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藩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名人》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1430
人物姓名: 王其藩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52/001
起始页: 0113.pdf
出生年: 1914年
卒年: 1994年8月5日
籍贯: 历城区唐王镇东王村
非亲属: 董必武;吴玉章

传略

王其藩(1914-1994.8.5)历城区唐王镇东王村人。他青少年时期在胶济铁路上学徒,干火车司炉工,开始接触思想进步的青年,习读进步书籍,“七·七事变”后怀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4月回故乡发展党员,创建东王村党支部,与敌伪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后又调全国铁路工会机关工作,于1952年7月,任铁道部直属印刷厂厂长职务(正厅级)。“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和诬陷。 参加抗大学习 革命壮志愈坚 “七·七事变”前后,王其藩随胶济铁路工人带机车撤退到粤汉一带。在衡阳机务段,他常见有个青年一有闲空就看一本书,书名叫《一个人看世界》(即斯大林传),出于好奇,王其藩也抽空看这本书,以后还看了陈唯实著的《唯物辩证法》等书,虽仅有小学文化水平,但也能粗通大意。1938年1月间,王其藩参加了徐州地区铁路职工抗日职合会的筹备工作,并当选为负责人之一。4月,王其藩被调到武昌,继续组织抗日联合会的工作,并经八路军办事处的廖似光、朱风熙同志的培养教育,并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参加了中共湖北省委举办的地下党训班,在此,聆听了吴玉章、董必武两位革命老前辈上的党课,深受启发和教育,觉悟进一步提高。 武汉等地沦陷后,经组织介绍王其藩展转数日,到达延安,在一个名叫柳树店的地方参加了“抗日军政大学”的学习,除学习政治外,还参加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参加各种生产劳动和地方群众反剥削的斗争。曾亲眼目睹过左权将军、彭德怀司令员指挥战争雄伟形象和可亲、可爱的身影。通过学习和锻炼,王其藩革命思想日渐成熟,对敌斗争意志更加坚定。 1942年秋,王其藩受组织委派到济南开展抗日活动。当时的济南,日寇和汉奸统治的很严,对无业居民和进出市区的人员盘查的很严,王其藩分别在三大马路纬八路的东兴恒号和院前的化育堂住了一段时间,因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做掩护,便回到故乡开展党的工作。 创建东王家庄党支部 王其藩回到家乡后,与渤海二军分区的党组织接上了关系。把在延安学到的内容对广大群众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用“日 本是侵略者,注定要失败”,“世界上压迫人、剥削人和侵略人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等一些粗浅易懂的话语教育群众,还用“党的基础知识”、“红军长征”、“平型关大战”、“延安——红色保垒”等事例和故事向人们宣传,使他们当时禁锢的封建思想得到逐步开化,树立起打鬼子,求解放的信心。教育谈话的地点和形式多种多样。起初,多半都在隐蔽地点,生怕暴露身份。例如和郑锡美等人在桃园里谈;和王其茂等人是在巨野河岸上谈;和李子恩等人是在村西北庄稼地的卧棚里谈。总之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谈,后来,思想认识有了初步的统一,才几个人凑到一起谈。经过一段的宣传教育工作,贫苦农民,特别是几个青年的阶级党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革命有了一定的认识。1942年冬王其藩在骨干分子中发展了6名党员,并建立了东王家庄党支部,李子恩任支部书记,王其藩和王其茂任委员。党支部建立后,遵照军分区的指示开展了动员群众参战、转送信件、接送抗日军政人员等项活动。1944年初的一天,渤海二军分区彭瑞林政委带领一个武装排,住在王其藩家中,夜深后,彭政委让王其藩带路向南去,走了二十多里,过了胶济铁路,与在此负责接头的人联系好,彭政委才告诉王其藩,这次护送的是赫赫有名的扬易辰同志。当时王其藩很惊奇,没来得急与杨易辰同志多谈几句,他们就向西而去,可能是向济南或泰安等地去了。 从44年夏季开始,在东王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对村内地主、伪庄长的过重负担和对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开展了多次斗争。先是进行说理,后进行清算,很多地主都向贫苦农民退还了多交的租税,并把岳伯芬伪十三旅派的“荣户捐”让地主富户分摊。王其藩的行动在附近村庄引起了很大影响,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并对其进行迫害。王其藩曾先后两次被伪政人员在夜间捆绑至伪唐王镇公所进行严刑拷打和逼供,还有一次,险些被岳伯芬署下的摧款员抢毙。 1945年元月,由于叛徒的出卖,敌伪设计要逮捕王其藩。王其藩得此消息后,与东王村党支部全体同志商量,要隐蔽一段时间,再开展活动。王其藩则在春节前溜冰过黄河,向彭瑞林和杨易辰同志汇报工作,当时彭杨二同志指示王其藩暂时离开本乡,到白云区开展工作。 战斗在白云区45年2月,王其藩持杨易辰同志的介绍信到章历县的白云区工作。当时白云区只有区委书记赵墨卿、区长郭传新和王其藩三个党员,还有四个工作人员,总共七人,正可谓“七条大枪”战斗在白云区。白云区地处章历边沿地带白云湖西南,是国民党十三旅的发祥地,敌伪活动猖厥。这里又是章历县通往济南市的交通要道,辖属唐王、桥头、黄家塘、李官庄等村庄大、人口密集,经济条件较好。因此,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白云区,王其藩积极参加了除奸反霸和发动群众参加人民军队的工作。并且具体的指导唐王地区的除奸反霸的工作,斗争了伪镇长颜世盛,分了地主恶霸的钱财,控诉他们的罪恶,教育发动了广大群众创建了各村的农会和自卫队,并且分化瓦解了伪十三旅(岳部)的部分官兵,使革命形势出现了新局面。 1946年4月,王其藩被调胶济路济潍段工作,此时,王母仍在东王家庄,敌伪经常逼着王母追捕王其藩,并把王家的物产抢光砸烂,以后又把房子烧光,把王母抓到伪县政府,扣压在牢房,多次拷打威逼,王母也没说出王其藩的下落,敌伪只得罢休。后经花钱取保才放出,家中已一无所有,只好躲住在亲戚家里,直到解放后,人民政府才为其修膳房屋,回到了东王家庄。 1948年王其藩调往天津市工委任城市工作干事。49年1月15日天津市解放,王其藩任天津机务段工作组长。6月,调北京全国铁路工会机关工作,任劳保科长。1952年7月调铁道部直属印刷厂厂长职务,1957年10月,任兰洲铁路局印刷厂厂长。1979年离职休养。1994年8月5日王其藩因病去世,走完了他漫漫80个春秋的人生路。

知识出处

历城名人

《历城名人》

本书辑录了近50年(1949.10至1998.6)来去世的历城籍及在历城颇有影响的外籍著名人物的史料114篇,补遗建国前去世的历史名人的史料50篇。

阅读

相关专题

厂长
职位
工作组长
职位
劳保科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