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煜宗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明水撷英》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1837
人物姓名: 康煜宗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67/001
起始页: 0237.pdf
出生年: 1932年
籍贯: 山东省济南市明水镇浅井庄
亲属: 康炜宗;康英宗;康荫桓;康荫棠;康荫桥;康凌;康冰

传略

康煜宗,北京北方交通大学教授。1932年出生于明水镇浅井庄。抗日战争期间的1942年冬,与堂兄康炜宗(高级工程师,现居西安市),堂弟康英宗(九三学社淄博市负责人,全国人大代表,现居淄博市张店区)一起到“大后方”西安市求学。当时其伯父康荫桓,父亲康荫棠在西安、成都经商,叔父康荫桥在四川省绵阳的山东流亡学生的国立六中上学(1948年他武汉大学毕业后到台湾高雄港务局,铝业公司任发电厂厂长,现全家在美国定居,经常回原籍探亲),他们尽力让康煜宗离开战乱的章丘,到大后方西安市上学。这样八年中从小学上到高中一年级。 1949年秋,康煜宗返回章丘老家,又考入山东省立济南第一中学高中二年级。1950年冬在抗美援朝的高潮中,响应政务院(现国务院)号召,第一批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后在华东空军部队工作。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法语专业。 1961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铁道部国际联运局(即现在的外事司)任翻译。因急需培训援外工程技术人员,1963年调到北京铁道学院(现在的北方交通大学)任教。后培训班改在上海铁道学院开办,于是1964年秋又调到上海铁道学院(现称上海铁道大学)任教。该培训班1965年底又迁回北京铁道学院,所以又被调回北京铁道学院继续培训援外工程技术人员,直到“十年动乱”停办。以后留该校任教直到1996年完全退休。 康煜宗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任教学研究室主任十余年。“十年动乱”结束,大学的教育事业步入正轨后,他的职务才从助教一步步升为讲师、副教授直至教授。除日常教学工作外,他还经常受邀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也参加一些编写法语教材的工作,如参加编写了《核心法语》,此书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至1991年出版发行共三册,颇受学习法语者欢迎,再版多次,被西南地区评为“优秀教科书”。 1989年康煜宗被国家教育委员会任命为制定《大学法语教学大纲》的成员。该《大纲》199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国家教委向全国各高等学校发布执行此《大纲》的通知。此后又参加了根据此《大纲》编写《大学法语》课本第一至第四册的工作。《大学法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7月至1996年12月陆续出版发行。此外还有科技及文学的多种译著,如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的科幻小说《大木筏》,1980年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一万册,1996年又再版发行。 1989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组建“大学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法语组”时,康煜宗被聘为委员。1991年“教材编审委员会”改组为“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时继续被聘为委员,直到1996年底退休。在任教三十周年时,铁道部、北京市、北方交通大学都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国家教委也为在任“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荣誉证书以资表彰。 康煜宗家中有四口人,有三人在大学里从事教书工作。妻子万美君,北京大学教授。原籍江苏常州人,一九三四年出生于上海,在上海上学并参加了工商局的工作,直到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法语专业,1960年留校任教,从助教逐步升为讲师、副教授,直至教授,曾两次赴法国进修。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在任教三十周年时获北京市及北京大学颁发的荣誉证书。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教师,曾担任法语教研室主任多年。译著颇丰,如编写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法语》;参加了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莫泊桑全集》的翻译工作,翻译了其中长短篇小说数篇;也为三联书店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大发明》,华夏出版社的《红歌星》,以及为台湾的时报出版公司翻译的《恐龙》等书,以上的译著于1980年至1998年陆续出版发行,至今仍稿约不断。 康煜宗的长子康凌1996年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在北京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任教及进行科研工作,在学习期间曾获“光华奖学金”奖及优秀论文奖,现经常参加国家级的科研及实验工作。 次子康冰在“讯合集团公司”的一个分公司任经理,从事电脑的联网工作。

知识出处

明水撷英

《明水撷英》

本书《明水撷英》收录了章丘市古代先贤、近代名流、现代群英的人物简介,事迹以及个人作品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教授
职位
翻译
职位
教师
职位
教师
职位
讲师
职位
副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