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炳辰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0665
人物姓名: 范炳辰
人物异名: 字:明枢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28/001
起始页: 0285.pdf
出生年: 1866年
籍贯: 泰安城徐家花园
亲属: 范丽岚;夏天庚
非亲属: 孙哲青;冯玉祥

传略

范老名炳辰,字明枢。1866年生于泰安城徐家花园。幼年家境贫苦,他边学习边参加农业劳动。及长,他勤奋好学,热心政治和教育事业。1906年,他以清增生的身份留学日本,在日本私立大学师范科毕业。回国后,他积极反对封建主义、主张妇女解放,提倡新文化新教育。先在本县创办教育图书社,兴办学校。他联合进步青年,把五阁庙、万寿宫的神像拆除掉,改建成学校,选聘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任教师。继赴济南创立模范小学。历充省教育会文牍、省公署教育科科长、省立第六中学(在菏泽)学监兼语文教师、省立第一师范(在济南)学监、省立第二师范(在曲阜)校长等职。 范明枢任济南师范学监时,适逢“五四”运动,他热情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当时,济南师范学生为响应北京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积极组织游行示威。 1921年后,范明枢任省立曲阜师范学校校长,历时8年多。他团结教师,认真领导,办学成绩卓著,全省赞誉。他平日态度和蔼,诲人不倦,积极引导学生上进。他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家庭情况,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他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关心学生的健康,他有四到,就是上课时到教室听课,晚上到学生自习室查自习,开饭时到学生餐厅看就餐,下晚自习后到学生寝室看就寝。他生活朴素,勤劳艰苦,经常带领学生种菜、植花、栽树,并亲自锄草浇水。学校里处处是花畦、菜圃,树木成行,郁郁葱葱。 范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很严格,不讲私情。当时有位英语教师孙哲青,是教务主任的朋友。一天,范老到他班上听课,时间过了,教师没到堂。范老走上讲台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个剧团,团里有名出色的花旦演员,很骄傲,戏报贴出去了,他的主演,至时他没到场。其实班头也会唱花旦,于是班头上了装替唱起来,台下阵阵掌声,啧啧称赞。”范校长讲完了以上故事后说:“我不会英文,我不如那个班头。”此事传闻全校,对教师教学有很大促进。 在学校,范老主张学孟子“善养吾浩然之气”,主张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在范老的领导教育下,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青年。其中不少人至今仍担负着党政和军队的领导职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 1930年,范明枢因宣传抗日,掩护学生中的共产党员,遭到反动当局的迫害,遂辞去曲阜师范校长职务。 1931年,范明枢应济南乡村师范学校的聘请,任该校图书馆主任。在他的主持下,图书馆购置了大批马列著作和有关社会主义的书籍。他将自己学到的马列理论和心得体会,向学生宣传介绍。“九·一八”事变后,范老积极宣传抗日救国,1931年双十节,学校举行大会,范老登台讲话,他说:“……我不老,你们更年轻,我们应当共同努力,抗日救亡。”这些,都为反动政府所深忌。1932年3月,年近7旬的范老竟以“赤化”、“共产党”嫌疑被捕入狱。 有很多学生到狱中看望范老。范老劝学生学习史可法,而自比左光斗。学生目睹范老在狱中的坚强意志,受到深刻的教育。 由于范老德高望重,反动当局也不敢下毒手。后经范老部分学生的联名担保和冯玉祥先生的斡旋帮助,范老获释。范老出狱后,多方奔走营救被捕的教员、学生,使很多人脱离了铁窗生活。 范老回到泰安故乡,积极开展平民教育。他亲自捐献款项,与本县山口镇的爱国进步人士姚新府商议,在山口镇兴办“民众学校”,让贫苦青少年免费就学。学校办起后,范老任校长,并亲自任课。范老赴泰山后,还多次到山口民众学校了解情况和帮助解决问题。 1933年秋后,退居泰山的冯玉祥聘请范老为教师,为他讲《左传》等课程。范老借讲书之机,抒发爱国情感,给冯先生不少影响。冯先生在泰山办起武训小学15处,分布在泰山南麓的山村中,委任范老做武训小学的总校长。 山口村的民众学校和泰山南麓的武训小学,都实行半工半读,学校里分别成立了木工厂、石料厂、铁工厂和工艺雕刻厂等。学生不仅免费上学,而且还补助部分衣食。这样的学校很受群众欢迎,范老为这些学校的开展与巩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范老办的学校和他的家中都是掩护共产党员的寓所,他热情地照顾地下工作人员的食宿,方便了地下工作的开展。范老在办学的同时,还与多方面联络,把一大批有志革命青年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为以后的抗日运动培养了不少人才。 在泰山,范老还协助冯玉祥修葺五贤祠,撰写《五贤祠碑记》。表彰五贤(孙复、石介、胡瑗、宋焘、赵国麟)居泰山专心致志,读经著书,讲学论道的事迹,让今人学习五贤潜心力学,终年不归、不受家事干扰的治学精神。 1936年夏,全国各界救国会在上海成立,范老被选为该会执行委员。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战而逃,山东全境人心惶惶。范老以7旬高龄,奋勇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组织泰安各界抗敌后援会和泰安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他亲任主任,以充沛饱满的热情日夜奔忙,到处发表演说,撰写宣传材料,编印小报和小册子,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日寇占领泰城后,范老从敌人刺刀下跑到农村,继续进行宣传。这时,沈鸿烈曾想拿范老做招牌,便想方设法把范老请到东里店去(当时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所在地),却不让范老做抗战工作。范老看穿了沈鸿烈的阴谋后,毅然离开东里店,迁至蒙阴县的坡里村住下。范老找了鲁迅艺术学校的朋友画了两幅暴露敌人残暴的水彩画。画幅是用白漂布合成的,范老用竹竿将画幅穿起来,到乡村和集市上宣传。每当张开那两幅巨画,就聚拢一圈子群众,范老向群众讲说敌人的残暴和抗战的道理,他那虔诚的态度和充满爱国热情的语言,深深感动了在场群众。 1938年7月7日,范老组织广大群众和各界代表,在泰安县麻塔村召开抗日周年纪念大会。会上,他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地讲解团结抗日、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重大意义。他带头跪在鹅卵石上,庄严宣读誓词,表示坚定抗日救亡的决心,在场的妇孺老幼无不感激涕零,纷纷表示参加抗日组织,誓死抗日救国。 1938年秋后,鲁南民众总动员会成立,范老被推选为主任委员。沈鸿烈曾强迫他停止活动,范老不予理睬,继续四处奔走,呼吁抗日,从不把个人安危放在心上。他还动员亲属支持抗日革命事业。共产党员夏天庚于1935年被捕入狱,身体受到严重摧残,出狱后不能直立行走,范老毅然将亲孙女范丽岚许配给夏天庚。 1939年初,毛泽东主席的《论持久战》传到山东,范老得书后万分欣喜,朝夕阅读,手不释卷。他逢人便讲,《论持久战》是抗日救国的“圣经”,并组织同志们学习,宣传《论持久战》的内容精神,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追随者们“亡国论”的叫嚣。7月,在中共山东分局的领导支持下,范老在鲁南团结爱国人士,成立了群众性的政治组织“鲁南国民抗敌协会”,并组织了“抗敌自卫军”,配合八路军进行反扫荡,取得了显著的战果。 1940年春,山东省成立了“宪政促进会”,范老被选为会长,夏天,山东省各界人民代表到临沂的青驼寺开大会,讨论成立各群众团体和民主政权的领导机构。范老代表抗日人民出席会议。他在会议上大声疾呼,号召人民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妥协投降的真相,博得全体代表的拥护。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大会一致推选范老为参议长。他在任期间,对协助政府执行民主政策,动员人民坚持敌后抗战,竭尽了全力,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范老经常到各地向军民讲话,还常参加青年们的活动,大家都称赞他是“老青年”。他还很关心农村水利事业,所到之处,常倡导开渠引水,植树造林。他尤喜接近农民,与之倾谈,很受农民的欢迎与尊敬。 1941年冬,日寇以5万兵力,采取“铁壁合围”、“三光政策”扫荡沂蒙,范老和沂蒙人民共同坚持斗争。范老面对敌人的疯狂扫荡,毫不畏惧,英勇与日寇周旋,几经风险。在游击队里,他参加战地的联络、鼓动工作,像个支前老民兵,又像一名老战士。他在抗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人们都称赞他是“抗日老英雄”。 1942年,山东临时参议会改为山东省参议会,范老继任参议长。同年,我党在延安召开了解放区人民代表大会,范老被选为我省出席大会的8位代表之一。 范老经过几十年的斗争实践,深深体会到:只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才能胜利,人民才能彻底解放。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范老逐步加深了对党的感情。1945年,他毅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经中共中央批准,范老以80岁高龄光荣入党。 范老80诞辰时,陈毅等派专人持贺寿信前往祝贺,并当场诵读。读毕,范老手拿陈毅军长所赠的手杖,起立致答词,引用《史记·孔子世家》:“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表示谢意。 范老奔波转徏,积劳成疾,转移到渤海地区疗养。想不到就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转折点期间,即1947年10月2日,范老不幸在乐陵县病逝,享年81岁。1950年2月,移葬于泰山南麓普照寺下。 范老一生,坚持正义,追求真理,谦虚慈祥,老而益壮,困而弥坚,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范老的学生,当代著名文学家吴伯箫同志在一篇缅怀范老的文章中写道:“先生弥留时该没有什么憾事了吧,以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死去,遗志有忠实的同志继承,以一个人民的议长死去,事业有广大的群众来分担。活着,是81年的奋斗史,算是长寿的,死去,为千百万人所怀想,等于地久天长地活在人间。” 是的,革命老人范明枢长眠于泰山脚下,他的名字将与泰山共存,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省革命斗争时期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山东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回忆、一九三一年济南学生赴南京请愿记、我国第一版的《共产党宣言》在广饶等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文牍
职位
科长
职位
学监
职位
语文教师
职位
学监
职位
校长
职位
校长
职位
主任
职位
总校长
职位
主任委员
职位
会长
职位
参议长
职位
代表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