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唯一号: 150030020220000193
人物姓名: 杜甫
人物异名: 字:子美
文件路径: 1500/01/object/PDF/150010020220000009/001
起始页: 0464.pdf
时代: 唐代
出生年: 712年
卒年: 770年
籍贯: 河南巩县
非亲属: 李白

传略

杜甫(712——770),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很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时,李白在山东游历,随邀杜甫来聚,游览山水,谈诗论文。因与李白等六人为友,号竹溪六逸之一的张叔明为鲁诸生隐居平阴石门山下,杜甫来访,并写下律诗两首: (一)题张氏隐居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二)又题张氏隐居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鳝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动,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求。 杜甫在诗中描写了石门山的风光,使平阴“石门晚照”的美景更富有诗意,并被列入县内八大景之一。 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寓居长安(今西安)将近十年,未能做官,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回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 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蜀中,病死湘江途中。因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表达人民的愿望,故人们称其诗为“史诗”,又称其为“诗圣”。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山东平阴风物志》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平阴山河壮美,景色宜人。黄河如玉带流经全境,浪溪河碧绿如黛,美丽无比。洪范泉池个个吐珠散玉,常年流淌。大寨山、云翠山挺拔秀逸,林深藏幽。翠屏山山峦叠翠,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甚多等等。经过编撰人员的共同努力,它已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它是一部辑录平阴百科资料的新型的地方志书。这本书含地理概貌、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文物集锦、文化艺术、土特名产、乡风民情、城镇建设、历史名人、名人与平阴十个部分,旨在真实地介绍平阴。读此书会使你进入琼林仙境,解读一幅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