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智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0214
人物姓名: 肖永智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10/001
起始页: 0012.pdf

传略

肖永智同志担任过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的政治委员(一九三八年)、八路军先遣纵队政治委员(一九三九年)、冀鲁豫三分区政委兼地委书记(一九四三年),在新八旅和军分区合并后,肖永智同志任地委书记兼分区政治委员。肖永智同志很注重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每次作战,在战前动员时,他不仅讲清敌我情况,还特别着重讲清作战任务的重大意义。在工农红军长征的路上,他多次参加指挥战斗,如甘肃的山城堡战斗,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潞王坟等战斗,都取得了很好的战绩。一九三八年一月,上级派他到晋南带回新参军的战士。当时,驻晋南沁源县的国民党部队是川军王铭章部。在内战时期,王在川北,尤其是在旺苍坝时,曾和红军打过仗。为了团结抗日,肖永智同志到达该地时,主动去王铭章的师部联系,师部的门卫不理睬他,他即晓之以抗战的大义,受到国民党士兵的敬佩。王请他进去后,他又做了许多工作,宣传我党我军的抗日主张和政策。当王了解到肖参加过对王铭章的战斗时,王铭章讲了些红军象神兵天将一样的传说。肖永智同志不仅完成了带回新兵八百三十余人的任务,还增进了部队团结抗日的情感。后来,双方的士兵相遇,也要攀谈一番。 工农红军创立川陕苏维埃根据地时,肖永智同志在红三十一军担任宣传队长。宣传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边缘山区,协助地方苏维埃政府,宣传我党我军主张,扩大红军队伍,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地方武装,配合红军主力作战,建立和巩固乡村苏维埃政权。宣传队里有来自鄂、豫、皖、川的老同志和新队员,最大的三十多岁,最小的不过十四、五岁。宣传队员每人一支马枪或一把马刀,一支用棕片扎成的笔或者一个小铁筒。这支年轻的队伍,走遍了通、南、巴、广、旺五个县的许多山区。他们“集中起来打反动派,分散乡村搞宣传”。每到一地就张贴标语布告,在石崖、牌坊上镌刻“打倒田颂尧”、“打倒邓锡侯”、“解放全四川”的标语口号。宣传队深入群众,访贫问苦,动员苦大仇深的贫雇农、“五匠”带头建立苏维埃政权,把土豪劣绅的土地,财物分配给穷人,组织群众团体和赤卫队。宣传队的流动性大,生活十分艰苦,到偏僻山区去还要自己背上干粮,夜宿石岩、山林,还要站岗放哨。新队员不会打草鞋,走不惯崎岖山路,更不会组织宣传群众。肖永智同志总是以身作则,处处带头,耐心帮助新队员。晚上和大家一起念文件,读《红光报》,讲述鄂豫皖苏区的革命历史和粉碎国民党军“围剿”的经验教训,使大家深刻地懂得,建立苏维埃根据地对于支援红军、打击敌人的重大意义。大家情绪很高,再苦也不怕,再累也不嫌。通过宣传队的工作,把工农群众组织起来了,群众积极地送粮、送肉、送鞋袜支援红军。在两年时间里,向红军输送了上千名新战士。在粉碎国民党蒋介石五次“围剿”中,红军收缩阵地,转移到山区,到处有群众供应粮食,到处有群众送情报。群众欢迎和爱戴红军,红军得以进能攻,退能守,不断赢得对敌斗争的胜利。 一九四〇年秋,先遣、筑先两个纵队合并为一二九师新八旅,肖永智同志任政治委员,他随七团和五大队在在平、博平一带活动。当时,这支部队创建不久,缺乏战斗经验和严格的训练。有一次过卫河,天冷,水面结了薄冰,不好徒涉,部队在河边停着,人喊马叫,嚷嚷成一团。肖永智同志赶到,问大家为什么不过河?有的说,水凉;有的说,不知道水有多深。肖永智同志说:“天冷当然水凉,我来试试。”他把裤腿一挽就下了水。〓到对岸后,他说:“这条路线能过,河床也平坦。”部队就跟上顺利地通过了。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历史文化事件,其中包含沂水县对崮顶抗日血战纪实、忆肖永智政委、胶东行署主任王文同志革命活动片断、忆张少溪烈士、抗战初期滕县战役亲历记、小雪村毙敌少将中岛荣吉、王銘章殉国目击记、忆抗日将领方淑洪、缪澄流通敌与常恩多起义、王道起义始末、我在青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工作的回忆等。

阅读

相关专题

主任
职位
政治委员
职位
政治委员
职位
政委
职位
地委书记
职位
政治委员
职位
宣传队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