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録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0839
人物姓名: 刘清録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35/001
起始页: 0129.pdf
出生年: 1915年10月
卒年: 1965年6月18日
籍贯: 山东省牟平县城里庙沟村
亲属: 刘至涛;孔氏

传略

安波是我的五哥,他离开人世已经20多年了。我们家是山东省牟平县城里庙沟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刘至涛,母亲孔氏,生子女6人。五哥原名刘清録,1915年10月出生。大哥14岁时到哈尔滨谋生。二哥、三哥、四哥、五哥均在私塾就读。父亲节衣缩食供4个孩子读完了高小。五哥求学心切,非要报考初中不可。193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牟平中学。在校期间,五哥每学期都得到校长(宫建斋)亲书的“品学兼优”的鼓励。除学习课本之外,对文学、历史、音乐、美术以及民间工艺等,五哥都有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常到图书馆看书,图书馆管理员有事,他就把钥匙交给五哥管理。有时从外处借到几本好书,读诵吟哦,爱不释手,怕误了还书,只好原文抄录,晚上常常独自在厢屋家深夜点灯抄书,鲁迅的一些杂文,冰心的《繁星》,他都精心抄录过。父亲怕他熬坏了身体,又怕浪费灯油,常去责令他熄灯休息,五哥把灯捻拨下,待全家人安睡后,拨灯再抄。五哥的零花钱,也全用在买书上。没有钱,就向母亲要。母亲要五哥把学过的唐诗宋词选几首给全家人讲一遍,讲得好,才给钱。五哥就绘声绘色地为全家人讲述,往往讲得全家人入迷。有时家中实在拿不出钱来,五哥就请母亲借钱买毛线,再根据自己所学的民间工艺,编结出各色各样的毛线花篮,到牟平大集卖钱,以备买书之用。在小学期间,五哥经历了刘珍年、张宗昌的“牟平之战”。“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军阀之间仍然混战不已,五哥对此深为不满,写出了许多诗歌,大意是“中国人应该一条心,共同对付侵略军,不应该置国难当头于不顾,自相残杀。”可惜这些诗歌没有保存下来。初中毕业以后,牟平县教育局想留下五哥做教育视导工作,父亲也认为前4个儿子都经商,留下一子在教育界任职也很好。但五哥执意要到济南求学,哭了一宿,第二天还起了一身红疙瘩,父亲无奈,只好应允,但无论如何也凑不足川资,幸亏三哥(刘清钧)支持,五哥才考上了曲阜师范,第二年又转学于济南师范。在济就读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任济南学联秘书长。1935年1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党组织派五哥(安波同志)到鲁南费县,以师范讲习所教员身份作掩护,进行地下工作,党内任省委特派员。在接受了党的任务去费县之前,五哥曾写了一封家信。大意是: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国家的兴亡,儿决意南下,儿奔走他乡之日,犹如承欢膝下之时……。直至解放前夕,家中再也没接到五哥的来信。风闻“安波在济南被捕”,也有人说:“安波在南下时为国捐躯了!” 实际上,1937年芦沟桥事变以后,五哥就上了延安,入了陕北公学,是陕北公学第一期的学生。第二年,又入延安鲁迅音乐学院学习,结业后,在延安鲁艺工作了七八年,担任过鲁艺教务处教务科长、政治课研究室主任、鲁艺音乐研究室党支部书记、延安民众剧团教员等职。1945年12月至建国前夕,先后担任过热河军区胜利剧社社长、冀察热辽军区文工团总团长、冀察热辽鲁迅艺术学院秘书长、冀察热辽联大鲁迅艺术学院院长。1950年春至1964年2月,任东北鲁艺音乐部部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辽宁省委文化工作部部长兼辽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1964年2月调至北京中国音乐学院任院长兼党委书记。1965年6月18日病逝于北京医院。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六辑情况包括怀念綦际霖先生、回忆1902年——1916年的山东师范学堂、梁漱溟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三十年代的山东大学、山东大学1946年——1947年学生运动的回忆、从抗日流亡到投身革命——原山东一临中进步活动纪实、杨氏海源阁藏书记略、朱雨辰从文和堂书局到鲁东文化社与胶东文化社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员
职位
特派员
职位
科长
职位
主任
职位
书记
职位
教员
职位
社长
职位
团长
职位
秘书长
职位
院长
职位
部长
职位
院长
职位
院长
职位
主席
职位
副部长
职位
部长
职位
书记
职位
主席
职位
院长
职位
书记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