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建国初期的小学教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2342
颗粒名称: 胶州建国初期的小学教师
分类号: G625.1
页数: 7
页码: 148-154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全党、全国人民更加重视科技,重视教育,为教育事业加大了投资力度,教育质量空前提高。然而,在建国初期,教学条件与此相差很远,现把建国初期胶县(今胶州市)的小学教师情况回忆如下。
关键词: 胶州 小学教师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全党、全国人民更加重视科技,重视教育,为教育事业加大了投资力度,教育质量空前提高。然而,在建国初期,教学条件与此相差很远,现把建国初期胶县(今胶州市)的小学教师情况回忆如下。
  一、工作与生活
  建国初期由于党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不但恢复了原有学校,还在较大的村子里都新设了小学。当时教师严重不足,党就创建了速成师范,加快培养师资,从社会上招收,并动员城市知识分子下乡支援。这样还是需大于供,所以当时教师的工作量是比较大的。
  教学工作基本上是包班制,即1人1班。每周设30节课,每位教师要上30节,班级之间可相互穿插,但课时一定要上足。到1955年前后,师资稍为宽松,每所完小可派2至3人,即6个班的完小可派8至9人,8个班的完小可派10至11人。这样教五六年级的教师每周获得2至3节的空堂,教低年级的还是需要包班。当时实行坐班制,即使空堂也不能离开办公室,或批改、或备课,弥补晚上办公时间的不足。早晨6时起床(夏天5时),晚上9时睡觉。晩上办公时,教师每人一盏用墨水瓶做的小油灯,在暗淡的灯光下开始了长达3个小时的办公。当时用的备课本是自己用油光纸订的,语文、算术发2张,其它课程发1张。新学期开始时,每人发蘸水笔尖2枚,红蓝墨水各1瓶,每月1盒粉笔(不是卡得很紧)。1955年前后换上了罩子灯,每2人1盏,后来又用上了汽灯,照明得到了解决。
  辅导夜校与扫盲建国初期青少年中的文盲太多,因各方面的原因,又不能都入全日制学校学习,在上级指示下,每村设立了民校,每天晚上2个课时。夜校教师由村里推选。小学教师负责对夜校老师的文化辅导与业务辅导,有时也直接给夜校学员上课,让夜校教师观摩,教师对夜校辅导原则上是每周2次。大跃进期间,由于扫盲任务重,时间紧迫,小学教师下村的次数也随之增加,直到“完全扫除文盲”为止。
  配合中心工作当时上级要求小学教师要很好地配合农村的中心工作,如防汛工作等,教师要随时听区政府的调遣。一旦出现险情或人员上的不足,教师便出现在第一线上,即使深夜暴雨,也要坚守阵地。有时因工作需要,教师便随驻村干部一道驻村,一旦需要汇报、总结材料、统计数字,就由教师整理。农忙时也下村参加劳动,如翻地、除草等。有时县里也组织教师下乡帮助麦收。特别到了“文革”后期,只要1个小队长到学校喊一声:“今天浇水栽地瓜。”学校立即停课前往,有时社员收了工,师生们仍在继续劳动。
  教师待遇刚参加工作的正式教师(代课的不算正式教师)每月120斤小米,随着教龄的增长可以增加。当时教师分高教、初教2个档次,高教是每月190斤至210斤,初教是180斤至200斤,每月由上级按小米价格折合成各种粮食,到区政府所在地的粮库提粮,即小麦多少斤,高梁多少斤,大豆多少斤,一般是这3种粮食。本地教师可千方百计地将粮食带回家去,外地教师只好合伙去集市上卖掉。后来取消了小米制度,实行了工资分制度。高.教每月90至110工资分,初教每月80至100工资分。工资分确定后,上级每月参照《大众日报》5日这天出版刊登的行情.规定本月工资分的价值,然后发放工资,这样外籍教师不用为卖粮而犯愁了。1956年进行了全国性的工资改革,从此步入了正规的工资道路。教师工资有29.50元、34.00元、38.00元、43.50元、49.00元5个档次;校长、教导主任有34.50元、40.00元、45.50元、51.50元、57.00元、64.50元6个档次。这工资档一直持续到1977年才普调了一级(这期间也有个别升级的)。“文革”中,由于“侯、王”二人的建议,教师回到大队工作,这个期间又实行了工分加补贴制度,即扣除教师部分工资,再由生产队记分改补这个损失,不到一年就取消了。
  教师生活建国初期的小学教师不但工作量大,生活也相当艰苦。当时最低工资是120斤小米折合约12万元左右人民币(旧币,每1万元旧币折现在人民币1元)。在伙食方面以玉米为主,春天也吃瓜干,很少吃到面粉,每天中午有点蔬菜,就这样的生活每月也要5元左右,去了生活费,虽剩余不多,也要捎回家去。当时教师吸烟的不多,喝酒的根本看不到。在本人记忆中,“文革”前未曾在学校喝过1次酒,也未见任何人在学校喝酒。
  当时全区约百名教师,在这个较大的队伍中没有1辆自行车,到学区开会,到区政府开会,到县城集合,完全是背起背包就上路,没有1个人叫苦。如果碰到雨日,那就要光着脚,泥陷到脚脖子,也照常赶路(那时全县没有一条沥青路)。
  教师住宿的条件更差,学校基本上没有宿舍,有的教师在办公室搭个临时床。搭床要在晩上9时以后,起床必须在别人之前,因要将临时床拆去,行李送到隐蔽处存放。也有教师住在群众家的厢房中,一早一晚都不方便,所以有的教师干脆住进了场院屋、菜园屋,冬天2个人或3个人合铺睡觉,弥补着铺盖的单薄。即使这样,也从未听到1个人叫苦。
  二、假期活动
  建国初期,农村学校为支援农业制定了各种假期:麦假(10天左右)、秋假(四五十天是最大的假期)、寒假(也叫“春节假”,1个星期)。
  麦假;麦假期间通常是到县里大集合,学习一两天后,由县文教科统一组织下乡支援麦收。如果县里不集合,也需在工作岗位上支援麦收。少数教师帮助搞宣传,也有的参加检查公粮的晾晒情况。假期结束的当天,本籍教师可以在下午回家,第二天到校;外籍教师就不得回家了。
  秋假:秋假包括秋收、秋种,时间较长。每到秋假全县教师就要大集合。头一天放假,第二天到县文教科报到,第三天就开始学习。一般是先由上级作动员报告,安排学习程序,再学时事,结合本地畅谈大好形势。在“形势大好、不是小好,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的开导下,转入正题学习,或整风、或鸣放、或肃反、或交心、或党史补课(交代个人历史)等等。学习是热烈的、气氛是紧张的。特别是自己有历史问题的,或家庭出身不好的,或社会关系复杂的,都背上了包袱,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中,给不少人增加了压力。也正因为搞这些运动才能挖岀像黄芝芳这样的大特务来(1955年肃反挖岀来的)。秋假时间虽长,但教师却没有休息时间,头一天散会,第二天就要到岗位。
  寒假:如果在寒假期间不搞运动,那么这个假期是短暂的,如果需要,时间可以延长。1952年春节后开展的思想改造运动就是正月初三集合的。当时高教全部参加,初教选一些认为不清楚的参加。高教集合在第一完小(现老一中处),初教集合在方井小学。起先对思想改造,不知道怎么个改造法,通过学习才明白,思想改造就是完全彻底地交代个人历史问题。从1950年到1960年的10年间年年集合。1960年以后,教师多了 ,最后一次是在1966年的“四清加一扫”中,从此全县教师就再没有大集合了。星期天:建国初期的星期天,是教师开例会的日子。这天虽不上课,但教师要集合,或到学区集合,或到区政府全区集合,到区政府集合的次数较多。到区政府集合,星期六下了第二节课就自带行李、熟饭去政府驻地小学。晚饭后由区文教助理讲话,先是总结工作,有表扬,有批评,一般是9时散会,住宿是在教室里,有的教室有桌凳,就用2张桌凳一顶,伸开行李睡觉。还有的教室是土台子,那么也只好在土台子上过一宿了。第二天5时起床后开始了一天的学习、讨论。下午5时左右各人自回岗位,淮备第二天的课程。1955年以后每隔1个星期天教师可以休息1个星期天,外地教师却只好望洋兴叹了。
  三、教师分流
  “文革”后期,为了孩子上学不出村,村村建立了小学。由于学生来源不足,有的班级只有十几个人。
  各完小纷纷戴帽办初中,成了后来的联办中学,不少小学教师一夜之间成了中学教师。应该承认,一部分教师教初中还是称职的,但有相当部分是“现蒸热卖”。到1975年有的联中又高升一级,办起了联办高中,还是这些教师任课,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不久,联办高中取消,联中也逐步撤除,各公社集中了够条件的教师保留了1处联中,就是现在的中心中学。
  现在,我市的小学教学条件与建国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各方面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由于形势的发展,全市进行教育改革,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市的小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知识出处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胶州文史资料 第十六辑》

《胶州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分为难忘岁月、往事回忆、人物春秋、科教文卫、板桥寻古栏目,收入“胶州中医事业发展概略”等3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呈五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胶州
相关地名