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剑华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历城名人》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1386
人物姓名: 俞剑华
人物异名: 原名:琨;字:剑华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52/001
起始页: 0041.pdf
出生年: 1895年5月27日
卒年: 1979年1月6日
籍贯: 山东历城
亲属: 俞清泉
非亲属: 李毅士;陈师曾;郑絅裳

传略

俞剑华(1895-1979)原名琨,字剑华。后以字行,山东历城人,是当代著名的中国美术史论家,也是一位久享盛名的老画家,循循善诱的艺术教育家。 1895年5月27日,俞剑华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俞清泉是私塾教师,能书会画,使他从小受到家学的薰陶。九岁时从伯父读书。因喜欢画画,被伯父认为是不好学的行为,责其手心三板,但他仍坚持学画。18岁入山东济南中学,1913年,山东省举行全省博览会,他参加展出的铅笔画获得金牌奖。1914年暑假,他在四十天暑假中,完成了包括图画、论文、日记、通讯、英文翻译等,起名叫《四十天》。翌年,参加山东省教育展览会,又一次获得了金牌奖。这时他才20岁。1915年,在他四年制的中学还未毕业的那年,作为优等生,被北京高等师范录取,入手工图画科学习,受名画家陈师曾、李毅士和图案家郑絅裳等教授的器重和教导。因成绩优异获奖学金。经过三年勤苦学习,以第一名于1918年毕业。 俞剑华擅长中国画、书法、中国美术史,中国画论和文学。历任北京美专、北京交大讲师、上海新华艺大教授兼国画系主任、教务长、上海美专、东南联大、暨南大学教授、诚明文学院教授兼教务长、上海学院副院长、华东艺专、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华东美协、江苏文联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等职务。1953年出席过全国第二次文代大会。 俞剑华一生出版的著作和手搞有关画史、画论、画家评传、工具书、教材、考察报告、资料汇编以及发表在国内外报刊上的专题研究论文,总计字数超过一千万。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为美术界所少有。他发誓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万帧画,写万帙言”,即“四万”指标。 1937年1月,为商务印书馆编者出版的《中国绘画史》,采诸家之所长,去诸家之瑕庇,商讨繁简而成。解放后曾修订再版多次。在此前后,他还出版了《最新图案法》、《立体图案法》、《书法指南》、《国画研究》等著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俞剑华出版的画史、画家评及史料著作有《中国壁画》、《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论》、《顾恺之研究资料》、《王绂》、《陈师曾》等。 俞剑华在美术史研究中,深入祖国各地,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1954年至1956年,他用了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东至旅大,西至敦煌,北至大同,南至绍兴,考察了山东、河北、辽宁、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等十省的出土文物、古迹及美术遗品,对武梁词、孝堂山敦、云岗、龙门、响堂山、敦煌莫高窟,都作了重点的研究。写成了《鲁冀晋美术文物考察记》、《河南石窟考察报告》、《敦煌艺术》、《吴越文物考察记》。他还参观了北京、上海、天津、山东、保定、太原、开封、西安等地的博物馆、院,写出了《历城名画观摩记》、《两宋花鸟画》等。 从1956年起,俞剑华将古代画论名著陆续进行校点、注译,并选编了《中国画论选读》上下册,其中《石涛画语录》三百年来一直是最难读的一本,经他句读、正误、考订、诠释、语译,初步解决了这一难关,为学者进一步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 1958年底,俞剑华花费了二十年心血收集和整理的《中国画论类编》正式出版,计七十五万字。全书辑录了从先秦到清末的画论,可帮助人们系统地了解古代画论的形成和发展。此书出版后,一销而空。 除了上述画注释外,他还注译出版了《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这对于了解我国先秦到北宋的绘画史,是很有帮助的。 1957年,他还将同黄宾虹、孙濌公合编的《中国画家人名大辞典》重新修订,将新得资料加以增补,扩充增编为《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全书近300万字。 俞剑华的著作,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他的《中国绘画史》,1964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重印,合订一册,专门对外发行;新版《世界美术全集》和日本铃木敬、松原三郎《东译美术史要说》中将他列为参考文献;他的《石涛画语录标点注译》也被连载于日本美术杂志《春萌》。并被英国伦敦大学特宋教授译成英文出版。 俞剑华一向认为画画的应该搞点理论,搞理论的也应该画点画。他自己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从1931年至1955年他所作的写生稿有《雁荡纪游图册》、《华山纪游图册》、《济南山水册》、《庐山写生》、《浙游纪胜》、《天台写景》、《宜兴两洞》、《黄山古松》、《续游浙东记》、《浙赣展痕》、《皖南纪游图册》、《卧游新录》、《武夷九曲纪游图册》、《洞庭春》等。洋洋大观,美不胜言。 俞剑华善于深入观察大自然四时景色不同的特点,能运用各种不同的笔墨技巧加以表现,形成了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他的《云海松涛》、《山村秋兴》设色典雅,笔至生动,是难得的作品。泼墨山水《云山泼墨》一画,笔势豪放,纵横挥洒,浓淡渗透,痛快淋漓,一气呵成。他的山水画,不仅表现祖国山河的壮美,而且努力表现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佛岭水库》、《庐山人工湖》、《南京长江大桥》等表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面貌。他还喜欢用毛主席诗词作画,《万山红遍》表现了当年深秋的湘江景色;《刺破青天锷未残》描绘了长征路上奇险的山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抒发了画家热爱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的思想感情。 俞剑华一生生活艰苦,热爱祖国、热爱人民。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他联合济南书画家举行展览会,将出售款项全部捐助上海受难同胞;1931年,武汉大水灾,他又举行个人画展,将全部收入赈灾。1950年初,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他积极参加捐献。为了国家美术事业的发展,他将一生收藏的古籍、图书、画册、资料、期刊、著作手稿等近4700余册以及大批图画作品赠送给南京艺术学院。他的无私行为,广泛地受到了人们的敬佩。 俞剑华于1979年1月6日与世长辞,但他那勤奋刻苦治学精神和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美术教育事业的高贵品德,将永远值得后人纪念。

知识出处

历城名人

《历城名人》

本书辑录了近50年(1949.10至1998.6)来去世的历城籍及在历城颇有影响的外籍著名人物的史料114篇,补遗建国前去世的历史名人的史料50篇。

阅读

相关专题

讲师
职位
讲师
职位
主任
职位
教务长
职位
教务长
职位
教务长
职位
教务长
职位
副院长
职位
研究员
职位
理事
职位
政协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