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忠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唯一号: 150030020220014923
人物姓名: 于学忠
人物异名: 字:孝侯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366/001
起始页: 0030.pdf
性别:
出生年: 1890年
卒年: 1964年9月22日
籍贯: 山东蓬莱

传略

于学忠(1890年一1964年9月22日),字孝侯,山东蓬莱于家庄人,毅军通州随营学堂步兵科毕业(其父于文孚曾任宋庆的毅军帮统),厉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和军长等。1928年12月东北易帜(东北军统帅张学良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表示拥护南京国民政府),于率部队编为东北军第一军,任军长兼谕绥驻军司令。1930年9月,于率军由忧阳出发,进驻北平和天津一带,兼任平津卫戍司令。1932年8月接任河北省主席,并将东北军第一军编为第五十一军,仍任军长。1935年夏,因积极反抗日寇进一步控制华北的企图,以及反对何应钦与日爰胁的《何梅协定》,被撤销了河北省主席,于率东北军第五十一军调驻西北的天水和兰州行政职务改任甘肃省主席。 1936年9月,中共中央毛主席派彭雪枫持亲笔信面见于学忠,洽谈后两军和平相处,共谋抗日救国大计。“西安事变”前夕,拥护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进行“兵谏”的决定,并签署了“抗日爱国八项主张”。“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回南京被扣押,于学忠奉张手谕,全权负责东北军。其间,东北军内部发生“和”与“战”的严重分歧,于学忠.杨虎城、何柱国等邀请中共全权代表周恩来共同会商,从而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在中共的正确方针指引下,促成了国共合作因结抗日的新局面。 “七•七”事变前夕,蒋调东北军五十一军和五十七军,由大西北开赴皖北和苏北,发表于为江苏绥靖公署主任,驻淮阴。“七•七”抗战爆发后,于率军调赴青岛防守。1938年初,任命于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仍任五十一军军长,先后率军参加了淮河阻击战、台儿庄大战及郯城激战等战役。 1938年底,任命于学忠为鲁苏战区总司令。1939年春,于率东北军第五十一军(军长牟中布)和五十七军(军长缪激流),分由皖北和苏北挺进北上,开赴鲁南山区,战区总部先驻沂水西南乡上高湖,这时,于与八路军张经武司令员互相拜会,山东纵队联络部长姚仲明到五十七军拜访,以及派战地文工团到东北军演出联欢等,不仅加强了彼此的友好关系,更增强了团结抗日的力量。 1939年夏,经上高湖和冯家场反扫荡战役后,战区总部移驻沂水圈里乡许家庄,驻此时间较长(二年半),局面较为稳定,便开办了苏鲁战区干训团,抓紧整军训练。自1942年2月起,先后进行了圈里大战、唐王山和城顶山激战、黄山战役、以及在费县和邹县等反扫荡战役,除于本人两次负伤外,阵亡殉国将领有中将二人:方叔洪、周复;少将六人;张植桴、张庆渤、窦来庚、董德兴、江春炎、胡季孟(已载中央军科院编印之《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传》),上校团长三人:刘斌、张本枝、王鹏举;另有抗战负伤将领:中将王静轩、陈策;少将潘国屏、高仁坡等。抗战死伤营长以下官兵数千人。 1943年秋,于奉命率五十一军和五十七军南撤安徽阜阳,从而结束了鲁苏战区在山东抗战的局面。不久,于被免职总司令,调去重庆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长期定居重庆。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曾胁迫于去台湾,他避居四川乡间而未去。 新中国成立后,应周总理函邀赴北京,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及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等。1964年9月2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四岁。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由沂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 沂水县,山东省临沂市辖县,地处山东省中南部,沂山南麓,临沂市北部。东邻诸城市、莒县,西与沂源县、蒙阴县交界,南与沂南县毗连,北与安丘市、临朐县接壤,总面积2434.80平方千米。   全县除汉族外,还有回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等32个少数民族。  截至2021年10月,沂水县下辖2个街道、15个镇、1个乡。 隋开皇初,置东安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东安县为沂水县。1967年,沂水县属临沂地区。1994年,临沂地区撤销,建立地级临沂市,沂水县仍属之。沂水县是“红嫂”故里、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阅读

相关专题

主席
职位
军长
职位
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