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巍岑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1235
人物姓名: 于巍岑
人物异名: 振钧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44/001
起始页: 0097.pdf
出生年: 1886年
籍贯: 德县城东杏园堤口

传略

于巍岑(振钧),德县城东杏园堤口人,生于1886年。幼年受家庭教育,就读私塾,熟读五经四书,对诗、词、歌、赋和书法均有一定造诣。在孙中山先生组织同盟会时,曾一度参加过革命组织。以后就读于天津北洋学堂,毕业后,多数同学均加入军政界,而他却终生甘愿从事教育工作。照他自己的说法是:“甘愿当一辈子教书匠,吃一辈子粉笔面,这是自己的夙愿。”他原名于伟臣,以后改名于巍岑,从中便可看出他不肯步入仕途的思想变化。 最初,他在德县城内职业学校任教,工资微薄,无法养活全家,后经友人介绍到东地卫氏女中任国文教员。卫氏女中是一所教会学校,他本人不仅不是基督教徒,而且还坚信无神论,到这样的学校教书,真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由于当时卫氏女中缺教员,而且女子学校又需温厚正派的教师,他体胖心阔,性情开朗,善于团结同事,关心学生,工资要求不高,正是当时学校急需的人选对象。他到校不久,便深得师生欢迎,又加待人和气,在家排行老四,故有“于四乐”之称,后也称“于四先生。” 大革命时期,北伐革命军到达德县,革命气氛热烈,在“打倒列强”的呼声中,牧师、教士纷纷逃离,学校无人管理。于是1927—1929年间,由他代理卫氏女校校长,直至革命风潮渐息以后,美国人陆续返回,他便依旧去做他的国文教员。后来学校改名为博卫中学,男女合校后又改为博文中学。学校几度变化,他依然是国文教员,在名誉、地位上从无任何奢望。 于先生每天除上课外,下课后便拖着疲倦的身体,抱着一撂撂的作文簿,回家在煤油灯(那时博文中学校内教室和洋人院里装有学校自备发电的电灯,教师家中没有电灯)下批改作文卷子。他批改卷子从不了草马虎,总是逐字推敲,仔细批阅,所批作业,都尽量保存原意,从不大删大改,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因此,学生对于老师非常敬佩,说他改文章真是一针见血,画龙点睛。他在上课讲完正文之后,常爱非常风趣地朗读一些唐诗、古文,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多从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中汲取知识。每逢年节,很多学生,包括已毕业多年的老学生都要成群结队地到他家拜年祝贺,师生感情融洽可见一斑。有位同学贺宗然曾说:“于老师对我们学生很有感情,他给我们上国文课黑板字写得太好了,真是龙飞凤舞,划得黑板吱吱响……。于老师能诗善写,长于吟咏,每吟咏得意之作,摇着头,拉着长调,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都爱听他讲课,真是永生难忘。”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本书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的德州文史第十辑,主要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本地区的一些动人故事和事件;“人物春秋”,反映了本地解放前较有名气、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的事迹;“天涯儿女”,收录了本地远在外境他乡的儿女们的可歌可赞的业绩;“大潮浪花”,透射的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领域发生的急剧变化的缩影;“文史资料”,奉献出的是日伪及国民党旧政权时期的一些珍贵史料。

阅读

相关专题

任教
职位
国文教员
职位
校长
职位
国文教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