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彦谦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2306
人物姓名: 房彦谦
人物异名: 宇:孝冲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84/001
起始页: 0184.pdf
时代: 隋朝
出生年: 547年
卒年: 615年
籍贯: 清河
亲属: 房玄龄
非亲属: 张衡

传略

房彦谦(547——615)宇孝冲,隋官员。唐太宗李世民相房玄龄乃其子。世为著姓。祖籍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北),从七世祖房谌始,几经迁涉,至彦谦时,已成齐州临淄人。彦谦早孤,天性聪颖,其兄彦雅,教之读书,后又受学于博士尹琳,七岁即诵数万言。遂通涉五经。博览诗书、手不释卷。善属文,工草隶,有词辩。十八岁时,北齐齐州刺史、广宁王孝珩辟其为该州主簿。步入仕途后的他、清简守法,使境内肃然,莫不敬畏。北齐亡后,北周以彦谦为齐州治中,彦谦痛恨当朝倾覆,将谋匡辅,谁知朝廷腐败无能,遂归家闲居。 隋文帝开皇七年(587),经刺史韦艺荐举,授承奉郎,迁监察御史。后曾为本州考使,赴京朝集,向掌管考科官吏尚书左仆射高颖指出地方诸州在考课中存在真伪混淆、是非不明、评判不公等弊端,建议派遣官员,详加探访,务求褒贬合理,以期达到标奖贤能、改善吏治之目的。高颖对他的建议十分赞赏。并上报朝廷。可惜隋文帝并没采纳。彦谦在秦州任职期满后,迁为长葛县令,在那里他居官勤勉廉正,甚有政绩,百姓称其为“慈父”。仁寿年间(601——604),文帝遣持节使者巡行州县,意在考察长吏行能,彦谦凭真才实学被定为“天下第一能吏”,因此超授鄀州司马。长葛吏民不愿他离开,有的相与哭泣,说:“房明府今去,吾属何用?……”(见隋书)后来长葛百姓思念他,便立了一块石碑,歌颂他的功德。彦谦赴任鄀州后,因这里久无刺史,州务皆由他处理,因处理得当,被称为“异政”。时被人誉为“一代文宗”的内史侍郎薛道衡,对彦谦非常尊敬,二人遂结为好友。后来二人诗文、书信往来不断,情感日笃。炀帝即位后,道衡转任番州刺史,路经彦谦任所时,连住数日,最后洒泪而别。有个叫张衡的,官至黄门侍郎,也与彦谦结为好友。当时隋炀帝正营建东都,穷侈极欲,民怨沸腾。汉王谅在并州起兵反炀帝,失败后受株连者甚众。彦谦见张衡虽当权朝中,但不能匡救,便上书给他,以北齐、南陈的灭亡为喻,用很多的篇幅,陈述了帝王更应近君子而远小人,恻隐为怀,体恤百姓;对汉王谅的谋反,当查清真伪,对胁从者,应从轻发落。但张衡得书后,只是叹息,不敢上奏、房彦谦见朝纲已败,遂辞官归里。 彦谦在家仍过着简仆的生活。家中旧有的丰厚产业及所得俸禄,多用于救济亲友,剩余无几。其一言一行,都很少涉及自家私事。虽家资屡空,但怡然自得。一次他对其子玄龄说:“别人都因得禄而富贵,我独因为官而贫穷,我留给子孙的,只不过‘清白’二字罢了”。不久朝廷因置司隶官,盛选天下知名之士充任;彦谦素以公正著闻,众望所归,因此被征为司隶刺史。任职之后,精神重振,决心革除腐败,澄清吏治。凡是经他荐举之人,皆堪称表率。即使是被他弹劾过的人,也没什么怨言。其后随着朝政的腐败,朝臣们不再以江山社稷为重,给纷纷屈从于荒淫无耻的炀帝,而彦谦守直道,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因此受到当权者的嫉恨,被出泾阳令。不久患病不治而殁。享年六十有九。 房彦谦死于隋,葬于唐,并在唐朝备享礼遇。贞观三年十二月,唐太宗下诏追赠“使持节都督徐、泗、仁、谯、沂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贞观四年十一月,又下诏追封为“临淄公”,食邑一千户,谥号定公。贞观五年三月,归葬房彦谦于齐州赵山之阳,即今济南市历城区西彩石村北。

知识出处

历城文史资料

《历城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的“光辉历程”、“名人轶事”、“人物专访”、“往事追怀”、“人物春秋”、“人物写真”栏目中的20余篇史稿,集中体现了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历城儿女及在历城工作的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富强和文明,不畏斗争艰险,不惧征程困苦,勇敢献身,勇于进取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爱家、爱事业的高尚情怀。本书辑录的“史林探幽”、“古迹寻踪”、“文物珍品”、“名士剪影”、“旅游胜地”等栏目的史稿,进一步挖掘了历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对部分人文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历城民俗文化资料进行了整理,这部分史料对于发展历城的文化事业、旅游事业,以及增加小城镇建设中的文化内涵方面,必将产生积极的渗透效应。

阅读

相关专题

主簿
职位
承奉郎
职位
监察御史
职位
番州刺史
职位
司隶刺史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