日干部学校
机构简称: 鲁南干校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21/001
起始页: 0311.pdf
地址: 抱犊崮山区
起始时间: 1940年

机构描述

1939年,罗荣桓率领一一五师师直机关和六八六团进入鲁南,配合地方党组织建立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建立了县、区、乡抗日民主政权。中共鲁南区党委鉴于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急需干部,便于1940年秋在抱犊崮山区创办了鲁南区抗日干部学校(简称鲁南干校)。鲁南干校以培训区、乡基层干部为目标,设行政干部队。 不久,津浦沿线的日伪军向鲁南革命根据地发动“扫荡”,国民党东北军和地方顽军也向抱犊崮山区蚕食,鲁南抗日根据地处于收缩局面,成为“一枪打得透”的根据地。此时,凡从游击区转移出来的干部就先安排在干校,边学习、边等待新的工作安排,一有任务,即随时调走。当时学员最多达200人左右,其中行政干部队五六十人,妇女干部队三四十人,还有从鄕城、临沂等地转来的基层工作干部。 鲁南干校隶属鲁南专署,校长由专员于化琪兼任,副校长由区党委组织部长魏思文兼任,教导主任先是靳怀刚,后为靳光南。校内设有教育、组织、总务等科,先后提任教育科长的有刘启元(原名程舜亭)、萧芳洲、黄华,组织科长有刘坤、刘砥石,总务科长是从学员中选拔的司建兴。

知识出处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临沂文化集粹第三册》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涵盖文化教育、工商经济及风物特产三大板块。 临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春秋时建启阳城,秦时属琅琊郡,汉代设临沂县,清设沂州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这里成立全国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山东省人民政府,铸就出民族精神沂蒙精神。临沂文化的精髓沂蒙精神,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

相关人物

于化琪
相关
魏思文
相关
靳怀刚
相关
靳光南
相关
刘启元
相关
萧芳洲
相关
黄华
相关
刘坤
相关
刘砥石
相关
司建兴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