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范女子中学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0653
机构名称: 懿范女子中学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87/001
起始页: 0132.pdf

机构描述

美国修女在天主教堂附近购买土地,创建了懿范女子中学。创办前期,学校一切工作由美国修女主管。教师和管理人员大多是修女。一九三九年日本政府要求学校备案,但备案必须由中国人任校长。于是主管懿范女子中学工作的美国贾修女便聘请了信奉天主教并在美国圣路易医科大学毕业取得博士学位的万路易(立廷)为校长,学校始得备案。但学校一切工作仍由贾修女主管,万路易仅是名誉校长。到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前一直是贾修女(学校教职工叫她大修女)主管学校工作,中国籍柯修女(原名李静荣,家住济南陈家楼,现在美国)管理经费,中国籍安修女(原姓郭、家住济南“八一”立交桥一带,现在台湾)管理学校教育,校长万路易,教务主任崔又林。 抗战胜利后,经过“整理”登记,学校继续开办,改组了董事会,于斌(国民党参议会参议员)任董事长,赵季勋(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张金铭(济南市市长)、林济青(原西南联大教授)、张幼山(河南省参议会副议长)、何冰如(山东省新闻业记者公会会长、贾理达(女、美籍,本校教员)、易渊爱(女,美籍,方济总院秘书)为董事。校长万路易,教导主任夏永平,总务主任柯乐德。一九四七年增设训育主任和体育主任。训育主任安娜,体育主任王静波。 学校刚成立时,只有初小四个班学生五十余人,招收的学生全是教徒的女儿和孤儿院收养的孤儿。对孤儿管吃、管住。一九三九年开始,经万路易校长提议,学生招生要打破宗教信仰的限制,凡来报考的学生不论信教与否,只要考试合格就可录取。自此后,学生来源充足,招生面广,提高了学生的入学率。一九四六年在校生八个班三百一十六人,其中高中三个班九十五人,初中五个班二百二十一人,教职员工十八人,其中外籍五人。一九四七年上学期九个班三百二十五人,下学期仍为八个班二百八十三人,教职员工二十三人,其中专任教师十七人,兼任二人,职员四人。 懿范女中在创办前期,教学人员大多数是修女。她们文化程度低,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教学能力差,不能胜任教学工作。一九三九年万路易任校长后,提出要聘请学识渊博,教学能力高的老师教学才能教好学生,学校在社会上才能有声望,才会取得社会人士的信任,从而把学校办好。这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济南。日伪开办的学校中都派有日本教官把持学校大权。他们向学生进行奴化教育,并对师生的行动严加监督。许多爱国知识分子都不愿意去为日伪开办的学校教学。懿范女中先后聘请了有学识、教学水平高、在社会上有很高声望的教师王静波、①崔又林、②严薇青、③吴鸣岗、④夏永平、⑤王尧羲、⑥刘梦白、⑦等到校任教。这是懿范女中取得好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学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一律食宿在校。平日学校关闭着大门,旁边开一个小门,供教职员工出入,学生不准随便出进。每星期六下午放学让学生回家时,校门才敞开。星期天下午,学生必须一律返回学校。学生中的修女,白天和同学一同上课,晚上住修女楼,与其他同学同楼不同室。学生很少与外界接触,基本不参加社会活动,学生只能在学校内好好读书。 懿范女中由于广泛招收学生,聘请高水平的教师任教,对学生管理严格,学生全部寄宿学校,学习时间充足,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绩,尤其是体育成绩更为突出。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妇女大都缠小脚,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大门不出,二门不到。男子也无条件锻炼身体,外国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那时开展好体育活动,要在体育教学上取得好成绩,教师要克服种种困难,更要付出很大的辛勤劳动。校长万路易为开展好体育活动,在学生做操时,自己先围操埸跑三、五圈,给学生树立榜样,体育教师王静波常以此事教育学生,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王静波老师教学有方,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严格训练,在那时开展体育活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好成绩真是不容易。 在一九四〇年济南市体育运动会上,懿范女中获女子组总分第三名。自此以后到该校停办之前历次济南市体育运动会上均获女子总分第一名。在篮球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由于学校中有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认真教学,对学生又严格要求,学生的成绩也比较高。一九四三年济南市举行会考时,该校名列第一。此外,懿范女中的毕业生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在上海、北京当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因而,懿范女中便成为济南市比较有名气的学校。 学校经费主要靠学校基金的利息、学费和美国天主教方济各会的捐助。当时德国的首脑希特勒不允许德国募捐到外国举办某项事业,所以教会要在其他国家募捐,学校初办时,美国天主教修女爱斯德等募捐基金一万七千元,存在美国威斯康斯银行,其利息为学校经费的一部分。另外学校有二十多亩地,种植蔬菜、果树,部分修女养猪、喂鸡、做鞋等,其收入亦补充给学校。不足开支的部分,由方济各会修女募捐补足。据统计,一九四七年度第二学期经费收支情况是:收入七万七千一百一十六万元,包括学校基金生息一万二千元,学费五万零三百三十五万元(面粉三百七十三袋折价),杂费一万四千二百一十万元(面粉一百零六袋折价),注册费一百二十五万元,住宿费四百二十六万元。支出为一十万零二千万元,其中包括教师俸给八万零一百九十万元(面粉五百九十四袋折价),职员俸给一万二千九百六十万元(面粉九十六袋折价),校役俸给三千二百四十元(面粉二十四袋折价),图书、仪器、校具费共一千五百万元,办公费二千万元,特别费用一千五百万元,临时支出六百一十万元。 学校校舍、设备条件较好,校院占地约八十亩。学校初办时,校舍是平房。一九三六年三月,建起楼房两幢,样式为西洋平房式,砖瓦、水泥、钢筋结构,连同地下室共四层,建筑总面积二千三百二十一平方米。其中一幢为教学和住宿用楼,另一幢为修女楼,即现在的山东大学老校一号楼(科社楼)。在楼的西山墙上有一块高四十公分宽五十公分的建楼纪念碑。碑上的记载是:中间是AD一九三六年,左边是中华民国廿五年建,右边是西元贰九三六年。学校有平房一百三十二间,外边还有六套教师院,供外地教师住宿和其他方面的使用。学校除教室、宿舍、办公室外,还有音乐室、实验室、图书室、隔离室、浴室、洗衣室及礼堂、饭厅、合作社等房舍实验室可以分组做物理化学各科试验,音乐室内有风琴、钢琴等乐器。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为历城区文史资料,主要为该地区文化教育发展史、当地抗日史料、人物传记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万路易
相关
李静荣
相关
崔又林
相关
于斌
相关
赵季勋
相关
张金铭
相关
林济青
相关
张幼山
相关
何冰如
相关
贾理达
相关
易渊爱
相关
夏永平
相关
柯乐德
相关
安娜
相关
王静波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