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一棉有限公司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唯一号: 150031020220000432
机构名称: 德州一棉有限公司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45/001
起始页: 0165.pdf
前置机构: 德州棉纺织厂
起始时间: 1958年5月14日

机构描述

德州一棉有限公司,原名德州棉纺织厂。于1958年5月14日经国家计委批复筹建,设计规模为50752枚纱锭,布机2016台,1959年12月31日纺织形成一条龙生产;1960年6月22日布机试车,织出第一批布,同年10月成立中共德州棉纺织厂委员会,武善敬任书记,吴炳嵩任副书记兼厂长;1963年受自然灾害影响停建下马;1964年8月国家计委批准恢复建设,续建总投资455万元,续建后规模调整为47424枚纱锭,1908台织机;“文革”期间,由于时任山东省革委会主任、济南军区第一政委的王效禹插手德州一棉的“文革”运动等原因,致使该企业派性冲突尖锐,生产难以为继,1971年9月28日厂长吴炳嵩因长期被揪斗死于隔离室,企业生产陷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74年8月24日原德州地区行署副专员德州市委书记张龙调任德州棉纺织厂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主持企业的恢复生产工作;此后先后调整了几次领导班子,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旧体制的束缚,直至80年代初期,生产仍时断时续。当时的职工队伍号称7913部队,即上午7点上班9点走,下午1点上班3点溜,在1983年的严打期间一次就有30多人被公安机关收容审查,德州一棉人心涣散、管理混乱,已成为山东纺织战线出了名的破落户、老大难。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吹到了一棉,同年10月青年工程师39岁的王根源和38岁的于向阳分别就任德州一棉厂长和党委书记,并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厂长负责制,从此一棉的干部职工展开了一场同陈旧观念、落后机制的生死搏杀,一棉走上了一条振兴发展的快车道。十五年间,德州一棉的领导班子又调整了三次(见附件),厂长换了三任,不管谁当厂长,一棉人坚持改革的决心没变,团结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没变。正因如此,一棉始终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如今德州一棉与改革前相比,固定资产增长了30倍,生产能力实现了翻番,累计实现利税近4.5亿元,完成出口创汇9700万美元,年均实现利税长期处于省内同行业领先地位,在88年一93年期间还曾跻身于全国纺织系统十强和全国最大工业企业(按利税排序)500强行列。同时先后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纺织系统双文明优秀单位和山东省文明企业等数十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被授予省纺织系统唯一一家工交企业综合样板厂。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武善敬
相关
吴炳嵩
相关
王效禹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