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麟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明水撷英》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1813
人物姓名: 刘家麟
人物异名: 字:仁夫;号:乐山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67/001
起始页: 0109.pdf
时代: 清代
籍贯: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明水镇西营村
亲属: 刘家龙
非亲属: 吴连周

传略

刘家麟,字仁夫,号乐山。明水镇西营村人,清代嘉道年间章丘著名学者,生卒年不详。《章丘乡土志》本传中,称道其“性严正,与人交不苟随,学问品行,阖邑推重。”中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山东乡试解元。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会试,与堂弟刘家龙同榜中进士。以知县分发湖北省,先后任巴东、长阳等县知县。巴东县是宋代名臣寇准任过县令的地方,刘家麟以寇准为榜样,廉洁勤政,忠于职守,“不媚上官,惟孜孜以爱民为务。”因而深得百姓拥戴,有人曾作《得政歌》颂扬他的政绩。不数年,因与上官不合,托故辞官。临行前,竟出现“小民遮道留行,至有泣下者”的动人场面。 刘家麟大约于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回籍。恰遇章丘知县何家驹动员全县绅董捐资扩建绣江书院。经上下合议,一致同意延请刘家麟出任书院监理。刘家麟慨然就职。尽心尽职;集资聚物。边建院,边督学,历时八载。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终与后任知县玉简一起完成建院工程。新的绣江书院“规模宏阔,焕然可观”,成为名闻齐鲁的著名书院。由于充任讲席、教授的多为刘家麟遴选拔擢,品德学行均有深厚造诣的名流高士。书院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六乡生童,甚至邻县学子求于门下攻读者络绎不绝。培养出了许多科甲俊彦。在监督管理之余,刘家麟还亲自授书讲经。“教授生徒,朝夕不倦,论者以为有胡瑗(北宋著名教育家)之风焉。”为当时章丘教育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家麟的事业成就,不仅表现在关心教育上。他还十分重视地方文化典籍的挖掘整理。他的文友,柳沟村秀才吴连周,编纂《绣水诗抄》,只完成了六卷,因受聘济南泺口设馆授徒而中止。遂将增删、校订、刊刻之务托付于刘家麟。刘家麟没有推辞,而是视为造福桑梓的大事去认真对待。经过一番厘分增删的缜密工作,使《绣水诗抄》最后成八卷之多的详备版本刊刻面世。并撰写了一篇极具考证价值的跋语,说明成书原委。可以这样认为,《绣水诗抄》实际上是辑于吴连周,序于李廷启,而成于刘家麟。 刘家麟的专著,计有《出山为小草》、《还山后集》、《台青山房唱和诗集》和《章丘节孝志》等。其他皆佚,唯《章丘节孝志》一书现存于山东省图书馆。

知识出处

明水撷英

《明水撷英》

本书《明水撷英》收录了章丘市古代先贤、近代名流、现代群英的人物简介,事迹以及个人作品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知县
职位
知县
职位
监理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